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閃亮的名字—最美巾幗奮鬥者釋出儀式》個人感悟(精選12篇)
2022《閃亮的名字—最美巾幗奮鬥者釋出儀式》個人感悟(精選12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生活中,我們時常會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這時候,就可以把這些感悟都記錄下來,讓自己銘記於心。那麼,到底應該要怎樣去寫感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2022《閃亮的名字—最美巾幗奮鬥者釋出儀式》個人感悟(精選12篇),歡迎大家分享。
2022《閃亮的名字—最美巾幗奮鬥者釋出儀式》個人感悟1
16年前,第一批小小講解員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開講時,有一位老師一直用讚許、堅定的眼神默默鼓勵他們。她,就是上海市黃浦區盧灣一中心小學校長吳蓉瑾。
“教有真情,育無止境”,一走進盧灣一中心小學一樓大廳,人們就能看到的這句教育理念,用來概括吳蓉瑾的27年教育生涯,很是恰切。
“用孩子們自己的語言,給同齡人講黨史”
盧灣一中心小學毗鄰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多年前,兼任少先隊輔導員的語文老師吳蓉瑾在參觀一大會址時發現孩子們聽講解不太認真,便在學校支援下展開調查研究。“建一支由少先隊員組成、專門為小學生觀眾服務的講解員隊伍,讓孩子們自己寫講解稿,用孩子們自己的語言,給同齡人講黨史!”吳蓉瑾說,想出這個新點子以後,她帶領學生一同學黨史、一同討論撰寫講解稿、一同磨鍊演講技巧。“紅喇叭”小講解員社團由此成立。
這支“紅喇叭”,至今已培養了千餘名小講解員,志願講解場次超千場,已拓展出了滬語講解、英語講解、快板演出、連環畫展示等多種形式。每一個雙休日和節假日,只要沒有出差和工作,吳蓉瑾都會站在一旁,用讚許的目光和溫暖的笑容,默默守護著小講解員們。
如今,在盧灣一中心小學,“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講解”已成為一門特色課程。“這麼多年來,講解詞始終銘記在我的腦海中。吳老師的教導在我心中種下了一粒紅色種子,讓我牢記紅色歷史、永遠愛黨愛國。”一位已是大學生的小講解員這樣說。
“情感教育,就是和孩子一起學會愛”
吳蓉瑾為當地人熟知,始於“情感教育”。20年前,關注到一些孩子出現情感淡漠、自我意識過重等問題,她積極探索,每週利用15分鐘午會課時間,開展情感教育課,提高孩子的溝通交流和情感表達能力。後來,她和同事們一起,把情感教育融入德育、美育、勞育等各個方面,構建起了包括8個板塊、20個專題的情感教育體系。
“情感教育,就是和孩子一起學會愛。”吳蓉瑾曾這樣告訴同事賀春秋。賀春秋剛入職時,不小心摔倒受傷,吳蓉瑾指導她以此為素材,上了賀春秋的第一堂情感教育課——《愛護我自己》。賀春秋說,那節課上,她和學生們坐在一起交流各自的受傷經歷,互相提醒,彼此關心,“那些溫馨的情景十幾年了還歷歷在目。”
吳蓉瑾的微信朋友圈常常“曬娃”。開學這幾天,曬得最多的是一年級的孩子們,上課時專注的目光、吃飯後沾著飯粒的小臉……張張照片都滿溢著她對孩子的喜愛與呵護。
每個學生畢業時,吳蓉瑾都會贈送一張附有自己聯絡方式的卡片。常有已畢業的學生找她交流,甚至其他學校的學生和家長也慕名找她,吳蓉瑾也樂意提供幫助。
2022《閃亮的名字—最美巾幗奮鬥者釋出儀式》個人感悟2
吳蓉瑾常年推動情感教育,致力於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本文圖片均為澎湃新聞記者 張呈君 圖9月16日,中共中央宣傳部授予吳蓉瑾“時代楷模”稱號,她的事蹟打動了社會各界。“‘鐵人校長’‘雲朵媽媽’,這些溫情代號的背後是用真心換真心的教育付出!”上海市商貿旅遊學校語文教師楊璐說,她要學習吳蓉瑾的大愛之心,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上海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2019級師範生陸晢文認為,當一名教師走上講臺,便成為了一道光,不大也不亮,卻足以照亮這方寸之地,“我想,吳蓉瑾校長便是那道光!”
華東師範大學歷史專業2020級師範生孟婷麗感慨:“吳老師的事蹟如黎明時的第一縷陽光,讓初入師範卻迷茫的我看到了榜樣的力量。”師心相承,師魂相繼,孟婷麗相信,“那道光將一直照亮我的未來教師之路!”
