東方朔畫贊碑全文譯文

東方朔畫贊碑全文譯文

  《東方先生畫贊碑陰記》,唐顏真卿四十五歲時所書,字型渾厚蒼健,氣勢開張博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東方朔畫贊碑全文譯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東方朔畫贊碑俗稱顏子碑,為唐代平原郡太守顏真卿書,字型端莊雄健,氣勢開張,為書法藝術珍品。該碑原存陵縣縣政府院內。1983年5月重新複製新碑,舊碑存陵縣文化館內。碑高2.6米,寬1.03米,厚0.22米,造型高大寬碩,四面刻。正面和兩側正文為晉夏侯湛撰《漢大中大夫東方朔先生畫贊》正文,背面為唐顏真卿撰《東方先生畫贊碑陰記》。碑陰碑陽各15行,兩側各3行,每行30字,大字楷書。碑文內容是對東方朔的高度讚譽,簡稱《東方朔畫贊碑》。以下是東方朔畫贊碑全文譯文,歡迎閱讀。

  釋文:

  《東方先生畫贊》者,晉散騎常侍夏侯湛之所作也。湛字孝若,父莊,為樂陵太守,因來覲省,遂作斯文。贊雲:“大夫諱朔,字曼倩,平原厭次人。”魏建安中,分厭次為樂陵郡,又為郡人焉。厭次今移屬樂安郡,東去祠廟二百里。故厭次城今在平原郡安德縣東北廿二里,廟西南一里。先生形像,今則捏素為之,並二細君侍焉。郡嘗為德州,其贊開元八年刺史韓公思復刻於石碑。真卿去歲拜此郡,屬殿中侍御史平公冽、監察御史閻公寬、李公史魚、右金吾胄曹宋公謇,鹹以河北採訪使東平王判官巡按狎至,真卿候於境上,而先生祠廟,不遠道周。亟與數公泉家兄淄川司馬曜卿、長史前洛陽令蕭晉用、前醴泉尉李伯魚、徵君左驍衛兵曹張璲麟、遊尉韋宅相、朝城主簿韋夏有、司經正字畢、燿族弟渾、前參軍鄭悟初同茲謁拜,退而遊於中唐,則韓之刻石存焉。僉嘆其文字纖靡,駁蘚生金,卌年間,已不可識。真卿於是勒諸他山之石,蓋(不辭焉。至若先生事剪裱錯位,移至翰而後)取其字大可久,不復課其工拙,故援翰而不辭焉。至若先生事^跡,則載在《太史公書》、《漢書》、《風俗通》、《武帝內傳》、《十洲記》、《列仙》、《神仙》、《高士傳》,此不復紀焉。有唐天寶十三載季冬辛卯朔建。

