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量學實驗報告(精選7篇)
測量學實驗報告(精選7篇)
隨著個人的文明素養不斷提升,報告的使用頻率呈上升趨勢,其在寫作上有一定的技巧。你還在對寫報告感到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測量學實驗報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測量學實驗報告 篇1
測量學(又名測地學)涉及人類生存空間,及透過把空間區域列入統計(列入卡片索引),測設定線和監控來對此進行測定。它的任務從地形和地球萬有引力場確定到衛土地測量學(不動產土地),土地財產證明,土地空間新規定和城市發展。
一、實驗目的
由於測量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而測量實驗對培養學生思維和動手能力、掌握具體工作程式和內容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實習目的與要求是熟練掌握常用測量儀器(水準儀、經緯儀)的使用,認識並瞭解現代測量儀器的用途與功能。在該實驗中要注意使每個學生都能參加各項工作的練習,注意培養學生獨立工作的能力,加強勞動觀點、集體主義和愛護儀器的教育,使學生得到比較全面的鍛鍊和提高、
測量實習是測量學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之後的一門獨立的實踐性教學課程,目的在於:
1、進一步鞏固和加深測量基本理論和技術方法的理解和掌握,並使之系統化、整體化;
2、透過實習的全過程,提高使用測繪儀器的操作能力、測量計算能力、掌握測量基本技術工作的原則和步驟;
3、在各個實踐性環節培養應用測量基本理論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訓練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工作作風。
二、實驗內容
步驟簡要:
1)擬定施測路線。選一已知水準點作為高程起始點,記為a,選擇有一定長度、一定高差的路線作為施測路線。然後開始施測第一站。以已知高程點a作後視,在其上立尺,在施測路線的前進方向上選擇適當位置為第一個立尺點(轉點1)作為前視點,在轉點1處放置尺墊,立尺(前視尺)。將水準儀安置在前後視距大致相等的位置(常用步測),讀數a1,記錄;再轉動望遠鏡瞄前尺讀數b1,並記錄。
2)計算高差。h1=後視讀數一前視讀數=a1—b1,將結果記入高差欄中。然後將儀器遷至第二站,第一站的前視尺不動變為第二站的後視尺,第一站的後視尺移到轉點2上,變為第二站的前視尺,按與第一站相同的方法進行觀測、記錄、計算。按以上程式依選定的水準路線方向繼續施測,直至回到起始水準點bm1為止,完成最後一個測站的觀測記錄。
3)成果檢核。計算閉合水準路線的高差閉合差;若高差閉合差超限,應先進行計算校核,若非計算問題,則應進行返工重測。
實習過程中控制點的選取很重要,控制點應選在土質堅實、便於儲存和安置水準儀的地方,相鄰導線點間應通視良好,便於測角量距,邊長約60米至100米左右。我覺得我們組測量時就有一個點的通視不是很好,有樹葉遮擋,但是那也沒辦法,因為那個地方的環境所致,幸好我們可以解決、還有水準儀和經緯儀的調平和對中都需要做好,這直接影響你的測量結果。測量學教學實習是測量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目的是鞏固擴大和加深我們課堂所學的理論知識,獲得測量實際工作的初步經驗和基本技能,著重培養我們的獨立工作能力,進一步熟練掌握測量儀器的操作技能,提高計算和繪圖能力,並對測繪小區域大比例尺地形圖的全過程有一個全面和系統的認識,為今後解決實際工作中的有關測量問題打下堅實的基礎。
觀測時要認真,有時目標稍微偏一點,讀盤上讀數就會有變化,誤差就會增大,或許超出容許值範圍,結果就要重測,浪費很多時間,所以觀測時也很重要。讀數時最好由一個人來讀數,這樣可減少誤差計算是一個謹慎、複雜的過程。為了能夠儘量趕超進度,我們組的資料大部分則有我和李麗進行處理。但是,計算完之後,我們倆都有有個任務就是給組內不會處理資料的人講會,以便每個人都會處理。
在處理資料時我們還發現不少問題。有時少測了一段距離,有時發現角度不對,最後我們又扛著儀器重新開工。大家都有一種使命感,不管怎樣都要把它測準確,不能馬虎大意,更不能投機取巧。培養成良好的習慣,擁有一份高尚的道德,持有一種認真、謹慎的態度,相信這將成為我們以後工作中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一筆財富。在返工之前,我們認真分析錯誤原因,比如:受風的影響都有可能影響我們的測量結果,這樣便可以鍛鍊了我們分析問題的能力。
