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勵人努力奮鬥的小故事(精選8篇)

激勵人努力奮鬥的小故事(精選8篇)

  故事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側重於事件發展過程的描述。強調情節的生動性和連貫性,較適於口頭講述。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激勵人努力奮鬥的小故事,希望大家喜歡!

  激勵人努力奮鬥的小故事 篇1

  一天,幾個白人小孩在公園裡玩。這時,一位賣氫氣球的老人推著貨車進了公園。白人小孩一窩蜂地跑了上去,每人買了一個氣球,興高采烈地追逐著放飛的氣球跑開了。白人小孩的身影消失後,一個黑人小孩怯生生地走到老人的貨車旁,用略帶懇求的語氣問道:“您能賣給我一個氣球嗎?”

  “當然可以,”老人慈祥地打量了他一下,溫和地說,“你想要什麼顏色的?”

  他鼓起勇氣說:“我要一個黑色的。”

  臉上寫滿滄桑的老人驚詫地看了看這個黑人小孩,隨即遞給他一個黑色的氣球。

  他開心地接過氣球,小手一鬆,氣球在微風中冉冉升起。

  老人一邊看著上升的氣球,一邊用手輕輕地拍了拍他的後腦勺,說:“記住,氣球能不能升起,不是因為它的顏色,而是因為氣球內充滿了氫氣。”

  成就與出身無關,與信心有關。這個世界是用自信心創造出來的。有自信,積極的面對自己所擁有的一切,這種積極和自信會幫助人登上成功的山頂。

  激勵人努力奮鬥的小故事 篇2

  一隻章魚的體重可以達70磅。但是,如此龐大的傢伙,身體卻非常柔軟,柔軟到幾乎可以將自己塞進任何想去的地方。

  章魚沒有脊椎,這使它可以穿過一個銀幣大小的洞。它們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將自己的身體塞進海螺殼裡躲起來,等到魚蝦走近,就咬斷它們的頭部,注入毒液,使其麻痺而死,然後美餐一頓。對於海洋中的其他生物來說,它可以被稱得上是最可怕的動物之一。

  但是,人類卻有辦法制服它。漁民掌握了章魚的天性,他們將小瓶子用繩子串在一起沉入海底。章魚一看見小瓶子,都爭先恐後地往裡鑽,不論瓶子有多麼小、多麼窄。

  結果,這些在海洋裡無往不勝的章魚,成了瓶子裡的囚徒,變成了漁民的獵物,變成人類餐桌上的美餐。是什麼囚禁了章魚?是瓶子嗎?不,瓶子放在海里,瓶子不會走路,更不會去主動捕捉。囚禁了章魚的是它們自己。它們向著最狹窄的路越走越遠,不管那是一條多麼黑暗的路,即使那條路是死衚衕。

  工作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許多羈絆和束縛,對於它們,我們毫無辦法。殊不知囚禁我們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是我們不健康的心態和偏激的態度。

  激勵人努力奮鬥的小故事 篇3

  兔子的膽小是出了名的,經常受到的驚嚇總是像石頭一樣壓在它們的心上。

  有一次,眾多兔子聚集在一起,為自己的膽小無能而難過,悲嘆自己的生活中充滿了危險和恐懼。

  它們越談越傷心,就好像已經有許多不幸發生在自己身上,而這也就是它們之所以成為兔子的原因。到了這種地步,負面的想像便無止境地湧現出來。它們怨嘆自己天生不幸,既沒有力氣和翅膀,也沒有牙齒,日子只能在東怕西怕中度過,就連想要拋棄一切大睡一覺,也有什麼都聽得見的長耳朵的阻擾,赤紅的眼睛也就變得更加鮮紅了。

  它們覺得自己的這種生活是毫無意義的,這又成了它們自我厭惡的根源。它們都覺得,與其一生心驚膽戰,還不如一死了之好。

  於是,它們一致決定從山崖上跳下去了結自己的生命,結束一切煩惱。就這樣決定了,於是它們一齊奔向山崖,想要投河自盡。這時,一些青蛙正圍在湖邊蹲著,聽到急促的腳步聲,如臨大敵,立刻跳到深水裡逃命去了。

  這是兔子每次到池塘邊都會看到的情景,但是今天,有一隻兔子突然明白了什麼,它大聲地說:“快停下來,我們不必嚇得去尋死尋活了,因為我們現在可以看見,還有比我們更膽小的動物呢!”

