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測量實習報告範文彙編9篇

【精華】測量實習報告範文彙編9篇

  在現在社會,報告十分的重要,報告根據用途的不同也有著不同的型別。其實寫報告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難,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測量實習報告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測量實習報告 篇1

  實習的具體技術要求

  1、水準測量:

  (1)方法是採用“s 水準儀、中絲法、配合木質雙面水準標尺、觀測順序是後後前前或黑紅黑紅,要求尺子三絲能讀數。

  (2)每測段進行往返測。

  限差如下:

  1、儀器i角<20′。

  2、前後最大距離<100m。

  3、前後視距差≤3m。

  4、每站的前後視距累積差≤10m。

  5、同一尺子黑紅面讀數之差(去尺常數)≤3mm。

  6、黑紅面高差只差≤6mm。

  7、檢測間歇點高差之差<5mm。

  8、測段往返測高差不符值限差<±20 mm。

  9、環線閉喝差限差<±25 mm。*表中公式的k是路線或環線的長度以公里計算。

  (3)注意事項:

  ①各測段採用測站數必須是偶數站,觀測時打傘,記錄時須將觀測者、記錄員、測站的起點及終點、日期書寫清楚。

  ②前後尺讀中絲時,須調平符合水準氣泡,儘可能使前後視距相等,保證測站只有一次調焦。

  ③每站記錄員計算完畢,確認無誤後,允許觀測儀器搬動,後尺方可前移,此時相應前尺變為下一站後尺,不得移動。

  ④在觀測中,若確需設間歇點,則可選擇堅固穩定的兩個點,立尺(不放尺墊)並觀測這兩個點的高差並在手簿中註明間歇點字樣。

  ⑤立尺人員不得離開尺子和尺墊,沿公路施測時,注意安全,要儘可能在路邊立尺,當到達已知點開始返測時,前後兩尺應互換。當天成果要由記錄員和組長進行檢查,測段成果交有指導教師及時驗收。

  (4)工作過程:

  ①驗收儀器

  ②室外測段施測。

  ③手簿管理(路線長,各頁測站高差累積注在頁面下方)往返測高差驗收。

  ④按照水準網圖,組成環線。構成平差圖形,繪出圖形標出高差及方向。

  ⑤內業解算

  ⑥完成過5秒點的高程成果成表。

  二、導線的觀測:

  ①導線佈設車逼和導線,導線變數6到8條邊;邊長觀測採用全站儀、(精度為一方向中誤差2秒)及j(一方向中誤差6秒)經緯儀,測導線按前進方向左角觀測,記錄要特別注意,觀測方向順序。

  ②3個以上方向半測回要歸零,觀測水平角之後,觀測垂直角,二者分開進行,在手簿中一定要記錄清楚儀器高和覘標高(精確到毫米),

  ③導線連線角要觀測兩個測回,第一測回起始方向配置讀盤為0°0′若干秒。第二測回90°00′若干秒。

  ④j 觀測時要求不同測回同一方向值較差小於25′,同一測回不同方向的2c互差小於35′,歸零差小於24′。

  其主要工作過程:外業選點→外業觀測→內業計算(觀測整理、平差解算、求座標形成成果表)。

  3、經緯儀導線:

使用j 儀器觀測一測回,

①連線角,兩次較差不超過正負25秒。

②符合導線方位角閉合差不超過±40′ (n是導線折角個數)。

③導線相對閉合差小於1/xx。各導線邊透過全站儀觀測。其基本工程過程:外業選點(7—8個點,邊長近似相等)→外業觀測(左右角度,邊長,高差)→內業計算求出座標和高程。

  三、實習目標:

  較熟練地掌握經緯儀、水準儀的使用及檢驗方法;掌握角度距離及高程的測定和測設方法。初步掌握大比例尺地形圖測繪的順序和方法。掌握施工放樣的基本方法。在實習中,要注意組內每個人都能參加各項工作的練習。注意培養我們獨立工作的能力,加強勞動觀點、集體主義精神和愛護儀器的教育,使我們得到比較全面的鍛鍊和提高。

測量實習報告 篇2

  實習報告

  1. 清理模板上面的雜物,用粉筆在模板上劃好主筋,分佈筋間距。

  2. 按劃好的間距,先擺放受力主筋、後放分佈筋。預埋件、電線管、預留孔等及時配合安裝。雙向受力板,短方向鋼筋在下,長方向鋼筋在上。

  3. 在現澆板中有板帶梁時,應先綁板帶梁鋼筋,再擺放板鋼筋,。搭接處應在中心和兩端扎牢。

  4. 在鋼筋的下面墊好砂漿墊塊,間距1.5m。墊塊的厚度等於保護層厚度,應滿足設計要求,如設計無要求時,板的保護層厚度應為15L,鋼筋搭接長度與接位置的要求與前面所述梁相同。

  本次實習中的問題:

  不實踐很多問題都考慮不到,實踐後才知道什麼情況都可能遇到,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像剛剛走出校門的實習生實踐經驗還很不豐富,但理論中的東西要是也什麼都不會,那在實習過程中就吃不開了。到了施工現場經過一段時間的實習,才體會到並不是課本中學的東西用不上,而是要看你會不會用,懂不懂得變通和舉一反三的道理。

