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精選5篇)

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精選5篇)

  隨著個人的文明素養不斷提升,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報告,通常情況下,報告的內容含量大、篇幅較長。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報告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精選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1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國民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到了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強弱。因此,社會對於國民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尤其是青少年的綜合素質。社群是社會的組成單位,在大到城市建設小到居民管理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同時,社群已經成為除學校之外青少年接觸時間最長的場所,青少年也有相當一部分的知識學習、娛樂休閒和健康鍛鍊等活動是在社群中度過的。在社群開展少先隊工作,有利於加強青少年的素質教育,有利於校內少先隊工作向社會延伸和拓展,也利於少先隊組織的優良作風傳播到社會並服務於社會,最終形成學校和社群少先隊工作的全面活躍。

  可以說,透過社群少先隊工作來開展青少年的活動是好處多多,但是,經過實地的調研,我們也發現了在目前的情況下,開展社群少先隊工作還存在著一些阻礙:

  1、認識不夠。社群少先隊工作是一項群眾性工作,社群少先隊活動也是社會公益性活動。面對這樣一個新課題,一些人思想準備不足,對社群少先隊概念模糊,對工作開展方式還不是很明確,有畏難情緒;一些學校和家長也不是很支援和配合,他們認為學生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孩子們基本上沒有屬於自己的時間;還有一些人認為社群少先隊工作是做形式、擺架子,實際效果不大,開展活動既分散工作精力又增加家長和社群經濟負擔,得不償失。由於這三種思想的存在導致開展社群少先隊活動時工作難以得到有效協調、覆蓋面還不是很廣。

  2、人員有限、工作時間不夠。現在社群從事青少年工作的除少量社群兼職幹部外,絕大多數是志願者。這些志願者雖然由一些老幹部、老戰士、老專家、老教師、老模範以及一些懂得教育培養孩子的學生家長和高素質大學生組成,而且他們已經成為社群少先隊工作的中堅力量,但他們工作時間不固定,工作時間比較有限,工作沒有補貼或根本不可能落實,集中工作很困難等原因,使社群少先隊工作效果不明顯。

  3、缺少活動經費、活動陣地。社群少先隊沒有專門的活動經費,也沒有專門的活動場地。活動經費來源主要依託社群辦公經費或尋求社會支援,不僅非常有限,且不能形成穩定的經費支援。有些社群根本沒有像樣的社群綜合服務中心,社群少先隊活動陣地更無從談起,有些有陣地的也至少是三室合一,開展活動非常不方便。經費短缺、缺少陣地對社群少先隊活動的經常化和普及化形成了很大的制約,活動的多樣化、特色化更是難上加難。

  雖然目前開展社群少先隊工作有一些困難,但我們也應該看到社群推進少先隊工作仍然具備獨特的優勢:

  1、時間優勢。曾經有過統計,大部分青少年包括正在接受正規學校教育的學生一年中也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社群中度過的,這還不包括青少年在完成日常學校教育後回到社群的那部分時間。同時,大部分青少年都是獨生子女,父母工作忙碌,沒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來有效管理這部分時間。利用青少年在社群的這部分時間,能夠加強社群少先隊工作的效果。

  2、環境優勢。當今社會是一個多元化社會,不斷變化的社會環境,使青少年們面臨著越來越多的社會影響源。開展社群少先隊工作,整合社群中的影響源,使它們朝著有利於青少年成長的方向發展。同時,開展社群少先隊工作,能為青少年的成長提供了一個更為輕鬆自由的環境,更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也讓他們有可能接觸到自己身邊的學習榜樣,增強他們認知的真實感,鼓勵他們向榜樣看齊。

  3、實踐優勢。長期以來,青少年的活動侷限於學校和課本知識的學習,缺乏社會實踐,往往出現所謂的“高分低能”的現象。開展社群少先隊工作,能夠讓更多的青少年在各種由社群組織的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中學習到社會知識,培養社會情感,增強社會意識,更有機會實踐課本知識,為他們成長為一個合格的“社會人”打下堅實的基礎。

  開展社群少先隊工作,關鍵是要做到“一二三四”:

  “一”是要明確一點認識,既明確開展社群少先隊工作是以社會力量為主,目的仍是育人。充分挖掘社群中各種有利於青少年成長的各項資源,吸收本地區文化、體育和法律等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廣泛參與、資源共享的大環境。同時,開展社群少先隊工作仍要與國家的教育方針、學校的教育內容緊密結合,開展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到和諧社群的構建中去,促進青少年的全面發展。

  “二”是要注意銜接兩種教育。社群少先隊工作的開展要銜接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促進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有機結合起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生活節奏的加快,更多的家長疲於巨大的工作壓力,越來越缺乏充足的精力與時間來從事青少年的家庭教育,使家庭教育出現“真空現象”。而同時,青少年業餘時間在不斷增加,青少年自身又正處於人生髮展的關鍵時期,急需要積極的指導。此外,學校教育由於資源條件的限制,給予學生們的教育多侷限於書本知識,缺乏社會實踐的場所。開展社群少先隊工作,可以將學校教育所具備的師資、知識等優勢資源向社群延伸,填補家庭教育的空白,更好地服務青少年成長成材。

