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羽茶經七之事註釋譯文
陸羽茶經七之事註釋譯文
茶經——七之事
三皇:炎帝神農氏。
周:魯周公旦,齊相晏嬰。
漢:仙人丹丘之子,黃山君,司馬文園令相如,楊執戟雄。
吳:歸命侯(1),韋太傅弘嗣。
晉:惠帝(2),劉司空琨,琨兄子兗州刺史演,張黃門孟陽(3),傅司隸鹹(4),江洗馬統(5),孫參軍楚(6),左記室太沖,陸吳興納,納兄子會稽內史[亻叔],謝冠軍安石,郭弘農璞,桓揚州溫(7),杜舍人毓,武康小山寺釋法瑤,沛國夏侯愷(8),餘姚虞洪,北地傅巽,丹陽弘君舉,樂安任育長(9),宣城秦精,敦煌單道開(10),剡縣陳務妻,廣陵老姥,河內山謙之。
後魏:琅邪王肅(11)。
宋:宋安王子鸞,鸞弟豫章王子尚(12),鮑昭妹令暉(13),八公山沙門譚濟(14)。
齊:世祖武帝(15)。
梁:劉廷尉(16),陶先生弘景(17)。
皇朝:徐英公[責力](18)。
《神農食經》(19):“荼茗久服,令人有力悅志”。
周公《爾雅》:“[木賈],苦荼”。
《廣雅》雲(20):“荊巴間採葉作餅,葉老者,餅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飲,先炙令赤色,搗末,置瓷器中,以湯澆覆之,用蔥、姜、桔子
[上艹下毛]之。其飲醒酒,令人不眠。”
《晏子春秋》(21):“嬰相齊景公時,食脫粟之飯,炙三戈、五卵茗菜而已。
司馬相如《凡將篇》(22):“鳥喙,桔梗,芫華,款冬,貝母,木檗,蔞苓,X草,芍藥,X桂,漏蘆,蜚廉,萑菌,[上艹下舛]詫,白斂,
白芷,菖蒲,芒消,莞椒,茱萸。”
《方言》:“蜀西南人謂荼曰[上艹下設]”。
《吳志.韋曜傳》:“孫皓每饗宴,坐席無不悉以七勝為限,雖不盡入口,皆澆灌取盡。曜飲酒不過二升,皓初禮異,密賜茶[上艹下舛]以代酒。”
《晉中興書》(23):陸納為吳興太守時,衛將軍謝安嘗欲詣納,[原注:《晉書》以納為吏部尚書。]納兄子[亻叔]怪納無所備,不敢問之,乃私蓄十數人饌。安既至,所設唯茶果而已。[亻叔]遂陳盛饌,珍羞必具。及安去,納杖[亻叔]四十,雲:‘汝既不能光益叔,奈何穢吾素業?’”《晉書》:“桓溫為揚州牧,性儉,每宴飲,唯下七奠[木半]茶果而已。”
《搜神記》(24):“夏侯愷因疾死,宗人字苟奴,察見鬼神,見愷來收馬,並病其妻。著平上幘、單衣,入坐生時西壁大床,就人覓茶飲。”
劉琨“與兄子南兗州史演書”(25)雲:“前得安州乾薑一斤(26),桂一斤,黃岑一斤,皆所須也。吾體中潰[原注:潰,當作憒。]悶,常仰真茶,汝可致之。”
傅鹹《司隸教》曰:“聞南方有蜀嫗作茶粥賣,為廉事打破其器具,後又賣餅於市,而禁茶粥以因蜀嫗何哉?”
