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在校大學生思想道德狀況調查報告範文
關於在校大學生思想道德狀況調查報告範文
當去接觸不知道的一個情況或事件,我們通常要進行專項的調查,調查工作結束後,通常還需要寫調查報告。調查報告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在校大學生思想道德狀況調查報告範文,歡迎大家分享。
大學生是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群體,是祖國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大學生的成人成才直接關係到祖國和民族的未來。而今,正處我國社會轉型時期,是青年一代重塑價值觀的年代,為了能準確把握大學生的思想脈搏,有針對性的加強教育和引導。文學院實踐大隊開展了一次對文學院及文理學院(本部)學生的思想狀況的調查活動。
本次調查主要採用問卷調查方式,主要涉及生活、學習、行為習慣、道德、價值觀及心理品質等方面,透過本次調查,我們發現,大學生思想健康狀況總體上情況比較樂觀,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調查發現文學院學生具有一定人文素養,能秉承文人的氣質,在日常行為規範、學習習慣等方面表現較好,而文理學院的學生較文學院表現相對較差,突出表現在日常行為規範及修業文明這兩個方面。同時我們還發現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的不穩定性,以致原有的道德判斷標準,是非觀念出現了動搖的傾向。
一、思想狀況的現狀及特點
(一)生活學習品質方面
1、生活習慣
本次調查涉及的主要有語言文明、行為文明、網路文明,調查發現80%的同學在日常生活中能做到文明用語和禮貌用語, 90%以上的同學在食堂,開水房能自覺排隊,遵守公共秩序。這說明絕大部分同學的某些生活行為習慣是值得肯定的。同時也有19%的同學有上網瀏覽不健康內容的經歷,67%的同學為了趕時間而踩踏草坪,65%的同學有丟熱水瓶的經歷,這說明大學生在某些方面對自己的行為要求不嚴,存在一定的缺陷。
2、學習品質
大學有著其獨特的教育特點,相對自由的學習生活空間給當代的大學生提供了充裕的自我發展時機的同時也帶來了不少隱患和問題。眾所周知,大學的學習靠的是自覺,過多的課餘時間使許多從嚴格管制的高中出來的學生們迷失了方向。關於學習品質的問題本次調查涉及的主要有上課出勤情況、課堂紀律、自主學習情況、課外活動等。
調查顯示文學院有81%的同學能按時上下課,其中文學院有7%的同學經常遲到早退,文理學院則只有67%的同學能按時作息;在課堂紀律方面,23%同學經常自己做自己的事或者打瞌睡,75%的同學偶爾也會,這說明,大學生中存在以消極對待學業的同學。
當問及去自習室或圖書館的頻率時有47%的同學一週去3次,45%的同學都少於3次,這說明,學生課外自主學習的意識不強;在“你對什麼型別的校園文化活動感興趣”一題中,有69%的同學對文體活動感興趣,37 %的同學對學術活動感興趣,有14%的同學對科研活動感興趣。 可以看出,文學院學生對文體活動及學術活動也有很高的熱情。從總體上分析,文學院學生的自覺性普遍高於文理學院,而且兩個院的大多數同學的行為是值得肯定的。
(二)道德品質方面
在道德品質方面的調查主要包括道德準則和價值觀兩個方面。在“如果一件違背社會道德的事有85%的人都做過,你會做嗎?”一題中,有13%的同學表示一定不會做,這可以反映出一部分學生能堅持自己的做人原則,為人處世有一定的自主性,同時我們也可以總結出大部分學生沒有正義感,缺乏社會責任感。
在回答“見到認識的老師是你會?”的問題時,33%的同學會主動上前打招呼,更多的同學擇選了“視情況而定”,這可以看出,學生尊師重教的意識很強,能做到尊敬師長。在問到“是否在學校上當受騙時”60%的同學有過這樣的經歷,並且事後大多數人也是忍氣吞聲,這說明我院學生法制觀念淡薄,缺少用法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意識。對價值觀的考察中涉及的問題有助人為樂、對身邊不文明行為的評價,公交車上的讓座問題以及對目前社會道德的認識等。
調查發現有46%的同學表示會樂於助人,7%的同學想助人但怕惹麻煩 ;在對“看到有人打架或者是在路上大罵時你的態度”的回答中,60%的同學認為自己會瞧不起這些人,覺得他們沒素質,32%覺得這是大學思想道德教育的失敗,“公交車上看見有需要座位的人而身邊的年輕人又不讓座位時,你會?”95%的同學都選了“覺得年輕人應該讓座,但只是在心裡想”這可以看出,大學生的道德價值取向已較成熟,但呈現出了多元化的趨向。在對個人思想品德的認識中56%的同學認為個人思想品德重要但在現實生活面前顯得很蒼白,這說明有超過半數的人懷疑自己是否有必要在今後的社會生活中遵循公認的道德準則。
(三)心理品質
對心理方面的調查主要是從是否有心理問題和學習生活心態入手的。調查顯示在大多數時間裡, 60% 的同學的學習生活心態是很平常, 20%覺的無聊,生活沒什麼意思,18%積極向上,覺得生活充滿希望。從調查資料看,我院學生人生追求的基本心態還是積極的,立志成材,全面鍛鍊,爭取有所作為是他們人生觀的基本點。但是,也存在很大一部分同學覺得生活很平常,從側面反映出了這些學生被動的學習心態。