首先,我基本掌握了課堂所學的測量學知識,知道如何正確使用水準儀、經緯儀、角度、高差等,測量學是研究地球的形狀和大小以及確定地面(包含空中、地下和海底)點位的科學。既然是要測量就離不開實踐。實踐是對測量學知識的最好檢驗,只憑在課堂上的聽課,我並沒有掌握很多具體知識,尤其是對儀器的使用更是一塌糊塗。當第一天開始測量的時候,我的心裡還一陣陣的發愁:該如何把任務進行下去。當動手的時候,發現其實並不難,聽別人一說或者翻閱一下課本,然後自己動手操作一遍,就基本掌握了方法。要想提高效率和測量精度,還要經常練習,這樣才能做到舉一反三。
其次,我懂得了做任何事情都要認真細緻,不能有絲毫的馬虎,特別是在使用水準儀,經緯儀這樣精密的儀器時,更要做到精益求精。因為稍有差錯就可能導致資料的偏差很大,更會導致以後其它量的測量出錯,最終導致資料計算的錯誤,比如我們剛開始測量角度時,一個基準點沒有瞄準,導致一個角度偏小,然後角度的閉合差也不符合要求,經過校驗,才發現問題出在哪兒。
我還學會了吃苦耐勞,學會了艱苦奮鬥的作風。一次測量實習要完整的做完,單靠一個人的力量和思考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小組的合作和團結才能讓實驗快速而高效的完成。我們每個組員都學到知識而且會實際操作,而不是搶時間,趕進度,草草了事收工。我們深知搞工程這一行,需要的就是細心,做事嚴謹。
測量學實驗報告 篇2
一、目的與要求
1.瞭解DS 3型水準儀的基本構造,認清其主要部件的名稱,效能和作用。
2.練習水準儀的正確安置、瞄準和讀數。 3.掌握普通水準測量的施測、記錄、計算、閉合差調整及高程計算的方法。
二、計劃與裝置
1.實驗時數安排為2學時。
2.實驗小組由8人組成:4人操作,2人記簿,2人扶尺。
2. 實驗裝置:DS3水準儀1臺,雙面水準尺2根,尺墊2個,記錄紙2張,三角架1個;鉛筆1根。
三、水準測量原理
水準儀器組合:
望遠鏡
2.調整手輪
3.圓水準器
4.微調手輪
5.水平制動手輪
6.管水準器
7.水平微調手輪
8.腳架
四、方法與步驟
(一)水準儀的認識與使用
1.安置儀器:
先將三腳架張開,使其高度適當,架頭大致水平,並將架腿踩實,再開箱取出儀器,將其固連在三腳架上。
2.認識儀器:
指出儀器各部件的名稱和位置,瞭解其作用並熟悉其使用方法。同時弄清水準尺的分劃註記。
3.粗略整平:
雙手食指和拇指各擰一隻腳螺旋,同時對向(或反向)轉動,使圓水準器氣泡向中間移動;再擰另一隻腳螺旋,使氣泡移至圓水準器居中位置。若一次不能居中,可反覆進行。(練習並體會腳螺旋轉動方向與圓水準器氣泡移動方向的關係。)
4.水準儀的操作:
瞄準——轉動目鏡調焦螺旋,使十字絲清晰,鬆開制動螺旋,轉動儀器,用照門和準星瞄準水準尺,擰緊制動螺旋,轉動微動螺旋,使水準尺位於視場中央,轉動物鏡調焦螺旋,消除視差使目標清晰(體會視差現象,練習消除視差的方法)。
精平——轉動微傾螺旋,使符合水準管氣泡兩端的半影像吻合(成圓弧狀),即符合氣泡嚴格居中。
讀數——從望遠鏡中觀察十字絲橫絲在水準尺上的分劃位置,讀取四位數字,即直讀出米、分米、釐米的數值,估讀毫米的數值。
5.觀測練習:
在儀器兩側各立一根水準尺,分別進行觀測(瞄準,精平,讀數),記錄並計算高差。不動水準尺,改變儀器高度,同法觀測。或不動儀器,改變兩立尺點位置同法觀測。檢查是否超限。
(二)普通水準測量
1. 選定一條閉合水準路線,其長度以安置4~6個測站為宜。確定起始點及水準路線的前進方向。
2. 在起始點和第一個待定點分別立水準尺,在距該兩點大致等距離處安置儀器,分別觀測黑麵水準尺,得到後視讀數 a黑和前視讀數 b黑;然後再觀測前視水準尺紅面,得到讀數b紅,旋轉水準儀瞄準後視水準尺紅面,得到讀數a紅;檢查所測資料是否超限,如超限重測,不超限則計算平均高差 h1,然後進行下一站觀測,依次推進測出h、 h3、h4。
3.根據巳知點高程及各測站的觀測高差,計算水準路線的高差閉合差,並檢查是否超限。對閉合差進行配賦,推算各待定點的高程。
五、注意事項
1. 測量前,水準儀要進行檢驗與校正。
2.儀器的安置位置應保持前、後視距大致相等。每次觀測讀數前,應使符合水準管氣泡嚴格居中,並消除望遠鏡視差。
3.立尺員要思想集中,立直水準尺。注意巳知水準點和待定水準點上不放尺墊。儀器未搬遷,後視點尺墊不能移動,儀器搬遷時,前視點尺墊不能移動。遷站時應防止摔碰儀器或丟失工具。
4.限差要求:黑、紅面水準尺讀數之差(黑+K-紅)小於3mm;同一測站黑、紅面(兩次儀器高)所測高差之差應小於5mm;路線高差閉合差應在±20L或±6n (mm)之內,L為公里數,n為測站數。超限應重測。
5.實驗結束時每人上交“水準儀的使用與水準測量”報告一份(附普通水準測量記錄).
