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東南形勝》原文及翻譯

《望海潮·東南形勝》原文及翻譯

  《望海潮·東南形勝》是宋代詞人柳永的作品,主要描寫杭州的富庶與美麗。下面一起去閱讀《望海潮·東南形勝》原文及翻譯吧!

  望海潮·東南形勝

  宋代:柳永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譯文

  杭州地理位置重要,風景優美,是三吳的都會。這裡自古以來就十分繁華。如煙的柳樹、彩繪的橋樑,擋風的簾子、翠綠的帳幕,樓閣高高低低,大約有十萬戶人家。高聳入雲的大樹環繞著錢塘江沙堤,澎湃的潮水捲起霜雪一樣白的浪花,寬廣的江面一望無涯。市場上陳列著琳琅滿目的珠玉珍寶,家家戶戶都存滿了綾羅綢緞,爭相比奢華。

  裡湖、外湖與重重疊疊的山嶺非常清秀美麗。秋天桂花飄香,夏季十里荷花。晴天歡快地吹奏羌笛,夜晚划船採菱唱歌,釣魚的老翁、採蓮的姑娘都嬉笑顏開。千名騎兵簇擁著巡察歸來的長官。在微醺中聽著簫鼓管絃,吟詩作詞,讚賞著美麗的水色山光。他日把這美好的景緻描繪出來,回京升官時向朝中的人們誇耀。

  註釋

  ⑴三吳:即吳興(今浙江省湖州市)、吳郡(今江蘇省蘇州市)、會稽(今浙江省紹興市)三郡,在這裡泛指今江蘇南部和浙江的部分地區。

  ⑵錢塘:即今浙江杭州,古時候的吳國的`一個郡。

  ⑶煙柳:霧氣籠罩著的柳樹。

  畫橋:裝飾華美的橋。

  風簾:擋風用的簾子。

  翠幕:青綠色的帷幕。

  參差:參音此跟反,差音此衣反。近似;高下不齊貌。

  ⑷雲樹:樹木如雲,極言其多。

  怒濤卷霜雪:又高又急的潮頭衝過來,浪花像霜雪在滾動。

  天塹:天然溝壑,人間險阻。一般指長江,這裡借指錢塘江。

  珠璣:珠是珍珠,璣是一種不圓的珠子。這裡泛指珍貴的商品。

  ⑸重湖:以白堤為界,西湖分為裡湖和外湖,所以也叫重湖。巘(yǎn):大山上之小山。

  疊巘:層層疊疊的山巒。此指西湖周圍的山。巘:小山峰。

  清嘉:清秀佳麗。

  ⑹三秋:①秋季,亦指秋季第三月,即農曆九月。王勃《滕王閣序》有“時維九月,序屬三秋”。柳永《望海潮》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②三季,即九月。《詩經·王風·采葛》有“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孔穎達疏“年有四時,時皆三月。三秋謂九月也。設言三春、三夏其義亦同,作者取其韻耳”。亦指三年。李白《江夏行》有“只言期一載,誰謂歷三秋!”

  ⑺羌管(qiāng):即羌笛,羌族之簧管樂器。這裡泛指樂器。弄:吹奏。

  菱歌泛夜:採菱夜歸的船上一片歌聲。菱:菱角。泛:漂流。

  ⑻高牙:高矗之牙旗。牙旗,將軍之旌,竿上以象牙飾之,故云牙旗。這裡指高官孫何。

  吟賞煙霞:歌詠和觀賞湖光山色。煙霞:此指山水林泉等自然景色。

  ⑼異日圖將好景:有朝一日把這番景緻描繪出來。異日:他日,指日後。圖:描繪。

  鳳池:全稱鳳凰池,原指皇宮禁苑中的池沼。此處指朝廷。

  拓展:

  望海潮東南形勝優秀教學設計

  文字分析

  《望海潮》這首詞從寫作目的上來看,格調並不高,有吹噓政績,粉飾昇平之嫌。但它是宋詞中較早的全面描繪都市生活的作品。同時它一反柳永慣常的風格,以大開大闔,波瀾起伏的筆法,濃墨重彩地展現了杭州繁榮、壯麗的景象,可謂“承平氣象,形容曲盡”,是柳永的一首傳世佳作。

  教學目標

  1、誦讀全詞,疏通詞意

  2、把握意象的特點,揣摩其組合方式,體會獨特的意境。(重點)

  3、思辨閱讀,體味本詞風格。(難點)

  學習過程

  匯入

  創作背景故事匯入

  《望海潮》這首詞是柳永年輕時的作品,他一直不得志,便到處飄泊,尋找晉升的途徑,希望得到他人的引薦。據羅大經《鶴林玉露》所載,柳永從家鄉前往開封應試,途經杭州,得知朋友孫何正任兩浙轉運使,但因身份懸殊,他一介布衣,無法見到。於是柳永寫了《望海潮》這首詞,請當地著名的歌女在孫何宴會上唱。後這位歌女在孫何的宴會上反覆唱這首詞,孫何被吸引問這首詞的作者,歌女便說你的老朋友柳三變所作。孫何請柳永吃了一頓飯,就把他打發走了,並沒怎麼提拔他。由此看來,這首詞是一首干謁(投贈)詞,目的是請求對方為自己舉薦。

  感知

  一、整體感知,疏通詞意

  1、解題

  明確:“望海潮”詞調始見於《樂章集》,這一詞牌名是柳永創制的,大概取意於杭州是觀潮勝地。

  2、初讀,讀準字音和節奏。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3、再讀,結合註釋通詞意。

  要求用散文化語言描繪全詞意思。

  4、默讀,思考本詞描繪了何地何景?哪兩個詞語最能體現該地的特徵?上下兩闕分別寫了什麼內容?

