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蒲松齡原文字詞翻譯

狼蒲松齡原文字詞翻譯

  蒲松齡,字留仙,又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清代著名的小說家,文學家,著有文言文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下面是小編整理收集的狼蒲松齡原文字詞翻譯,歡迎閱讀參考!

  狼

  作者:蒲松齡

  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後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並驅如故。屠大窘,恐前後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時,一狼徑,其一犬坐於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方欲行,轉視積薪後,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後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翻譯 一個屠夫傍晚回家,擔子裡面的肉已經賣完,只有剩下的骨頭。路上遇見兩隻狼,緊跟著走了很遠。屠夫害怕了,把骨頭扔給狼。一隻狼得到骨頭停下了。另一隻狼仍然跟著他。屠夫又把骨頭扔給狼,後面得到骨頭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頭的狼又趕到了。骨頭已經扔完了。但是兩隻狼像原來一樣一起追趕屠夫。

  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後一起受到狼的攻擊。屠夫看見田野裡有一個打麥場,打麥場的主人把柴草堆積在打麥場裡,覆蓋成小山(似的)。屠夫於是跑過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擔子拿起屠刀。兩隻狼不敢上前,瞪著眼睛朝著屠夫。

  一會兒,一隻狼徑直走開了,另一隻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時間長了,那隻狼的眼睛好像閉上了,神情悠閒得很。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腦袋,又連砍幾刀把狼殺死。屠夫剛想要走,轉身看見柴草堆的後面,另一隻狼正在柴草堆裡打洞,打算要鑽洞進去,來攻擊屠夫的後面。身子已經鑽進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夫從狼的後面砍斷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殺死了。屠夫這才明白前面的那隻狼假裝睡覺,原來是用這種方式來誘惑敵方。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會兒兩隻狼都被殺死了,禽獸的欺騙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給人們增加笑料罷了。

  字詞

  1.詞性活用現象:

  洞:名詞用為動詞,打洞。 一狼洞其中。

  隧:名詞用作狀語,從隧道。 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

  犬:名詞用作狀語,像狗一樣。 其一犬坐於前。

  2.通假字

  “止”同“只”,只有。 止有剩骨。

  3.一詞多義:

  止 同“只”, 止有剩骨。 停止,一狼得骨止。

  意 神情, 意暇甚。 想, 意將隧人以攻其後也。

  敵 攻擊, 恐前後受其敵。 敵方, 蓋以誘敵。

  前 前面, 恐前後受其敵。 向前, 狼不敢前。

  4.虛詞的用法:

  (1)之

  代詞,它,指狼又數刀斃之。 助詞,的, 禽獸之變詐幾何哉。

  助詞,調整音節,不譯,久之。 助詞,位於主謂之間,不譯而兩狼之並驅如故。

  (2)以

  介詞,把投以骨。 介詞,用以刀劈狼首。

  連詞,來意將遂人以攻其後也。 連詞,用來蓋以誘敵。

  ( 3)“其”的含義

  ①恐前後受其敵。(指狼)。②場主積薪其中。(指打麥場)。

  ③屠乃奔倚其下。(指柴草堆)。④一狼洞其中。(拾柴草堆)。

  ⑤意將隧人以攻其後也。(指屠戶)。⑥屠自後斷其股。(指狼)。

  5.常用字詞:

  懼:恐懼。 從:跟隨。 故:原來(一樣)。驅;追趕。 窘:困窘。 恐:恐怕。 顧:看到。 瞑:閉眼。 暴:突然。 斃:殺死。股:大腿。 寐:睡覺。 黠:狡猾。

  蒲松齡《狼》語文教案

  教學目的和要求:

  1、培養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2、準確形象地複述課文內容,朗讀、背誦。

  3、對課文的寓意的理解。

  教學重點難點:

  學習屠戶勇敢果決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課前可播放歌曲《十面埋伏》,用其中的“隨身莫忘打狗棒,錦囊帶著絕情丹”歌詞來為本課小結作鋪墊。

  2、本課以“根據提示,猜成語”的遊戲為開端。準備成語如下:

  狼狽為奸 鬼哭狼嚎 豺狼當道 引狼入室 聲名狼藉

  細心的同學可能已經發現,以上都是一些貶義詞,對狼的性質定義為邪惡與狡詐,可見狼在人們心裡的印象並不好。清代蒲松齡的《聊齋志異》中就有關於狼與人鬥智鬥勇的記載,最後誰技高一籌呢?下面讓我們進入蒲松齡的《狼》來一探究竟。

  二、檢查預習:

  1、在研讀課文之前,讓我們先來了解下作者:

  (1).名:蒲松齡,字留仙,別號柳泉居士。

  (2).時:清代(1640-1715)

  (3).地:山東淄川(今山東省淄博市)人。

  (4).評:著名文學家

  (5).作:《聊齋志異》,文言短篇小說集。

  郭沫若曾在起書房——“聊齋”,題對聯一副:

