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自查報告範文

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自查報告範文

  時光匆匆,一段時間的工作已經結束了,轉眼回顧這段時間的工作,有得有失,為此一定要做好總結,寫好自查報告喔。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自查報告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自查報告範文,歡迎大家分享。

  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自查報告1

  為紮實推進我區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根據《惠州市惠陽區關於貫徹落實<惠州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工作方案》和《2015年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要點》要求,區交通運輸局認真做好道路運輸行業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現將今年工作情況報告如下:

  一、提升行業文明服務水平

  以黨員先鋒車隊為載體, 透過黨員示範崗等示範引領,倡導愛崗敬業,誠實守信的服務理念,大力加強運輸行業信用體系建設。

  二、強化行業服務質量監督

  為加強道路運輸行業服務質量管理、規範企業經營行為、提高行業服務質量,建立和完善優勝劣汰的競爭機制和市場退出機制,我局對全區道路運輸客運企業、計程車企業、駕培學校和計程車司機和駕培教練員服務質量情況開展了2014年度道路運輸行業服務質量信譽考核工作。經考核,由區級考核的客運企業中6家評定為AAA級,1家評定為AA級;2家計程車企業評定為AA級;駕培機構中1家評定為AAA級,4家等級評定為AA級;1家評定A級。

  三、加強駕培維修行業誠信考核工作

  在駕培行業管理工作中,我局嚴格監督駕校按照教學大綱要求進行培訓,深入推進維修行業誠信考核工作,營造行業誠信經營氛圍。今年1至10月份,我局業務部門完成對學員科目一稽核 19685人,科目二稽核 15306 人,科目三稽核10360人;在維修行業管理工作中,根據市交通運輸局機動車維修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檔案精神,逐步推進我區一、二類汽車維修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工作,爭取年底透過達標考核。

  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自查報告2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託,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本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情況。

  本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自1999年在國內率先開展探索實踐以來,一直得到黨中央、國務院、市委的關心和重視。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把誠信建設擺在突出位置、全面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要求,市委提出要著力構建誠信上海。20xx年,市委、市政府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上海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和《上海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行動計劃》(以下簡稱《三年行動計劃》)。全市圍繞建設四個中心的目標,以信用制度建設為核心,推動各領域信用資訊的記錄、公開、共享和使用,成效逐步顯現。

  一、本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進展情況

  (一)完善推進機制,注重頂層設計

  社會信用體系涉及經濟發展、城市建設、社會管理的方方面面,其建設工作需要各類主體的共同努力。20xx年,本市建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聯席會議制度。20xx年,成立市徵信管理辦公室並將其設在原市資訊委,聯席會議更名為社會誠信體系建設聯席會議。20xx年,市政府調整聯席會議組成人員,聯席會議辦公室設在市徵信辦。同時,各區縣也建立了相應的組織推進機制。20xx年機構改革時,明確市徵信辦設在市經濟資訊化委。20xx年6月,市政府再次調整聯席會議組成人員,並恢復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聯席會議的原名,聯席會議辦公室設在市徵信辦。目前,兩位副市長任聯席會議總召集人,兩位市政府副秘書長任聯席會議召集人,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包括市委和市政府職能部門、市高院、市檢察院、中央駐滬機構、區縣政府等,共68家。

  在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中,本市一貫注重頂層設計。20xx年至今,本市先後印發了兩部意見、一部五年規劃和三部三年行動計劃,聯席會議每年印發工作要點。20xx年,根據市委要求,市政府組織市經濟資訊化委和各有關單位開展了上海社會信用體系新一輪發展調研,形成了總體執行框架總報告和29個子報告。在廣泛聽取市人大、市政協和社會各界意見建議的基礎上,市委、市政府印發了《意見》,明確了指導思想、推進原則、發展目標、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市政府印發了《三年行動計劃》,在五個方面提出了47項具體舉措,共涉及40個委辦局、17個區縣,並聚焦建設市場、交通運輸、安全生產、食品安全、藥品安全、產品質量、工商管理、環境保護、民政管理、政府採購、政府誠信與公務員誠信等12個重點領域的信用建設,強化獎懲,著力解決現實緊迫需求。《意見》和《三年行動計劃》作為新一輪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頂層設計,確立了本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新一輪發展執行框架。20xx年8月29日,本市召開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會議,市四套班子主要領匯出席,會議進一步統一了思想,全面啟動了新一輪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

