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感染管理制度(集錦15篇)

醫院感染管理制度(集錦15篇)

  在發展不斷提速的社會中,需要使用制度的場合越來越多,好的制度可使各項工作按計劃按要求達到預計目標。那麼制度怎麼擬定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醫院感染管理制度,歡迎閱讀與收藏。

醫院感染管理制度1

  1、嚴格執行《消毒隔離管理總則》和《手術室醫院感染管理制度》有關管理。

  2、產房周圍環境必須清潔、無汙染源,應與母嬰室和新生兒室相鄰近,相對獨立,便於管理。

  3、佈局合理,嚴格劃分無菌區、清潔區、汙染區、區域之間標誌明顯,無菌區內設定正常分娩室、隔離分娩室、無菌物品存放間;清潔區內設定刷手間、待產室、隔離待產室、器械室、辦公室;汙染區內設定更衣室、產婦接收區、汙物區、衛生間、車輛轉換處。

  4、應根據標準預防的原則實施消毒隔離。對患有或疑似傳染病的產婦,應隔離待產、分娩,按隔離技術規程護理和助產,所有物品嚴格按照消毒滅菌要求單獨處理;用後的一次性用品及胎盤必須放入黃色塑膠袋內,密閉運送,無害化處理;房間應嚴格進行終末消毒處理。

  5、工作人員進入分娩室要穿專用工作服、換鞋、戴帽子、口罩、洗手,患有感染性疾病者不得進入。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規程,認真洗手或消毒,必要是載手套。

  6、建立清潔消毒制度和每週衛生日製度,物體表面、地面、鞋底每日用500mg/L含氯製劑擦拭,分娩後進行常規擦拭消毒和紫外線照射。

  7、母嬰室內每張產婦床位的使用面積應不少於5.5-6.5平方米,每名嬰兒應有一張床位,佔地面積不應少於0.5-1平方米。

  8、母嬰一方有感染性疾病時,患病母嬰均應及時與其正常母嬰隔離。產婦在傳染病急性期,應暫停哺乳。遇有醫院感染流行時,應嚴格執行分組護理的隔離技術。

  9、產婦哺乳前應洗手、清潔奶頭,哺乳用具一嬰一用一消毒,隔離嬰兒用具單獨使用,雙消毒。

  10、嬰兒用眼藥水、油膏、沐浴液、浴巾、治療用品等,應一嬰一用,避免交叉使用。對母親HBsAg陽性及其它傳染病的嬰兒最後沐浴,並做好相關消毒處置。

  11、患有皮膚化膿及其他傳染性疾病的工作人員,應暫時停止與嬰兒接觸。

  12、嚴格探視制度,探視者應著清潔服裝,洗手後方可接觸女兒。在感染性疾病流行期間,禁止探視。

  13、母嬰出院後,其床單、保溫箱等應徹底終末消毒。

醫院感染管理制度2

  1、佈局合理,工作區與生活區分開,設定專門的清洗消毒間並有明顯的標識。每個工作去設有流動水和非手觸式洗手裝置、手消毒用品,操作完畢後及時進行手的清潔與消毒。

  2、無菌間和超淨臺必須保持清潔,每天清潔、消毒2次。無菌間應配備空氣消毒裝置,超淨臺的紫外線消毒燈應每3—6月監測有效強度1次,並按要求記錄。

  3、工作人員進入工作區必須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必要時穿隔離衣、膠鞋,戴口罩、手套,嚴格執行實驗室操作規程。保持室內清潔衛生,每天對空氣、各種物體表面及地面進行保潔處理,溼式清掃,遇有汙染時立即消毒、清洗,在進行各種檢驗時,應避免汙染。在進行特殊傳染病檢驗後,應及時進行消毒,遇有場地、工作服或體表汙染時,應立即處理,防止擴散,並視汙染情況向上級報告

  4、必須使用具有國家規定資質的一次性檢驗用品,並在有效期內使用,且不得重複使用。一次性檢驗用品存放時須拆除外包裝後,方可移入無菌物品存放櫃,使用後按《醫療廢物管理條例》規定進行無害化處理。無菌物品如棉籤、棉球、紗布等及其容器應在有效期內使用,開啟後使用時間不得超過24小時。使用後的廢棄物品,必須按照醫療廢物進行處理,不得隨意丟棄。

  5、使用中消毒液保持有效濃度,根據其效能定期監測(如過氧乙酸、次氯酸鈉等每日監測)。定期對消毒滅菌效果進行監測。

  6、各種器具應及時消毒、清洗。各種廢棄標本應分類按規定處理(焚燒、入汙水池、消毒或滅菌)

  7、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規程,靜脈採血必須一人一針一管一巾一帶。微量採血應做到一人一針一管一片(玻片)。報告單實行微機列印。

  8、無菌物品與非無菌物品分開存放,滅菌物品包外貼指示膠帶,並標明滅菌日期、失效日期、操作人員姓名及無菌包名稱等。

  9、廢棄的病原體培養基,菌種、毒種儲存液等,必須就地消毒滅菌,按醫療廢物管理的有關規定密閉轉運、無害化處置。

醫院感染管理制度3

  (一)醫院感染管理小組工作制度

  1、認真貫徹醫院感染相關法律、法規,認真執行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2、每月進行一次醫院感染知識培訓,並做好記錄。

  3、開展醫院感染病例監測,每月向區縣院感質控中心上報醫院感染監控指標

  4、開展醫院感染重點科室、重點環節的管理,每月檢查規章制度執行情況,對存在問題進行整改,對整改後效果進行評價。

  5、擬定醫院感染管理小組成立檔案,指定專人負責醫院感染質控中心監控平臺的資訊

  6、逐步完善醫院感染管理資訊化。

  (二)醫院感染教育與培訓制度

  1、醫院每月組織一次醫院感染知識培訓,培訓內容要結合醫院工作實際,做好籤到記錄。

  2、醫院職工每次參加培訓記學分1分,醫院對每位職工建立學分登記表,每年每人不少於10分。

  3、醫院感染管理小組成員每年參加質控中心舉辦的培訓班,參加上級主管部門舉辦的學習班,每年學分不少於3分。

  4、每年組織一次醫院感染知識考試,成績80分合格,不合格進行再培訓,補考合格。

  5、建立醫院感染教育與培訓軟體卷宗。

  (三)醫院感染病例監測與報告制度

  1、開展醫院感染髮病率監測,臨床醫生髮現醫院感染病例,填報醫院感染病例登記卡,上報醫院感染管理小組專(兼)職人員,由專(兼)職人員每月統計後上報區縣院感質控中心。