《神異記》(27):餘姚人虞洪,入山採茗,遇一道士,牽三青牛,引洪至瀑布山,曰:‘予,丹丘子也。聞子善具飲,常思見惠。山中有大茗,可以相給,祈子他日有甌犧之餘,乞相遺也’。因立奠祀。後常令家人入山,獲大茗焉”。
左思《嬌女詩》(28):“吾家有嬌女,皎皎頗白皙。小字為紈素,口齒自清歷。有姊字蕙芳,眉目燦如畫。馳騖翔園林,果下皆生摘。貪華風雨中,倏忽數百適。心為荼[上艹下舛]劇,吹噓對鼎[釒歷]。”
張孟陽《登成都樓詩》(29)雲:“借問揚子舍,想見長卿廬。程卓累千金,驕侈擬五侯。門有連騎客,翠帶腰吳鉤。鼎食隨時進,百和妙且殊。披林採秋桔,臨江釣春魚。黑子過龍醢,吳饌逾蟹[蟲胥]。芳荼冠六清,溢味播九區。人生苟安樂,茲土聊可娛。”
傅巽《七誨》:“蒲桃、宛柰,齊柿、燕慄,恆陽黃梨,巫山朱桔,南中荼子,西極石蜜。”
弘君舉《食檄》:“寒溫既畢,應下霜華之茗。三爵而終,應下諸蔗、木瓜、元李、楊梅、五味、橄欖、懸鉤、葵羹各一杯。”
孫楚《歌》:“茱萸出芳樹顛,鯉魚出洛水泉。白鹽出河東,美豉出魯淵。薑桂茶[上艹下舛]出巴蜀,椒桔木蘭出高。蓼蘇出溝渠,精稗出中
田。
華佗《食論》(30):“苦荼久食益意思。”
壺居士《食忌》(31):“苦荼久食,羽化。與韭同食,令人體重。”
郭璞《爾雅注》雲:“樹小似梔子,冬生葉,可煮羹飲。今呼早取為荼,晚取為茗,或一曰[上艹下舛],蜀人名之苦荼”。
《世說》(32):“任瞻,字育長,少時有令名,自過江失志。既下飲,問人云:‘此為荼?為茗?’覺人有怪色,乃自申明雲:‘向問飲為熱
為冷耳’。”
《續搜神記》(33):“晉武帝時,宣城市人秦精,常入武昌山採茗,遇一毛人,長丈餘,引精至山下,示以叢茗而去。俄而復還,乃探懷中桔以遺精。精怖,負茗而歸。”
《晉四王起事》(34):“惠帝蒙塵,還洛陽,黃門以瓦盂盛茶上至尊。”
《異[上艹下舛]》(35):“剡縣陳務妻,少與二子寡居,好飲茶茗。以宅中有古冢,每飲,輒先祀之。兒子患之,曰:‘古冢何知?徒以勞意!’欲掘去之,母苦禁而止。其夜夢一人云:‘吾止此冢三百餘年,卿二子恆欲見毀,賴相保護,又享吾佳茗,雖泉壤朽骨,豈忘翳桑之報(36)!’及曉,於庭中獲錢十萬,似久埋者,但貫新耳。母告二子慚之,從是禱饋愈甚。”
《廣陵耆老傳》:“晉元帝時,有老嫗每旦獨提一器茗,往市鬻之。市人競買,自旦至夕,其器不減。所得錢散路旁孤貧乞人。人或異之。州法曹縶之獄中。至夜老嫗執所鬻茗器從獄牖中飛出。”
《藝術傳》(37):“敦煌人單道開,不畏寒暑,常服小石子,所服藥有松、桂、蜜之氣,所飲荼蘇而已。”
釋道該說《續名僧傳》:“宋釋法瑤,姓楊氏,河東人。元嘉中過江,遇沈臺真君武康小山寺,年垂懸車。[原注:懸車,喻日入之候,指重老時也。《淮南子》(38)曰:“日至悲泉,愛息其馬’,亦此意。]飯所飲荼。永明中,敕吳興禮致上京,年七十九。”
