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學習興趣調查報告2篇

大學生學習興趣調查報告2篇

  在當下社會,報告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通常情況下,報告的內容含量大、篇幅較長。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報告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學生學習興趣調查報告,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學生學習興趣調查報告1

  我國當代大學生學習目的有較強的功利色彩,缺乏學習動力的原因主要是對大學學習的錯誤認識以及心態不端正,質疑學校的教學模式以及教學方法。在對“大學學習的認識”上,62%的學生認為,學習以考試成績衡量,60分萬歲多一份浪費,僅有15%的人認為大學的學習仍應主動奮進爭取取得學業上的成就。另透過分析“上大學的目的”以及“對所學專業的興趣如何”兩項調查結果顯示,當前大學生學習的內部動力總體情況是良好的。對於“所學專業興趣”的問題,選擇回答“相當感興趣”與“較為有興趣”的同學佔75%。“上大學的目的”選項中89%的同學回答出“為了實現自我價值,獲得社會認可”“為了祖國建設,為了振興中華。”“報父母的養育之恩,實現親人的美好期望”等積極向上的答案,說明絕大部分學生學習目的是明確的,有著強烈的成才願望和進取心,這樣的學習動機是積極健康的,是學習的主要動力源泉,也是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著眼點。值得注意的是,在上大學的第一目的的調查中,回答“為了混一張文憑”和“不知道,隨遇而安”的佔9%,上大學對他們來說成為一種無意識的行為,這必定會影響他們的學習主動性。

  首先,部分大學生的知識價值觀出現了偏差,片面理解學以致用,重物質輕精神、重現實輕未來、重顯性輕隱性,只要是他們認為沒用的就不願意學。其次,部分大學生學習興趣不濃,求知慾望不強,大多數學生從小學到大學,學習的方式方法一樣、好壞的評價標準一樣,都是頂著沉重的升學壓力死學苦學,學習成為成長過程中的負擔,因而喪失了學習興趣,產生了厭學情緒。再次,部分大學生對搞好學習的自信心不強。部分學生進入大學後在與眾多強者的競爭中成績落後,無法找回在中學時的出眾感覺,自信心受到打擊,產生了心理失衡。他們不從主觀努力上和學習方法上找原因,片面認定是自己的學習能力問題,產生力不從心之感。還有的學生來自貧困家庭,自己感覺低人一等,並將自卑情緒帶入學習當中,影響了完成學業的信心。

  當前,我國正處在新舊體制轉軌換型時期,特別是在天津這個改革開放的前沿地帶,高校難免受社會上的一些消極因素如拜金主義、享樂主義、自由主義等思潮的衝擊,對大學生的學習產生消極影響。同時,在大學生就業過程中,仍存在著不公平競爭,如靠關係走後門、重學歷輕能力、性別歧視等,也嚴重挫傷了部分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另外,部分教師責任心不強,不懂教學規律和學生心理,缺乏高超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藝術,也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再者,網際網路的出現和大量使用,在改變傳統教育觀念和教學模式的同時,也帶來了不可忽視的負面影響。

  在外在動力因素調查中,大學生認為最大的壓力來自於社會競爭的壓力,佔60%。這表明大學生已經認識到社會的競爭壓力,有很強的成才需求。如果能充分利用這種心理需求,將這些外部壓力轉化為學生的學習動力,則能有效地激發他們的學習潛能。

  另外,在影響大學生學習的主要因素的調查中,屬於自主決斷的如“個人前途”、“個人愛好與興趣”者佔66%,表明隨著心身發展的不斷成熟,大學生的自主決斷意識越來越強,是他們的學習動力的最大影響因素。但自主決斷表面上是為自我,實質要受到社會發展和環境的左右,是家庭、社會、學校等環境影響下形成的個人價值觀的集中表現。戀愛也是影響大學生學習動力的重要因素,為愛而學、因愛厭學、無愛廢學的人大有人在。調查表明,當前大學生戀愛觀的主流趨向是理智和成熟的,具體表現為學業重於愛情,愛情為學業服務,愛情左右學業的驅動力在逐漸減弱。