  2、開展醫院感染病例漏報監測,醫院感染管理小組每月抽查出院病歷進行檢查,發現醫院感染病例進行補報,並提出整改意見進行整改

  3、監測資料歸在醫院感染管理規章制度執行軟體卷宗。

  (四)醫院清潔衛生管理制度

  1、醫院指定地點建立拖布清洗池,在拖布清洗池旁邊設定拖布架或掛釣。禁止各科室將拖布放置室內,禁止將拖把倒立。

  2、醫院衛生潔具質量便於清洗、消毒,禁止用雞毛、桔杆等材質的衛生潔具。

  3、建議與有資執的保潔公司簽定保潔合同,保證清潔衛生質量。

  4、地面清潔:過道每日拖3次(8:00;11:00;15:00),室內每日2次,上、下午各1次。每日1--2次更換垃圾袋。

  5、物體表面清潔:每天上、下午各1次。

  6、病區內床頭櫃、床單元清潔與消毒:每日用消毒桌巾擦拭(250—500mg/L含氯消毒劑),一桌一巾,一床一巾。

  7、衛生間清潔與消毒:每日更換衛生間生活垃圾袋,地面用掛在衛生間的專用拖布清潔地面,用除垢劑清潔便池。

  8、每次做完清潔衛生後,立即清洗、消毒衛生潔具、桌巾,晾掛在固定的位置,待幹。

  9、各區域負責人每天檢查衛生,做好記錄。負責保潔管理的人員每週檢查衛生,做好記錄,對存在問題並提出整改意見進行整改。

  (五)醫院消毒制度

  1、醫院病區治療室、外科手術室、計劃生育手術室、預防接種室進行空氣消毒,購置人、機共存的空氣消毒機,建立空氣消毒記錄。

  2、病區治療室、外科手術室、計劃生育手術室、預防接種室指定當班人員每日進行物體表面消毒,建立物體表面消毒記錄。

  3、醫院感染管理小組人員每週進行一次檢查,對存在問題並提出整改意見進行整改。

  (六)消毒藥、械管理制度

  1、醫院感染管理小組確定醫院使用消毒劑種類,物體表面消毒劑、皮膚消毒各選1--2種,每年一次討論決定是否更換。

  2、空氣消毒裝置使用人、機共存的空氣消毒裝置,保證對人、裝置無損害。

  3、紫外線燈管要定期監測強度,不符合要求的及時更換。

  3、消毒劑、空氣消毒機證件儲存至使用期內。索“衛生部許可批件”、“企業生產許可證”、“企業營業執照”。

  4、建立電子檔案和卷宗。

  (七)一次性醫療用品管理制度

  1、醫院使用一次性醫療用品由醫院統一購置,各科室不得隨私自購置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

  2、一次性醫療用品證件儲存至使用期及效期內。索“生產企業衛生許可證”、“企業生產許可證”、“批檢報告”。

  3、設定一次性醫療用品庫房,上架存放,離地20cm、離牆5cm、離頂50cm。

  4、一次性用品不得複用,使用後按照醫療廢物及時進行無害化處置

  5、建立電子檔案和卷宗。

  (八)醫務人員手衛生管理制度

  1、醫療機構在診療場所配手衛生設施。

  2、手衛生設施包括水池、非手觸式水龍頭、流動水、洗手液、幹手紙巾、垃圾桶、洗手圖。

  3、接觸患者前、無菌操作前;接觸患者後、接觸患者環境後、接觸廢物後必須洗手。在無明顯汙染情況下可用快速手消毒液消毒雙手。

  4、六步洗手法人人掌握,考試合格。

  5、每季度開展手衛生知識培訓一次,開展手衛生依從性監測一次。

  6、醫院感染管理小組每月檢查一次,對存在問題提出整改意見進行整改。

  (九)隔離制度

  1、醫療機構的建築用房區域劃分要符合醫院感染控制要求。

  2、醫療機構統一購置合格的醫用防護措施,各科室不得私自購入使用。

  3、醫務人員在執行診療操作時要遵循標準預防的原則,並依據診療病種的不同實行額外預防。

  4、醫院感染管理小組每月檢查一次,對存在問題提出整改意見進行整改。

  (十)重複使用手術器械管理制度

  1、重複使用的手術器械必須是區域化消毒供應中心供應的無菌包,不得私自進行消毒滅菌處理。

  2、無菌包放置在無菌物品櫃或無菌物品箱內儲存。

  3、無菌包在效期內使用。

  4、使用後器械在自來水下衝,衝後無明顯血跡,再用使用後包布簡單保護放入使用後物品箱內,交消毒供應中心回收進行處理。

  5、外來手術器械不得直接進入手術室,應送消毒供應中心清洗消毒滅菌後方能使用。

  6、植入物需進行生物監測合格後方可使用。

  (十一)醫療廢物管理制度

  1、醫療機構必須購置專用醫療廢物桶、利器盒。

  2、設定醫療廢物暫存處,標識清楚,防盜、防鼠、防蚊。

  3、各科室建立醫療廢物分類登記本,暫存處建立醫療廢物收集登記本、與特垃公司交接登記本,各村衛生站醫療廢物交接登記本。

  4、醫療廢物分類按《醫療廢物管理條例》規定,分為感染性、損傷性、藥物性、化學性、病理性五類,基層醫療機構藥物性(玻璃瓶、輸液瓶)、化學性、病理性醫療廢物很少有,少量的可以按感染性醫療廢物處理紙盒、未汙染的一次性用品包裝袋不屬於醫療廢物,按生活垃圾處理。

  5、感染性醫療廢物包括:使用後棉籤、敷料、注射器、輸液器、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等,放入醫療廢物桶內。

  6、損傷性醫療廢物包括:注射針、輸液針、縫針、刀片、安瓿等。

  7、所有工作人員必須嚴格按要求對醫療廢物進行分類投放。

  8、對發生醫療廢物流失、洩漏、擴散和意外事故必須上報醫院感染管理小組負責人,並採取緊急處理措施。

  9、醫院感染管理小組負責人每週對醫療廢物各個管理環節進行監督、檢查。

  10、醫療廢物暫存處每日清潔、消毒地面,並做好消毒記錄。

  (十二)醫院汙水管理制度

  1、汙水處理器正常執行,做好執行記錄,每日監測餘氯含量,做好記錄。

  2、未購置汙水處理器的醫療機構各種廢水肺炎及感染性液體等在排放前需進行消毒處理。

  3、醫療機構指定的負責人每週進行檢查。

  (十三)手術室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1、清潔衛生:每日早晨、每臺手術結束後由護士做手術室清潔衛生,其它區域由衛生員每天做衛生。每週末手術室所有工作人員參與手術間室大衛生。

  2、空氣消毒:術前30分鐘開啟空氣消毒機進行空氣消毒,術後關閉空氣消毒機。接臺手術清潔衛生做完後繼續開啟空氣消毒機15分鐘方可進行下臺手術。

  3、物體表面消毒:清潔衛生結束後用250~500mg/L含氯消毒劑擦試物表,儀器用75%酒精擦試表面。感染手術在手術結束後用500mg/L含氯消毒劑擦試在地面、物表,儀器用75%酒精擦試表面。

  4、使用後物品、醫療廢物處理:每臺手術結束後,做好手術布類、器械、醫療廢物的分類處理工作,使用後器械放入使用後物品收集箱內,布類放入汙衣袋內送洗衣房,醫療廢物放入醫療廢物收集箱內送醫療廢物暫存點。

  5、醫務人員出入室管理:非手術工作人員嚴禁進入手術室,更鞋處鞋必須入櫃,更衣處衣服必須入櫃,工作人員嚴禁穿病區工作服進入手術室,手術室工作人員嚴禁將手術衣穿出手術室。

