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臺實習報告範文

電視臺實習報告範文

  轉眼間充滿意義的實習生活就已結束了,想必你學習了很多新技巧,該總結一下這段時間的得與失,好好寫份實習報告了。你所見過的實習報告應該是什麼樣的?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電視臺實習報告範文(精選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電視臺實習報告1

  在xxxx實習已經兩個多星期了,每天都很忙碌,戰戰兢兢的。也不知道老師是想考驗我還是給機會我,他讓我獨立做一條新聞,從報題、策劃到採訪後期剪輯配音。這對於還是新手的我來說,真的是很大的挑戰。首先,我還沒有單獨剪過片子,很多技術都還沒有掌握;第二,我只是實習生,怎麼能叫動正式的員工和我一起出去拍片呢?而且我沒有任何的證件。

  當然,在籌備的過程中,產生很多的問題,師姐也有在幫我,可是我總覺得自己有時候考慮事情太不周全,結果弄出很多不必要的麻煩;有時候我又想太多了,使得事情複雜化。同時,我發現自己非常不會規劃時間,說白點就是不懂變通。這使我產生很多困擾。

  採訪要用英文,對於我來說,似乎還是有點困難。因為我自知我的英文水平有限,這就是我的擔心所在。我其實挺喜歡這份工作的,因為它很符合我今後的人生規劃,相比於銀行的單調生活,我覺得媒體更富有挑戰和多姿多彩,雖然很多人說做媒體很累很難找到另一半,很累,這我承認,但是難找到另一半,這個我持保留意見。但是我發現我的英語水平成為了很大的障礙。我擔心和外國人們交 流,我語言的不紮實,導致我的工作效率不高。我這只是在實習,那以後工作了,怎麼辦呢?所以做這份工作,並不是太輕鬆。也給我帶來很大的壓力。

  說說這幾天準備採訪過程出現的一些問題,還有總結:

  第一:我原本是想找我們的老師推薦教授作為我的採訪物件,還跟老師說好了,但是結果同事已經幫我找好了採訪物件,所以我要聯絡老師,告訴她不需要幫忙了。可是,我居然沒有問老師的聯絡方式,結果我打了好幾通電話才弄到老師的聯絡方式。所以,以後不論是採訪物件還是協助你的人,都要問他們留下聯絡方式,方便以後溝通交流。

  第二:我覺得我總是把這次的任務看得太重要了,害怕出差錯,害怕做不好,這反而會增加負擔,對於工作的完成毫無幫助。我告訴自己,要努力做到最好,但是同時也不要把結果看得太重要,享受過程吧!

  第三:我覺得自己的膽子還是很小的。本來週五,我就想問丁叔叔和bonnies 拿他們做過的素材還有采訪者的聯絡方式,但我都一直拖著,不敢邁出第一步。有時候不要考慮太多覺得該做的,就要勇敢地做,別耽誤了最佳時間

  電視臺實習報告2

  xx電視臺是晉東南地區壓服一切的電視動靜機構。設有12此中間室,別離是:動靜中間、社教中間、節目中間、文藝中間、電視劇中間、技巧中間、告白傳播中間、辦公室、總編室、政工督查室、青少部、專題部。動靜中間是電視臺的動靜建造編纂機構,緊張有兩款節目:“ 《xx動靜》是xx電視臺的龍頭欄目,大力大舉宣揚黨的目標政策,緊緊環繞縣委的中間工作,宣揚全縣經濟成長的大好局勢。是每日動靜類節目。在《xx動靜》欄目組,動靜便是新動靜;指剛產生的變亂。沒幹系查查字典,便可發覺動靜的定義是,報導近來產生的變亂或過去不為人所知的資訊。動靜凡是指對肯定的受眾有廣泛吸引力的資訊,作為處所臺,動靜類節目最終要大力大舉宣揚黨的目標門路,同時也要大力大舉宣揚市委的中間工作,宣揚全縣經濟成長大好的式樣,指導一個精良的社會輿論。