虹口區第二中心小學校長鄭琰說,吳蓉瑾被評為時代楷模是名至實歸,教育是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的事業。
曾受盧灣一中心小學委託管理的奉賢區江海第一小學校長褚紅輝說,從2009年開始,盧灣一中心小學與奉賢區江海第一小學開始結對,當時結對了兩輪,一共四年。在這期間吳蓉瑾將她的辦學理念、教學資源注入了江海第一小學。在她的引領下,該校不斷提升辦學質效,成為一所家門口的好學校。
時任貴州省赤水市元厚小學校長、現任中國工農紅軍貴州赤水耿飈將軍紅軍小學校長何中遠說,吳蓉瑾是一位立說立行的好校長,自和上海市盧灣一中心小學建立幫扶關係後,她親自排程,共同建立“一校一課表”的方式推進幫扶工作。她帶領團隊到赤水對學校教學管理、上學科示範課、教學研究、藝術教學等進行指導。透過培訓,該校教育理念得到更新,管理能力得到提升,班級管理更科學、更高效,班集體更加團結,積極向上。
奧運冠軍鄒市明介紹,認識吳蓉瑾是一次很偶然的機會,她始終把學生的事作為頭等大事,“希望我能夠將奧運精神帶到學校,看著她誠懇的表情,我被打動了。”
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主任、華東師範大學教授代蕊華表示,吳蓉瑾是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長三角中小學名校長高階研究班的學員,她工作在小學、視野在中國、格局在新時代,是他們所期待的新時代的大先生。
2022《閃亮的名字—最美巾幗奮鬥者釋出儀式》個人感悟3
在“三八”國際婦女節來臨之際,中央宣傳部、全國婦聯向全社會宣傳發布了2022年“最美巾幗奮鬥者”先進事蹟。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時代楷模、黃浦區盧灣一中心小學校長吳蓉瑾入選2022年“最美巾幗奮鬥者”。
大力提倡課堂教學與資訊化深度融合,在全國率先提出“雲課堂”這一教學模式的吳蓉瑾,被學生、家長親切稱為“雲朵媽媽”。
給女教師“愛的休假單”
“三八”婦女節來臨,黃浦區盧灣一中心的女教師們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禮物——“愛的休假單”。這是校長吳蓉瑾對於彈性休假制的一項新嘗試。
本市中小學推出課後看護服務後,學生們的體驗更豐富了、家長的負擔減輕了,但老師們的任務卻也更繁重了。
小學教師以女性為主,她們除了在職場上兢兢業業,同樣也面臨著照顧家庭的壓力。比如盧灣一中心小學百餘名教職員工中,就有超過九成是女性。
吳蓉瑾帶領著同事們,開始探索彈性休假制,而今年“三八”婦女節的這張半天休假單,就是她們的第一次嘗試,老師們可以在安排好課務的情況下,休假半天。
這雖然是一張小小的紙條,卻飽含了如雲朵般溫柔的理解和關愛。
用智慧校園呵護學生成長
上週,教育部公佈了2021年度基礎教育資訊科技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典型案例,盧灣一中心小學《基於五育並舉的學生數字畫像》榜上有名。
吳蓉瑾被稱為“雲朵媽媽”,不僅僅因為她喜愛雲朵的高遠純潔,更因為她大力提倡課堂教學與資訊化深度融合,在全國率先提出“雲課堂”這一教學模式。
十餘年裡,她帶領師生積極投身於“雲課堂”的探索實踐,她探索的智慧課堂,打破了傳統“教室”概念,隨時、隨地、隨需助力因材施教,教師可以透過資訊系統,瞭解每個學生的課堂進度、學習習慣等,用資料讀懂學生的成長規律,並以此為依據提供個性化指導。吳蓉瑾還牽頭開發了多個“雲系列”產品,“雲手表”“雲廚房”“雲劇場”“雲隨行”等均申報了專利。
語文老師出身的吳蓉瑾,花大量時間學習技術的迭代更新,研究怎樣透過資訊科技來提高課堂效率。盧灣一中心小學放學後的會議室經常燈火通明,吳蓉瑾帶領著IT團隊、學科教師們,對白天採集的課堂資料進行研究討論,齊心協力,透過資訊科技呵護學生身心健康成長,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上海市中小學學業質量綠色指標”綜合評價結果顯示,在保持學業水平領先的同時,學生學習興趣指數持續上揚,學業負擔指數持續下降,資訊化助力教育教學作用顯著。目前,學校二年級以上學生都已具備簡單的程式設計能力,在國家級資訊科技相關競賽中共獲獎30個。
三年時間打造郊區好學校
作為教育部資訊化資源庫專家,吳蓉瑾擔任校長工作坊主持與培訓任務,多次到青海、貴州、陝西、四川、重慶、雲南等省教育薄弱地區,積極為當地教師開展培訓,併為萬名校長提供線上學習。青海、陝西、貴州等地的250多所學校學習和借鑑了黃浦區盧灣一中心小學的教育教學模式。她牽頭承擔了上海市松江區、奉賢區2所市郊學校8年的委託管理任務,以及四川省都江堰市天馬山中心小學的重建和支援工作,受助學校教學質量進步明顯,學生學業成績均由區內、縣內末端變為名列前茅。
作為特級校長,她受組織派遣流動到嘉定區盧灣一中心實驗小學擔任校長。
家長雋瀟然爸爸回憶,學校剛開辦時,看到一群剛剛畢業的青年教師,再看看自己零基礎入學的女兒,充滿了擔憂。但經過這幾年在學校中的成長,女兒成了一個成績優異、自信樂觀的學生,身邊的朋友也都希望把孩子送到盧一實小,“學校開設棒壘球、功夫扇、木藝課、軍事歷史、電子射擊、足球、羽毛球等70多門興趣課程。我從來沒有想到過,孩子們可以享受那麼多課程;而且看到新聞裡不少教師都獲得了教學評比、骨幹教師的獎項,特別欣慰!”
