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圖書館古籍的數字化管理

淺談圖書館古籍的數字化管理

  古籍是我國幾千年文化的傳承,是我國極為寶貴的精神和智力財富。為了更好保護和利用這些財富,很多大型圖書館,都利用了現代化的計算機技術,以下就是由小編為您提供的淺談圖書館古籍的數字化管理。

  將古籍中的語言文字及圖形轉化成能為計算機所識別的數字符號,以此來製成古籍文獻書目資料庫以及古籍全文資料庫,即對古籍進行數字化管理。這也將是今後圖書館古籍管理的一個發展的必然趨勢。

  一、古籍數字化管理的必要性

  1、古籍數字化管理有利於古籍的保護,解決藏與用的矛盾

  古籍經過幾千年的輾轉流傳至今,往往具有唯一性並且不可再生,因此在保護古籍方面除了提高古籍的儲存技術使其免受損壞外,也應藉助現代化的科學技術,讓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得以永久的儲存。另正是由於古籍的唯一性以及不可再生性,因此它們不僅具有罕見的文化價值,而且還有珍貴的文物價值。因此圖書館為了避免古籍遭受破壞,往往重藏輕用,造成藏與用的矛盾,不利於古籍文化的傳播。

  2、古籍進行數字化管理,可使古籍中蘊藏的特有資訊資源得到充分利用

  古籍的目錄的分類、編排與檢索方法與現代的都不同,如果用傳統的手工檢索方法來檢索古籍,不僅速度慢,而且查全、查準率也較低,很可能會花費好幾個小時甚至幾天來查詢一個人或事,或者一段引文。如果引進數字化管理,便可改進古籍的檢索方式。從而更有利於對古籍中所蘊藏的特有資訊資源進行開發,提高了閱讀古籍的廣度和深度,使古籍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二、古籍數字化管理方法

  1、古籍書目資料化及古籍全文的資料化

  (1)古籍書目及古籍全文資料化方法及注意事項

  古籍數量大,語言繁瑣,而且在分類排架和管理上都不同於一般的圖書,檢索方法也很複雜,很多古籍猶如天書,極大的影響了讀者閱讀利用古籍文獻的積極性。利用計算機技術,建立古籍書目資料庫,便簡化了古籍書的檢索方法,而且新增了許多檢索途經讓讀者對圖書館內古籍藏書一目瞭然。古籍全文資料庫的建立,便可方便讀者更簡單的閱讀古籍資料,並可快速準確全面的找到所需的資料。因此,古籍書目資料化及古籍全文資料化是實現古籍數字化的必要條件。

  古籍書目資料化是指以書目內容:書名、責任人、版本、卷數、刻印年代、藏地等為數字化物件,對古籍的儲存做源資料描述。古籍全文資料化是指以揭示古籍內容為目的,對古籍全文進行數字化處理,從而方便讀者全文閱讀、檢索或進行智慧分析。

  古籍全文數字化有三種形式:一是影象版全文數字化即將古籍書頁原文掃描成影象後進行儲存,為讀者提供相關閱讀、檢索服務;二是文字版數字化即將古籍書頁轉換成文字文字形式後進行儲存,為讀者提供相關閱讀、檢索服務;在文字版數字化中遇到生僻字可透過photoshop 等造字程式進行造字,然後再利用windows系統自身帶的輸入法編輯器進行生僻字的'輸入;三是圖文版數字化,即影象版和文字版的結合,它是最理想的古籍數字化模式。

  古籍數字化後的資料格式繁多,除了常見的xt、doc、html以外,還有pdf、exe、wdl、pdg、ebk、edb等,而這些格式的檔案大多要自己單獨的閱讀器才能閱讀,這樣極不利使用者對古籍的使用,以及古籍數字化後的資源共享,阻礙了古籍數字化的發展,因此圖書館在進行古籍數字化工作時,應建立統一的資料格式,如文字格式可採覓PDF格式,圖片格式的資料可採用TIFF,JPEG格式,以方便讀者使用。

  (2)古籍數字化儲存相關技術支援

  為了保證古籍的原汁原味,在對古籍資料化儲存時,就要以圖片格式進行儲存,這些圖片又不可進行壓縮,從而導致古籍資料庫異常龐大,常用的磁碟儲存器很難實現。這時可根據圖書館古籍資料庫的大小採用機器手光碟庫或機器手磁帶庫這樣的第三級儲存器,如果第三級儲存器也不能滿足,便可採用SAN(儲存區域網路)戰略。儲存區域網路即位於伺服器後面的儲存網路,它是一個主要負責儲存傳輸的後端網路,所有伺服器均可透過此網路對儲存介質任意讀取及寫入,並可將多個系統連線到儲存裝置以及子系統。此方案可採用千兆乙太網,其網速與光纖路徑技術相當,且價格相對較低,建設週期相對較短。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