  夏侯孝若(臧榮緒晉書曰:夏侯湛,字孝若,譙國人也。美容儀,才華富盛,早有名譽,與潘岳友善,時人謂之連璧,為散騎常侍。此贊為當時所重)。

  顏真卿書

  東方朔

  大夫諱朔,字曼倩,平原厭次人也。(漢書曰:朔為太中大夫。又曰:朔字曼倩,平原厭次人。漢書地理志無厭次縣,而功臣表有厭次侯爰類,疑地理誤也。)魏建安中,(范曄後漢書曰:獻帝改興平三年為建安元年,今雲魏,疑誤也。)分厭次以為樂陵郡,故又為郡人焉。(漢書,平原郡有樂陵縣也。)事漢武帝,漢書具載其事。知先生朅瑋博達,思周變通,(家語,孔子曰:老聃博古而達今。王肅曰:博達古今而好道。周易曰:化而裁之謂之變,推而行之謂之通。又曰:變通者,趨時者也。)以為濁世不可以富貴也,故薄遊以取位;(王逸楚辭序曰:不忍以清白久居濁世。)苟出不可以直道也,故頡頏以傲世。(論語曰:直道而事人。解嘲曰:鄒衍以頡頏而取世資。)泬世不可以垂訓也,故正諫以明節。(家語,南宮叔曰:孔子作春秋,垂訓後嗣。班固漢書贊曰:朔正諫似直。)明節不可以久安也,故詼諧以取容。(班固漢書贊曰:朔詼諧逢佔,其事浮淺。字書曰:詼,啁也,口回切。孔安國尚書傳曰:諧,和也。史記太史公曰:王翦偷合取容。)潔其道而穢其跡,(班固漢書贊曰:朔穢德似隱。)清其質而濁其文。弛張而不為邪,進退而不離群。(禮記,孔子曰:一張一弛,文、武之道。鄭玄曰:張弛,以弓弩喻人也。班固漢書東方朔述曰:弛張沈浮。周易曰:上下無常,非為邪也;進退無常,非離群也。)若乃遠心曠度,贍智宏材。(楊子云解嘲曰:雖其人之贍智。)倜儻博物,觸類多能。(史記曰:魯仲連好奇偉倜儻之畫策。左氏傳,晉侯聞子產之言,曰:博物君子也。周易曰:觸類而長之。論語,太宰曰:夫子聖者與?何其多能也!)合變以明笇,幽贊以知來。(周易曰:夫爻者何也?言乎變者也。又曰:幽贊於神明而生蓍。又曰:神以知來,智以藏往。)自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左氏傳曰:左史倚相趍過,王曰:是良史也,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陰陽圖緯之學,百家眾流之論,(漢書曰:陰陽家流者,蓋出於羲和之官。圖,河圖也。緯,五緯也。謝承後漢書曰:尤明圖緯。百家眾流,已見任昉策秀才文。)周給敏捷之辯,支離覆逆之數。(莊子曰:支離疏鼓策播糈,足以食十人。糈音所。漢書曰:上嘗使諸數家射覆,不能中;使朔射之,連中,輒賜帛。逆,逆刺也。)經脈藥石之藝,射御書計之術。(漢書曰:醫經者,原人血脈經絡,而用度箴石湯火之所施,調百藥齊和之所宜。周禮曰:六藝,禮、樂、射、御、書、數也。)乃研精而究其理,不習而盡其功,(孔安國尚書序曰:研精覃思。易曰:不習無不利。)經目而諷於口,過耳而闇於心。(孔融薦禰衡表曰:目所一見,輒誦於口;耳暫聞,不忘於心。)夫其明濟開豁,包含弘大,凌轢卿相,嘲哂豪桀,籠罩靡前,跆籍貴勢,(漢書曰:張楚並興,兵相跆籍。蘇林曰:跆音臺。鄧展曰:躡也。)出不休顯,賤不憂戚,戲萬乘若寮友,視儔列如草芥。(十洲記曰:朔弄萬乘,傲王公。孟子曰:天下大悅而將歸己,視之如草芥。)雄節邁倫,高氣蓋世,(漢書,項羽歌曰:力拔山兮氣蓋世。)可謂拔乎其萃,遊方之外者已。(孟子曰:聖人之於人,亦類也。出於其類,拔於其萃,自生民以來,未有盛於孔子也。莊子曰:子桑戶、孟子反、子琴張三人相與友。子桑戶死,未葬,孔子聞之,使子貢往侍事焉。或編曲,或鼓琴,相和而歌。子貢趍而進曰:敢問臨屍而歌,禮乎?二人相視而笑,曰:是惡乎知禮意。子貢反,以告孔子。孔子曰:彼遊方之外者也,而丘也,遊方之內者也。司馬彪曰:方,常也,言彼遊心於常教之外也。)知談者又以先生噓吸沖和,吐故納新;蟬蛻龍變,棄俗登仙;(莊子曰:吹呴呼吸,吐故納新,此導引之士,養形之人也。淮南子曰:至人蟬蛻蛇遊,忽然入冥。史記,趙高曰:聖人龍變而從之。列仙傳曰:東方朔,武帝時為郎,宣帝時棄去,後見會稽。)神交造化,靈為星辰。(淮南子曰:大丈夫恬然無為,與造化逍遙。高誘曰:造化,天地也。應劭風俗通曰:東方朔是太白星精,黃帝時為風后,堯時為務成子,周時為老聃,在越為范蠡,齊為鴟夷子。言其變化無常也。)此又奇怪惚恍,不可備論者也。主大人來守此國,(此國,謂樂陵也。其父為樂陵郡守,史傳不載,難得而知也。)僕自京都言歸定省,(京都,洛陽也。毛詩曰:言告言歸。禮記曰:凡為人子之禮,昏定而晨省。)睹先生之縣邑,想先生之高風;徘徊路寢,見先生之遺像;(楚辭曰:馮翼遺像,何以譏之。)逍遙城郭,觀先生之祠宇。慨然有懷,乃作頌焉。其辭曰:知矯矯先生,肥遯居貞。(矯矯,輕舉之貌也。毛詩曰:矯矯武臣。周易曰:肥遯無不利。又曰:居貞之吉,順以從上也。)退不終否,進亦避榮。(周易曰:物不可以終否,故受之以同人。)臨世濯足,希古振纓。(楚辭,漁父歌曰:滄浪之水清,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可以濁我足。)涅而無滓,既濁能清。(論語,子曰:涅而不緇。老子曰:孰能濁以靜之徐清?淮南子曰:濁而徐清,衝而徐盈。)無滓伊何,高明克柔。(尚書曰:沈潛剛克,高明柔克。)能清伊何,視汙若浮。(班固東方朔述曰:懷肉汙殿,弛張浮沈。)樂在必行,處淪罔憂。(周易曰:樂則行之,憂則違之。)跨世凌時,遠蹈獨遊。瞻望往代,爰想遐蹤。邈邈先生,其道猶龍。(莊子曰:孔子見老聃,而弟子問曰:夫子見老聃亦何規哉?孔子曰:吾乃於是乎見龍合而成體,散而成章,乘乎雲氣,而養乎陰陽,餘口張而不能,予有何規於老聃哉?)染跡朝隱,和而不同。(史記,東方朔曰:如朔所謂避俗於朝廷間也。論語,子曰:君子和而不同。)棲遲下位,聊以從容。(毛詩曰:或棲遲偃仰。孟子曰:居下位而不獲於上,不可得而治也。尚書曰:寬而有制,從容以和。)