該校年輕教師譚珂更是深有感觸,吳蓉瑾將“愛的教育”滲透到學校各項工作,採用“剛柔並濟”的情感管理,致力打造一支重師德、樂學習、勤實踐、善合作的教師隊伍。吳校長不僅上示範課,把自身的經驗分享給老師們,還會為大家搭建專業成長的平臺,她邀請老校長解讀教育類檔案,請來各方面專家給老師們作培訓。為了促進新教師快速成長,加強優質資源輸送,吳校長還邀請黃浦盧一各學科老教師到嘉定盧一開展“每週一研”活動,還來了“三三製備課”“教學五環節”等成熟經驗,並首創“輔導員中心組”工作,鼓勵輔導員們積極商討學校發展、班級管理中遇到的問題,不僅提升輔導員的業務能力,更是將這份愛的暖流傳遞到學校的每一個角落。
科學的管理方式打造了一批優秀教師,近3年,有區骨幹教師4人,區園丁獎2人,鎮骨幹教師5人,鎮優秀教師8人,教師的研究生學歷佔比達到51.14%,嘉定盧一實小真正成為老百姓家門口的好學校。
這位紮根基礎教育27年的人民教師,獲評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全國優秀中隊輔導員,上海市教書育人楷模等榮譽。
但吳蓉瑾對榮譽其實看得很淡,她最喜歡孩子們給她取的“雲朵校長”這個暱稱。她常說,雲朵高高飄在天上,望得很遠,像她一直自勉的高遠志向,而云朵又是軟軟的,像溫暖而柔軟的內心,陪伴著一屆又一屆孩子們成長。
2022《閃亮的名字—最美巾幗奮鬥者釋出儀式》個人感悟4
甘公榮,1958年出生,江西蓮花縣人,1974年7月參加工作,1996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獲全國勞動模範、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工商銀行系統“十佳儲蓄員”、全國離退休幹部先進個人、江西省三八紅旗手、萍鄉市十大傑出青年等一系列稱號。現擔任江西省婦聯兼職副主席、萍鄉市蓮花縣龔全珍志願者協會顧問等。
甘公榮是“將軍農民”甘祖昌和全國道德模範龔全珍老人的三女兒。作為名門之後,甘公榮繼承家門的紅色基因,秉持著父輩“老老實實做人,勤勤懇懇做事,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家訓,在紅色精神傳承的道路上從未停歇。
1974年,16歲的甘公榮初中畢業,因父親甘祖昌堅持要把上學的機會讓給更貧苦的孩子,於是滿腹委屈的甘公榮回家當起了農民。
在甘祖昌的言傳身教下,她很快成了幹農活的一把好手。1978年,國家落實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政策,甘公榮被分配到縣電影隊做電影放映員。此後3年,她跟隨放映隊跋山涉水、走村入戶,放映電影上千場。
1981年,甘公榮調入工商銀行蓮花縣支行,在當儲蓄員的16年間,她經手的錢多達幾億元,沒有出過絲毫差錯,而且還攬儲了上千萬元,是其他儲蓄員平均水平的3倍。
甘公榮說,她的工作是屬於國家分配,所以她很珍惜國家給予的這次工作機會。工作崗位上的甘公榮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她始終把父親的箴言當作自己的工作準則:“七十二行,行行都需要人做,只要認真地去做,無論幹哪一行都能出人才。”直到退休,甘公榮也沒有忘記父親的話,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的她用實際行動回應了父親的期待。
工作幾十年,甘公榮以自己的初心和父輩留下來的精神財富踐行著承諾,以自己飽滿的熱情、紮實的作風、認真的態度,不但贏得了同事和周圍群眾的好評,更無愧於所獲的榮譽。她把平凡的崗位作為實現人生價值的舞臺,不斷地為之奮鬥。
退休後的甘公榮受到井岡山幹部學院的邀請,定期為學員宣講甘祖昌將軍和龔老的先進事蹟,弘揚他們一心為公、無私奉獻的精神。在課後,甘公榮把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志願服務工作上。
1999年,甘公榮得知湖上中學學生李建平因家境困難面臨輟學,便主動和他結成幫扶對子,每月資助李建平,一直到他考上大學。2011年11月,蓮花縣琴亭鎮建立了龔全珍工作室管理服務網路,下設6支便民服務隊伍,甘公榮自願加入志願者服務隊並擔當隊長一職。
