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池記》原文及翻譯

《墨池記》原文及翻譯

  《墨池記》是北宋散文家曾鞏的代表作品。文章從記敘墨池遺蹟人手,緊密聯絡王羲之苦練書法的故事,著重闡明勤學苦練出才能的道理,勉勵人們刻苦學習,提高道德修養,這就使得這篇短文超出了記敘古蹟的範疇,成為一篇寓意深長的“勸學篇”。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墨池記》原文及翻譯,歡迎參考~

  原文:

  臨川之城東,有地隱然而高,以臨於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窪然而方以長,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臨川記》雲也。羲之嘗慕張芝,臨池學書,池水盡黑,此為其故跡,豈信然邪?

  方羲之之不可強以仕,而嘗極東方,出滄海,以娛其意于山水之間;豈其徜徉肆恣,而又嘗自休於此邪?羲之之書晚乃善,則其所能,蓋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後世未有能及者,豈其學不如彼邪?則學固豈可以少哉,況欲深造道德者邪?

  墨池之上,今為州學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書‘晉王右軍墨池’之六字於楹間以揭之。又告於鞏曰:“願有記”。推王君之心,豈愛人之善,雖一能不以廢,而因以及乎其跡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學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後人尚之如此,況仁人莊士之遺風餘思被於來世者何如哉!

  慶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鞏記。

  翻譯:

  臨川郡城的東面,有一塊地微微高起,並且靠近溪流,叫做新城。新城上面,有個池子低窪呈長方形,說是王羲之的墨池,這是荀伯子《臨川記》裡說的。

  羲之曾經仰慕張芝“臨池學書,池水盡黑”的精神,(現在說)這是羲之的(墨池)遺址,難道是真的嗎?當羲之不願勉強做官時,曾經遊遍東方,出遊東海,在山水之間使他的心情快樂。莫非他在盡情遊覽時,曾在這裡停留過?羲之的書法,到晚年才特別好。那麼他能達到這步,大概也是靠他自己的精神和毅力取得的,並不是天生的。但是後代沒有能夠趕上他的人,是不是後人學習下的功夫不如他呢?那麼學習的功夫難道可以少下嗎?何況想在道德修養上深造的人呢?

  墨池的旁邊,現在是撫州州學的校舍,教授王盛先生擔心墨池不能出名,寫了“晉王右軍墨池”六個字掛在屋前兩柱之間,又請求我說:“希望有一篇(墨池)記。”推測王先生的用心,是不是喜愛別人的優點,即使是一技之長也不讓它埋沒,因而推廣到王羲之的遺蹟呢?莫非也想推廣王羲之的事蹟來勉勵那些學員吧?一個人有一技之長,就能使後人像這樣尊重他;何況那些品德高尚、行為端莊的人,遺留下來令人思慕的美好風範,對於後世的影響那就更不用說了!

  慶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鞏作記。

  註釋:

  (1)臨川:臨川:宋朝的撫州臨川郡(今江西省臨川市)。

  (2)隱然而高:微微地高起。隱然:不顯露的樣子。

  (3)臨:從高處往低處看,這裡有“靠近”的意思。

  (4)窪然:低深的樣子。

  (5)方以長:方而長,就是長方形。

  (6)王羲之(321—379):字逸少,東晉人,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世稱王右軍。他是古代有名的大書法家,世稱“書聖”。苟伯子:南朝宋人,曾任臨川內史。著有《臨川記》六卷,其中提到:“王羲之嘗為臨川內史,置宅於郡城東南高坡,名曰新城。旁臨回溪,特據層阜,其地爽塏(kǎi,地勢高而乾燥),山川如畫。今舊井及墨池猶存。”

  (7)張芝:東漢末年書法家,善草書,世稱“草聖”。王羲之“曾與人書雲:‘張芝臨池學書,池水盡黑,使人耽(dān,酷愛)之若是,未必後之也。’”(《晉書·王羲之傳》)

  (8)信然:果真如此。

  (9)邪:嗎,同“耶”。

  (10)方:當……時。

  (11)強以仕:勉強要(他)作官。王羲之原與王述齊名,但他輕視王述,兩人感情不好。後羲之任會稽內史時,朝廷任王述為揚州刺史,管轄會稽郡。羲之深以為恥,稱病去職,誓不再仕,從此“遍遊東中諸郡,窮諸名山,泛滄海”。

  (12)極東方:遊遍東方。極,窮盡。

  (13)出滄海:出遊東海。滄海,指東海。

  (14)娛其意:使他的心情快樂。

  (15)豈有:莫非。

  (16)徜徉肆恣:盡情遊覽。徜徉,徘徊,漫遊。肆恣,任意,盡情。

  (17)休:停留。

  (18)書:書法。

  (19)晚乃善:到晚年才特別好。《晉書·王羲之傳》:“羲之書初不勝(不及)庾翼、郄愔(xìyìn),及其暮年方妙。嘗以章草答庾亮,而(庾)翼深嘆伏。”所能:能夠達到這步。