  問題一:對理論知識掌握不夠紮實,例如:混凝土、砂漿試塊的養護時間,做試塊時應該振搗到什麼程度,混凝土澆築完畢後的養護溫度、養護時間,另外對混凝土出現裂縫分析不出原因等等。這些概念都很模糊,實習時用到了才知道自己沒學好,在學校時只是為了應付考試為了過關,才在考試的前幾天報老師講過的重點死記硬背上幾遍,一等考試過去後腦子裡就是一片空白,不管以後又用與否就都在記憶裡消失了。等到需要時才知道自己還沒記住這些,就像現在進入施工現場沒有人會問你這些,但是作為一個技術人員,不知道試塊該怎麼養護、混凝土出現裂縫是什麼原因等一系列的問題,還怎麼能指導施工呢?針對這個問題解決的辦法就時在以後的學習中做到紮實掌握,不死記硬背做到靈活運用,與實踐相接合。

  問題二:熟悉圖紙的能力差,對平面的圖形想象不出立體的樣子。致使不能明確的判斷出施工的對錯。

  問題三:對於最新的施工規範不知道,致使不能很快的判斷出施工的對錯。

  問題四:對於一些施工順序還不太明瞭,對每一個施工過程的操作不瞭解。

  問題五:理論聯絡實際的能力差。對於建築方面的一些出新瞭解太少。

  問題六:實際中的標高和設計標高在計算施工標高時容易混淆。

  實習的經驗及收穫:

  首先本此實習最大的收穫就是學會了適應環境。未去工地之前我從沒想象過四禮拜的實習我能堅持下來。但是透過這次實習我適應了這種工地生活。雖說以後不一定去工地工作,但有了這段時間的鍛鍊,不論以後做什麼工作心中都有了一種吃苦耐勞的毅力,也學會了適應環境。另外就是在工地上知道了一些與學校不同的問題,就是在工地上知道了作為一名技術人員應該怎樣去和工人交流等。

  其次,透過這次實習使我對工程方面的有關知識在實際上有了更深一些的瞭解。應該說在學校學習再多的專業知識也只是理論上的,與實際還是有點差別的。這次實習對我的識圖及作圖能力都有一定的幫助,識圖時知道哪些地方該注意、須細心計算。在結構上哪些地方須考慮施工時的安全問題,在繪圖時哪些地方該考慮實際施工中的問題。工地雖苦,但能學的是一些現實東西,鍛鍊的是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

  實習實質是畢業前的模擬演練,在即將走向社會,踏上工作崗位之即,這樣的磨礪很重要。希望人生能由此延展開來,真正使所學所想有用武之地。

測量實習報告 篇3

測量學首先是一項精確的工作,透過在學校期間在課堂上對測量學的學習,使我在腦海中形成了一個基本的、理論的測量學輪廓,而實習的目的,就是要將這些理論與實際工程聯絡起來,這就是工科的特點。測量學是研究地球的形狀和大小以及地面點位的科學,從本質上講,測量學主要完成的任務就是確定地面目標在三維空間的位置以及隨時間的變化。在資訊社會里,測量學的作用日益重要,測量成果做為地球資訊系統的基礎,提供了最基本的空間位置資訊。構建資訊高速公路、基礎地理資訊系統及各種專題的和專業的地理資訊系統,均迫切要求建立具有統一標準,可共享的測量資料庫和測量成果資訊系統。因此測量成為獲取和更新基礎地理資訊最可靠,最準確的手段。作為園林設計專業的學生,我們要學習測量的各個方面。測繪學基礎就是這些專業知識的基礎。
透過這次實習,鍛鍊了很多測繪的基本能力。首先,是熟悉了水準儀、經緯儀、平板儀的使用方法,掌握了儀器的整平和檢驗方法。其次,在對資料的檢查和矯正的過程當中,明白了各種測量誤差的來源,其主要有三個方面:儀器誤差,這是儀器本身所決定,屬客觀誤差來源。觀測誤差,這是由於人員的技術水平而造成,屬於主觀誤差來源。外界影響誤差,這是受到如溫度、大氣折射等外界因素的影響而這些因素又時時處於變動中而難以控制,屬於可變動誤差來源。瞭解瞭如何避免測量結果錯誤,最大限度的減少測量誤差的方法,即要作到:(1)在儀器選擇上要選擇精度較高的合適儀器。(2)提高自身的測量水平,降低誤差水平。(3)透過各種處理資料的方法如:捲尺的使用過程當中拉直,多次測量取平均值等來減少誤差。第三,除了熟悉了儀器的使用和明白了誤差的來源和減少措施,還應掌握一套科學的測量方法,在測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測量原則,如:“從整體到區域性”、“先控制後碎部”、“由高階到低階”的工作原則,並做到“步步有檢核”。這樣做不但可以防止誤差的積累,及時發現錯誤,更可以提高測量的效率。透過工程測量的實踐,真正學到了很多實實在在的東西,比如對測量儀器的操作、整平更加熟練,學會了地形圖的繪製和測量等課堂上無法做到的東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動手和動腦的能力,同時也拓展了與同學的交際、合作的能力。
一次測量實習要完整的做完,單單靠一個人的力量和構思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小組的合作和團結才能讓實習快速而高效的完成。而這些,就是在測量之外所收穫的了。小組成員的合作很重要,實習小組的氣氛很大程度上影響實驗的進度。在去測繪之前,所有人的熱情都相當高,不僅僅是對測繪的外業感興趣,更多的是對室外工作的嚮往。但在經歷了太陽的曝曬,我們的熱情已被疲勞所掩蓋。對於測量來說,確實沒有一個人的英雄,只有做好合作——包括本小組內部和各小組之間,才能保質保量地完成任務。