  這麼一說,兔子們的心情奇妙地豁然開朗起來了,好像有一股勇氣噴湧而出,於是它們歡天喜地回家去了。

  不要為我們現在的遭遇就埋怨命運的不公,實際上,世界上還有很多比我們更不幸的人,想想那些更不幸的人仍舊堅強地活著,我們又為什麼不能呢?

  激勵人努力奮鬥的小故事 篇4

  他是《十七歲不哭》裡的簡寧,他是《士兵突擊》裡的吳哲,他是《北京青年》裡的何東,他更是《麻辣女兵》裡的陳雄……他就是李晨,年齡不大,卻已經歷年少成名、跌落谷底、漸有起色、穩紮穩打的演藝之路。

  李晨出生在北京一個普通家庭。九歲那年,媽媽支氣管囊腫復發,一度出現生命危險,為了安慰媽媽,李晨用三塊小磚頭打磨出三顆心放在媽媽手中:“媽媽,這代表我們全家,我們會永遠在一起。”病中的媽媽看著那三顆心,泣不成聲。

  李晨的孝心帶來了好運,媽媽最終病癒出院。

  11歲那年,正和全校同學在操場上做廣播體操的李晨意外被選中拍攝電影《賴寧》,並拿到第一筆“片酬”——當時看來頗為豐厚的500元。

  19歲時,好運再次降臨在李晨身上,剛從藝校畢業的他順利透過“三試”,在幾千人的競爭裡脫穎而出,最終順利“拿下”男一號簡寧。如果說兒時的意外“觸電”帶給李晨新奇,那麼這部“成名作”卻曾讓他吃了些苦頭。“當時看完劇本我就一個感覺,簡寧太完美了,跟我的性格完全相反。演了幾天後,導演開始給我施壓,說這個人物是要穩、要沉得住,你必須要靜下來。不然就換人。那時年齡小,又是主演,被導演這麼‘警告’我真的嚇得夠嗆,可又不知道該怎麼去和導演溝通。就這麼,急哭了。”結果當然是並未換角,李晨成功塑造了簡寧。一夜之間,那個帶著些許木訥的單車少年“簡寧”,成為一代人的偶像,紅透大江南北。

  少年成名,李晨初嘗星滋味。一麻袋一麻袋的粉絲信被寄到家中;走在大街總會被認出;甚至是到醫院打針,針還紮在屁股上,護士小姐卻對他驚叫“你是簡寧”。人氣頗高的他一度信心爆棚,寧願閒著也不願意“倒退”回去演配角。

  這樣的心理使他很長時間沒有片約,抑鬱之下,李晨乾脆將心思撲在玩摩托車上。一天,李晨騎著摩托車在路上飛馳,混沌中和迎面駛來的汽車當頭相撞……醒來時,李晨當即決定停止飆車。

  李晨發現自己還是適合演戲。此後,他積極地尋找各種機會,主動見各類劇組。轉折點出現在電視劇《十三格格》,李晨出演男一號七貝勒。此角色武藝高強,令毫無武術功底的李晨格外重視。“當時一點不會,要學的東西太多。所以我沒事就跟劇組的武生套近乎,希望他們能多教我幾招。”

  《十三格格》並非人盡皆知的超熱門電視劇,但李晨在劇中的不俗表現卻為他個人贏得更多的機會。之後的《危情24小時》讓更多觀眾的目光重新聚焦於這位“娃娃臉”的男星身上,再接下來就是眾所周知的《士兵突擊》《我的團長我的團》等劇。然後是今年紅透熒屏的《北京愛情故事》《北京青年》,李晨再次成為了當紅小生。

