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服務業自查報告

養老服務業自查報告

  在人們素養不斷提高的今天,大家逐漸認識到報告的重要性,報告根據用途的不同也有著不同的型別。那麼大家知道標準正式的報告格式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養老服務業自查報告,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養老服務業自查報告1

  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建立健全覆蓋城鄉的養老服務體系,促進養老服務業的健康發展,依據《山西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以及《山西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意見》《山西省人民政府關於支援社會力量發展養老服務業若干措施的通知》,晉中市委市政府確定的全市養老服務業發展重點任務和榆次區十三五規劃,逐步完善我區養老服務體系,逐步形成以國家、集體興辦的老年福利機構為骨幹,以社會力量興辦的老年福利機構為新的增長點,以家庭養老服務和保障為基礎的有我區特色的養老服務體系。

  一、總體目標:

  按照以人為本、政府主導、政策扶持、多元並舉、市場運作的總體思路,探索建立制度完善、快捷便民、服務良好的養老服務模式,全面建成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群養老為依託、機構養老為支撐的養老服務體系。到20xx年,全區社會養老床位數達到每千名老年人40張以上。社群日間照料中心、老年人活動中心等服務設施覆蓋所有社群,90%以上的鄉鎮和40%以上的農村社群建立包括養老服務在內的社群綜合服務設施和站點。推進我區養老產業快速健康發展。

  二、基本情況:

  (一)、農村敬老院:

  截止目前全區農村五保戶共有1373人,其中分散供養的1322人。鄉鎮敬老院3個,共有床位222張,現入住63名農村五保戶,其中:北田中心敬老院建築面積1973平方米,共有床位100張,當前入住32人;修文中心敬老院建築面積1840平方米,共有床位72張,當前入住15人;張慶中心敬老院建築面積700平方米,共有床位45張,當前入住16人,這三個敬老院屬省、市、區投資,鄉鎮籌建並管理的公辦機構。

  全區十個鄉鎮中,現有鄉鎮中心敬老院三個,另外七個鄉鎮中,有意向建敬老院的有郭家堡、東陽、什貼、東趙等四個鄉鎮,可供建設用地,其中郭家堡鄉:小東關有12畝公益用地、白草坡有18畝建設用地;東陽鎮:結合新農村建設可建一所標準的敬老院;什貼鎮:龍白村廢棄小學,佔地面積16。8畝;東趙鄉:東趙村廢棄小學,佔地面積6畝。投資金額需按建設標準的要求計算。

  (二)、民辦養老機構:

  榆次區轄區內目前共有8所取得行政許可的民辦養老機構,分別是榆次區福祥和養老院,20xx年行政許可(位於新華街25號,佔地面積20xx㎡,共有床位100張,現入住59人)、榆次區康樂老年公寓,20xx年行政許可(位於北田鎮張胡村,共有床位100張,現入住16人)、榆次區咱家養老院,20xx年2月行政許可(位於燃料公司宿舍,共有床位70張,現入住61人)、榆次區馨樂養老院,20xx年10月行政許可(位於燃料公司宿舍,共有床位50張,現入住人數46人)。郭家堡二娥養老院,20xx年4月行政許可(位於郭家堡村正北街26號,建築面積300㎡,共有床位20張,現入住19人)、榆次區小五臺療養院,20xx年11月行政許可(位於榆次區什貼鎮山莊頭村小五臺莊園,建築面積3000㎡,共有床位100張,)20xx年我區新增二所養老院,

  1、榆次區德孝緣養老院,20xx年4月行政許可(位於榆次區大東關上三角5排,建築面積235㎡,共有床位20張,現入住11人)

  2、榆次區德源養老院,20xx年4月行政許可(位於榆次區錦綸東街412號,建築面積20xx㎡,共有床位60張,)榆次區德源養老院是我區目前唯一的一家醫養結合的綜合性養老院。

  (三)、落實養老優惠政策:

  認真落實國家現行支援養老服務業的稅收優惠政策,對養老機構提供的養護服務免徵營業稅,對符合條件的非營利性養老機構按規定免徵企業所得稅。對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向非營利性養老機構的捐贈,符合相關規定的,准予在計算其應納稅所得額時按稅法規定比例扣除。

  (四)、防止養老服務業非法集資:

  我們印製了關於防止對養老院進行集資入股非法活動的宣傳資料,今年6月在區政府的統一安排下,我們走上街頭進行了廣泛深入的宣傳。

養老服務業自查報告2

  根據要求,現將我縣養老服務業發展政策的實施情況報告如下:

  一、執行情況

  (一)養老服務設施的總體規劃和發展。我們縣將把發展養老和建立服務設施納入全縣民生工程。城市和農村社群有12個日託中心,有60張床位。農村幸福之家18家,90張床位。

