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作業管理制度

中小學作業管理制度

  在發展不斷提速的社會中,制度使用的情況越來越多,制度就是在人類社會當中人們行為的準則。那麼什麼樣的制度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小學作業管理制度,歡迎閱讀與收藏。

中小學作業管理制度1

  為全面貫徹落實教育部“雙減”工作相關要求,進一步規範中小學生作業管理,根據教育部等九部門《關於印發中小學生減負措施的通知》《中小學教師減負清單》等檔案相關要求,加強並最佳化學校作業管理,探索減負增效新舉措,科學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為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現就進一步加強我校作業管理特制定我校作業管理實施細則。

  一、指導思想

  全面落實國家關於減輕學生過重學業負擔有關規定,堅持“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準確把握作業的性質和功能,提高學校作業管理能力,提高教師設計作業和運用作業改進教學的能力,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二、工作目標

  透過對作業的科學規範管理,明確作業規範要求,形成得力高效的執行措施,建立健全可操作的作業監管與考核機制,從而形成一套完善有效的作業管理體系,助推我校良好教育生態的構建。

  三、組織領導

  成立領導小組,強化作業管理

  1.成員

  組長:XXXX

  副組長

  XXXXX

  成員:XXXXX

  各學科組長

  2.職責

  組長:負責統籌管理方案執行情況,違紀教師的處理。

  副組長:負責整體調控作業情況,組織指導、落實方案,監督執行情況。

  成員:教導處主任分別負責語文、數學、英語三科作業的情況,檢查教師作業設計是否合理,定期檢查作業批改情況,監測作業量。並計入考核。指導教師作業設計。學科組長負責組織本學科組教師設計作業,統籌作業量。

  四、規範要求

  (一)作業設計與佈置

  1.總量控制。一、二年級不佈置家庭書面作業,可在校內適當安排鞏固練習;三至六年級書面作業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60分鐘。班主任要做好各科教師的協調工作。

  2.精選精編。作業選擇與設計要基於課程標準、教材,關注學科核心素養和學科思維,體現學科性質。每位老師可購買3-5本教輔資料,從中精選具有針對性、代表性、典型性和啟發性的習題,精編利於學生理解和鞏固所學、啟用思維、培養創新能力的習題,杜絕不加選擇地成頁成冊佈置作業。

  3.個性化設計。教師在設計作業的過程中應關注不同能力水平、不同個性的學生的需要,凸顯學生個體在教學中的地位。在作業設計中,以學生的發展水平為切入點,為學生設定符合其“最近發展區”的任務,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最大限度地使學生參與到完成作業的.過程中來,實現作業功能的最最佳化。

  4.形式多樣。除了書面作業外,還應設定如課外閱讀、對話、觀察、訪談、操作、實驗等階段性、探究性、實踐性的作業。作業形式應根據學科特點、學生學習水平、年齡特徵和興趣等有所選擇、有所側重。

  5.教師下水。設計的作業,教師必須先做一遍,在充分掌握作業的完成思路、所需時間、難易程度、容易出錯的地方及適宜的學生群體基礎上,做到數量適中、難度合理、科學有效、針對性強。

  (二)作業批改與評價

  1.及時規範。按要求佈置的作業要全批全改,對後進生作業要做到面批,並且做到無漏批、錯批現象;批改一律用紅筆,對於學生錯誤的地方,可以用畫圓圈、劃橫線、打叉等方式,訂正後的作業要及時進行二次批改,必須有明顯的復批痕跡,如、、等。同時做到不得要求學生自批自改作業,更不得要求家長批改作業。

  2.記錄典型。及時做好學生作業的批改記錄,記錄獨特的解題思路與方法,記錄典型錯例,作為輔導與講評的依據。

  3.等級雙評。書面作業要全面實行等級雙評制度,一評作業的正確率,可分“A(優秀)、B(良好)、C(合格)、D(待合格)”四個等級;二評作業的態度與習慣,含書寫端正、頁面整潔、按時完成等,可分為★★★、★★、★三個等級,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作業習慣。還可以增加鼓勵性評語,肯定成績,委婉指出存在的不足,幫助學生找到糾錯方法,使每個學生都能透過教師的作業評價語找到自己前進的方向。

  (三)作業輔導與反饋

  1.全程輔導。輔導要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包括課前、課中、課後。輔導要耐心細緻,既要彌補知識的缺漏,又要重視學習習慣的養成和學習方法的指導。

  2.個別輔導。對作業中的個性問題應個別輔導,特別要重視對後20%學生作業的輔導,做到有措施、有實施、有總結。對具有創新思維、能力的學生也要重點指導培養。

  3.設計講評。及時講評作業情況。共性問題集體講評,要對問題的成因進行詳細分析,提出改進意見與應對策略措施,突顯問題解決的過程,形成作業講評設計寫入備課本。個別問題單獨交流,注重正面評價、適時鼓勵。