  “三”是要動員三方面力量。開展社群少先隊工作,要充分動員學校、街道辦事處和駐區單位三方面的力量,從而在本地區形成廣泛參與、資源共享的良好環境。從開展社群少先隊工作的角度出發,學校教育、街道辦事處和駐區單位這三方面力量各自都存在著優勢與不足。就學校來說,學校有充足的師資力量、一定規模的學生隊伍,更擁有多媒體裝置、健身器材、課外讀物和教室場地這些優越的硬體條件。但同時學校又由於種種限制,為學生提供校外實踐的機會較少,不利於學生更好地學習社會知識。街道辦事處的優勢在於能夠有效協調教委、司法所、共青團和婦聯這些相關部門的基層組織,爭取到更多的政府力量支援。街道辦事處還可以積極利用社群中的.諸如志願者和活動陣地等這些軟硬體力量,但同時也缺乏師資和學生這些隊伍。駐區單位可以為青少年們提供實踐活動場地和較為專業的指導人員,但受資訊缺乏、認識不足、能力有限等制約,未能充分體現出其應有的作用。開展社群少先隊工作充分動員這三方面的力量,將學校、街道辦事處和駐區單位的優勢有機的結合起來,彌補這三者的不足。學校可以運用師資、組織學生、提供場館,街道辦事處可以尋求政府支援和調動志願者等組織,駐區單位則能夠提供實踐場地和專業的指導人員。如此一來,學校可以增加學生實踐活動機會,街道辦事處可以有效的服務青少年成長,駐區單位可以提升自身的社會影響,三方面力量共同作用,形成合力,促進社群少先隊工作發展。

  “四”是要組織四種活動。開展社群少先隊工作,關鍵在於以活動為載體,促進青少年全面成長,組織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各種活動,不僅可以能夠有效銜接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還可以充分動員學校、街道辦事處和駐區單位三方面力量,使社群少先隊工作充滿活力,真正達到教育青少年的目的。開展社群少先隊工作,主要是組織思想道德教育、科學知識傳播、法律常識普及和健康知識宣傳等四方面的活動。思想道德教育、科學知識傳播、法律常識普及和健康知識宣傳都要緊密圍繞青少年的學習和生活,更要強調青少年教育的實用性和體驗性。思想道德教育可以使青少年從小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為成為合格的公民打下思想基礎。科學知識傳播能夠使青少年在動手實踐中學習科學,提高學習的興趣,培養青少年的科學素養。法律知識普及,可以從青少年認識法,瞭解法,學習法,運用法律知識保護自己的合法利益,從娃娃抓起體現“依法治國”精神。健康知識宣傳從生活實際出發,促進青少年的健康成長。組織這四種活動,能增加青少年多方面的能力,豐富他們的業餘生活,促進他們的全面成長。

  開展社群少先隊工作要充分調動了社群中學校、政府部門和駐區單位的力量,整合了社群中的各種積極因素,形成了廣泛參與、資源共享的良好環境。我們將更加努力,積極推進社群少先隊工作,為構建和諧社群做出自己的貢獻。

  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2

  加強鄉鎮統計工作規範化建設,直接決定統計源頭資料質量,是全面推進統計“四大工程”建設和全面提高統計工作整體水平的需要。近年來,鎮黨委政府按照縣委政府統計工作規範化建設要求,立足鎮域工作實際,強化統計基層基礎,全面規範統計制度和責任,努力從源頭確保統計工作的基層建設和工作質量,全面提升鎮統計工作整體水平。

  一、主要做法及經驗

  (一)建立統計機構

  2020年以來,鎮按照縣委政府統計工作統一部署,對照《關於成立縣級統計機構規範化建設領導小組及辦公室的通知》,成立了由鎮長任組長,各分管領導為副組長、鎮級各部門為成員的統計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專門負責規範化建設及日常統計工作,並對統計站明確了工作職責和任務。

  (二)健全統計制度

  1、村級報表制度。為使統計工作更加規範化、嚴格化,鎮建立了一系列統計工作制度。首先,明確大小春農作物面積產量村級的報表時間和方法,由村統計員向鎮統計站報送手工報表,鎮統計站經過彙總、稽核向上級單位報表;其次,實行統計培訓制度,在上報大小春表及綜合年報表前,組織全鎮統計員培訓,嚴格統計報表質量與報表時間。隨著制度的完善調動了統計員的工作積極性,規範了統計工作的執行程式,使統計資料準確及時的完成報送,提高了工作效率。

  2、日常統計工作指導制度。為確保統計制度的執行力度,鎮開展了自查活動,一是統計站人員定期進村入社進行業務檢查指導,及時總結推廣一些好的做法和經驗,查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並予以協調解決;二是對不重視統計工作,不能按時上報報表,延誤全鎮統計資料彙總的基層單位,給予通報批評,責令限期上報報表,否則依規追究責任;三是要求鎮村統計人員對近期統計工作進行認真分析,指導其互相學習工作經驗,互相查詢工作中的不足,透過認真對照總結,提高各自的業務水平,不斷增強統計工作人員做好本職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三)加強統計工作保障

