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教育的調查報告(通用7篇)

關於教育的調查報告(通用7篇)

  在不瞭解某一情況、某一事件時,我們需要開展調查工作,調查工作結束後,通常還需要寫調查報告。現在你是否對調查報告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教育的調查報告,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於教育的調查報告 篇1

  一、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一)具體目標

  1、農村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現狀。

  2、當前農村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3、當前農中學生的學習心理成因及對策。

  (二)調查方法

  1、問卷調查

  學生問卷,內容涵蓋教育價值觀、學習態度、學習需求和學習目的四個方面。問卷調查在澄西中學進行,共發問卷800份,回收有效問卷786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樣本數。

  2、座談會及個案調查

  整個調查共召開了兩次教師座談會,四次學生座談會。這些座談會,不僅為我提供了大量生動的典型材料,而且為理性分析提供了依據。

  二、調查結果

  透過對學生問卷調查分析和多次與教師、學生座談的結果顯示,農村中學生的學習心理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徵。

  (一)農村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現狀分析

  1、教育價值觀

  調查顯示,大部分農村中學生具有較為明確的教育價值觀。60%的學生認為學習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質,32%的學生認為學習的作用是為了考大學,8%的中學生沒有考慮。另外,農村中學生的教育價值觀帶有顯著的經濟社會特徵。許多學生認為,農村青年的經濟收入與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學生認為大學生掙錢多,25%的學生認為高中畢業生掙錢多,8%的學生認為初中畢業生掙錢多。

  2、學習態度

  調查結果表明,67%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較高,24%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中等,9%的學生害怕學習,這與“考大學”意識的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學習的學生數佔相當份額。而且,我們在調查中還發現,90%的學生都有自己“最討厭的課程”。學生害怕學習或討厭某些課程的根本原因,一是與教師的教學方法緊密相關;二是與該課程的實用價值緊密相關。86%的學生對與現實生活聯絡緊、實用性強的數學、物理、化學熱情較高,而對學術性較強的歷史、地理、生物、英語不感興趣。在學生討厭的課程中,英語是高中生厭惡的核心課程之一,有45%的學生認為“英語對於我們以後的生活幾乎沒有用處”。

  關於教育的調查報告 篇2

  一、問題的提出

  作業是學生鞏固知識,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但是,在新課程理念的引導下,數學學科的教育理念發生了很大變化,教學的各個環節在操作運行當中必然有相應的變化,作業做為教學環節之一,再加之其“有形可考”、涉及面廣”的特點,成為學校、社會和家長共同觀注的焦點,就顯得很正常。

  因此,我們有必要對作業進行深入的研究,從中可以瞭解學生目前對作業的態度和心理,透過作業這面“折射鏡”探視教與學的狀況,尋求家庭教育、社會教育與學校教育一致性的方法,樹立全新的作業觀和探索新型的'作業模式,這些都是有著積極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的。

  在實際調查中,從小學二、三、五年級,任意抽出200人為調查物件,答卷過程中,低年級由教師領答,對學生不理解的詞語進行客觀的解釋,但不把教師主觀意念附加給學生,高年級學生獨立完成,全部以不記名形式填寫問卷。調查時間為20xx年5月上旬,教師和學生尚未完全瞭解新的教學理念。

  二、調查的結論及分析

  1、關於學生作業觀的分析

  (1)“學生對作業態度認真”佔72%,但56.7%的“學生只認為作業就是鞏固知識的重要途徑”,只有10%的學生認為作業是提高能力,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重要途徑。由此可見學生對“知識”這一概念的理解層面過於簡單,注重的主要是陳述性知識;

  (2)“作業是學生應該完成的任務”佔30%,“習慣與別的學生對答案,錯了馬上改,免得老師打錯號”佔72.3%,“若遇到課上學習的東西被遺忘,就看課本,再把作業完成”佔25%,不難看出,學生對作業存在“任務”的觀點。

  2、關於作業與學生非智力因素關係的分析

  (1)“先完成感興趣的作業”佔65%,“對感興趣的學科不僅認真做而且有時間自找題做,對討厭的學科不認真做甚至不做”佔57.7%,可見興趣在很在程度上決定著作業完成的質量;

  (2)“對解決難題沒有信心不願花時間再想”佔28%,表明學生對學好數學,應用數學解決問題缺乏自信心。

  3、關於學生完成作業過程中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和科學態度的分析

  (1)“反思解題過程,考慮是否還有其它解法”佔18%,表明學生對開放型的題目見得少,對數學答案的多樣性缺乏認識,仍然把數學看成是程式化、模式化的科學;