  五、執行措施

  1.專題學習宣傳,提高對作業意義的認識。

  學校要認真組織教師學習研讀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加強義務教育學校作業管理的通知》、《XX市教育局辦公室轉發《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加強義務教育學校作業管理的通知》的通知》等檔案,加大學習宣傳力度,切實轉變教師教育理念,充分認識加強義務教育階段作業管理的重要意義和作用,統一思想,提高認識。

  2.制定專案方案,規範教師學生作業行為。

  學校要結合本校實際,制定作業常規管理最佳化方案,明確工作目標、規範要求、執行措施、工作流程,確保作業規範管理工作順利實施。

  3.完善檢查制度,加強作業實施過程監控。學校要建立並最佳化作業監管與檢查制度,對作業實施情況進行定期檢查與不定期抽查,突出對作業設定、評改、反饋等環節的全程監控。

  4.健全考評制度,強化作業質量監管獎懲。

  學校要對作業考評進行專題研究,健全作業考核制度。在對書面作業進行量化考核的同時,要突出階段性、探究性、實踐性等作業的考評,做到定性定量相結合,過程結果相結合。同時,將考評結果作為教師獎懲的主要依據。

  5.加強研究指導,解決作業實施過程問題。

  學校要開展以作業為主題的校本研修活動,指導幫助教師掌握作業設計、批改、分析、講評等技術,提高運用作業促進學生有效學習的能力。要加強作業研究,特別是階段性、探究性、實踐性等作業的設計、實施、評價研究,及時解決在作業實施過程中遇到的突出問題。

中小學作業管理制度2

  一、“六要”

  (一)要建立作業監管統籌協調機制。

  各中小學校要切實履行作業管理主體責任,制定作業管理細則,實施作業佈置班內公示制度,明確專人負責統籌協調,加強過程監管,及時刪減過量作業。

  (二)要加強作業佈置質量研究。

  各中小學校要將作業設計工作納入校本教研體系,倡導情境化命題,培育學生創新思維。教師要充分利用大資料分析,根據學情精心選擇和科學設計作業。教師要試做作業,遴選優質作業,創新作業形式,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分層佈置作業。

  (三)要注重作業總量的學科平衡。

  各中小學校要加強學科組和年級組的統籌,將作業佈置列入學科組集體備課內容,根據每週每天的課程安排以及學科特點進行學科作業的平衡,確保作業總量合適。

  (四)要控制作業完成總時長。

  小學一二年級不佈置書面家庭作業,三至六年級家庭作業不超過60分鐘,初中家庭作業不超過90分鐘。

  (五)要建立作業管理家校社會協同機制。

  各中小學校要加大宣傳力度,加強家長學校建設,引導家長樹立科學的人才觀與質量觀,充分發揮家長委員會的協調作用,密切關注學生課外輔導作業情況,切實監管中小學生課外輔導作業負擔,避免出現“課內減負、課外增負”的現象。

  (六)要加強教師作業管理工作考核。

  各中小學校要將教師作業佈置與及時批改作業情況納入教學常規工作考核,每月定期開展教學常規工作檢查,調查並分析學生對教師作業佈置的滿意度情況。推行年級教學捆綁評價,引導學科教師協商精選,合理確定各學科作業結構比例,實現作業總量稽核監管。

  二、“六不得”

  (一)不得佈置超過課程標準要求的作業

  (二)不得佈置簡單重複性和懲罰性的作業

  (三)不得佈置超過時長要求的作業

  (四)不得佈置要求家長檢查或代為評改的作業

  (五)不得佈置統一的網路作業或透過網路下載的作業

  (六)不得佈置要求學生利用手機完成的作業。

中小學作業管理制度3

  一、檢查目的:

  有效落實新課改要求,提高作業的有效性,減輕學生過重的負擔,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益。同時瞭解教師上課、作業的佈置及批改情況,特制定作業檢查制度。

  二、檢查時間:

  採用定時檢查、隨時抽查相結合的辦法。

  1.定時檢查:每月一次,由教務處組織,各教研組長、備課組長參與,對全校各年級、各學科作業的實施情況作全面的檢查。

  2.隨時檢查:根據需要,由教務處組織管理人員、教研組長等對某個年級、某門學科或某位教師任教的部分學生作業進行檢查。

  三、檢查領導小組

  組長:時忠臣

  成員:王強

  三、檢查內容:

  1.檢查教師的作業內容

  教師對作業的設計要體現適切性、實效性和創造性。

  作業內容要圍繞教材的重點和難點、以基礎知識的鞏固練習為主,輔以少量的提高題和思考題,避免簡單機械重複性的作業。

  作業要有層次性,這是貫徹面向全體、因材施教原則的具體體現。學生的素質和水平不一,對所學內容的掌握也自然會存在差異。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層次,佈置不同內容和難度的作業,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礎上得到充分提高和發展。