  (二)加強制度建設,形成基本框架

  制度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核心。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政府要推動形成符合發展需要和國際慣例的信用監管法規體系,牽頭設計信用制度框架、標準以及政策層面的制度性安排,營造和維護有序競爭的信用市場環境,以聯動獎懲來約束社會各主體,進一步加大失信成本,強化守信激勵。本市在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過程中,一貫重視制度建設,《意見》及2003年印發的《關於加強本市社會誠信體系建設的意見》均提出以制度建設為核心。透過多年的努力,已經形成了一批與信用相關的制度性安排,並持續推動制度完善和配套,規範和促進了信用資訊的記錄、共享、使用、保護以及信用服務業發展。

  在地方性法規層面,20xx年以來,本市在《促進電子商務發展規定》、《推進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條例》和《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條例》等多部地方性法規中嵌入了社會信用制度安排;2013、2014年,《上海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條例》(暫定名)被列為市人大立法預備專案,正在加緊開展研究起草工作。在政府規章與規範性檔案層面,20xx年以來,本市制定實施了《個人信用徵信管理試行辦法》、《企業信用徵信管理試行辦法》等2件政府規章,出臺了《企業信用檔案管理辦法》、《加強中小企業信用制度建設的實施意見》等規範性檔案;在2013年2月市政府辦公廳轉發的《上海市企業失信資訊查詢與使用辦法》和今年5月市政府印發的《上海市公共信用資訊歸集和使用管理試行辦法》中,對各級行政管理部門記錄、共享、使用信用資訊都作出了規定。在標準、目錄、指南等技術層面,圍繞信用資訊的記錄、公開和使用等,本市於2007年前後釋出實施了《企業信用資訊資料規範》、《個人信用資訊資料標準(試行版)》、《商業徵信準則》、《中小企業信用評估準則》;近年來,圍繞政府部門信用資訊公開和使用,編制釋出了《行政和司法部門企業信用資訊公開目錄》、《政府部門示範使用信用報告指南》、《上海市公共信用資訊目錄(2014年版)》等,並正在研究促進企業、園區、平臺等加強信用管理的標準規範。此外,全市各部門、各區縣圍繞本部門、本區域的管理和發展需求,在政務、金融、公用事業、商業等領域,圍繞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資源分配、行政審批、風險防範等方面,建立和完善了120餘項制度性安排,初步形成涉及面廣的信用資訊記錄、共享和使用機制,信用獎懲不斷強化。

  (三)梳理資料基礎,建設執行平臺

  資料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基礎。信用獎勵和約束機制的實現,依賴於信用資訊的記錄與傳播。政府部門掌握大量信用資料,也最具資料開發利用的條件。《意見》和《三年行動計劃》確立的執行框架,將市公共信用資訊服務平臺(以下簡稱市信用平臺)建設作為本市新一輪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抓手。2013年,市政府將市信用平臺建設列為年度重點工作,著力加以推動。該平臺主要歸集行政部門、司法部門、公用事業單位等負有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生成或掌握的與法人、自然人信用相關的登記類、資質類、監管類、違約類、判決類、執行類等資訊,在加強安全管理的前提下,依法面向社會提供公共信用資訊查詢和比對等服務,為全社會的信用聯動獎懲提供支撐。

  在聯席會議的工作機制下,市經濟資訊化委、市徵信辦組織各有關部門和單位加強資訊記錄,梳理資料家底,於去年4月、7月和12月開展三輪資料確認工作,同步梳理政府部門、信用服務機構的資料需求,提高資料歸集的針對性。今年4月30日,《上海市公共信用資訊目錄(2014年版)》正式釋出,全市67家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公用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向市信用平臺提供資料,平臺歸集資訊1249項,涉及法人138萬個、自然人2400餘萬人,可提供查詢的資料近3億條。市經濟資訊化委、市發展改革委、市資訊中心積極推進市信用平臺建設,市信用平臺於2013年6月3日按計劃面向政府部門開通試執行,12月31日面向資訊主體(包括法人和自然人)開通查詢服務,自貿試驗區服務視窗同步開通,20xx年4月30日正式開通執行,面向符合條件的信用服務機構提供服務。43個政府部門在市信用平臺開通了323個部門使用者查詢賬戶,形成18項應用合作意向;法人信用資訊查詢超過1.5萬次,自然人信用資訊查詢超過250萬次。此外,同步促進領域、行業信用資訊平臺的建設和完善,推動平臺間資訊共享交換,保障和促進了社會對公共部門、金融行業和市場信用資訊的綜合利用。

