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鄉村建設調查報告(精選6篇)
關於鄉村建設調查報告(精選6篇)
當某一情況或事件需要弄明白時,我們通常要進行專項的調查,並根據掌握到的材料,形成調查報告。怎樣寫調查報告才規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鄉村建設調查報告(精選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鄉村建設調查報告 篇1
在最近幾年,為了促進農村的發展。家政府和省政府出臺了很多相關的優惠政策和制度來支援個鼓勵農村的建設,我所瞭解的就有全免各種農業稅、退耕護岸林、家實施保護價收購農民手中的糧食、學生學實行兩免一補、農業種子費用的補貼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我縣又實施開展了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等一系列優農惠農政策。這些政策提高了農民的種地進取,改善了農民的生活平,改善了農民的生活環境、減輕了農民看病的醫療費用和學生學的沉重負擔。
做完這些後,家並沒有停止對農村建設和發展的支援。近幾年來,家又提出了新農村建設這一政策。的第十六屆五中全會經過的《中共關於制定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提議》,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進行了全面部署。明確了‘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禮貌、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建設要求。這是中共中央統攬全域性、著眼未來、與時俱進的宏偉決策,對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區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意義深遠,任務艱鉅,必須著眼長遠,立足當前,統籌兼顧,穩步前進。對此我在這段校學習期間,按照校的工作安排和部署。對我鄉的農村經濟發展和建設況做了靜心細緻的調查,我學習到了新農村建設的經驗,同時也學習到了新農村建設過程中的矛盾解決辦法並對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表達了自我解決問題的看法。
一、調查物件:
調查物件的年齡主要在20—60歲之間,有老年人也有少部分學生。大多數人為中,高中的文化程度。
二、調查方式:
本次主要是以走訪的形式進行調查的。
三、調查資料:
1、在沒有實行新農村建設之前存在哪些問題
(1)教育方面
要提高農村勞動力素質,必須加快發展農村職業教育和人教育。此次對於教育狀況的調查物件主要是學生和學生家長。他們大多數都表示對當地的教育服務狀況滿意,學校沒有收費的現象。家的九年制義務教育給大多數的人減輕了負擔,家的減負政策效果體現很明顯。對貧困家庭學生免費供給教科書和教材並不住寄宿生活費用,但也有少部分學生家長對教育提出寶貴意見和提議。
1、提高農村教學質量
表此刻部分農村教師,在崗不崗。人在學校心在家,不專心講課不按時備課和批改學生作業。給學生講課和批改作業時存在敷衍了事現象,有的教師直接是不批改學生的作業。突出問題是在崗在位率不高,有課的教師在校而沒課的教師卻忙於私事。
2、提高教師的教學平
個別教師本就文化平不高,自教學本事不強。但人能渾摸魚同薪不一樣勞,導致一部分自本事強、業務平高的的教師失去了認真代課教學的進取和進心。致使部分學生外流或者是進了縣城的私立和公辦學校。
(2)農村居民醫療服務中存在的問題
1、鄉鎮衛生院醫療技術人員嚴重缺乏,裝置簡陋。村民普遍映合作醫療報範圍小,比例低,報的醫療費少。對小病、門診報的比例較低。而一般來說,農民患需要住院的大病相對較少。而疼發,感冒等小病時有發生,但不需要住院治療,這一塊相對報比例低下。
2、是大部分衛生所都加在村一家中,設施簡陋,看病簡單,待遇差不合格。有部分人認為部分定點醫院不規範經營,有收費現象。給部分農民看病造消極現象,造利益受損。調查顯示品價格較貴,檢查太多急收費是目前看病貴的主要原因。許多農戶映,疼發感冒之類的小病,在衛生所只需要二三十元就能夠看好的小病。在鄉鎮衛生院,卻要花幾百元甚至於千元。
(3)經濟方面
新農村建設實施以前,農民生活普遍比較拮据。都很少有人去建造新房和樓房,為什麼會這樣呢我走訪了部分農戶,歸納他們的提議和意見之後,主要有以下幾點:
1、是農業產業調整方面,農民進取不高。普遍存在怕售難,怕擔風險的思想嚴重。不敢大膽創新,缺乏技術和創新腦。
幾年來,在委政府的大力引導和支援下。農民的收入得到了明顯的效果和改觀。
我鄉委政府幾年來一向喊著一個號,就是‘南部瓜果北部棉,中間挑起大菜籃’這一號。這一號一喊就是幾年堅持不變,政府加強引導和督促。目前,我鄉的果業發展是農民的主要經濟收入。我想現有紅富士蘋果樹一萬五千餘畝,佔主要農業產業的二分之一。
2、是加大勞務輸出力度,增強農民收入。
我鄉存在勞動力過剩現象,以前農忙過後,勞動力們都閒置在家。整天聚在一齊喝酒打牌,以至於打架鬥毆的現象時有發生。經過我想的多措並舉,政府組織和牽往外輸送一批勞動力。再就是本鄉在外的有本事的人鼓勵他們帶動一批,加大了勞務輸出力度。使剩餘的勞動力有活幹,有錢花。讓他們有了生活和進的信心,更加增加了他們的經濟收入。
3、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強加快我鄉經濟發展。
幾年來,我鄉委政府在加強農業結構調整、勞務輸出的同時不忘在招商引資大下功夫,大下功夫。鼓勵幹部和有名望的農民招商引資,實現我鄉工業產業一體化發展道路。前些年,我鄉經過努力。利用外資和內因,建起了‘木蘭食品有限公司’、‘木蘭糖果廠’以及‘麗園服飾有限公司’。雖然這幾個企業已具規模,但仍不能滿足我鄉委政府和當地農民的要求。