2013年,龔全珍發起建立了“愛心救助基金會”,甘公榮負責基金的管理。她聯通整合了多方社會資源,推動有關組織和社會人士透過不同渠道、不同方式奉獻愛心。現在,該基金會已為眾多困難家庭解了燃眉之急。
雖已是花甲之年,甘公榮依然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在做著幫助別人的事情。她說:“爸爸媽媽說‘幫助別人快樂自己’,這是我家的家風家教,也是傳家寶,我這樣做,還要把它一代一代傳承下去,傳給我的兒子、孫子,現在他們一有空我就要帶他們到鄉下去走訪,讓他們看一看別人的生活,瞭解別人的困難。這樣,當我老得動不了的時候,志願服務的事業還有人能繼續做下去。”
2022《閃亮的名字—最美巾幗奮鬥者釋出儀式》個人感悟5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婦女和婦女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團結動員廣大婦女奮進新徵程、建功新時代,在“三八”國際婦女節來臨之際,中央宣傳部、全國婦聯向全社會宣傳發布了2022年“最美巾幗奮鬥者”先進事蹟。
布茹瑪汗·毛勒朵、李桓英、尹建敏、關欣、胡海嵐、盧宇彤、路生梅、楊寧、甘公榮、吳蓉瑾10位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光榮入選2022年“最美巾幗奮鬥者”。她們深入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黨忠誠、信念堅定、求真務實,立足平凡崗位,取得了不平凡的業績。她們有的50餘年如一日巡邊護邊守衛國家領土,有的長期奔波邊遠山區護佑人民健康,有的在高水平科技前沿陣地勇攀高峰,有的在鄉村振興中積極作為,有的傳承優良家風延續紅色血脈,有的堅守三尺講臺潛心立德樹人……她們都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用“幹一行愛一行”的執著,成就“鑽一行精一行”的精彩,充分展現了新時代中國婦女在黨的領導下,開拓進取、勇毅前行的昂揚風貌。
釋出活動採用影片展示、人物訪談、雲連線等形式,從不同側面講述了她們的先進事蹟和工作生活感悟。中央宣傳部、全國婦聯負責同志為她們頒發“最美巾幗奮鬥者”證書。
2022《閃亮的名字—最美巾幗奮鬥者釋出儀式》個人感悟6
吳蓉瑾為青少年學子播種紅色初心。中共一大紀念館館長薛峰表示,吳蓉瑾16年如一日地打造“紅喇叭”小講解員社團,讓盧灣一中心小學一級又一級的學生在紅色文化中成長。她是生長在黨的誕生地、中國共產黨精神家園旁邊的“屋裡廂”楷模。這樣的榜樣十分真實親切,看得見,摸得著,找得到。用生命承載教育,用平凡演繹偉大。黃浦區教育黨工委副書記、區教育局局長姚曉紅認為,吳蓉瑾是踐行“用愛潤心”的築夢人,當前,黃浦正全力建設教育改革引領區、創新教育先行區和教育發展精品區,黃浦教育系統將深入開展“學習時代楷模,爭做‘四有’教師”的主題學習活動,弘揚高尚師德。
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書記沈煒表示,中宣傳部授予上海市黃浦區盧灣一中心校長吳蓉瑾“時代楷模”光榮稱號,這是對她紮根基礎教育、潛心教書育人、真情呵護孩子們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的巨大褒揚,也是對全市32萬餘名教職員工的有力鞭策。上海教育系統一定要大力宣傳吳蓉瑾視學生如親子的大愛情懷,教育引導全市教師向“時代楷模”學習,把理想踐行在學校教育崗位上,把信仰落實到課堂教學中,把桃李滿天下作為人生最大榮耀,把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作為人生最大幸福,回答好“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時代交給學校和教師的根本命題,培養好全面發展、身心健康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副書記、市教委主任王平認為,吳蓉瑾獲中宣部授予“時代楷模”殊榮,這不僅是吳蓉瑾個人榮耀,也是上海教育系統的榮光。