宋《江氏家傳》(39):“江統,字應,遷[民攵下心]懷太子洗馬(40),嘗上疏諫雲:‘今西園賣醯(41)、面、藍子、菜、茶之屬,虧敗國體’”。
《宋錄》:“新安王子鸞、豫章王子尚,詣曇濟道人於八公山。道人設荼茗,子尚味之,曰:‘此甘露也,何言荼茗?’”。王微《雜詩》(42):“寂寂掩高閣,寥寥空廣廈。待君竟不歸,收領今就[木賈]。”
鮑昭妹令暉著《香茗賦》。
南齊世祖武皇帝《遺詔》(43):“我靈座上慎勿以牲為祭,但設餅果、茶飲、乾飯、酒脯而已”。
梁劉孝綽《謝晉安王餉米等啟》(44):“傳詔李孟孫宣教旨,垂賜米、酒、瓜、筍、菹、脯、酢、茗八種。氣[上艹下必]新城,味芳雲松。江
潭抽節,邁昌荇之珍。疆場擢翹,越葺精之美。羞非純束野麋,[衣字中邑]似雪之驢;[魚乍]異陶瓶河鯉,操如瓊之粲。茗同食粲,酢類望柑。免千里宿春,省三月糧聚。小人懷惠,大懿難忘。”
陶弘景《雜錄》:“苦荼,輕身換骨,昔旦丘子、黃山君服之。”
《後魏錄》:“琅邪王肅,仕南朝,好茗飲、蓴羹。及還北地,又好羊肉、酪漿。人或問之:‘茗何如酪?’肅曰:‘茗不堪與酪為奴’。”
(45)
《桐君錄》(46):“西陽、武昌、廬江、晉陵好茗,(47)皆東人作清茗。茗有餑,飲之宜人。凡可飲之物,皆多取其葉,天門冬、拔葜取根,皆益人。又巴東別有真茗茶(48),煎飲令人不眠。俗中多煮檀葉並大皂李作荼,並冷。又南方有真瓜蘆木、亦似茗,至苦澀,取為屑茶飲,亦可通夜不眠。煮鹽人但資此飲,而交、廣最重(49),客來先設,乃加以香[上艹下毛]輩。”
《坤元錄》(50):“辰州漵浦縣西北三百五十里無射山,雲蠻俗當吉慶之時,親族集會歌舞于山上。山多茶樹。”
《括地圖》(51):“臨遂縣東一百四十里有茶溪(52)。”
山謙之《吳興記》(53):“烏程縣西二十里有溫泉山(54),出御[上艹下舛]。”
《夷陵圖經》(55):“黃牛、荊門、女觀、望州等山(56),茶茗出焉。”
《永嘉圖經》:“永嘉縣東三百里有白茶山”。(57)
《淮陰圖經》:“山陽縣南二十里有茶坡。”(58)
《茶陵圖經》:“茶陵者,所謂陵谷生茶茗焉。”(59)
《本草.木部》(60):“茗——<苦茶>。味甘苦,微寒,無毒。主瘻瘡,利小便,去痰渴熱,令人少睡。秋採之苦,主下氣消食。《注》雲:‘春採之’。”
《本草.菜部》:“苦荼——一名荼,一名選,一名遊冬,生益州川穀山陵道旁,凌冬不死。三月三日採幹。《注》雲:‘疑此即是今[木茶],一名茶,令人不眠。’《本草注》:‘按,《詩》雲:“誰謂荼苦”(61),又云:“堇荼如飴(62)”,皆苦菜也,陶謂之苦茶,木類,非菜流。茗,春採謂之苦[木茶][上艹下亥][原注]:“遲途遐反]。’”
《枕中方》:“療積年瘻,苦荼、蜈蚣並炙,令香熟,等分,搗篩,煮乾草湯洗,以敷之。”