  李晨用拼搏譜寫自己的奮鬥史,他的奮鬥曲線如詩一般絢爛。

  激勵人努力奮鬥的小故事 篇5

  悉尼·布倫納是南非著名的生物學家,2002年諾貝爾生理學獎獲得者。

  一次,布倫納應邀前往倫敦大學做演講。當布倫納準備向學生們介紹自己的研究成果時,坐在前排的一位學生站起來說:“布倫納先生,你今天能從生物學的角度,向我們講一講為人處世方面的一些經驗嗎?”這個問題令布倫納始料未及。但學識淵博的布倫納很快就反應過來,他微笑著對提問的同學說:“當然可以。”說完,他反問這位同學:“如果你走進一片蘋果園,憑肉眼你能很快找出園中最粗的一棵蘋果樹嗎?”這位同學想了想,然後搖搖頭:“這似乎有些困難。”

  布倫納看了一眼臺下的聽眾,說道:“其實並不難,那棵結果最多的蘋果樹,一定是最粗的。”“這有什麼訣竅嗎?”有聽眾馬上問布倫納。

  布倫納提高了聲音:“因為地球上的生命是個相互連通的整體。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講,每個個體都是地球能量的載體和流通的管道。只有自己的能量輸送出去了,才會有更多的能量補充進來。所以,我們就經常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蘋果樹結果的初期,有些果樹長得又粗又壯,但因結果少,幾年後就被結果多的果樹超過了。只有那些願意奉獻自己能量的蘋果樹,才能得到土地的能量回饋,從而長得更加粗壯,結出更多的果實來。”

  做人處世就和蘋果樹結果一樣,拒絕付出就是拒絕成長。一個奉獻得越多的人,存在就越強大,生命也就愈加的豐富和繁盛。

  激勵人努力奮鬥的小故事 篇6

  1942年的一天早上,波蘭醫生拉佐斯基像往常一樣打開了診所的門,天灰濛濛的,街上沒有幾個人影,眼前一片死氣沉沉的景象。拉佐斯基長嘆一口氣,自從納粹佔領洛斯瓦朵小村後,這個美麗的小村就面目全非了。

  家人曾勸他離開,可是拉佐斯基卻捨不得純樸的村民們。他忘不了村民那一件件飽含誠意的禮物,忘不了被他救治過的阿媽跪在地上時那滿是淚水的臉。納粹一再宣揚猶太人是最劣等的民族,可是在拉佐斯基心中猶太人都是好人,他們善良誠實懂得感恩,拉佐斯基早把自己當成了他們當中的一員。

  拉佐斯基正準備關上門,忽然跑進來一個面容悽惶、衣衫襤褸的中年男人。男人“撲通”跪在了地上,拉住拉佐斯基的手說:“醫生,你救救我吧,我剛從集中營裡逃出來,那裡根本不是人呆的地方!”拉佐斯基一陣心痛,說實話,他實在是無能為力,現在納粹已經限制了他的活動範圍,有時他也慶幸自己不是猶太人,否則早被抓進集中營了。拉佐斯基拿出自己準備吃的食物遞給中年男人,男人沒有接,他看著小屋,眼裡渴望的光芒黯淡了,這個屋子又窄又小,即使醫生收留他,無處不在的納粹也會找到他。

  男人轉身想走,拉佐斯基叫住了他說:“你在這裡躲幾天吧。”他把男人暫時安置在了他偷偷挖掘的應付突發情況的小地下室中。

  拉佐斯基坐在椅子上,他心煩意亂,好像無數雙渴望生命的眼睛正在看著他,難道就這樣任納粹宰割,有沒有一種辦法可以讓他們逃離納粹的魔爪?

  拉佐斯基站起身,不小心踢到了一個小瓶,他拿起小瓶,眼睛亮了。這瓶裡裝的是他做實驗用的疫苗,能不能製造出一種假疫苗,對人體無害卻能騙過納粹呢。

  拉佐斯基十分激動,他彷彿在黑暗中抓住了從牆縫裡透射過來的微弱陽光。接下來,拉佐斯基夜以繼日地研究,經過不斷摸索,他終於製造出了假疫苗。這種疫苗能讓人在立克次體細菌檢查時呈陽性,但其實不會引起任何反應。

  拉佐斯基在投奔他的男子身上試用了假疫苗,結果男子在檢查時被證實患上了由立克次體細菌引起的傳染性極強的斑疹傷寒,最終男子幸運獲釋,他以及他的家人一起被隔離了。

  試用成功後,拉佐斯基又如法炮製,在其他人身上使用假疫苗,漸漸形成細菌大規模擴散的假象。納粹擔心疫情擴散,決定隔離全村,也就意味著拉佐斯基拯救了8000個猶太人的生命!