  (四)聚焦重點領域,加強應用推廣

  應用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關鍵。要實現讓失信者寸步難行,讓守信者一路暢通,關鍵是堅持以解決問題為導向,在推動應用上下功夫。當前的重點就是推動公共信用資訊的查詢使用,以及基於公共信用資訊再開發的各類信用產品的使用。按照《意見》和《三年行動計劃》的要求,聚焦重點領域,以政府應用為示範,以市場應用為重點,發揮信用服務機構的專業優勢,不斷加大市信用平臺的應用推廣力度,積極推動信用產品使用。

  服務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形成自貿試驗區信用體系建設方案,基本完成相關信用資訊目錄梳理,設立市信用平臺自貿試驗區服務視窗和子平臺。對3200多家進出口企業、17000多名試驗區企業法人代表等實施信用核查。市經濟資訊化委與自貿試驗區管委會、上海海關、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和金融管理部門等共同研究應用信用資訊加強相對人管理,推動建立事前誠信承諾、事中評估分類、事後聯動獎懲制度,防範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中的系統性風險。

  服務政府職能轉變。使用信用手段最佳化管理和服務,工商、稅務、食品藥品監管、環保、質量技監、海關等部門和長寧、寶山、金山等區縣都推出信用分類管理和配套獎懲舉措,在提升管理效率的同時形成良好的社會影響;市統計局強化對政府統計機構、統計調查單位和從業人員的信用管理;一些部門和區縣開展行政審批中使用相對人信用記錄試點,並取得階段性成果。市財政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資訊化委等部門以及浦東、楊浦、徐匯等區縣,應用信用資訊最佳化公共資源分配,將查詢相對人信用資訊或使用信用產品作為專項資金分配管理的前置環節,將公共資源向信用良好的主體傾斜。市公務員局開展誠信核查,加強公務員隊伍建設,率先在公務員評優中使用個人信用記錄,並擬在公務員考錄環節使用信用報告。

  服務城市執行和民生髮展。各有關責任部門紮實推進重點領域專項試點,完善信用制度安排,在建設市場招投標、交通港航企業和駕駛員管理、安全生產、食品藥品安全、製造企業質量管理中發揮重要作用。探索加強特定人群信用管理,市司法局釋出管理辦法,加強對律師等五類法律服務人員的信用管理;上海銀監局加強對銀行業高階管理人員的信用管理,並促進金融行業內資訊共享;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在居住證積分管理中,探索將失信行為列為減分項;長寧區探索對四醫聯動幫困人員、群租人員等加強信用核查。市公安局網安總隊利用市信用平臺對網際網路企業開展信用核查,加強網路空間治理。

  服務經濟轉型發展。支援信用服務行業協會推進誠信建設示範區、企業信用管理示範基地、電子商務信用服務示範平臺等示範試點。支援信用服務機構加強系統建設,促進網際網路金融企業資訊共享。支援市信用平臺以專業機構為依託,面向人才市場、會展行業、金融機構等提供信用服務。

  (五)培育信用行業,促進行業自律

  發展專業化、市場化運作的信用服務行業,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目標之一。《意見》明確提出,要培育市場、發展產業。目前,上海是國內信用服務機構集聚度最高的地區,全市有備案信用服務機構86家,業務覆蓋企業徵信、個人徵信、信用評級、企業信用管理等領域。2013年,行業總營業收入8.32億元,同比增長近7%,整體繼續保持增長勢頭;業內機構出具企業信用報告約46.6萬份,涉及應收賬款管理金額45.62億元,涉及主體評級物件貸款餘額6.46萬億元。

  在行業發展方面,市信用平臺為信用服務機構採集公共信用資訊提供了更方便、快捷的通道。各有關政府部門透過示範使用信用產品,擴大信用服務市場。市經濟資訊化委透過社會誠信體系建設專項資金支援信用服務機構研發產品、推廣服務。市信用服務行業協會制定了信用服務機構綜合排名評價指標體系,認真落實行業標準,加強行業自律,組織徵信機構學習研討《徵信業管理條例》,定期編輯出版《上海信用服務行業發展報告》、《上海市信用服務指南》。

