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和園區建設考察報告範文
企業和園區建設考察報告範文
3月24日至27日,由縣委書記###、縣長###帶隊,我縣黨政代表團一行58人先後到省內的荊州區、枝江市、潛江市、大冶市、赤壁市等五區市,圍繞工業發展、招商引資、環境建設等進行了學習考察。考察期間,透過與五區市的黨政領導座談,實地參觀考察五區市的工業企業和園區建設,我們親眼目睹了五區市大發展、快發展的強勁態勢,真切感受了五區市搶抓機遇、主攻工業、強力招商的濃厚氛圍。五區市發展的大氣魄、大手筆、大規模讓人震憾,發展的新理念、新思路、新舉措值得借鑑,發展的高效率、高標準、高速度令人讚歎。
一、主要感受
這次我們選擇考察的五個區市都是我省近年來縣域經濟發展增速快、勢頭猛的地區。近幾年來,五區市堅持“集中抓經濟,突出抓工業,重點抓投資,關鍵抓招商”的工作思路,在搶抓機遇中乘勢而上,在咬定發展中率先崛起,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當之無愧的排頭兵。
1、發展步伐快,經濟總量大。近年來,五區市堅持把加快區域經濟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勵精圖治,銳意進取,紮實苦幹,經濟建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經濟總量快速擴張。五區市2007年gdp較5年前均翻了一番。荊州區、枝江市、赤壁市2007年gdp分別達到53億元、85億元、82億元,年均增速在15%以上。潛江市gdp直逼160億元,大冶市gdp突破了140億大關。儘管我縣去年經濟發展取得了近10年來的最好成績,但是親臨其境,我們深感差距不小。財政收入大幅增加。五區市2007年分別實現財政收入3.26億元、8.79億元、17.22億元、14.44億元、5.71億元。潛江近5年來財政收入增幅明顯高於gdp增幅,年均增幅在20%以上,繼縣級財政收入在全省率先突破10億元之後,2008年又將成為在全省率先突破20億元的縣市。大冶市2007年財政收入比2002年翻了兩番,枝江市連續3年財政收入超億元增長,年均增幅40%以上。投資力度明顯加大。2007年,荊州區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4.9億元,增長156.9%,增幅在全省排第一位。枝江、潛江、大冶、赤壁也分別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7億元、72億元、51億元、35億元。經濟總量的快速提升,專案投資的大幅增長,帶來了區域經濟實力的明顯增強。荊州區近兩年經濟發展速度走在了荊州市縣市區的前列;赤壁市由2000年全省縣域經濟綜合排名第21位,一舉躍居全省第7位,進入全省縣域經濟發展第一方陣。枝江市從一個一無工業基礎、二無礦產資源的傳統農業大市,走上了經濟強市之路,2003年以來,連續四年進入全省縣域經濟綜合實力“十強”縣市。潛江、大冶成為全省縣域經濟的“領跑者”,縣域財政實力在全省佔據前三名。