  (2)“做完題後將解法規類”僅佔31%,表明學生缺乏對知識的認真總結的良好習慣;

  (3)“有解題思路或能夠解決問題就是會做”佔26%,“能看明白答案中解答過程就是會做”佔64.7%,表明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機會少能力差,只滿足與解題;“對疑難問題不能靠問,要獨立思考”佔24%,“對疑難問題沒必要記錄,反正也不會”佔60.7%,表明學生獨立思考問題能力差,探索慾望不強,不能夠正確對待遇到的問題,不善於提出問題,提問題的意識淡泊。

  4、關於學生對作業處理及作業結果評價的分析

  (1)“對老師檢查的作業認真完成”佔20%,“喜歡老師處理作業方式全批改”佔26.4%,“學生互判老師講評”佔32.7%,以上三項表明,學生對作業的處理方式渴求別人的評價,包括教師和同伴的評價;

  (2)教師批閱後很高興,是因為“全對”佔20.5%,是因為“老師給表揚性評語”佔13.3%,是因為“老師將自己的解法做典型”佔66.7%,以上三項說明,學生願意表現“個性化”解法,體驗學習成就感要求迫切,對一般表揚性評語表現的興趣不濃。

  三、改進的建議及對策

  1、重新認識作業的重要性

  在新的教育觀、數學觀和學生觀的指導下,我們對作業的認識應該有新的角度,作業不僅僅是鞏固知識的途徑,還可以對作業做出更多的理解和認識。

  (1)作業是課堂教學後學生進行的一種活動,作業就可以理解為是教師與學生學與教的縮影,是學生在學校課堂學習階段性的總結與實踐;

  (2)作業既可以是鞏固性的內容,也可以是應用性、實踐性的內容,作業就可以理解為是數學學科和課堂教學內部的學習轉移到聯絡數學學科和課堂教學外部學習的途徑,是數學課堂的延伸,從而體現數學與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絡,瞭解數學的價值;

  (3)作業往往與學生家長見面,甚至接受家長的指導與檢查,作業就可以理解為是溝通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媒體。

  2、作業批改反饋形式多樣,以有利於人的發展為目標。

  (1)學生完成的作業是學生的“成果”,學生的成果渴求得到他人的評價,因此作業的批改力求涉及到每一個學生,使每一個學生都感到自己得到了觀注;

  (2)批改的形式可以是由教師批改,也可以是同伴交流自評,對學生作業成果的評價,力求針對不同學生做出不同的評價,切記一般化鼓勵性評語,要評價出學生的特色,使學生感到自己與眾不同,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發展;

  (3)反饋形式力求多樣,既可以是讓學生向同伴展示自己的解法,也可以是全班性的階段性作業展評,使每一個學生都有成就感。因此我們對作業的批改和反饋,不能僅僅停留在完成與否、對錯與否的層面上,應認識到作業對人的可持續性發展也有著其它教學環節所不能替代的、積極的作用。

  3、更新家長觀念,樹立新的成材觀。

  在家長的觀念中,學生的成材觀是家長最為觀注的,並且直接影響著家長指導和檢查學生作業的態度,為了我們共同的目標,我們應多聯絡家長,在人材觀上形成共識,即從追求特定時限學習目標的實現,轉變到著眼於學生終生學習和可持續發展上來,認識到每個人可以為社會做出不同的貢獻。我們可以請家長參加座談會,成立家長學校,請教育專家做權威性的講座,也可以向家長定發放一些學習資料,還可以請家長共同走進課堂,共同感受新觀念下的數學課堂氛圍,使家長認識到我們的目標是一致的,那麼我們對作業的態度也應該是一致,我們的觀注方向就更應該是一致的。

  關於教育的調查報告 篇3

  一、資料統計

  學歷方面:受訪家長中,44.8%的家長學歷在初中以下,高中的有37.1%,而大專以上的僅佔8.1%。

  意識方面:自認有能力輔導孩子學習的只佔11.%,而在獲取輔導孩子能力、掌握教育方法的意識方面,高達34.6%的家長竟然回答“一點都不希望”,且希望得到幫助的家長不到10%。

  二、原因透析

  1、居村家長學習意識淡薄,難得看書看報,更何況兒童教育、心理輔導之類的書籍;

  2、居村家長對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沒有足夠重視,家庭教育行為極為欠缺;

  3、居村家長自身生活方式的非健康因素干擾太多,給孩子的負面影響不容小視;