《孺子方》:“療小兒無故驚蹶,以苦茶、蔥須煮服之。
註釋:
歸命侯:即孫皓。東吳亡國之君。公元280年,晉滅東吳,孫皓[口卸]壁投降,封“歸命侯”。
惠帝:晉惠帝司馬衷,公元290--306年在位。
張黃門孟陽:張載字孟陽,但未任過黃門侍郎。任黃門侍郎的是他的弟弟張協。
傅司隸鹹:傅鹹(239--294),字長虞,北地泥陽人(今陝西銅川),官至司隸校尉,簡稱司隸。
江洗馬統:江統(?--310),字應元,陳留 縣人(今河南杞縣東)。曾任太子洗馬。
孫參軍楚:孫楚(?--293),字子刑,太原中都人(今山西平遙縣),曾任扶風的參軍。
桓揚州溫:桓溫(312--373),字元子,龍亢人(今安徽懷遠縣西)。曾任揚州牧等職。
沛國夏侯愷:晉書無傳。幹寶《搜神記》中提到他。
樂安任育長:任育長,生卒年不詳,樂安人(今山東博興一帶)。名瞻,字育長,曾任天門太守待職。
敦煌單道開:晉時著名道士,敦煌人。《晉書》有傳。
琅琊王肅:王肅(436--501)字恭懿,琅琊人(今山東臨沂),北魏著名文士,曾任中書令待職。
新安王子鸞、鸞弟豫章王子尚:劉子鸞、劉子尚,都是南北朝時宋孝武帝的兒子。一封新安王,一封豫章王。但子尚為兄,子鸞為弟。
鮑昭妹令暉:鮑昭,即鮑昭(414--466)字明遠,東海郡人(今江蘇鎮江),南朝著名詩人。其妹令暉,擅長詞賦,鍾嶸《詩品》說她:“歌待往往嶄新清巧,擬古尤勝。”
八公山沙門潭濟:八公山,在今安徽壽縣北。沙門,佛家指出家修行的人。潭濟,即下文說的“覃濟道人”。
世祖武帝:南北朝時南齊的第二個皇帝,名肖[臣責],483--493在位。
劉廷尉:劉孝綽(480--539),彭城人(今江蘇徐州)。為梁昭明太子賞識,任太子僕兼延尉卿。
陶先生弘景:陶弘景(456--536),字通明,秣陵人(今江蘇寧縣),有《神農本草經集註》傳世。
徐英公[責力]:徐世[責力](592--667),字懋功,啟開國功臣,封英國公。
神農食經:古書名,已佚。
廣雅:字書。三國時張輯撰,是對《爾雅》的補作。
宴子春秋:又稱《晏子》,舊題齊晏嬰撰,實為後人採晏子事輯成。成書約在 漢初。此處陸羽引書有誤。《晏子春秋》原為:“炙三戈五卵苔菜而矣”。不是 “茗菜”。
凡將篇:偽託司馬相如作的字書。已佚。此處引文為後人所輯。X為脫漏字。
搜神記:東晉幹寶著,計三十卷,為我國志怪小說之始。
南兗州:晉時州名,治所在今江蘇鎮江市。
安州:晉時州名。治所在今湖北安陸縣一帶。
神異記:西晉王浮著。原書已佚。
左思《嬌女詩》:原詩五十六句,陸羽所引僅為有關茶的十二句。
張孟陽《登成都樓詩》:張孟陽,見前注。原詩三十二句,陸羽僅錄有關茶的十六句。
華佗《食論》:華佗(約141--208),字元化。是東漢末著名醫師。《三國志.魏書》有傳.