  我來自東,言適茲邑。(茲邑,謂樂陵也。毛詩曰:我來自東,零雨其濛。爾雅曰:適,往也。)敬問墟墳,企佇原隰,(王仲宣贈蔡子篤詩曰:允企伊佇。)墟墓徒存,精靈永戢。民思其軌,祠宇斯立。徘徊寺寢,遺像在圖。周旋祠宇,庭序荒蕪。(爾雅曰:東西牆謂之序。)榱棟傾落,草萊弗除。(呂氏春秋曰:農夫弗除。)肅肅先生,豈焉是居?是居弗形,悠悠我情。(悠悠,已見上文。)昔在有德,罔不遺靈。天秩有禮,神監孔明。(尚書,咎繇曰:天秩有禮,自我五體五庸哉!毛詩曰:祀事孔明。)彷彿風塵,用垂頌聲。

  釋文:

  先生身材偉岸,胸襟博大;思維靈活變通而嚴謹周密。他認為在濁世中不可以爭取富貴,所以稍事遊歷而致力於取得地位。苟且取得了地位也不能行正直之道,所以採取一種靈活曲折的處世態度而傲視權貴;傲世這種態度是不能當作經驗傳給後世的,所以給皇帝提出正確的建言來表明節操;堅守節操是不能長久平安的,所以出語詼諧以取得朝庭的容納。因此可以說,先生的理論和學說是高潔的;而行為事蹟顯得有些汙穢;本質上是純潔無瑕的,外在形象有點渾濁了。雖然馳張失度但是並不作邪惡之事,進退失據而並不離開公道人心。至於說到遠大而豁達的心胸,才華畢露而不拘小節,觸類旁通而且多才多藝,以巧妙的變化適應事態變局,透過深刻的推究而予知未來。自黃帝流傳下來的經典: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利用陰陽圖緯的學說來卜算未來,諸子百家九流三教之論;周密而對應敏捷的出色辯才,透過對事物的精闢分析來予測未來定數;經絡脈象診病處方投以藥石的技藝,都透過精到的研究而深明其理,不必經常複習而盡得奧妙。過眼不忘而熟誦於口,聽到一遍就明白其中道理且爛熟於心。還有明達事理解決問題的才能,敢於超越卿相豪傑、踐踏貴戚的氣勢;得勢時決不炫耀,貧賤時決不憂戚;戲弄萬乘之尊如同同僚朋友,視那些同列朝堂的大臣如同雜草種子。雄大的氣節遠遠超越同輩,精神修養神遊社會常規之外了。評論家們又認為先生之“元氣”達到“沖和”的程度,可以自由的吐故納新,象神龍那樣變化自如,精神與造物完全合而為一。也有說他根本就是太白金星變化而成。這些都屬於奇怪蒙朧,不可詳細完備的加以論述的了。

  我的父親到這裡來擔任樂陵郡太守,我自京都,說定來向二老問候請安,有幸親眼看見了先生的縣邑,想起了先生的貞亮高風,在先生的陵寢這裡俳徊,見先生之遺象;悠閒從容地遊覽你的城郭,觀看先生的祠宇。心中有了深深感慨,於是為你作了這一篇讚頌的辭章:

