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本珍本的古籍修復原則

善本珍本的古籍修復原則

  修復善本古籍就是對破損的古文獻進行修正,恢復善本古籍的原貌。修復善本古籍必須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則,這些原則是確定古籍修復方案,指導古籍修復工作的基本準則。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善本珍本的古籍修復原則,供大家參考。

  善本、珍本古籍修復的基本原則——“整舊如舊”

  普通版本古籍的修復要求比較單純,一般只要把破損之處修補完成,裝訂成冊,便於經常翻閱即可。但對善本、珍本古籍的修復,要求就高得多。善本、珍本大多是年代較早而具有版本價值和文物價值的書籍。為了妥善保持不同時代的善本、珍本的原來風貌,儲存它在版刻和裝幀方面的藝術特色,修復工作要儘可能按照這些古籍原來的式樣進行。所以善本、珍本古籍修復的基本原則是“整舊如舊”。

  “整舊如舊”在修補和裝幀技術上是很細緻、複雜的。它不僅要求古籍修復工作者掌握精湛的修整技術,而且還要具備一些版本知識,並對我國曆代古籍用紙和裝幀特色等有所瞭解,以便在修復中做到心中有數。

  在開展工作前,首先要按照“整舊如舊”的原則,針對古籍破損的具體情況,制定適當的修復方案,再根據方案做好工具和材料的準備,然後進行修復工作。

  一般的古籍,在經過修補、襯紙、裁切、更換封面和封底以後,面目雖然煥然一新,但往往失去古書的原來面貌。而“整舊如舊”,卻要求把一部破爛不堪的古籍,經過修復以後,看上去仍應是一部與原來面貌略同的舊書,但已不是破爛的.書,而是一部完好的舊書。這樣做,書式不一定很美觀,但卻儲存了原有古籍的時代特徵及版本價值和文物價值。為此,在修復工作中對封面、封底、護頁、書頁和裝幀形式都要採用舊式的,否則就會影響古籍的原貌。

  普通線裝書若要進行修復,在書籍拆開後,封面、封底一般都不可存留,護頁也要換新的,而善本、珍本的封面、封底、護頁均要保留著,待修復後使用。拆書時,如果原書有包角的,也應小心地將舊角拆下,待修復後再裝上。如果原書字跡已經模糊,或欄線、版框線斷續不全的,修復時也不能隨意補欄、劃欄、描字。對善本、珍本古籍來說,模糊的字跡、短缺的欄線,都是考證版本的重要依據。

  在古代的修復工作中,這方面的教訓也是不少的。清代乾隆年間,內腐於昭仁殿列架珍藏宋、金、元、明列代善本四百餘部,御題曰“天祿琳琅”。其中許多古籍都是“足以徽萬古藏書未見之珍秘”。這些古籍年代悠久,不少書冊訂線脫落,書頁亦有破損之處,修復工作者按一般古書的修復方法,在書頁破損處進行補字描欄,結果破壞了這些珍貴古籍的版本價值,後人考證這些書籍的文字、辭句時,還得努力區分是原有的還是後補的。像這樣修書,不是反而給讀者增添了許多麻煩嗎?

  本古籍修復的原則是:

  一要最大限度地延長古籍的壽命;

  二要儘量保持古籍的歷史原貌;

  三是使用的修復方法要經過試驗,確有把握後,才能著手修復。

  所謂“整舊如舊”,就是指在修復版本價值較高的善本古籍時透過採用必要的仿古技術,不僅達到修復整齊,而且還要最大限度地保留古籍原始面貌和風格,以儲存善本古籍在版本和裝幀方面的特色。要實現“整舊如舊”。

  一是在修復善本古籍時要採用必要的仿舊技術;

  二是要選配相同或者近似的修復材料;

  三是要儘量保持古籍的舊觀。

  普通古籍的修復,在書籍拆開後,封面、封底一般都不存留,護葉也要換上新的,經過修補、襯紙、裁切、更換護葉和書皮,雖然面貌煥然一新,但卻容易失去古籍的時代風貌,對儲存古代文物和研究版本有較大影響。而善本古籍在修復的揭裱過程中,須做到不傷一字。如果原書損壞嚴重,字跡已經模糊,或者欄線、版框線斷續不全,修復時也不能隨意補欄、劃欄、描字。因為對善本古籍來說,模糊的字跡、短缺的欄線,都是考證版本的重要依據。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