  我縣積極支援民營養老機構的發展。有一傢俬人養老機構,有72張床位。此外,我局還積極引進資金,建立老年公寓,發展私營養老事業。百合老年公寓主體工程已經完成,正在裝修。今年,建立了老年公寓和老年公寓,並積極申請納入全省ppp示範專案。

  (二)完善土地供應、補貼和稅收優惠等政策。按照人均用地不低於0、1平方米的標準,我縣將各類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用地納入城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土地利用計劃,積極規範土地利用。今年,縣財政撥款175萬元支援養老服務業發展。我縣正在積極探索投資補貼、經營補貼、購買服務等方式。,支援社會力量興辦老陽服務機構,開展養老服務。養老機構使用的水、電、氣全部按照居民生活價格執行。我縣積極參與省市組織的養老服務人才培養,努力打造高水平的養老服務團隊。

  (三)推進醫療保健與養老服務箱相結合。我縣有17家養老機構,現在都是獨立無條件設立醫療機構,但都與醫院建立了合作關係。縣衛生局、醫院、鄉鎮衛生院積極支援發展養老服務,不定期下鄉或進養老院開展老年人免費體檢,宣傳老年人慢性病防治,提供康復護理。老年人在訪問醫院和醫院時享有優先服務。

  (四)養老服務消費市場繁榮。我縣積極開展適合老年人特點的文化娛樂、健身、休閒旅遊和健康服務活動。劃定專門場地,支援老年人跳健康舞蹈、打太極拳;組織老年人成立各種協會,方便集體活動;認真開展健康知識宣傳,倡導正確養生;開辦老年大學,開設各種班級,引導老年人學習;舉辦書畫展覽,讓老人有自我實現的滿足感。

  (五)建立健全工作機制。我國已將發展養老服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納入政府重要議事日程。成立了養老服務業發展領導小組,加強工作協調,定期分析養老服務業發展情況。

  二、存在的.問題

  (a)家庭護理系統尚未形成。居家養老需要社群、社會工作者和志願者提供居家養老服務。然而,我國的社群並不具備相應的能力,也沒有建立社群社會工作組織。目前社會上自發的家政服務,如保姆、小時工、清潔工等,都可以算是原始的養老服務。但由於缺乏統一的組織和有效的管理,員工沒有經過專業培訓,提供的服務也不專業、不規範、不繫統,難以滿足居家養老的要求。

  (二)城鄉困難群眾參加社會養老。目前,部分農村老年人和城市低收入家庭養老困難的現象非常普遍。許多農村老人在七八十歲的時候不得不在田裡種地,幾乎一直到生病老死。除了政府有責任保護的弱勢群體之外,一些處於低收入邊緣的人也因為經濟拮据而無法得到應有的養老照顧。沒錢的人不能花錢,對錢感覺不好,對健康感覺不好。

  (3)健康管理難以支援與推廣服務和健康服務相關的行業。由於政策和制度不完善,基層缺乏從事健康管理和促進服務以及中醫健康管理服務的人才,服務水平參差不齊,難以完成任務。

  三、下一步的工作計劃

  (一)堅持多渠道融資。縣、鄉(鎮)政府將逐步加大投入,確保機構集中供養物件的基本建設、機構執行、人員經費和基本生活保障資金。要積極爭取更高的補貼資金。加強對非營利性社會養老機構的培育和支援。

  (二)探索經營管理多元化。按照“政府主導、政策支援、多方參與、統籌規劃”的原則,積極探索養老服務領域政事分開、管辦分開的多種實施形式和分類管理方式,認真落實相關支援政策,重點探索公共建設、私營經營、委託管理、合資合作、購買服務的執行模式,積極引導社會各界參與社會養老服務,有序引入競爭機制,實現多方合作共贏,促進我縣社會養老事業發展

  (3)探索服務專案多元化。首先,服務應該從簡單的生活護理發展到醫療康復、精神安慰和法律權利保護等綜合服務。二是在服務內容上,要從以協議為基礎(由護理提供者和養老機構簽訂的護理協議)的服務轉變為人文關懷,如提供節日、生日紀念、聊天、讀書看報、康復、保健指導、興趣小組、家庭訪談、聚餐等活動,豐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讓他們健康快樂地生活。第三,在服務團隊中,社會工作者、志願者、社群參與服務,甚至護理人員相互幫助開展服務,努力形成助人自助的良好局面。

  (4)加強宣傳,為社會化養老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加強社會化養老文化宣傳,改變人們的傳統觀念。加強配套政策宣傳,鼓勵更多社會力量參與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加強公益文化宣傳,讓全社會支援參與社會化養老服務。

養老服務業自查報告3

  按照要求,現就我縣養老服務業發展政策落實情況彙報如下:

  一、落實狀況

  (一)統籌規劃發展養老服務設施情況。我縣將發展養老事業、興辦服務設施納入全縣民生工程。現已建成城鄉社群日間照料中心12個,床位60張;農村幸福院18個,床位90張。