測量實習報告 篇4

  (一)實習地基本概況:

  武安市是一座以工業為主,各行業全面發展的新興城市,地處晉、冀、豫三省交界地帶,地籍測量實習報告。全市總面積1806平方公里,轄22個鄉鎮,502個行政村,總人口68萬。1999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達53.6 億元,財政總收入4.12億元,綜合經濟實力位居河北省“十強”縣(市)之列。武安礦產資源豐富。目前已探明礦產有5大類、23個礦種,其中煤、鐵、石灰岩、非金屬資源尤為豐富。煤炭總儲量23億噸,其中地方佔有儲量3.13億噸;鐵礦總儲量5.5億噸,礦體104處;石灰岩遍及全市,總量達700多億噸。

  交通、通訊便利,投資環境優越。境內公路四通八達,國道、省道貫通全境,全市412個行政村通上了柏油路;邯長鐵路穿境而過,境內鐵路總長118公里,越境鐵路達5條,火車站點18個;全市城鄉電話總容量達5萬餘門,實現了村村通電話。 城市建設初具規模,市區建成面積達15平方公里,形成居民區、貿易區、工業區、文化區的總體格局。城市面貌日新月異,城市功能不斷完善,先後榮獲“全國城市規劃管理先進單位”和“市容環境管理優秀城市”稱號。

  工業基礎雄厚。目前已形成冶金、煤炭、建材、機械、電力、輕工、化工、食品八大行業、20多個門類、800多種產品。年產鐵礦石600萬噸,鐵精粉500萬噸,煤炭300萬噸,水泥200萬噸。擁有武安市宏泰泵業有限公司、武安市醫用膠廠、武安市交通工業集團公司等一批知名企業。全市有20多種產品榮獲省部優稱號。矸石電廠熱電聯產工程、焦化廠供氣、水泥廠迴轉窯改造、市啤酒廠12萬噸擴建工程等一批重點專案的實施,為武安經濟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

  農業產業化發展較快。肉雞、生豬、板栗、花椒、香菇等10大主導產業年產值達8億元。其中蛋雞、生豬、乾果、香菇已初步形成生產、加工、銷售一體的經濟格局。畜牧業年產值達6億元。1999年糧食總產20.6萬噸。

  (二)地籍調查:

  我們對上團城三街1000餘戶宅基地進行了調查,分別填寫了地籍調查表。在調查過程中, 老宅基地是調查的重點,同時也是難點。因為有關宅基地糾紛就源於此。老宅基地特點是多數是一院多戶。在宅基地分攤上存在著很大分歧。另外,由於本地經濟發展和時間的推移,許多老宅都已經倒塌,實習報告《地籍測量實習報告》。出現了大面積的空心村。這是本次調查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三)地籍控制測量:

  地籍測量和一般測量工作的施測一樣,也必須遵循“先整體後區域性”、“先控制後細部”的原則,首先進行地籍控制測量。地籍控制測量分為平面控制測量和高程控制測量。對地籍測量來說,通常只對測區建立平面控制,僅在山區和丘陵地區才實施高程控制測量。

  本次地籍控制測量主要利用導線控制,

  一、實習目的

  1.瞭解當前土地管理部門的工作程式和業務流程。· 2.熟練掌握地籍測量儀器(經緯儀)的操作方法。

  3.掌握界址點測量的外業實施方法和界址點座標的計算。

  4.熟練掌握地籍調查的程式,地籍草圖的繪製,宗地圖的繪製。

  地籍調查的目的是為了獲取每一宗地的位置、權屬、界線、數量、用途、等級等基本資訊,為土地登記提供依據資料。

  地籍調查形成的資料成果主要有:

  (1)地籍調查表、宗地草圖和界址點、界址邊勘丈原始記錄。

  (2)地籍控制測量原始記錄、控制點網圖和平差計算成果。

  (3)解析界址點成果表。

  (4)地籍鉛筆原圖和著墨底圖、地籍圖分幅接合表及宗地圖。

  (5)面積量算成果及土地分類彙總統計表。

  (6)地籍調查報告。

  二、實習時間、地點

  (一)野外實習

  時間:XX年6月19日--6月26日

  地點:武安市上團城鄉上團城三街

  (二)校內資料整理

  時間:6月27日--7月6日

  地點:河北工程大學

  三、實習具體內容

  地籍調查是土地登記工作,石灰岩、非金屬資源尤為豐富。煤炭總儲量23億噸,其中地方佔有儲量3。13億噸;鐵礦總儲量5。5億噸,礦體104處;石灰岩遍及全市,總量達700多億噸。