六、心得體會
透過本次實驗,鞏固了之前所學知識,掌握了水準儀的基本操作,從而積累了許多經驗。
(1)、立標尺時,標尺除立直外還要選在重要的地方.因此,選點就非常重要,點一定要選在有代表性的地方.同時要注意並點非越多越好.相反選取的無用點過多不但會增加測量,計算和繪圖的勞動量和多費時間,而且會因點多而雜亂產生較大的誤差。
(2)、要先將道路和主要建築物確定下來,然後在新增其餘次要方面,這樣不但條理清楚,利於作圖而且更有利於作圖的準確和隨時進行實物和圖形的對比從而檢驗測量資料的準確與否.但這兩週實習也給了我們不少教訓:由於某個資料的讀錯、記錯及算錯都給我們帶來了不少麻煩,從而讓我們知道了做任何事都要認真。還有一個組的團結也是至關重要的,他關係到整個組的進度。
前我們組由於配合不夠默契,分工也不夠合理,整體進度受到極大的影響,後來透過組內的交流,徹底解決了以上問題。實習進度有了很大的改觀,進度和效果自然就提上來了。這告訴我們團結就是力量,我們以後工作的時候也是一樣,只有團結才能把事辦好。
測量學實驗報告 篇3
一、實訓概況
1、實訓時間:
2、實訓地點:
3、指導老師:
4、實訓目的:透過實訓瞭解三角高程的測量原理,從而使我們更加明白三角高程的公式和計算,並熟練的在一般的測量工作中應用三角高程的方法來傳遞高程,以方便測量。
5、實訓裝置:經緯儀 三腳架 稜鏡
6、實訓內容:三角高程測量
二、實訓步驟
1、在測區選定4個控制點形成一條閉合的環線;並對選好的控制點做好標記,對每個控制點釘上小釘;並初步畫出導線網的略圖。
2、再選一個定向的控制點5號點,把全站儀安置在1號點,進行對中、整平;並在5號點安置後視稜鏡,在2號點安置前視稜鏡;最後量取經緯儀的儀器高和前、後視稜鏡高並記錄在手薄上。
3、對中、整平工作完以後,先盤左用經緯儀瞄準5號點的稜鏡中心位置,精準後製動水平和豎直制動螺旋,固定全站儀的方向,然後操作經緯儀把5好點置盤(即把5號點歸為零方向),並記錄出平距L和豎盤讀數。
4、順時針旋轉經緯儀,瞄準2號點,同步上述的操作,分別記錄出平距、豎盤讀數、水平方向值讀數。
5、倒轉望遠鏡,再次瞄準2號方向,同樣操作記錄平距、豎盤讀數、水平方向值讀數;再逆時針旋轉至5號點進行同樣觀測和記錄。
6、記錄完畢後,初步檢查測量的正確行,如果可行,即可把經緯儀搬到2號點,兩稜鏡依次放在後視的1號點上和前視的3號點上;然後同上述進行觀測和記錄,依次類推,依次在1-2-3-4號控制點上安置經緯儀進行觀測和讀數。
7、初步計算導線網的角度閉合差和高差閉合差是否超限,若符合即可野外測量完成。
8、進行計算。
三、實訓中引起的誤差原因及解決方法
1、邊長誤差
邊長誤差決定於距離丈量方法。用普通視距法測定距離,精度只有1/300;用電磁波測距儀測距,精度很高,邊長誤差一般為幾萬分之一到幾十萬分之一。邊長誤差對三角高程的影響與垂直角大小有關,垂直角愈大,其影響也愈大。
2、 垂直角誤差
垂直角觀測誤差包括儀器誤差、觀測誤差和外界環境的影響。對三角高程的影響與邊長及推算高程路線總長有關,邊長或總長愈長,對高程的影響也愈大。因此,垂直角的觀測應選擇大氣折光影響較小的陰天觀測較好
3、 大氣折光係數誤差
大氣垂直折光誤差主要表現為折光係數K值測定誤差。
4、丈量儀高和覘標高的誤差
儀高和覘標高的量測誤差有多大,對高差的影響也會有多大。因此,應仔細量測儀高和覘標高。
四、實訓心得
當地形起伏較大或不便於水準測量的地區,我們就會採用三角高程測量方法來傳遞高程,其是由測站點向照準點所觀測的垂直角(或天頂距)和他們之間的水平距,計算測站點與照準點之間的高差,這種方法簡便靈活,受地形條件的限制較少,我們將在以後的工作中經常用到。雖說三角高程測量只是為了傳遞高程而方便進行水準測量,但它也是很重要的。在此次的實訓中,我瞭解到測量這門專業的難度,不僅要清楚儀器的操作,還要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清晰的頭腦。這次實訓讓我清楚了自己的水平,也明白了自己的不足,首先,對於全站儀的整平不夠熟練,雖說是因為我對儀器接觸的較少,但我自身也有很大的原因,沒有把課本上的知識點牢記於心對全站儀的整平步驟不清楚,才會導致在全站儀的架設問題上花費太多時間;第二,對經緯儀的各個部件不瞭解,進行操作時不能很快對準稜鏡中心;第三,不能將公式靈活運用,當得出角度時不能快速的計算出結果。