我鄉委政府又痛下功夫,下大功夫。利用一年的時間引來了‘喬治白際服裝有限公司’,總投資三億元的專案工程。已在我縣工業園區落地建廠,現已培訓熟練技術工人一千餘人。預計節後,‘喬治白際服裝有限公司’在我縣工業園區將正式投產。在委政府的不斷努力下,我鄉組要領導又引來‘張辰木藝有限公司’。‘張辰木藝有限公司’總佔地150畝,投資1.5億元。此刻有關協議已經簽訂,預計節後在我縣工業園區開工典。
這些工業企業,在今後的經濟發展道路將會給我鄉經濟帶來很大的推動力和發展潛力。也解決了我鄉的部分青年的就業問題,也更加增加了我鄉農民的經濟收入。
4、是建設方面,我鄉委政府加強引導。
我鄉委政府在村鎮建設方面也下了很大的功夫,專門組織一個隊伍對村鎮建設進行監督和引導。異常是今年一年來,我鄉加大了空心村治理和位村林的改造工作。有效遏制了建蓋和違法佔地現象,僅空心村治理和圍村林改造這一項工作全鄉就復耕土地三百餘畝。對村鎮建設進行了統一規劃統一管理,今年主要對集鎮區進行統一規劃。利用空心村治理和圍村林改造騰出來的不可復耕的土地進行規劃和建設,解決了農民建房沒有土地和違法佔地等現象。
此刻全鄉每個自然村與自然村之間,都已通了柏油路或者是泥路。這又有力解決了農民出行難的問題,以前每逢天下雨老百姓只能各自呆在自我家裡。因為到是泥是,給農民出行帶來了很大的不便。即使有急事兒,也只好深一腳淺一腳的趟著泥出行。自從村村通工程實施以來,老百姓的出行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4)新農村建設之後農村的變化有多大
新農村建設實施以來,我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原有的主幹柏油馬路的基礎每家每戶都有一條能把小轎車開到家門的泥路。新農村建設之後,喬集鄉五六十年代的泥土路徹底消失了。每家每戶也都蓋了新樓房,門前屋後也都收拾得乾乾淨淨。以前的髒差現象,已經不再存在了。並且每家每戶的房屋也都進行了粉刷進行了裝修,每家每戶的廁所也都進行了改造。
有部分農戶還利用廁所的建起了沼池,這樣既節能又環保。大多數群眾都已安裝了器和太能,隨時都能夠有。及解決了老百姓的飲問題又解決了老白寫的洗澡問題,此刻好多農戶能夠足不出戶就能夠在家裡洗澡。大大改變了農村過去的傳統模式,讓老百姓有了一個嶄新的生活環境。
(5)家和省、市政府採取了哪些政策來支援和鼓勵新農村建設
這是這次調查活動中的調查主要問題,也是一個關鍵問題。為什麼新農村建設這一政策能如此提高農民的進取這個答案也就在那裡。為此我走訪了部分農戶和有關部門,並對他們隨做的回答做出了歸納和總結。總結出了家,省、市政府對新農村的建設採取了以下主要鼓勵和補助措施:
1、只要村民調整好土地修油路,政府無償給修路鋪油。
2、買汽車給予汽車下鄉補助。
3、買家電有家電補貼。
4、安裝太能有太能補貼。
四、針對調查結果,經過查閱資料我提出我的看法
1、教育方面
(1)鄉政府應當把普及和鞏固農村九年義務教育,加快發展農村職業教育和人教育。充分發揮各級各類學校,為新農村建設服務的本事放在首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中央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全域性出發做出的重大斬落決策。我們必須按照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的戰略部署,全力以赴的做好農村教育工作。充分地發揮教育的基礎和引領作用,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供給強有力的知識和人才支撐!
(2)能夠組織實施好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工程,建設遍佈鄉村的遠端教育網路。建立和完善城鎮教師到農村任教服務制度,加強農村教師隊伍建建設。提高農村義務教育質量,大幅度提高農村中小學經費保障平。以保障讓所有的農村的孩子都能過學讀書,共同的長提高。
2、醫療方面
(1)加大政府的宣傳和監管力度,提高對農村醫療衛生工作的重要和緊迫的認識。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一項惠及千家萬戶,系全市人民的民心工程。要讓的優惠政策,實實在在的在農民體現出來。
從調查況看,政府要加大對農村醫療衛生的投入。加強醫療技術人員和醫療設施,這是解決農民‘看病難,看病貴’的主要問題。
要加大選產力度,使各級組織和社會都關心支援農村醫療衛生事業。進一步增強職責感和使命感,努力做好農村衛生醫療工作。
(2)加大資金投入,逐步改變鄉村醫療機構設施簡陋和陳舊等問題。這是改善和加強農村醫療設施和環境的重要一環。
提議:一是鄉鎮衛生院要收支兩條線,在崗在編的鄉鎮衛生院人員的工資要統籌統發。嚴格控制價再次搭車加碼和提在醫院出現,異常是醫生的方提更應當得到有效制止。二是對農村衛生所進行整合,規範農村衛生所的功能及村醫的工作職責。
(3)增加農村定點醫療機構的數量,方便參保農民就醫。把有本事,醫療服務狀況好、技術強的的骨幹力量重點培養。
(4)配齊配強農村醫療機構的設施和器具,讓參合農民能夠自主選擇定點醫療機構,方便參保農民就醫。
五、後記
建設新農村,是增加農民收入,繁榮農村經濟的根本途徑。是提高農業綜合生本事,建設現代化農業的重要保障。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發展農村社會事業、構建和諧社會的主要資料。是縮小城鄉差距,全免建設小康的長大舉措。相信,在中央,務院出臺的惠民政策的大力支援下,我鄉的新農村建設會越來越好!我們也應當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貢獻自我應有的一份力量,為‘中原之崛起東部戰略支撐’貢獻自我的力量!