  交通、通訊便利,投資環境優越。境內公路四通八達,國道、省道貫通全境,全市412個行政村通上了柏油路;邯長鐵路穿境而過,境內鐵路總長118公里,越境鐵路達5條,火車站點18個;全市城鄉電話總容量達5萬餘門,實現了村村通電話。 城市建設初具規模,市區建成面積達15平方公里,形成居民區、貿易區、工業區、文化區的總體格局。城市面貌日新月異,城市功能不斷完善,先後榮獲“全國城市規劃管理先進單位”和“市容環境管理優秀城市”稱號。

  工業基礎雄厚。目前已形成冶金、煤炭、建材、機械、電力、輕工、化工、食品八大行業、20多個門類、800多種產品。年產鐵礦石600萬噸,鐵精粉500萬噸,煤炭300萬噸,水泥200萬噸。擁有武安市宏泰泵業有限公司、武安市醫用膠廠、武安市交通工業集團公司等一批知名企業。全市有20多種產品榮獲省部優稱號。矸石電廠熱電聯產工程、焦化廠供氣、水泥廠迴轉窯改造、市啤酒廠12萬噸擴建工程等一批重點專案的實施,為武安經濟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石灰岩、非金屬資源尤為豐富。煤炭總儲量23億噸,其中地方佔有儲量3。13億噸;鐵礦總儲量5。5億噸,礦體104處;石灰岩遍及全市,總量達700多億噸。

  交通、通訊便利,投資環境優越。境內公路四通八達,國道、省道貫通全境,全市412個行政村通上了柏油路;邯長鐵路穿境而過,境內鐵路總長118公里,越境鐵路達5條,火車站點18個;全市城鄉電話總容量達5萬餘門,實現了村村通電話。 城市建設初具規模,市區建成面積達15平方公里,形成居民區、貿易區、工業區、文化區的總體格局。城市面貌日新月異,城市功能不斷完善,先後榮獲“全國城市規劃管理先進單位”和“市容環境管理優秀城市”稱號。

  工業基礎雄厚。目前已形成冶金、煤炭、建材、機械、電力、輕工、化工、食品八大行業、20多個門類、800多種產品。年產鐵礦石600萬噸,鐵精粉500萬噸,煤炭300萬噸,水泥200萬噸。擁有武安市宏泰泵業有限公司、武安市醫用膠廠、武安市交通工業集團公司等一批知名企業。全市有20多種產品榮獲省部優稱號。矸石電廠熱電聯產工程、焦化廠供氣、水泥廠迴轉窯改造、市啤酒廠12萬噸擴建工程等一批重點專案的實施,為武安經濟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

測量實習報告 篇5

  一、實習目的

  1、聯絡水準儀的安置、整平、瞄準,能夠測量出任意兩點的高差,掌握水準儀的操作使用及保養方法,熟悉水準路線的佈設形式;

  2、掌握經緯儀對中,整平,瞄準,掌握水平角與豎直角的測量,掌握經緯儀的操作使用及保養方法;

  3、透過實習,熟練地掌握課堂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技能;

  4、掌握鋼尺量距的方法;

  5、使用經緯儀和水準儀測繪地形圖

  6、熟練地掌握小區域平面控制和高程控制的佈設及測算方法,掌握大比例尺地形圖的測繪方法;

  7、提高動手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為今後參加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8、培養熱愛專業、熱愛集體和艱苦奮鬥的精神,逐步形成嚴謹務實、團結合作的工作作風和吃苦耐勞的勞動態度。

  二、實習裝置

  ds3型微傾式水準儀、dj6型光學經緯儀、水準尺、30m鋼尺、標杆、繪圖紙、鉛筆、橡皮等。

  三、實習任務

  1. 控制點高程測量

  2. 豎直角度測量

  3. 水平角度測量

  4. 導線長度測量

  5. 閉合導線業內測量

  6. 資料的整理、計算

  7. 地形圖的測繪

  四、實習的內容與要求

  1. 平面控制測量

  圖根平面控制測量一般採用閉合導線。

  (1)踏勘選點:根據測圖的目的目的和測區的地形情況,擬定導線的佈置形式,實地選定導線點並設立標誌。踏勘選點時注意:

  l 相鄰點間要通視,方便測角和量邊;

  l 點位要土質堅實的地方,以便於儲存點的標誌和安置儀器;

  l 導線邊長要大致相等,以使測角的精度均勻;

  l 導線點應選擇周圍地勢開闊的地點,以便於測圖時充分發揮控制點的作用;