  戰爭結束時,有人問拉佐斯基為什麼那麼勇敢,拉佐斯基說,在行醫時,我最喜歡的是村民看我時的眼神,他們的眼睛裡藏著善良、信任、敬意和對我深深的愛,如果有辦法,我一定拯救他們,很幸運,我找到了辦法。

  時光流轉,因為電影《辛德勒的名單》,那個和拉佐斯基一樣拯救猶太人於水火中的辛德勒早已聞名全世界,而拉佐斯基醫生卻一直鮮為人知,據報導,拉佐斯基拯救的人數比辛德勒更多!

  2015年,波蘭小城斯塔洛瓦沃拉舉辦了一場紀念拉佐斯基醫生的活動,8000個猶太人的代表發言稱,我們永遠不會忘記拉佐斯基,他是猶太人的英雄!

  激勵人努力奮鬥的小故事 篇7

  戰爭和變革年代比較容易出英雄,是時勢造英雄,比如劉邦和朱元璋,如果在和平年代基本上沒有他們玩的份;但並不意味著和平年代就不出能人,俞敏洪老師談成功與奮鬥。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環境展示不同的能力,和平年代比較容易出文學家和科學家,比如李白蘇東坡張衡,也出政治家,比如王安石張居正,他們為時代增色,也是人傑。

  不要用我們的現在判斷我們的未來,現在倒黴不一定以後倒黴,現在精彩不一定以後精彩。就像不同的季節會有不同的鮮花開放一樣,生命在不同的.年齡也會展示出不同的風采。有人青春得意,有人中年燦爛,有人老年輝煌。生命總會有各種各樣的起起伏伏,但精彩的生命有一點是共同的,就是從來沒有放棄過自己。

  儘管我們常說為自己活著,但實際上我們都透過別人的眼睛看自己的形象。一個從來沒有得到承認的人,很難產生對生命的熱情。我們穿衣打扮或者努力學習工作,不僅是為了實現自我,也為了成為群體中被認可的一員。假如周圍的人消失了,你會發現正在做的事情大多失去了意義。我們為自己活也為別人活,挺好!

  一個人開車技術的高低,在平坦的大路上是看不出來的,只有在遇到危急情況或險峻山路時,才能看出司機的反應速度和駕駛技術,成功的名言《俞敏洪老師談成功與奮鬥》。同樣,在一切都順利的時代很難看出一個人的真正能力,一個人的能力在處理危機事件和緊急事件時最容易體現出來。這就是為什麼在戰爭和變革年代比較容易區分英雄和狗熊的原因。

  有一句話說,一個人的才能就像懷孕一樣,時間久了自然就看出來了。這句話只說對了一半。一個人的才能想要被社會所用,除了擁有才能,還要有向社會推銷才能的本領,要營銷自己。否則就算你懷孕了別人也不一定會看見。當然沒有才能到處推銷,就像放個枕頭在衣服裡裝懷孕一樣,最終會讓人發現是草包一個。

  當人遇到困境時,採取的態度決定了他是否能反敗為勝。困境通常不能一下子擺脫,所以採取的第一態度是耐心等待,困境就像開車前後被堵,再著急也沒法扛著車出去;其次是要淡化困境並從中受益,就像周文王被囚羑里著《易經》;最後是永存希望,尋找機遇。曼德拉27年監獄從沒放棄黑人平等的事業終獲全勝。

  我有一個比喻,困難就像一條狗。小時候在農村狗很多,當你遇到狗時,如果勇敢迎著它走過去狗就會怕你,如果轉頭就跑狗就會追你,說不定還咬你。狗的天性是你不怕它它就怕你,你怕它它就追你。困難也一樣,迎著困難前進,通常困難就能解決,如果往後退,困難可能就會把你壓倒。在困難面前不能輸了鬥志。