心理品質對於一個人的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問卷中有一道直接反映大學生心理狀況的問題,其中71%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不過大部分學生在大多數時間裡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質。
二、大學生不文明行為的主要原因
(一)大學生自身方面
在調查中發現,隨意踩踏草坪,拿他人的熱水瓶的行為是比較常見的,生活中的小事不僅能真切反映一個人的思想狀況,還能判定這些大學生的思想立場不堅定。在涉及比較大的利害關係時,這部分同學有可能對自己要求不嚴而做出有損人利己事。
在學習的問題上,也存在以遊戲化的心態對待的。在學習生活品質方面最大的不足之處在於,多數學生沒有從生活的各個方面要求自己,缺乏應有的自律,此外學術意識和科研意識不強。這與大學生在行為文明和修業文明上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這些都為以後在對大學生在語言文明、修業文明、等方面的引導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思想道德方面,主流的價值觀是可以肯定的,但在價值觀被高度濃縮的時代,很多同學出現了信仰危機,道德的判斷標準出現了動搖,反映在問卷中則是有8%的同學認為在公共場合大罵或鬥毆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在心理品質方面,多數學生有很大的心理波動,有偶爾的心理困惑,覺得當今社會壓力太大。此外,浮躁和很強功利心理是當代大學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
(二)學校宣傳引導不夠
學校的教育不利於自律能力較差的學生思想的.健康發展。如“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所說,草坪上的“路”不是一個人的功勞,周圍的環境影響,加之潛意識中的不重視,學校又沒有適當引導,這就導致學生在許多日常行為方面出現了低素質化。在“你對學校精神文明建設看法”一題中只有15%的同學滿意,77%的同學認為一般般。可以看出,學校在對學生思想行為健康方面的引導比較欠缺。
(三)社會對大學生思想文明的負面影響
社會大環境沒能給學生思想的健康發展提供條件。由於我國改革開放三十年的時間裡壓縮了西方同等時期幾百年才形成的價值觀,社會上主流價值觀的扭曲變形造成了大學生對到的力量的不信任。濟的發展必然帶來思想道德觀念的衝擊,在改革開放過程中西方文化和道德觀念洶湧而來,一貫提倡的社會主義道德風尚和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與西方文化中積極因素逐步融合,作為吸收外來事物最迅速的學生也經歷了從茫然無措到兼收幷蓄的過程。
難免會感覺到社會道德的淪喪,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淡漠,似乎每一個人一夜之間都變成了嚴格意義上的經濟人。學生們發現這是一個笑貧不笑娼的年代。我們不得不承認認,經濟的發展的結果是幾代人的道德淪喪,這也才有了高達56%的同學認為道德重要但在現實生活面前顯得很蒼白的結果。調查中還發現有60%的同學有被騙的經歷。大學生涉世未深,在他們作學生時從社會上得到的很可能在走上社會後回報給社會。
三、關於提高大學生個人修養的幾點建議
大學生,國之未來。掃除大學生不良行為習慣。關鍵在於讓大學生自身在思想上引起足夠的重視。 大學素有小社會之稱,但教育大學生的主要職責依是在學校。為了構建和諧校園,提高大學生修養,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加大管理和宣傳力度
包括在校學生生活學習的各個方面,為大學生提高個人修養創造有利條件。
首先,加強課堂考勤,課堂紀律的管理,加大查課力度;其次要加強寢室管理,包括衛生、寢室活動等;提倡男女生文明交往;可以以倡議書、班會、講座等多種形式加強宣傳。
2、加強對大學生的心理輔導
大學的特殊環境,畢業後的工作問題對大學生來說無疑是存在壓力的,出現矛盾心理時適時的心理引導對大學生形成正確穩定的價值觀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心理輔導的範圍應該擴大,不僅要面向自認為有心理問題的學生,還要面向自認為心理健康的學生。講座、召開班會等形式都是行之有效的。
3、引導帶領學生認識社會不公平現象
學生對當今社會不公等問題的認識也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思想狀況。在這一點上學校主要應該從給學生提供認識社會的途徑方面著手。學生的視野,看問題的前瞻性都有一定的侷限,因此,學校在這方面的引導是不能忽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