  l 導線點的數量要足夠,密度要均勻,以便於控制整個測區。

  (2)水平角觀測:導線轉角用經緯儀測2個測回。

  (3)邊長測量:導線邊長可用經緯儀視距法測量,要求進行往返測量。

  (4)導線成果計算:首先件檢核外業測量資料,在觀測成果合格的情況下,進行閉合差調整,然後由起算資料推算個控制點的座標。

  (5)注意事項:照準目標要消除視差,觀測水平角用縱絲照準目標,觀測豎直角用橫絲照準目標。

  讀取豎盤讀數時,豎盤指標水準管氣泡必須居中。

  2、高程控制測量

  (1)外業測量

  外業測量用ds3級水準儀按四等水準測量的要求進行。

  (2)內業計算

  在外業觀測成果檢核符合要求後,根據一個已知點的高程和觀測高程進行閉合水準路線的成果平差計算,推算出各個水準點的高程。

  (3)注意事項

  讀取中絲讀數之前,必須使水準管氣泡居中;水準尺要豎立。

  3、地形圖的測繪

  (1)圖紙的.準備

  首先用對角線法繪製方格網,然後展會控制點。展點後要做檢查,用比例尺在圖紙上量取相鄰控制點之間的距離和實測距離相比較。

  (2)碎步測量

  碎步測量採用經緯儀配合量角器法,根據視距測量的原理,透過測量並計算出立尺點與測站點間的水平距離和高差,按極座標法將個立尺點展繪在圖紙上並註明高程。

  a) 碎步點的選取原則:地物取其外形輪廓希線轉點,地貌取其地形線上的坡度變化點。碎步點間隔要求圖上2-3cm間隔一個點,即最大間距為15m。

測量實習報告 篇6

  為期一個月的工程測量實習已經結束了,透過這次實習,讓我深刻明白了理論聯絡實際的重要性。雖然測區比較大,基本上只是兩座山而已,不過,讓我們值得慶幸的是,,在我們測量時間裡,天氣晴朗,並沒有我們擔心的大雨,也就讓我們安安心心的測量,為了能儘快地完成任務,我們小組中午加班進行測量,我們在測量的過程中也並不感到累,也沒有感到辛苦,反而還能自得其樂。

  測量學首先是一項非常精確的工作,透過在學校期間在課堂上對測量學的學習,使我在腦海中形成了一個基本的、理論的測量學輪廓,而實習的目的,就是要將這些理論與實際工程聯絡起來,這就是工科的特點。

  測量學是用來研究地球的形狀和大小以及地面點位的科學,從本質上講,測量學主要完成的任務就是確定地面目標在三維空間的位置以及隨時間的變化。在現在這個資訊的社會里,測量學的作用日益重要,測量成果做為地球資訊系統的基礎,提供了最基本的空間位置資訊。構建資訊高速公路、基礎地理資訊系統及各種專題的和專業的地理資訊系統,均迫切要求建立具有統一標準,可共享的測量資料庫和測量成果資訊系統。因此測量成為獲取和更新基礎地理資訊最可靠,最準確的手段。

  測量學的分類也有很多種,比如普通測量學、大地測量學、攝影測量學、工程測量學。作為水利工程系的學生,我們要學習測量的各個方面。我們所學的測繪學基礎就是這些專業知識的基礎。

  透過這次實習,不僅學到了測量的實際能力,更有面對困難的忍耐力;也學到了小組之間的團結、默契,更鍛鍊了自己很多測繪的能力。首先,我們是熟悉了水準儀、光學經緯儀的用途,熟練了水準儀、光學經緯儀的各種使用方法,掌握了儀器的檢驗和校正方法。其次,在對資料的檢查和矯正的過程中,明白了各種測量誤差的來源,其主要有三個方面:儀器誤差(儀器本身所決定,屬客觀誤差來源)、觀測誤差(由於人員的技術水平而造成,屬於主觀誤差來源)、外界影響誤差(受到如溫度、大氣折射等外界因素的影響而這些因素又時時處於變動中而難以控制,屬於可變動誤差來源)。知道了如何避免測量的資料錯誤,最大限度的減少測量誤差的方法,要作到:(1)要選擇精度高的測量儀器。

  (2)提高自己的測量水平。

  (3)多次測量取平均值。

  最後,除了熟悉儀器的使用和明白了誤差的來源和減少措施之外,還應掌握一套科學的測量方法,在測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測量原則,如:“從整體到區域性、先控制後碎部”的工作原則,並做到“前一步工作未做檢核,不進行下一步工作”。這樣做不但可以防止誤差的積累,及時發現錯誤,更可以提高測量的效率。透過工程實習的實踐,真正學到了很多實實在在的東西,比如對測量儀器的操作、整平更加熟練,學會了數字化地形圖的繪製和碎部的測量等課堂上無法做到的東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動手和動腦的能力。

測量實習報告 篇7

  從這次的實習操作中,不光學到了儀器的實際操作,還學到了一些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比如團隊的合作,工作的認真態度和仔細不馬虎的工作精神。

  經緯儀的操作分為經緯儀的安置、瞄準和讀數。其中,安置是瞄準和讀數的基礎。只有安置好了經緯儀,才能夠正確的讀數。測量出來的結果才是有效地、可用的。其結果才是可用於實際工程等專案中的。因此,經緯儀的安置至關重要。

  經緯儀的安置有兩種方法,分為垂球對中法和光學對中法。其中光學對中法的誤差小於1mm,且精度比垂球對中法高。我們這次實習均採用光學對中法。光學對中法主要步驟是:粗對中、精對中、粗平、精平、再次精對中五個步驟。最後的一步再次精對中,是因為在前面的粗平與精平過程中,原本已經對中的儀器又會出現偏差。因此才在最後面又進行一次精對中,以保證儀器在使用過程中儀器是對中的。