鄉村建設調查報告 篇2
本人特對村的新農村建設進行調研,在下著眼於xx村新農村建設的具體情景作此報告,報告涉及新農村政策與稅費改革政策,新農村經濟建設,農村社會保障問題,農村基礎教育與農業科技文化,城鎮化建設,農村醫療衛生等資料。
一、自然狀況與經濟發展現狀
xx村位於浙江中部,是由原先的新嶺腳村和牛歪村合併而來。現有人口2000人左右,勞動力1200人左右,在外勞務人員300人左右,預備黨員15名,黨員42名。全村國土面積27.8平方公里。人均收入達6000元左右。在上級政府部門的倡導下,xx村堅持以生產發展為中心,以提高生產力水平、農民收入、團體收入為落腳點,以村鎮規劃為突破點,以村屯整治的“四清四改”為切入點,以培養新型農民為根本點,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取得可喜成果。
村子的主導產業是農業和畜牧業。主要的農副產品有:水稻、小麥、玉米、,在養殖方面,雞鴨成為近年的主要牲畜。自合村並組以來,該村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狠抓村域經濟的快速發展,圍繞本地獨特優勢,大力發展葡萄生產,葡萄已經成為農民主要收入來源的經濟支撐。
圍繞國家重點專案建設,加大就地打工創業的步伐,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造就了一批有眼光、有技術、會經營的農民工隊伍。圍繞改善村容村貌,狠抓了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村級公路硬化得到突破性的發展,農民居住條件、交通運輸條件大為改觀。圍繞建設禮貌新村,科學制定居民點村莊規劃,加強引導管理,為農民娛樂的“文化廣場“已成雛型。
二、基本情景和民主建設現狀
近年來,隨著中央、省、市、區、鄉各級黨委、政府的各項支農惠農政策的出臺和貫徹落實,xx村在經濟結構調整、基礎設施建設、農民增收等方面有了較大的改善,在物質禮貌、精神禮貌和政治禮貌建設等方面也取得了必須的'成效,促進當地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
(一)農業生產情景
xx村現有耕地2680畝,人均耕地面積1.8畝,全村主要是以蘋果、蔬菜產業為主,產業發展比較滯後。20xx年末農民人均純收入約為3100元。產業結構情景:xx村一、二組以蘋果、糧食種植為主;三、四組以蔬菜種植為主;五組以林木、幹雜果,菸草和糧食種植為主。
(二)有關農村政策的落實情景
各項支農惠農政策得到進一步落實,全村的社會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得到進一步發展。全村基本實現村村通公路、通電、通水、通電視、通電訊。現xx村建設有一所衛生室,解決了村民看病難的問題;村上建有1個科技文化活動室;全村享受農村低保戶120人,65週歲以上老黨員生活補貼6人,困難戶基本上得到救助,新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參合人數1424人,參合率90%。
(三)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情景
村“兩委”班子共5人,其中:村黨支部委員4人,村民委員會委員3人;全村共有黨員42人,其中:男性黨員39人,女性黨員4人;每年召開黨員大會2—3次;實行村務公開、財務公開、政務公開,堅持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加強黨群、幹群關係,努力調動村民的參與政務、事務的進取性。
三、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的及意義
(一)新農村建設目的
長期以來,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一向是決定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程序和現代化程序的關鍵性問題,也是關係黨和國家工作全域性的根本性問題。沒有農業的牢固基礎和農業的積累與支援,就不可能有國家的自立和工業的發展;沒有農村的穩定和全面提高,就不可能有整個社會的穩定和全面提高;沒有農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國人民的小康。農業豐,則基礎牢;農村穩,則社會安;農民富,則國家昌。僅有近億農民全員加入現代化程序,才能盤活國民經濟全域性,實現可持續發展;僅有廣大農村的`落後面貌明顯改變,才能實現更大範圍、更高水平的小康。所以,xx村要想發展就必須進行新農村建設。
(二)新農村建設意義
1、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與解決“三農”問題是相互統一的。在構建和諧社會的程序中,解決三農問題始終是全域性性、根本性的問題。構建和諧的農村社會與城市不一樣,應與農村建設的實際緊密結合起來,把農村建設成為經濟繁榮、設施配套、功能齊全、環境優美、生態良好、禮貌提高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2、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統籌城鄉發展、實現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徑。社會公平、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基本特徵。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要堅持以發展為重、發展為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經過加快農業產業化、農村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步伐,不斷縮小城鄉差距,從而實現農村社會由溫飽到小康。
四、建設新農村存在的問題
(一)經濟建設發展緩慢,物質基礎較為薄弱