  1、人員和經費的保障。在統計工作日趨完善和深入過程中,統計工作量大面寬,容易造成人員的經費不足的現象,會一定程度的制約和影響統計工作的效率和質量。為此,鎮在幹部編制有限的情況下,明確了一名專職統計幹部和一名協作統計幹部,專門負責全鎮統計工作。建立了農業統計、專項調查統計等隊伍,涉及人員共計35人。對於鎮統計站的經費實報實銷;預算經費不足部分,由鎮財政調節支付,專項統計工作專項列支。特別針對每季度的統計業務培訓、專項統計等工作,涉及的經費支出,鎮財政在有限的財力下,做到足額保障。如2020年統計工作超預算支出約2萬元。

  2、統計陣地建設的保障。鎮統計工作隨著資訊化的高速發展而較為滯後,解決統計陣地問題,是做好統計基層基礎的關鍵。雖然政府辦公樓功能老化且場地不足,但經過鎮黨委政府充分最佳化組合,專門為統計站規劃出一間辦公室,安裝網際網路及統計內網,並進行了簡單裝飾,購置了的檔案櫃。為防止統計資料“失秘”,對門窗加固並安裝了監控裝置,讓統計工作適應現代化、資訊化和保密化的工作要求。

  3、部門之間通力協作。鎮政府以統計工作的要求為基準,深入研究探討了部門之間因合作不力對統計工作產生的影響,分析總結出解決辦法,把各相關機構的職責與統計工作職責對接,找出了部門不配合或協作性不強的根本原因,從內部解除了部門的質疑和顧慮。並透過《統計法》的宣傳,使之主動接受統計調查、配合統計工作,維護統計資料質量。最終從制度和職責上明確了部門間的責任。

  (四)務實有效的開展統計工作

  1、注重開展統計工作的方式。統計工作既是經濟發展的重要依據,也是調查物件的“機密”。對於一般群眾而言,不懂統計工作的重要性,而擔心“上當受騙”或“商業失秘”,造成諸多瞞報現象。為更好地聯溝通調查物件,我們首先搞好了統計宣傳工作,讓調查物件瞭解統計工作重要性和流程;二是從內部著手,強化統計工作人員素質,明確統計紀律,確保受調查物件的合法資訊得到保障;三是公開公示統計調查人員,實行亮證調查,依法依規統計。四是透過與個體戶及企業的交流,以情感人、以行助人,鎮統計人員與他們和諧相處,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幫助他們解決實際難題,消除各方面的顧慮,大膽真實的上報統計資料,從而保證了統計工作的順利開展。

  2、加強分析引導、服務群眾。透過分析統計資料以及座談走訪等方式,傾聽群眾的心聲,瞭解各種農作物的面積、產量等變化,結合市場走向,積極把握當前的市場發展動態,為廣大農民提供及時、準確的市場資訊,引導他們分析行情,看清市場形勢,方便他們合理種植,避免因為市場資訊的閉塞而影響群眾的經濟收入和種植積極性。

  3、加強統計法制宣傳

  每年結合12月4日的法制宣傳日,在場鎮開展《統計法》、《省統計管理條例》的宣傳。以發放香皂、毛巾等小禮品的形式吸引廣大群眾的注意力,對群眾進行政策法規的宣傳和教育,使其深入瞭解開展統計工作的重要意義和目的。並透過廣泛發放傳單,把統計知識帶到了千家萬戶。

  4、加強統計人員業務培訓。全鎮統計人員除參加縣統計局的各類培訓之外,鎮綜合統計站還定期不定期組織全鎮統計人員基層基礎統計業務知識培訓,提升基層統計人員業務素養和能力,以便更好地投入到全鎮的統計工作中去。

  二、存在的不足及建議

  1、統計力量有待進一步加強。在鎖定的基層幹部編制中,要做到統計專職化,實非易事,更不用說統計幹部的業務能力和素質,難於保證。同時,“三定”方案中對鄉鎮統計站沒有專門設立,各項工作的開展多有不便。特別是村級統計員為村會計人員兼職,人員結構老化,難以確保統計業務能力,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導致統計資料“失真”。建議上級統計部門針對鄉鎮統計站設立的問題能否讓機構編制部門認可。

  2、基層統計經費不足,福利待遇需要進一步加強。基層統計人員工作環境艱苦,福利待遇不高,按縣財政預算的統計工作經費,僅保證統計幹部的出差、報表都不足,更不用說統計宣傳、業務培訓和會議;就說正常的辦公支出,還得政府統籌支付。建議上級能多關心基層統計人員,對基層統計從員像其他基層崗位一樣,給予統計人員專項補貼。

