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舜欽的《初晴遊滄浪亭》原文譯文及賞析
蘇舜欽的《初晴遊滄浪亭》原文譯文及賞析
初晴遊滄浪亭⑴
夜雨連明春水生⑵,嬌雲濃暖弄陰晴⑶。
簾虛日薄花竹靜⑷,時有乳鳩相對鳴。
註釋
⑴滄浪亭:在今江蘇蘇州城南三元坊附近,原為五代時吳越國廣陵王錢鏐的花園。五代末此處為吳軍節度使孫承祐的別墅。北宋慶曆年間為詩人蘇舜欽購得,在園內建滄浪亭,後以亭名為園名。後代人在它的遺址上修建了大雲庵。春水:春天的河水。
⑵連明:直至天明。
⑶嬌雲:彩雲,又云的美稱。弄:吳越方言,作的意思。陰晴:時陰時晴。
⑷簾虛:簾內無人。日薄:日色暗淡。
白話譯文
一夜春雨,直至天明方才停歇,河水漲了起來,雲兒濃厚,遮掩天空,時晴時陰,天氣也暖和。
簾內無人,日色暗淡,花叢、竹叢一片寂靜,不時從中冒出幾聲小鳥的對鳴聲。
創作背景
慶曆四年(1044年),進奏院祠神之日,蘇舜欽作為集賢校理監進奏院,循前例以賣舊公文紙的錢宴請同僚賓客。當時朝中的保守派御史中丞王拱辰等,對宰相杜衍、參知政事范仲淹、樞密副使富弼等人力圖改革弊政之舉心懷不滿;而蘇舜欽得范仲淹薦舉,又是杜衍之婿,因而保守派抓住這件事,借題發揮,彈劾他監主自盜,結果,蘇舜欽被罷去官職,在席的有十餘人被逐出朝。區區一件小事,竟得如此嚴懲,蘇舜欽激憤不己,他帶著心靈上的`創痛,流寓蘇州,不久,在城南營建滄浪亭。他時時攜酒獨往滄浪亭吟詩漫步,而《初晴遊滄浪亭》就是在此背景下寫成的。
作品鑑賞
首句“夜雨連明春水生”,寫詩人目睹池內陡添春水,因而憶及昨夜好一陣春雨。詩由“春水生”帶出“夜雨連明”,意在說明雨下得久,而且雨勢不小,好為下寫“初晴”之景作張本。正因昨夜雨久,雖然今日天已放清,空氣中溼度依然很大,天上濃密的雲塊尚未消散,陰天跡象明顯;但畢竟雨停了,陽光從雲縫裡斜射下來,連輕柔的春雲也帶上了暖意,天正由陰轉晴。以上就是詩中“嬌雲濃暖弄陰晴”所提供的意境。詩抓住雨後春雲的特徵來寫天氣,取材典型。
第三句“簾虛日薄花竹靜”寫陽光透過稀疏的簾孔,並不怎麼強烈;山上花竹,經過夜雨洗滌,枝葉上雨珠猶在,靜靜地佇立在那裡。如果說這句是直接寫靜,束句“時有乳鳩相對鳴”則是借聲響來突出靜,收到的是“鳥鳴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的藝術效果。顯然,詩中寫由春景構成的幽靜境界和題中“初晴”二字扣得很緊。乍看,題中“遊”字似乎在詩中沒有著落,但從詩中諸種景象的次第出現,就不難表現出詩人在漫遊時觀春水、望春雲、注目簾上日色、端詳雜花修竹、細聽乳鳩對鳴的神態。詩中有景,而人在景中,只不過詩人沒有像韋應物那樣明說自己“景煦聽禽響,雨餘看柳重”(《春遊南亭》)而已。
詩人喜愛這“初晴”時的幽靜境界是有緣由的。他以遷客身份退居蘇州,內心愁怨很深。在他看來,最能寄託憂思的莫過於滄浪亭的一片靜境,所謂“靜中情味世無雙”(《滄浪靜吟》)。他所講的“靜中清味”,無非是自己在靜謐境界中感受到的遠禍而自得的生活情趣,即他說的“跡與豺狼遠,心隨魚鳥閒氣(《滄浪亭》)。其實他何曾自得閒適,在同詩中,他在那裡曼聲低吟“修竹慰愁顏”可見詩人在亥初晴遊滄浪亭爭中明寫“靜中物象”,暗寫流連其中的情景,表現的仍然是他難以平靜的情懷。胡仔說蘇舜欽“真能道幽獨閒放之趣”(《苕澳漁隱叢話前集》卷三十二),此詩可為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