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的個人事蹟材料(通用10篇)
教師的個人事蹟材料(通用10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要用到事蹟的地方還是很多的,從先進物件的形成和內涵上來分,事蹟可分為在一個較長時間內形成的先進事蹟的材料和在一時因突發事件而產生的先進事蹟的材料。想擬事蹟卻不知道該請教誰?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師的個人事蹟材料(通用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教師的個人事蹟材料1
朱仕品,老師,性別男,1980年10月出生,現今年齡34歲。2003年從黔西南民族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畢業,隨後又利用三年寒暑假的時間從貴州師範大學讀完函授本科。他是海子鄉海子中學的一名普通英語教師,參加工作已經近十一個年頭,一直堅守在自己的教學崗位上,曾擔任過畢業班英語教育教學工作數年,併兼英語教研組組長,各項工作成績都很突出,為海子中學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和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並且贏得了學校和社會的一致好評。曾先後多次被評為鄉級優秀教師和多次獲鄉級表彰。
一、教書育人,無私奉獻
朱仕品老師,他將自己的心血全部無私地奉獻給了自己深愛的教育事業,家與學校是他兩點一線的生活軌跡。學校的工作耗費了他大量的精力,在他的日曆中沒有“節假日”、“雙休日”。繁忙的工作使他連與同學聚會的時間都沒有,他將自己的大量時間留給了學生,家裡的一切家務都由妻子一人包攬。妻子不僅要做飯,還要買菜,接送孩子上學,同時還要照顧年邁的父母。為了學校的發展,他虧欠家人和妻子的實在太多、太多。自己沒有請過一天假。有時孩子和父母生病了,他都沒有時間帶孩子和父母去醫院檢查,總是妻子一人照料孩子和父母,而此時的他卻仍在學校裡忙碌著、忙碌著。
二、教法獨特,技術精湛
他十分喜歡學習,無論工作有多忙,有多累,他總是要擠出時間加強學習。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他擁有了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樹立了正確的教育觀、價值觀。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潛心研究教育教學理論,不斷探索創新,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逐步形成了新穎、自主、獨特的教學風格。在當前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改革中,依據新課程、新理念,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古人說得好: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因此,他在教學時不再要求學生去死記硬背簡單的單詞和語法知識,而是注重學法指導,重視解題思路分析,積極創設問題的情景,進行探究性教學,啟發學生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問題,從而鍛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了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中他一貫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進行分類推進、逐層提高教學,採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既讓優生“吃得飽”,又使學生消化得了。歷年來,都出色地完成了各項教學任務,教學成績顯著。
朱仕品老師,他熱愛教育教學工作,尊重領導,團結同事,熱愛學生,與學生打成一片,辛勤工作。既注重師德修養又鑽研業務,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取得了驕人的成績。
三、有事業心和責任心
他熱愛教育事業,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千方百計地改進教學工作,努力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教學研究有興趣,不斷總結教學經驗,一絲不苟地完成每一項教學工作,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藝術水平,力爭精益求精。並在課堂中進行高效課堂實踐和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能為學生在知識、思想上排憂解難。始終堅持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減輕學生的負擔,每一節課的練習、作業都經過精選,力爭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英語。隨著教改的發展,他不斷學習新的教育教學理論,更新自己教育教學理念並應用在實際教育教學當中。