  3、村級統計人員培訓量不足。雖然縣統計局對鄉鎮經常開展各種培訓,特別是今年將繼續加強對村級統計人員從業資格業務培訓,但由於部份村級統計人員年齡結構老化,文化知識水平不高,而全國統計從業資格培訓教材對於村級統計人員來說就太深,不便於他們更好的學習。建議一是國家編制專門培訓村級統計人員的培訓教材,從而確保對村級統計人員業務能力提升,二是基層統計人員取得統計師中級職稱後,沒有對應中級職稱崗位,不能與待遇掛勾,有待給予解決。

  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3

  一、德育工作的開展情況

  1、“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是這些學校的共識,對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普遍認識到位。學校大多設有德育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一般有黨委書記、校長任組長,分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長、政教主任,團委書記等人為副組長,年級組長和班主任為主要組成人員。“全員德育”的理念已經深入到各個學校,學校已經認識到“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事事、處處都能育人”。

  2、注重制度建設。為了從制度上保證德育工作深入持久的開展下去,許多學校制定了(師德考評實施細則),實行師德“一票否決”制度;定期舉辦班主任培訓班,不斷提高班主任的思想道德素質和育人能力;建立健全優秀班主任、優秀德育工作者評選表彰機制。一些學校針對教師制定了(優秀教師評比方法)、(師德標兵評選辦法)、(優秀年級組評選辦法)、(文明辦公室評比方案)等等,以規範教師行為,要求教師以身作則,做學生表率,塑造良好的師德形象;針對學生制定了(學生一日常規)、(課堂常規)、(文明班級標準)、(文明學生標準)等,嚴格評比,在評比中找差距,在評比中得到提高。

  3、注重教師師德的培養。學校普遍開展“講師德、塑師表、鑄師魂”活動,把師德建設與教師的成長結合起來,堅持落實“師德承諾制”和“師德一票否決制”,把教師的師德和“評優評先”考核掛鉤,保證德育隊伍的純潔性。活動中,大家認識到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要時刻注意自己言行的示範性,主動用自己的言行實踐(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努力做到以崇高的理想引導學生,以健全的人格感染學生,以寬廣的胸懷善待學生,以淵博的知識贏得學生。一些學校多次舉辦師德建設專題講座,透過教師禮儀規範等方面的學習,時時提醒教師加強服務意識。

  4、堅持課堂教學為德育的主陣地。課堂是學校思想道德建設的主陣地,不僅因為學生在課堂裡度過的時間最多,也因為課堂教學內容是經過精挑細選出來的有針對性的內容,這些內容大多蘊涵著豐富而深厚的德育內容。課堂教學處理得好,對學生來說,將會是一種潛能的喚醒,心靈的觸發,情感的陶冶,將是其他任何方式、任何途徑不能取代的。將教書與育人有機結合起來,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德育工作的實效性。

  5、注重環境育人。學校環境是一種無聲的教育,能夠體現一個學校的文化特色和氛圍。許多學校積極探索實現學校文化特點的方式方法,充分利用校園的環境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創新班級文化、走廊文化、板報文化建設的新形式、新思路,科學綠化校園,讓校園的每一草、每一木、每面牆,都會說話,強化育人氛圍,培養學生熱愛環境、講究衛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熱愛集體、健康向上的良好品行。

  6、以養成教育為重點。市中小學幼兒園十分注重學生的養成教育,他們普遍認為品德形成的基礎應該是培養他們良好的行為習慣,因為習慣形成品格,品格決定命運。比如市第一小學制定了(小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方案)。以“五個教育”、“六個養成”為主要教育內容,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五個教育”既校紀校規教育、基本道德教育、衛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人生理想教育。“六個養成”即養習慣、養興趣、養知識、養方法、養能力、養責任。透過養成教育,培養學生自尊、自愛、自強、自律的良好心理素質,養成文明、健康、向上的優良品質。

  7、以學生活動為載體。市中小學幼兒園除了重視課堂教育外,還透過開展各種活動將德育工作貫穿其中。一些學校以班為單位開展學習、紀律、禮儀、衛生、勞動、安全等各項比賽活動,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素質。多數學校堅持週一升旗儀式制度。升旗儀式上除了加強常規教育外,十分重視加強長期目標的德育滲透,以豐富多彩的教育知識為內容進行國旗下講話,內容包括校紀校規、安全、禮儀、學習、國情、時事等,短短二十分鐘的升旗儀式,把愛國教育、理想教育、行為教育有機的結合起來,既莊嚴實在、又有教育效果。一些學校還積極開展“讀書交流”活動。“讀一本好書,就是在和許多高尚的人對話”。讀書對一個人品性的薰陶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倡導、指導學生讀書的前提下,讓學生收集健康、有意義、有時代性的圖書進行學生間和班級間的交流,實現“我讀一本書,他讀一本書,我們共讀許多書”的讀書氛圍,達到在讀書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團結、互助習慣的目的。

  8、注重家校聯絡。德育工作的開展只靠學校是有限的,如果能和家庭教育結合起來,對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正確價值觀的培養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因此學校都很注重與學生家長的聯絡與溝通。透過走訪、開家長會、開家長培訓課等方式達到相互配合、相互瞭解,相互促進的目的。