  動靜具偶然效性影象力客觀性和真正性。我在欄目組的緊張任務是跟著記者出外採訪,作為每日動靜,動靜採訪就像是造血。時政動靜平常必須經過議定一個程式,單位必要宣揚本身最終與電視臺辦公室關聯,約按時候派出記者參加集會,記者參加集會,旁聽集會,同時撰寫動靜稿把時候地點變亂人物交代明白,拍攝集會畫面,交代緊張參會人員。然後回臺後期編纂,由臺長考核,經過議定的話才華電視播出。時政動靜平常只有帶領參加才是動靜,大帶領參加,便是大動靜;社會動靜緊張也經過議定一個程序,平常只有社會案件就有社會動靜,反應比較凸起的社會不良現象。這類動靜的最終由本地當局關聯電視臺辦公室商定派出記者,然跋文者明白環境,報導本地改革,如農村民主推舉,白叟的養老金撫卹發放,獨生後代和獨女戶享福的優惠等;大略由行政法律機關聯干係系派出記者拍攝其法律程序,如進攻小商小販的程序,腳踏車佔道,農村耕地蓋房。或偵破案件的程序。

  經過議定一個月的練習我明白熟悉了局勢動靜的一整套程序,學會了拍攝技巧和動靜稿的撰寫方法:拍攝畫面時必定要鞏固,儲存畫面的純熟,每個畫面的時候不得少於5秒鐘便利後期剪輯,一場集會必須具有全景中景近景同時動靜畫面的構圖,動靜畫面的鏡頭說話必須同等。動靜稿必須具偶然間、地點、人物、變亂必須細緻明白,交代起因程序結果將來局勢。

  當我第一次踏進xx電視臺辦公室的門時,根本異國想到,在以後的一個月,我會在這裡成果一段高興而健忘的韶光。我不但從同事們身上學到很多東西,和他們成為朋友,更緊張的是,我在練習程序中拿到了開啟通往社會之路大門的六把鑰匙。

  第一把鑰匙:樸拙

  你可以假裝你的面貌你的心,但毫不可以忽略樸拙的氣力。

  第一天去電視臺練習,我懷著惴惴不安的心情,之前聽過很多關於練習生的傳聞,說他們在單位要麼被當作透明人,要麼就淨幹些雜活,因而有點不安本身會和他們一樣。

  踏進辦公室,只見幾個陌生的面貌。我微笑著和他們打號召。從那天起,我養成了一個風俗,每天早上見到他們都要微笑的說聲“清晨”或“早上好”,那是我心底樸拙的問候。我總覺得,凡是有一些渺小的東西簡單被我們忽略,比如輕輕的一聲問候,但它卻表達了對同事對朋友的關懷,也讓他人感觸到被珍視與被關心。

  僅僅幾天的時候,我就和同事們打成一片,我不安變成“透明人”的事變根本異國產生。我想,應當是我的樸拙,調換了同事的相信。他們把我當朋友,也承諾把工作分派給我。本來,不但待人要“樸拙”,對事也要“樸拙”。

  節目組的攝像師在建造動靜報導的鏡頭時,有幾個鏡頭總覺得不滿意,在他們的身上我才真正領會到了做一個電人的不簡單,並且對付我來講,我應當說是方才入手下手,從他們的身上我急迫的.感觸到間隔一個專業的動靜工作者的差距很大,一檔動靜節目凝集的是編纂,攝像,播音,記者以及記者掃數人的心血。

  樸拙,讓我走出了呈現本身代價的第一步。

  第二把鑰匙:雷同

  你知道他,但你記取他的名字嗎?你認識他,但你明白他嗎?

  是的!這是一名教授給我曾經說過的話,我在這裡深入的領會到:和同事明白和雷同對付工作的展開有多大的救助!