壺居士:道家臆造的真人之一,又稱壺公。
世說:即《世說新語》,南朝宋臨川王劉義慶著,為我國志人小說之始。
續搜神記:舊題陶潛著,實為後人偽託。
晉四王起事:南朝盧[糹林]著。原書已佚。
異苑:東晉末劉敬叔所撰。今存十卷。
翳桑之報:翳桑,古地名。春秋時晉趙盾,曾在翳桑救了將要餓死的靈輒,後來晉靈公欲殺趙盾,靈輒撲殺惡犬,救出趙盾。後世稱此事為“翳桑之報”。
藝術傳:即唐房玄齡所著《晉書.藝術列傳》。
淮南子:又名《淮南鴻烈》,為漢淮南王劉安及其門客所著。今存二十篇。
江氏家傳:南朝宋江饒著。已佚。
懷太子:晉惠帝之子,立為太子,元康元年(300年)為賈后害死,年僅二十一歲。
醯:讀xi,醋。陸德明《經典釋文》:“醯,酢(醋)也。”
王微《雜詩》:王微,南朝詩人。《雜詩》原二十八句,陸羽僅錄四句。
南齊世祖武帝《遺詔》:南朝齊武皇帝名肖[臣責]。《遺詔》寫於齊永十一年 (493年)。
梁劉孝綽《謝晉安王餉米等啟》:劉孝綽,見前注。他本名冉,孝綽是他的 字。晉安王名肖綱,昭明太子卒後,繼為皇太子。後登位稱簡文帝。
王肅事:王肅,本在南朝齊做官,後降北魏。北魏是北方少數民族鮮卑族拓跋 部建立的政權,該民族習性喜食牛羊肉、鮮牛羊奶加工的酪漿。王肅為討好新主 子,所以當北魏高祖問他時,他貶低說茶還不配給酪漿作奴僕。這話傳出後,北魏 朝貴遂稱茶為“酪奴”,並且在宴會時,“雖設茗飲,皆恥不復食”。[見《洛陽伽 藍記》]
桐君錄:全名《桐君採藥錄》,已佚。
西陽、武昌、廬江、晉陵:西陽、武昌、廬江、晉陵均為晉郡名,治所分別在今湖北黃岡、湖北武昌、安徽舒城、江蘇常州一帶。
巴東:晉郡名。治所在今四川萬縣一帶。
交廣:交州和廣州。交州,在今廣西合浦、北海市一帶。
坤元錄:古地學書名,已佚。
括地圖:即《地括志》,詔肖德言等人著,已散佚,清人輯存一卷。
臨遂:晉時縣名,今湖南衡東縣。
吳興記:南朝宋山謙之著,共三卷。
烏程縣:縣治所在今浙江湖州市。
夷陵圖經:夷陵,在今湖北宜昌地區,這是陸羽從方誌中摘出自已加的書名。 (下同)
黃牛、荊門、女觀、望州:黃牛山在今宜昌市向北八十里處。荊門山在今宜昌市東南三十里處。女觀山在今宜都縣西北。望州山在今宜昌市西。
永嘉縣:州治在今浙江溫州市。
山陽縣:今稱淮安縣。
茶陵:即今湖南茶陵縣。
本草、木部:《本草》即《唐新修本草》又稱《唐本草》或《唐英本草》,因唐英國公徐[責力]任該書總監。下文《本草》同。
誰謂荼苦:語出《詩經.穀風》:“誰謂荼苦,其甘如薺。”周秦時,荼作二 解,一為茶,一為野菜。這裡是野菜。
堇荼如飴:語出《詩經.綿》:“周原[月無][月無],堇荼如飴”。荼也是野菜。
蟲茶是不是茶
蟲茶,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大家是否會感到好奇呢?怎麼會有這個茶名呢?難道是茶葉和蟲子一起做的茶,還是這個就不是一種茶呢,知識泡的時候有點像茶?到底蟲茶是不是茶呢?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吧。
蟲茶是我國特有的林業資源昆蟲產品,是傳統出口的特種茶。蟲茶是由化香夜蛾、米黑蟲等昆蟲取食化香樹、苦茶等植物葉後所排出的糞粒。蟲茶約米粒大小,黑褐色,開水沖泡後為青褐色,幾乎全部溶解,像咖啡一樣,飲用十分方便。如果用茶的科學定義來衡量,其實這蟲茶並不是茶,只不過人們食用這種蟲子的糞便的方法與我們飲茶相近,故而將其稱作“茶”。飲用蟲茶時要先在杯中倒入開水,後放入適量蟲茶,蓋好蓋子。蟲茶粒先漂浮在水面,待其緩緩下沉到杯底並開始溶化時即可飲用。用蟲茶泡出的茶水清香宜人,沁人心肺,飲之令人頓感心曠神怡。