  在“畢業時你計劃實現什麼”的問題中,回答“考研成功”和“考公務員”的佔33%,說明在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下,考取研究生或公務員是這部分學生學習的強大動力,其學習行為服務於“我為前途而考”的現實目的。

  在綜合動力方面,隨著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以市場為導向的就業機制逐步建立,各種就業觀念急劇激盪,大學生的學習動力凸顯出明顯的直接性和現實性。

  學生中能“經常”或“有時考慮前途”的高達89%。可以說,對職業的充分關注,講究學習的實用性,已經成為大學生學習動機的主要特點之一。多數學生之所以對教學要求與目標只求達到合格,是因為這些目標和要求屬於基本條件,他們明白,不達到這些要求就無法順利畢業。

  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大學生的學習比中學生更復雜更高階,同時也更為自覺、更為獨立,因此,學習動機的強弱對大學生的學業成就有著極大的影響。調查發現,造成大學新生學習動力不足的主要原因來自三個方面:

  (1)上大學前後的“動機落差”。

  在高中階段,學生以考上大學為唯一的學習目標,一旦目標實現,容易產生鬆解心理,希望在大學裡好好享樂一番,沒有及時樹立起進一步的學習目標,造成了考上大學前後的“動機落差”。

  (2)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容易受別人的影響。

  大學新生一般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容易受別人的影響,有時會有意無意地模仿高年級學生的做法。有的大學生經受不住暫時失敗的考驗,因為一次考試成績落後就一蹶不振。還有的大學生受到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滋生厭學情緒,導致學習動力不足。

  (3)大學新生學習動力不足的深層原因。

  缺乏遠大的理想,沒有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只有明確了“為什麼活著”,“為什麼上大學”等根本問題,學習動力的不足才可能得以根除。

  大學生的學習動機,是由其學習需要引起並指向一定學習目標的,一種心理傾向和態度。本文透過對大學生採取問卷的方式,調查了他們的學習動機,根據調查結果就大學生學習動機的內容談幾點認識,探討影響大學生學習動機的原因。

  學習動機是直接推動一個人進行學習活動的內部心理動力。動機以需要為基礎,當一個人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並將學習需要轉化為自身的需要時,同時又具備了滿足這種需要的客觀條件的情況下,需要就會變成活躍的狀態,促進大腦中樞放出一定的能量,引發內驅力,成為激發學習者的學習動機。

  針對調查我們提出了一下建議:

  1、正確的`學習動機才有利於學習成績的提高

  學習動機是學生學習活動的主觀意圖,是推動學生努力學習的內在力量。學習動機是提高學習效果極其重要的因素。但是過高或過低的學習動機都不利於學生髮揮自己的潛力和提高學習效率。只有正確的學習動機,動機水平適中,學生才有學習的主動性,學習勁頭大,能克服困難,提高學習效果。

  2、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指在積極探索某種事物或從事某種活動的過程中,伴隨著一定的情感體念的心理傾向。興趣是引起和維持注意的一個重要內部因素,是學習過程中一種很積極的心理傾向。

  學生要想在學習中發揮積極性和創造性,就要對自己所學的知識培養濃厚的興趣,才會心向神往,保持積極的學習態度,學習中做樂。

  3、端正學習態度,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

  學習態度是指學生對於學習的較為持久肯定或否定的內在反應傾向,通常可以從學生對待學習的注意狀況、情緒傾向與意志狀態等方面來加以正面判定和說明,如喜歡還是厭倦、積極還是消極等情緒情感。對答卷的分析清楚地顯示出部分學生的學習態度不端正,認為學習是為父母而學的,對學習成績不在乎,整天就想著玩,應付式上課,缺乏主動性,還有平

  時沒有花時間去學習,採取臨時抱佛腳的心態。因此學生有必要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而學習態度受學習動機的制約,是影響學習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端正學習態度的根本就是要有正確的學習目標。很多學生因為過高的目標有可能使學生自己遭受屢次失敗而產生厭倦感,對自己失去信心;而過低的目標又使自己太容易達到而使自己沒有動力。同時,學校和老師不要為了追求升學率而鼓舞他們定製過高的目標,給學生太大的壓力,要根據個體學生的具體情況去指導學生制定符合他們的目標。

