嶧山刻石全文及譯文

嶧山刻石全文及譯文

  在秦的統一事業之中,一個重大的功績就是統一了文字。中國的漢字已有四千餘年的歷史。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嶧山刻石全文及譯文

  嶧山刻石 秦始皇二十八年(前 219)李斯書 高218釐米,寬84釐米。又稱元摹嶧山秦篆碑。原立於鄒縣城縣衙大堂,民國初年移入孟廟致敬門內,1973年移入啟聖殿內儲存,現存於鄒城市博物館。

  由於年代久遠,加之戰亂,原石被野火焚燬。此石是宋太宗趙光義淳化四年(公元 993年)鄭文寶根據原石拓本翻刻立石,碑陰有鄭文寶題記。《嶧山刻石》摹刻都甚多,而首推由宋代人所刻的五代南唐徐鉉的摹本為最佳,現藏在西安碑林裡。

  在秦的統一事業之中,一個重大的功績就是統一了文字。中國的漢字已有四千餘年的歷史。從最早出現在陶器上的符號,刻劃在獸骨龜甲上的甲骨文,和鑄造在鍾、鼎上的金文,以及到周宣王時的太史籀文(大篆),只有在公元前 221年,秦始皇統一了六國後,李斯等人才用小篆統一了中國文字。李斯曾經說過:上古創造大篆字型,廣為流傳,但由於時間久遠,人們多不能認識。所以現在刪掉繁雜筆劃,省略異體字形,改進成為小篆。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文字改革,對發展中國文化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秦始皇在統一中國後的`十餘年間,為了加強對全國的控制,先後五次遠途巡視各地。秦王政二十八年(公元前 219年),他出巡山東齊魯故地登陶縣的嶧山(今山東鄒縣東南)時,登高遠望,激情滿懷,對群臣說道:“朕既到此,不可不加留銘,遺傳後世。”李斯當即成文篆字,派人刻碑石於嶧山之上。這就是著名的秦《嶧山刻石》。

  李斯的字在秦代是一流的。他還有一套書法理論,他在談到用筆的方法時說:寫字,用筆要急速回轉,折畫要快,象蒼鷹俯衝盤旋一樣。收筆好比游魚得水,運筆就象景山行雲,筆畫的輕重、舒捲,應自然一體,大方美觀。從《嶧山石刻》可以看出,李斯的書法運筆堅勁暢達,線條圓潤,結構勻稱,點畫粗細均勻,既具圖案之美,又有飛動之勢。書藝之高超掩滅先軌,散絕後賢,使一切寫小篆的人皆難入其境,成為後世臨摹學書之佳。

  原文:

  皇帝立國,維初在昔。嗣世稱王,討伐亂逆。

  威動四極, 武義直方。戎臣奉詔, 經時不久。

  滅六暴強,廿有六年。上薦高號,孝道顯明。

  既獻泰成,乃降專惠。親巡遠方,登於繹山。

  群臣從者,鹹思攸長。追念亂世,分土建邦。

  以開爭理,功戰日作。流血於野, 自泰古始。

  世無萬數,陀及五帝。莫能禁止, 乃今皇帝。

  一家天下,兵不復起。災害滅除,黔首康定。

  利澤長久,群臣誦略。刻此樂石,以著經紀。

  皇帝日:“金石刻盡,始皇帝所為也。

  今襲號而金石刻辭不稱,始皇帝其於久遠也。

  如後嗣為之者,不稱成功盛德。”

  丞相臣斯、臣去疾,御史大夫臣德。

  昧死言,臣請具刻詔書,金石刻因明白矣。

  臣昧死請,制日可。

  小篆在文字書法的規範發展上有很大貢獻。《嶧山刻石》現藏在西安碑林裡.但秦代的遺本已然很少,即使如此亦不能輕易捨去不用,筆畫略細而勻整,且多用圓筆,字型呈方形,表現圓渾流麗之風格,確與琅邪等異趣。許慎《說文解字》:斯作《倉頡篇》,中車府令趙高作《爰歷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學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所謂'小篆’者也。秦統一六國,為加強中央集權,在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領域推行一系列改革,其中一項便是統一文字。

  嶧山刻石書體是小篆,傳說也是李斯的書法手跡。鄭文寶重刻的南唐徐鉉摹本,風格圓轉流麗,筆畫細而勻整,字型呈方形,風韻已經與泰山刻石不同。

  唐封演《封氏聞見記》載:“始皇刻石紀功,其文字李斯小篆,後魏太武帝登山,使人排倒之。然而歷代摹拓,以為楷則,邑人疲於供命,聚薪其下,因野火焚之。今聞有嶧山碑,皆新刻之碑也。《泰山刻石》年代久遠,字跡漫漶,剩字很少,傳世拓本有53字本、29字本不等,雖接近李斯書風之原貌,但臨習時多有不便。徐鉉摹《嶧山刻石》,雖去古已遠,但從臨習取法的層面來看,只是退求其次的替代方案罷了。《嶧山刻石》是宋初徐鉉的摹品,真品實物在此前便遭損毀了。

  嶧山刻石臨習要點是:運筆要控制好弧度,轉折不可裸露圭角,筆畫搭接自然,不露痕跡。墨中含水要恰到好處。可根據個人習慣而定,不管是乾裂秋風還是潤含春雨,以能“見筋”為妙。下筆的力度要均勻,提按變化不可太大,線條工整,穿插勻稱。結構方中帶長,講究對稱,端莊大方。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