  當我第一次面對一個陌生的環境,還記得第一天來的時候甚麼也不懂,站在辦公室的門口束手無策。不過好在,同事的熱忱關懷和救助讓我儘快的熟悉了這個大家庭。對付今後的日子給了我很大的救助與鼓勵。還記得一次採訪任務,和師傅下鄉的時候,我滿覺得我的自負可以起到決議性的效用,可是沒想到的是一樣我們倆個兵戈採訪的東西,我和他與採訪者的兵戈時候是一樣多的,為甚麼他比我更明白採訪者呢?謎底很大略,他對選手進行了大量的採訪,凡是一有機遇就會去明白。

  我終究明白了:雷同是一種緊張的技巧和本領,不時都要奇妙應用。認識一個人,最終要記取對方的名字。明白一個人,則必要深切的交換。而這些,都要本身自動去做。

  第三把鑰匙:豪情與耐煩

  豪情與耐煩,就像火與冰,看似兩種完全差別的東西,卻能碰撞出最英俊的火花。

  節目組一名動靜出身的編導說,假定你從事報業投入的是100%的精神,那麼,若你從事電視業,就必須投入150%的精神。

  我見證了這類150%的精神的投入。

  電視節目建造不是一件輕快的工作。就拿建造一集20分鐘的動靜專為例最終要看火線拍攝的20盒帶子合計600分鐘;然後把鏡頭收集進電腦;繼而進行剪片的龐大工作,這是創意的活,費腦力,鏡頭必要連續的點竄:繼而還要編纂音樂|、上字幕,做完這一集起碼必要幾天的時候,為了結束進度,節目組的同事們偶然每天就睡3小時,工作起來不知表面是白天還是夜晚,也忘了究竟是禮拜幾。如果異國豪情,他們不大略心甘甘心的付出如此巨大的精神,並且這類日夜倒置的日子要連續幾個月;如果異國耐煩,他們不大略在電腦前一坐便是一天,就為了讓幾個鏡頭更高雅,也不大略每一集都細緻點竄,一遍又一遍。

  我敬愛他們。我暗裡問過幾個電視人,他們坦言工作很辛苦很累,但感觸很高興,內心很滿足。

  本來,不管在哪個行業,豪情和耐煩都是不可或缺的。豪情讓我們對工作富裕熱忱,承諾為互助的目標搏鬥;耐煩又讓我們細緻的對待工作,力求做好每個細節,精益求精。豪情與耐煩互補增進,才華碰撞出最英俊的火花,工作才一能做到最好。

  第四把鑰匙:idea

  技巧大家都可以學會,但idea卻只屬於你。

  告白界有這麼一種說法:“只怕想不到,不怕做不到。”一語道出了創意的緊張性。本來,創意在那邊都是“幹金難買”,因為,它只屬於你。

  在節目組幹得高雅的編導和拍照師都不是科班出身,過去沒學過扛攝像機,也不明白編纂剪片。他們能在短短几年時候走到如今的職位處所,不是因為學會了攝像技巧和剪片技巧,而是他們有本身獨特的思維和創意,他們明白籌謀節目,知道如何拔取鏡頭,知道怎樣把電影剪得高雅,本來,節目組裡幾乎每個人都把握了剪片的技巧,但有的人面對那一大堆素材便是束手無策,說白了,便是異國本身的idea。

  當你只有技巧異國idea時,只能被派去做一些雜活;而當你有本身的idea能獨當一面時,就會被委以挑釁性的重擔。我想:不但電視臺的工作是如許,別的的行業也應當是如許。因為,技巧大家都可以學,而對付本身的idea你則具有“專利權” 是以,不要害怕將來從事的工作必要把握新的技巧,本來,技巧不難學到手,難的是在工作中不時讓本身的腦袋運轉,泛動本身的獨特的思維和設法。只有如許,你才華在工作中凸起本身,呈現本身的代價。

  經過議定在電視臺動靜中間的練習,讓我熟悉了動靜的收集式樣等一系列程序,大略並異國諳練的把握一些專業的技巧,可是對付電視這個行業讓我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經過議定一個月的工作讓我明白到記者的工作性質和一個動靜記者應具有的本質,同時這也是我步入社會的一次實行。此次暑假社會實踐富裕了我的暑假餬口生涯,更學到了專業奉獻精神,為今後的工作和進修打好了根本。