簡單的農業生產、常規的農業生產佔據農村的主導地位,小農意識較為深厚,農業產業化滯後,特色農業規模農業構成不了優勢,產業缺乏,市場資訊落後。
造成農民收入低,經濟建設發展緩慢的主要原因。農業生產結構單一,缺乏其它副業的發展。我們村座落在浙中盆地上,本村村民是一個以農業為發展主業的村莊。就土地總數與人口總數相比,能夠算作地多人少的村落。然而幾十年來,本村村民在農業生產上一向沒有任何突破、創新。種植作物單一,無怪乎小麥、玉米、棉花。村中沒有什麼農特產品,更談不上農特產品的加工。在蔬菜種植上、林果業發展、畜牧業等方面的發展落後,國家出臺的農村政策中鼓勵提倡的農村要發展多種經營模式的要求至今未在本村實現。
(二)農村基礎教育不夠全面
農村的教育現狀是“適齡兒童入學率低”、“失學率高”、“教育狀況落後”,甚至有些地區人們根本不重視教育。忙於修建,急住新房,讀書人漸變少。村中這幾年的住房修建規模發展很大,使得村容村貌也煥然一新,但卻出現了一個很不好的趨勢:讀書上大學的人少了,有很大一部分村民只盯住眼前利益,將家庭絕大部分收入投到了住房修建上,而相對減少了對孩子學習方面的投入。村中有很大一部分孩子在初中畢業後就外出打工掙錢,這種看輕知識、缺乏知識的現象,其負面影響是深遠的。
村名腦中“墨水”還是少,種田缺乏科學知識。在村中廣泛存在著村民種田不懂科學、不用科學、不信科學的現象,有的人想科學種田還受到周圍人的嘲笑,認為那是瞎折騰。科學知識的缺乏嚴重製約著村莊的發展,制約著村民的“錢袋子”。最近幾年,有科學員下鄉講述科學種田的活動,聽者不是很多,聽了的人大部分也沒有按照做。
(三)對農民的思想教育薄弱
黨在農村的思想凝聚力下降。由於一些基層組織忽視對農民的思想教育和引導,缺乏有效的措施來管理和組織農民。又由於村幹部的個人工作繁重等原因,不能對農民進行經常的教育。
(四)對新農村建設欠缺理解
部分黨員幹部對新農村建設的認識不高,加快發展的緊迫感和職責感不強,“等、靠、要”的思想嚴重。農民群眾的整體生產水平不高,質量意識、商品意識薄弱,農業產業化建設起點較低,農業龍頭企業規模不大,帶動本事不強,各類專業協會工作運轉困難。
五、新農村建設社會實踐調研方法及收穫
調研主要採用實地考察,理論聯絡實際的策略。經過查閱《村志》瞭解歷史,經過走訪群眾得知他們所之所想。在調查訪問過程中,村民就對制約我村發展的問題提出了提議。針對本村所存在的諸多問題,結合鄉親父老發表的對於改變本村發展現狀,儘快脫貧致富的想法、看法,我也思考良多。
(一)發展農特產品,擴大農特產品的生產規模,進行農特產品的深加工
村中有些村民表示:不是不想發展農特產品的生產,只是因為生產規模較少,這種單戶單幹的規模易造成農特產品的出售困難。村民們說:“種植太少了,成不了規模,人家不願來收,還往下壓價。”村中領導幹部應號召發展農特產品的種植、生產,構成生產規模,將本村打造成一個以某種農特產品為主的生產基地,吸引購買商前來收購,並在此基礎上號召有本事的村民進行農特產品深加工,過大生產鏈,取得經濟效益。
(二)開展農貿集會,擴大村民收入,消費渠道
像我們臨近村鹽廠村就是一個農村發展的典型。村中帶頭人本著“先富帶動後富”的思想,在村中投資蓋起樓房,建起工廠、學校。為取得經濟效益,開展了“九月九農貿會”“元宵大型農貿會”,這些或大或小的農貿集會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帶動了其村的經濟發展。像這種發展農村經濟的模式很值得借鑑,開展本村的農貿招商活動,促進村民多方面、多途徑收入。另外若趕上好機遇,還能夠吸收外商投資。
(三)完善水裡灌溉系統,擴大人工河流的範圍
我村遠離河流、湖泊,水源缺乏,這是客觀原因所致。可是我們完全能夠發揮人力資源,不斷完善水裡灌溉系統,擴大人工水流影向範圍。隨著村莊經濟的不斷髮展,村民為了增收、創收,開鑿了地下井。村中也曾組織兩次開鑿人工河流的活動,讓村民受益頗多。我們村領導幹部還應繼續發揮作用,解決擺在村民面前的用水、吃水難的問題。
(四)豐富農民頭腦,增加農民科學種田知識
在調查訪問的村民中有12.4%的村民認為制約本村發展的最大因素是科學知識。這個資料證明一部分村民是認識到科學種田的重要性的。像此刻科技員下鄉講述科學種田的活動就應繼續下去。要在村中進行實打實的實驗,讓村民嚐到科學種田的甜頭,從而到達運用科學知識到達穩產、高產的目的地。
六、新農村建設主要思路
(一)認真組織黨員幹部群眾深入學習
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禮貌、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圍繞實現農業特色優質化、道路房屋整潔化、村風民俗禮貌化、社會秩序和諧化的要求,堅持統一規劃,分步實施,突出重點,整體推進,經過新農村建設實現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切實體現,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更加完善,各種制度建立健全,農民收入穩步增長,村級團體經濟發展壯大,村容村貌明顯改觀,村民素質明顯提高,村風民俗禮貌提高,社會環境安定有序,使社群成為禮貌村、富裕村、和諧村,在全鄉率先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
(二)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創新發展思路,抓住關鍵,凝聚力量,最佳化發展環境
進取推進農業資訊化,產業化程序,最佳化產業結構,改善農村基礎條件,提高農村可持續發展本事。農業構成產業化、商品化、專業化、區域化的生產方式。在確保糧食種植面積基礎上,大力發展高效和經濟作物和畜牧業,構成村有品牌,有特色的農業示範基地。
(三)要加快發展農村農育事業,實現城鄉教育均衡發展
切實抓緊抓好“普九”工作,大力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統籌發展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進一步完善城鄉學校對口幫扶制度,組織城市學校選派校長、教師到農村中小學任教,不斷提高農村學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學質量。進一步加大對貧困學生的幫忙力度,避免學生因家庭貧困而失學。