  我縣積極扶持民辦養老機構的發展,現有民辦養老機構一所,床位72張。除此之外,我局積極引入資金,興辦老年公寓,發展民營養老事業,白鶴老年公寓建設主體工程已完工,正在進行裝飾。今年立項老年公寓及老年公寓,積極申請納入全省ppp示範專案。

  (二)完善土地供應、補貼支援和稅費優惠等政策情況。我縣按照人均用地不少於0.1平方米的標準,將各類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用地納入城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用地計劃,積極規範土地使用。今年縣財政安排資金175萬元支援養老服務業發展。我縣正積極探索透過補助投資、運營補助和購買服務等方式,支援社會力量舉辦老楊服務機構、開展養老服務。養老機構用水、用電、用氣均按居民生活類價格執行。我縣積極參加省市組織的養老服務人才培訓,力爭建設一支高水平的養老服務隊伍。

  (三)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箱結合情況。我縣現有養老機構17所,現均無條件單獨設立醫療機構,但均與醫院建立了合作關係。縣衛生局、醫院和各鄉鎮衛生院積極支援養老服務業的開展,不定期下鄉或進入養老院為老年人開展免費檢查、宣傳老年慢性病防治,進行康復護理。老年人在衛生院和醫院就診,均享受優先服務。

  (四)繁榮養老服務消費市場情況。我縣積極開展適合老年人特點的文化娛樂、體育健身、休閒旅遊、健康服務活動。劃定專門場地,支援老年人跳健康舞、打太極拳;組織老年人成立各種協會,方便集體活動;認真開展健康知識宣傳,倡導正確養生;開辦老年大學,成立各種學習班,引導老年人學習;舉辦書法和繪畫展覽,讓老人有自我實現的滿足感。

  (五)建立健全工作機制情況。我縣將發展養老服務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納入政府重要議事日程。成立了養老服務業發展領導小組,強化工作協調,定期分析養老服務業發展情況。

  二、存在的問題

  (一)居家養老未形成體系。居家養老需要社群、社工、志願者上門入戶提供養老服務。而我縣社群尚不具備相應的能力,也未建立社群社工組織。目前社會自發的家政服務,如:保姆、鐘點工、清潔工等,可視為原始的養老服務,但由於沒有統一的組織和有效的管理,從業人員也未經過專業培訓,所提供的服務缺泛專業性、規範性和系統性,難以滿足居家養老的要求。

  (二)城鄉困難群眾參與社會化養老難。目前,部分農村老人和城鎮低收入家庭老人養老困難的情況非常普遍。許多農村老人七、八十歲了還要下田種地,幾乎是勞動到生病老死。除了政府負責保障的弱勢群體,還有部分處在低收入邊緣的群眾也因經濟拮据得不到應有的養老照顧,沒錢的人花不起錢,心疼錢,無法心疼身體。

  (三)健康管理與促進服務、健康服務相關支撐產業任務難度較大。由於相關政策和制度不夠完善,基層從事健康管理與促進服務、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人才缺乏,服務水平參差不齊等,因此完成任務難度大。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堅持籌資渠道多途徑。縣、鄉(鎮)政府將逐步加大投入,確保政府舉辦的養老機構的基本建設、機構運轉、人員經費和機構內集中供養物件的基本生活保障經費。要積極爭取上級補助資金。要加強對非營利性社會養老機構的培育扶持。

  (二)探索執行管理多元化。按照“政府主導、政策扶持、多方參與、統籌規劃”的原則,積極摸索養老服務領域政事分開、管辦分開的多種實現形式和分類管理辦法,切實貫徹落實相關扶持政策,重點探索公建民營、民辦公助、委託管理、合資合作、購買服務等運營模式,積極引導社會各界參與社會養老服務,有序引入競爭機制,實現多方合作共贏,促進我縣社會養老服務事業健康發展。

  (三)探索服務專案多樣化。一是在服務專案上要由單純的生活照料向醫療康復、精神慰藉、法律維權等綜合型服務發展。二是在服務內容上要由協議型(託養方和養老機構簽訂的託養協議)服務向人文關愛型轉變,如針對老人年齡、文化、生活經歷和興趣愛好的個性化特點,提供節日、生日紀念,聊天、讀書讀報,康復、保健指導,興趣小組、親屬訪談、聚餐等活動,豐富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使老人健康快樂地生活。三是在服務隊伍上由單一的機構工作人員服務向社工、義工、社群群眾共同參與,甚至是託養人員互助服務發展,努力形成助人自助的良好局面。

  (四)強化宣傳,為社會化養老事業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加強社會化養老文化宣傳,轉變人們的傳統觀念。加強扶持政策宣傳,鼓勵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加強公益文化的宣傳,讓全社會都來支援參與社會化養老服務。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