  要控制作業時間,課堂作業以當堂練習當堂反饋為主。一二年級不留家庭作業,三四年級作業不超過半小時,五六年級作業不超過1小時。

  2.檢查教師對作業的批改、講評及輔導

  教師要及時認真批改學生的作業,儘可能做到當天批改、當天講評。如有特殊情況,可延後。大小作文,允許一週內完成批改,批改時使用統一的批改符號。

  提倡教師運用人性化的評語對學生進行鼓勵與交流,有針對性地為不同層次和水平的學生所做的作業寫上批語,傳遞教師對學生學習的要求和指導意見,使學生及時獲得反饋資訊,融洽師生感情,強化學習動機,激發學習興趣。對學困生提倡面批。教師要留意並收集的優秀作業或作品,透過表彰和展示優秀作業,提高學生的作業質量。

  對作業中出現的典型錯誤,及時進行講評並指導學生認真、及時訂正。對錯誤率較高的題目,教師要應認真反思,改進作業設計。對學困生要採用面批的方式的進行。

  3.檢查學生作業習慣

  作業質量最終體現在學生、落實到學生。結合《小學生作業規範與要求》,檢查學生的書寫能力、作業本整潔、作業及時完成度等方面的情況。

  四、反饋評價

  教導處把在定期和不定期檢查中獲得的資訊要分析總結,及時向學校領導彙報,向有關課任教師反饋檢查結果,對突出的共性問題在教研活動中進行講評。

  在每學期末,教務處組織教師對作業設計、佈置和批改進行個人小結自評、組內交流互評,學校把作業的檢查評比結果作為對教師年終考核獎懲的重要依據。

中小學作業管理制度4

  1.完善管理制度。學校要明確管理職責及教師工作要求,加強對作業來源、設計、佈置、批改、分析、反饋、輔導等全過程管理,加強作業與備課、上課、輔導、評價等教學環節的系統設計。

  2.規範作業來源。學校要圍繞作業選用與設計等主題開展校本研修,不斷加強校本作業資源建設。教師不得使用未經學校及上級主管部門備案審查的學習類APP佈置作業,不得要求或組織學生購買未經國家或上海市審查透過的教學資料。

  3.科學設計作業。學校應基於課程標準及其他相關課程指導意見,圍繞作業的目標、內容、難度、型別、數量等關鍵要素,透過選編、改編、自主創編等方式,科學設計符合新時代育人要求、體現學校特點、適合學生實際的作業,凸顯德育實效、促進思維發展、提升體質健康、強化美育薰陶、培養勞動習慣。根據學生身心特點和體質短板設計個性化“運動處方”,根據學生興趣愛好設計多樣化藝術活動,統籌安排班級值日、家務勞動、公益勞動等勞動實踐。探索利用資訊化等手段不斷提升各類作業設計的科學性和有效性,不得使學生作業演變為家長作業。

  4.合理佈置作業。教師要提前試做擬佈置的作業,原則上要隨堂布置作業,不得佈置懲罰性作業。佈置作業時要向學生明確作業要求及評價方式,提升學生認真完成作業的積極性。佈置寒暑假“運動處方”,應在開學兩週內組織相應體能監測並將結果納入體育日常成績;佈置電子作業,應對學生進行正確使用網路、注意用眼衛生教育。

  5.統籌作業總量。

  要嚴格控制書面作業總量,小學一二年級不佈置書面家庭作業,小學其他年級每天書面作業完成時間平均不超過60分鐘;初中不超過90分鐘。教研組、備課組等要指導教師根據課標和意見合理佈置、及時報備學科作業。學校要探索利用資訊化等手段,以年級組等為單位統籌各學科日常及假期基礎性作業和彈性作業總量,有序安排實踐性作業、跨學科作業。確保作業總量控制在合理範圍內。

  6.有效評改反饋。教師應按時回收、認真檢查批改、全面分析、及時反饋作業。不斷提升集體講評、個別面批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強化作業評改、反饋的育人功能。杜絕要求家長代為評改作業,不使用侮辱、嘲諷言詞或符號批改、反饋作業。

  7.正確引導家長。學校要透過家長學校、家委會、新媒體家校互動平臺等多種渠道引導家長形成科學育兒觀與成才觀,著力關注孩子自主學習能力發展,掌握培養孩子良好作業習慣的方法。學校應向家長提供加強親子溝通、實施時間管理、預防網路沉迷等專題輔導,加強教育政策正面宣傳,指導家長根據孩子個性特長、成長規律和發展需求進行學業和生涯規劃,學會合理安排孩子課餘生活,避免造成孩子過重的校外學習負擔,保證小學生每天睡眠時間不少於10小時,初中生不少於9小時。鼓勵孩子與家長共同承擔家務勞動,參加體育鍛煉及社會活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