七、新農村建設成功原因
(一)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必須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
在新農村建設中,xx村注重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深入開展農村“三級聯創”、“無職黨員設崗定職”、“黨支部和農戶結對幫扶”等活動,組織開展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端教育,進一步提升農村黨員幹部帶頭致富、帶領群眾共同致富的本事。加強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進一步搞好村務、財務和黨務“三公開”,切實保障農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決策權和監督權。
所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須培養一支創造力、戰鬥力和凝聚力強的基層黨員幹部隊伍,應當選擇年齡輕、有文化、社會職責感強的村級後備幹部作為重點培養物件,提高他們在群眾中的影響力,有意識地鍛鍊和提高他們的執政意識、執政本事以及帶頭創業和帶領群眾共同致富的本事。
(二)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必須著力構成統籌城鄉發展的新格局,進一步縮小城鄉差距。
xx村地處浦江縣北部,原先是一個交通不便、資訊不靈的偏僻小村。20xx年以後,隨著通村而過的四海大道建成通車,該村的交通狀況得到了極大改善。目前,該村到城區和鎮區只要幾分鐘的時間。城鄉統籌、城鄉一體為該村的新農村建設創造了一個極其有利的發展機遇。城鄉統籌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需要。
xx村新農村建設的實踐證明,要使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決策落到實處,要根據農村的實際情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點和著力點是增加對農村公共產品的供給,主要包括:加強農村道路、水利、通訊、電力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農村科技、教育、文化、衛生等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加強農村社會保障、社會安全體系建設。同時,各級政府還應經過制定發展規劃,確定產業政策,運用經濟槓桿等多種手段來統籌城鄉發展,逐步實現城鄉一體的新格局。
(三)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必須堅持可持續發展的原則,量力而行,防止盲目投入。
新農村建設是一項僅有資金投入,沒有或很少有經濟回報的工程,並且投入資金的數額較大。一個村要完成“小五化”、汙水和用電線修標準化改造,投入少則百萬元,多則達千萬元。儘管我市財政對新農村建設扶持的力度較大,但還不足以滿足新農村建設專案的各項支出。
有的村為了儘早完成新農村建設,主動向上級爭取專案,不惜向銀行貸款;有的村兩委幹部為了追求政績,專案貪大求洋,不顧農村財力,建造高檔次、高品味的亭臺樓閣,造成團體資產大規模的虧損。而市口村立足可持續發展,採取進取措施,合理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加強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大力發展迴圈經濟,全面加快建設小康、和諧新農村的步伐,促進村經濟全面發展,走出一條貼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基本特徵和發展方向的新路子。
八、新農村建設取得的經驗
一是不斷創新領導方式,充分發揮了鄉黨委的核心領導作用、企業的支撐作用、機關站所的服務作用和社群的主體作用,整合資源,構成合力,為新農村建設供給有力的組織保證,是抓好新農村建設的重要保障。
二是不斷調整和完善工作思路,找準切入點,落實各項工作措施,充分發揮資源優勢,組建龍頭企業,拉動社群經濟社會發展,確保新農村建設穩步推進,促進團體經濟健康、協調、可持續發展,是新農村建設的有效途徑。
三是不斷加強班子隊伍建設,增強“兩委”班子的凝聚力、戰鬥力、創造力,始終把解決“有人辦事”作為解決“有錢辦事”的前提條件,充分發揮黨員幹部的模範帶頭作用,進取投身到“三村四化”建設中,發展壯大團體經濟,努力為家鄉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貢獻力量,是抓好新農村建設的決定因素。
四是不斷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贏得各級政府和上級有關部門的關心和支援,為新農村建設和團體經濟的發展增加動力,是新農村建設取得實效的關鍵。
九、社會實踐感悟
大學生參與實踐活動,是當年五四青年開創的"走向社會,深入民眾"光榮傳統的延續,是教育同生產實踐相結合在新時期的具體表現,是青年學生將自身價值與祖國命運緊密相連的重要環節。我們想要儘快的成為現代化建設的有用人才,適應社會的需要,就要在學習期間,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認知社會,認清自我,調整和完善自我,在困難和挫折中鍛鍊自我,為適應以後的工作準備。這是我參加實踐活動的主要目的。抓住有利時機參與各種形式的暑期實踐活動,對於引導我們把學習書本知識與投身於社會實踐統一齊來,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本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鄉村建設調查報告 篇3
