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汙水管理制度
醫院汙水管理制度
在不斷進步的社會中,接觸到制度的地方越來越多,制度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辦事規程或行動準則。相信很多朋友都對擬定製度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醫院汙水管理制度,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醫院汙水管理制度1
1、必須對醫院汙水產生,處理,排放的全過程進行監控,不得隨意將汙水直接系統.由總務科負責實施。
2、我院的汙水的汙水處理主要包括汙水的預處理,物化或生化處理個消毒三部分,為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二次汙染,對汙水處理過程種產生的汙泥和廢水必須處理。
3、對各種特殊排水,如重金屬廢水,含油廢水,洗滌廢水等應單獨收集,分別採取不同的預處理措施後排入醫院汙水處理系統。
4、應遵循達標與風險相結合的原則,全面考慮醫院汙水達標排放的基本要求,同時加強風險控制意識,從工藝技術,工程建設和監督管理等方面提高應對突發性事件的能力。
5、嚴格生態安全制度,有效去除汙水有害,有毒物質,減少處理過程中消毒副產物產生和控制汙水中過高餘氯,保持生態環境安全。
6、為防止醫院汙水輸送過程中的汙染和危害,汙水必須就地處理符合一級排放標準。
7、病區和非病區的汙水排放必須分流。
8、全院禁預處理過的汙水必須排入我院總的汙水處理系統站,經處理裝置處理後達到國家一級排放標準,方可排入市政排汙管網。
9、因治療和診斷產生的放射性廢水,必須單獨收集處理。
醫院汙水管理制度2
1、當班操作人員要堅守崗位,定時巡查裝置運轉情況,在任何情況下不得擅自離崗。
2、認真執行操作規程,遇有故障應及時努力排除。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嚴禁違章操作。重大事故應立即報告醫院有關領導。
3、操作人員應熟悉裝置效能,掌握裝置基本保養知識和常見故障的維修技術。
4、認真按規定做好汙水處理的檢測工作。一般總餘氯量由操作人員當班時檢測,微生物指標由操作人員取樣後送醫院實驗室或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檢測。
5、認真填寫好執行記錄,如實記錄裝置執行狀況指標的的檢測結果。有前後班的應做好交接班工作,尤其是異常情況和曾處理故障的情況在交接班時互相交代清楚。
6、做好安全保衛工作,非管理人員不得進入醫院汙水處理站,操作間禁止閒人進入。來單位視察人員需由操作人員帶領下參觀,檢查人員一律憑有關介紹信,由操作人員做好登記工作。
7、定期進行處理構築物中汙泥的清掏和消毒工作,汙物排放前均應檢測蛔蟲卵死亡率和糞大腸菌值。醫院汙水操作人員要注意將採好的汙泥樣送有關化驗室檢測,並做好定期消毒情況及汙泥檢測結果等方面的記錄。
8、定期與衛生監督部門和環保部門聯絡,報告設施情況和汙水處理檢測結果。如需暫停處理,應儘快報告上級部門。
醫院汙水管理制度3
一、建立汙水處理專職人員,並須經專業培訓,建立健全的崗位責任制、操作規程、防水檢測等規章制度。
二、嚴格記錄汙水排放量、設施完好狀況,包括投氯系統運轉是否正常,機電裝置運轉良好程度,各種構築物尤其是地下部分是否滲漏,管件閥門是否滲漏等。
三、嚴格汙水的排放管理,尤其病區、傳染病區和放射性物質所汙染的汙水必須經過處理。凡排入自然水系的汙水必須符合《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工業三廢排放試行標準》等有關規定。
四、定期進行對原汙水、沉澱池、生化處理出水、接觸池出水等的日常檢測,包括水量、水溫、餘氯、ph值、大腸菌群數、腸道致病菌、蠕蟲卵、生化需氧量(bod5)、懸浮固體、溶解氧等。
五、建立汙水處理的技術檔案。
醫院汙水管理制度4
1、汙水處理按照國家環境保護總局釋出的關於《醫院汙水處理技術指南》的`要求執行。
2、醫院汙水處理設施的操作人員應該培訓並健全崗位操作規程及相應的規章制度。
3、醫院汙水採用二級處理流程,氯消毒工藝流程。嚴格按照加氯池內水容量,計算氯量,保證氯、水充分接觸一定時間後方能排放,使處理後的汙水經防疫站化驗合格,符合國家規定標準。
4、汙水處理站應有必要的計量、安全及報警等裝置。
5、做好日常監測工作,汙水處理的生物監測總餘氯應每日監測,糞大腸菌每月一次。每日測定水質,水量、並做好記錄。
6、服從環保、防疫部門管理指導,協助取樣檢驗。
7、工作人員應當注重個人衛生,應配備有方便工作人員進行清洗的設施(洗手液、溫水),而且應對工作人員進行個人衛生方面的知識培訓。
以上為醫院汙水管理制度的全部內容
醫院汙水管理制度5
1、汙水處理人員負責全院汙水處理和消毒工作,嚴格遵守《環境保護法》,堅持先處理後排放,排放標準按gb18466-20xx執行。實行24小時排放。
2、連續三次各取樣500毫升進行檢驗,不得檢出腸道致病菌和結核桿菌。
3、糞總大腸菌群數每升不得大於500個。
4、採用二氧化氯消毒時,總餘氯量應在2-8毫克每升。
5、汙水處理員要嚴格遵守自己的職責,遇到重大疑難問題及時向科長彙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