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中秋節校園廣播稿

小學中秋節校園廣播稿

  有在學校廣播站鍛鍊的同學們都知道,我們廣播前都會預先做好廣播稿,廣播稿寫得優秀才會有更好的廣播效果,廣播稿我們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中秋節校園廣播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中秋節校園廣播稿篇1

  甲: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乙:紅領巾廣播又和您見面了

  甲:我是主持人

  乙:我是主持人

  甲:明天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中秋節了,在這裡我代表紅領巾廣播站全體人員祝全校師生中秋快樂,閤家團圓,萬事如意!

  乙:中秋節一直以來被喻為最有人情味、最詩情畫意的一個節日。人們常說,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時節對親人的思念當然會更深切,尤其是當一輪明月高高掛起的時刻。

  甲:說起中秋的來源,民間一直流傳著多個不同的傳說和神話故事。其中就有嫦蛾奔月、朱元璋起義、唐明皇遊月宮等故事。

  乙:最為人們熟悉的當然是嫦娥奔月的傳說:嫦娥偷吃了丈夫后羿的不死仙丹,飛昇到月宮,奔月後,嫦娥住的月宮其實是一個寂寞的地方,除了一棵桂樹和一隻兔子,就別無他物。可是又有另一個說法是,在月宮裡還有一個叫吳剛的人。

  甲:朱元璋成功推翻蒙古人,建立明朝:在民間的傳說中是把月餅作為通訊聯絡工具。朱元璋帶頭起義,把寫有起義時間的字條塞在每個月餅餡裡,呼喚眾人依照時間起義。

  乙:唐明皇遊月宮:話說貴為天子的唐明皇對嫦娥非常的迷戀。一天他真的上了月宮,在月宮裡看到了一隻玉兔和一群能歌善舞的仙女。

  甲:農曆八月十五之所以叫中秋,是因為這一天是在三秋之中。這一天,天上的圓月分外明亮特別的大特別的圓,所以有“月到中秋分外明”之說。

  乙:中秋夜,除了拜祭、還有就是應節的月餅和燈籠。祭拜的當然是在天上的嫦娥,也有人稱她為月娘。時至今天,中秋的原意也已經沒有多少人知道,對於新的一代來說,中秋節最令人記取的還是那香甜的月餅和五光十色的燈籠。當然,月圓當空的節日,也是人們喜慶團圓的大好日子。

  甲:中秋節並非中華民族所獨有,許多國家也有類似中國傳統習俗的形形色色的中秋節,而且非常奇特有趣。泰國人將一年一度的中秋節稱為“祈月節”。中秋之夜,家家戶戶都用甘蔗扎拱門,在拜月方桌上供奉觀音菩薩和八仙的影象或塑像,八仙桌上的供品主要是壽桃而非月餅。

  甲:今天的紅領巾廣播到此結束,謝謝您的收聽!再見!

  小學中秋節校園廣播稿篇2

  音樂《童年》……

  合:生活是一個調色盤,調出多姿多彩的童年!“七彩童年”校園廣播站,與您相約快樂時分。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中午好!我是播音員張夢琦,我是播音員何心怡。

  甲:前幾天我們剛度過了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

  乙:是啊!中秋節一直以來被喻為最有人情味、最詩情畫意的一個節日。人們常說“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時節對親人的思念當然會更深切,尤其是當一輪明月高高掛起的時刻。

  甲:那我考考你,你知道為什麼要叫中秋節呢?

  乙:這個可不難,在我國,農曆的7、8、9三個月為秋季,農曆8月15——我國傳統的中秋佳節,正好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

  甲:那為什麼有人又稱它團圓節呢?

  乙:因為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人們仰望天空中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甲:還真難不倒你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亮的圓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遊子,更是以月來寄託深情。你知道哪些有關的詩詞嗎?

  乙: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

  甲:你知道得可真多!那你知道有關中秋的傳說故事嗎?

  乙:中秋節與元宵節和端午節並稱為我國三大傳統佳節。探究中秋節的來源,與“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等神話傳說有著密切的關係。

  甲:哇!還有神話故事呀!那你給我們講講吧!

  乙:好!那我們就給大家講一講“嫦娥奔月”的故事吧!

  甲:相傳,遠古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曬得莊稼枯死,民不聊生,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無窮,他一氣射下九個太陽,並嚴令最後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

  乙: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王母娘娘也賜給了他一包長生藥,他把不死藥交給了自己的妻子——嫦娥珍藏。

  甲: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見了,趁后羿不在家,他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在危急之時,嫦娥當機立斷吞下藥,身子立時飄離地面、衝出視窗,向天上飛去,成為月亮中的神仙。

  乙: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訊息後,紛紛在月下襬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甲:聽完了如此悽美感人的故事,讓我們一起來聽聽關於中秋節的歌曲吧!