  二、德育工作中展現的亮點

  建立網路平臺

  一些學校充分利用網路來加強與家長、社會的溝通。如市第一幼兒園建立學校網站,網址向社會公示,讓外界瞭解學校的發展情況,讓家長了解學校的日常活動和學校的安排,家長對學校可以及時提出建議和意見,方便學校改進工作,對學校的發展非常有利。

  建立簡訊平臺

  有些學校利用手機比較普及的便利條件,建立互信臺,將學校資訊及時透過簡訊的方式告訴學生家長,便於家長和學校溝通,瞭解學生的情況。

  建立班級文化特色牌

  這方面市第一中學做的非常成功。學校要求每個班級要打造自己班級文化特色,並將其寫在教室門口的特塑膠框中,達到讓其他人監督和自我提醒的雙重效果。

  市第一中學班級特色牌

  多媒體的廣泛利用

  市第一中學、市民族中學已經實現了班班有多媒體。多媒體的廣泛使用不僅大大增強了教學效果,而且還可以豐富學生們的課外生活。民族中學規定,晚上7:00——7:30全校師生必須在教室裡觀看中央電視臺的新聞聯播節目,讓全校師生關心新聞,瞭解國內外大事。

  5、開展“創星”活動

  一些學校透過開展“創星”活動,將德育工作細化為不同的活動,激發學校老師和學生的積極性,推動學校德育工作的深入開展。如市麒麟區北關小學在班級開展“學習明星”、“作家小明星”、“書法小明星”、“勞動小明星”等,市沾益縣三道坎苗族小學開展的創星工程等都產生了良好的效果。

  市麒麟區北關小學爭當“小明星”活動

  市沾益縣三道坎苗族小學“創星”工程

  三、提出的幾點建議

  1、希望各校領導能給教師提供更多的培訓機會,以不斷提高教師的德育素質。

  2、當地教育局要組織各校領匯出去參觀學習,吸收外地學校德育工作的先進經驗,並結合本校實際不斷創新本校德育工作的開展方式,形成自身特色。

  3、不斷更新管理觀念,引導教師愛學校,愛學生,愛教育事業。充分發揮學校老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教師教書育人的作用得以充分發揮,並在教學活動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4

  《糧食流通管理條例》頒佈實施以來,各級糧食部門積極轉變工作職能,努力加強糧食監管工作,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在新形勢下較好地發揮了職能作用。但是,由於監管工作對糧食行政管理部門來說是一項全新的工作,在具體工作中還存在一些問題。

  一、加強糧食監管的存在問題

  一是不想管。在實施了幾十年的傳統糧食流通管理體制下,形成了一套傳統的思維模式、工作模式和管理模式,一些糧食行政管理部門習慣於用行政手段管理糧食流通,用包辦代替的辦法管理糧食企業,對依法管理糧食流通特別是管理社會糧食行業感到無從下手,存有畏難發愁情緒,不願主動的開展糧食監管工作。

  二是不敢管。隨著糧食市場的全面放開,在社會上和群眾中形成了“放開就是不管”的模糊認識,近年來糧食供過於求的市場形勢也使人們對糧食市場的穩定失去了應有的警惕,加之其他經濟型別的糧食經營企業對糧食部門的管理還不習慣,依法經營糧食的意識不強,所以,不願被管、不服管理的情況時有發生。而且糧食行政管理部門的執法手段不夠有力,對抗拒管理的業戶無法有效地處理,因而在糧食執法人員中存在不敢管的現象。

  三是不會管。依法開展糧食監督檢查是一項新的工作任務,糧食行政管理人員缺乏工作經驗,業務素質和工作能力也有待於進一步提高;對於執法依據、處罰標準、處罰程式等具體業務掌握的還不夠熟練,因而制約了依法管糧工作的開展。

  四是不能管。主要是機構、人員、經費還不能保證依法管糧的需要。有的市、縣級糧食局仍是事業單位,且沒有獲得政府授權,不具備行政執法的資格。有的雖然是行政機關,但內部沒有獨立的執法機構,人員編制較少,工作經費不足,難以保證執法工作需要,因而沒有能力全面開展糧食監管檢查工作。

  二、加強糧食監管的對策措施

  加強糧食監督檢查工作是一項新的任務,必然經歷一個逐步提高、逐步完善的過程。因此,針對當前糧食監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首先應強化以下工作措施。

  (一)建立健全糧食執法體系。《糧食流通管理條例》和《糧食流通監督檢查暫行辦法》對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及糧食流通監督檢查機構提出了明確要求。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要抓住《條例》和《辦法》實施的有利契機,積極爭取地方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的支援,應按照有關法律規定申請地方政府給子執法授權,以獲得行政執法資格。要按照“專門機構、專業隊伍、專項經費”的要求,積極爭取地方黨委和政府支援,儘快建立專門的糧食監督檢查機構,配備專職人員,切實擔負起糧食行政執法工作。同時要按照有關檔案規定,積極爭取財政部門支援,解決好糧食行政執法工作的專項經費。在機構、人員編制尚未落實前,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要積極調整現有科室職能,整合人才資源,確定專人負責,抓好執法檢查工作。透過紮實有效的工作,確立糧食部門的執法地位,爭取黨委政府、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的理解與支援。