  (六)營造誠信氛圍,拓展區域合作

  積極組織開展誠信宣傳活動,每年舉辦誠信活動周,每五年舉辦一次誠信活動月。20xx年誠信活動月期間,組織各委辦局和區縣開展了重點領域信用制度建設成果展等120多項活動,逾5萬名市民參與。

  設立市社會誠信體系建設專項資金,每年資助公共安全、現代服務業、中小企業發展等領域的專案約20個,2014年專項資金額度將達到1000萬元。

  開展企業信用管理、從業人員信用能力提升等培訓,編寫出版《上海市公務員誠信建設知識讀本》,並納入市公務員培訓課程。

  穩步推進信用長三角區域合作。滬、蘇、浙、皖三省一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牽頭部門共同探索公共信用資訊交換共享和應用合作機制,共同簽署《長三角地區信用服務機構備案互認協議書》,聯合公示了長三角地區186家備案信用服務機構名單。三省一市信用服務機構聯合釋出了《長三角信用服務機構規範服務倡議書》。

  總體來看,本市新一輪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開局良好,《三年行動計劃》的發展目標有望如期實現。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有效促進和保障了本市經濟、社會持續平穩較快發展,符合黨中央、國務院和市委要求,形成了具有上海特點的建設與發展模式,在國內保持了領先地位,得到國家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部際聯席會議和市委的肯定。

  二、當前工作面臨的主要問題

  在制度層面,對公共部門掌握的法人、自然人信用資訊的公開或面向社會提供的程度較難把握,公共信用資訊歸集共享的廣度、深度和歸集的時效性有待提高,政府部門使用信用資訊尚處於探索階段。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在於缺乏相應法律規範、受到條線規範制約、現有工作機制較難支撐、各方面認識差異較大等。今年5月剛釋出的《上海市公共信用資訊歸集和使用管理試行辦法》對公共信用資訊管理已有初步安排,但隨著市信用平臺正式投入使用,可能會有預料不到的問題出現,需要我們不斷完善資訊目錄,加強資訊分類分級管理。此外,信用懲戒措施的剛性有待增強。目前,在行政性懲戒方面,缺乏有力的依據,調整行政業務流程和管理方法需要較大投入;在社會聯動懲戒方面,因各類信用資訊獲取難度較大、市場主體信用管理相對較弱,尚未形成風氣。《上海市企業失信資訊查詢和使用辦法》雖然為行政性懲戒提供了一定的原則、依據,但其法律位階不高,要將其作為工作依據,還存在一定難度。

  在技術層面,資訊的規範性、準確性有待進一步提升。一些部門和單位在相關工作中並不要求記錄組織機構程式碼、個人身份證號碼,各單位資訊系統建設水平存在較大差異。在市信用平臺、市法人庫、市實有人口庫之間,需要進一步加強聯動與協作,以滿足社會對市信用平臺日益增長的服務需求。此外,市信用平臺在查詢的便捷性以及使用者體驗方面,也存在改進空間。

  三、下一步重點工作安排

  20xx年初,國務院常務會議原則透過《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部署加快建設社會信用體系,構築誠實守信的經濟社會環境。今、明兩年是全面落實本市《三年行動計劃》的關鍵時期,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將繼續以信用制度建設為核心,突出問題導向、需求導向、發展導向和創新導向,著力鞏固工作成果,深化工作內容,拓展工作範圍,延伸工作鏈條,創新思路方法,突破應用瓶頸,為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撐。

  (一)健全制度規範

  力爭在地方立法、政府規章、部門規範性檔案和標準指南等方面,取得進一步突破。積極跟蹤國家信用立法程序,推進落實《上海市公共信用資訊歸集和使用管理試行辦法》,爭取《上海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條例》(暫定名)研究起草取得成果。各有關部門、區縣將加強信用制度建設,著力健全信用資訊、信用產品使用和信用聯動獎懲的制度性安排。逐步健全政府部門公開信用資訊、使用信用報告、依託第三方開展信用評價的工作標準和制度安排。

