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習錄原文翻譯及賞析習題
傳習錄原文翻譯及賞析習題
訓蒙大意示教讀注劉伯頌等
明 王守仁
古之教者,教以人倫。後世記誦詞章之習起,而先王之教亡。今教童子,惟當以孝、弟、忠、信、禮、義、廉、恥為專務。其栽培涵養之方,則宜誘之歌詩以發其志意,導之習禮以肅其威儀,諷之讀書以開其知覺。今人往往以歌詩習禮為不切時務,此皆末俗庸鄙之見,烏足以知古人立教之意哉!
大抵童子之情,樂嬉遊而憚拘檢,如草木之始萌芽,舒暢之則條達,摧撓之則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趨向鼓舞,中心喜悅,則其進自不能已。譬之時雨春風,沾被卉木,莫不萌動發越,自然日長月化。若冰霜剝落,則生意蕭索,日就枯槁矣。故凡誘之歌詩者,非但發其志意而已,亦所以洩其跳號呼嘯於詠歌,,宣其幽抑結滯於音節也。導之習禮者,非但肅其威儀而已,亦所以周旋揖讓而動盪其血脈,拜起屈伸而固束其筋骸也。諷之讀書者,非但開其知覺而已,亦所以沉潛反覆而存其心,抑揚諷誦以宣其志也。凡此皆所以順導其志意,調理其性情,潛消其鄙吝,默化其粗頑。日使之漸於禮義而不苦其難,入於中和而不知其故。是蓋先王立教之微意也。
若近世之訓蒙稚者,日惟督以句讀課仿,責其檢束而不知導之以禮,求其聰明而不知養之以善,鞭撻繩縛,若待拘囚。彼視學舍如囹圄而不肯入,視師長如寇仇而不欲見,窺避掩覆以遂其嬉遊,設詐飾詭以肆其頑鄙,偷薄庸劣,日趨下流。是蓋驅之於惡而求其為善也,何可得乎?
凡吾所以教,其意實在於此。恐時俗不察,視以為迂,且吾亦將去,故特叮嚀以告。爾諸教讀,其務體吾意,永以為訓。毋輒因時俗之言,改廢其繩墨,庶成“蒙以養正”之功矣。念之念之!
選自明《傳習錄》
注:教讀,社學的教師。
10.對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則宜誘之歌詩以發其志意 誘:引誘
B.樂嬉遊而憚拘檢憚:害怕
C.日使之漸於禮義而不苦其難漸:接近
D.設詐飾詭以肆其頑鄙肆:放縱
1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①後世記誦詞章之習起 ②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B.①諷之讀書以開其知覺 ②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C.①若冰霜剝落,則生意蕭索 ②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
D.①責其檢束而不知導之以禮 ②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明認為兒童教育要多措並舉,透過吟唱詩歌來激發志趣,透過學習禮儀來端正儀表言行,透過勸導讀書來開啟智慧,從而達到激發志意、嚴肅儀容、開發智力的目的。
B.在明看來,把對兒童進行“歌詩”“習禮”教育視為“不切時務”的觀點是錯誤的。他並不推崇重視道德培養的古代教育。
C.明主張兒童教育要根據其年齡特點,順應他們愛嬉戲玩耍的天性,因勢利導,使他們內心愉悅,從而增強學習的興趣。
D.明批評了當時的教育存在的違背規律、多施懲罰等錯誤做法,認為那樣做會導致學生厭學以致學業難成。
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2分)