  6、衛生員職業防護管理:衛生員進入手術室必須更鞋、戴一次帽子、口罩、穿乾淨工作服,工作服每日更換,做清潔衛生、接觸汙物必須戴橡膠手套,脫手套後洗手。

  7、手術患者管理:患者進入手術室穿乾淨病員服,戴帽子。

  8、患者皮膚準備:擇期手術患者術前沐浴,需要備皮的患者進入手術室術前由護士備皮。

  9、預防患者術中發生低體溫:手術間溫度控制在24℃±2,溼度控制在50~60%,術中監測皮溫,不低於36℃,術中所用靜脈輸液、切口沖洗液、會陰沖洗液均要在恆溫箱內保持恆溫。

  10、控制血糖:高血糖患者空腹血糖控制在8mmol/L以下才可做手術,術中由護士監測血糖,手術時間超過2小時的患者要監測血糖。

  11、預防使用抗菌藥物:擇期手術患者術前30分鐘~2小時在手術室內預防使用抗菌藥物1次,手術超過2小時追加1次。

  12、無菌包二維碼標識卡貼在病歷上。

  13、定期對空氣、物體表面、醫務人員手等進行消毒效果監測。

  (十四)病房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1、清潔衛生:每日7:00、14:00拖地、打帚廁所,每日8:00、11:00、13:30、16:30、20:00拖過道,隨時保潔,保持病區整潔。

  2、物體表面消毒:每日8:30前消毒病房內物體表面,床頭櫃一桌一巾消毒,物品放置整齊、規範。

  3、病房開窗通風,保證空氣流通。

  4、病人床單、被套、枕套每週更換一次,枕芯、棉褥、床墊在病人出院後進行床單元消毒。被血液、體液汙染時立即更換。

  5、感染病人與非感染病人分開安置,同類感染病人相對集中。

  6、換下的布類物品不在病區內清點,立即放入汙衣袋內,由洗衣房收回清洗。

  7、科室產生的醫療廢物分類放置,按感染性、損傷性分別放入醫療廢物桶內,利器放入利器盒內。醫療廢物交醫療廢物暫存點暫存,科室與暫存點工作人員做好交接登記。

  (十五)治療室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1、室內牆面磚上頂,配空氣消毒設施,溫度溼度適宜。配備操作檯、液體及藥品櫃、無菌物品櫃。

  2、治療車上掛快速手消毒液,上層放置清潔物品,側面掛銳器盒,下層配醫療廢物桶、生活垃圾桶。治療車下層桶內產生的醫療廢物和生活垃圾立即清理,不在治療內停留。治療室內不設醫療廢物桶。

  3、醫療廢物、生活垃圾在汙物處置間進行處理,汙物處置間設定感染性醫療廢物桶、利器盒、生活垃圾桶,設定消毒液配製桶、消毒劑、消毒液濃度測拭紙、消毒巾。

  4、進入治療室戴帽子、口罩。

  5、每日進行空氣消毒,空氣消毒前進行物體表面消毒,並做好消毒記錄。每日上、下午做清潔衛生。

  6、使用的碘伏酒精等消毒液,大瓶包裝的需倒入無菌容器中使用,每日更換一次;消毒液需註明開啟日期及時間,有效期為30天,容器需註明開啟日期及時間,每週更換兩次。小瓶包裝的碘伏酒精使用時需註明開啟時間日期,使用時間7天。

  7、病人使用的物品一人一用一消毒或滅菌,無菌物品一人一針一管。

  8、一次性物品脫外包裝進入治療室,無菌物品有效期內使用。

  9、嚴禁治療室裡設小藥房由護士按醫囑配藥,嚴格執行查對制度。

  10、嚴禁在治療室內進行門診肌肉注射。

  11、定期對空氣、物體表面、醫務人員手等進行消毒效果監測。

  (十六)檢驗科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1、檢驗科是醫院病原微生物集中的地方,隔離措施一定到位。

  2、設定生活區和工作區,生活區放置飲水機、水杯等生活用品,檢驗材料庫房。工作區設定大、小便、分泌物檢驗區;血液檢驗區。

  3、檢驗區設定操作檯,物品存放櫃。清潔物品、無菌物品分類放置。

  4、醫療廢物桶處於密閉狀態。

  5、進入檢驗區穿工作服、戴帽子、口罩,接觸患者前、後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液消毒雙手,接觸大、小便、分泌物標本戴手套。接觸標本後、脫手套後洗手。

  6、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微量採血做到一人一針一管一片,靜脈採血一人一針一管一巾一帶。

  7、每日下午工作結束清潔、消毒物表、地面,清理醫療廢物和生活垃圾。

  8、定期對空氣、物體表面、醫務人員手等進行消毒效果監測。

  (十七)口腔科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1、清潔衛生:每日做室內清潔衛生。

  2、空氣消毒:每日清潔衛生後通風或配備空氣消毒設施。

  3、物體表面消毒:清潔衛生結束後用500mg/L含氯消毒劑擦試地面、物表,儀器用75%酒精擦試表面。

  4、配物品放置櫃:無菌物品、清潔物品分開放置。

  5、使用後物品處理:可重複使用物品、器械放入使用後物品收集箱內,交區域消毒供應中心處理。若未送區域消毒供應中心的口腔診療器械需在獨立的清洗消毒間內進行,清洗消毒滅菌質量符合要求。

  6、醫療廢物處理:醫療廢物放入醫療廢物收集箱內交醫療廢物暫存處。

  7、工作人員管理:工作人員必須穿工作服、戴帽子、口罩、手套上班。上班前、下班前洗手,接觸每位患者前、後洗手,脫手套後洗手,接觸汙物後洗手。

  8、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口腔牙鑽一人一用一消毒滅菌,配足基數,使用後集中消毒滅菌處理。

  9、碘伏使用一次性包裝碘復,使用時寫開啟時間和效期,使用時間7天。

  10、嚴禁重複使用一次性口腔檢查器械。

  11、無菌包二維碼標識卡貼在患者就診登記本上,牙鑽滅菌標識貼在患者就診登記本上。

  12、定期對空氣、物體表面、醫務人員手等進行消毒效果監測。

  (十八)針灸理療科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1、配治療車,治療車上掛快速手消毒液,上層配無菌盤,側面掛銳器盒,下層配醫療廢物桶、生活垃圾桶。

  2、使用的碘伏酒精等消毒液,大瓶包裝的需倒入無菌容器中使用,每日更換一次;消毒液需註明開啟日期及時間,有效期為30天,容器需註明開啟日期及時間,每週更換兩次。小瓶包裝的碘伏酒精使用時需註明開啟時間日期,使用時間7天。

  3、病人使用的物品一人一用一消毒或滅菌,無菌物品一人一針一管。

  4、針灸針使用一次性針灸針,使用後放入銳器盒內,嚴禁重複使用。

  5、配物品放置櫃:無菌物品、清潔物品分開放置。

  (十九)計劃生育手術室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1、手術室總面積大於50m,非限制區設病員通道、工作人員通道、術後休息2間、衛生間、汙物間;半限制區設辦公室、清潔庫房;限制區設洗手區、手術室、無菌物品存放間。

