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侗戲社會實踐工作報告

大學生侗戲社會實踐工作報告

  侗戲弘揚及交流——20xx年新春侗戲曲“為也”歸滾寨晚會,為狠抓侗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侗人文化,進一步弘揚侗人民族精神,強化民族意識、群族記憶和民族文化關懷意識;為侗人地區最後一片文化淨土和唐朝侗寨的原生態文化得以儲存和發揚;為做好新世紀農村工作,衝破農村陳舊落後觀念,抵禦社會不良風氣,活躍鄉村文化活動,發展唐朝侗寨文化事業,振興唐朝,帶動唐朝寨進行新世紀和諧社會、小康社會建設,我於20xx年1月末至2月初在家鄉唐朝侗寨進行寒假社會實踐,組織唐朝地方文化傳承發揚侗人戲曲文化,並於1月31日舉辦唐朝20xx年春節文藝晚會。後於2月8日組織帶唐朝文藝隊往唐朝寨之歸滾寨舉行“為也”的文化交流活動。現將本人組織的“新春為也”實踐活動總結匯報如下:

  唐朝侗寨是一個地處湘黔桂三省交界侗鄉腹地之偏遠高寒山區中的古侗寨,自古是侗鄉一個重要關道,有“唐朝古道”之說,居住著1300多戶侗人、苗族人家近5000人,為侗鄉人口密度最大的村寨之一。唐朝侗寨自古以來民族和諧,文化繁榮,侗人歌舞源遠流長,戲曲文化燦爛,並盛產文藝能人,歷史上曾揚名百里侗鄉,被史書記載“千戶唐朝”,民間流傳“千戶唐朝”之說。

  唐朝侗人民歌中,有侗人大歌、侗人長歌(又稱侗人河邊情歌)、侗人山歌、侗人琵琶歌、耶歌、侗人笛子歌、禮俗歌、勞動歌、兒歌等等,另有蘆笙踩堂、蘆笙曲、侗人戲曲,可謂品種齊全,琳琅滿目,涵蓋侗人文化之精華於一體。

  唐朝侗人戲曲自古有名。自從侗戲流傳入唐(光緒十年,即公元1875年)以來,唐朝侗戲班代代相傳,多出能人,每屆戲班都頗受大眾歡迎,美名響譽百里侗鄉。20世紀90年代以前,唐朝地方有7個戲班,即大寨戲班、上樓戲班、中樓戲班、下樓戲班、知了戲班、歸滾戲班、良拜戲班,90年代後,三樓戲班與大寨戲班合併為大寨戲班,更名為“唐朝文藝隊”。唐朝大寨80年代經歷一場火災後興修大寨戲臺(1992年新修,20xx年維修),一直以來大力發展侗戲。十年間,唐朝大寨戲班走遍周邊黔桂邊境數十個侗寨進行“為也”(侗音weex yeek)演出(黔東南黎平的中潮區黃堡wangcbuc、田壩頭gaosbianv、林掌ullemc、山蘭sanhlanc、興隆nanldongl、金田灣、湖南的大壩dalbal、gaosjeenx等寨)不下一百場,場場贏得*彩。唐朝大寨文藝隊為侗人戲曲文化宣傳、發揚和發展作出()了貢獻,也贏得了黎平東部、湖南南部、桂北三江侗人自治縣西北各寨人民的一致好評和普遍讚譽。

  在唐朝大寨,侗戲的老祖宗在侗人楊家(清代的楊鳳元為第一代侗戲師傅),隨後各樓都出現戲班,各戲班又產生幾位師傅。透過筆者社會調查,如今唐朝文藝隊侗戲師傅為上樓的公楊念(楊定藩)、甫楊念(楊慶益)、公楊可(楊慶懷)、中樓的公仕美(楊財寶,已故)、下樓的陽甫果、陽甫求、公紹蘭(龍雲光)、甫紹蘭(龍群升)、甫清雲(楊日光)等人。侗戲班(文藝隊)樂器隊為甫楊婭、甫蘭利、陽甫姑、陽甫滿,男演員為甫歲鳳、楊甫妮、甫楊氏、陽增玉、陽甫聰、楊甫念、陽甫刷、楊平山、楊甫慧、楊甫擁軍(侗戲演員兼琵琶歌大師)等,女演員為楊奶凱、楊奶可、吳奶雨清、吳奶映利、吳奶錦洋、楊計群、吳群眾等人。過去三樓戲班各屆演員合起來一百多人,加上良拜、知了、歸滾戲班,總數不下200人。隊伍龐大,演藝精湛,業績輝煌。可以說,唐朝侗寨在侗戲方面一直很繁榮,發展勢頭良好。但到新世紀,伴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唐朝寨實現兩通(通電、通公路)以後,尤其20xx年唐朝山林公路改修四級路後,唐朝地方越來越多的青年、中年選擇外出打工(多數下廣東),村裡學習傳統侗歌、侗戲的人越來越少。原來的大寨戲班演員(1998屆,即現屆戲班)也從20xx年開始停練、停演、停唱,多數演員下廣東打工,成家立業,無心表演和組織,或礙於一些非議,許多文藝才子才女被困窘的顯示生活淹沒激情。

  為侗戲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得以儲存和發揚,增強人們在現代化工業社會中的民族意識、群族記憶和民族文化關懷意識,為復興唐朝侗戲文化,為加強村寨民族文化交流,促進文化的發展,恢復唐朝大寨當年情景,也為充分發揮唐朝大寨盛產文藝能人、文化資源豐富的優勢,以帶動唐朝地方經濟發展,筆者特意利用這個珍貴的寒假時間,將唐朝文藝隊所有成員召集起來,趁新春佳節眾人打工回家過年之機,在唐朝春節文藝晚會(正月初六,公曆20xx年1月31日晚)之後組織唐朝文藝隊於2月8日(農曆正月十四)往唐朝寨之歸滾寨舉行“為也”的文化交流活動。