(1)如草木之始萌芽,舒暢之則條達,摧撓之則衰痿。(3分)
(2)凡此皆所以順導其志意,調理其性情,潛消其鄙吝,默化其粗頑。(5分)
(3)毋輒因時俗之言,改廢其繩墨,庶成“蒙以養正”之功矣。(4分)
參考答案:
10.A(誘:引導)
11.C均為連詞,相當於“那麼”“就”;A①結構助詞的②代詞,這些; B①第三人稱代詞“他們”②第一人稱代詞“自己”;D①連詞,錶轉折②連詞,表遞進。
12.B錯在“不推崇重視道德培養的古代教育”。
13.(1)就像草木剛開始發芽時,如果使它舒展暢快(地生長)就能枝繁葉茂,如果摧殘它阻止它(生長)就會枯萎。(“舒暢”1分,“摧撓”1分,句意1分)
(2)所有這些都是用來順應引導他們的思想志向,調教他們的性格,暗中消除他們的鄙俗,不知不覺改變他們的粗魯愚頑。(“凡此”1分,“所以”1分,“調理”1分,“潛消”1分,句意1分)
(3)不要總是因為世俗的言論就更改廢棄我的規矩,希望可以成就“蒙以養正”的功效了。(“輒”1分,“因”1分,“繩墨”1分,“庶”1分)
【參考譯文】
古代的教育,是以人倫道德為內容教學生。後來興起了記誦詞章的風氣,先王的教育之義就消失了。現在教育兒童,只應把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作為專門的功課。培養的具體方法,則應當引導他們吟唱詩歌來激發他們的.志趣;引導他們學習禮儀,以嚴肅他們的儀容;勸導他們讀書,以開啟他們的智慧。現在,人們常常認為吟唱詩歌、學習禮儀不合時宜,這都是庸俗鄙薄的見識,他們這些人怎麼知道古人立教的本意呢!
一般說來,兒童的性情是喜歡嬉戲玩耍而害怕受到約束,就像草木剛開始發芽時,如果使它舒展暢快(地生長)就能枝繁葉茂,如果摧殘它阻止它(生長)就會枯萎。現在教育孩子,一定要使他們順著自己的興趣,多加鼓勵,使他們內心喜悅,那麼他們自然就能不斷進步。有如春天的和風細雨,滋潤了花草樹木,花木沒有不萌芽發育的,自然能一天天地茁壯生長。如果遇到冰霜的侵襲,那麼它們就會蕭條破敗,一天天地枯萎。所以凡是透過吟唱詩歌來引導孩子們,不只是為了激發他們的志趣,也用來在吟唱詩歌中消耗他們蹦跳呼喊的精力,在音律中宣洩他們心中的鬱結和不快。引導他們學習禮儀,不僅是為了嚴肅他們的儀容,也是藉此讓他們在揖讓叩拜中活動血脈,在起跪屈伸中強健筋骨。教導他們讀書,不僅是為了開啟他們的智慧,也是藉此使他們在反覆思索中存養他們的本心,在抑揚頓挫的朗誦中弘揚他們的志向。所有這些都是用來順應引導他們的思想志向,調教他們的性格,暗中消除他們的鄙俗,不知不覺改變他們的粗魯愚頑。這樣使他們日漸接近禮而不感到艱難,性情在不知不覺中達到了中正平和。這才是先王立教的深意。
至於現在的人教育兒童,每天只是用標點斷句、課業練習督促他們,要求他們嚴格約束自己,卻不知道用禮儀來引導他們,只知道要求他們聰明,卻不知道用好的方法培養他們,只知道鞭撻束縛他們,像對待囚犯一樣。於是,他們把學校看作是監獄而不願去,把老師看作是強盜和仇人而不願見,伺機逃避、掩飾遮蓋來達到他們嬉戲玩耍的目的,作假撒謊來放縱他們的頑劣鄙陋本性。於是,他們得過且過,庸俗鄙陋,日益墮落。這是驅使他們作惡卻又要求他們向善,這怎麼可能呢?
我的教育理念,本意就在這裡。我恐怕世人不能體察,認為我很迂腐,況且我就要離開了,所以特別加以叮嚀囑咐。你們這些教師,一定要體察我的用意,永遠遵守,不要總是因為世俗的言論就更改廢棄我的規矩,希望可以成就“蒙以養正”的功效了!切記切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