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食嗟來之食原文及翻譯

不食嗟來之食原文及翻譯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古詩詞更是多不勝數。下面是小編帶來的是不食嗟來之食原文及翻譯,希望對您有幫助。

  【原文】:

  不食嗟來之食①

  齊大飢。黔敖②為食於路,以待餓者而食之。有餓者蒙袂輯屨③,貿貿然④來。黔敖左奉⑤食,右執⑥飲,曰:“嗟⑦!來食!”揚其目而視之,曰:“予惟不食嗟來之食,以至於斯⑦也!”從而謝焉⑧,終不食而死。曾子聞之,曰:“微與!其嗟與,可去⑩,其謝也,可食。”

  【註釋】:

  ① 本文出自《禮記·檀弓下》) (推薦閱讀《禮記中關於本段的解析》)

  ②黔敖:齊國的一位富商。

  ③蒙袂( mèi):用衣袖蒙著臉。輯屨(jù):身體沉重邁不開步子的樣子。

  ④貿貿然:眼睛看不清而莽撞前行的樣子。(雙眼無神)

  ⑤奉:同“捧”,端著。

  ⑥執:拿

  ⑥嗟(jiē):帶有輕蔑意味的呼喚聲。語氣詞,喂

  ⑦斯:這地步。

  ⑧從而謝焉:從,跟隨。謝,表示歉意。

  ⑨微與:微,不應當。與,表示感嘆的語氣詞。

  ⑩去:離開

  【翻譯】:

  齊國出現了嚴重的'饑荒。黔敖在路邊準備好飯食,以供路過飢餓的人來吃。有個飢餓的人用衣袖蒙著臉,腳步拖拉,兩眼昏昏無神地走來。黔敖左手端著食物,右手端著湯,說道:“喂!來吃吧!”那個饑民抬起頭看著他,說:“我正因為不吃別人施捨的食物,才落得這個地步!”黔敖追上前去向他道歉,他仍然不吃,最終餓死了。曾子聽到這件事後說:“恐怕不用這樣吧!黔敖無禮呼喚時,當然可以拒絕,但他道歉之後,仍然可以去吃。”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