其實,總結起來只有兩個原因,一是因為對課本不熟悉,二是實戰經驗太少。書本上的知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能將書本知識在實訓中運用自如,這才算是融會貫通。在實訓中,我看到了別的同學身上值得我學習的優點,當看到別人輕輕鬆鬆就將儀器整平時,當別人讀出度數並進行計算時,我都會為自己的不足而羞愧,我一定會在以後的日子裡完善我的不足,從同學身上借鑑取長補短,希望在以後的實訓中能有不錯的表現。
測量學實驗報告 篇4
一、實習目的
1. 在獲得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基礎上,進行一次較全面、系統的訓練以鞏固課堂教學知識,加深對控制測量學的基本理論的理解,能夠用有關理論指導作業實踐,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統一,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對控制測量學的基本內容得到一次實際應用,使所學知識進一步鞏固、深化,建築測量實習報告。
2. 培養學生獨立工作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 培養學生嚴肅認真、實事求是、一絲不苟的科學實踐態度。
4. 培養吃苦耐勞、愛護儀器、相互協作的職業道德。
5. 熟悉及掌握用全站儀和水準儀。
二、實習任務
1. 用全站儀測量閉合導線並驗證和計算
2. 用全站儀放樣
3. 用水準儀測量閉合水準路線並驗證和計算
三、實習內容和實習步驟
1.閉合導線的測量
(1)選取路線,標好各個點
(2)用全站儀測量每兩個點之間的距離和每兩條邊之間的觀測角記錄於表一中
(3)根據已知的兩個點算出座標方位角,再根據觀測角算出下一條邊的座標方位角,對錶中的資料進行計算
表一 閉合導線的座標計算表
2.放樣
(1) 根據所給的點,用全站儀定點,輸入該點的座標值
(2) 取另一個點定向,輸入該點的座標值
(3) 選取其他的點,輸入點的座標值
(4) 轉動和調節全站儀,透過稜鏡的移動得到放樣點,進行對比
(5) 重複(3)(4),對其他點進行放樣對比
3.閉合水準測量
(1)用1中的路線作為閉合水準路線
(2)在每兩個點的中間位置放置水準儀,調平後,透過水準尺的後視讀數和前視讀數之差,得到高差,記錄於表二中
(3)對錶二進行計算
四、實習總結和心得
測量學首先是一項精確的工作,透過在學校期間在課堂上對測量學的學習,使我在腦海中形成了一個基本的、理論的測量學輪廓,而實習的目的,就是要將這些理論與實際工程聯絡起來。測量學是研究地球的形狀和大小以及地面點位的科學,從本質上講,測量學主要完成的任務就是確定地面目標在三維空間的位置以及隨時間的變化。在資訊社會里,測量學的作用日益重要,測量成果作為地球資訊系統的基礎,提供了最基本的空間位置資訊。構建資訊高速公路、基礎地理資訊系統及各種專題的和專業的地理資訊系統,均迫切要求建立具有統一標準,可共享的測量資料庫和測量成果資訊系統。因此測量成為獲取和更新基礎地理資訊最可靠,最準確的手段。測量學的分類有很多種,如普通測量學、大地測量學、攝影測量學、工程測量學。作為建築工程系的學生,我們要學習測量的各個方面。測繪學基礎就是這些專業知識的基礎。
透過這次的實訓,才整整了解到,一次測量實習要完整的做完,單靠一個人的力量和構思是遠遠不夠的,也是不可能將要做的工作做好。只有小組全體成員的合作和團結才能讓實習快速而高效的完成。正所謂“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只有我麼團結起來,什麼困難都不再是困難了,實習報告《建築測量實習報告》。另外這次測量實習也培養了我們小組的分工協作的能力,增進了同學之間的感情,深化了友誼,將原本的一些“陌生人”聯絡的更緊密了。