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電算化實驗報告範文
會計電算化實驗報告範文
篇一:會計電算化實驗心得
一、實驗內容:
1.設定啟用日期,錄入賬套資訊,設定分類編碼,建立賬套,按實驗要求增加三名操作員並設定許可權,賬套資料的引入和輸出。設定基礎檔案,設定結算方式,並在老師的教導下學習了增加修改會計科目,設定專案大類,並錄入期初餘額進行試算平衡。設定憑證類別,進行資料備份。
2.總賬系統的主要業務操作和流程:首先了解公司的性質及主要業務。其次根據經濟業務填制憑證、掌握出納簽字、主管稽核,修改憑證、憑證作廢、紅字沖銷、刪除、記賬等業務處理。應用總賬系統對憑證進行記賬、查詢各科目的總賬、明細賬、餘額表等。在期末業務中,學會自定義結轉的方法、期間損益的結轉、定義生成轉賬分錄等對機制憑證進行稽核、記賬,最後對賬、結賬。
3.進入UFO報表,對錶行高、列寬、表格線等進行設定,利用套用格式自動生成模板,並結合新會計準則對模板中的舊會計科目進行修改,掌握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關鍵字的設定、錄入、消除,填寫公式及瞭解報表下的格式視窗和資料視窗的區別,並透過設定公式進行計算。
二、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及解決方法:
1.應注意:
(1)賬套設立由admin在系統管理下進行,賬套引數可由賬套的賬套主管在系統管理下進行修改;
(2)錄入個人檔案時一定先輸入部門檔案;
(3)先設定科目再設定憑證類別。
2.涉及到庫存現金和銀行存款賬戶時要經出納人員簽字,才能確保工作的責任制。可以指定科目,將現金總賬科目中的待選科目中的現金轉到已選科目中,再將銀行總賬科目中的銀行存款選到已選科目中。同時也可以解決剛填制的憑證,到了賬套主管稽核那裡就會出現“沒有符合的憑證”,不能記賬的憑證問題。
3.憑證類別設定。利用收付轉憑證在填制憑證中會出現“不符合憑證”等現象,處理此現象的方法在於憑證類別的選定。
4.在設賬套時,設好會計科目的明細賬是很重要的,設好了到期末時可以透過自定義結轉進行工資、福利費、工會經會等應付職工薪酬的計提以及其他科目的自定義結轉,便可簡便會計工作人員的工作量。
5.在電算化會計實驗中,採用一次加權平均計算單價的實際成本法時,平時材料的發出是不做賬,也不記錄發出的數量,只能等到期末算出單價才能一次性做賬;而手工做賬時可以記錄發出的數量。
6.往來科目設定明細賬時,可以利用手工直接錄入或利用輔助核算(客戶往來或供應商往來),但不能同時設定,否則平時做賬時系統會預設其中一項導致期未計壞賬時系統出現錯誤資料。
三、透過此次實習,不僅培養了我的實際動手能力,增加了實際的操作經驗,縮短了抽象的課本知識與實際工作的距離,對實際的財務工作的有了一個新的開始;同時也讓我認識到了傳統手工會計和會計電算化的有共同之處和不同之處, 共同點為:
(1)無論是傳統手工會計和電算化會計其最終目標仍是為了加強經營管理,提供會計資訊,參與經濟決策,提高經濟效益。
(2)傳統手工會計和電算化會計都是遵守會計法規,會計法規是會計工作的重要依據。
(3)傳統手工會計和電算化會計都遵循基本的會計理論與會計方法及會計準則。
(4)傳統手工會計和電算化會計基本功能相同,基本功能為:資訊的採集與記錄、資訊的儲存、資訊的加工處理、資訊的傳輸、資訊的輸出。
(5)儲存會計檔案。
(6)編制會計報表。
2、不同點為:
(1)運算工具不同。傳統手工會計運算工具是算盤或電子計算器等,計算過程每運算一次要重複一次,由於不能儲存運算結果,人要邊算邊記錄,工作量大,速度慢。電算化會計的運算工具是電子計算機,資料處理由計算機完成,能自動及時的儲存運算結果,人只要輸入原始資料便能得到所希望的資訊。
(2)資訊載體不同。傳統手工會計所有資訊都以紙張為載體,佔用空間大,不易保管,查詢困難。電算化會計除了必要的會計憑證之外,均可用磁碟、磁帶做資訊載體,它佔用空間。
(3)賬薄規則不同。傳統手工會計規定日記帳、總帳要用訂本式賬冊,明細賬要用活頁式賬冊;賬薄記錄的錯誤要用劃線法和紅字法更正法;賬頁中的空行、空頁要用紅線劃消。電算化會計不採用傳統手工會計中的一套改錯方案,凡是登記過帳的資料,不得更改(當然還是要輔以技術控制),即使有錯,只能採用輸入“更改憑證”加以改正,以留下改動痕跡。對需要列印的賬頁的空行、空頁可以用手工處理。
(4)賬務的處理程式(會計核算形式)不同。傳統手工會計處理賬務的程式都避免不了重複轉抄與計算的根本弱點,伴之而來的是人員與環節的增多和差錯的增多。成熟的`電算化會計的賬務處理程式用同一模式來處理不同企業的會計業務,從會計憑證到會計報表的過程都由計算機處理完成後,而任何要求的輸出都能得到滿足。
