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對寶頂山摩崖造像鑑賞

有關對寶頂山摩崖造像鑑賞

  寶頂山摩崖石刻距大足石刻縣城東北15公里,始刻於南宋淳熙六年,至南宋淳佑九年結束。為宋代名僧趙智鳳主建,以大佛灣為中心,在長約500米深幽的馬蹄形山灣中,或石窟中,或巖壁上,一幅幅大型雕像十分精美,有摩崖造像 15000多尊,蔚為壯觀。

  全部造像經精心設計,無一雷同,系由19組佛經故事組成的大型群雕。主要造像有“護法神像”、“六道輪迴”、“華嚴三聖像”、“千手觀音”、“釋迦涅聖蹟圖”、“地獄變像”等,其構思奇妙,造像精湛,堪稱絕作,展現了宋代(公元960~1278年)石刻藝術的精華。

  “釋迦涅聖蹟圖”位於大佛灣中部,大佛長31米,為釋迦牟尼佛半身側臥像,造像慈祥寧靜;“千手觀音”也是一幅雕像精彩之作,在88平方米的石壁上雕出身高約3米,有1000多支手臂,從上、左、右三個方向伸展,每隻手中各拿著各種不同的器物,千姿百態,錯落有致;高大的華嚴三聖像依崖屹立,身向前傾;“地獄變相”反映陰森恐怖的.十八層地獄,令人觸目驚心。

  此外,石刻中還有反映生活的雕塑,人物或仰酣睡、或悠然吹笛自樂,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寶頂圓覺洞,為整石開鑿,寬敞如室。正壁刻佛像三尊,壁間刻樓臺亭閣,花草樹木,幽泉怪石,是大佛灣雕刻的精華。

  大足石刻以題材廣泛、內容豐富、技藝精湛而著稱於世,而大足的南宋造像,在宋代石窟藝術中尤為突出,是中國晚期石窟藝術的代表作品,因此素有“北敦煌、南大足”之說,同時也反映中國古代人們弘揚佛法,敬神禮佛之心意。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