今年暑假,村裡又有好幾戶農民建立起了新瓦房,這對世代"土房子,石桌子,籬笆牆"的山村來說可是件新鮮事,於是,今年暑假對村裡經濟進行了一番實踐調查。
安家莊村位於沂蒙山區北部,南靠群山,北臨彌河,交通不便,長期閉塞,使當地有名的窮山村。自改革開放,異常是進入90年代山村有了變化,尤其最近幾年發展迅速。xx年春,村裡經過全民選舉選出了自我的領導班子,他們也不負眾望使山村在幾年裡便換新顏。
首先,利用村裡山地多的特點搞了果樹種植:山下葡萄,山腰蘋果,山頂種山楂。又組織村裡的女勞力搞起了桑蠶養殖,其成本低,見效快,很快就調動起了大家的進取性。桑樹種植面積猛增,村黨委的領導便專門到縣裡請來了桑蠶技術員指導大家科學養殖。同時與縣繭站建立合同,做起了蠶種的養殖,為全縣供給部分蠶種,這一次收入又增加不少。前年蠶繭不景氣,絲綢出口下降,村黨委便與縣外貿聯絡,在山村建大棚搞肉雞養殖,肉雞產量增加,而需求不穩,黨支部一班人發動群眾經過各種渠道籌措資金,建立了村的冷凍冷藏廠。
自從冷藏廠建立後,養殖業得到了迅速的發展:鴨、魚、蝦都有了養殖戶。20xx年春黨委與鄰近村莊聯合辦起了"生豬養殖基地"計劃年出生豬一萬頭;蘆筍種植基地"蘆筍是一種高營養蔬菜,充分利用其抗旱、喜光的特點在山坡上大面積種植。
新的村黨委班子建立四年來,山村人均收入從原先不足500元到此刻的1500元,建立各式大棚150多間,果樹種植200多畝。20xx年中秋共養蠶233張,其中蠶種213張。經調查分析:在山村脫貧種,黨委的領導班子起了重要作用。
第二、有發展的眼光領導群眾走先進的路子。針對近年來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花卉需求量不斷增加的現狀,從99年起村黨委便鼓勵大家高大棚花卉。20xx年青州萬紅花卉市場建立後,村即便很快於之建立了產銷關係這使得山村花卉生產走在了山區的前列。支書說時代在發展黨員不能落後,這樣才能領著大家向前走。
第三、調動群眾的進取性。只要群眾的進取性調動起來什麼事情都能夠做到。黨委一建立就實施了一整套禮貌戶評定標準。每到年底就舉辦一次文民戶頒獎大會,禮貌戶發獎品、獎狀可風光了。山村裡迷信活動多,"拜神敬鬼"勞民傷財,村黨委便組織起了村裡的呂劇團,逢年過節就在村裡唱上一臺,這樣一來,村裡的風氣也好了。閒著沒事幾個人聚一齊拉個二胡唱兩句,自娛自樂,改變了山村迷信的風氣。
鄉村建設調查報告 篇4
一、基本情景
1、村情概況:汪家下村位於萬年縣石鎮鎮中洲村委會境內,距離鎮政府1公里,與樂平縣的樂港鎮張家隔河相望,是繼上汪、中汪兩個自然村之後,省人大魏小琴副主任第三年掛點聯絡指導的省級新農村建設點。該村現有38戶,人口146人;耕地100畝,其中水田86畝;水面15畝;山林52畝。村民歷來以水稻種植為主,產值低,收入少。20xx年,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2786元,低於全縣農民人均收入4200元的水平。
2、發展規劃:依據《萬年縣石鎮鎮中洲村委會新農村建設點工作三年發展規劃》,該村擬建專案主要有:
①利用村前小型水庫資源,建好2個村民洗衣碼頭,並綠化水庫四邊環境,預計投資8萬元;
②利用村莊前兩塊空閒地塊,建兩個村民娛樂休閒場所,預計投資6萬元;
③改造戶用廁所17座(已改21座)和建3口沼氣池,預計投資1.3萬元;
④硬化村支道及漿砌排水溝500米,需投資7萬元;
⑤改水及安裝太陽能38戶,預計投資13元,由村民出資興建;
⑥搞好外牆裝修和庭院綠化;
⑦建好2個垃圾窖,並建立健全衛生保潔長效機制,預計1.2萬元。以上預計各類專案建設共需投入資金76萬元,其中新農村建設扶持資金16萬元;結對共建部門、企業扶持資金4萬元;社會捐贈(能人捐助)7萬元;村民自籌49萬元。
二、專案實施進展情景
1、共清理村內垃圾36噸,淤泥60噸,拆除空心房3棟,拆舊建新6棟;
2、已投入資金整治建設資金27萬餘元,硬化村主次幹道及漿砌排水、排汙溝共500米,已全面完工,累計投資8萬元;實施改水改廁38戶,完成計劃100%,共計完成投資5萬餘元;完成外牆裝修1.3萬平方,完成率80%,投資10萬元;安裝太陽能15臺,投入資金3萬元;有線電視普及率100%,累計投入1萬元;
3、完成栽植村道綠化和庭院綠化苗木900餘株,投入資金2萬餘元;
4、累計投入資金4萬餘元,建立村內垃圾窖2個,垃圾分揀房1棟,容積4立米的漚肥池1個;聘請保潔員建立長效保潔機制,保潔員報酬每月400元,其工資主要來源按每戶每年100元標準從各家各戶提取;在終端處理上,每週一次聯絡鎮城管中隊,將村內垃圾拉運到鎮焚燒中心進行焚燒處理;
5、建成一棟三層佔地面積600平米的文化宣傳綜合大樓;興建了一個場地面積700平方米農民體育健身場所,包含籃球場、乒乓球場、露天健身場所;
6、建成可容納80餘人,黨員電教室,配套添置了電視機、DVD等電教裝置,定期組織村內黨員幹部和種養大戶學習農業先進實用種養技術;
7、緊抓撤渡改橋專案啟動實施和全縣打造雷竹生態村機遇,擬發展無公害蔬菜基地400畝;利用村旁、荒山、荒基發展雷竹30畝;
三、懇請省領導幫忙協調解決的問題
1、中洲撤渡改橋於20xx年8月18日動工興建,省、市、縣三級專案資金及其配套共計1千餘萬元,實際主橋工程造價需要1800萬元,缺口資金800萬元,懇求省領導協調相關部門解決部分資金。
2、撤渡改橋建成後,整合汪家上、中、下三村土地資源,準備建一個400畝的無公害蔬菜基地,缺乏技術和資金,請省領導協調相關部門安排專案資金予以扶持。
3、原老村莊尚有58戶未搬出島州,懇請省領導協調省移民辦加以解決。
鄉村建設調查報告 篇5
調查物件:省市區鎮村和村部分村民
方式:在村委會幹部的協助下,我對自我所在的村進行了較為詳細的查訪和統計,而對城前村的調查主要是經過對一些親戚、朋友以及他們的家人進行個別詢問來進行。
長期以來,三農問題一向是決定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現代化程序的關鍵性問題,也是關係黨和國家工作全域性的根本性問題。沒有農業的牢固基礎和農業積累與支援,就不可能有國家的自立和工業的發展;沒有農村的穩定和全面提高,就不可能有整個社會的穩定和提高。僅有近八億農民全員加入現代化程序,實現可持續發展;僅有廣大農村的落後面貌明顯改變,才能實現更大範圍、更高水平的小康。