2、大型企業多,單體規模大。這次參觀的時間雖然只有4天,我們參觀的企業和專案也不是很多,但是留給我們感觸最深的是這些地區都有一批含金量高的大企業,支撐了地方工業經濟發展的高歌猛進。荊州區2007年產值過億元的企業達到7家,其中四機廠透過投入2.8億元實施兩期技術改造,產值達到15億元,成為中石化系統第二大企業;駿馬紙業近年來累計投入2.05億元新上10萬噸林漿紙、8萬噸高檔塗布白卡紙專案,2007年銷售收入達到5.4億元,由一家村辦小廠發展成為湖北中煙集團的核心配套企業。枝江市去年新增規模企業36家,達到125家,其中億元企業達到18家,枝江酒業、三寧化工、湖北化肥、迅達科技、華潤雪花啤酒等5家企業稅收過1000萬元,枝江酒業集團2007年實現銷售收入25億元、稅收1.6億元,產銷規模連續7年居湖北第一,產量進入全國白酒行業前四名。赤壁市近兩年全力實施“大工業”發展戰略,先後引進新建了投資31億元的熱電廠、10億元的水泥廠、40億元的富士康光電配套專案和20億元的三國古文化旅遊開發專案。我們參觀的潛江和大冶,其經濟總量和大型企業的規模超乎我們的想象,已經和我們不在一個檔次,潛江的規模企業達到212家,大冶的規模企業達到138家,潛江的金澳科技佔地1160畝,2005年只有8000萬元的銷售,2007年達到12.5億元,預計2008年銷售收入又要翻一番,達到25億元。大冶勁酒已經形成了自己獨立的工業園,勁牌產業叢集銷售達到21.5億元,其中勁牌公司成為中國保健酒行業的第一品牌,2007年實現銷售收入12億元,稅收2.1億元,連續6年納稅居湖北酒業第一名。
3、經濟結構優,稅賦貢獻大。客觀地講,這幾年,我們公安雖然經濟總量在擴張,發展速度在提升,但是產業結構不盡合理,最突出的是我縣主導產業為機械、紡織、造紙和農副產品初加工等勞動密集型企業,雖然數量多、份額大,但沒有終端產品,沒有形成完整的產業鏈,無法形成核心競爭力,導致稅賦率低,經濟執行質態不高。走出去考察了幾天,我們感到潛江等地,機械電子、醫藥化工類的企業多,高新技術企業多,企業利稅水平高,對財政的貢獻大。荊州區石油機械、包裝造紙兩大產業叢集分別聚集企業35家和26家,2007年實現產值38億元,佔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70%,上繳稅收1.2億元。枝江市培育壯大食品釀造、化工、紡織、機械電子四大支柱產業,2007年四大產業實現產值81.6億元,佔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86.8%,市級財政收入80%來源於工業企業。潛江市化工、醫藥、鋁材、服裝、農產品加工五大支柱產業擁有潛江製藥、幸福實業、江鑽股份3家上市公司,永安藥業、華盛鋁電、金澳科技等企業已進入上市輔導期,該市上交稅金過億元的企業2家,過5000萬的企業2家,過3000萬的企業1家,過1000萬的企業6家,過500萬的企業6家,100萬以上、500萬以下的企業46家。大冶雖然是一個典型的資源型城市,但他們突出抓好結構調整,推動產業叢集發展,把資源優勢轉變成了經濟優勢和競爭優勢,2007年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1家,年銷售收入過億元的企業新增3家,達到25家,過5000萬元的企業新增10家,達到35家;冶金、新型建材、新型加工製造業實現產值92.8億元,增長37.3%,佔工業產值比重達65.2%。由於有支柱產業和骨幹企業的支撐,該市呈現出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新趨勢,12個鄉鎮、辦事處財政收入均在4000萬元以上,有3個鄉鎮財政收入過億元,最高的陳貴鎮達到1.5億元。赤壁市稅收過5000萬元的企業有晨鳴造紙、華潤火電、華興水泥3家,13家億元企業上繳稅收佔全市146家規模企業稅收總額的91%,支撐市域財政收入保持24.3%的高速增長。