  瞄準和讀數也是一到比較難把握的“關”。由於大氣等原因,對中過程中,目標可能會出現搖擺。這對於測量是一項比較大的誤差來源。因此,測量的天氣以陰天最好。瞄準目標,首先進行粗瞄準,粗瞄準使用望遠鏡上的粗瞄準器瞄準的。將粗瞄準器中的“瞄準三角”的尖端對準所要瞄準的目標部位。大概的瞄準即粗瞄準就做好了。粗瞄準後,再從望遠鏡裡對準目標,將目鏡的焦距調好,直到目標看得很清晰時為止。這時再以望遠鏡裡的十字絲夾住目標,這樣瞄準比較精確一些。對準之後就可以從讀盤裡讀數了。

  對於經緯儀測量水平角,有兩種方法。其一,測回法。當對精度的要求較高時,我們還可以對目標進行多個測回的測量,以儘量的減少誤差,達到較高的精度。其二,方向觀測法。這種方法一般是要求測量的目標為多個時進行的。先進行上半測回的測量(盤左瞄準點測量),再進行下半測回的測量(盤右瞄準點測量)。如果對精度跟有更高的需求則可以再次對目標進行一個或者多個測回的測量。其實這也是測回法在多個目標測量上的另一種應用。

  豎直角的測量主要需要注意的是資料的處理,這方面很容易產生誤差。在資料的處理的時候會存在一定的差異,主要有這幾個方面的誤差:儀器誤差、視準軸誤差、橫軸誤差、豎軸誤差、讀數誤差。儀器誤差與幾個軸誤差主要是在安置儀器時未達到標準。即對中與精平等環節為做到精確地控制,以至於儀器在測量時一直處於未水平或者不符合儀器使用時軸線的幾個標準。從而導致測量的資料有較大誤差。讀數誤差則是由於個人讀數的主觀意識造成的,不同的人對於同一個數的估讀位估讀都有不同的標準。因而也難以避免地會產生一定的讀數誤差。而對於經緯儀的檢驗和校正,其軸線應符合以下六個條件,即

  ①管水準器軸應垂直於豎軸;

  ②十字絲豎絲應當垂直於橫軸;

  ③視準軸應垂直於橫軸;

  ④橫軸應當垂直於豎軸;

  ⑤豎盤指標差x應為零;

  ⑥光學對中器的視準軸與豎直軸重合。只有符合了這幾個標準,儀器才算是安置達到了標準。測量時也才能夠測到準確的資料。

測量實習報告 篇8

  第一部分、前言:

  一、實習目的:

  使學生把所學的《工程測量》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去,比較系統地掌握基本的測量技能,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吃苦、耐勞、勇於 克服困難團結協作的精神,以及嚴肅認真、一絲不苟的良好作風,為今後解決實際工程中有關測量工作的問題打下堅實基礎。

  二、實習任務:

  1、熟練掌握DJ6光學經緯儀的檢驗、校正及操作使用;

  2、熟練掌握S3水準儀的檢驗、校正及操作使用;

  3、熟練掌握導線測量的外業觀測和內業計算作業;

  4、熟練放樣點位、距離、角度、高程等的基本方法;

  5、基本掌握全站儀的使用方法。

  三、踏勘選點

  在踏勘選點之前,根據學校的平面圖所規定的區域,以及高階控制點所在的位置,座標與高程等資料,在圖上規劃好導線路,然後根

  據規劃好的線路到實地勘探選點。

  選點應滿足以下幾個條件:

  (1)導線點應選在視野開闊,便於測繪周圍地物地貌的地方;

  (2)相鄰點應能通視,以便於角度和距離測量。如果採用鋼捲尺量距,則沿線地勢應比較平坦,沒有丈量的障礙物;

  (3)點位應選在土質堅實,便於儲存之處;

  (4)導線點在測區內應分佈均勻,便於控制整個測區;

  (5) 選點不要選在影響人等公用部位 。

  第二部分控制測量

  實驗一:水準測量

  1. 水準測量的基本原理:

  利用一臺能夠提供水平視線的儀器----水準儀,並藉助水準尺,來測量地面兩點之間的高差,進而,由已知點的高程來推算未知點的高程。

  如,已知A點的高程HA,A,B兩點之間的高差為hAB=a-b , 則HB=HA-hAB。

  2.水準測量的實驗步驟:

  步驟一:在第一測站之間,放上水準儀並安裝好水準儀,調整水準泡使其整平;

  步驟二:利用兩次儀高法,測出兩點S16和D131之間的高差,並記錄;

  步驟三:利用相似的方法依次下面各測段之間點的高差。

  3.成果整理

  水準測量的成果整理工作只要內容是調整高差閉合差,計算出個待定點的高程。

  由於該導線是封閉的閉合導線,從理論上閉合水準導線的高差和應等於零,即Σh理=0,但在實際測量中總會存在誤差,從而致使高差閉合差不等於零,則高差閉合差為f測=Σh測。各種路線形式的水準測量,其高差閉合差均不應超過規定的容許值,否則即認為水準測量結果不符合要求,對於等外水準測量的高差閉合差容許值為fh允 =±40√L(mm)(平地),fh允 =±12√N(mm)(山地),其中L為水準路線長度,以KM為單位,N為水準路線總的測站數,由於我們所選的控制點近似位於一平面,故選用平地的高差閉合差容許值計算。

  高差閉合差的產生與水準路線的長度或水準路線的測站數成正比,因此,調整高差閉合差的原則是,將閉合差反號,按各測段的測站數多少或路線長短正比例計算出高差改正數,vi=-fh*Li/∑L(其中∑L為水準準路線總長度,Li第i測段水準路線的長度,vi為第i段測段的高差改正值),加入各測段的觀測高中