  2、手術室大於20m,地面、牆面、天花板及邊角光滑便於清潔消毒,空氣流2通,光線充足,活動門,有紗窗。

  3、清潔衛生:每日早晨、每臺手術結束後做清潔衛生,每週末做大衛生。

  4、空氣消毒:術前30分鐘開啟空氣消毒機進行空氣消毒,術後關閉空氣消毒機。接臺手術清潔衛生做完後繼續開啟空氣消毒機15分鐘方可進行下臺手術。

  5、物體表面消毒:清潔衛生結束後用250~500mg/L含氯消毒劑擦試物表,儀器用75%酒精擦試表面。

  6、使用後物品、醫療廢物處理:每臺手術結束後,做好器械、醫療廢物的分類處理工作,使用後器械放入使用後物品收集箱內,交區域消毒供應中心進行處理。醫療廢物放入醫療廢物收集箱內送醫療廢物暫存點。

  7、使用的碘伏酒精等消毒液,大瓶包裝的需倒入無菌容器中使用,每日更換一次;消毒液需註明開啟日期及時間,有效期為30天,容器需註明開啟日期及時間,每週更換兩次。小瓶包裝的碘伏酒精使用時需註明開啟時間日期,使用時間7天。

  8、無菌包二維碼標識卡貼在患者就診登記本上。

  (二十)外科處置室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1、設物品放置櫃:無菌物品、清潔物品分開放置。

  2、配治療車,治療車上掛快速手消毒液,上層放置無菌及清潔物品,下層配醫療廢物桶、生活垃圾桶,側面掛銳器盒。

  3、配換藥凳、體位架。

  4、使用一次性清創縫合包、換藥包。嚴禁重複使用一次性醫療用品

  5、可重複使用的醫療器械用後統一送消毒供應中心進行清洗消毒滅菌,嚴禁自行清洗、消毒滅菌外科器械。

  6、使用的碘伏酒精等消毒液,大瓶包裝的需倒入無菌容器中使用,每日更換一次;消毒液需註明開啟日期及時間,有效期為30天,容器需註明開啟日期及時間,每週更換兩次。小瓶包裝的碘伏酒精使用時需註明開啟時間日期,使用時間7天。

  (二十一)門診注射室、預防接種室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1、配置紫外線消毒燈,空調。

  2、設物品放置櫃:無菌物品、清潔物品分開放置。配治療車,治療車上掛快速手消毒液,上層放置無菌及清潔物品,下層配醫療廢物桶、生活垃圾桶,側面掛銳器盒。

  3、每日進行空氣消毒,空氣消毒前進行物體表面消毒,並做好消毒記錄。

  4、使用的碘伏酒精等消毒液,大瓶包裝的需倒入無菌容器中使用,每日更換一次;消毒液需註明開啟日期及時間,有效期為30天,容器需註明開啟日期及時間,每週更換兩次。小瓶包裝的碘伏酒精使用時需註明開啟時間日期,使用時間7天。

  5、預防接種、肌肉注射使用無菌物品一人一針一管。

  6、一次性物品脫外包裝進入接種室,無菌物品有效期內使用。

  (二十二)洗衣房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1、醫院須設定洗衣房,嚴禁保潔人員將醫院布類衣物帶回家中清洗。

  2、工作人員必須穿工作服、戴帽子、口罩上班,上班前、下班前洗手,脫手套後、接觸汙物後洗手。

  3、清洗間工作人員做好職業防護,戴橡膠手套,穿防水衣、防水圍裙、防水鞋。

  4、布類物品分類進行清洗,工作人員衣物、病人衣物分別在專用洗衣機內清洗;手術室帶血布類單獨進行清洗。

  5、晾曬乾後的布類進行分類、摺疊、儲存。

  6、每日完成洗滌工作後做室內清潔衛生,清潔消毒洗衣機。

  (二十三)心電、超聲檢查室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1、清理室內與工作無關的物品,保持室內整齊。

  2、每日做室內清潔衛生。

  3、接觸患者前、後進行手衛生。

  4、電極、超聲探頭每次使用後用75%酒精消毒。

  5、超聲探頭一用一消毒或一用一更換隔離膜。每日工作結束後超聲探頭進行擦拭消毒。

  6、每日更換檢查床床罩。

醫院感染管理制度4

  1.醫院所用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用品必須統一採購,臨床科室不得自行購入和試用。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用品只能一次性使用。

  2.醫院感染管理辦公室認真履行對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用品的採購管理、臨床應用和回收處理的監督檢查職責。

  3.醫院採購的一次性無菌醫療用品的三證影印件應在醫院感染管理辦公室備案,即《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醫療器械產品註冊證》《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建立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用品的採購登記制度。

  4.在採購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用品時,必須進行驗收,除訂貨合同、發貨地點及貨款匯寄帳號應與生產企業和經營企業相一致,查驗每箱(包)產品的檢驗合格證,內外包裝應完好無損,包裝標識應符合國家標準,進口產品應有中文標識。

  5.醫院設定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用品庫房,建立出入庫登記制度,按失效期的先後存放於陰涼乾燥、通風良好的物架上,禁止與其它物品混放,不得將標識不清、包裝破損、失效、黴變的產品發放到臨床使用。

  6.臨床使用一次性無菌醫療用品前應認真檢查,若發現包裝標識不符合標準,包裝有破損、過效期和產品有無不潔等不得使用;若使用中發生熱原反應、感染或其它異常情況時,應立即停止使用,並按規定詳細記錄現場情況,必須及時留取樣本送檢,均應及時報告醫院感染管理辦公室。

  7.醫院發現不合格產品或質量可疑產品時,應立即停止使用,並及時報告藥品監督管理部門,不得自行作退、換貨處理。

  8.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用品使用後,按國務院《醫療廢物管理條例》規定處置。

  9.對骨科內固定器材、心臟起搏器、血管內導管、支架等植入性或介入性的醫療器械,必須建立詳細的使用記錄。記錄必要的產品跟蹤資訊,使產品具有可追溯性。器材條形碼應貼在病歷上。

醫院感染管理制度5

  (一)醫院感染概述

  1. 醫院感染的概念

  醫院感染,也稱為醫院內獲得性感染或醫療保健相關感染,是指住院病例在醫院內獲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間發生的感染和在醫院內獲得而出院後發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開始或入院時已存在的感染。

  2. 醫院感染的種類

  醫院感染的分類方法有很多種。如果根據醫院感染髮生的部位不同,可將醫院感染共分為12類:下呼吸道、傷口、泌尿道、胃腸道、血液、皮膚軟組織、骨與關節、生殖道、中樞神經系統、心血管、眼耳鼻喉和口腔感染及全身感染。

  根據醫院感染髮生部位的不同,可將醫院感染分為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手術切口感染、血液感染等。

  其中,呼吸道發生的醫院感染病例,佔全部醫院感染病人的半數以上,表明呼吸道在醫院感染中具有高發的普遍特性,在醫療過程中要注意加強對這些部位保護,做好預防和消毒工作,減少引起該部位感染的操作。