上海一定要以全面落實教育“十四五”規劃和啟動實施教育綜合改革國家示範區建設為契機,堅持把打造一支“四有”好教師隊伍作為教育事業改革發展關鍵環節,把辦好每一所學校、教好每一名學生、成就每一名教師作為辦學的價值追求,把師德師風建設擺在首要位置,把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作為核心任務,把為教師創造人文化的教學工作環境、人情味的校園生活氛圍作為重中之重,不斷提高教師地位待遇,持續健全教師榮譽體系,讓教師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集聚優秀人才培養更優秀的未來人才,夯實教育發展基礎和城市長遠發展根基。
2022《閃亮的名字—最美巾幗奮鬥者釋出儀式》個人感悟7
科技戰線上,巾幗力量舉足輕重。她們潛心研究、刻苦攻關,以專業和實力詮釋不平凡的“她”力量。
國家超級計算廣州中心主任、中山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盧宇彤踐行科技強國目標,親歷了中國超算從跟跑到領跑的跨越式發展,是五代銀河、兩代天河超算系統研製骨幹。她長期致力於國產超算技術攻關,堅持自主創新,突破高速通訊系統、並行程式應用環境、大規模資源管理等超算核心技術,擔任副總設計師的天河二號奪得世界超算500強六連冠。同時,她也是國際超算ISC Fellow和ISC19大會主席,是擔任此職務的首位中國學者、世界首位女性學者。
“在工作過程中挑苦活、挑累活,在科研過程中選難題、選前沿。”盧宇彤說,“希望每名女性都能自尊、自信、自立、自強,抓住新技術、新產業的發展機遇,與祖國共同成長。”
浙江大學醫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胡海嵐2008年放棄美國教職回國,專注於腦的高階功能及相關疾病的研究,在系統神經科學領域取得了一系列世界領先的創新性研究成果,揭示了抑鬱症發生及抗抑鬱藥物快速作用的分子、細胞及環路機制,為研發更好、更安全的新一代抗抑鬱藥物提供了科學依據。2021年,胡海嵐獲得第二十四屆“世界傑出女科學家獎”,為中國智慧走向世界舞臺作出積極貢獻。
海軍航空大學某實驗室教授關欣投身國防事業23年,長期從事資訊對抗、資訊融合和指揮控制資訊系統領域的一線教學科研工作,為國防教育、艦載航空兵戰鬥力生成和海軍資訊對抗裝備轉型作出突出貢獻。關欣先後主持完成重大科研專案10餘項,創新實現了理論模型的工程化應用,解決了10餘項關鍵技術難題,為我軍在海上戰場裝上了先機制敵的“千里眼”和“順風耳”。
“未來我們將繼續瞄準國家科技前沿和海軍轉型重大戰略需求,進一步注重實戰能力引領帶動。”關欣說。
2022《閃亮的名字—最美巾幗奮鬥者釋出儀式》個人感悟8
中宣部近日決定,授予世界著名麻風病防治專家,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醫生、北京熱帶醫學研究所研究員李桓英“時代楷模”稱號。連日來,李桓英畢生精力獻給麻防事業的先進事蹟在社會上引起熱烈反響,廣大醫務工作者、高校師生透過多種方式,表達對她的由衷敬佩。大家紛紛表示要學習她心有大我、赤誠報國的愛國情懷和生命至上、護佑蒼生的醫者仁心,為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保駕護航,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貢獻力量。
李桓英說,回國不後悔、治麻風不後悔,如果不入黨會後悔。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黨委書記辛有清看來,李桓英是具有人民情懷的公共衛生專家,她敢於面對麻風病,用科學判斷麻風病不可怕,透過接觸病人增強病人戰勝疾病的信心,消除歧視,用人間大愛為麻風病病人和社會營造了科學戰勝疾病的力量。“她更是人類健康命運共同體的實踐者,把國外的先進醫學知識帶回祖國,她把中國防治麻風病的方案貢獻給世界,為實現沒有麻風的世界作出了特殊貢獻。”