  (二)加強糧食執法隊伍建設。糧食行政執法和糧食監督檢查工作涉及面廣、專業性強,涉及到農民、消費者和糧食經營者的利益,關係到糧食部門的形象。因此,做好這項工作需要一支政治優良、業務精湛、作風過硬、紀律嚴明的高素質隊伍一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要把加強執法隊伍建設作為一項基礎性工作,著力抓好執法人員的法律素質和糧食流通業務的培養,採取業務培訓、組織學習、參觀交流等多種形式,儘快提高行政執法人員的業務能力和執法水平。要建立並嚴格實行持證上崗制度,嚴禁無證執法行為。同時要強化對執法人員的管理和監督,嚴格要求,嚴肅紀律,不斷提高執法人員的整體素質。

  (三)依法開展糧食監督檢查工作。依法進行糧食監管是一個全新的課題,糧食行政管理部門既不能求穩怕亂,不敢放手放膽開展執法工作,也不能操之過急,盲目行事。一是要嚴格工作程式。糧食執法人員在執法過程中要堅持做到該履行的程式一項不少,該有的步驟一個不缺,每一件處罰案件都事實清楚,證據確鑿,程式合法,運用法律、法規準確,處罰適當,切實杜絕盲目執法、野蠻執法行為。二是要注意工作方法。在具體執法過程中,要認真總結經驗,摸索規律,不斷提高執法水平。在檢查方法上,可以採取定期檢查、專項檢查、重點檢查和專案調查相結合的方式;在實施步驟上,可按照先易後難、循序漸進的原則,找好突破口;在監管物件上,宜先大後小,逐步擴大行政相對人範圍;在處罰手段上,堅持處罰與教育相結合,先教育後處罰,不斷提高監管效能。三是加強與其他執法部門的溝通與合作。糧食監督檢查涉及多個職能部門,《糧食流通管理條例》對各部門的職責範圍作了明確規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要嚴格按照法定的職責範圍正確行使職權,既不能“錯位”,也不能“越位”。要積極爭取工商、質量監督、食品衛生等有關執法部門的支援,適時開展部門聯合執法行動,既可以學習借鑑其他執法部門的工作經驗,鍛鍊提高糧食執法隊伍的素質,也可以提高糧食行政執法效果,有效維護糧食市場秩序。

  (四)明確糧食監管工作重點。在糧食監督檢查工作開展初始階段,當前主要應抓好兩項重點工作。一是糧食收購資格稽核認定工作。這是政府賦予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唯一的行政許可專案,也是開展糧食監督檢查的基礎。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要採取多種形式,廣泛宣傳糧食收購許可法規,使全社會了解糧食部門的工作職能和執法職能,使廣大糧食經營業戶知法、懂法,準確、及時地申請收購資格許可,做到持證收購,合法-經營。要按照公開、公平、公正、便民和高效的原則,進一步增強服務意識,耐心為申請人解惑釋疑,及時受理各類市場主體的申請,在規定時限內完成稽核受理工作。要根據《行政許可法》的規定,建立健全稽核工作監管制度,嚴格標準,嚴格要求,嚴格程式,嚴格時限,嚴明稽核紀律,及時糾正糧食收購許可中的違法違規行為。二是認真開展社會糧食統計工作。社會糧食統計是加強糧食宏觀調控、有效進行監管的基礎性工作。把轄區內各種經濟型別糧食流通企業的統計業務活動納入管理範圍,是國家賦予糧食行政管理部門的一項重要職責。要按照政策規定,準確確定應當納入統計範圍的非國有糧食經營,企業,並按照統計制度的要求,認真進行監督檢查。對於不執行制度規定、不按時上報資料的經營者,依法予以處罰。

  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5

  一、基本情況

  宣威市社群矯正工作於XX年開展了社群矯正試點,今年以來,在全市26個鄉(鎮、街道)全面推開社群矯正工作,進入矯正實施階段。透過近三年的社群矯正實踐探索和全面開展社群矯正工作以來的情況,目前的社群矯正取得了初步成效,可慨括為三個基本,一是基本上構築了社群矯正工作管理組織,具體表現為全市26個鄉鎮街道都成立了社群矯正工作領導小組,從組織領導和隊伍建設上對社群矯正工作給予保障;二是基本上按照中央、盛市上級部門的要求,認真貫徹宣威市社群矯正工作會議精神,全面開展了社群矯正工作。三是基本上制定了工作流程、職責、制度,部門銜接、隊伍建設、保障措施等制度框架,對社群矯正物件實施了有效的監督管理、教育矯正、獎懲考核、幫助服務。但由於社群矯正立法滯後,目前社群矯正工作的具體管理和工作程式等方面的規定比較原則,責權不夠明確,實際操作性不強,在社群矯正推進過程中,時常會在制度設計和實際操作中遇到一些困難和問題。