在本次社會實踐活動之前,我並未真正體會過“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內涵,此刻最終明白了。“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指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反映必須時期農村社會以經濟發展為基礎,以社會全面提高為標誌的現代化農村建設。
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發展經濟,增加收入。這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得前提。要經過高產高效,優質特色,規模經營等產業化手段,提高農業生產效益。
二是建設村鎮,改善環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處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莊綠化等資料。
三是擴大公益,促進和諧。要辦好義務教育,使適齡兒童都能入學並受到基本教育;要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使農民享受最基本得公共衛生服務;要加強農村養老和貧困的社會保障;要統籌城鄉就業,為農民進城供給方便。四是培育農民,提高素質。要加強精神禮貌建設,倡導健康禮貌的社會風尚;要發展農村文化設施,豐富農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強村級自治組織建社,引導農民主動有序參與鄉村建設事業。
具體而言,所問的“新農村”包括五個方面,即新房舍、新設施、新環境、新農民、新風尚。這五者卻一不可,共同構造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範疇。即要因地制宜地建設各具民族和地域風情的居住條件,並且房屋建設要貼合“節儉型社會”的要求;要完善基礎設施建設,道路、水電、廣播、通訊、電信等配套設施要具全,讓現代農村共享資訊禮貌;生態環境好、生活環境優美。憂其是在環境衛生的處理上要體現出新的時代特徵;使農民具備現代化素質,成為有夢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紀律的“四有農民”;要移風易俗,提倡科學、文化、法治的生活觀,加強農村社會主義精神禮貌建設。
總體狀況及分析
總的來說,近幾年來,隨著國家對三農問題的重視力度不斷加大,農村的文化建設也在蓬勃地發展和繁榮,農民的文化生活也日益豐富化、多樣化。就我調查的範圍和人群來說,農民對當前的情景是基本滿意的,但也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農業生產情景。本村耕地分為一級、二級、三級、四級四個級別。主要種植玉米、馬鈴薯、甘蔗、大蒜、花生等經濟農作物,基本上到達多元化農業。
畜牧生產情景。畜牧生產方面以養雞業較具規模,兩村有15戶以公司+農戶為模式的養雞基地,配套設施完善,每戶養雞數量在~10000只不等。養豬主要以家庭散養為主,部分養殖戶已打算開春二月擴大養殖規模,但相對現代化的養豬企業尚具有很大差距。
基礎設施建設情景。村主要道路的硬化率較高,巷道尚有大部分未能硬化;一條河流流經村西,是村裡的主要灌溉水源。以後均未進行硬化處理,年久失修,人飲工程方面,,隨著新農村建設工作的開展,村委在相關部門的關照下,經過專項資金(材料)下撥和村民自籌資金對原有管道進行改造和完善,已有大約98%村民自願安裝自來水。通訊方面,全村行動電話和有線電話的總擁有率已達80%,絕大數都安裝有衛星電視接收機,100%的家庭都能看到訊號清晰的電視節目,電腦網路的運用正在申請安裝。
公共設施建設情景。村委辦公樓在政府專項資金的扶持下已經在去年完成改造,煥然一新。村黨支部李書記說,原有辦公樓不算很舊,專項資金有限,並且村裡為了減輕村民負擔,沒有集資重建,只是在原先的基礎上進行了整修。
村民的年收入情景。本村農民的經濟來源主要以常規農業種養收入以及外出打工收入為主,全村外出打工流動人口四百多人,佔全村人口的四分之一。
取得的成效
1、人們的就診途經很便捷,讓他們對突發情景的處理不至於出現措手不及。
2、村中孩子們的九年義務教育學費減免情景落實的比較令人滿意,讓家境貧窮得孩子重新留在學校,圓自我的求學夢。
3、村中關於給予農民補助的情景基本得到落實,讓農民真正感到正策益處,感受到中國共產黨的溫暖。
4、農民的收入在一步步的穩定提高。
不足之處
1、村中不經常組織勞動技能的培訓,如果多培訓就相當於用技術來武裝農民,避免農民在生產中走彎路。
2、村中目前的綠化比較亂,根據村中得綠化計劃,形式上是沿路線綠化,沒有集中的綠化用地。
3、在調查中發現村中的垃圾亂堆放嚴重,基本上是沿路放置或者是在閒置的宅基地堆放,這嚴重影響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形象。
隨著社會主義經濟得發展,農村也會越來越富有,人們的家園保護意識也會越來越強烈。這樣下去,城市所向往的那種濃濃的鄉村氣息也會被混凝土的冰冷所代替。所以社會主義新農村要更多的公共活動場所。再規劃的過程中要充分利用村中的一些空地,把他變成鄰里交往的熱土。
一點提議
1、道路綠化:村、組、團綠化和家庭綠化相結合。在綠化上要充分利用空地,路邊以樹木、花草綠化為主並和庭院得樹木綠化相結合,創造美麗的鄉村風光。
2、增加村中的公共廁所。崔西溝村是一個開放的村莊,平時人員流動量很大,並且陌生人很多,所以公共廁所是必不可少的。
3、合理規劃垃圾的回收利用系統,搞好環境衛生。
4、因地制宜,作好排水系統規劃。
5、做好村中產業調整,爭取是產業不那麼單一,使村子在經濟狂飆的現代有必須的綜和調整本事。
總之,我國是一農業大國,僅有農民富了,才是農村的真正提高。中國才能算是真正富裕起來了,才是走進了現代化。所以我們要做更多的實踐與調查工作,掌握農村的真實情景,以便採取相應的措施,使我國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程序加快步伐。
鄉村建設調查報告 篇6