  明確:杭州,自然環境之優美、城市經濟之繁榮、黎民百姓之安居樂業。“形勝”指地理形勢重要、交通便利、風景優美的地方。“繁華”是指人口眾多,商鋪林立,羅綺珠璣盡顯奢靡。

  上闕寫城市規模、自然景觀和市井風貌;下闕寫西湖山水風物之美,人文風貌之佳。

  品意境

  二、品讀鑑賞,小組合學

  PPT展示:

  意境中既包含著詩人筆下描繪出的不同景物組成的具體圖景或環境氛圍,也包含著詩人寄託在這圖景或氛圍中的思想與情感。意境可以看成是由多個意象連綴而成的完整畫面。將不同意象進行組合搭配,構成渾然統一的意境,從而表達具體的思想情感。

  我是鑑賞者,小組合學交流:

  全詞中你最喜歡那幾句,闡述喜歡的理由並推薦給同學。

  要求:

  賞析你喜歡的句子中選取了哪些典型意象?這些意象有何特點?共同營造了怎樣的意境?再有感情地誦讀。

  總結:柳永在《望海潮》中,有意選取了多個表現繁華富庶的意象相互連綴,共同營造了“東南形勝”“自古繁華”的杭州美景。全詞開篇先以“形勝”“繁華”兩詞奠定全詞意境基調,並點出杭州“三吳都會”的重要地理意義。

  上闕從多個角度鋪敘杭州的城市風光與自然風景:首先,作者著眼於市容,描寫煙柳畫橋、風簾翠幕等細微景物,突出江南水鄉的秀美雅緻,又以“參差十萬人家”的全景,呈現出杭州城人口眾多、鱗次櫛比的繁榮景象;其次,“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一大句從城內轉向郊外,借蜿蜒的堤岸、如雲的堤樹,以及寬闊的江面、翻湧澎湃的錢塘江潮,描繪杭州美麗雄奇的自然風光;最後,視角再轉回鬧市,描繪杭州街市上琳琅滿目的珠璣羅綺以及競相奢華的市民風氣,體現出都市富庶的生活風貌。

  下闕,柳永將描繪重點轉向西湖風光,同樣是包舉自然景觀和人事風情:重湖、疊巘寫西湖周邊山水相依、重疊錯落的整體風貌;“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寫秋季和夏季,展現出不同季節的西湖美景;“羌管弄晴”直至“吟賞煙霞”,則從官、民兩個角度寫杭州人的遊樂生活,不論吹笛的漁人、採菱的少女,還是儀仗出巡、飲酒作樂的達官貴人,都能盡享西湖美票、自得其樂。詞的最後一句收束全篇,為整個鋪排做了總結。可以看出,柳永此詞所取意象,或為城市風情,或為郊外景物,或為樂庶生活,從多個角度濃墨重彩地描繪杭州繁榮、壯麗的景色。

  析手法

  三、品析技法

  PPT展示:

  點染,是國畫用語,指繪畫時有的地方點,有的地方染,從而描繪出一幅富有層次、和諧統一的圖畫。借到古典詩詞中來,“點”即抽象的評點或總說,“染”即具體描寫或分說,二者緊密相連,表現作者的情志。

  1、試分析本詞中“點染”手法的運用。

  明確:

  (1)上片中“東南”三句是點,接著從城市規模、自然景觀、市井面貌三個方面分別進行詳細描繪,是染。

  (2)下片中“重湖疊巘清嘉”是點;“有三秋桂子……吟賞煙霞”是染,從山色之美、湖荷之勝、人文風貌之佳三個方面進行描繪。人是景中人,也是景中景。

  2、有人認為全詞的“點”在最後兩句,思考一下為什麼這麼說?

  明確:

  (1)這兩句顯現了投贈之意,雖是祝願之辭,但“好景”已籠括了繁華美景、生活祥和之意。

  (2)一“誇”字則點出讚美、歌頌之情,既讚美景又歌頌治理有方,不用“異日”再“圖”,詞人已將好景圖描繪出來了,尤其是百姓富庶、官民和樂的場景,那是統治者追求的理想境界。

  善思辨

  四、思辨閱讀

  柳永是婉約派的代表人物,我們曾學過他的《雨霖鈴》。但他的《望海潮》全無婉約之風,給人以壯美之感,為什麼?

  思考點:

  (1)選景之壯偉、場面之宏闊。“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

  (2)數詞的使用開闊了意象。如“三吳都會”“十萬人家”“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千騎擁高牙”等在數詞運用,均帶有誇飾語氣,可以說具有豪放詞的氣概。

  啟示:不要定式思維,具體作品具體分析。

  入情讀

  五、深讀體悟,再次有感情地誦讀全詞。

  作業

  六、佈置作業

  從《望海潮》的語言、構思、意象、意境、情感、手法等方面選擇自己感觸最深的角度,寫一則不少於400字的文學短評,分享自己閱讀欣賞獲得的審美體驗。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