  “為也”活動是侗人地區特有的文化習俗,是基於侗人社會傳統“款”文化之上的民間村寨文化、情感交流方式。在侗人地區,從形式和內容分,有民歌“為也”、戲曲“為也”、蘆笙“為也”、鬥牛“為也”、籃球賽“為也”等等方式。村寨之間“為也”既是村寨情感交流,加強村寨溝通和團結,又是地域文化差異的村寨的文化交流、互相學習,彼此增進了解,發展自己村寨傳統文化。唐朝侗寨就是因為在“為也”文化方面表現突出,尤其以侗戲“為也”、民歌“為也”繁榮為由著稱於侗鄉。

  20xx年新春侗人戲曲“為也”歸滾寨晚會由筆者組織和主持,總共分兩部分:一部分是侗戲演出,曲目是《助郎娘妹》全劇和《毛紅與玉英》選段(從“毛紅與玉英玩山對歌、相識相戀”到“媒婆與爪半凱說媒、斂財”)。演員全部是1998屆,年齡在30——40歲之間。片段用時190分鐘;另一部分是青少年學生現代歌舞表演和民歌演唱,含文藝隊老牌經典花扇舞《採茶舞曲》和侗人大歌《五月蟬歌》《高山井水》兩首。該部分主要是為展現唐朝文藝新人風采,讓他們多學侗人文藝文化,耳濡目染,慢慢成長為唐朝侗戲文藝隊新一代。該部分用時30分鐘。整個晚會用時220分鐘。

  在組織老屆戲班演員往歸滾寨“為也”過程中,筆者觀察到幾個現象:

  1、聞聽大寨要到歸滾寨“為也”唱戲,歸滾寨、知了寨、良拜寨許多文藝愛好人士紛紛自發組織侗戲“為也”、蘆笙“為也”、舉辦蘆笙比賽、舉行鬥牛活動,豐富鄉村文化生活,活躍民族村寨文化;

  2、許多人聞聽要唱戲鬧元宵,十分興奮,十分支援組織者和老演員演出,併為組織者提供所需的幫助;

  3、老演員中多數熱心不減,興趣頗濃,自主克服種種困難、陳舊觀念束縛,前來商議、排練、預演,積極配合組織者工作;

  4、透過與老演員交流調查,瞭解到演員們不僅在侗戲方面表現優秀,而且在樂器演奏、侗歌演唱等方面有所造詣。每個演員都是才華橫溢。

  6、歸滾寨民看戲十分專注,人們在看戲中再次體驗了昔日侗人戲曲文化的魅力。同時,這也表明了侗人人民當年的侗戲情結並未有一絲減少。這對我們今後繼續發揚、發展侗戲文化,還有“為也”文化的繼續非常有利。

  筆者開始這項實踐活動於20xx年1月27日(農曆正月初二),當天完成所有的聯絡任務;28日。侗戲班子集中於大寨戲臺,商議劇目和選段;29日晚於大寨戲臺溫習、排練;30日晚預演;31日晚正式演出。2月1日收尾。

  透過本次社會實踐,我從收穫、效果兩方面來歸納總結,並談談心得:

  從收穫來看:

  1、成功舉辦一個民族村寨的新春文化交流晚會,活躍了村寨文化,為家鄉送上了一個美好的節日禮物,成為家鄉人民最真的一份子和親切的朋友,得到了家鄉父老的喜愛和孩子們的擁戴;

  2、侗戲的恢復讓我從中也學會了一些傳統民歌戲曲,同時也自學了侗戲的二胡曲,這些都讓我更好地理解侗戲文化的精髓和精神的核心,讓我更加生動地感受自己民族的.脈搏跳動,感受民間文化的魅力,感受田間地頭文化的生動和如此的貼切人生;

  3、在看戲過程中,我更深刻地理解了侗人人民的民族審美心理特點和理想追求。同時更加懂得了怎麼樣才能創造出適合侗人審美心理的文藝作品;

  4、在本次社會實踐中,我搜集到了不少珍貴的第一手資料,為將來事業發展做了相關準備。

  5、在整個社會實踐中,我更加真實地反觀了自己民族的處境,更加明白了我對於我的民族該做哪些努力,我的民族的未來出路有了更多的認識。

  從效果上來看:

  1、最為主要和最為明顯的是——文化的復甦。侗戲的恢復是重要的。要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首先要有文化的存在和運轉。讓侗戲恢復起來就是最關鍵的一步。接下來的工作主要是對侗戲的發揚和發展。

  2、在文化復甦的基礎上,民族主體對自我民族心理與文化的認同得到強化,文化的自覺將得到更進一步的加強,即更為主動。

  3、在文化復甦的基礎上,民眾對文藝的關注得到強化,這對抵禦現代不良風氣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人們可以在自己生活空間中讓文藝佔有一定位置。

  4、當然,此次實踐也有一些不足,比如唐朝經濟的限制帶來晚會裝置的不足,當地一些陳舊保守的落後觀念仍然存在於人們腦中,影響人們的行動,從而帶來文化復甦的可能性減小,給唐朝文化復興帶來困難。

  總之,此次社會實踐非常有意義。本著對自己民族的熱愛和對文藝的熱愛,就自己專業所需,我發揮了自己優勢,即是鍛鍊自己,也是造福民族、家鄉。我將繼續努力,不斷成長為祖國、民族需要的人。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