  三、市民聲音

  記者採訪中發現,排除素質的原因,相當多的家長都會用“工作”說事,以此來作為自己缺失家庭教育的藉口。

  四、專家評點

  順德區容桂幸福陳佔梅小學校長曾憲松:家長素質的高低是相對性的,不可否認居村的家長相對城區的會稍為偏低一些,而且素質偏低的家長對孩子教育的關注度就明顯低於素質高的家長,表現出參與教育的意識不強,有些家長甚至把孩子完全託管於學校,自己不聞不問。要改變這一點關鍵要強化家長的參與意識,家庭也是孩子的一所學校,家長更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家長要認識到教育孩子也是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

  關於教育的調查報告 篇4

  當前教育公平面臨的突出問題:

  1、城鄉、區域義務教育發展不均衡

  教育投入差距大。

  基本辦學條件差距大。

  師資隊伍差距大。

  2、貧困家庭學生上學支付困難

  目前全國公辦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生總數為1450萬人,其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約294萬人,佔在校生總數的20%,特別困難學生約123萬人,佔在校生總數的8% 。高中階段在校生約4800萬,其中普通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約400萬人,佔在校生總數的17%;職業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約480萬人,佔在校生總數的30%。但高校銀行審批貸款學生92萬人,僅佔高校貧困家庭學生的31.3%,佔特困生的比例也只有74.8%。高中階段貧困生資助體系尚未建立。

  3、進城農民工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困難

  部分農民工子女上不了學。九城市農民工子女約為280萬人,義務教育階段入學率為90.7%左右,並且隨著年齡增大,農民工子女中失學的比例逐漸提高。

  相當部分農民工子女上學負擔較重。據調查,農民工子女在小學階段,一般每學期借讀費在300—400元;中學階段在500元左右。

  4、普通高中上好學校難、擇校壓力大

  5、中等職業教育收費高、綜合收益低

  20xx年全國中等職業學校的生均學費水平為2086元/學年,普通高中為1055元/學年,前者是後者的1.98倍。雖然中等職業學校收費較高,但學生畢業後並不能得到相應的回報,相反,他們的實際回報不如普通高中畢業生。

  6、高等學校入學機會存在地區差距

  目前,高校招生與高中階段畢業生數之比,東北三省為66.5%,東部地區55.5%,西部地區443%。部屬高校在屬地招生的比例有明顯下降,但該比例超過40%的高校仍有18所,其中比例者達54%。

  關於教育的調查報告 篇5

  調查時間:

  2月18日至2月23日

  調查地點:

  xx市xx縣xx鎮

  調查內容:

  關於農村小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存在這種問題的原因以及解決問題的措施。

  在當代,教育改革的春風已吹遍中華大地,黨和國家也高度重視和支援農村教育事業的發展。但是,在我國大多數農村地區,尤其是在渝東南片區的少數民族自治地區的農村教育還存在著嚴重的問題。

  一、種硬體、軟體裝置極少,甚至沒有。

  原因:

  1、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相當落後,政府沒有資金投入到教育事業中或是隻有極小部分作為教育經費。

  2、由於國家政策的影響,在義務教育階段免收書本費,國家禁止學校亂收費等政策的實施,學校收入減少,活動資金減少。所以學校也沒有資金投入到基礎設施的建設中。

  二、農村小學師資力量薄弱,教師的整體水平不高。

  原因:

  1、由於政府對農村小學的重視程度遠遠低於城市小學,導致農村小學教師的福利待遇遠遠低於城市小學教師,所以許多人不願意留在農村工作。

  2、農村小學地處偏遠山區,環境差,居住條件差,對外交通聯絡都不方便,更重要的是資訊閉塞。

  3、對於年輕教師來講,農村小學的發展空間小,對他們的發展制約性強,年輕人大多不願意留在農村工作。因此,在農村小學裡,許多教師都是年齡稍微長的他們的思想觀念比較落後,與現代社會的發展水平不協調。

  三、庭教育欠缺,孩子在家不能接受正常的家庭教育。

  原因:

  1、父母學歷不高,不能輔導孩子的功課,不能處理好孩子的學習問題。孩子在家庭作業中遇到的難題無處求解,導致孩子對學習的厭惡。

  2、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農村人口開始大幅度的進城務工,許多孩子留守在家由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照顧,甚至無人照顧,無人教育。

  3、家長的家庭教育知識缺乏,有的家長因孩子的作業不會做,考試成績不理想就大打出手,對孩子的教育是非打即罵。使孩子處於被動學習狀態,喪失對學習的興趣。

  4、家長與孩子缺少溝通,由於父母的嚴格,使孩子對家長產生敬畏心理,有什麼話不敢給父母說,有什麼事不敢對父母說。是孩子產生自閉、自卑心理,牴觸學習。

  關於教育的調查報告 篇6

  一、資料統計

  寄望方面:有43.2%的居村家長希望孩子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對孩子的思想建設、內心感受以及綜合能力的培養比較忽視;