  可採取的措施有:保持病室內空氣潔淨新鮮,提高機體防禦能力,保護和隔離易感者;加強空氣和醫療器械的消毒滅菌處理,及時隔離感染患者,隔離傳染病患者;減少病室內人員流動。

  尿道感染主要是細菌侵入泌尿道引起的炎症,80%的醫院的泌尿道感染與導尿有關,無菌操作不嚴格,導致導尿管汙染或將尿道外口周圍細菌植入膀胱;長期留置導尿管,留置時間越長,感染率越高。

  因此,消毒和無菌操作應達到規範化、標準化。根據感染人群的不同可分為病人發生的感染和醫務人員感染等;根據引起醫院感染病原體來源的不同進行分類,將醫院感染分為外源性感染和內源性感染。

  內源性的醫院感染又稱自身醫院感染,是指在醫院內由於各種原因,病人遭受其本身固有細菌侵襲而發生的感染。外源性的醫院感染也稱交叉感染,是指病人遭受醫院內非本人自身存在的各種病原體侵襲而發生的感染。

  3. 醫院感染的發生原因

  主要原因包括:①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和抗菌製劑;②消毒、隔離和滅菌不嚴格;③院內交叉感染;④臨床診療方式的改變;⑤人口老齡化;⑥領導缺乏重視。

  4. 醫院感染的判斷標準

  下列情況屬於醫院感染:

  ①無明確潛伏期的感染,入院48小時後發生的感染為醫院感染;有明確潛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時起超過平均潛伏期後發生的感染為醫院感染;

  ②本次感染直接與上次住院有關;

  ③在原有感染基礎上出現其他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膿毒血癥遷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體基礎上又分離出新的病原體(排除汙染和原來的混合感染)的感染;

  ④新生兒在分娩過程中和產後獲得的感染;

  ⑤由於診療措施啟用的潛在性感染,如皰疹病毒、結核桿菌等的感染;

  ⑥醫務人員在醫院工作期間獲得的感染。

  下列情況不屬於醫院感染:

  ①皮膚黏膜開放性傷口只有細菌定植而無炎症表現;

  ②由於創傷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產生的炎症表現;

  ③新生兒經胎盤獲得(出生後48小時內發病)的感染,如單純皰疹、弓形體病、水痘等;

  ④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醫院內急性發作。

  5. 醫院感染的特點

  (1)醫院中病原體種類繁多、來源廣泛:近年來我國醫院感染革蘭陰性桿菌以大腸埃希菌、銅綠假單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為常見病原體;革蘭陽性球菌以葡萄球菌屬、腸球菌屬為主。不同年份觀察革蘭陽性球菌呈逐年增加趨勢,但革蘭陰性桿菌仍是醫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

  (2)流行的菌株具有耐藥性,難以治療:控制病原體耐藥性的播散主要包括3個環節:減少不合理的抗生素處方;加強環境衛生控制;監測耐藥菌株抗性的發展趨勢。

  (3)汙染環節多,控制難度大:醫院作為一個特殊的環境,在從事醫療、預防、保健等工作過程中,會產生大量醫療廢水、廢氣和醫療廢棄物等汙染物,這些汙染物攜帶有大量致病微生物和化學有害物,對這些廢物的收集、處理稍有不慎,必然會危害人們的健康。

  (4)易感人群集中,抵抗力低,病死率高:調查發現,隨著患者年齡的增大和住院天數的延長,醫院感染病死率增高。我們認為這與老年前期和老年患者往往病情較重、抗感染能力低下、住院天數延長及感染機會增加有關。

  6. 醫院感染的危害性

  ①延長住院期限,增加費用;②加重病情,增加病死率;③擴大傳播。醫院的菌株具有耐藥性,易使社會人群受到感染;④醫院中工作人員的感染問題比較嚴重,如乙型肝炎、肺結核、SARS等。據相關統計顯示,接觸血液機會高的科室如外科、檢驗科、口腔科,乙型肝炎感染率高達30%~50%。

  (二)我國醫院感染管理的現狀、發展及監測的常用指標

  1. 我國醫院感染管理的現狀、發展

  醫院感染管理就是按照醫院在醫療、診斷過程中不斷出現的感染等客觀規律,運用有關的理論和方法對醫院感染現象進行計劃、組織和控制活動,以提高工作效率、減少感染髮生。醫院感染管理是醫院質量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醫療安全最重要的一環。

  我國醫院感染管理工作起步雖然較先進國家相對滯後,但是隨著醫學科學的迅速發展和醫療技術的進步,醫院感染的研究發展速度也非常快,醫院感染管理學逐步形成,並形成其自身的特點,包括明確的醫院感染管理學概念、範疇、研究內容、基本理論和應用實踐等,形成了一門獨立的綜合性邊緣交叉學科,主要研究醫院感染髮生、發展、預防和控制的客觀規律。

  我國制定了很多有關醫院感染控制和管理的規章性檔案,如2001年制定的《醫院感染診斷標準(試行)》。

  “十一五”期間先後頒佈了數十部相關檔案,如《醫院感染管理辦法》《衛生部辦公廳關於加強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醫院感染暴發報告及處置管理規範》和《醫院感染監測規範》等。

  標誌著我國的醫院感染管理工作也已經逐步向規範化和標準化發展。對過去一些管理規定和監控辦法做了較大的調整和完善。在醫院管理的諸多環節中,醫院感染管理直接體現了醫院的醫療、護理質量,影響著醫院的生存和發展。

  衛生部《醫院工作制度與人員崗位職責》中對醫院感染管理制度作了詳細的規定:

  (1)醫院要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實施細則》及《醫院感染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醫院感染管理是院長重要的職責,是醫院質量與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組織部分;

  (2)定期討論在貫徹醫院(醫院感染部分)的質量方針和落實質量目標、執行質量指標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意見與措施,並有反饋記錄檔案。

  (3)醫院感染管理部門:住院床位總數在100 張以上的醫院應當指定分管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部門。其他醫療機構應當有醫院感染管理專(兼)職人員,建立與完善醫院感染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程式與措施。

  (4)醫院要制定和實施醫院感染管理與監控方案、對策、措施、效果評價和登記報告制度,確定臨床預防和降低醫院感染的重點管理專案,並作為醫院質量管理的重要內容,定期或不定期進行核查。

  (5)將對醫務人員的消毒、隔離技術操作定期考核與醫院感染管理指標的完成情況,納入定期科室醫療質量管理與考核的範圍,並定期向醫務人員與管理部門通報。

  (6)建立醫院感染控制的在職教育制度,定期對醫院職工進行預防醫院感染的宣傳與教育。

  (7)醫院須規範消毒、滅菌、隔離與醫療廢物管理工作,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消毒隔離工作制度,要加強感染性疾病科、口腔科、手術室、重症監護室、新生兒病房、產房、內窺鏡室、血液透析室、導管室、臨床檢驗部門和消毒供應室等重點部門的醫院感染管理與監測工作。

  (8)執行《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提高抗菌藥物臨床合理應用水平。制定和完善醫院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實施細則,堅持抗菌藥物分級使用。開展臨床用藥監控,實施抗菌藥物用量動態監測及超常預警,對過度使用抗菌藥物的'行為及時予以干預。