4、招商氛圍濃,園區手筆大。與潛江等地的幹部交流,我們聽到最多的詞語是招商引資;考察五區市的專案建設,我們印象最深的是園區的大手筆、大氣魄。他們始終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牛鼻子”和“天字號”工程來抓,以工業園區為依託,實施大招商、招大商、招名商,強勢推進招商引資,實現了“好、大、中、外”專案招商的大突破。荊州區規劃建設“兩湖”平原最大的新型建材基地,2007年在學堂洲徵地1500畝,投資15億元新建浙商工業園,目前道路框架和管網配套設施基本完成,中富管樁、華升商混、東舜照明等18個專案相繼落戶園區。枝江市按照“一區多園”的模式,高水平規模建設枝江開發區、安福寺工業園和姚家港化工園,市財政每年投入資金5000萬元用於園區建設。2007年該市引進專案47個,投入21.2億元,其中新建過億元的專案17個,特別是引進國有特大型企業晉煤集團入主三寧化工後,三寧化工今明兩年計劃投資15個億,新上40萬噸氨醇、30萬噸尿素、68萬噸複合肥專案,預計專案投產後銷售收入可以達到30億元、利稅3億元。潛江市以“三區四園”為平臺,加大招商引資的力度,2007年實現招商引資到位資金24.4億元,先後引進48個投資過千萬元的專案進入園區。大冶市在勁牌工業園、羅橋工業園專案基本滿園的情況下,先後從開行、發行融資2億元,財政列支2400萬元著力規劃建設9.1平方公里的城西北工業園,重點發展輕工電子、機電製造、新型建材、紡織食品等一類工業和高新產業。目前,已簽約入園專案30個,投資總額達到36億元。赤壁市蒲紡、陸水、赤馬港三大工業園2007年引進工業專案55個,投資15.9億元,其中過億元專案7個。赤馬港工業園首期開發1000畝,目前,富士康光電配套專案、銀輪起重機兩個投資過10億元的專案已進園開工建設。
二、經驗作法
潛江等五區市之所以經濟發展實力強、亮點多、來勢猛、後勁足,關鍵在於他們始終堅持加快發展不動搖,解放思想,敢為人先,以大專案招引大客商,以大招商突破大專案,立足特色,主攻工業,最佳化環境,招大引強,走出了一條符合自身實際的發展路子,為我們提供了可資借鑑的寶貴經驗。
1、堅持把解放思想作為加快發展的內在動力,不斷更新幹部群眾的思想觀念。思路決定出路,思想解放的程度決定經濟發展的速度。在宏觀調控的大背景下,潛江等縣市沒有畏首畏尾、等待觀望,而是全力解放思想,把宏觀調控當作一場百米衝刺的機遇,以思想的大解放牽引大專案,以大招商、大投入實現大發展。他們在把握大局中解放思想,在審視自我中解放思想,在學習借鑑中解放思想,在真抓實幹中解放思想,實現了思路的大突破,精神的大振奮,發展的大跨越,社會的大進步。潛江市去年組織50人的黨政考察團赴大冶、江西等地學習,深入開展了“掀起新一輪思想大解放,實現新一輪經濟大發展”的主題教育活動,在全市形成了學先進、找差距、謀發展的共識,市裡成立了18個專案工作專班,集中力量,集中資源,招引大專案,培植大企業,思想之花,結出了重大專案的豐碩果實。枝江市在全市上下深入開展“五破五立”活動,破除畏難情緒,樹立奮發向上,永不懈怠的觀念;破除小農意識,樹立幹大事,創大業的觀念;破除守舊思想,樹立敢闖敢冒,敢為人先的觀念,破除定式思維,樹立超常規、跨越式發展的觀念;破除等靠意識,樹立自力更生,自主創新的觀念,大力推進思想解放,在經濟發展上拿奇招,在產業政策上奪先機,在大專案建設上出絕牌,做到了觀念創新,頭腦清醒,勝券在握。荊州區堅持“開放先導、工業強區”戰略,強化“機遇重在把握、責任重在落實”的觀念,以招商引資為“總抓手”,在全區上下營造了“跳出區域抓招商、跳出部門抓招商、跳出事務抓招商”的氛圍。大冶市從經濟發展高度依賴資源消耗、經濟增長粗放的現狀出發,2006年8月提出了“搶抓機遇、接軌轉型”的發展戰略,並按照“依託資源創業,超越資源發展,改造傳統產業,培育接續產業,實現優勢再造”的思路,拉開了經濟格局調整的序幕,經濟執行煥發出了勃勃生機,實現了“工業糧倉”到“投資窪地”的轉型。