  附表

  從而推算出各未知點的高程。

  計算:

  fh=∑h測=-9mm,

  L=439.4m=0.4394Km,

  故fh=±40√L=±26.5mm,

  每千米高差改正值為v=-fn/∑L=9/0.4394=20.48mm,

  所以根據計算的除第三測段分配為2mm,

  其他各測段分配為1mm。

  實驗二 距離測量

  1.實驗工具:鋼尺

  2.實驗輔助原理:直線定向:當地面上兩點相距較遠時,用捲尺一次(一測段)不能量完,需在兩點連線方向上標定若干點,使其位於直線上,在本實驗中主要用兩點間 目測定線

  3.實驗步驟:

  步驟一 現在點D131處放上水準尺,人站於點S16處; 步驟二 在S16和D131之間豎立鐵花杆,在S16處瞄準D131處的水準尺,使鐵花杆在一條直線上;

  步驟三 用鋼尺各量距,並記錄,並進行返測,下面各測段方法如同測段一。

  4.成果整理:

  為了防止錯誤和提高丈量精度,需要進行往返測量。

  K=|D往-D返|/1?2(D往+D返)=1?m

  備註:K為相對誤差,在相對平坦地區,相對誤差K不應大於1?3000

  本小組∑往=439.83m,∑返=439.865m,則k=|∑往-∑返|/1?2(∑往+∑返)=1?12567.7<1?3000,故符合測量精度。

  實驗三 角度測量

  1.水平角觀測方法:測回法

  2.實驗原理:

  B

  如圖所示,經緯儀安放於o處,先利用盤左測A點的角度,並記錄a左,順時針旋轉至B處,測得B處的讀數為b左,則盤左的半測回角為β左= b左-a左,再倒轉望遠鏡成盤右位置,依次瞄準A和B,讀數為a右,b右,則盤右的半測回角為β右= b右- 右。如果β左和β右的差數左不大於40″,則取盤左和盤右的均值作為一測回的結果,則β=(β+β右)?2 。

  3.實驗步驟:

  

測量實習報告 篇9

  一、前言

  土木工程測量作為專業的一項基本功,是我們學習土木專業學生必須很好掌握的一項技能。並且測量實習課是將課堂所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是一次很好的鍛鍊自己動手實踐能力的好機會。這次實習的內容是對工程測量知識的實踐化,實習的要求是讓每個同學都對工程測量的實際操作能夠達到基本掌握的程度。經過自己親手實驗和體會,培養了學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從而增強了學習效果,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必須嚴格要求自己,一絲不苟的去完成這次測量實習。

  二、實習目地

  土木工程測量作為專業的一項基本功,是我們學習土木專業學生必須很好掌握的一項技能。土木工程測量實習也是工程教學的重要環節,透過同學們的親身實踐,將課堂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際測量相結合,加深同學們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更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訓練嚴格的科學態度和作風的手段。還能進一步熟練掌握常規儀器的使用方法、提高野外測量、內業計算、地形繪圖的技能,具備從事測繪工作的初步素質。此外工程測量,它是個複雜的工作,光靠一個人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所以透過這次實習我徹徹底底的明白了測量是一個團隊的工作。在這次測量實習中我們能夠培養一絲不苟的測繪技術工作態度、培養吃苦耐勞、團結友愛、集體協作的精神。

  三、實習內容

  實習的內容是對工程測量知識的實踐化,實習的要求是讓每個同學都對工程測量的實際操作能夠達到基本掌握的程度,並且掌握測量儀器的使用,瞭解其檢驗和校正的方法;掌握測繪的基本方法,提高實際作業能力。透過地形圖的測繪增強測定與測設地面定位的概念,提高應用地形圖的能力,為今後解決實際工程問題大俠基礎。測量實習的基本工作:

  1、測繪表示圖書館及其周邊地形地物地形圖一張;

  2、將老師所給座標範圍內的建築物、構築物的平面位置佈設到地形圖上。

  四、測量的基本步驟及其方法

  a、測量步驟

  控制測量:在一定區域內,為地形測圖和各種工程測量建立控制網所進行的測量工作。

  控制網具有控制全域性,限制測量誤差累積的作用,是各項測量工作的依據。對於地形測圖,等級控制是擴充套件圖根控制的基礎,以保證所測地形圖能互相拼接成為一個整體。對於工程測量,常需佈設專用控制網,作為施工放樣和變形觀測的依據。

  b、測區地點及控制點選擇

  地點:逸夫圖書樓以及周邊

  控制點的選擇:

  1、通視範圍大,越無盲區越好;

  2、受干擾程度越小越好,最好是沒有受干擾的;