大學生學習興趣調查報告2

  一、調查背景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經濟的不斷髮展,人們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也在不斷髮生變化,越來越多的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越來越差,學生越來越厭煩學習,即便是成績優異的學生也或多或少的存在厭學情緒。為了加強教育教學的針對性,提高教育教學的時效性,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探究教育教學的新思路,於是進行此專案的調查,瞭解情況。

  二、調查過程

  科學的設計,嚴密的組織是做好調查工作的重要保障。只有掌握了準確的調查資料,才能進行科學分析,得出科學的結論。

  本次調查物件為南昌大學人民武裝學院在校大學生200名。調查方式以問卷調查和個別交流為主。

  調查步驟:

  1、設計調查問卷

  2、學生問卷調查

  3、個別交流,收集相關資料

  4、統計調查資料

  5、分析調查結果

  本次調查著重瞭解這樣幾類問題:一是對在校學生學習情況的基本瞭解;二是學生學習興趣不高的原因的瞭解;三是對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方法的討論;四是分析學生的反饋資訊。

  從統計的資料來看,喜歡學習的有114人,佔總人數的57%;不喜歡學習認為學習沒意思的有30人,佔總人數的15%;因為不懂而不學習的有56個,佔總人數的28%。

  人數

  佔總人數百分比

  喜歡學習

  114

  57%

  認為學習沒意思

  30

  15%

  不懂而不學

  56

  28%

  還有其他幾種情況:⑴、希望學校多開展活動的佔85%;⑵、認為教師對學生影響大的佔46%;⑶、因對某位老師不喜歡而該科成績差的佔35%;⑷、學習目標不明確的佔36%;⑸、認為自己努力的佔67%;想學好的佔98%;⑹、認為學習無所謂的佔21%。

  三、調查結果分析

  學生中有42%左右的學生存在厭學傾向。學生厭學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學習無用論左右學生思想。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商品經濟衝擊著人們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大部分家長認為孩子讀中學和讀大學都是外出打工,也就不重視學生讀書。學生在家長和社會意識的潛移默化下也就認可了這種價值觀。另外,有越來越多的學生認識到讀書並不是唯一的出路,片面認為就是不讀書,也一樣有所成就。

  (2)、教師的教育影響學生學習。62%的學生認為對他影響最大的是教師的教育教學方式。學生不僅是以學習為主要任務的教育物件,同時最重要的是學生有思想有感情。需要老師的尊重。如果課堂形式活潑生動,教師講課通俗易懂,也會增加學生的興趣。

  (3)、學生學習壓力大影響了學生正常的學習生活。與部分學生厭學相反,有41%的學生有學習壓力,這種壓力大部分來自家長。當今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家長對孩子的期望也越來越高。於是學生的身心健康也受到影響。

  (4)、心理承受能力普遍弱化影響了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青少年階段是人生心路上歷程中最為躁動不安的階段。在這個階段,青少年要經歷巨大變化。擺在他們面前的,不僅是學習、交往、發育等自身遇到的一系列問題,還有現代化程序中社會轉型給他們造成的心理壓力。

  四、調查反思

  在整理與分析統計資料的同時,我們發現學生厭學的傾向比較嚴重,針對這情況,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㈠、社會問題 要解決社會的層次教學問題,無論社會、教學、學生都應把握層次教學的問題,如果定位不當會導致教學失衡

  ㈡、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培養學生多方面才能。學校要針對學生實際開展多種活動這樣既可以排解學生的不良情緒,也可以提供學生展示自我的機會,還可以讓學生感到生活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扭轉學生厭學情緒。範文大全

  ㈢、構建家庭、學校、社會三結合的教育網路,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興趣。教師應該時常與家長聯絡,必要時知道家庭教育

  ㈣、改進教師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首先,老師要明確每節課的教學任務內容安排難易適度,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儘可能的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第三,教師對於每一節課必須精心準備;最後,更重要的是要交給學生學習的方法。

  ㈤、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讓教師的魅力感動學生。師生關係對學生的學習有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在學校教育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這就要求老師愛學生,允許學生犯錯,允許學生有不同的觀點和理由。同時,學生也要尊重老師。

  針對學生厭學情況分析,學校應多開展一些活動,以帶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