  (9)應當按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的規定對醫療廢物進行有效管理,並有醫療廢物流失、洩漏、擴散和意外事故的應急方案。

醫院感染管理制度6

  醫院內感染管理是醫院管理的重要內容。為使醫院病人、工作人員和社會人群不受環境有害因素的傷害,提高醫療效果,保護人民群眾健康,加強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特作規定如下:

  (一)感染管理的組織機構

  1、醫院內感染管理委員會:醫院內感染管理委員會是以降低醫院內感染的發生為目標的行政管理和業務監督機構。它的主要任務是實施感染控制和管理計劃。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主任由業務副院長兼任,其他成員為有關學科的科主任組成。

  2、醫院內感染管理辦公室:是醫院內感染管理委員會領導下的,直屬醫務部領導的專職機構。

  3、臨床科室院內感染管理小組:組長為各科室主任兼任,另外有一名監控醫師和監控護士。

  4、醫院內感染管理監控員:一般由個科住院總醫師和護士長擔任,也可指定專人管理。

  (二)各級感染管理組織職責

  科室院內感染管理監控員職責

  ①、在醫務部領導下,在醫院感染管理辦公室的指導下,做好本科室院內感染管理制度的落實。

  ②、負責醫院內感染的日常檢測,結合本科室實際採用有效的消毒滅菌方法並對醫務人員(包括護士、清潔工)進行有關控制醫院內感染的消毒、滅菌、隔離等教育工作、督促檢查本科室工作人員,認真執行消毒、滅菌、無菌操作和隔離技術等規章制度的落實。

  ③、及時發現患者中發生的醫院感染,協助並督促主管醫師留取標本,使院內感染病例的病原送檢率必須達100%(其他感染的病原送檢率須達60%),填寫病歷首頁並向感染管理辦公室報告,使院內感染漏報率<20%,採取控制措施。

  ④、醫院感染管理辦公室積極向護理部提出關於消毒滅菌、控制院內感染的合理化建議,並進行有關方面的科研工作,使院內感染率<10%。

  (三)醫院感染管理的控制措施

  1、消毒滅菌與隔離

  ①、醫院必須遵守消毒滅菌原則,進入人體組織或無菌器官的醫療用品必須滅菌;接觸皮膚粘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須消毒。所有需要消毒和滅菌的物品都必須徹底清洗乾淨。汙染醫療器材和物品,均應先消毒後清洗,再消毒或滅菌。

  ②、根據物品的效能選用物理或化學方法進行消毒滅菌,滅菌首選物理滅菌法,如壓力蒸汽滅菌(如手術器械、各種穿刺針、注射器等)、乾熱滅菌(油、粉、膏);不耐熱、不耐溼物品可選用化學消毒法,如環氧乙烷滅菌(如各種導管、精密儀器、內窺鏡、人造移植物等)、2%的戊二醛浸泡滅菌等;消毒首選煮沸法;不能用物理方法消毒的才用化學方法。

  ③、化學消毒根據不同情況可分別選擇高效、中效、低效消毒劑。使用化學消毒劑必須瞭解消毒劑的效能、殺菌譜、使用方法、影響消毒效果的因素等,配製時注意有效濃度,並定期監測。用於盛放消毒劑的容器應視不同情況進行清洗、消毒或滅菌。

  ④、甲醛不能用於空氣的消毒,甲醛燻箱可用於不耐熱、不耐溼物品的消毒,不能用於滅菌,消毒方法不能採用自然揮發燻蒸法。

  ⑤、連續使用的氧氣溼化瓶、霧化器、呼吸機及其管道、早產兒暖箱的溼化器等器材,必須每週消毒;用畢進行終末消毒,乾燥儲存;氧氣溼化液應每日更換無菌水。

  ⑥、手部皮膚的清潔和消毒應達到以下要求:

  1>用流動水洗手,開關最好採用腳踏式、肘式或感應式。

醫院感染管理制度7

  一、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基本制度(感控十大核心制度)

  1.感控分級管理制度

  2.感控監測及報告管理制度

  3.感控標準預防措施執行管理制度

  4.感控風險評估制度

  5.多重耐藥菌感染預防與控制制度

  6.侵入性器械/操作相關感染防控制度

  7.感控培訓教育制度

  8.醫院感染暴發報告及處置制度

  9.醫務人員感染性病原體職業暴露預防、處置及上報制度

  10.傳染病相關感染預防與控制制度

  二、醫院消毒隔離制度

  三、醫院感染暴發應急處理預案及流程

  1.醫院感染暴發應急處理預案

  2.醫院感染暴發應急處理流程

  四、醫務人員職業暴露應急處理預案及流程

  1.醫務人員職業暴露應急處理預案

  2.乙肝職業暴露處理方法與報告流程

  3.丙肝職業暴露處理方法與報告流程

  4.梅毒職業暴露處理方法與報告流程

  5.HIV暴露處理方法與報告流程

  五、醫療廢物清運交接登記制度

  1.醫療廢物清運交接登記制度

  2.醫療廢物暫時存放管理制度

  六、傳染病報告制度

  1.傳染病報告管理制度

  2.傳染病網路直報管理制度

  3.傳染病報告登記制度

  4.傳染病報告自檢自查制度

  5.艾滋病報告管理制度

  6.結核病報告、轉診制度

  七、慢性病報告管理制度

醫院感染管理制度8

  1、醫務人員工作時間應衣帽整潔。操作時必須戴工作帽和口罩,嚴格遵守無菌操作規程。嚴格執行手衛生規範,穿工作服不得進入食堂、宿舍和醫院外環境。

  2、正確使用消毒劑、消毒器械、衛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用後應當及時進行無害化處理。

  3、進入人體組織或無菌器官的醫療用品必須達到滅菌。凡接觸皮膚、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須達到消毒。

  4、抽出的藥液放置不得超過2小時,開啟的無菌溶液須在2小時內使用,各種溶媒不得超過24小時,並註明開啟時間。

  5、碘酒、酒精應密閉儲存,每週更換2次,容器每週滅菌2次。無菌器械儲存液每週更換1次,容器每週滅菌1次。置於容器中的滅菌物品(棉籤、棉球、紗布)一經開啟,儲存時間不超過24小時。

  6、特殊區域如各科治療室、換藥室、門診注射室、普通手術室,每日消毒液擦拭物表與地面2次,每日空氣消毒1次。重點部門醫務人員手、物體表面及空氣每季度一次細菌學監測,要有記錄。使用的清潔工具(拖布、掃把、抹布等)標識明顯,分別清洗,定點放置,定期消毒,不得交叉使用。

  7、病床溼掃(一床一巾)、床頭櫃溼抹(一櫃一巾),使用後浸泡消毒。病人出院、轉院、轉科、死亡後應對病人的床單位進行終末消毒。臉盆、痰盂(除一次性外)終末消毒處理備用。

  8、洗衣房佈局符合要求,潔汙分開,特殊傳染性衣物應分開消毒處理後洗滌。運送車輛潔汙分開,並有定期清潔消毒制度。不得在病房或走廊清點被服,換下的帶有膿血、體液的被服、床單放入汙物袋中,到指定地點進行清洗,不明原因傳染病、朊毒體、氣性壞疽等特殊病原體感染的衣被要先消毒後清洗。

