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受降城聞笛原文翻譯及賞析3篇

夜上受降城聞笛原文翻譯及賞析3篇

夜上受降城聞笛原文翻譯及賞析1

  原文

  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

  翻譯

  譯文

  回樂峰前的沙地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

  不知何處吹起淒涼的蘆管,一夜間徵人個個眺望故鄉。

  註釋

  ⑴受降城:唐初名將張仁願?為了防禦突厥,在黃河以北築受降城,分東、中、西三城,都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境內。另有一種說法是:公元646年(貞觀二十年),唐太宗親臨靈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受降城”之名即由此而來。

  ⑵回樂峰:唐代有回樂縣?,靈州治所,在今寧夏回族自治區靈武縣西南。回樂峰即當地山峰。一作“回樂烽”:指回樂縣附近的烽火臺。

  ⑶城下:一作“城上”,一作“城外”。

  ⑷蘆管:笛子。一作“蘆笛”。

  ⑸徵人:戍邊的將士。盡:全。

  賞析

  這是一首抒寫戍邊將士鄉情的詩作,從多角度描繪了戍邊將士(包括吹笛人)濃烈的鄉思和滿心的哀愁之情。

  詩歌的前兩句描寫了一幅邊塞月夜的獨特景色.舉目遠眺,蜿蜒數十里的丘陵上聳立著座座高大的烽火臺,烽火臺下是一片無垠的沙漠,在月光的映照下如同積雪的荒原。近看,高城之外月光皎潔,如同深秋的寒霜。沙漠並非雪原,詩人偏說它“似雪”,月光並非秋霜,詩人偏說它“如霜”。詩人如此運筆,是為了借這寒氣襲人的景物來渲染心境的愁慘淒涼。正是這似雪的沙漠和如霜的月光使受降城之夜顯得格外空寂慘淡。也使詩人格外強烈地感受到置身邊塞絕域的孤獨,而生髮出思鄉情愫。

  如果說前兩句寫景,景中寓情,蓄而未發;那麼後兩句則正面寫情。在萬籟俱寂中,夜風送來嗚嗚咽咽的蘆笛聲。這笛聲使詩人想到:是哪座烽火臺上的戍卒在借蘆笛聲傾訴那無盡的邊愁?那幽怨的笛聲又觸動了多少徵人的思鄉愁?在這漫長的邊塞之夜,他們一個個披衣而起,憂鬱的目光掠過似雪的沙漠,如霜的月地,久久凝視著遠方······“不知何處”,寫出了詩人月夜聞笛時的迷惘心情,映襯出夜景的空寥寂寞。“一夜”和“盡望”又道出徵人望鄉之情的深重和急切。

  從全詩來看,前兩句寫的是色,第三句寫的是聲;末句抒心中所感,寫的是情。前三句都是為末句直接抒情作烘托、鋪墊。開頭由視覺形象引動綿綿鄉情,進而由聽覺形象把鄉思的暗流引向滔滔的感情的洪波。前三句已經蓄勢有餘,末句一般就用直抒寫出。李益卻蹊徑獨闢,讓滿孕之情在結尾處打個迴旋,用擬想中的徵人望鄉的鏡頭加以表現,使人感到句絕而意不絕,在戛然而止處仍然漾開一個又一個漣漪。這首詩藝術上的成功,就在於把詩中的景色、聲音、感情三者融合為一體,將詩情、畫意與音樂美熔於一爐,組成了一個完整的藝術整體,意境渾成,簡潔空靈,而又具有含蘊不盡的特點。

  這首詩語言優美,節奏平緩,寓情於景,以景寫情,寫出了徵人眼前之景,心中之情,感人肺腑。詩意婉曲深遠,讓人回味無窮。劉禹錫《和令孤相公言懷寄河中楊少尹》中提到李益,有“邊月空悲蘆管秋”句,即指此詩。可見此詩在當時已傳誦很廣。《唐詩紀事》說這首詩在當時便被度曲入畫。仔細體味全詩意境,的確也是譜歌作畫的佳品。因而被譜入弦管,天下傳唱,成為中唐絕句中出色的名篇之一。

夜上受降城聞笛原文翻譯及賞析2

  夜上受降城聞笛

  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

  古詩簡介

  《夜上受降城聞笛》是唐代詩人李益的代表作之一。全詩四句二十八字,抒寫了戍邊將士思念家鄉、懷念親人的感情。前二句寫月下邊塞的景色;三句寫聲音,聞見蘆管悲聲;四句寫心中感受,蘆笛聲牽動徵人回鄉之望。全詩把景色、聲音、感受融為一體,意境渾成,餘味無窮。

  翻譯/譯文

  回樂峰前的沙地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月色猶如秋霜。

  不知何處吹起淒涼的蘆管,一夜間徵人個個眺望故鄉。

  註釋

  ⑴受降城:唐初名將張仁願為了防禦突厥,在黃河以北築受降城,分東、中、西三城,都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境內。另有一種說法是:公元646年(貞觀二十年),唐太宗親臨靈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受降城”之名即由此而來。