  “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

  2、疏通文意:

  我們說學習文言文首先要疏通文意,下面我想請一位同學來解釋老師在PPT上所出示的字詞:

  屠 盡 止 綴 驅 窘 顧 苫蔽 馳 眈眈 徑去 犬 瞑 暴 洞 隧 股 寐 蓋 黠 變詐

  3、梳理結構:

  (1) 接下來我給大家三分鐘時間自由朗讀課文,根據我在PPT上所給的提示,用自己的話複述一遍課文(要求說出課文主要情節):

  a. 複述情節時,首先應該選好角度,文中矛盾雙方:屠戶和狼,你選擇哪個角度?

  b. 其次應注意開始儘可能將時間地點交代一下。

  c. 最後注意情節的完整性。可以借用一些語句來強調,例如“故事的開端是……”和“最後……”

  示例:故事的開端是一天晚上兩隻飢腸轆轆的狼在覓食途中遇到了隻身挑擔回家的屠戶……最後另一隻狼被屠戶殺死,它們的計謀也被識破了。

  (2) 在梳理情節時,最後一段不會被考慮進去,可由此提問:最後一段是否可以刪去呢?(生:不能)為什麼?(生:是作者的議論)作用是什麼?(生:點明主旨)因此課文可以分幾個部分?(生:兩個部分)

  師:請根據PPT所示和剛才XX同學複述的故事梗概,將各段大意概括出來:

  a.(遇)狼(開端) (懼)狼(發展) (御)狼(發展) (殺)狼(高潮、結局) (議)狼(作者議論,點明主旨)

  三、問題討論,文字感知:

  同學們在看這條結構主線時,有沒有發現什麼問題?(屠戶“懼狼”與“殺狼”是否矛盾)

  設想1:(學生找出問題)就問題展開討論:兩者是否矛盾?說出你的`依據。

  甲生:矛盾,理由……

  乙生:不矛盾,理由……

  設想2:(學生找不出問題)師:沒關係,讓我們先齊讀感受一遍這故事,再來 思考。(齊讀畢,就齊讀點評)在讀完後你是不是有這樣一種感覺,第二段中“懼狼”的屠戶在第四段中好像變了一個人:原先“懼狼”的懦夫,一晃成了“刀劈狼首”的勇士。這兩者是否矛盾?

  甲生:矛盾,理由……

  乙生:不矛盾,理由……

  師:(討論時,不宜去否定,作評價和引導才是關鍵)

  引導:在屠戶“懼狼”和“殺狼”的過程中有幾個細節值得我們關注:

  a. 第二段中,直接點明“屠懼”是為了說明他是個膽小的人嗎?

  b. 作者在寫屠戶“懼”時,寫了他哪些具體的行為(動作),請找出?

  (你能設想一下他當時在做這些動作時的心理活動嗎?)

  c. 第四段中“屠暴起”和“又數刀斃之”如何理解?

  d. 如果當時屠戶沒有“暴起”,結果又將怎樣?

  分析:

  a. “懼”字無疑就是害怕的意思,屠夫為什麼害怕?或者說人為什麼害怕?是因為對敵人還不夠了解,不清楚,也就是對於未知的一種恐懼,這是人的共性,不能說明屠戶的膽小。

  b. 抓住“投……復投……”這個動詞,(心理設想:扔塊石頭試試,也許……)這種試探,不確定性,反映屠戶當時那種心存僥倖的心理。

  c. “暴起”表現屠戶動作迅速,反映其果斷;“又數刀斃之”反映其態度的決絕。

  d. 兩隻狼此時“一徑去,洞期中;一假寐,誘敵”,採取暗渡陳倉的策略。意圖偷襲屠戶,如果沒有果斷出擊,後果不堪設想。

  總結:

  四個細節說明了屠戶本身並不膽小,開始只是不瞭解敵人,因而心存僥倖,採取遷就退讓的策略。而當屠戶認清現實後,他的果斷和決絕幫助他戰勝了敵人。

  四、課堂小結:

  最後一段是從狼的角度來啟發我們:諷刺像狼一樣的惡人,無論怎樣狡詐,終歸要失敗的。

  而我們剛才分析的時候一直是站在屠戶的角度,你是否能從他的角度來概括你學到的經驗呢?

  生:……

  師:(點評)在課前我們聽了一首《十面埋伏》,我準備用其中的兩句歌詞來小結本課,當我們面對喜愛玩弄陰謀,貪得無厭的敵人時,不能心存幻想遷就退讓,應“隨身莫忘打狗棒,錦囊帶著絕情丹”敢於鬥爭,善於鬥爭,不給對手任何可趁之機。

  五、作業:

  結合課文運用適當想象,將此文改編成一篇白話故事,注意環境、神態、動作、心理描寫。(600字以上)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