  (二)完善市信用平臺

  將市信用平臺的建設和應用作為政府資料開放的重要抓手,不斷完善市信用平臺的服務功能,最佳化服務模式,推動自然人、法人信用資訊的`跨領域、跨部門共享和應用。圍繞特定人群、重點領域管理等應用需求和突出問題治理工作的開展,進一步深化各有關部門信用資訊記錄和歸集工作,拓展市信用平臺的資料歸集範圍,增強歸集資料的有效性和指向性,健全資訊分級分類管理機制。建設和完善重點領域、行業信用資訊平臺,推動平臺間資訊共享交換,逐步實現公共信用資訊、金融信用資訊和社會信用資訊的互動共用。

  (三)加強信用資訊應用

  全面總結12個重點領域13個試點專項的經驗成果,進一步圍繞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發展、重點領域突出問題治理等需求,探索建立信用管理長效機制。重點強化政府示範應用,著力探索信用資訊和產品在城市管理、市場管理、公共安全管理、特定人群管理以及公共資源分配中的應用,加強事中、事後監管,逐步形成政府部門使用信用資訊和信用產品的剛性要求。強化市場應用,重點推進信用資訊和信用產品在自貿試驗區投資、貿易發展中的應用;鼓勵市場主體積極應用信用手段防範經營風險,擴大業務範圍和經濟規模;鼓勵社會組織應用信用記錄加強自律規範,樹立良好的市場形象。

  (四)發展信用服務市場

  推動市場主體加強信用管理,扶持信用服務行業發展,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研究落實促進信用服務行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支援信用服務行業與金融等服務業以及製造業協同發展,創新研發信用服務產品,支撐網際網路金融、小微企業融資等加快發展。總結深化信用管理示範達標試點等工作成果,以行業協會為依託,拓展應用範圍,提升市場主體信用管理意識和水平。支援信用服務行業加強行業規範和自律,提升從業人員專業素質。

  (五)培育誠實守信環境

  積極傳播信用管理理念和方法,大力推進信用長三角區域合作。總結宣傳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優秀成果,舉辦誠信活動周,廣泛開展誠信建立活動,組織開展企業、公務員信用管理培訓,引導企業和市民珍惜自身信用、查詢信用資訊。拓展區域合作,組織落實區域合作重點任務,爭取在公共信用資訊平臺對接、資訊共享交換、重點應用領域信用聯動監管等方面取得突破。

  (六)完善規劃計劃和組織推進機制

  積極對接國家《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儘早謀劃本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十三五規劃。健全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聯席會議工作制度,進一步明確各成員單位的職責分工,不斷完善聯席會議辦公室的指導、協調、考核和監督職能,進一步發揮市、區縣兩級財政資金在信用體系建設中的引導作用,充分發揮各成員單位的工作主動性和創造性。

  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是一項長期、艱鉅的系統工程。本市加快建設四個中心、推進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對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提出了更多需求,帶來了更多挑戰。市政府將在市委的領導下,在市人大的監督和支援下,積極落實國家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部際聯席會議各項要求,充分發揮社會組織和市場主體的能動作用,繼續加強與兄弟省市的通力合作,用改革創新的辦法探索推進信用制度建設,推進信用資訊和信用產品使用,推進建立廣覆蓋的信用獎懲機制,努力營造知信用、守信用、用信用的社會氛圍,加快建設誠信上海。

  以上報告,請予審議。

  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自查報告3

  近年來,大城縣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進展順利,並取得了一定成績,現將建設成果及進展情況彙報如下:

  一、 政務誠信成果及進展

  (一)狠抓軟環境建設,努力建設公信力政府

  1、積極推進行政審批制度和收費制度改革。結合效能大城建設年活動的開展,縣級各行政審批部門按照流程最短、效率最高的原則,進一步規範行政審批事項,對我縣行政審批專案進行了全面清理,大幅度精簡行政審批事項和收費事項。全縣清理出行政許可事項涉及32個縣直部門117項,非行政許可事項涉及13個縣直部門39項,行政監管事項涉及7個縣直部門15項。對保留審批的行政審批專案進一步簡化審批流程,最大限度的精減前置性條件,重新設定和壓縮審批時限。