蟲茶味清香,類似茶葉。儘管我國是一個茶葉生產和消費的大國,但蟲茶卻鮮為人知。其實,蟲茶在我國生產和飲用已有悠久的歷史。早在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就有記載。蟲茶是一種很好的醫藥保健飲料,據記載,蟲茶具有清熱、去暑、解毒、健胃、助消化等功效,對腹瀉、鼻衄、牙齦出血和痔出血均有較好療效,是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一種重要的清涼飲料。據初步分析,蟲茶的營養價值高於普通茶葉,含有18至19種氨基酸,一定量的粗蛋白、粗脂肪、糖類、單寧、維生素等營養成分,還含有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
蟲茶的製作過程很奇特。苗族人利用穀雨前後採集的當地野生苦茶葉,或是化香樹、糯米藤、黃連木、野山楂、鉤藤等野生植物的鮮嫩葉,稍加蒸煮去除澀味後,待曬至八成幹,再堆放在木桶裡,隔層均勻地澆上淘米水,再加蓋並保持溼潤。葉子逐漸自然發酵、腐熟,散發出撲鼻的清香氣息。
經過上面的分析大家現在明白什麼是蟲茶了吧。其實不亂是不是茶,蟲茶的營養價值是很高的哦,還想知道更多的話,下面推薦的文章您可以看看哦。
漫談中國飲茶歷史
中國歷史上有很長的飲茶紀錄,已經無法確切地查明到底是在什麼年代了,但是大致的時代是有說法的。並且也可以找到證據顯示,確實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飲茶的習慣是從中國傳過去的。所以,很多人認為飲茶就是中國人首創的,世界上其他地方的飲茶習慣、種植茶葉的習慣都是直接或間接地從中國傳過去的。
但是也有人能夠找到證據指出,飲茶的習慣不僅僅是中國人發明的,在世界上的其他一些地方也是飲茶的發明地,例如印度、非洲等。1823年,一個英國侵略軍的少校在印度發現了野生的大茶樹,從而有人開始認定茶的發源地在印度,至少是也在印度。中國當然也有野生大茶樹的記載,都集中在西南地區,記載中也包含了甘肅、湖南的個別地區。茶樹是一種很古老的雙子葉植物,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在國內,也有關於茶樹的最早原產地的爭論,有好幾種說法。今人不少人認定在雲南,有一學者在認真研究考證以後斷言,雲南的西雙版納是茶樹的原產地。人工栽培茶樹的最早文字記載始於西漢的蒙山茶。這在《四川通志》中有載。
神農時期:
唐·陸羽《茶經》:“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在中國的文化發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與農業、與植物相關的事物起源最終都歸結於神農氏。歸到這裡以後就再也不能向上推了。也正因為如此,神農才成為農之神。
西周時期:
晉·常璩《華陽國志·巴志》:“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茶蜜......皆納貢之。”這一記載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紂時,巴國就已經以茶與其他珍貴產品納貢與周武王了。《華陽國志》中還記載,那時並且就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園了。
秦漢時期:
西漢。王褒《僮約》:“烹荼盡具”,“武陽買荼”,經考該荼即今茶。我們現在還在飲用與很古老的祖先如姜太公之流相同的飲料,確實是很使人心潮澎湃的事情。能夠給我們很多的遐想。
建德苞茶的歷史淵源
建德苞茶產於杭州市的建德地區,屬於綠茶中的精品茶類,品質好,味道佳。茶品優異,受到愛茶人士之喜愛。對於建德苞茶來說其有著怎樣的歷史淵源呢?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來看看吧。
建德苞茶歷史
建德在古時候被稱為嚴州,在明清時期這邊的商業貿易十分的發達。江面上船舶密佈,岸上酒樓林立,燈火通明,十分的熱鬧。在明清時期,這邊的黃山毛峰茶品十分的暢銷,購買的商家絡繹不絕,經常出現有價無市的場面。
當時精明的茶商用其他茶品仿製黃山毛峰的製作工藝進行製作。仿製黃山毛峰製成的茶品,外形猶如蘭花一般,茶香四溢。一經面世,銷量增加了更多,名氣越來越大,人們為了進行區別,根據嚴州地名將其命名為建德苞茶。
到了清末時期建德苞茶的產量達到20噸,銷往全國各地。後來由於戰亂等緣故,使得建德苞茶的產量急劇下降。到了20世紀80年代的時候,建德苞茶才恢復生產,產量銷量不斷增加。
簡說峨眉山峨眉雪芽茶的歷史
峨眉雪芽之所以會被列為中國的十大名茶之一。這就要說到唐太宗了,唐太宗曾經派遣孫思邈到峨眉山尋茶,當時的峨眉山茶僧就將上好的峨眉雪芽獻給唐太宗。自此一發不可收拾成為長安名茶。峨眉雪芽也一直被列為貢茶專為皇室貢用。
每到年中三月便是春茶開始採摘的.時刻。峨眉山茶僧們腳踏殘雪開始採摘雪芽新茶。相傳當時的黑水寺和萬年寺都是皇家御賜的茶園寺廟。每年都要為新烘培出來的峨眉雪芽舉辦供佛法會,以此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每年到那時候就會聽到迴盪在山谷中的佛經,可見場面的多麼的壯觀。
一壺茗茶品禪味;半榻茶煙養性靈。所謂雪芽得之,佛近心已。
關於花草茶淵源介紹
花草茶是以藥草為原料所調製成的飲料(Herbal Tea),它是不含“茶葉”成分的,它是取花、葉、莖、根、樹皮、果實、種子可食部分,進而加水煎煮或浸泡以獲取汁液來飲。下面就關於花草茶淵源做一介紹。
在中國,任何食材加入水中煮或泡所得的汁液,人們都習慣冠以茶名。製成的飲料,雖然色、香、味常有差異,都統稱為“茶”。而除了茶樹之外的植物製成的飲料命茶名,如人參茶、枸杞茶等,這些“有茶之名無茶之實”的飲品,通常是當藥方,而較少成為日常的飲料,因此有總稱“藥草茶”
Herbal Tea在西方,猶如藥草茶在中國,長期擔任民間醫藥配方的重要角色,幾百年,在藥用這一主流之外,法國人漸漸將Herbal Tea另發展成一種休閒飲品,之後,歐洲、美國、日本等以至傳入臺灣,此種飲品與以醫療為主的飲品在原材料上已減輕對藥效的要求,卻增色、香、味等方面的享受,為了將它與藥草相區別。臺灣業者遂雅稱為“花草茶”
花草茶比較於茶,它的組成更具變化,如單品飲能享受獨特的味道,而複合飲則有品味豐富的口感。複合花草茶通常是為了調和味道以易飲用或達成療效而配製,所以內容物的口感互補或保健特性類似。它包括複合花草、複合花果(又成加味茶)與茶葉等形態。複合花草茶商品並由配方者賦予它們浪漫的名稱,再者,花草茶的原料可是乾燥的,也可以是新鮮的。
由此可知,花草茶的世界自有它多姿多彩的樂趣。花草茶在西方是一種家庭飲料,在晨起、睡前、或餐後品嚐,所以營造溫馨的氣氛;在我國,則以“天然的保健飲品”得到美譽,比較屬於都市生活中一種下午茶的方式,呈現優雅的休閒情調。但無論中外,符合健康概念的花草茶都將因此而持續的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