當然在實習過程中難免會碰到一些疙疙瘩瘩的事情,鬧得大家都不愉快,各有各的方法和見解,但是我們能夠及時地進行交流和溝通,錯誤的一方也不那麼的固執,對的一方也不那麼的顯擺,忘記了昨天的不愉快,迎接新的朝陽!當然也相信學校讓我們實訓的另一目的是為了讓我們每個學生更加深刻的瞭解怎樣熟練的使用全站儀和水準儀,並且能夠單獨的完成一項工作,達到相應的鍛鍊效果後進行輪換,以達到共同進行的目的,而不是單純搶時間,趕進度,草草了事收工,在這一點上我們本組是做的很認真的,每個組員都分別進行獨立的觀察,記錄每一站,對全站儀測量都是在現場進行計算,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沒有對上一步的檢核,絕不進行下一步的測量,做到步步有檢核,回來後還要對內業進行準確計算,因為這樣做不但可以防止誤差的積累,及時發現錯誤,更可以提高測量的效率,避免測量的不準確還要進行重測。即使重測,我們懷著嚴謹的態度,錯了就返工,決不馬虎,。我們深知搞工程這一行,需要的就是細心、耐心、毅力和做事嚴謹的態度。所以我們一直在克服以前的缺點,一步一個腳印的想前邁進!
從這次實習中我總結出了幾點來避免較大的誤差,例如:
(1)標尺要立直,儘量避免晃動,有晃動時,應該選擇資料最小的時候進前一定將視野的氣泡調平(兩側的線重合),否則造成的誤差會很大。
(2)在讀取資料時,每位成員都要細心,既要看得準,還要果斷,不能猶豫不決,任何一個錯誤都有可能導致最終的成果的報廢。
(3)選點非常重要,點一定要選在有代表性的地方,同時要注意並非點越多越好,相反選取的無用點過多不但會增加測量、計算和繪圖的勞動量和多費時間,而且會因點多而雜亂產生較大的誤差。
(4)團結就是力量,紀律才是保證經過每個組員的團結工作,在我們組的同學交流測量中的經驗時,大家感覺收穫都很多,有的說儀器的展點很重要,因為這關係到誤差的大小,有的說測量中點不能架設的太遠,水準儀施測過程得使用以及架儀器過程中氣泡的精確對中和整平,還有就是我們要有一顆愛護儀器的心,對所用的儀器要精心呵護,在學校如此,走上工作崗位後更要如此,這樣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得麻煩等等吧。
透過實際的測量實習,讓我學到了很多實實在在的東西,比如對實驗儀器的操作更加熟練,學會了地形圖的繪製和碎部的測量等課堂上無法做到的東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動手和動腦的能力,同時也拓展了與同學的交際、合作的能力。一次測量實習要完整的做完,單單靠一個人的力量和構思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小組的合作和團結才能讓實習快速而高效的完成。從這十天的測量中,更重要的是讓我明白了幾個重要的人生的道理。
1、人與人之間的協作是相當重要的,如果要是互相配合的話,就會如同一盤散沙一樣潰不成軍,尤其是在配合如此重要的測量學中;
2、令人難忘的三週的測量實習終於結束了,我學會了很多東西,懂得了很多道理。
我基本掌握了課堂所學的測量學知識,知道如何正確使用水準儀、全站儀測量距離、角度、高差等,還有學會了施工放樣及地形圖的繪製方法。測量學是研究地球的形狀和大小以及確定地面(包含空中、地下和海底)點位的科學。既然是要測量就離不開實踐。實踐是對測量學知識的最好檢驗,只憑在課堂上的聽課,我並沒有掌握很多具體知識,尤其是對儀器的使用更是一塌糊塗。當第一天開始測量的時候,我的心裡還一陣陣的發愁:該如何把任務進行下去。當動手的時候,發現其實並不難,聽別人一說或者翻閱一下課本,然後自己動手操作一遍,就基本掌握了方法。要想提高效率和測量精度,還要經常練習,這樣才能做到舉一反三。
我懂得了做任何事情都要認真細緻,不能有絲毫的馬虎,特別是在使用水準儀,經緯儀這樣精密的儀器時,更要做到精益求精。因為稍有差錯就可能導致資料的偏差很大,更會導致以後其它量的測量出錯,最終導致資料計算的錯誤,比如我們剛開始測量角度時,一個基準點沒有瞄準,導致一個角度偏小,然後角度的閉合差也不符合要求,經過校驗,才發現問題出在哪兒。
測量學實驗報告 篇5