2、堅持把工業園區作為加快發展的有效載體,不斷突破園區建設的資源瓶頸。搭建平臺,打造載體,是招商引資和專案建設實現突破的基礎條件。潛江等地把工業園區建設作為加快工業化程序,推動城鎮化建設,實現縣域經濟跨越式發展的首要措施和關鍵點來抓,透過高標準規劃,多元化投入,高效率建設,大力度招商,園區發展呈現出起點高、氣魄大、專案多、進度快的特點。特別是枝江市、赤壁市破解工業園區土地瓶頸的經驗很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枝江市按照“擴大園區總量,留足工業用地,將城鎮擴容與工業園區配套相結合”的思路,高起點規劃枝江經濟開發區和工業園,提高園區綜合承載能力。為保障專案用地需求,該市採取“五個一塊”(即“爭一塊”,積極向上爭取用地指標;“盤一塊”,努力盤活現有存量土地,“補一塊”,透過加大土地整理力度,爭取週轉復耕指標;“調一塊”透過調整土地利用規劃,將建設用地指標整合集中到工業園區;“優一塊”,最佳化土地配置,不斷提高土地集制用水平)的辦法,著力解決土地制約問題。赤壁市、荊州區在荒山荒坡、外洲灘塗利用上下功夫,推坡平地,圍洲建園,不僅拓展了工業園區的面積,而且解決了用地需求和建設用地指標剛性約束的矛盾。
3、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加快發展的根本途徑,不斷創新招商引資的工作思路。招商引資是加快發展的必由之路,是推動經濟增量迅猛擴張的重要手段。五區市招商引資之所以能夠取得巨大的成效,其最核心的經驗就是他們充分發揮自身優勢,講究工作的策略和技巧,始終把招商引資作為高於一切的中心任務,扭住不放,一抓到底。透過招商專案的引進,擴大縣域經濟總量,推進產業提檔升級。枝江市堅持理性化引資,選擇性招商,認真實行“一二三四五六”工作法,即成立招商引資委員會,搭建開發區和招商局兩個平臺,動員招商局、鄉鎮、市直部門三個方面的力量,建好東莞、紹興、溫州、上海四個招商視窗,派駐服裝、新能源、化工、市場流通及境外招商五大專班,擴大以企招商、以商招商、專班招商、視窗招商、節會招商、代理招商六種招商方式,並透過進一步強化招商主體責任,嚴格招商考核,在全市營造了人人參與招商、支援招商、服務招商的良好氛圍。荊州區制定招商引資獎懲激勵措施,將招商引資工作納入全區經濟發展責任考核結帳和幹部績效考核範疇,區財政列資建立招商引資獎勵基金,對招商引資先進單位和重點專案實行獎勵。大冶市實行市級領導招商引資目標責任制,強化市級領導的責任意識,做到六個“親自”,即親自帶隊招商,親自接待外商,親自駐點專案,親自參與立項報批,親自破解專案瓶頸,親自組織專案實施。同時,堅持在招商引資中培養人才,發現人才,使用人才,對能招商、會招商、招商有功的人才,給予獎勵、重用和提拔,以此調動招商隊伍的激情,激發招商人才的活力。2007年,該市相繼引進世界500強企業富士康集團,中國500強企業南京雨潤集團,中國製造業500強企業武漢重冶集團,中國軍工企業500強航宇集團,華中地區最大畜禽加工企業永惠食品公司等落戶大冶。
4、堅持把主攻工業作為加快發展的關鍵舉措,不斷提升工業經濟的總量規模。五區市堅持“大辦工業、辦大工業”的理念,始終不渝地主抓工業,以骨幹龍頭企業的培育,帶動產業叢集發展壯大,實現了工業經濟的跨越式發展。赤壁市前幾年絕大部分國有企業生產經營面臨困境,不僅影響了經濟發展速度,還造成社會的不穩定,成為地方財政的一大包袱。面對現狀,赤壁市委、市政府提出,將企業改革放在振興赤壁工業的首位,因企制宜,分類指導,採取各種方式,轉換企業經營機制,使企業贏得了新的生機與活力。蒲紡集團是國有大型聯合紡織企業,2003年上半年全面停產,2004年2月整體下放赤壁市實行屬地管理後,該市對其進行了全方位的改革改制,並投入4500萬元對蒲紡工業園基礎設施進行改造,4年來,共引進香港大誠、福建龍煌等53家港臺及內資企業進園發展,蒲紡原有80%的.