  9、化驗報告單應實行近端或遠端列印方式。

  10、疑似傳染病人應單間隔離,病人的排洩物和用過的物品要按傳染病管理要求處理。

醫院感染管理制度9

  1、嚴格執行《消毒隔離管理總則》有關規定。

  2、醫護人員進入室內,應衣帽整潔,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規程。

  3、無菌物品必須一人一用一滅菌。

  4、室內設有流動水洗設施。

  5、抽出的藥液、開啟的靜脈輸入用無菌液體須註明時間,超過2小時不得使用,啟封抽吸的各種溶媒超過24小時不得使用。

  6、常用無菌敷料罐應每天更換並滅菌,置於無菌儲槽中的滅菌物品(棉球、紗布等)一經開啟,使用時間最長不超過24小時,提倡使用小包裝。

  7、治療車上物品應排放有序,上層為清潔區,下層為汙染區,進入病室的治療車應配有快速手消毒劑,或消毒手。

  8、各種治療、護理及換藥操作應按清潔傷口、感染傷口、隔離傷口依次進行,炭疽、氣性壞疽、破傷風等應就地嚴格隔離,處理後進行嚴格終末消毒,不得進入換藥室。感染性敷料應放在黃色防滲的汙物袋內,及時焚燒處理,汙物桶定時清潔消毒。

  9、堅持每日清潔地面,溼式清掃,桌面用500mg/L含氯消毒劑擦拭,每日紫外照射二次。

  10、每月空氣培養一次,有據可查。

醫院感染管理制度10

  1、嚴格執行《消毒隔離管理總則》的有關規定。

  2、應裝紗窗、紗門,並搞好滅四害工作。

  3、醫療用品相對固定,設有專用廁所,掛號收費、化驗、配藥、注射在隔離門診內進行,並有專職醫務人員辦理。

  4、對病人嘔吐物、排洩物及廁所應嚴格消毒(用1000mg/L含氯製劑浸泡1小時),接觸汙物時應戴手套,並做到勤洗手。

  5、醫務人員在腸道門診時必須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口罩,並每週更換2次,有汙染時應隨時更換,每次接觸病人或離開診室時,必須做好手的清洗或消毒。

  6、每日上下班時用1000mg/L含氣製劑擦拭桌、椅、凳、地面,並用紫外線照射半小時。

  7、門診的醫療用品(血壓計、聽診器)一般情況下每日用1000mg/L含氯製劑擦拭一次,有汙染時隨時消毒,體溫計由服務中心集中消毒後供應。

  8、對暫未住院有腸道傳染病病人應向其做好衛生宣教,發給消毒藥物並指導消毒方法。

  9、各種使用過的一次性用品做到一對一發放,醫用固體廢物按醫院相關制度執行,集中回收處理。

醫院感染管理制度11

  1、負責制訂本院、本科醫院感染管理計劃,並組織具體實施。

  2、有計劃、有目標的對醫院環境汙染情況、消毒藥械使用情況進行監測,並提出考評意見。

  3、對有關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管理規章制度的落實情況進行檢查和指導。

  4、調查、收集、整理、分析有關醫院感染的各種監測資料,及時向全院反饋,並按要求上報。

  5、對醫院感染及相關危險因素進行監測、分析和反饋,針對問題提出控制措施並指導實施。

  6、對醫院感染髮生狀況進行調查、統計分析,並向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及主管院長報告。

  7、對醫院的清潔、消毒滅菌與隔離、無菌操作技術、醫療廢物管理等工作提供指導。

  8、協調醫院各科室、各部門有關醫院感染管理工作,並提出業務技術指導。

  9、對本醫院感染暴發事件進行報告和調查分析,提出控制措施並協調、組織有關部門進行處理,並及時向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回彙報。

  10、負責對全院醫務人員進行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的宣傳教育及培訓工作,並定期組織考評。

  11、參與我院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的監督管理工作。

  12、向全院介紹、推廣行之有效的消毒藥械,監督檢查全院一次性使用醫療器械、器具等用品的購入、使用、處理等情況。

  13、對全院醫務人員進行有關預防醫院感染的職業衛生安全防護工作提供指導。

  14、督促和要求檢驗科定期收集總結醫院各種臨床標本細菌培養及藥敏試驗,並將結果向各臨床科室反饋,以供合理選用抗生素參考。

  15、組織開展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方面的科研工作,提供有關醫院感染諮詢。

  16、完成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或者主管院長交辦的其他工作。

醫院感染管理制度12

  1、在科主任領導下負責制定本科室醫院感染管理規章制度,並監督落實;根據本科室醫院感染的特點,確定本科室醫院感染管理重點,並組織實施。

  2、監督檢查本科室有關醫院感染管理的各項工作,對醫院感染可疑或確診病例,可能存在感染的環節、傳播途徑進行監測,並採取有效防治措施。

  3、對醫院感染散發病例要按要求登記報告。發現有醫院感染流行趨勢時,除應積極治療病人外,尚應保護現場,儲存可疑汙染來源物品和病人臨床標本,及時報告醫院感染管理科,並積極協助調查。對法定傳染病要根據我國傳染病防治法要求報告。

  4、按要求對疑似病人或確診醫院感染病例留取臨床標本進行細菌學檢查和藥敏試驗。

  5、制定本科抗菌藥物合理使用制度,並監督檢查使用情況,防止耐藥菌株產生,減少抗菌藥物毒副作用和經濟上不必要的損失。

  6、極積配合醫院感染管理部門進行醫院感染目標監測,採取有效措施,有效降低本科室醫院感染髮病率。

  7、參加有關醫院感染的培訓和學習,不斷提高管理水平。組織本科室預防、控制醫院感染知識的培訓。

  8、加強醫德醫風教育,嚴格監督執行無菌操作技術,切實做好對衛生員、陪住者、探視者的衛生學管理。

  9、結合本科臨床實際,開展醫院感染科研工作。

  六、醫院感染兼職醫師職責:

  1、在科主任及醫院感染專職人員指導下,負責本科醫院感染監測、控制計劃的實施,對感染原因、感染環節、感染危險因素進行監測,針對病因採取有效控制措施,以降低科內醫院感染髮病率。

  2、監督和檢查本病房醫師無菌操作、消毒隔離技術的應用和抗菌藥物合理使用情況。

  3、對疑似和確診醫院感染病人應及時送檢標本,做到有樣必採、正確取樣,及時進行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判斷可疑傳播途徑,採取措施控制醫院感染的續發和蔓延。

  4、一旦發生醫院感染暴發和流行苗頭時,應立即通知科主任和醫院感染管理科,積極協助專職人員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判斷可疑傳播途徑,採取有效措施,控制醫院感染的發展和蔓延。