(5)人員結果不同。傳統手工會計中的人員均是會計專業人員,其中的權威應是會計師;電算化會計中的人員由會計專業人員、電子計算機軟體、硬體及操作人員組成,其中權威應為掌握電算化會計中級的會計師。
(6)內部控制不同。傳統手工會計對會計憑證的正確性,一般從摘要內容、數量、單價、金額、會計科目等專案來稽核;對賬戶的正確性一般從三套賬的相互核對來驗證;還透過賬證相符、賬賬相符、賬實相符等內部控制方式來保證資料的正確,堵塞漏洞。電算化會計由於賬務處理程式和會計工作組體制的變化,除原始資料的收集、稽核、編碼由原會計人員進行外,其餘的處理都由計算機部門負責。內部控制方式部分被計算機技術替代,由手工控制轉為人機控制。
以上種種區別,集於一點,就是由於電算化會計 資料處理方式的改變,引起了傳統手工會計各個方面的變化,這一變化將使得系統功能更為加強,系統結構更為合理,系統管理更為完善。 四、實習心得: 做實驗是為了讓我們對平時學習的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相結合,在理論和實驗教學基礎上進一步鞏固已學基本理論及應用知識並加以綜合提高,學會將知識應用於實際的方法,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堅信“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下,我認為只有把從書本上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於實際的會計實務操作中去,才能真正掌握這門知識。
半年的電算化實驗是在我們充實、奮鬥的過程中完成的,記得實驗開始時是那樣的茫然、忙碌和疲憊,甚至是不知所措,因為我們的自學能力和結合能力沒有很快的結合與適應,只能依靠老師的引導和幫助,現在的我們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基本會計人員了。學校實驗的目的就是要加強我們能力培養和職業道德意識的提高,實驗就是我們適應社會工作的墊腳石!
在實驗的過程中,我深深感覺到自身所學知識的有限。有些題目書本上沒有提及,所以我就沒有去研究過,做的時候突然間覺得自己真的有點無知,雖所現在去看依然可以解決問題,但還是浪費了許多時間,這一點是我必須在以後的學習中加以改進的地方,同時也要督促自己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的完善自我。
同時,在實驗過程中,和同學一起解決出現的問題,這也構成每次實驗中必不可少的部分,透過相互之間提出的問題,使我們可以學到更多的知識。譬如:有些東西感覺自己做的是時候明明沒什麼錯誤,偏偏對賬的時候就是有錯誤,讓其同學幫忙看了一下,發現其實是個很小的錯誤。所以說,相互幫助是很重要的一點。這在以後的工作或生活中也很關鍵的。俗話說:“要想為事業多添一把火,自己就得多添一捆材”。此次實驗,我深深體會到了積累知識的重要性。在這當中我們遇到了不少難題,但是經過我們大家的討論和老師細心的一一指導,問題得到了解決。一年的實驗結束了,收穫頗豐,同時也更深刻的認識到要做一個合格的會計工作者並非我以前想的那麼容易,最重要的還是細緻嚴謹。社會是不要一個一無是處的人,所以我們要更多更快從一個學生向工作者轉變,總的來說我對這次實習還是比較滿意的,它使我學到了很多東西,為我以後的學習做了引導,點明瞭方向,我相信在不遠的未來定會有屬於我們自己的一片美好的天空。
篇二:會計電算化實驗總結
一. 實驗內容
(一)建立帳套。實驗內容為: 增加操作員; 建立單位賬套;進行財務分工; 備份/引入賬套資料。
(二)基礎資訊設定。實驗內容:系統啟用設定;基礎檔案設定;資料許可權設定。(三)總賬管理系統初始設定。本實驗是為總賬系統日常業務處理工作做準備,主要包括設定系統引數、設定會計科目體系、錄入期初餘額、設定憑證類別、設定結算方式等。
(四)日常業務處理。主要包括填制憑證、出納簽字,現金、銀行存款日記賬和資金日報表的查詢,支票登記,稽核憑證、出納憑證等。
(五)期末處理。實驗內容包括銀行對賬,自動轉賬,對賬,結賬。
(六)財務報表。主要學習自定義報表和使用報表模板生成報表的方法。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
二.實驗問題
(一)建立帳套。實驗的操作過程中沒有遇到很大的問題,還在適應摸索用友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二)基礎資訊設定。實驗的操作過程中沒有遇到很大的問題,只是把一些公司必要的資料引入,包括部門職員檔案,開戶銀行等等,資料的設定,要關注的是人員許可權的設定,設定了某個成員的角色,一些業務的處理就只能由該角色來完成,其他成員不能進入該業務指定的系統中。會計科目,開始時根據資料增加和修改會計科目,等到填制憑證時才發現要新增會計科目,更換操作員再進入“基礎資料”,然後更改。增加的明細科目,會把總賬科目的金額過渡到明細科目中。
