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草·飲》原文及翻譯

《寄生草·飲》原文及翻譯

  《寄生草·飲》此詞寫飲酒,充滿醉語。醉語多為醒言,它曲折而又含蓄地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這正是此首小令的“關竅”所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寄生草·飲》原文及翻譯,歡迎參考~

  寄生草·飲(作者:白樸)

  長醉後方何礙,不醒時有甚思?

  糟醃兩個功名字,醅淹千古興亡事,曲埋萬丈虹霓志。

  不達時皆笑屈原非,但知音盡說陶潛是。

  【註解】

  方何礙:卻有什麼妨礙,即無礙。方,卻。

  有甚思:還有什麼思念?

  糟醃:用酒糟醃漬。

  醅淹:用濁酒淹沒。

  曲埋:用酒麯埋掉。曲,通麯。

  虹霓志:氣貫長虹

  【譯文】

  長醉以後沒有妨礙,不醒的`時候有什麼可以想的呢?用酒糟醃漬了功名二字,用濁酒淹沒了千年來的興亡史事,用酒麯埋掉萬丈凌雲壯志。不識時務的人都笑話屈原不應輕生自盡,但知己的人都說陶淵明歸隱田園是正確的。

  【創作背景】

  古來勸飲、縱酒之作可謂汗牛充棟,歷代皆有之。由於所處境遇不同,其情又各有所別。孔融嗜酒,是為自標風流;阮籍、嵇康縱酒,是因失意而強作放達;李白有濟世之志,卻不斷碰壁,志不得伸,於是借酒自wei;歐陽修詩酒放懷,乃為恣情所注。自古文酒不分離,詩與酒更是結下了不解之緣,更何況元朝統治者殘酷的政治壓迫,因而元代醉翁更多,醉歌殊狂,醉語益奇。白樸之繫於文酒,也有著其特殊的底蘊和內涵。個人的遭逢離亂,“山河之感,禾黍之悲”,不能不使作家痛心疾首,憤恨滿腔。白樸的“勸飲”,正是充滿著家國之痛,興亡之感,似乎只有酒,才能排遣他心中的淒涼和愁悶。這正是白樸創作此詞的契機。

  【作者簡介】

  白樸(1226—約1306) 原名恆,字仁甫,後改名樸,字太素,號蘭谷。漢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後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縣),晚歲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終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學家、曲作家、雜劇家,與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合稱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牆頭馬上》、《董月英花月東牆記》等。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