  二、現階段社群矯正工作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1、執法與執行上分離。

  現行刑法和刑事訴訟法的規定,我國目前適用社群矯正的“五種物件”即被判處管制、被宣告緩刑、被暫予監外執行、被裁定假釋和被剝奪政治的權利並在社會上服刑的罪犯由公安機關執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和司法部下發的(關於開展社群矯正試點工作的通知)則要求,司法行政機關具體承擔社群矯正物件的日常監督管理和幫助教育工作。由此,社群矯正從過去的公安機關單一管理改為公安機關與司法行政機關共同管理體制。從形式上說,作為執法主體的公安機關不再是社群矯正物件日常監督管理工作的具體承擔者,但仍然是“五種物件”監督管理工作目標管理考核的責任單位。而從事社群矯正具體指導、管理、組織工作的司法行政機關在法律上卻沒有刑罰的執行權。這種狀況既影響了社群矯正職能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也影響了刑罰執行工作的嚴肅性和實際效果。

  2、監督管理措施乏力。

  由於現行法律法規對“五種物件”的監管規定存在一定缺失,導致當前的社群矯正工作缺乏應有的強制力和必要的工作手段,一些具體的監督管理措施和教育矯正手段難以落實到位。一是獎懲考核乏力,現行法律法規規定,“五種物件”能夠獲得減刑、假釋獎勵的實際上只有管制和暫予監外執行物件。至於緩刑物件必須要“重大立功表現”才可以獲得減刑,假釋物件“一般不得減刑”,剝奪政治的權利物件則沒有減刑獎勵。二是監督管理手段乏力,現行法律法規規定,“五種物件”違反監管規定可予以收監執行的只有假釋和暫予監外執行物件。對判處管制、緩刑、剝奪政治的權利的物件就沒有相關規定,實踐中,外出打工或下落不明時,見檔不見人的,見人不見檔的,佔有相當比例而無相應處置措施。三是部分矯正手段乏力,現行法律法規對“五種物件”在執行期間應當遵守的相關規定中,沒有明確規定必須參加勞動的內容。雖然刑法第46條規定,“被判處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監獄或者其他執行場所執行;凡有勞動能力的,都應當參加勞動,接受教育和改造”,但在實際執行中,該規定是否適用社群矯正物件以及目前適用社群矯正的管制、剝奪政治的權利物件是否屬於“被判處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還存在比較大的爭議。

  3、銜接工作缺乏有效機制。

  社群矯正試點工作涉及國家司法體制和工作機制改革,具有相對複雜性。實際運作過程中,相關職能部門之間統一思想、形成共識難度較大。目前,相關職能部門之間法律文書的傳遞、社群服刑人員的交接、社群矯正物件的監督管理等銜接工作,經常出現不到位、不合拍、不重視等情況,特別是鄉鎮司法所與派出所的協調、溝通,由於職能轉變還存在思想認識上偏差,以及司法所人員裝備上的嚴重不足,脫管、漏管物件還佔相當大的比例,部分鄉鎮街道至今還沒有移交檔案,更不用說對下落不明的矯正物件的跟蹤查詢,影響了刑罰執行的效率與質量,司法行政機關的工作也常常比較被動。

  4、社群矯正隊伍素質不高。

  社群矯正工作人員不僅要對社群矯正物件實施管理考核、獎懲及多種形式的教育活動和公益勞動,還要幫助矯正物件解決心理、生活、就業、上學等方面的問題和困難。這就要求社群矯正工作人員應具備一定的法學、社會學、心理學、教育學等專業知識和組織協調能力,才能較好地勝任工作。但從目前社群矯正工作人員的結構看,不同程度存在問題:司法所因為受編制限制工作人員較少,部分工作人員學歷、業務能力和文化素質較低;公安機關仍為執法機關,負有協助義務,但常因人員、經費等原因,工作銜接時常脫節;有的街道、鄉鎮領導思想不重視、派人不積極,組織領導、經費安排也存在問題,尤其是村(居)委會治安調解員的素質急待培訓提高。

  三、關於社群矯正制度建設的幾點思考

  1、明確社群矯正執行機制,構建統一的行刑權。

  目前,我國的刑事司法體制是,人民法院行使審判權,人民檢察院行使公訴權,公安機關行使偵查權,司法行政機關行使部分刑罰執行權。但現行法律又規定“五種物件”由公安機關執行,這種狀況不利於公安機關和司法行政機關的互相監督和制衡,也不符合國際上刑罰執行一般統一由司法行政機關承擔的慣例。從執行權的屬性和公安、檢察、法院、司法的分工負責和相互配合的司法體制看,社群矯正的執行權交由司法行政機關統一行使較為科學合理,有利於政法各部門的相互監督制約,符合執行權的本質屬性,符合我國刑罰執行的原則要求。因此,應當結合當前正在進行的司法體制和工作機制改革,積極推進社群矯正立法,將行刑權賦予司法行政機關行使,逐步規範我國行刑權的運作,形成監禁刑措施與非監禁刑措施良性互動的、統一的刑罰執行機制。同時,應在司法行政機關建立與社群矯正工作相適應的,自上而下的統一協調的專門工作機構。可在司法部設立社群矯正管理局,負責全國社群矯正工作的指導、管理和協調;在省級設立社群矯正處,縣級設立社群矯正科,管理社群矯正工作;街道、鄉鎮司法所直接負責社群矯正工作。具體地講,就是要修改現行刑事法律,將“五種人”的非監禁刑罰權由司法行政機關行使。