作為一名機械設計專業的一名學生,掌握機械的製圖與測繪的必要性可想而知。 測繪實訓是我們機械設計專業的一個重要實踐環節,學校就根據專業情況學校開設了為期兩週的實訓課,我堅持聽從老師的安排,按計劃完成每天的實訓任務讓學生從中更加深刻的瞭解機械的設計,製造與研發 ,認真的完成好這次實訓,為學好更深層次的專業知識打好基礎。
一、實訓目的
①具體應用和鞏固本課程的理論知識,瞭解測繪的一般方法和步驟,掌握測繪技能及繪圖能力,併為後繼專業課及工作紮下初步基礎;
②透過零件草圖,裝配圖和零件工作的繪製,培養自己實際動手能力和零部件測繪能力。使自己能恰當選擇表達方案、合理布圖,正確繪圖,並在老師指導下完成尺寸標註及各項技術要求注寫;
③瞭解簡單機器的裝配工藝。透過全面、系統的零部件測繪訓練,培養自身初步的工程設計能力。
④熟悉運用有關資料(如國家標準,規範及規定畫法等)。初步培養查閱標準資料的能力;
⑤培養自己團結協作的工作作風和嚴謹的學習態度,增強責任感。
二、 實習時間地點
20xx年3月18日到3013年3月29日
一號教學樓610機械製圖測繪實訓室
三、實訓計劃
18日、拆卸部件,熟悉臺虎鉗的結構及工作原理,進行畫小零件草圖
19日、繼續完成零件草圖的繪製。
20日、完成零件草圖繪製,測量尺寸並標註,擬定技術要求。
21日、 畫關鍵部位的裝配草圖,修正零件草圖的差錯。
22日、畫裝配草圖
25日、畫零件圖
26日、畫零件圖及標註尺寸及技術要求
27日、根據裝配草圖圖和零件圖畫裝配圖
28日、畫裝配圖標註尺寸及技術要求,檢查尺寸,對比所有零件的尺寸標註
29日、寫實訓報告、遞交作業
四、實訓過程
1、在測繪之前,對部件進行全面的分析研究,透過觀察、研究、分析該部件的結構和工作情況進行了解。
2、學會各個測量工具的使用,進行合理的分析和測量,運用各個尺寸計算公式來繪製圖形。
3、對不懂得地方我都經過請教同學老師進行學習和畫圖,確保零件圖的正確性。
4、參考書本進行尺寸的標註,以及對國家標準結合實際繪圖進行實踐。考慮並畫出標註零件尺寸的全部尺寸界線和尺寸線。標註尺寸時,可再次檢查零件結構形狀是否表達完整、清晰。
5、測量時應儘量從基準出發減少測量誤差,儘量避免尺寸換算以減少錯誤,有配合關係的尺寸(配合孔軸)只測量它的基本尺寸,其配合性質和相應公差值,進行查閱。
五、設計小結
在為期兩週的測繪實訓中,我每天按時到實訓室進行實踐操作,每天完成計劃任務後才給自己放學。在測繪中自己做到了獨立,認真,仔細地進行操作。在遇到問題時和同組同學互相討論,請教其他懂得的同學。透過對安全閥的測繪,是我掌握了零件測繪的方法和步驟,學會了一些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能夠根據測量資料準確畫出零件圖形,讓我進一步複習鞏固了《機械製圖》課中的有關知識,讓我的製圖技能有了較大提高,能夠在圖紙上更加正確,合理的表達出零件圖形。在測繪安全閥過程中我瞭解懂得了一些零部件的作用和各零件之間的裝配聯結關係。
我在繪圖過程中發現自己畫圖技巧不夠靈活。有時主檢視複雜難以表達而俯檢視或左檢視較為簡單些時,由於習慣我還先繪製主檢視,因而給繪圖帶來麻煩,導致效率低。透過這次實訓讓我複習鞏固了三檢視基本畫法,知道先畫簡單檢視再利用三檢視基本畫法一一完成其他檢視。在測繪圖形過程中發現自己對剖檢視的知識不夠清楚,例如,有的圖形在畫剖檢視是有的線是否要畫出連線起來自己不是很清楚。透過這一週的實訓我知道了自己的很多不足,對《機械製圖》課中的一些細節只是不夠了解,課本知識還需要進一步學習,專研,同時也要及時複習鞏固已學知識。
測量學實驗報告 篇6
一、實訓目的:
教學實訓是測量教學的組成部分,除驗證課堂理論外,也是深化課堂所學知識有機結合的重要環節,更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訓練嚴格的實踐科學態度和工作作風的手段。透過地形圖測繪和建築物、構築物的測設,可增強測定和測設地面點位的概念,提高應用地形圖的能力,為今後解決實際工程中有關測量工作的問題打下基礎。
二、實訓任務及要求:
1、測繪圖幅為30*50cm2,比例尺為1:500的地形圖一張;
2、將老師所給座標範圍內的建築物、構築物的平面位置佈設到地形圖上。