“在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之際,百歲老人李桓英用她的故事給我上了寶貴的一堂黨課。麻風病嚴重侵蝕病人的身體和心理健康,李桓英滿懷熱誠,視病人為親人,面對面接診麻風病人。她用自己開創的短程聯合化療方法治療病人,年複發率0.03%,低於當時WHO的'麻風病治療複發率。”全國政協委員、首都兒科研究所新生兒內科副主任米榮表示,李桓英幾十年如一日踐行醫者仁心、生命至上的誓言,用忘我的工作詮釋生命的意義,挺起了民族脊樑。
人的一生如何度過才有意義?百歲黨員李桓英用自己的一生去尋找答案。北京市醫院管理中心基礎執行處工作人員張斌斌表示,李桓英放棄了世界衛生組織的高薪聘請,捨棄家人的陪伴,毅然回到百廢待興的祖國,投身衛生健康事業,令人動容。“57歲開始研究麻風病,常人唯恐避之不及,她卻不戴口罩、不穿防護服為病人檢查身體,這是科學的自信,更是對病人的真誠和滿腔熱情,她用一生詮釋了共產黨員的信仰。”
李桓英赤誠報國、護佑生命的事蹟也影響著繼往開來的杏林晚輩。
“她主動放棄國外優渥的生活條件,義無反顧歸國奉獻,並選擇麻風病防治作為終身事業,這是以國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為重的赤子之心,是不畏艱難、護佑蒼生的醫者仁心。她透過實踐考察,求真務實地建立高效治療方案和防治體系,堪稱科學精神指導臨床實踐的經典範例。”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結直腸肛門外科三區副主任醫師秦啟元表示,作為醫學後來人,將以李桓英同志為榜樣,尊科學濟人道,為建設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而努力奮鬥。
“初心可鑑超凡風骨,熱愛可抵歲月漫長。我很榮幸能在此生同這樣一位優秀的醫者在一個醫院共同工作。健康所繫性命相托,向‘時代楷模’李桓英老師學習,是我今後的目標。我一定要對得起自己的職業和祖國,努力成為一個優秀的醫者。”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眼科護士龔妍說。
在安徽中醫藥大學中醫內科學專業2018級碩士研究生張竣瑋看來,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這種悲天憫人的情懷正體現在李桓英一次次深入麻風寨,與患者密切接觸,並努力消除社會歧視的行動中。“新中國成立初期,衛生經濟條件相對落後,李老師毅然決然回國工作,給我很大觸動。如今,在祖國需要用現代科學解讀中醫藥學原理,更好推進中西醫結合時,作為一名中醫學子,更要努力奉獻自己的青春,把中醫發揚光大。我將全力以赴,哪怕是一輩子。”
2022《閃亮的名字—最美巾幗奮鬥者釋出儀式》個人感悟9
李桓英的簡單澄澈,不僅體現在超越功利計算的選擇上,還體現在她“一生做好一件事”的恆定追求上,這一件事,就是麻風病防治事業。
剛回國時,外國專家局把她分配到中央皮炎所,因此契機,她逐漸走上麻風病防治之路。1970年,她在江蘇第一次接觸到了麻風病人,病人鼻塌眼盲的慘狀深深刺痛了她,她開始產生了攻克麻風病的想法。她的這一想法,遇到了最好的機遇——在下大力度消滅和控制流行病的新中國,有一些社會性因素造成的疾病第一次真正被控制住,甚至基本消失,有這些病種的防治經驗在先,像麻風病這樣的世界性難題,在中國,不是不可以攻克的!
1978年底,李桓英調入剛成立的北京熱帶醫學研究所,正式確立了麻風病防治的科研道路。在參加“WHO麻風治療和免疫科學工作”會議上,李桓英與世界同行們首次認識了“短程聯合化療”的概念,並得知世衛組織每年都有向申請國家提供援助的計劃。她回國後立即提醒相關部門申請該專案,並把該療法引入國內,積極著手麻防試點研究。
在頭緒繁多的工作中,她敏銳地找到了建立現場研究場所的突破性入口。於是,她選擇了雲南,那裡曾經是接納她學習的抗戰大後方,現在,這裡正是麻風病猖獗的地方。在雲南西雙版納景洪縣和勐臘縣,有數個由麻風病人匯聚而成的自然村寨,這些村寨被世人稱為“麻風村”。這些多數人不敢去的地方,正是醫務工作者的主戰場。世衛組織提供的藥物和治療方案還在探索階段,從世界範圍來講,中國的麻風防治工作,是先遣部隊打響的第一戰。