(三)日常業務處理。在錄入憑證時,有的關係到應付賬款、應付票據、應收賬款、應收票據的會計科目的使用,則會出現該“科目系統受控不能應用”。這時我們應該調出會計科目然後找到該科目修改此科目把受控系統去掉,這時就能使用了。執行出納簽字時我遇到了難題。當我進入系統執行簽字時,系統提示“沒有符合條件的憑證”,我怎麼也找不出原因。透過老師我才知道,原來在最初設定會計科目時我沒有將現金、銀行存款和其他貨幣資金科目分別設定為現金科目、銀行科目與現金流量科目,只有現金科目與銀行科目的憑證才能進行出納簽字。
(四)期末處理。輸入銀行對賬單時,日期不是超出範圍就不符合要求,經過老師指點發現,進入時沒有選對日期,所以銀行對賬單總是出問題。當我進行最後一步結賬時,系統提示無法結賬。在對賬中總賬與明細賬、銀行存款與對賬單等我都是相等的,應收應付系統也結轉對賬,最後在慢慢的檢查中才發現原來時有一張未記賬的憑證。
(五)財務報表。在生成的報表表頭的年月日是擠在一起的,沒有很規則的
排列,經同學指點才知道在設定關鍵字的時候,我只設定了年,忘了設定月和日了。在生成金額的時候,發現資產合計和負債與所有者權益合計金額不平,找了很長時間,才發現是我馬虎,錄計算公式的時候寫錯行了。
三. 實驗總結
本次實習是我們大學期間的第一次上機實訓,是為了讓我們對平時學習的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相結合,在理論和實訓教學基礎上進一步鞏固已學基本理論及應用知識並加以綜合提高,學會將知識應用於實際的方法,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以後就業做好準備。透過這次實習,我不僅熟悉了會計電算化制度及運用的整個流程,也能夠更加了解用友財務軟體,更好地進行實際操作,對整個企業的預算制度及預算過程也有了更加理性的認識。
會計專業作為應用性很強的一門學科、一項重要的經濟管理工作,是加強經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手段,經濟管理離不開會計,經濟越發展會計工作就顯得越重要。針對於此,透過對會計學等科目的學習,可以說對會計已經是耳目能熟了,所有的有關會計的專業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結構體系,我都基本掌握了,但這些似乎只是紙上談兵,倘若將這些理論性極強的東西搬上實際上應用,那我想我肯定會是無從下手,一竅不通。自認為已經掌握了一定的會計理論知識在這裡只能成為空談。於是在堅信“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下,認為只有把從書本上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於實際的會計實務操作中去,才能真正掌握這門知識。
在實訓的過程中,我深深感覺到自身所學知識的有限。有些題目書本上沒有提及,所以我就沒有去研究過,做的時候突然間覺得自己真的有點無知,雖所現在去看依然可以解決問題,但還是浪費了許多時間,這一點是我必須在以後的學習中加以改進的地方,同時也要督促自己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的完善自我。另外一點,也是在每次實訓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就是同學之間的互相幫助。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些東西感覺自己做的是時候明明沒什麼錯誤,偏偏對賬的時候就是有錯誤,讓其同學幫忙看了一下,發現其實是個很小的錯誤。所以說,相互幫助是很重要的一點。這在以後的工作或生活中也很關鍵的。俗話說:“要想為事業多添一把火,自己就得多添一捆材”。此次實訓,我深深體會到了積累知識的重要性。在這當中我們遇到了不少難題,但是經過我們大家的討論和老師細心的一一指導,問題得到了解決。16周的實訓結束了,收穫頗豐,同時也更深刻的認識到要做一個合格的會計工作者並非我以前想的那麼容易,最重要的還是細緻嚴謹。社會是不要一個一無是處的人,所以我們要更多更快從一個學生向工作者轉變,總的來說我對這次實習還是比較滿意的,它使我學到了很多東西,為我以後的學習做了引導,點明瞭方向,我相信在不遠的未來定會有屬於我們自己的一片美好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