  5、根據院方規定完成各種醫院感染監測資料的上報工作。

  6、在科主任領導下,組織本科室開展預防、控制醫院感染知識的培訓。

  七、臨床醫院感染兼職護士職責

  1、在護理部、科護士長及醫院感染科專職人員指導下,監督、檢查本病房醫院感染管理制度、消毒隔離制度、無菌操作常規等的實施情況。

  2、在日常護理工作中,發現病人有院內感染徵象,應及時通報主管醫師,督促主管醫師及時填表上報,並留取標本及時送細菌學檢查及藥敏試驗。

  3、監督檢查病房日常消毒、終末消毒、傳染與感染病人、特殊多重耐菌株感染病人的隔離消毒管理情況。

  4、做好高危易感人群的保護性隔離工作。

  5、監督、檢查病房配置和消毒藥械使用情況,及一次性醫療用品使用和管理情況。

  6、做好對衛生員、配膳員、陪住、探視人員的衛生管理與日常宣教工作。

  7、負責對本科病人有關醫院感染知識的宣傳,並組織科內護理人員參加有關醫院感染培訓。

  八、醫院感染兼職檢驗人員職責

  1、在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和檢驗科科主任領導下,負責醫院感染的微生物學檢測工作,並對檢測結果按季度進行彙總、分析,或將資料提供感染管理科,彙總全科醫院感染監測資訊,對所在醫院感染管理現狀,進行全面述評。如發現特殊或有流行病學意義的微生物、多重耐藥菌株時,應及時通報醫院感染管理科(辦公室)。

  2、規範檢驗方法,不斷提高檢驗質量及效率,儘快為臨床提供正確檢驗結果,並努力達到送檢標本診斷的準確性和藥敏試驗的可靠性、實用性。發現標本收集和運送不符合要求時,應通知病房或指導臨床重新採集標本送檢。

  3、協助醫院感染管理科做好全院有關空氣、物體表面、消毒藥械等細菌學檢測工作。

  4、發生醫院感染暴發流行時,應積極配合醫院感染專職人員做好有關樣本採集及細菌培養,對可疑傳染源、傳播途徑進行分析。

  5、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技術,重視本科清潔、消毒工作,尤其對各種廢棄標本處理,必須達到規範化、無害化處理,防止醫源性交叉感染的發生。

  6、支援醫院感染管理科和臨床各科針對“院感”的難點、熱點問題開展專題研究或目標性監測,以期提高醫院感染管理水平和學術水平。

  九、相關職能科室的職責

  (一)醫務科職責

  1、支援、協助感染管理科組織醫師、醫技人員,接受預防、控制醫院感染知識的培訓。

  2、監督指導醫師、醫技人員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技術規程、抗感染藥物合理使用、一次性醫療用品的管理等有關醫院感染管理的制度。

  3、發生醫院感染流行或暴發趨勢時,統籌協調、支援感染管理科,組織相關科室、部門人員開展感染調查與控制的工作;根據需要進行醫師人力調配:組織對病人的治療與善後處理。

  (二)護理部職責

  1、協助組織全院護理人員預防、控制醫院感染知識培訓。

  2、監督指導護理人員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消毒、滅菌、與隔離技術規程及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的管理等有關醫院感染管理的規章制度。

  3、發生醫院感染流行或暴發趨勢時,根據控制感染需要,進行護士人力調配,實施分組隔離、分組護理。

  (三)藥劑科

  1、負責本院抗感染藥物的應用管理,定期總結、分析和通報應用情況。

  2、及時為臨床提供抗感染藥物資訊。

  3、督促臨床人員嚴格執行抗感染藥物應用的管理制度和應用原則。

醫院感染管理制度13

  1、嚴格執行《消毒隔離管理總則》的有關規定。

  2、在院感科的指導下配合做好各項監測,按要求報告醫院感染髮病情況,對監測發現的問題及時分析原因,採取有效措施。

  3、患者安置原則應為:感染病人與非感染病人分開,同類感染病人相對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單獨安置。

  4、病室內應定時通風換氣,每週空氣消毒一次,地面應溼式清掃,遇汙染時即刻消毒,每月大掃除一次。

  5、病人床單、被套、枕套每週更換1-2次,枕芯、棉褥、床墊定期消毒。被血液,體液汙染時,及時更換,並裝入紅色塑膠袋,禁止在病房、走廊清點更換下來物品。

  6、病床應溼式清掃,一床一套(巾),床頭櫃應一桌一抹布,用後均需消毒。病人出院,轉科或死亡後,床單位須進行終末消毒處理。

  7、彎盤、體溫計等用後立即消毒處理。

  8、加強各類監護儀器裝置,衛生材料等清潔與消毒管理。

  9、一次性餐具、便器固定使用,保持清潔。

  10、對傳染病患者及其用物按傳染病管理的有關規定,採取相應的消毒隔離和處理措施。

  11、傳染性引流液、體液等標本需消毒後排入下水道。

  12、治療室、配餐室、病室、廁所等應分別設定專用拖把,標記明確,分開清洗,懸掛晾乾,定期消毒。

  13、垃圾置塑膠袋內,送定點站處理。

醫院感染管理制度14

  1.根據衛生部《醫院感染管理規範》及《消毒技術規範》制定以下內容:

  1.1工作人員上崗著裝符合要求(工作帽、白衣,必要時戴口罩、手套、隔離褲、隔離鞋、防護鏡、防護面罩)。

  1.2工作人員的發生醫院感染事件以及銳器傷、化學燒傷及時報告醫院感染管理辦公室應立即報告醫院感染管理辦公室。

  1.3在進行消毒工作時工作人員應採取自我防護措施,防止因消毒操作不當可能造成的人身傷害。

  2.各類人員均應嚴格執行醫院感染管理制度,做好個人防護和公共環境的保護,完成操作或離開工作區域時應及時摘手套,嚴禁工作人員穿工作服進入食堂、宿舍和醫院外環境。

  3.醫院感染實行分級防護的原則

  3.1基本防護

  適用物件:在醫院傳染病區、發熱門(急)診以外的從事診療工作的醫護技人員

  防護配備:白大衣、工作褲、內層圓領工作服、工作鞋、戴工作帽和醫用口罩。

  防護要求:按照標準預防的原則

醫院感染管理制度15

  一條為加強醫院感染管理,有效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保障醫療安全,提高醫療質量,制定本規範。

  二條根據國家和本地區衛生行政部門有關醫院感染管理的法規、標準,擬定全院醫院感染控制規劃、工作計劃,組織制定醫院及各科室醫院感染管理規章制度,經批准後,具體組織實施、監督和評價。

  三條負責全院各級各類人員預防、控制醫院感染知識與技能的培訓、考核。

  四條負責進行醫院感染髮病情況的監測,定期對醫院環境衛生學、消毒、滅菌效果進行監督、監測,及時彙總、分析監測結果,發現問題,制定控制措施,並督導實施。

  五條對醫院發生的醫院感染流行、暴發進行調查分析,提出控制措施,並組織實施。

  六條參與藥事管理委員會關於抗感染藥物應用的管理,協助擬定合理用藥的規章制度,並參與監督實施。

  七條對購入消毒藥械、一次性使用醫療、衛生用品進行稽核,對其儲存、使用及用後處理進行監督。

  八條開展醫院感染的專題研究和講座。

  九條及時向主管領導和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上報醫院感染控制的動態,並向全院通報。

  xxx堰衛生院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