  精神高揚的先生,隱居在朝堂上卻保持了崇高的節操;

  被黜既不會最後隱退,得志也決不趾高氣揚。

  象孟夫子說的那樣,處世能夠與俗同流,卻又能做到並不合汙;

  遵循孔聖的教導,身處濁世而能保持自身清白。

  以高亢明爽的性格,善於用柔和的態度來克服剛直;

  先生清高的境界,能做到把用汙辱態度對待自己的,一律看作是對方輕浮。先生樂趣在於有言必行,處在淪落的地位而不憂傷;

  先生高揚的精神跨朝越代,如天馬之行空。

  我想起令人神往的漢武時代,想起你業已遠去的蹤跡;

  蹤跡似有若無的先生,你的道義就象一條龍那樣清晰神奇。

  自稱隱居朝堂上,善於和各色人等相處而不與他們苟同,做到孔子說的和而不同;

  仰慕你的大名鼎鼎,我願意停留下來,從從容容的瞻仰。(棲遲:停留。典出詩經)

  我從東方過來,說定了到任所來問候高堂父母,

  同時以尊敬的態度來拜謁你的住所,久久的站立在低窪潮溼的墳場;高高的墳墓,把先生的神靈永遠收藏在裡面,百姓懷念你的風範,於是為你修了這座墳墓。我走進你的墓前享堂,只見你的遺像居中高掛;在院中徘徊,你的'祠宇卻是這樣破敗荒蕪;屋檁歪斜,雜草叢生,無人清除。如此莊嚴的先生,怎麼好住在這裡?雖然住得這樣不成樣子;並不妨礙我久遠的懷念。自古以來,有德的人,都留下了神靈,天的秩序被稱為禮;神的監督纖毫洞明;我面對你的神靈映照下的風塵,寫下這篇讚美詩來加以歌頌。

  東方朔(前161或162—前93),字曼倩,平原厭次縣(今山東省陵縣神頭鎮,一說山東省惠民縣何坊鄉欽風街)人。西漢辭賦家。漢武帝即位,徵四方士人。東方朔上書自薦,詔拜為郎。後任常侍郎、太中大夫等職。他性格詼諧,言詞敏捷,滑稽多智,常在武帝前談笑取樂,“然時觀察顏色,直言切諫”(《漢書·東方朔傳》)。武帝好奢侈,起上林苑,東方朔直言進諫,認為這是“取民膏腴之地,上乏國家之用,下奪農桑之業,棄成功,就敗事”(《漢書·東方朔傳》)。他曾言政治得失,陳農戰強國之計,但武帝始終把他當俳優看待,沒有得到重用,於是寫《答客難》、《非有先生論》,以陳志向和發表自己的不滿。

  東方朔一生著述甚豐,寫有《答客難》、《非有先生論》、《封泰山》、《責和氏壁》、《試子詩》等,後人匯為《東方太中集》,收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中。司馬遷在《史記》中稱他為“滑稽之雄”,晉人夏侯湛寫有《東方朔畫贊》,對東方朔的高風亮節以及他的睿智詼諧,備加稱頌,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將此文書寫刻碑。此碑至今仍儲存在陵縣,名《顏字碑》。日本侵華期間,此碑曾被日本當地駐軍當做軍營門前水溝上的石板,馬踏車碾,致字跡區域性損毀。目前《顏字碑》的真跡和仿製品都存放在陵縣人民公園的“顏碑亭”裡。

  道教認為,《風俗通》曰:東方朔是太白星精,黃帝時為風后,堯時為務成子,周時為老聃,在越為范蠡,齊為鴟夷子。

  先生身材偉岸,胸襟博大;思維靈活變通而嚴謹周密。他認為在濁世中不可以爭取富貴,所以稍事遊歷而致力於取得地位。苟且取得了地位也不能行正直之道,所以採取一種靈活曲折的處世態度而傲視權貴;傲世這種態度是不能當作經驗傳給後世的,所以給皇帝提出正確的建言來表明節操;堅守節操是不能長久平安的,所以出語詼諧以取得朝庭的容納。因此可以說,先生的理論和學說是高潔的;而行為事蹟顯得有些汙穢;本質上是純潔無瑕的,外在形象有點渾濁了。雖然馳張失度但是並不作邪惡之事,進退失據而並不離開公道人心。