三、實訓儀器及工具:
全站儀一臺、稜鏡3組、腳架一個、計算紙2張
四、實訓內容:
1.控制測量
我們小組在領到儀器後,首先根據老師所給的大概範圍踏勘測區,根據勘測的測區內的建築物和構築物的位置關係,我們採用了閉合導線的形式選了9個控制點把學生宿舍、養殖樓、海養樓、經管樓等都包含在裡面。然後我們用全站儀分別測出9個控制點的高差、觀測角和相鄰控制點之間的水平距離,資料校核後,透過已知點的座標和高程,進而算出各控制點在圖上的座標、方位角和高程並展點到圖上。
2.碎步測量
在控制點上架全站儀,經過對中、整平和精確對中、整平,照準地物以確定方向。畫出草圖,標出各點點號,用全站儀測出多個地物點。
3.數字化地形圖的繪製、檢查與整飾
從全站儀中匯出資料,利用cass軟體,根據草圖,畫出測區內的建築物、構築物等地物地貌,最後對地形圖進行整飾。
五、心得體會
工程測量實訓,作為土木工程專業一門基本的必修專業實踐課,對我們學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生來說,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測量實訓不僅是獲取書本的理論知識,更是培養我們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對課本理論知識的深入理解總結,以及體會測量 “從控制到碎部,從整體到區域性”等原則對工程測量的指導意義,因此,學校為我們組織了為期3周的測量實訓。
團結就是力量,紀律才是保證。一次測量實訓要完整的做完,單靠一個人的力量和構思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小組的合作和團結才能讓實訓快速而高效的完成。這次測量實訓培養了我們小組的分工協作的能力,增進了同學之間的感情。組員之間分工明確,互相配合,認真做好每一步工作,做到步步有“檢核”,這樣做不但可以防止誤差的積累,及時發現錯誤,更可以提高測量的效率。我們懷著嚴謹的態度,錯了就返工,絕不馬虎。直至符合測量要求為止。我們深知搞工程這一行,需要的就是細心,做事嚴謹。經過每個組員的團結工作,我們完成了控制測量與碎步測量的工作。
透過這次實訓,學到了測量的實際能力,更有面對困難的忍耐力;也學到了小組之間的團結、默契,更鍛鍊了自己很多測繪的能力。首先,是熟悉了全站儀的用途,掌握了儀器的檢驗和校正方法。其次,在對資料的檢查和矯正的過程中,明白了各種測量誤差的來源,其主要有三個方面:儀器誤差、觀測誤差、外界影響誤差。第三,除了熟悉了儀器的使用和明白了誤差的來源和減少措施,還應掌握一套科學的測量方法,在測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測量原則,如:“從整體到區域性”、“先控制後碎部”的工作原則,並做到“步步有檢核”。這樣做不但可以防止誤差的積累,及時發現錯誤,更可以提高測量的效率。透過實踐,真正學到了很多實實在在的東西,比如對測量儀器的操作、對中、整平更加熟練,學會了數字化地形圖的繪製和碎部的測量等課堂上無法做到的東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動手和動腦的能力。
我們在這次的實訓中,也瞭解到了要想很好地進行測量,首先必須要掌握過硬的基本理論知識,要有實幹精神,每個組員都必須親自實踐,而且要分工明確,工作也可以交換來做,還需要知道失敗乃成功之母,在實訓測量的過程中,不可能完全的沒有錯誤,我們應該不氣餒,繼續一次又一次的重測,重計算,一次次地練習,一次次地提高測量水平,我們不斷在經驗中獲得教訓。我們實訓之初,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困難,多虧的老師的耐心講解,才使我們解決了不少測量中的難題。
