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唐庚《醉眠》張子平閱讀賞析

宋代唐庚《醉眠》張子平閱讀賞析

  古籍,是指未採用現代印刷技術印製的書籍。圖書在古代稱作典籍,也叫文獻,兼有文書、檔案、書籍三重意義。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宋代唐庚《醉眠》張子平閱讀賞析,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醉眠》

  山靜似太古,日長如小年。

  餘花猶可醉,好鳥不妨眠。

  世味門常掩,時光簟已便。

  夢中頻得句,拈筆又忘筌。

  閱讀賞析

  首聯領起全詩,語意淡白,卻又韻味十足,雖未寫“醉”,卻處處顯出意境蒼茫、神態優遊的“醉”意。連綿起伏的山勢,一如綿延不斷的“太古”,詩人化實為虛,化有形之山勢為無形之光陰。在這遠離塵囂的地方,一切彷彿都已凝固,沒有名利的誘惑,沒有人事的攪擾,沒有煩惱的縈繞,這是作者對周圍環境的渲染,更是對他自己精神狀態的描寫。

  頷聯筆鋒一轉,由宏大轉向微觀,轉而寫個人生活中“餘花”與“好鳥”。春意闌珊,花已凋殘,但詩人對著枝頭的`幾朵殘花,照樣喝得痛快;鳥啼打破了山間的靜寂,也並不妨礙詩人午後酣眠。詩人融情入景,又不露痕跡。

  頸聯空間轉換,視角由山間轉入房裡,承上“眠”字寫。“世味”是指世道人心,世態炎涼。“簟”(diàn)指竹蓆。此時,詩人只想緊掩門戶,遠離人間是非。“時光簟已便”表面是說,盛夏酷熱難耐,但醉臥竹蓆,卻感到十分的舒適;其實說的是心清自然涼,這正是詩人心氣平和的寫照。

  尾聯與首聯呼應,“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夢中得句”正表明詩人平日不管吏事俗務,而專於文字之癖中自得其樂。“忘筌”,一語雙關:“筌”通“詮”,“忘筌”即“忘言”;“忘筌”又暗合莊子“得魚忘筌”的典故。夢中得句似得而實失,拈筆忘筌似失而實得,他就是這樣領會了人生哲學上的辯證法。失去的是“夢中句”,得到的則是無所為、亦無所求的悠然忘我之境。句中不見“失”的遺憾,只有“得”的歡欣。

  本詩流露出一種曠達、逍遙的意味,頗具深意。

  後人常用“山靜似太古”來形容群山環抱,一片寂靜;用“日長如小年”來形容日子清閒得令人覺得長日漫漫,好像是在一年一樣,形容白晝時間很長。

  在這麼一個“山靜似太古”的小村裡,我真想在這兒呆上一冬,閒來曬曬太陽,泡壺清茶,捧本雜書,過過“日長如小年”的日子。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