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的用紙用料

古籍的用紙用料

  自東漢蔡倫發明造紙,紙很快便取代了竹帛,而廣泛應用於書寫或印刷。桓玄廢掉晉安帝以後,曾下令說:“古無紙,故用簡,非主於敬也。今諸用簡者,皆以黃紙代之。”這至少在一定的範圍內,對紙的普遍應用起了催化作用。 我國古代的紙張種類繁多,但用於書寫和印刷的,主要是麻紙、竹紙和皮紙。麻紙分白麻紙和黃麻紙兩種。白麻紙正面潔白有光澤,背面略為粗糙;黃麻紙微呈黃色,紙張亦比白麻紙略厚,但皆宜於書寫或印刷,而且這種紙經久耐用,很受人們看重。早在唐代,宮廷起草詔書就用黃麻紙,故後世又稱“草詔” 為“草麻”,宋、元(包括遼、金)刻本,不少都採用這兩種紙印刷。

  五代有一種名貴的紙叫澄心堂紙。所謂澄心堂,是南唐烈祖李弁的宮室之名,可見這種紙是專為南唐宮廷製造的。這是一種楮皮紙,生產於安徽的池州和歙州。據說,這種紙要用臘月敲冰所取的水抄紙,故宋人梅堯臣寫詩歌詠這種紙說:“塞溪浸楮舂夜月,敲冰舉簾勻割脂。焙乾堅滑若鋪玉,一幅百金曾不疑。” 這種紙後來大抵只供文人把玩而已,因其昂貴,沒有普遍使用的價值。 宋代開始用竹造紙,稱為竹紙。宋人周密在其所著《癸辛雜識》前集《簡槧》條中說:“淳熙末,始用竹紙,高數寸,闊尺餘者……”竹紙的顏色微黃,故又稱作“黃紙”。我國南方產竹,故竹紙多產於南方。福建的麻沙鎮,不但印刷業發達,而且造紙業同樣發達,所生產的紙即竹紙,稱為“麻沙紙”,多為當地印書所採用,故宋麻沙本多竹紙。竹紙質地較脆。吳、越和蜀地的竹紙質地較好,南宋陳《負暄野錄》認為越地的竹紙“甲於他處”,並且說:“今吳人取越竹,以梅水淋,晾令幹,反覆捶之,使浮茸去盡,盤骨瑩澈,是謂舂膏,其色如蠟。若以佳墨作字,其光可鑑。故吳箋近出,而遂與蜀產抗衡。”這是說,吳人將越地的竹紙再行加工,製成了一種與蜀產竹紙質地相仿的竹紙。 以樹皮為原料所造的紙稱為皮紙,也稱棉紙,常見的主要是楮皮紙和桑皮紙,質地平滑、細白,南宋廖瑩中世採堂所刻《昌黎先生集》,就是用桑皮紙印刷,是現存宋刻的珍品。

  明清以來,造紙技術不斷改進,紙的質量亦不斷提高,著名的宣紙就是一種皮紙。以前多認為宣紙的原料是楮皮或桑皮,今人潘吉星先生則認為是榆料的青檀皮。因這種紙產於安徽宣州府的涇縣,故稱宣紙。這種紙潔白,質地綿細膩,且有韌性,特別是其受墨性極好,故印書、繪畫廣為採用。後來的“棉連紙”、“料半紙”、“玉版紙”,都是宣紙的'不同品種。 明人毛晉汲古閣印書用竹紙,“所用紙,歲從江西特造之,厚者曰‘毛邊’,薄者曰‘毛太’……(見《常昭合志稿》)。毛邊紙或毛太紙略呈米黃色,正面光潔,質地較脆,清乾隆以後的印本,多用毛邊紙。由於造紙技術的提高,明清 之際出現了不少紙的新品種,如產於浙江開化縣的開化紙,又稱桃花紙,質地細白,有較強的韌性,清初內府及武英殿刻書,多用這種紙印刷。 再如太史連紙,只是顏色略比開化紙微黃,質地則很相近,清雍正間用銅活字印《古今圖書整合》,即採用了開化紙和太史連紙。 古代造紙,由於主要是手工操作,技術不平衡,紙的質量亦各異,但大體掌握了麻紙、竹紙和皮紙的基本特點,對於考定古書的年代還是有一定參考意義的。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