  2、認真落實責任政府四項制度。透過效能大城建設年活動的紮實開展,進一步加快了我縣機關管理制度化、規範化建設步伐,強化配套措施的推進和落實,全面推進機關作風和效能建設,確保行政問責制、首問責任制、服務承諾制、限時辦結制四項制度執行有力,落實到位。一是全面推行公開承諾。全縣各級各部門按照公開承諾、便捷於民、廉潔高效的要求,單位部門一把手在縣電視臺公開承諾,同時把承諾書在《新大城》上公開。二是推行一線工作法,大興五辦作風。全縣各級各部門以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務質量為重點,開展機關作風整頓,推行一線工作法,大興立即辦、主動辦、上門辦、公開辦、跟蹤辦的五辦作風,做到決策在一線制定、工作在一線落實、問題在一線解決、創新在一線體現。三是加大督查和問責工作力度。把四項制度實施列入部門的重點工作,綜合運用各種督查方式,做到行政監督與社會監督、輿論監督相結合,定期檢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結合,明查與暗訪相結合;圍繞群眾反映的難點、熱點問題,開展全面督查;進一步暢通群眾監督渠道,支援群眾充分行使監督職能;充分發動社會力量、新聞單位參與監督,形成監督合力;進一步完善投訴工作機制,確保群眾投訴有門,對責任政府四項制度實施工作中群眾反映強烈的幹部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等問題進行了有效查處。

  (二)積極推進政務公開,努力建設透明型政府

  按照政務公開的.要求,我縣紮實開展好政務公開工作,進一步完善辦事公開制度和網上政務公開制度,加快我縣政務公眾資訊網建設,推動政府採購、行政審批、行政管理、公共服務、政策宣傳等資訊化建設,擴大群眾知情權和參與權,增強民主決策的透明度,同時,加強組織協調和監督檢查,深化政務公開工作。

  (三)加強行政監察,努力建設廉潔型政府

  1、深入糾風治亂,切實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一是突出重點,切實加強政風行風建設。認真探索和研究新形勢下民主評議新機制,組織開展44個政府部門、21個公益經營單位、2個司法機關、5個行業協會參加的民主評議政風行風建設活動,每年都組織年中和年底兩次750名評議代表參加的群眾問卷評議會議。同時,以著力解決中梗阻問題,達到執法標準化,服務規範化為目標,確定了52個部門共131名重點崗位、關鍵科室負責人參加評議,並組成9個督導組,由各紀工委、監察分局局長帶隊對各單位評議評議中層科室負責人活動進行全程跟蹤督導。二是加強對行政行為的監督,確保行政行為規範執行。全縣50多家行政機關共確定120個關鍵崗位和280個重點環節,排查了530條風險表現形式,並制定監督防範措施,對行政行為監督制度的落實進行全面的監督檢查。三是開展專項治理,狠剎不正之風。在認真自查的基礎上,與市紀委糾風室聯合,先後開展了糾正醫藥購銷和醫療服務中的不正之風和治理教育亂收費專項檢查活動,兩項檢查結果分別在全市糾風工作會議上進行了通報。加大公路三亂治理力度,強化12346監督舉報快速反應機制,施行治理公路三亂約談問責制度,對因公路三亂被群眾舉報,經查證屬實的,對執法人員和部門分管領導進行約談,20xx年共約談4人,處理公路三亂監督舉報16起。

  2、加強督查,深化重點領域及各項重點工作的監管。先後制定了《關於最佳化園區發展環境的若干規定》、《關於對損害發展環境行為實行問責的暫行辦法》和《關於十八大期間嚴肅紀律強化責任的意見》等檔案,對損害發展環境、影響社會穩定的行為,進行嚴格的責任追究。一是加強對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政策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開展工程質量、建設單位借用掛靠資質等專項檢查,嚴把建築標準、竣工驗收等關口。開展保障性住房分配管理專項督察,堅決糾正騙購騙租、利用職務侵佔保障房以及違規轉租轉借保障房等行為,經查未發現有違規行為。二是建立《工程建設專案廉潔承諾責任書》制度。制定《工程建設專案廉潔承諾責任書》,工程建設專案在立項審批、核准、備案的同時,專案建設單位、法定代表人與縣紀委、監察局,簽訂《工程建設專案廉潔承諾責任書》。三是對工程建設中掛靠借用資質、投標違法出借資質問題進行專項治理。重點檢查了縣白馬河改造及城市濱河帶狀公園建設、縣醫院病房樓、小王都保障性住房、上上佳園小區限價房、津保南線大城段大修等八個專案,對招投標、企業資質、有無為了收取管理費等利益而違規出借資質問題進行了檢查,未發現掛靠借用資質、投標違法出借資質問題。