  2、完善監督管理措施,促使監管有章可循。

  監督管理是社群矯正工作的基礎,監督管理措施的完善對於社群矯正工作的推進顯得尤為迫切,彰顯重要。針對“五種物件”獎懲中存在的“懲處多、獎勵難”現象,以及緩刑、假釋在減刑方面,既存在條件過高,又有實際執行中認定“立功表現”或“重大立功表現”比較困難的問題,應及時推動立法就獎懲原則、種類、考核、條件、辦理及審批等內容和程式進行相應規定,適度突破完善。針對“五種物件”外出打工問題,在健全幫教小組、落實社群矯正責任人,嚴格請假報告制度,及時掌握其動向的同時,切實加強與社群矯正物件外出目的地公安、司法行政機關等社群矯正職能部門的聯絡和溝通,落實異地委託管理制度,對外出打工物件的個別談話教育,要緊緊抓住其外出與回村兩個時段以及傳統節日時機實施相關教育。針對“五種物件”下落不明問題,可制度創設其嚴重違反監管規定,即構成重新犯罪,對其實施網上追捕。針對“五種物件”參加勞動的問題,仍可制度創設規定社群服務,由法院判決犯罪人到社群進行一定時間無償勞動。

  3、加大部門銜接工作,確保物件接收和矯正實施。

  社群矯正工作是一項綜合性的社會系統工程,離不開相關職能部門的參與,特別是公安、檢察、法院、司法行政機關的協作配合。加大部門銜接工作,關鍵要做到兩個確保。

  一要確保具備“兩個要素”(戶在人在、法律文書齊全)的社群矯正物件全部接收和採取集中交接和日常交接方式進行接收,統一由移交方向社群矯正物件宣讀社群矯正宣告書,告知其必須接受社群矯正,責令其做出書面保證,在規定期限內向居住地司法所報到接受社群矯正,並移送相關法律文書。對社群矯正工作啟動時現有社群矯正物件的集中交接,由派出所宣告,一次性移交司法所。對社群矯正工作啟動後新增社群矯正物件的日常交接,屬於本地人民法院判處或決定的,由本地人民法院在宣判或作出決定時宣告;屬於本地看守所出所的,由本地看守所宣告;屬於外地人民法院判處、決定、裁定,或屬於監獄出監,或屬於外地看守所出所,向居住地派出所報到登記的,由派出所宣告;原不具備“兩個要素”的社群矯正物件,經派出所繼續查找回所報到的,由派出所宣告。

  二要確保社群矯正物件接受監督管理,防止脫管漏管。在社群矯正“執法主體”與“工作主體”適度分離、配合時期,公安機關和司法行政機關應加大銜接工作力度,制定規範性檔案界定具體職責和工作程式。凡涉及社群矯正物件的報到、請銷假、行為和心理矯正、參加公益勞動、彙報思想以及就學、就業、家庭事務等工作,由司法行政機關負責;凡社群矯正物件不接受、不服從監管或違反監管規定,需要採取強制措施、提請收監、重新追究刑事責任的,則由公安機關負責。

  4、強化隊伍建設,培育一支高素質的社群矯正隊伍。

  強化隊伍建設,建立一支職業化、專業化的高素質的社群矯正隊伍,是社群矯正工作順利推進的關鍵所在,對於保障社群矯正工作的順利開展非常重要。

  重點把好三大關:

  一是嚴把選人關。司法行政機關要整合現有工作人員,把政治業務素質強的同志充實到司法所;公安機關要抽調專人協助司法行政機關指導司法所和派出所開展社群矯正工作,派出所也要確定責任心強、經驗豐富的民警主動搞好對接;街道、鄉鎮要抽調想幹事、會幹事、能幹事的人專職從事社群矯正工作。針對本地實際,認真做好對社會志願者的選聘工作,廣泛動員和吸收社群內熱心矯正工作的社會團體人員、社群服務人員、專家學者、離退休幹部、教師、社群幹部等,充實社群矯正工作力量,參與社群矯正工作。

  二是嚴把學習關。積極組織社群矯正工作人員學習培訓,掌握專業知識,或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相結合的方法,汲取借鑑各地的成功經驗。及時調整工作方法上的偏差,彌補工作措施上的不足。

  三是嚴把管理關。嚴格遵守各項工作制度,制訂社群矯正工作人員工作績效考核辦法,並將其作為社群矯正工作人員獎懲、提拔、評優的重要標準。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