朱仕品老師任勞任怨,服從學校的工作安排,從2006開始至今擔任初三畢業班的英語教學,勇挑重擔,承擔了七、八年級英語教學任務。並配合班主任做好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所任教班級的英語成績顯著,培優轉差工作成效顯著。他較高的教學藝術水平和高效的課堂教學效果,受到學生及家長的普遍讚揚。同時他還兼任海子中學英語教研組組長,盡心盡力搞好英語教研組的業務檢查,幫助英語教師提高他們的業務水平,對新分教師的幫扶工作,採用以老帶新等方法來幫助新分教師,想盡一切辦法來提高我校的英語教育教學成績和教育教學水平。
教師的個人事蹟材料2
沈老師一貫熱忱人民的教育事業,以於漪、魏書生等優秀教師為楷模,愛崗敬業,認真鑽研業務,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學,關愛學生,為人師表,透過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教育學生,把知識傳授和道德精神的薰陶有機結合起來,依法執教,輔優補差,偏愛差生,注意工作方法的改進,有明確的社會責任感和強烈的進取精神,在本職工作中吃苦在前,不計名利,自覺服從組織安排,一絲不苟地去完成教育教學任務,兢兢業業為祖國教育事業奉獻個人的一切。
作為語文老師,沈老師謹記“文以載道”的教學原則,充分發揮語文課堂教學的育人功能,把德育自然地融入到學科教學中,讓學生的心靈之花在語文教學中自然盛開,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沈老師採取了各種教學教育形式:如利用課前三分鐘演講環節,讓學生進行自我教育,學會自我教育;利用教材中的優秀詩文讓學生從中汲取豐富的生命營養;利用隨筆駕起師生溝通的橋樑,在師生互動中寓教育於無痕。在學科教學上取得較好的效果。
作為班主任她工作兢兢業業,培養了一個又一個良好的班集體,以自己實際的行動教育學生,要求學生做到的,她必先做到。扶貧、助殘、救災捐款每回都走在最前面;主動為班級買拖布、毛巾;班裡的髒活、累活帶頭幹,從不袖手旁觀。以公平的制度管理學生,對待學生一視同仁,為學生創造一個平等合理的學習生活氛圍。用持之以恆的勁頭管理班級。
從開學之日起到學期末,每天都堅持晨檢,及時總結學生表現,讓學生交流自己的“成長足跡”,發現問題及時糾正。開展活動,提高學生素質。為提高學生思想道德認識,加強學生道德內化,她利用班隊會,午休中隊會,組織學生學習、學古詩、背成語、誦名言名句,使學生從中領略祖國山川的秀美,感悟人生的真諦,陶冶學生的情操。每名學生都能吟誦古詩幾十首,背名言名句幾十條,成語上百句,形成了本班的特色。
班主任的工作非常細碎又繁瑣,然而沈老師就是在這樣一個平凡的崗位上踏踏實實地做出了不平凡的事,雖然這些事看似普通,但卻是那樣的實實在她十年如一日地用自己的愛心,去熱愛工作、熱愛學生,在教書育人、班級管理、教學改革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先後被評為優秀班主任、教育先進個人。所帶的班級也先後被評為縣區市級先進集體。
在教育中,沈老師深深懂得愛是孩子最寶貴的營養。學生是非常敏感的,可塑性也是非常大的,她們需要的並不多,一個甜甜的微笑、一個輕輕的撫摸,一種讚揚的目光……它都可以使學生認識自己、肯定自己、充滿自信,從而感到快樂和幸福。因此,她每天都以微笑面對孩子,她的微笑就像燦爛的陽光一樣灑向每個學生的心田。“功夫不負有心人。”每個學生在沈老師的愛的撫慰下,個個都從原來的任性、調皮到懂事、健康。她們也給老師回報了十分出色的禮物:凡參加各級各類比賽,均取得非常優異的成績。紮實的教育技能,同樣也贏得學生的無限崇拜與熱愛。
沈老師在與學生一起成長的歲月裡,她尊重每一個學生,關心愛護所有的學生,做到一視同仁,並善於捕捉每一個學生身上的閃亮點,以“成功教育”的教育思想指導自己。春夏秋冬,她一直用自己的愛心、耐心和細心,讓學生在享受著學習時代的樂趣中,健康快樂地成長。
曾有人這樣問她:“對於教師而言,什麼是幸福?”她微笑著回答:“學生的喜歡,家長的信任是一個教師的最大幸福。”在十多年的教學生涯中,很多已上大學或踏上工作崗位的學生,每當節假日來臨時,都會寄來賀卡來問候。沈老師常說:“只有真正付出了愛,才會得到最真摯的回報。”這就是作為一名教師的幸福所在吧!確實,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是無法用學生的考試成績來衡量她的工作,而學生和家長的認可應該是最好的肯定吧!
“用愛心托起明天的太陽”,沈老師是這樣想,也是這樣做的。她說:“我的手掌雖小,但我要盡力托起祖國明天的太陽;我的身軀並不偉岸,但我會努力用愛心撐起這一片藍天。”
教師的個人事蹟材料3
劉洪英,女,1979年9月生,本科學歷。2019年參加工作。入校以來,她一直擔任班主任工作。職業學校的學生多數成績不好,不良習摜較多,做班主任責任重大。一直以來,她嚴於律己,寬以待人,慷慨的給予學生們最需要的表揚、鼓勵和信任,教會學生們先學做人,再學做事,用自己的智慧、品行、修養去教育學生,努力成為一名受學生和家長喜愛的老師。
一、無私奉獻青春,收穫豐碩果實
2019年來,劉老師從一個剛走出校門的年輕教師,帶著滿腔熱情,一路摸索和她的學生們一同成長起來。這些年來,她送走了四屆130多名畢業生,所帶班級囊括了計算機、技工、數控加工和學前教育各個專業。畢業生絕大多數考入了高職院校,並以優異的成績拿到了高校畢業證、參加了工作。數控加工專業的畢業生很多在大連、瀋陽、盤錦、鐵嶺和調兵山本地的數控加工企業從事一線工作,他們工作認真負責,熱愛本職工作,很受用工單位的重視。如07級數控班的陳平在一家國際領先的.機床製造公司——大連的山崎馬紮克(遼寧)有限公司從事裝配機床工作並擔任部門組長;07級數控班張東昇在天津的長城汽車發展的很好。學前教育專業的畢業生則成了鐵嶺和當地著名幼兒園的骨幹力量。學生們能夠學有所用,劉老師也替他們感到高興!