  至於說到遠大而豁達的心胸,才華畢露而不拘小節,觸類旁通而且多才多藝,以巧妙的變化適應事態變局,透過深刻的推究而予知未來。自黃帝流傳下來的經典: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利用陰陽圖緯的學說來卜算未來,諸子百家九流三教之論;周密而對應敏捷的出色辯才,透過對事物的精闢分析來予測未來定數;經絡脈象診病處方投以藥石的技藝,都透過精到的研究而深明其理,不必經常複習而盡得奧妙。過眼不忘而熟誦於口,聽到一遍就明白其中道理且爛熟於心。

  還有明達事理解決問題的才能,敢於超越卿相豪傑、踐踏貴戚的氣勢;得勢時決不炫耀,貧賤時決不憂戚;戲弄萬乘之尊如同同僚朋友,視那些同列朝堂的大臣如同雜草種子。雄大的氣節遠遠超越同輩,精神修養神遊社會常規之外了。

  評論家們又認為先生之“元氣”達到“沖和”的程度,可以自由的吐故納新,象神龍那樣變化自如,精神與造物完全合而為一。也有說他根本就是太白金星變化而成。這些都屬於奇怪蒙朧,不可詳細完備的加以論述的了。

  我的父親到這裡來擔任樂陵郡太守,我自京都,說定來向二老問候請安,有幸親眼看見了先生的縣邑,想起了先生的貞亮高風,在先生的陵寢這裡俳徊,見先生之遺象;悠閒從容地遊覽你的城郭,觀看先生的祠宇。心中有了深深感慨,於是為你作了這一篇讚頌的辭章:精神高揚的先生,隱居在朝堂上卻保持了崇高的節操;被黜既不會最後隱退,得志也決不趾高氣揚。象孟夫子說的那樣,處世能夠與俗同流,卻又能做到並不合汙;遵循孔聖的教導,身處濁世而能保持自身清白。以高亢明爽的性格,善於用柔和的態度來克服剛直;先生清高的境界,能做到把用汙辱態度對待自己的,一律看作是對方輕浮。先生樂趣在於有言必行,處在淪落的地位而不憂傷;先生高揚的精神跨朝越代,如天馬之行空。我想起令人神往的漢武時代,想起你業已遠去的蹤跡;蹤跡似有若無的先生,你的道義就象一條龍那樣清晰神奇。自稱隱居朝堂上,善於和各色人等相處而不與他們苟同,做到孔子說的和而不同;仰慕你的大名鼎鼎,我願意停留下來,從從容容的瞻仰。(棲遲:停留。典出詩經)我從東方過來,說定了到任所來問候高堂父母,同時以尊敬的態度來拜謁你的住所,久久的站立在低窪潮溼的墳場;高高的墳墓,把先生的神靈永遠收藏在裡面,百姓懷念你的風範,於是為你修了這座墳墓。我走進你的墓前享堂,只見你的遺像居中高掛;在院中徘徊,你的祠宇卻是這樣破敗荒蕪;屋檁歪斜,雜草叢生,無人清除。如此莊嚴的先生,怎麼好住在這裡?雖然住得這樣不成樣子;並不妨礙我久遠的懷念。自古以來,有德的人,都留下了神靈,天的秩序被稱為禮;神的監督纖毫洞明;我面對你的神靈映照下的風塵,寫下這篇讚美詩來加以歌頌

  拓展閱讀:《東方朔畫贊碑》書法作品鑑賞

  顏真卿書,楷書,36行,30字,在山東陵縣。碑額篆書“漢太中大夫東方先生畫贊並序”。天寶十三年(754)十二月立於德州。晉夏侯湛撰文。碑陽贊12行,陰記17行,行楷30字。

  這是顏真卿四十五歲時寫的,大楷字徑約十釐米。平整峻峭,深厚雄健,氣勢磅礴。蘇東坡曾學此碑,並題雲:“魯公平生寫碑,唯《東方朔畫贊》為清雄,字間櫛比而不失清遠。其後見逸少本,乃知魯公字字臨此本,雖大小相懸而氣韻良是。”(《東坡題跋》卷四)。明人有云:“書法峭拔奮張,固是魯公得意筆也。”寶晉齋本《東方畫贊》,傳為王羲之小楷。魯公變小字為大字,易清朗俊秀為剛勁雄強,應說是師古而不泥古。假如說比此碑早二年的《多寶塔感應碑》還比較清秀,與後來的顏書面貌有所不同的話,那末,此碑已初具後來顏書的規模。此碑在研究顏書的發展上有重要意義。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