  二、 社會誠信成果及進展

  (一)制定金融生態環境改善機制。貸款難、難貸款的問題一直困擾著大城縣的地方經濟建設。為了破解這一難題,我縣先後出臺了《關於經濟金融協調發展的實施意見》、《最佳化金融生態環境支援全縣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關於最佳化市場環境加強誠信體系建設的實施方案》、《大城縣金融業發展規劃》、《大城縣金融機構支援縣域經濟大發展獎勵辦法》、《關於建立經濟金融資訊溝通機制的實施意見》和《大城縣金融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方案》,將最佳化金融生態環境工作列入政府工作序列,納入相關單位年度工作目標,使之成為全社會的共識。

  (二)打造政、銀、企對接平臺。自2009年以來,連續四年組織召開了銀企對接懇談會,累計為企業融資12億元,有效破解了企業融資難題。2008年7月,組織開展了以最佳化經濟金融發展環境為主題的進百企、訪萬民大調研活動,充分發揮大城縣優勢,加快了工業強縣程序。

  (三)開展誠信教育、打造誠信環境。一是以建立文明縣城和誠信大城為主線,在全縣深入開展了建立文明企業、文明單位等多層次、多領域的精神文明建立活動。二是開展公民道德教育宣傳月、誠實守信大家談和誠信大城等活動。三是開展了守信用企業評定和認定工作。對固定資產500萬元以上、納稅40萬元以上27家重點企業實行了動態管理,重點扶持,已認定守信用企業、信用單位達64家,信用村街、信使用者達到2000多個。協助農村信用社對85家優質客戶進行了授信,授信總額為2.18億元。四是探索建立覆蓋全縣的信用監管記錄,繼續開展守信用企業、信用村街、信使用者評選,打擊惡意逃費銀行債務行為,建立金融生態環境評價指標體系,推廣《金融監管與服務手冊》和《融資服務指南》,對全縣金融機構開展效能評價。

  (四)積極完善縣域金融服務體系。一是成立了大城縣第一家貸款擔保公司——大城縣福佳企業貸款擔保有限公司,該公司於20xx年11月21日註冊成立,註冊資本金5000萬元,填補了我縣金融體系的空白。二是先後組建了5家小額貸款公司。目前,在廊坊市小額貸款公司行業協會的領導下,大城縣匯隆、天誠、鼎元、燕青、信泰5家小額貸款有限公司都相繼建立健全了財務賬,業務經營逐步規範。截至20xx年末,貸款餘額為3億元,累放貸款820筆、6億元,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我縣部分中小企業流動資金緊張的局面。

  透過多年努力,大城縣信用體系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信用環境得到明顯改善。20xx年各級政府切實從改善信用環境入手,積極配合金融機構開展農村信用工程建立活動,把支農服務、盤活資金納入政府的日常工作內容,做到同安排、同佈置、同考核,金融機構支農力度明顯加大。截至12月末,全縣金融機構存款139.16億元,比年初增加19.81億元,同比多增6.44億元;金融機構發放貸款51.20億元,比年初增長5.58億元,雙雙創出歷年新高。

  三、司法公信成果及進展

  (一)嚴厲打擊各類刑事犯罪,營造穩定的經濟、社會發展環境

  我縣堅持把社會穩定置於各項工作的首位,針對影響縣域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的社會性質組織犯罪、兩搶一盜等多發性、侵財性犯罪以及綁架、故意傷害等嚴重暴力犯罪進行了嚴厲打擊。近兩年來,共受理各類刑事案件484件,審結484件,結案率100%,判處被告人640人,對49名被告人處以了10年以上有期徒刑,嚴厲打擊了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各種刑事犯罪得到了有效遏制。對於未成年人犯罪、過失犯罪以及一些因民間糾紛、生活瑣事所引發的輕微刑事案件,以寬緩為主,從而實現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二)不斷加強民事審判和調解協會建設

  民商事審判堅持司法公正與訴訟效率相結合,堅持實體公正與程式公正相結合,堅持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相結合,堅持化解社會矛盾與維護社會穩定相結合,努力化解各種矛盾糾紛,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近兩年來,共受理各類民商事案件3139件,審結3025件,結案率96 %。同時,堅持調解優先,調判結合的民事審判原則,進一步加大民商事案件調解力度。民事審判庭和各法庭全體幹警強化調解理念,把調解貫穿於訴前、訴中和訴後,全方位、多層面開展調解工作。在審結的3025件民商事案件中,調解、撤訴2783件,調撤率達92%。