最近,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相繼召開,會議提出的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把綠水青山保留給城市居民。要傳承文化,發展有歷史記憶、地域特色、民族特點的美麗城鎮。要體現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託現有的山水脈絡等獨特風光,讓城市融入大自然,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中國要強,農村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村必須富。”學習領會這些精彩表述,令人振奮,記憶深刻!城鎮和鄉村應該是城鎮化發展的兩翼,新型城鎮化肯定是城鎮與鄉村的共同發展,中央會議的精神,對我國鄉村旅遊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鄉村旅遊是以鄉村為依託,以農村為主體,以鄉村獨特的自然環境、田園風光、生產形態、民俗風情、農耕文化、鄉村聚落等為主要吸引物,滿足旅遊者觀光、休閒、度假、體驗、健身、娛樂、餐飲和購物等目的的一種旅遊方式。改革開放以來,在中央和全國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下,依託旅遊業、農業等相關部門的共同努力,我國的鄉村旅遊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特別是在發展共識、政策基礎、市場需求、產業規模、帶動效應和推進機制等方面出現了可喜的景象。如何在小康中國、美麗中國建設的旗幟下,加快發展我國的鄉村旅遊,我以為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是一股強勁的東風,“美麗鄉愁”是鄉村旅遊發展的標尺。
“記住鄉愁”是銘記歷史的精神座標,是構建區域特色的文化符號,是老百姓小康家園的心靈慰藉,是鄉村旅遊差異化發展的魅力所在,是休閒旅遊時代的文化體驗。是我們小康社會品質生活的嚮往,也是中外遊客品質旅遊的追求。
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和學習研究,我以為推進鄉村旅遊發展,“美麗鄉愁”的實現有多種途徑可以探索:
一是把“科學發展”的理念,滲透進鄉村旅遊的發展戰略。
推進新型城鎮化,要首先從地方官員的觀念更新著手,從牢固確立科學發展觀,從經濟社會有規律的階段發展和環境資源可持續的健康成長入手。堅守科學的理念、科學的主導、科學的管理。世界發達國家普遍首先將環境保護、旅遊組織、休閒行為、康樂選擇、就業機會、生活質量作為政府政策干預的考量。歐盟以鄉村旅遊為抓手,推動地區發展和結構調整。歐洲鄉村旅遊發展的著名戰略就是積極倡導鄉村“社群參與”的發展模式,公眾與私人聯合,共同制定發展戰略和一系列公眾、私人在社群尺度上鄉村發展的革新。
二是讓“鄉村意境”帶著社會、文化因素融入規劃。
鄉村旅遊在全球蓬勃發展的趨勢,是從風景名勝區發展為各種鄉村區域,並深入小鎮村莊,使之更加鄉村化。政府視休閒旅遊為社群發展與變革過程中的重要機制。鄉村旅遊特色化、品牌化,鄉村社群旅遊規劃成為休閒鄉村與社群變革的主要舉措。工作中,我有個重要體會:專案建設堅持規劃第一,規劃工作堅持文化第一,文化挖掘堅持特色第一,特色物化堅持市場第一。“鄉愁”是精神文化層面的情感程式碼,要保護好這份珍貴的記憶,必須始終堅持讓“鄉愁”帶著社會、文化因素融入規劃的“底線”,尤其是休閒鄉村產品開發和主題小鎮建設中。前不久召開全國人居工作現場會的浙江省桐廬縣,堅持科學統籌、生態為本、文化引領,既塑造了形神皆備的鄉村旅遊意象,延續了“道法自然”風景桐廬的歷史神話,又勾勒出走向未來的人文山水畫卷,被稱之“中國畫城”。
三是使“見山、見水”成為生態保育的基本要領。
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提出的“慎砍樹,不填湖,少拆房”就體現了對傳統鄉愁文化的保護。寧波市的東錢湖鎮十餘年來一貫堅持規劃為綱,基礎先行,生態保育,見縫插綠、見縫插色,打造大地景觀和林相藝術,從而使鄉村旅遊開發建設力度不斷加大,資源環境品質同步提升。福建省泰寧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世界地質公園、世界自然遺產、國家級森林公園的資源稟賦,呵護生態環境,開發特色產品,贏得了“安養小城”的讚譽。“見山。見水、見人、見物”是鄉村發展旅遊的最重要基礎,我們應該盡力讓生態文明、文化傳承與鄉村旅遊結伴而行。
四是使“文化符號”成為資源整合的統領。
縱觀我國鄉村旅遊的發展現狀,不少地區明視訊記憶體在著“低”、“散”、“小”等問題。低水平重複建設、資源浪費、無序競爭。究其根本原因,是政府缺乏統籌的力度,規劃缺少整合的招數。我們特別希望一個地區的文化特色、“美麗鄉愁”能夠成為資源整合的主線。山東省蓬萊市委市政府推進鄉村旅遊發展時,就很好地抓住了仙境、海岸、葡園、酒莊等特色文化元素,既很好地營造了“醉美蓬萊”的文化氛圍,又紮實推進了美麗鄉村建設。
五是讓“美麗鄉愁”印記品牌塑造的標籤。
“鄉愁”是憂傷的,也是溫暖的;是懷舊的,也是美麗的。“鄉愁”是鄉村旅遊最重要的文化體驗,沒有文化的旅遊是沒有靈魂的。鄉村旅遊品牌的塑造,來源於特色“鄉愁”的挖掘。只有這樣才能從“低、散、小”,走向“新、聚、大”,才可能從產品創新走向業態多元,進而實現產業融合。浙江省鄞州區的灣底村在發展中,就讓“鄉愁”印記品牌標籤,鄉村旅遊的“天宮莊園”既成了都市裡的村莊,又成了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在這方面,國際休閒產業協會以及國際休閒產業協會休閒鄉村專業委員會的規劃設計研究中心,城鄉互動研究中心、鄉村文態研究中心和鄉村音樂創作研究中心都有不錯的研究和探索。
我在工作中曾經提出鄉村旅遊的發展——“用景觀的概念建設農村,用旅遊的理念經營農業,用人才的觀念培育農民”,對於區域的鄉村旅遊發展、特色品牌打造和農村美麗家園建設產生了積極的影響,體會特別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