  (20)蓋:大概,副詞。以精力自致者:靠自己的精神和毅力取得的'。

  (21)致,取得。天成:天然生成。

  (22)及:趕上。

  (23)豈其學不如彼邪:是不是他們學習下的功夫不如王羲之呢?豈,是不是,表示揣測,副詞。學,指勤學苦練。

  (24)則學固豈可以少哉:那麼學習的功夫難道可以少下嗎?則,那麼,連詞。固,原來,本。豈,難道,表示反問,副詞。

  (25)深造道德:在道德修養上深造,指在道德修養上有很高的成就。

  (26)州學舍:指撫州州學的校舍。

  (27)教授:官名。宋朝在路學、府學、州學都置教授,主管學政和教育所屬生員。

  (28)其:指代墨池。

  (29)章:通“彰”,顯著。

  (30)楹間:指兩柱子之間的上方一般掛匾額的地方。楹,房屋前面的柱子。

  (31)揭:掛起,標出。

  (32)推:推測。

  (33)一能:一技之長,指王羲之的書法。

  (34)不以廢:不讓它埋沒。

  (35)因以及乎其跡:因此推廣到王羲之的遺蹟。

  (36)推:推廣。

  (37)學者:求學的人。

  (38)夫:語氣詞,放在句首,表示將發議論。

  (39)尚之如此:像這樣尊重他。尚,尊重,崇尚。

  (40)仁人莊士:指品德高尚、行為端莊的人。

  (41)遺風餘思:遺留下來令人思慕的美好風範。餘思,指後人的懷念。餘,也是“遺”的意思。

  (42)被於來世:對於後世的影響。被,影響。

  (43)何如哉:會怎麼樣呢?這裡是“那就更不用說了”的意思。

  作者生平:

  曾鞏,建昌南豐(今屬江西)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散文家。他家境貧寒,有一個哥哥,四個弟弟,十個妹妹(其中一人夭折),父親被罷官,身體也不好,所以肩負起養家的重任。

  曾鞏自稱“家世為儒”(曾鞏《上歐陽學士第一書》),祖父作過尚書戶部郎中,父為太常博士。曾鞏天資聰慧,記憶力非常強,幼時讀詩書,脫口能吟誦,與兄長曾曄一道,勤學苦讀,自幼就表現出良好的天賦。史稱鞏“十二歲能文,語已驚人”。其弟曾肇在《亡兄行狀》中稱其“生而警敏,不類童子”,而且記憶力超群,“讀書數萬言,脫口輒誦”。18歲時,赴京趕考,與隨父在京的王安石相識,並結成摯友。20歲入太學,上書歐陽修並獻《時務策》。歐陽修見其文筆獨特,非常賞識。歐陽修說:“過吾門者百千人,獨於得生為喜。”(《上歐陽學士第二書》)自此名聞天下,但因其擅長策論,輕於應舉時文,故屢試不第。慶曆七年(1047),其父去世,其身為次子(其上尚有一兄長),只好輟學回歸故里,盡心侍奉繼母。曾鞏少年時與王安石為密友,登歐陽修之門以後,就向歐陽修推薦了王安石。直至嘉祐二年(1058),歐陽修主持會試,堅持以古文、策論為主,詩賦為輔命題,曾鞏才與其弟曾牟、曾布及堂弟曾阜一同登進士第一。

  嘉祐四年(1059),任太平州(今安徽當塗縣)司法參軍,以明習律令,量刑適當而聞名。五年,由歐陽修舉薦到京師當館閣校勘、集賢校理,理校出《戰國策》、《說苑》、《新序》、《梁書》、《陳書》、《唐令》、《李太白集》、《鮑溶詩集》和《列女傳》等大量古籍,對歷代圖書作了很多整理工作,並撰寫了大量序文。 熙寧二年(1069),任《宋英宗實錄》檢討,不久被外放越州(今浙江紹興)通判。熙寧五年後,歷任齊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等知州。為政廉潔奉公,勤於政事,關心民生疾苦。他根據王安石的新法宗旨,結合實際情況加以實施。致力於平fan冤獄、維護治安、打擊豪強、救災防疫、疏河架橋、設定驛館、修繕城池、興辦學校、削減公文、整頓吏治、廢除苛捐雜稅,深受群眾擁戴。

  元豐三年(1080),改任滄州(今河北)知州,途經京城開封時,宋神宗召見。宋神宗對其“節約為理財之要”的建議大為讚賞,留任為三班院勾判。元豐四年,朝廷認為“曾鞏史學見稱士類,宜典五朝史事”,任為史官修撰,管勾編修院,判太常寺兼禮儀事。元豐五年,拜中書舍人。同年九月,遭母喪,去官。次年,病逝於江寧府(今南京)。後葬於南豐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