資產被盤活。去年,赤壁市突出加大電子、造紙、紡織、建材、機電、食品加工等傳統產業的重組和改造力度,加強技術改造,加快結構轉換,創造了新的特色優勢。荊州區大力實施“323”工程,鼓勵和支援四機廠、四機賽瓦、湖北四鑽、駿馬、拍馬紙業、榮海紡織等企業採取聯合、兼併、股份制改造、上市融資等方式,擴大生產經營規模,提高核心競爭力、行業影響力和市場佔有率,積極打造國內同行業的領軍企業。潛江市做大做強支柱產業,重點扶持金澳科技、江漢油田化工總廠、永安藥業集團、齊力華盛、世鑫集團、華山水產、萊克水產等20家骨幹企業裂變發展,透過延伸鏈條,產業配套,培育和形成了化工醫藥、鋁產業、紡織服裝、農產品加工四大產業叢集。
三、對策建議
這次考察學習,儘管少數地方具有不可比的因素,但可比與不可比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應該在學習中看到差距,受到鞭策,得到啟發,勇於創新,突破困境;重要的是我們必須解放思想,善待機遇,謀劃重點,只爭朝夕,迎頭趕上。今後幾年,我們要繼續深入實施“工業興縣”戰略不動搖,堅持強攻外向抓招商,壯大內源抓民營,最佳化環境促發展,精勵圖治,埋頭苦幹,早日實現富民強縣和衝刺全省縣域經濟20強的目標。
1、解放思想,提升境界,確保思想觀念有新突破。縮短公安與先進地區的差距,關鍵在於解放思想,有幹大事、創大業、爭一流的氣魄和膽識。一是解放思想必須統一思想。要以解放思想學習大討論活動為契機,認真組織實施好“抓學習、爭專案、樹形象、創一流”活動,把全縣幹部群眾的思想認識統一到縣委、縣政府的決策部署上來,為在新起點上實現新跨越提供強有力的思想保證。二是解放思想必須敢為人先。赤壁的劉書記介紹經驗說,解放思想,就是要敢想敢幹,他們幾任書記連續9年時間跑熱電廠專案,終於在最不具備條件的地方建成了湖北首家獨資發電企業。赤壁的實踐再次證明,能否加快發展,不在條件在自我,不在客觀在主觀,關鍵在幹部,關鍵在思路。只有思想解放,思想領先,才能工作爭先、發展率先。在解放思想上,要堅持放,堅持快,做到既不“撞車”違規操作,又不“剎車”等待觀望,更不“誤車”坐失良機,做到“有保有壓重在保,有進有退重在進,有上有下重在上”真正把宏觀調控作為加快發展的重大機遇。三是解放思想必須科學用人。要不斷完善幹部選拔任用機制和激勵約束機制,為大才建舞臺,為中才立規矩,為庸才找出路。對那些善於創新、銳意進取、埋頭苦幹的幹部要給予支援,委以重用;對不思進取、碌碌無為、投機取巧的幹部要及時鞭策,堅決調整,堅決剎住不幹事、不敢闖、不敢試,只知道在背後評頭論足的歪風邪氣,大力營造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的良好氛圍。
2、立足特色,招大引強,確保招商引資有新成效。增強我縣經濟發展後勁,潛力在招商引資。要把招商引資列為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力求實現“三個突破”:即吸引大公司方面有新突破,投資高新技術產業方面有新突破,投資質量和總量方面有新突破,確保完成今年招商引資12億元的目標。一是要繼續把招商引資作為高於一切的中心任務來抓。實行“領導主抓、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的招商模式,完善產業招商、以商招商、小分隊招商、駐點招商等招商方式,突出抓好以“迴歸工程”為重點的聯誼招商活動,不斷提高招商質量和實效。二是精心策劃專案,選好招商引資賣點。要對區域特色產業和資源優勢進行深度挖掘,找準專案“賣點”,高水平包裝專案、大手筆運作專案,提高專案招商的針對性和成功率。