  電視臺實習報告3

  當我第一次踏進廣東電視臺《生存大挑戰》辦公室的門時,根本沒有想到,在之 後的兩個月,我會在這裡收穫一段快樂而難忘的時光。我不僅從同事們身上學到很多 東西,和他們成為朋友,更重要的是,我在實習過程中拿到了開啟通往社會之路大門的六把鑰匙。

  第一把鑰匙:真誠

  你可以偽裝你的面孔你的心,但絕不可以忽略真誠的力量。

  第一天去電視臺實習,我懷著惴惴不安的心情,之前聽過很多關於實習生的傳聞,說他們在單位要麼被當成透明人,要麼就淨幹些雜活,於是有點擔心自己會和他們一樣。

  踏進辦公室,只見幾個陌生的臉孔。我微笑著和他們打招呼。從那天起,我養成了一個習慣,每天早上見到他們都要微笑的說聲“早晨”或“早上好”,那是我心底真誠的問候。我總覺得,經常有一些細微的東西容易被我們忽略,比如輕輕的一聲問候,但它卻表達了對同事對朋友的關懷,也讓他人感覺到被重視與被關心。

  僅僅幾天的時間,我就和同事們打成一片,我擔心變成“透明人”的事情根本沒有發生。我想,應該是我的真誠,換取了同事的信任。他們把我當朋友,也願意把工作分配給我。

  其實,不僅待人要“真誠”,對事也要“真誠”。

  節目組的攝像師在製作《生存大挑戰》主題曲的MTV時,有幾個鏡頭總覺得不滿意,但又想不出好的修改方法。我於是把自己的意見誠心誠意的提出來。沒想到,他竟欣然的接受了。在他面前,我只是一個毫無經驗的小字輩,但我覺得對待工作我們不應該論資談輩,有意見或建議,只要對工作有利,都應該誠懇的說出來,大家一起探討。其實,只要你是真誠的,誰會在乎你資歷小,又有誰會小看你呢?

  從那以後,每次編輯剪片,都會找我去看片子提意見,她曾告訴我,我提的意見和建議很中肯,非常有用,把我心裡美的啊,因為我看到了自己的價值。

  真誠,讓我走出了顯示自身價值的第一步。

  第二把鑰匙:溝通

  你知道他,但你記住他的名字嗎?你認識他,但你瞭解他嗎?

  “你能將人和名字對上號嗎了”導演從我手中接過《生存大挑戰》集訓人圍選手的 名單,劈頭一問。我被問了個啞口無言。天啊,30多名來報到的選手,怎麼可能一一 記住他們的名字?而且導演讓我負責的是選手的簽到,又沒我熟悉選手,我心裡嘟膿著。

  導演沒再說什麼,只見他把名單和選手熟練的對上號,還和他們天南地北的侃。 後來我瞭解到,其實導演和各位選手之前也只見過一次面而已。

  之後,我們帶選手上陽春集訓。每晚我們都要開工作會議,對各個選手進行評價,討論誰更適合進入決賽。有時,對某個選手的看法,我和導演會有很大不同,但我總堅持自己是對的。回廣州後,導演寫了一份對選手的性格囊括和總體評價,我總覺得其中一兩人的性格並非他們說的那樣。

  再後來,首發陣容踏上絲綢之路的征程,在比賽中,各人真面目顯露,我這才發現,導演看人真是看準了,每個人的表現正如他評價中所說的那樣。我不得不佩服他。我和他與選手的接觸時間是一樣多的,為什麼他比我更瞭解選手呢?答案很簡單,他對選手進行了大量的採訪,平常一有機會就與選手聊天。