  3、地點很牢固,如果懷疑有可能會因為崩塌影響,最好迴避。

  4、最好在要放樣區域內的人們都能看到你,以利資訊交往方便;5、還有一個比較技術性的,即考慮前後視的距離基本相當,以消除儀器誤差。

  c.導線測量

  1.導線測量概述

  導線從一組已知控制點出發,經過幾個點,又回到起始點上,形成一閉合多邊形,成為閉合導線。由於測量了多邊形的各內角及邊長,閉合導線也具有檢核作用。

  2.導線測量的外業工作

  ①相鄰點間應相互通視良好,地勢平坦,便於測角和量距。

  ②點位應選在土質堅實,便於安置儀器和儲存標誌的地方。

  ③導線點應選在視野開闊的地方,便於碎部測量

  ④導線邊長應大致相等。

  ⑤導線點應有足夠的密度,分佈均勻,便於控制整個測區。

  3.導線測量內業計算

  導線測量內業計算的目的就是計算各導線點的平面座標x、y。

  計算之前,應先全面檢查導線測量外業記錄、資料是否齊全,有無記錯,算錯,成果是否符合精度要求,起算資料是否準確。

  1、座標增量閉合差的計算及其調整

  閉合導線的縱橫座標增量的代數和,理論上應分別等於零。各點縱橫座標增量的總和即為閉合差調整過程中根據情況取整,但必須保證調整後和為零

  2、座標的計算

  根據起始點的已知座標和改正後的座標增量,依次計算各點的座標。

  d、碎部測量

  (一)碎部測量

  在控制點上架全站儀,經過對中、整平和精確對中、整平,照準地物以確定方向。畫出草圖,標出各點點號,用全站儀測出多個地物點。

  (二)碎部點的選擇

  碎步點就是地物地貌的特徵,對於地物,碎步點應選在地物輪廓線的方向變化處,連線這些特徵點,便得到與實地相似的地物形狀。對於地貌來說,碎步點應選在最能反應地貌特徵的山脊線,山谷線等地性線上。

  (三)操作步驟如下

  1.進入程式測量模式

  將全站儀採用光學對中方法安置於測站控制點上,進入標準測量程式模組中。

  2.建立作業

  在程式測量模組中,建立新的作業,輸入作業檔名字。

  3.設定測站點、後視點資訊,並後視歸零。4.碎部點資料採集

  進入碎部點資料採集螢幕,第一個點的測量需要置入碎部點點號和反射稜鏡高,然後照準碎部點所立對中杆,按確認鍵開始測量。待座標顯示於螢幕上後,按相應的確認鍵,測量碎部點的資訊自動儲存於上述建立的作業檔案中。此時觀測員用對講機將該點的點號報告給立鏡員,立鏡員聽到自己的名字和點號後就可以移動到下一個測點上。

  5.碎部記錄

  立鏡員要現場記錄立鏡處的點號、地物屬性、及連線關係

  e、數字化地形圖的繪製、檢查與整飾

  從全站儀中匯出資料,利用CASS軟體,根據草圖,畫出測區內的建築物、構築物等地物地貌,最後對地形圖進行整飾。

  要求:電腦或者手繪一張比例尺為1:500的地形圖

  找準正方向,並確定控制點在圖紙上的位置,透過控制點進一步確定碎步點的位置。

  將所測碎部點,連線繪成地物,勾繪等高線。對照實地進行檢查。按地形圖圖式的要求,描繪地物和地貌,並進行圖面整飾、清潔。

  五、過程總結:

  這次的土木工程測量實習我們用了四天時間,其中,第一天的上午我們用來作實習前的準備,首先老師為我們講解了測量區域以及注意事項,隨後我們自行進行了分組,檢查好自己的全站儀以及其他儀器,老師便帶我們去測量區域進行測量。我們組的測量區域為圖書館及其周邊地形地物。第一天餘下的時間我們都用來定導線以及測量導線。在測量導線的過程中,我們便遇到了許多問題,比如導線上的控制點選得不合理,導致全站儀被障礙物遮擋了視線,測量導線時我們對全站儀的使用很不熟練,在對中整平上花費了大量的時間,不過在我們組員努力摸索以及老師的仔細指導下,我們還是能夠熟練的操作全站儀了,第二天,我們將圖書館週圍的樹木以及路燈,旗杆等地物測量完畢,第三天我們對圖書館以及綠化帶進行了測量。第四天我們對測量資料進行了處理,並使用CASS軟體繪製了圖書館週邊的地形圖。

  六、實習感想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以前的學習中,我們為了能在考試中拿到一個好成績,在理論知識上投入了絕大部分精力,而忽略了對實際操作的學習以及對儀器的熟悉工作,這直接導致了我們在實際測量中對儀器的使用顯得手忙腳亂,由於沒有掌握對中整平的技巧,我們測的資料一直都存在較大的誤差,最後在老師的幫助下才得以解決。其他還有一些遇到的問題。這次實習不僅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檢驗平時理論學習的掌握情況的機會,還讓我們認識到了自己在實踐能力上的不足,讓我們能夠發現問題,從而解決問題,這次實習給了我們很好的彌補不足的機會,透過此次實習,我們組的組員都能很熟練掌握了測量方法。此外,測量實習還讓我們認識到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一個人是無法完成實習工作的,必須要有一人立稜鏡,一人使用全站儀,一人讀數,三者缺一不可。良好的團隊合作能夠大大加快測量工作的進度。在測量過程中,我們平均每天都要在30多度的陽光中曬上三四個小時,雖然很幸苦,但這也我們對以後的工作有了更全面的認識,總之,這次的實習雖然幸苦,但我們任然學到了很多東西,這是一次很有意義的實習。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