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許越成》原文與譯文賞析

《吳許越成》原文與譯文賞析

  吳許越成

(選自《左傳·哀公元年》) 

【原文】 吳王夫差敗越於夫椒,報槜李也①。遂入越。越子以甲楯五千,保於會稽②。使大夫種因吳太宰嚭以行成③。吳子將許之。

  伍員曰:“不可④。臣聞之:‘樹德莫如滋,去疾莫如盡⑤。’昔有過澆殺斟灌以伐斟■,滅夏後相⑥。後緡方娠,逃出自竇,歸於有仍,生少康焉,為仍牧正⑦。惎澆能戒之⑧。澆使椒求之,逃奔有虞,為之庖正,以除其害⑨。虞思於是妻之以二姚,而邑諸綸。有田一成,有眾一旅,能布其德,而兆其謀,以收夏眾,撫其官職⑩。使女艾諜澆,使季杼誘豷,遂滅過、戈,復禹之績{11}。祀夏配天,不失舊物{12}。今吳不如過,而越大於少康,或將豐之,不亦難乎{13}?勾踐能親而務施,施不失人,親不棄勞,與我同壤,而世為仇讎{14}。於是乎克而弗取,將又存之,違天而長寇讎,後雖悔之,不可食已{15}。姬之衰也,日可俟也{16}。介在蠻夷,而長寇讎,以是求伯,必不行矣{17}。”

  弗聽。退而告人曰:“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訓,二十年之外,吳其為沼乎{18}!”

  【註釋】 ①許:同意。成:講和。報:報復。槜(zuì)李:在今浙江嘉興西南。魯定公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吳伐越,越王勾踐用計在槜李大敗吳軍,闔閭受傷而死,故云“報槜李也”。

  ②甲楯:盔甲、盾牌,此指著甲擁盾的兵卒。

  ③因:透過。太宰:執掌政務的長宮。嚭(pǐ):伯吳王夫差親信。行成:求和。

  ④伍員:伍子胥,楚人,為報父仇,投奔吳,以敗楚之功封於申,又稱“申胥”。

  ⑤滋:滋長。

  ⑥過:古國名,在今山東掖縣北。澆(ào):寒混之子,封於過。斟灌、斟■(xún):夏同姓諸侯。夏後相:傳說是夏後啟之孫,相失國,依於二斟,又為澆所滅。

  ⑦後緡(mín):夏後相妻。娠(shēn):懷孕。竇:洞穴。有仍:即任國,在今山東濟寧縣,後緡的孃家。少康:夏後相子。牧正:管畜牧的長官。

  ⑧惎(jì):痛恨。

  ⑨庖正:掌管飲食的官員。以除其害:因而得免被所害。

  ⑩成、旅:杜預注曰“方十里為成,五百人為旅”。布:施。兆:始。收:收拾。撫:厚。

  {11}諜澆:打入澆處做間諜。豷(yì):澆之弟。戈:殪國。績:業績。

  {12}祀夏配天:祭夏祖宗以配祭天帝。舊物:往事,指夏有天下。物,事。

  {13}豐之:使越強盛。豐,猶“盛”。難:指讓越強大則難以遏制。

  {14}務施:致力施捨。不失人:即得民心。親不棄勞:所親近的連功勞小的也不遺棄。仇讎:仇敵。

  {15}違天:指天給而不取。長寇讎:使敵人壯大。不可食已:不能消除。

  {16}姬:指吳,吳是姬姓國。日可俟:指日可待。

  {17}介在蠻夷:指吳夾在楚、越之間。伯:同“霸”。

  {18}生聚:生民聚財,繁殖人口,積累財富。教訓:教導訓練。吳其為沼:吳將變為沼澤,意指吳將亡。

  【鑑賞】 越本是楚的屬國,魯昭公、定公年間開始強大,與吳同處一隅而結為世仇,連年攻戰,互有勝負。定公十四年(公元前496年),越王勾踐以計大敗前來伐越的吳軍,吳王闔閭(夫差之父)在此役中受傷喪命。夫差即位後,立志要滅越以報父仇,可是夫椒一戰重創越軍後,勾踐率殘潰之師退守會稽並派文種前去求和時,他卻忘了殺父之仇,輕信太宰嚭的進言,竟接受了越王請和的要求,使勾踐得以苟延殘喘,死灰復燃,東山再起。

  夫差手下大臣伍員是位眼光遠大的政治家,深知復仇情緒與力量的危害性,當年他本人就是逃脫虎口奔吳而借吳兵報仇的,因而極力反對吳與越講和。本文即重點記敘了伍員的諫詞。為說服夫差,伍員以少康中興作為借鑑,詳細講述了古代過澆滅夏後相,只是偶然走脫了相懷孕的妻子,後來她生下少康,歷經磨難,在有仍、有虞的保護與支援下,逐漸發展壯大,終“滅過、戈,復禹之績”的歷史過程,並結合勾踐的為人以及吳越之間的'利害關係,反覆強調“去疾莫如盡”,堅決反對講和,否則吳國將後患無窮,必為越所滅。

  伍員對夫差的這篇諫詞,反賓為主,略敘勾踐之事而詳敘少康滅過澆報仇的歷史,借古喻今,句句落實到必滅越國的目標上,可謂苦口婆心,甚至是痛心疾首了。伍員滿心希望能以此驚醒夫差。可最終非但沒有說服夫差,自己反被賜死,不由得令人扼腕嘆息。歷史發展到後來,越果然重新強大,反攻入吳,逼得夫差自盡,身死國滅,不幸應驗了伍員的預言,證明了其“去疾莫如盡”觀點的正確性。

  ■妙評 吳有伍員,越有范蠡,兩臣均忠於謀國者,但夫差與勾踐有聽與不聽之異耳,然員不免於鴟夷,而蠡得霸越以扁舟五湖志,豈不謂智哉!

  ——清·韓菼重訂《批註春秋左傳句解》下冊引孫月峰評

  寫少康詳,寫勾踐略,而寫少康正是寫勾踐處,此古文以賓作主法也。後分三段,發明“不可”二字之義,最為曲折詳盡,曾不覺悟,卒許越成,不得已退而告人。說到吳其為沼,真感憤無聊,聲斷氣絕矣。

  ——清·吳楚材、吳調侯《古文觀止》卷二

  伍員諫許越成,雖為主也,劈提二句,一賓一主,卻是暗暗將越伴說到底。左氏亦便自始至終敗夫椒,極攜李,遂入越,以行成;不告慶,不告敗,句句雙說,以與中幅兩番文字相配。蓋同此提敘斷結,而移步換形,即別是一番色澤、一番結構。自來信口讀滑,奉負匠心也。

  一大篇文字後,又添入“退而告人”一層,如詞家之尾聲。然章法得毋頭重腳輕乎?因又添寫書法,以佐之文勢不孤,又得與起手提敘兩層相應。其章法真有華萼千重之嘆。

  ——清·馮李驊、陸潔《左繡》卷二十九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