  我終於明白了:溝通是一種重要的技巧和能力,時時都要巧妙運用。認識一個人,首先要記住對方的名字。瞭解一個人,則需要深入的交流。而這些,都要自己主動去做。

  第三把鑰匙:激情與耐心

  激情與耐心,就像火與冰,看似兩種完全不同的東西,卻能碰撞出最美麗的火花。

  節目組一位讀新聞出身的導演說,假設你從事報業投入的是100%的精力,那麼,若你從事電視業,就必須投入150%的精力。我見證了這種150%的精力的投入。

  電視節目製作不是一件輕鬆的工作。就拿製作一集20分鐘的《生存大挑戰》為例,首先要看前方拍攝的20盒帶子合計600分鐘;然後把鏡頭採集進電腦;繼而進行剪片的重大工作,這是創意的活,費腦力,鏡頭需要不停的修改:繼而還要編輯音樂、

  配音、上字幕,做完這一集至少需要幾天的時間,為了完成進度,節目組的同事們有時每天就睡3小時,工作起來不知外面是白天還是黑夜,也忘了到底是星期幾。

  如果沒有激情,他們不可能心甘情願的付出如此巨大的精力,而且這種日夜顛倒的日子要持續幾個月;如果沒有耐心,他們不可能在電腦前一坐就是一天,就為了讓幾個鏡頭更精彩,也不可能每一集都精心修改,一遍又一遍。

  我佩服他們。我私下問過幾個電視人,他們坦言工作很辛苦很累,但感覺很快樂,心裡很滿足。

  其實,不管在哪個行業,激情和耐心都是不可或缺的。激情讓我們對工作充滿熱情,願意為共同的目標奮鬥;耐心又讓我們細緻的對待工作,力求做好每個細節,精益求精。激情與耐心互補促進,才能碰撞出最美麗的火花,工作才一能做到最好。

  電視臺實習報告4

  暑期開始後,利用了大約半個多月的時間在xx電視臺專題部實習,知曉並切身實踐了專題節目的製作,這其中包括了聯絡採訪人、策劃、拍攝採訪、後期撰寫文稿以及後期編輯製作這一系列的流程。

  從第一天進入電視臺的不知所措到後來嫻熟的完成指導老師佈置的任務,在這個過程中,我成長了不少。實習中首先對採訪有了一個初步的認知,其次逐漸上手採訪了養鴿專業戶、拍攝採訪了東廬中學初三畢業生典禮,並參與了後期的文稿的整理與核對。深刻體會了專題製作完成的不易。經過這一段時間的實習,受益匪淺。這是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一次訓練。針對今後想要選擇的專業方向和努力目標有了更明確的認識。當然重要的是,自己的軟實力和硬實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軟實力的提升主要包括三方面:懂得了採訪的一些技巧和以後作為記者所需要具備的素質以及採訪、撰寫文稿的方法、注意事項。比如在採訪之前,如何聯絡或者和被採訪者溝通讓他(她)答應我們的採訪要求,在採訪時怎樣應對被採訪者的拒絕、怎樣和被採訪者建立良好的互相信賴的關係、怎樣提問使受採訪者便於理解回答等。後期怎樣撰寫文稿才能清晰得敘述事件、突出重點並且有一定的趣味性使得觀眾有興趣。又如怎樣剪輯拍攝的片子才能和文稿保持對應、相互承接。相對應的硬實力為:對於拍攝硬體的瞭解和簡單運用和對於軟體的應用。透過觀察以及詢問請教大致瞭解了拍攝的內容素材、取景、角度位置、重要性順序等等。實習中,應用到了專業理論知識,驗證了一些理論的正確性。例如:擬態環境、使用與滿足理論、把關人等,這樣的理論和實踐的相互對應使我對於實踐和理論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學以致用和反饋真學的習錯。

