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秋夜長,烈烈北風涼鑑賞

漫漫秋夜長,烈烈北風涼鑑賞

  【關鍵詞】

  詩詞名句,寫景,四季,秋天,北風

  【名句】

  漫漫秋夜長,烈烈北風涼。

  【出處】

  魏晉?曹丕《雜詩二首》(其一)

  漫漫秋夜長,烈烈北風涼。

  展轉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

  俯視清水波,仰看明月光。

  天漢回西流,三五正縱橫。

  草蟲鳴何悲,孤雁獨南翔。

  鬱郁多悲思,綿綿思故鄉。

  願飛安得翼,欲濟河無樑。

  向風長嘆息,斷絕我中腸。

  【譯註】

  廣遠無際的秋夜多麼漫長,烈烈而吹的北風微微發涼。

  【說明】

  這首是曹丕於黎陽伐吳之時所作的五言詩,是一首遊子思婦詩,寫長期漂泊異鄉的遊子濃厚抑鬱的思鄉情緒。這首詩以寫景為主,言外有無窮的悲涼。

  【賞析】

  自宋玉《九辯》“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之後,以悲秋為題材的詩開始湧現在文學長河中。“漫漫秋夜長,烈烈北風涼”這句一開始就將主人公置於淒涼寂寞的漫漫秋夜之中。這漫無邊際的`黑夜像一個巨大的帷幕罩在天邊,隔斷了通往家鄉的路,山水迢迢幾千裡,什麼都看不見。“我”獨自望故鄉,只有呼嘯的北風相伴,它吹徹了“我”的心扉,卻吹不徹這漫漫長夜。

  這首詩字裡行間流淌著建安時代特有的悲愴,是一個時代士人生存境遇的特寫,是士人在社會動亂中的切身體悟,遠不止遊子思鄉那麼簡單。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