  ⑵回樂峰:唐代有回樂縣,靈州治所,在今寧夏回族自治區靈武縣西南。回樂峰即當地山峰。一作“回樂烽”:指回樂縣附近的烽火臺。

  ⑷蘆管:笛子。一作“蘆笛”。

  ⑸徵人:戍邊的將士。盡:全。

  賞析/鑑賞

  這首詩寫得有色有聲有情。烽火臺、沙漠、高城、月色,構成了徵人思鄉的典型環境;如泣如訴的笛聲更觸發起徵人無限的鄉思。全詩將詩情、畫意和音樂美熔於一爐,構成了幽邃的藝術境界。是一首抒寫戍邊將士鄉情的詩作,從多角度描繪了戍邊將士(包括吹笛人)濃烈的思鄉和滿心的哀愁之情。

  詩的開頭兩句,寫登城時所見的月下景色。是觸發徵人鄉思的典型環境。一種置身邊地之感、懷念故鄉之情,隱隱地襲上了詩人的心頭,營造了一種寂寥,悽清的徵人鄉思的典型環境。淒涼幽怨的蘆笛聲,喚起了徵人思鄉之情。“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不知”兩字寫出了徵人迷惘的心情,“盡”字又寫出了他們無一例外的不盡的鄉愁。

  從全詩來看,前兩句寫的是色,第三句寫的是聲;末句抒心中所感,寫的是情。前三句都是為末句直接抒情作烘托、鋪墊。開頭由視覺形象引動綿綿鄉情,進而由聽覺形象把鄉思的暗流引向滔滔的感情的洪波。前三句已經蓄勢有餘,末句一般就用直抒寫出。李益卻蹊徑獨闢,讓滿孕之情在結尾處打個迴旋,用擬想中的徵人望鄉的鏡頭加以表現,使人感到句絕而意不絕,在戛然而止處仍然漾開一個又一個漣漪。這首詩藝術上的成功,就在於把詩中的景色、聲音、感情三者融合為一體,將詩情、畫意與音樂美熔於一爐,組成了一個完整的藝術整體,意境渾成,簡潔空靈,而又具有含蘊不盡的特點。

夜上受降城聞笛原文翻譯及賞析3

  原文:

  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

  譯文

  回樂烽前的沙地潔白似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深秋白霜。

  不知何處吹起淒涼的蘆管,惹得出徵的將士一夜都在思念家鄉。

  註釋

  受降城:唐初名將張仁願?為了防禦突厥,在黃河以北築受降城,分東、中、西三城,都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境內。另有一種說法是:公元646年(貞觀二十年),唐太宗親臨靈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受降城”之名即由此而來。

  回樂烽:烽火臺名。在西受降城附近。一說當作“回樂峰”,山峰名,在回樂縣(今寧夏靈武西南)。

  蘆管:笛子。一作“蘆笛”。

  徵人:戍邊的將士。盡:全。

  賞析:

  這是一首抒寫戍邊將士鄉情的'詩作。詩題中的受降城,是靈州治所回樂縣的別稱。在唐代,這裡是防禦突厥、吐蕃的前線。

  詩的開頭兩句,寫登城時所見的月下景色。遠望回樂城東面數十里的丘陵上,聳立著一排烽火臺。丘陵下是一片沙地,在月光的映照下,沙子象積雪一樣潔白而帶有寒意。近看,但見高城之外,天上地下滿是皎潔、淒冷的月色,有如秋霜那樣令人望而生寒。這如霜的月光和月下雪一般的沙漠,正是觸發徵人鄉思的典型環境。而一種置身邊地之感、懷念故鄉之情,隱隱地襲上了詩人的心頭。在這萬籟俱寂的靜夜裡,夜風送來了淒涼幽怨的蘆笛聲,更加喚起了徵人望鄉之情。“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不知”兩字寫出了徵人迷惘的心情,“盡”字又寫出了他們無一例外的不盡的鄉愁。

  從全詩來看,前兩句寫的是色,第三句寫的是聲;末句抒心中所感,寫的是情。前三句都是為末句直接抒情作烘托、鋪墊。開頭由視覺形象引動綿綿鄉情,進而由聽覺形象把鄉思的暗流引向滔滔的感情的洪波。前三句已經蓄勢有餘,末句一般就用直抒寫出。李益卻蹊徑獨闢,讓滿孕之情在結尾處打個迴旋,用擬想中的徵人望鄉的鏡頭加以表現,使人感到句絕而意不絕,在夏然而止處仍然漾開一個又一個漣漪。這首詩藝術上的成功,就在於把詩中的景色、聲音、感情三者融合為一體,將詩情、畫意與音樂美熔於一爐,組成了一個完整的藝術整體,意境渾成,簡潔空靈,而又具有含蘊不盡的特點。因而被譜入弦管,天下傳唱,成為中唐絕句中出色的名篇之一。

  (陳志明)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