要改變過去小打小鬧、見商招商、就專案引專案的低層次招商方式,立足交大朋友,招大專案,引名客商,實現引專案、引產業、引園區“三引”並舉,提高招商引資的檔次和水平。三是要加大招商資源整合力度。完善開發區與招商局兩個機構的職能,理順開發區管理體制,充分發揮兩個平臺的招商作用,最佳化招商流程。要充分發揮鄉鎮招商的作用,加強縣、鄉聯動,努力培植鄉鎮財源,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四是要進一步調動企業主體招商的積極性。鼓勵縣內企業實施資產重組、產權轉換,透過引進資金、引進技術、引進人才,推進企業發展壯大。
3、培植骨幹,大上工業,確保產業發展有新提升。區域經濟的競爭,主要是工業化的競爭,實質是產業鏈的競爭。潛江等地“大專案——產業鏈——產業群”的經驗表明,大專案對市場經濟要素最具有吸納、集聚和整合的優勢,哪裡的資源整合得好,哪裡就發展得快。我們必須繼續把實施“工業興縣”戰略作為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核心戰略來抓,力爭通過幾年努力,打造最具競爭力的製造產業優勢,使我縣工業化水平有明顯提升。一是突破要素瓶頸,構築大專案、大企業發展平臺。要抓住我縣進入全省土地調規試點縣市的重大機遇,儘快做好土地調規的各項工作。重點要抓緊編制青吉工業園土地利用規劃,積極對上申報,解決開發區異地建園的政策障礙,推進工業園區的規範化建設。要借鑑枝江市“五個一塊”的辦法,保障大專案、大企業發展的用地需求。二是推進技改擴能,發展壯大骨幹企業。要引導骨幹企業敢於藉助外力尋求發展,透過戰略重組、股權轉換等方式,開展技改擴能,提高企業的核心竟爭力。要支援企業自主創新,加快研發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和核心技術的新產品,促進產品換代升級。三是突出產業特色,膨脹壯大產業叢集。要建立重大專案、重要產業、重點企業“三重”發展領導小組,按產業落實領導專案責任制,具體負責籌劃產業規劃,統籌佈局重大專案,推進重點企業的培養。要圍繞行業核心企業,採取“延伸鏈條引專案、填補空白找老闆”的辦法,引進一批行業關聯企業,不斷延伸產業鏈條,加強產品配套,努力做大做強塑膠新材和汽車零部件兩大支柱產業,改造提升輕工紡織、農產品加工等傳統產業,突破性發展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產業,努力把我縣建成為技術先進、結構最佳化、特色鮮明、競爭力強的新型產業基地,力爭4年內塑膠新材、汽車零部件雙雙突破50億元,生物醫藥產業產值突破30億元,輕工紡織、農產品加工產值突破20億元。
4、最佳化環境,營造窪地,確保環境建設有新優勢。環境代表著形象,蘊藏著後勁,體現著實力,要堅持把整治和最佳化投資環境作為“永不竣工的工程”來抓,確保環境建設的各項工作取得實效。一是最佳化服務環境。要以典型案件查處與投訴中心職能完善為關鍵,暢通環境投訴渠道,加強對“三亂”典型案件當事人處理,增強環境整治的震懾力;要切實轉變幹部作風,加強機關效能建設,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二是最佳化人文環境。要大力弘揚誠實守信、開明開放的人文精神,倡導和諧文明的社會文化,加強信用道德教育,嚴厲打擊“欺行霸市、強攬工程、製假售假”等違法行為。三是最佳化城市環境。要按照“改造老城區,發展新城區”的思路,加強鬥湖堤城區硬環境建設,完善公共基礎設施配套,提高城市綜合承載能力。要大力實施綠化、美化、亮化工程,精心打造綠色生態城市,提升城市品味,增強城市硬環境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