  (播放《花好月圓》……)

  甲:接下來我們來談談中秋的習俗吧!俗話有:“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每年這個時候,我都會和爸爸媽媽一起賞月吃月餅呢!

  乙:說到吃月餅,我口水都流出來了。那你知道我們如何在賞月、品嚐月餅的同時注意健康嗎?

  甲:專家

  提示:月餅應與清茶搭配,清茶有助消化,又解油膩;若與汽水、可樂或果汁搭配,則不利健康。專家提醒糖尿病患者,不能多吃。老年人和嬰幼兒消化能力較差,過多食用月餅會加重脾胃負擔,引起消化不良和腹瀉等。而肥胖的人,一般都有潛在的糖、脂代謝異常和動脈硬化問題,也要像糖尿病人一樣,少吃月餅為宜。

  乙:哦!謝謝你給我們講的的`月餅健康吃法。相信大家以後會注意的。

  (播放《水調歌頭》……)

  合:親愛的同學們,我們衷心地祝願:“七彩童年”廣播站能成為你的良師益友,願它能帶走你所有的煩惱,為你帶去無盡的歡樂;

  a:願它能給你留下美好的回憶,伴隨你度過七彩的童年。

  b:本次播音主播:張夢琦、何心怡。編輯:史春燕老師。

  合:感謝大家的收聽,再見!

  小學中秋節校園廣播稿篇3

  甲:建設菁菁校園,展示真我風采。

  乙:激情多彩、亮麗、智慧人生,共建和諧、人文、書香校園!

  甲:親愛的老師、同學們,大家好!《金色年華》廣播站現在開始廣播!

  甲:再過一個星期就是中秋節了,那可是個全家人團團圓圓的日子呀!

  乙:恩,不錯,聽著都能感到快樂,那咱們今天的《生活知識庫》就跟同學們聊聊中秋節的知識吧。

  甲: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在中國的農曆裡,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全國眾多民族中的傳統文化節日。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據說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亮,所以從古至今都有飲宴賞月的習俗。

  乙: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和其它傳統節日一樣,也是慢慢發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早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後來貴族和文人學士也仿效起來,在中秋時節,對著天上又亮又圓一輪皓月,觀賞祭拜,寄託情懷,這種習俗就這樣傳到民間,形成一個傳統的活動,一直到了唐代,這種祭月的風俗更為人們重視,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這個節日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中秋節的傳說是非常豐富的,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之類的神話故事流傳甚廣。

  甲:談到中秋節,自然離不開月餅,下面我們再來聊聊中秋節的月餅。

  據說,中秋吃月餅最早可以上溯到周代,源自我們民族拜月的儀式。嫦娥奔月,吳剛折桂,玉兔搗藥,都在演繹著農業時代人們對月亮的崇拜。這個傳統一直延續到解放初期,那時還有賣兔兒爺的,現在早被米老鼠和櫻桃小丸子取代了。

  乙:傳說到了唐代,月餅還不叫月餅,因餡中有核桃芝麻的舶來品而叫做胡餅,是楊貴妃中秋吃餅賞月時,一時心血來潮說就把它叫做月餅吧,便討好一般把月餅的冠名權歸於了楊貴妃。當然,這只是民間傳說,其實,我國最早出現月餅的文字記載,是出於蘇東坡的詩句:“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也就是說從宋代時起,月餅才漸漸大行其市,並且多了團圓的含義,萬里此情同皎潔,一年今日最分明。到了清代,有竹枝詞寫道:“紅白翻毛製造精,中秋送禮遍都城。”到了民國,有北平俗曲唱道:“荷花未全卸,又到中秋節,家家戶戶把月餅切,香蠟紙馬兔兒爺,猜拳行令同賞月。”可以想見,在歲月的更迭變遷中,月餅曾怎樣的輝煌與深入人心。

  甲:於是,水到渠成一般,傳到我們這一代,中秋節理所當然要吃月餅。我們小輩不但要吃出月餅的香甜,還要品出父母和長輩的關愛,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快快樂樂的長大!

  乙:今天的《身邊小百靈》是年級班的,她給我們帶來的歌曲是《xxx》

  甲:金色年華,建設菁菁校園,展示真我風采!

  乙:金色年華,激揚多彩、亮麗、智慧人生,共建和諧、人文、書香校園!

  甲:親愛的老師、同學們,本期播音到此結束,感謝大家收聽。

  合:下次節目再見!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