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李桓英帶領著工作小組,進入千山萬壑的大小村寨,一頭紮下去,一干就是十多年。剛開展工作時,這些病人因為多年被社會厭棄,自己都不再愛惜自己。沒想到突然來了一位“大摩雅”(傣語中的“醫生”),不但不穿隔離服,還跟病人拉手、擁抱,隨時脫下他們的鞋子,檢查是否有石子硌腳。這些對病人極富耐心的接觸和安撫,使他們開始信任這位醫生,並燃起了重生的渴望。在勐臘縣試點,為了實驗的規範性以及日後複查追蹤,李桓英嚴格要求實驗人員,進行細緻的客觀檢測和記錄。一份47例病人的病案,嚴格記錄了每天每次的服藥情況,持續了整整27個月。每一位後期來到這裡的工作人員,都被如此細緻完整的病案記錄震撼和感動。這期間,因為發生過不良藥物反應,導致很多病人質疑而棄藥。李桓英就住在病人家裡,一遍遍地講解、耐心勸導他們繼續服藥,終於在3個月後,病人的皮損面消減,恢復正常。經過艱苦努力,這一試點的效果,完全達到了世衛組織的試驗預期目標。李桓英又跑遍各級皮防站,把在試點成功的方案親自教授給防治人員。10年過後的監測結果表明,李桓英主持的該治療方案,麻風病複發率僅僅為0.03%,遠遠低於世衛組織訂立的1%的標準。在現場防治同時,她在國際國內學術期刊上發表了很多資料翔實的指導性論文,她的療法被世衛組織在多國推廣,醫治了世界上很多病人。
再進一步,要想弄清麻風病的傳染源和傳播途徑,必須透過基因分型研究麻風菌傳染源和傳播鏈,因此,李桓英又開始進入分子生物學領域研究麻風菌,她的夢想是實現一個沒有麻風病的世界。李桓英總結自己的一生,只用了最簡單的一句話:長期以來堅持從事麻風病的防治工作。而支撐她的,是一種樸素簡單、始終如一的恆久初心。
2022《閃亮的名字—最美巾幗奮鬥者釋出儀式》個人感悟10
楊寧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安陲鄉江門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2010年,她大學畢業後毅然選擇回到家鄉江門村,帶領鄉親們努力拔窮根:創新“稻+鴨+魚”共作模式種植紫黑香糯,帶動村裡年收入300多萬元;聯手大學生村官成立“苗村倌”電商服務中心,幫助村民銷售特色農產品900多萬元;出資建設扶貧加工車間,建立“苗阿嫂”“苗阿公”品牌,村裡產業覆蓋率達100%。2020年,江門村實現94戶326人全部脫貧。
“未來,我要在鄉村振興的主戰場繼續貢獻青春力量!”楊寧說。
帶領農民脫貧致富的,還有蘭州鑫源現代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尹建敏。2018年,尹建敏為當時的深度貧困地區東鄉族自治縣和漳縣建檔立卡貧困戶投放種羊2.1萬隻,帶動8個鄉鎮、6個合作社開展規模化養殖。她還新建8個黑木耳種植基地,吸納350名婦女在家門口就業。截至目前,為建檔立卡戶分紅865萬元,支付土地流轉費142萬元。
鄉村振興的道路,見證了她們的不懈引領,也見證了她們的醫者仁心。
37歲輾轉多地回到祖國,57歲投入麻風病防治工作,95歲成為中國共產黨黨員……世界著名麻風病防治專家、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醫生李桓英長期奔波在雲、貴、川等地的偏遠山區,曾經4次遇險,兩側鎖骨和肋骨都摔斷過。她推廣的“短程聯合化療”方法救治了數以萬計的麻風病患者,她提出的垂直防治與基層防治網相結合的模式,被稱為麻風病“全球最佳的治療行動”,為我國乃至世界麻風病防治工作做出了突出貢獻。
“我要把學會的知識為祖國和人民服務”。如今,百歲高齡的李桓英用實際行動激勵著年輕一代的醫務工作者。
同樣堅守在醫療衛生崗位數十年的,還有陝西省榆林市佳縣人民醫院原副院長、兒科主任路生梅。
1968年,路生梅被分配到佳縣人民醫院工作。看到佳縣落後的醫療條件,她許下了“為黨工作50年,為佳縣人民服務50年”的承諾,用心守護革命老區人民的生命健康。路生梅白天接診患者,晚上刻苦學習,迅速從一名專業兒科醫生成長為全科醫生,並創辦了佳縣第一個正規兒科。退休後的20多年裡,她依然堅持每週在縣醫院和中醫院義務坐診,接診患者超15萬人次。
2022《閃亮的名字—最美巾幗奮鬥者釋出儀式》個人感悟11
“到祖國最艱苦最需要的地方去!”