  關注度方面:在校表現的關注佔20.5%,能否自覺完成作業佔19.5%,而關注品德表現及校園生活感受的只佔13%。

  對錯犯錯方面:能採取說服教育為主要方式的佔57.3%,而採取“不理他”“關在家裡”“罰站”等消極方法的有22.7%。

  二、原因透析

  1、理念失衡。

  一方面期望孩子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另一方面把才能侷限於孩子的書本知識或成績表現;

  2、方式失策。

  基於對孩子的期望,在面對孩子錯誤的時候,認為嚴厲、高壓才會對孩子有更大的觸動。

  三、市民聲音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家長都未能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管我上班多麼辛苦,我都會和我愛人輪流對孩子的作業每天都進行檢查,及時發現其學習中的問題和錯誤。(會打孩子嗎?)會,教育過程中肯定有時候對他的表現不滿意而採取一些武力,但這也是為他好啊。”梁軍如雖然只有初中文化,但他卻希望讀小學的孩子會有更好的發展,考上好學校從而有個好工作。羅慶在回答記者關於對孩子的希望時也表達著相似的觀點,“每次考試我都要求孩子要進到前五名,否則肯定會有些懲罰。”對於孩子的素質教育,許多居村家長對此並不理解,認為那是一種浪費時間的“玩耍”,還不如將書本的知識再好好學習。

  四、專家評點

  珠江少年雜誌社主編蘇穎:過於關注孩子成績表現,這是一種很普遍的現象,中國父母最愛孩子,但這種愛很多時候都只表現在給予孩子好的生活物質,忽略了孩子道德品質上的培養,以及情感的交流。還有,大多家長都只把孩子看成是自家所有物,無論自家孩子多優秀,都覺得比不上別家孩子。孩子要長大,長大後就成為一個社會人,要服務於社會,要是家長能把孩子放到社會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的成長,讓孩子走出家門,多接觸社會,這樣的教育方式或許對孩子的成長更有益。

  關於教育的調查報告 篇7

  一、巧立名目亂收費

  國務院已經明令禁止不再向農村中小學生收取書本費,課桌費等費用,而學校則巧立名目實施亂收費,有的學校將練習冊,英語磁帶等學生必備的教輔資料在開學初收取費用,但不告知學生家長,到了學期過半或學期將要結束時,再將這些專案重新向學生收取,造成重複收費。

  有的學校在剛入校的新生中收取一定的課桌凳費用,並且不開具任何的票據,班主任將學生的姓名記錄下來交給學校領導就行了,在收費時承諾學生在離校時可以將課桌凳帶走,或者按使用情況退還費用,可到了學生畢業時卻隻字不提,造成家長不滿,甚至有的學生在畢業時,明知向學校要錢無門,索性將課桌凳砸爛,以洩憤,造成公物損壞現象嚴重。

  二、教研經費投入不足

  國家這幾年在義務教育階段投入了大量的義務保障經費,但是一些學校將這批義務保障經費私自挪用,用來美化校園,添置一些並不實用的教學教學裝置、辦公用品,但是,真正用在一線教師身上的教育教研經費卻少的可憐。有的學校一學期也見不到上一節公開課,有的學校的教師甚至幾年沒有聽一節課,至於教育教研,更是無從談起。

  有的學校的教學裝置嚴重老化,在許多小學,科學實驗課中,找不到量筒、量杯。在地理課上,找不到一張完整的中國地圖,即使有的學校有,也是緊鎖於實驗室、圖書室,甚至連實驗室的管理員也不能很快將它們找出來,有的學校雖然教學裝置添置了,但大多一買了之,一把鎖就將先進的教學裝置與一線的教師隔絕,造成了教育資源的嚴重浪費。

  三、學校管理不到位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有的學校的校長,經驗不足,思想老化,墨守成規,沒有新的管理理念。跟不上新的教育形式,新的教育教學經驗到了學校就被用老壺裝了進去,不能滿足新形式的教育需求。一些學校校長家長作風太濃,引起教師的不滿,教育教學情緒不高,甚至有牴觸情緒,形成矛盾,這樣的學校,留不住好的教師,更不能形成良性迴圈,導致教育教學質量低下,留不住學生,造成學區內的學生擇校。

  有的學校的領導拉幫結派,明爭暗鬥,有些事情沒人管,有的事情一起管,形成內耗,不利於教育的良性發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