  一個人需要不斷拋棄,我們需要拋棄過去的失敗,也需要拋棄過去的成功。拋棄過去的失敗,是因為失敗就像黎明前的黑暗,不拋棄就沒有陽光燦爛;拋棄過去的成功,是因為成功就像登上一座山,如果你迷戀此山風光,就沒法攀登下一座更高的山峰。在企業界,拋棄失敗的代表是史玉柱,拋棄成功的代表是李開復。

  有人經常把自己坐的位置等同於領導力,在某個位置上呼風喚雨,覺得自己無所不能,等到一旦從位置上下來,卻發現門前冷落車馬稀,沒有了追隨者。一個人應該清醒對待擁有的職位,千萬不要把擁有的權力和地位當作個人魅力和領導力。領導力是除了信念什麼都沒有的時候你依然擁有追隨者的一種能力和影響力。

  孫子說“投之亡地然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其實這樣做是有先決條件的,一力量不會太懸殊,二士兵在死地依然滿懷信心,三沒有更好的辦法。今天我們對事業的追求,要有置之死地的決心,但也必須考慮到成功的條件,否則一味蠻幹,最後苦了自己。就算是一頭獅子,放在死地和大象對抗,也依然是不明智的。

  一個人做事最後能不能成,要看能不能把握小方向和大方向,小方向是自己的努力目標,大方向是世界的發展潮流。大方向對了沒小方向不行,低頭做事不管大方向更不行。有一群人向北極出發,發現越走離北極越遠,所有的儀器都表明他們的方向是對的,那怎麼越走越遠呢,原來他們是在一塊向南漂的巨冰上行走

  激勵人努力奮鬥的小故事 篇8

  明代著名思想家袁了凡幼年喪父,他母親讓他學醫,將來可以有門活命的手藝。一次,袁了凡上山採藥,路過慈雲寺的時候,遇到一個鶴髮童顏的老先生,自稱姓孔,善於推算人的命運。他很好奇,就讓他算,先生說:“你本是個當官兒的主兒,明年就能考中秀才,還是別學醫了吧!”

  袁了凡將信將疑,徵得母親同意後,棄醫從學,第二年果然考中秀才,連他考試的名次都跟預測的一模一樣。他服了,把孔先生請到家中,讓他推算一生的命運。孔先生也沒客氣,給他算得很詳細,哪一年考取第幾名,哪一年應當做貢生,哪一年可以在某省當縣長,甚至告訴他,他五十三歲八月十四日的丑時壽終正寢,命中沒有兒子。

  袁了凡把孔先生的話一一記錄下來,多次驗證,均分毫不差。於是,袁了凡相信一個人的進退功名浮沉,都是命中註定。就像一層窗戶紙,捅破之後,他就豁然開朗了。本來嘛,既然一切都是命定的,那還不辭辛苦地折騰什麼呢?心態放開後,他整天遊山玩水。

  有一天,他到棲霞山閒逛,遇到了雲谷禪師。或許是從這個年輕人臉上,看到了不應有的榮辱不驚的淡定與從容,雲谷禪師大為驚異,問他說:“自從你進來後,我不曾看見你起一個妄念,這是什麼緣故呢?”袁了凡老實地回答了事件的經過,說:“既然命運都是個定數,沒有辦法改變,再有什麼想法又有什麼用呢?”

  雲谷禪師笑道:“我本來認為你是一個了不得的豪傑,哪裡知道,你原來只是一個庸庸碌碌的凡夫俗子。命由我自己造,福由我自己求,哪裡有不可更改的定數呢?”

  一句話點醒夢中人,他埋頭苦讀,發誓打破命運的魔咒。第二年,他參加秋季鄉試,高中第一名,而孔先生給出的定數是第三名。隨後,他到京城參加會試,竟然考中了進士,這在孔先生的命運預言裡是不存在的。

  從此,袁了凡把所謂的定數完全拋在了一邊,結果命運發生了神奇的逆轉。他不僅當了縣長,還在兵部當上了司長;不僅有了孩子,還是個兒子;不僅活過了53歲,還活到了74歲高齡。69歲那年,他把自已身體力行改變命運的事,寫成了《了凡四訓》傳給後人。

  決定我們命運的,從來不是上天的定數,而是我們的想法。人生中,一個人最有可能把握的,就是自己的行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