秉持這樣的信念,北京姑娘路生梅,紮根陝西榆林市佳縣人民醫院,一干就是50多年。
為了讓山溝溝裡的老鄉們及時看上病,她白天接診、晚上點著油燈自學,迅速成長為全科醫生;她多次放棄返京機會,為落後的小縣城建起第一個正規兒科;她給患者開幾毛幾分錢的小藥,巡診走遍小鎮鄉村;她自願“超期服役”,退休後拒絕高薪聘請,義務接診患者超15萬人次;面對疫情,年逾古稀的她寫下請戰書,遞交1萬元特殊黨費……
路生梅說,畢生堅守只為兌現誓言,“祖國哪裡需要我,我就到哪裡去”。
群眾心中,感念著她們的無私奉獻;脫貧路上,活躍著她們的奮鬥身影。
楊寧,這個“85後”大學生村官,放棄大城市就業機會,回到家鄉帶領鄉親們拔掉窮根。
作為廣西柳州融水苗族自治縣安陲鄉江門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她的扶貧之路充滿艱辛,卻從未被困難擋住腳步——悄悄賣掉婚房墊付種子肥料資金,創新“稻+鴨+魚”共作模式種植紫黑香糯,建設扶貧加工車間,成立“苗村倌”電商服務中心……依託原生態資源優勢,走產業發展道路,江門村舊貌換新顏。
“發展產業關鍵要‘接地氣’。”蘭州鑫源現代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尹建敏,帶領企業積極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從實施產業扶貧計劃,建設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和生態迴圈農業產業園,到成立田間學校,幫助農戶變身技術能手;從帶動開展規模化養殖、種植,幫助婦女在家門口就業,到助力鄉村振興,打造產業交叉融合的“現代農業第六產業園”……精準對接,深耕基層,她幫助農民走上致富路。
2022《閃亮的名字—最美巾幗奮鬥者釋出儀式》個人感悟12
今年“三八”婦女節前夕,黃浦區盧灣一中心小學的女教師們都收到一張半天的休假單。憑著這張休假單,女老師們可以在安排好課務的情況下休假半天。不僅如此,學校男工沙龍的男老師們還為女同胞準備了一份特別的驚喜。昨天深夜,他們悄悄地錄了一首《這世界那麼多人》的MV,將在“三八”婦女節的清晨透過影片號推送給女同事們。
“我們學校的女性員工超過90%,今天早晨的升旗儀式上,男老師們已經向女老師表達過祝福了,臺下的孩子們看了都很激動。多年來,在這所‘愛的學校’,吳蓉瑾校長教會了我們很多。在她的親身示範下,所有師生們都能在充滿愛的氛圍裡,彼此相依、互助,共同成長。”盧灣一中心小學工會主席徐旭說,在他看來,剛剛獲頒2021年度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的吳蓉瑾校長,名至實歸。
日前,全國婦聯最新公佈了2021年度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紅旗手(集體)。其中,時代楷模、上海市黃浦區盧灣一中心小學校長吳蓉瑾被評為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入選2022年“最美巾幗奮鬥者”。
“為什麼紅領巾是用烈士的鮮血染紅的?”十幾年前一位少先隊員不經意間的提問,曾讓工作不久的吳蓉瑾陷入沉思。
紮根基礎教育27年,吳蓉瑾依託學校緊鄰中共一大會址的地理特點,組建起全國首支小學生紅色講解員社團——“紅喇叭”小講解員社團,17年來培養了千餘名小講解員,用童音講黨史,使愛黨愛國的校園文化蔚然成風。她用好身邊最鮮活的課堂,為一批又一批的孩子打好了紅色底色,種下信仰的種子。
“我與吳校長共事多年,記得她剛進學校工作時,我倆在一個辦公室。當時,作為中隊輔導員的她,除了上課以外,很喜歡帶著孩子到處跑,孩子們的小隊活動,她也特別喜歡參加。”黃浦區盧灣一中心小學“紅喇叭”社團負責人陳麗麗老師記憶猶新,有一次,她們帶著孩子去一大會址參觀,孩子們很開心,但吳蓉瑾卻鄒起了眉。原來,她發現孩子們聽講解聽得不太認真,因為講解的內容聽不太懂。
“其實當時這樣的情形還挺常見,相比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各類場館,孩子們更喜歡去公園、去郊遊。”陳麗麗說,讓她沒想到的是,此後吳蓉瑾特地尋求了學校大隊部的幫助,對各個年級的學生開展了一次小調查,對館內的陳列、參觀路線特別是講解人員、講解內容等都進行了調研,最終提出了希望建立一支由少先隊員組成的小講解員隊伍。
於是,17年前的盧灣一中心小學就有了一支為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提供志願服務的全國第一個小學生講解員社團——“紅喇叭”小講解員社團。吳蓉瑾帶著孩子們,和紀念館的叔叔阿姨們一起討論、磨稿,用兒童化的語言、生動形象的故事情節,將解說詞變成了一個個精彩的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