  當然實習過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難。最先面對的不是和專業有關的問題,而是怎樣讓自己迅速的適應所處的環境,怎樣和實習基地的指導老師以及其他的工作人員建立良好的關係。感觸很深的是,作為實習生一定要主動,主動去觀察、主動去幫忙、主動去請教、主動去完成任務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其實這也是至關重要的。這些解決了之後,面對的就是對於專題節目的陌生、不瞭解帶來的茫然感和無措感。但是透過仔細觀察節目的製作流程,有了大致的認識,對於知曉更多的知識有了興趣和主動探索的慾望。在這樣的良性迴圈下學到了很多,就漸漸的可以在指導老師的幫助下慢慢去熟悉運用。可是現在的我只能做一些簡單的工作,對於把握一個專題,確定其切入點和敘述角度、採訪、撰寫文稿我依然欠缺太多。抓不住一個選題的主旨,總是覺得把握不了或者想的太複雜了,反而讓思緒變的很混亂,感覺剪不斷,理還亂。在採訪時,我依然會比較緊張,指導老師告訴我握話筒也有講究,話筒距離被採訪者最好要有一定的距離,同時不要讓話筒在兩人之間來回交替,只需讓話筒對著被採訪者即可,這樣會帶給被採訪者自然的感覺,那麼也就會更加放鬆,採訪自然也會很順利。提問時,不要運用太多的專業術語,只需簡單易懂即可,使得被採訪者容易接受,用最真實的語言回答才是正確的。聆聽時,眼睛要注視對方,表情自然,要專注認真。很多小的細節容易被忽視,但是其實這些細節是值得注意的,也可以體現出採訪人的素質與智慧。後期的文稿撰寫和片子剪輯也很麻煩,很大程度上,對於主題的把握和對採訪的重要性的認識決定了節目的導向。當然,記者的文化水平與寫作風格的差異會使得片子產生不同的效果。那麼觀眾對於這個專題節目的感知就會不相同,所以選取正確的角度,準確的風格非常重要。在這當中,團隊合作發揮出來的力量是巨大的,專題部以其凝聚力以及責任心去製作節目,他們的目標就是令觀眾在觀看後,有了很深的感觸或者是產生了共鳴,而這就是一部成功的專題節目。

  實習過程中,對於社會有了更深的瞭解,社會是個大舞臺,人們在舞臺上演著自己的人生戲劇,或哭或笑,或喜或憂,每個人是觀眾亦是演員。在這個複雜的舞臺前,記者便是去採訪並報道這些人們,但同時還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社會上的人們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護著自己,很多人其實並不願意成為鏡頭前的主角或者是採訪物件,但是樂意在電視上看到發生在別人身上的故事,做津津有味的評論。也許並不是對於所有人都是這樣,實際情況下是這樣的。我們如何在最短的時間裡與被採訪者進行溝通,建立信任。這還需要時間的磨礪和實踐的歷練。同時,對於電視節目的認識不夠,缺乏經驗積累。對於專題節目無從下手,不會抓住中心,按照其重要性進行報道。語言文字功底還有極大待提升的空間,對文案寫作也不夠了解,練筆太少,缺少新穎和趣味性。社會調查太少,不知道觀眾到底需要什麼樣的節目。通常人們會願意成為看客過客或者是議客,根據沉默的螺旋理論和群體壓力理論,當人們發現自己的意見傾向於主體意見時,會更加積極的去表達。而我們記者面對這樣的問題是,該怎樣去處理呢?是複合大眾發出的聲音還是與眾不同、另闢蹊徑、獨樹一幟?我們可以挑戰主體意見嗎?當意見一邊倒時,我們可以站出來說出自己的看法嗎?這又會不會令我們陷入無盡的麻煩之中?當我們報道社會問題時,可能會讓其中一些有權勢和地位的人生氣,進而採取一些軟硬兼施的措施。我們面對這種情況又該如何處理?

  作為記者要有一定的敏感度和洞察力,能夠迅速抓住事件的核心,進行深入報道。同時作為社會人或者是作為電視人,準確理解自己的位置,對於社會事件做最準確的定位和報道。我想不僅是中央電視臺的焦點訪談需要“輿論監督,群眾喉舌,政府鏡鑑,改革尖兵。”這樣的精神,所有的新聞工作者都需要。要成為一名合格的記者,首先要具備必要的素質,其次報道要符合真實性、準確性等要求,合理運用新聞學、傳播學、廣告學、心理學等知識。而現在我要做的就是,在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的同時,增加文化底蘊和知識積累(包括專業知識和各種各樣的課外知識),令自己的眼界更加開闊起來。同時,在課餘時間要經常關注國內外發生的大事,透過一切便捷的手段,充分利用身邊所有的媒體。可以翻閱報刊雜誌、閱讀手機報,可以觀看電視節目,可以運用網際網路,讓自己與社會更加緊密聯絡在一起。熟悉並學習新聞工作者們的報道方式、切入角度、利用的媒介——在成為一名優秀的記者還要經歷太多的磨練,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但是要堅信自己可以。堅信大事發生的時候,我在!