  (三)大力加強執行工作和隊伍建設,不斷提高司法公信力

  1、建立了法院執行系統誠信聯動資訊管理平臺,實現了與全市各法院及43個具有行政審批權的部門聯網互通、資源共享。在該系統資訊管理平臺上被執行人的基本資訊一經錄入,被執行人在行政審批機關的申請將被禁止辦理,形成對被執行人在融資、投資、經營、置產、消費及出境等活動的實時控制和有效遏制。同時,我縣採取開展清理執行積案專項活動,建立執行救助基金、加大執行聯動威懾機制。近兩年來,共受理執行案件559件,執結503件,執結率達90%,執行標的7383.37萬元,執行難得到了有效化解。

  2、隊伍建設不斷加大監管力度,隊伍整體素質有效提升。針對隊伍建設中出現的情況和問題,不斷加大隊伍監管力度,幹警工作作風明顯轉變,自律意識明顯增強,司法能力明顯提高。一是開展紀律作風整頓,轉變工作作風。近年來,在全縣法院系統開展了紀律作風教育整頓活動,並堅持將作風整頓與創先爭優、政法幹警核心價值觀、人民法官為人民等活動相結合,著力解決幹警在政治方向、紀律作風、職業道德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幹警的工作作風、紀律作風、審判作風有了明顯轉變。二是強化業務培訓,提高司法能力。以庭審評查和裁判文書評查為重點,全面開展了專項培訓、庭審觀摩、裁判文書評比等業務練兵活動。在20xx全市法院系統裁判文書製作競賽中,我縣三名審判員製作的裁判文書獲得了優秀裁判文書獎,獲獎人數位居全市法院系統之首。三是加強廉政建設,規範幹警行為。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和《法官職業道德基本準則》、《法官行為規範》;堅決執行中政委四條禁令、最高院五個嚴禁、省委政法委四條紀律等各項禁令規定;修訂完善了《印章管理制度》、《檔案管理制度》、《警車使用與管理規定》等制度措施,幹警的辦公、辦案行為進一步規範,廉潔自律意識進一步增強。

  四、商務誠信成果及進展

  一是為做好商務誠信建設工作,我縣成立了以縣政府主管領導為組長,縣各相關部門一把手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建立了聯絡員網路。制訂了《大城縣開展誠信興商宣傳月活動方案》,每年舉行誠信興商宣傳月活動。

  二是在全縣著力推進企業資訊的歸集與公佈,弘揚守信,曝光失信。近年來,我縣充分運用資訊化手段,按照誰負責、誰錄入的原則開展企業信用資料採集工作,將企業各類綜合資訊不斷的錄入綜合業務軟體。透過業務軟體的警示功能,對企業進行資料分析和預警警示,執法人員依據警示系統生成的待辦事宜,開展相應監管和服務工作。依據企業經營狀況、行業風險和是否重點經營區域等標準,透過綜合業務系統將轄區企業進行A、B、C、D等類別進行劃分,針對不同類別的企業,各基層分局合理調配監管力量、劃分監管網格,開展日常監管和專項整治檢查行動,對企業市場準入、經營行為和市場退出實行全過程監管,執法人員能隨時準確掌握企業信用狀況的同時,充分實現對全縣企業執行差別式的監管,有效提高監管提質增效。

  五、打造經濟社會發展環境、最佳化市場秩序

  一是加強食品監管,維護食品安全。開展春季颶風、違法新增劑、地溝油、瘦肉精、雙節、百日會戰等專項整治行動。20xx年,下架散裝小食品142公斤,查辦食品案件18起。

  二是突出高危行業監管。對高汙染、高耗能、易燃易爆、危險化學品等高危行業,嚴格審查前置審批手續,嚴把市場準入關,對手續不齊全的堅決不予辦照、年檢;加強監督檢查力度,嚴查違法經營行為。

  三是集中開展專項整治行動,淨化市場環境。透過開展紅盾護農、雙打、清無照、成品油、黑網咖等專項整治行動,營造了良好的交易和競爭環境。

  四是加強12315建設,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進一步推進五進活動,建立完善申訴舉報體系,在盛泰超市、華龍電器等企業共設立20個消費維權服務站,就近快速受理解決消費者申投訴。透過開展315主題年系列宣傳活動,有效提升了消費者維權觀念和經營者自律意識。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