這次實訓我想最大成功之處就是我們小組的團隊合作精神。因為任何一項小的工作一個人都不能完成,必須有組員的同力合作才能順利完成每一項工作。應該說,沒有團隊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實訓成績。我們正是在這個一起努力完成好工作的目標支援下共同努力做好了每一件工作,所以在測量過程中會爭論,發生分歧後大家都實事求是,抱著一切為了把工作做好的態度認真聽取他人意見,並敢於說出自己的想法,堅決不能有任何私心。團隊精神對於我們日後的學習和工作也有著重要的作用,我們應該積極培養自己的團隊精神。團隊精神的意義和目的不僅僅是完成好一項工作,在這次實訓過程中,小組的團隊合作精神是品質和效率的保證,今後無論參加任何集體活動都應有這種團隊精神。
測量學實驗報告 篇7
一、實驗目的
1、學會互感電路同名端、互感係數以及耦合係數的測定方法。
2、理解兩個線圈相對位置的改變,以及用不同材料作線圈鐵芯時對互感的影響。
二、原理說明
1、判斷互感線圈同名端的方法
(1)直流法
如圖19-1所示,當開關S閉合瞬間,若毫安表的指標正確,則可斷定“1”,“3”為同名端;指標反偏,則 “1”,“4”為同名端。
(2)交流法
如圖19-2所示,將兩個繞組N1和N2的任意兩端(如2,4端)聯在一起,在其中的一個繞組(如N1)兩端加一個低電壓,用交流電壓分別測出端電壓U13、U12和U34。若U13是兩個繞組端壓之差,則1,3是同名端;若U13是兩個繞組端壓之和,則1,4是同名端。
2、兩線圈互感係數M的測定。
在圖19-2的N1側施加低壓交流電壓U1,測出I1及U2。根據互感電勢E2M≈U20=MI;可算得互感係數為
M=U2I1
3、耦合係數K的測定
兩個互感線圈耦合鬆緊的程度可用耦合係數K來表示
K=M/L1L2
先在N1側加低壓交流電壓U1,測出N1側開路時的電流I1;然後再在N2側加電壓U2,測出N1側開路時的電流I2,求出各自的自感L1和L2,即可算得K值。
三、實驗裝置
1、直流電壓、毫安表;
2、交流電壓、電流表;
3、互感線圈、鐵、鋁棒;
4、EEL-06元件(或EEL-18);100Ω/3W電位器,510Ω/8W線繞電阻,發光二極體。
5、滑線變阻器;200Ω/2A(自備)
四、實驗內容及步驟
1、分別用直流法和交流法測定互感線圈的同名端。
(1)直流法
實驗線路如圖19-3所示,將N1、N2同心式套在一起,並放入鐵芯。U1為可調直流穩壓電源,調至6V,然後改變可變電阻器R(由大到小地調節),使流過N1側的電流不超過0.4A(選用5A量程的數字電流表),N2側直接接入2mA量程的毫安表。將鐵芯迅速地拔出和插入,觀察毫安表正、負讀數的變化,來判定N1和N2兩個線圈的同名端。
(2)交流法
按圖19-4接線,將小線圈N2套線上圈N2中。N1串聯電流表(選0~5A的量程)後接至自耦調壓器的輸出,並在兩線圈中插入鐵芯。
接通電路源前,應首先檢查自耦調壓器是否調至零位,確認後方可接通交流電源,令自耦調壓器輸出一個很低的電壓(約2V左右),使流過電流表的電流小於1.5A,然後用0~20V量程的交流電壓表測量U13,U12,U34,判定同名端。
拆去2、4聯線,並將2、3相接,重複上述步驟,判定同名端。
2、按原理說明2的步驟測出U1,I1,U2,計算出M。
3、將低壓交流加在N2側,N1開路,按步驟2測出U2,I1,U1。
4、用萬用表的R×1檔分別測出N1和N2線圈的電阻值R1和R2。
5、觀察互感現象
在圖19-4的N1側接入LED發光二極體與510Ω串聯的支路。
(1)將鐵芯慢慢地從兩線圈中抽出和插入,觀察LED亮度的變化及各電錶讀數的變化,記錄現角。
(2)改變兩線圈的相對位置,觀察LED亮度的變化及儀表讀數。
(3)改用鋁棒代替鐵棒,重複(1),(2)的步驟,觀察LED的亮度變化,記錄現象。
五、實驗注意事項
1、整個實驗過程中,注意流過線圈N1的電流不超過1.5A,流過線圈N2的電流不得超過1A。
2、測定同名端及其他測量資料的實驗中,都應將小線圈N2套在大線圈N1中,並行插入鐵芯。
3、如實驗室各有200Ω,2A的滑線變阻器或大功率的負載,則可接在交流實驗時的N側。
4、實驗前,首先要檢查自耦調壓器,要保證手柄置在零位,因實驗時所加的電壓只有2~3V左右。因此調節時要特別仔細,小心,要隨時觀察電流表的讀數,不得超過規定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