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課餘時間規劃調查報告

大學生課餘時間規劃調查報告

  在人們素養不斷提高的今天,報告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報告具有語言陳述性的特點。一起來參考報告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學生課餘時間規劃調查報告,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選題意義

  大學是人生最美好的一個階段,也是積累知識,豐富自己的關鍵時期。相對於之前的學習生活,大學可供學生自由支配的時間增多。那這些課餘時間在校學生究竟是怎麼安排的呢?他們能否平衡好生活,學習和娛樂之間的關係嗎?為進一步瞭解在校大學生課餘時間分配情況,提高學生時間利用效率,進行了一定的調查研究,提供了幾點建議。

  二、調查方式,調查物件及調查時間

  以信陽師範學院大一到大四學生作為研究物件,透過網上問卷調查,即時通訊及個別調查,在20xx年10月12日至20xx年10月22日期間,共收集83份問卷,其中有效問卷78份,其中男生佔43%,女生佔57%,大一學生佔總體的27%,大二佔54%,大三佔15%,大四佔4%。

  三、調查存在問題

  樣本容量偏小,不具有十分廣泛的代表性。調查物件中大一,大二,大三人數較多,大四人數較少,故主要對大一,大二,大三進行分析,且調查結果不側重對年級的分析。

  四、調查結果分析

  現狀一、自主時間充足,但沒有充分利用以每週四十節課,每堂課五十分鐘計算,每週上課時間約為20xx小時,課餘時間約為4720小時,大約是上課時間的2倍。根據調查,實際情況是,84%的學生認為有充分自主權或者說是有充分的課餘時間,但只有17%的調查者認為自己對時間的利用比較滿意。讀書時間,娛樂時間,兼職等實踐活動時間,體育鍛煉時間之比約為14:9:7:1。實踐活動相對於娛樂時間,佔的比例很小。92%有電腦的同學中,32%精力用於學習,34%用於聊天,只有9%被用於尋找實習資訊。

  大學生活自由,課餘時間較充足,約束較少,選擇太多,多種因素導致大學生利用課餘時間效率較低。一方面,很多閒置的時間,很多要做的事情,不知道怎麼開始,很多的知識,要去掌握,不知道從哪裡獲得,迷茫和不知所措。沒有找到結果的時候,放棄尋找答案,選擇一種比較輕鬆的方式度過大學生活。另一方面,尤其是當與高中生活對比的時候,大學生活相對自由,缺乏必要的約束,缺乏自制力,不善於安排生活,掌控時間的學生利用課餘時間效率變低。設想一下,大學如果是個完全自由的環境,課餘時間更多,而同時也學生引導減少的情況下,課餘時間的利用問題將會更加明顯。這顯然不利於正增加積累和厚度的大學生。

  現狀二、學習時間不足,娛樂為主

  如果說整個人生被劃分為幾個部分的話,三十歲之前的時光可以用積累來概括,積累知識,積累閱歷等等。大學成為步入社會前最後的沉澱和積累。大學也為當代大學生提供一個學習和成長的平臺,其中學習無疑佔據了重要的地位,應該成為大學生活的主流。依調查結果,71、8%的調查者認為學習是大學生生活的重點,被調查者中68%的男生和74%的女生。另外,關於課餘學習時間,5、8%學習時間小於等於2小時,56、3%學習時間為2至5個小時,35、1%學習時間為5至8個小時,只有2、8%學習時間超過八小時。那他們的`課餘時間用在哪裡了呢?讀書和娛樂時間之比約為2:1,其他社會實踐活動和體育鍛煉佔用時間之和約為娛樂佔用時間的一半。在個人有電腦的92%中,電腦被用於學習和查資料時間約等於聊天時間。

  除了正常的溝通和交流,聊天,遊戲等休閒娛樂已經轉變為一種打發時間,浪費時間的活動。這不僅僅是學生視力下降,“跟陌生人說貼心話,跟同學莫不相識”,迴避現實的問題,“營養不豐富”的休閒娛樂顯然已經變了質,男生通常被戲稱是遊戲專業的,女生則被成為是電影專業的學生。大學生活被這樣生生擠佔和利用和話,顯然也失去了它原本存在的意義。

  現狀三、除學習外的課餘時間,社會實踐少,自我提升意識不足

  一方面,在“象牙塔”裡的學生還沒有完全步入社會,

  對社會有深深的“敬畏”和“恐懼”,未來不確定性和本身很強的期待性形成鮮明對比。一方面,企業等還沒有深入校園,為在校學生提供足夠的機會了解企業的需求。片面獲取資訊,缺乏瞭解渠道,在校學生缺少類似的平臺和媒介。專業和企業特定崗位要求的能力和技巧不是非常匹配,學生需要這樣的創造這樣的機會溝通。另一方面,學生沒有積極態度尋找相關資訊。可能現在還缺乏足夠的方式瞭解,課餘時間只有26%時間用於尋找想用資訊和真正實踐。有過實習和社會實踐的學生中,54%參加學校社團等學生自己組織和管理的組織,29%參加實習。只有9%的學生上網會關注實習等實踐資訊。

  五、我的建議

  (一)結合自身特點,制定有效合理的計劃

  每個人都有擅長的方向,性格特點也各不相同。而合理有效的計劃提供一個檢驗和反思的載體。結合自身特點,制定有效的計劃,既可以督促自己實現想法,按自己設計的道路行走,同時這也是一個檢驗自己是否真正達到目標的有效工具。

  (二)控制上網時間,提高學習效率

  網路是瞭解社會資訊的媒介,而不僅是遊戲機和電影播放機。控制上網時間,而將有限的時間用於更多獲取有效資訊豈不是更好。單單增加在學習上的時間是不夠的,提高學習效率也是必要的。勞逸結合,才能達到學習和娛樂的最佳平衡。

  (三)加強實踐,促進自身發展

  離開大學之後就真正要進入社會。掌握必要的技能和積

  累一定的經驗是必要的。那就需要在大學期間多多“充電”。積極地提高自己能力,提高自身境界。校方,社團和學生三方溝通,為學生創造一個瞭解社會媒介和鍛鍊自己的平臺也是很好的選擇。學校加強必要的引導和支援也會讓資訊更通暢和直接。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