  電視臺實習報告5

  成為一名記者,是我兒時就開始的夢想。因為我喜歡大事發生我在現場的感覺,而這正是每一名新聞記者夢寐以求的,所以我的專業可以和夢想結合,這是多麼開心的事情!

  利用今年暑期時間,我在家鄉的電視臺進行了為期20天的實習。與前輩們同甘共苦的時間,讓人難忘。

  這裡的採訪任務是從早上開始分配,然後我們一整個記者組就分散行動。當時正值家鄉在開一個重大會議,人手剛好緊缺。抱著學習觀摩的態度,我被一個“師傅”帶領著參與會議報道。

  那段時間我們要提前1個半小時到達會議召開的酒店。然後集體開個小會,由組長佈置任務,一組人負責跑會場內的新聞報道,一組人負責採訪與會人員。記得有一場需要在會議開始前出鏡報道,原定的出鏡記者是我的師傅,可是那幾天接連的採訪報道讓她的嗓子開始對話筒抗議。

  無奈之中,師傅將這一“艱鉅”任務交付與我,她負責錄影工作。就這樣,我人生的第一場出鏡秀,在激動和忐忑中完成。在採訪過程中我們也遇到了不少難題。

  採訪人面對鏡頭多少恨緊張,說著說著打結是常有的事。有的就直接寫個稿子照著稿子讀,有的要NG很多遍。請原諒他們,畢竟不是專業“演員”,上鏡頭緊張是常有的事。所以對於採訪,我們要懷有一顆絕對的耐心。

  在採訪過程中我學會了如何與被採訪人進行交流、溝通。這兩個詞對於我們真的很是重要,只有這樣才能在採訪時有話說。這時高超的交流溝通技巧需要亮出來,成功的勾起他人的傾訴欲並獲得他人的信任是一件多麼值得開心的事情。有了以上這些,一個成功的訪談才能順利進行。

  當然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和前輩們學習為人處事也是我這個暑假的巨大收穫。出在傳媒行業,我們每天都要接觸很多的人、不同的人。

  作為一名記者,出色的洞察力也是重要。那段時間,我真的是懷著一個學習的態度來看“大人們”如何說話,打招呼,對話。當然,不同的人方式是不同的。而直接導致了小記者我沉默了,因為突然強烈的感覺到自己和他們還差一大截!呵呵,開玩笑的啦!不過深入社會的這段時間,我確實和他們學到很多東西,而且獲益匪淺哦。

  在實習的這段時間裡我深深體會著電視臺新聞工作者的壓力,明白了什麼叫和時間賽跑。同時,我見證了節目組老師們的敬業精神,感受到了什麼是專業態度鑄造職業輝煌。

  不管氣候條件如何,只要有任務,記者就得出發。無論是暴曬的晴天還是潮溼的雨天裡,只要有新聞發生,就得迅速到達現場。加班趕稿更是家常便飯。

  就拿20分鐘的教育新聞來說,稿子審定後,要將文字和影像以最完美的方式組合起來,其中要注意遠、中、近景的搭配,光線強弱的組合,鏡頭要保持穩定不顫抖,畫面的角度和歷時,景別的運用等等,鏡頭需要不停的修改,繼而還要編輯音樂、配音、上字幕,編輯們在電腦前一坐就是一天,就為了讓幾個鏡頭更精彩,他們一遍又一遍地精心修改。

  我在他們身上學到的不僅僅是專業知識,更有作為一個新聞工作者的專注的,充滿激情的工作態度和敬業精神,我感受到他們對工作的熱愛,我也真切地感到,唯有勤奮才能做一個稱職的記者。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