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農問題調查報告範文

三農問題調查報告範文

  當某一情況或事件需要弄明白時,務必需要展開調查,並根據調查情況撰寫調查報告。但是調查報告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農問題調查報告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一、基本情況

  本次調查涉及河南、湖北、安徽、山東四個農業大省的十二個市區,採用問卷調查的形式,問卷涉及到政策的落實推廣情況、農民的收支情況、土地的使用情況、農業教育情況,並設定三個訪談提綱和一個數據統計題。調查物件為農村地區有代表性(如多子女,有子女在外上學,或有家庭成員在外打工)的農村家庭,調查地區為全國重要的農業大省中的代表性地區,調查共發放問卷365份,回收358份,回收率98.1%。

  透過對調查問卷的資料統計和調查結果的分析,可以初步的瞭解如下情況:

  (一)政策宣傳與農民接受情況

  1、農民對新政策的瞭解情況

  從問卷第二題的選擇情況來看,對於國家有關“三農”方面的政策,84%的農民部分了解,其中安徽省普及情況較好(93.8%部分了解);在完全瞭解新政策的農民人數中最高的為河南省(18.2%),安徽省最低,僅4.7%。

  2、農業稅減免情況

  四省份基本做到了農業稅全免(65.9%),其中河南省落實情況較好(90.5%)而且沒有變相收稅現象。安徽省最差,雖然100%的農民承認農業稅全免,但有46.9%的農民反映有變相收稅現象。山東、湖北兩省有的地區農業稅部分減免。

  3、種田補貼情況

  72.6%的農民認為,有一些補貼,但不知道是否足額。全額補貼的佔24%,四省份的情況基本相同。安徽、湖北較好,全額補貼佔到了34%左右。

  4、技術支援情況

  基本沒有技術支援的佔59.8%,認為情況一般的佔36.6%。其中安徽最好(上述兩項比例分別為37.5%和57.8%),河南最差(76.8%和18.9%)。山東、湖北情況一般。

  (二)農民的收支情況

  1、收入情況

  農民收入的總體情況:68.4%的農民收入在2000-10000元,在四省份中,只有安徽省農民有57.8%的收入在1萬元以上,其餘三省與總體情況大致相同,收入呈正態分佈,高、低收入人數都較少。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絕大部分還是來自農業收入,資料顯示57.3%的收入來自農產品種植業,其中安徽此項比例最高(82.8%),湖北比例最少,但仍有41.4%,其次主要收入來源為外出打工佔29.6%。

  2、支出情況

  農民支出的主要方面,44.8%的支出是為子女上學,其餘27%和23.9%的支出是在農業投資和日常生活開支。河南農民在子女上學投資比例最大(48.8%),山東最少為37.7%,但山東農民在農業投資上較多,佔到38.1%。

  3、新政策對農民收支情況的影響

  在增收方面,54.2%的農民表示有少量增加,有明顯增加的為22.9%,剩餘的22.1%認為無明顯變化。湖北省農民有明顯增加的佔44.4%,比例最高。河南省最低,僅佔10.5%。

  4、農業原料價格上漲對農民增收的影響

  在農業原料價格變化後,認為收入稍有增加的農民比例為42.2%,明顯增加、無增加和負增加的比例各佔20%左右。安徽省明顯增加比例較高(32.8%),河南省負增加現象嚴重(44.2%),山東、湖北與總體情況一致。

  5、農民的收支平衡情況

  48%的農民收支基本平衡。收入高於支出,有明顯節餘的佔34.4%。其餘的農民負債,佔17.6%。收入大於支出的農民比例中,安徽最高(53.1%),山東、湖北農民負債現象較嚴重,都為21%。

  (三)土地的使用情況

  關於土地種植權的變更期限問題,31.8%的農民反映土地從來沒變,15%的農民的種植權的變更期限為10-15年,5年以內和5-10年的分別佔24%左右。土地變更較為頻繁(10年以內)的是山東(66%)和河南(71.5%)。其中變更期限在5年以內的,河南最高(54.7%),山東為31%,安徽省土地變更期限都在10年以上,從來沒變的達46.9%。湖北省從來沒變和5-10年變更一次的基本各佔一半。

  如果頻繁變更土地,將導致68.7%的農民不滿意,40.2%的農民無所謂。安徽省農民的不滿意率最高(78%),最低的是河南,但也有64.2%。

  將耕地作為它用現象,75%的農民反映有這種現象,其中河南最為嚴重(96.8%),安徽最低(53%)。

  (四)農業教育情況

  從來沒有接受過農業教育和偶爾接受一點的農民佔95%,其中完全沒有接受過的佔62%。湖北從沒接受過農業教育的農民比例較低(52.5%),安徽最高(69%),山東和河南的農民都佔65%左右。經常接受教育的農民比例中湖北最高(13%),其他地區僅為2%左右。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國家的“三農”政策目的是要讓農民減負、增收真正的.獲得實惠。結合各省的實際情況,我們可以看到農業稅的減免、種田補貼的發放大大減輕了農民的負擔;好的土地政策加大了農民對農業基礎設施投入的積極性;農產品的價格的提升,使農民的收入有所增加,種田的積極性也隨之提高。但在看到“三農”問題一定程度改善的同時,我們也發現在“三農”政策的落實方面仍然存在諸多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新政策的宣傳和推廣力度不夠

  “三農”政策關係到農民的切身利益,各級政府有義務向農民朋友宣傳“三農”政策。但從調查結果來看,政策推廣和實施情況卻不盡人意。問題關鍵在於政策的宣傳渠道窄、推廣力度不夠、內容不全面,絕大多數(80%以上)的農民只對新政策部分了解。從實地調查的情況來看,農村的宣傳途徑太少少,基本上看不到宣傳欄等相對固定持久的宣傳方式,有的地方有類似的宣傳欄,但大部分都是年久失修,破舊不堪,完全達不到宣傳的效果,用擴音喇叭口頭傳達政策法令雖然比較普遍,但效果也就大打折扣。另一方面,農民自身維權意識較差和長期以來被動接受資訊的態度也是導致政策宣傳不到位的一個重要原因。如有些地方雖然有地方電視臺宣傳政策,但農民很少去關注政策,事實上,他們僅僅聽說有農業稅的減免和有種田補貼,而對補貼數額、技術支援等了解很少,這就直接導致許多農民誤解政策,同時宣傳不到位將直接影響政策的落實。

  (二)農民增收困難多

  農民收入途徑單一,農業教育影響農民增收意識。農民的大部分收入來源是農產品的種植,種植結構單一,而且由於區域性差異,有些地區受自然條件影響,只能種植某些農作物,制約了農民收入的增加。另外,在農村幾乎沒有農業技術教育學校,農民很少接受農業教育,在農業創新方面存在障礙,農民們的種植理念十分落後,農產品的市場化程度不高,很少有農民有將農產品集中後批次加工出售想法,難以形成規模經濟,也就難以讓農民收入得到大幅度增加。

  農業稅減免和種田補貼政策有待進一步落實,變相收稅現象仍然存在。從調查情況來看,四個省的基本實行了農業稅減免和種田補貼政策,農業稅減免情況整體較好,但種田補貼還有部分地區不能足額髮放。另一方面,變相收稅的情況仍然存在,有的地區以縣、鄉、村三級排澇水費、村級“一事一議”籌資、村級投工投勞等名目收取費用,為農民增收設定了層層障礙。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