二、貫徹執行“全接納”教育思想,平等對待每一名學生
職業院校的學苗素質參差不齊,劉洪英老師一直把“全接納”教育思想作為班主任工作的思想基礎,不持偏見的欣然接受各類學生,奉獻出最真最純的溫暖和愛。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家庭甚至是一個家族的希望。她深信,任何事情的發生都不是偶然的,學生們之所以有這樣那樣的問題與他們的家庭和學習環境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每帶一屆學生她最先做的事情都是從各方面瞭解學生。透過開家長會、家訪、與科任老師溝通等多種方式。她十分重視家長在學生教育與管理方面的積極作用,尊重每一位家長,虛心聽取家長意見,經常與家長聯絡,反映學生在校存在的問題和取得的進步。這極大地增進了教師和家長的感情,家長和老師站在同一陣線,家校配合效果明顯。
職業學校學生有好多來自單親家庭。劉老師曾經統計過她教過的這幾屆學生,平均每班有4名來自單親家庭。此外,也有孩子從小在爺爺奶奶或姥姥姥爺的身邊長大。缺乏父母關愛的孩子相對比較敏感,對於他們劉老師傾注了更多的熱情。像13學前班教育班的呂詩雅同學,父母都不在身邊,她自己在校住宿,週末去親戚家裡住,很不容易。劉老師每次巡寢都會和舍務老師溝通,瞭解該生的情況,並請她的好朋友多幫助她。平日裡也多對她噓寒問暖,讓她有家的感覺。10學前教育班的住宿生李小玉同學,家在法庫,入學前兩個月父親車禍去世,留下小玉和媽媽、妹妹。劉老師不但在生活上照料她,還總是教育她,在家要聽媽媽話,多幫媽媽幹活,多督促妹妹學習,有問題找老師。
另外,劉老師堅持多坐班,課間也總是和同學們在一起,師生一起探討一下熱門話題;午間多問問吃午飯的情況,提醒注意飲食衛生;給生病的同學買藥送水,關懷備至,營造了了融洽的師生氛圍。尤其是對每屆的住宿生她付出了更多的關愛。學生們多數是獨生子女,剛開始過不慣集體生活。劉老師總利用晚自習時間去巡寢,給他們帶些水果或小食品,坐在宿舍裡和同學們拉拉家常,這樣不但緩解了他們想家的心情,更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為了更有效的做好班級管理,劉老師和全班的每一位同學都加了QQ和微信,時常關注學生們的動態更新,對學生們的任何情緒波動都不會置之不理。
常年堅持不懈的付出贏得了學生們的信任和依賴,也贏得了家長們的一致好評以及學校、教育局的肯定。多年來,劉老師的年終考核連續被評為優秀,並被評為調兵山市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和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個人。
教師的個人事蹟材料4
李琳老師是盈田小學一名優秀的青年教師。自2002年參加工作以來,一直擔任小學語文教學工作,她忠誠於教育事業,始終以一個優秀教師的標準嚴格要求自我,師德高尚,愛崗敬業,勤奮努力,成績卓著,深受學生的愛戴、家長的歡迎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
一、細心關愛,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樂趣
教師對學生的愛源於母愛,勝於母愛。它是放射著人性光芒的理性的愛。老師對學生的這種理性的愛,能喚醒學生身上一切完美的東西,激發他們揚帆前進。比如,她班裡有個女孩學習很好,但是就是不敢在同學面前發言,只要站起來就緊張,一個字也說不出來。同學們都替她著急。她也成了她班有名的“膽小生”。為了幫忙她膽量。李老師經常課上提問這個小女孩,都是些很容易的問題,怕她遇到難題緊張就更不敢說話了。並且私下經常找她談心,鼓勵她。小女孩膽子漸漸大起來,性格也更加開朗了。老師的細心關愛就像溪水的載歌載舞,使鵝卵石臻於完美。
二、耐心教導,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在擔任一線教師的十幾年間,她堅持“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從培養和建立新型師生平等關係入手,尋找學生心靈世界的視窗,在知人的基礎上教書育人,她的學生既不怕她,又格外親近她,有什麼心理話都願意給她說。因此,她的話總能說到學生的心坎上。
“愛是開啟學生心靈的金鑰匙,不能讓一個差生掉隊,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只要對差生有愛心、耐心、恆心,就能……”她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在她的班上有這麼一位學生,她家境不好,成績平平,總是沉默寡言,和別人說話也總是戰戰兢兢,使人看了痛在心裡疼在心上。對她這樣的學生李老師總是給以更多的關心,及時瞭解她生活和學習上的困難。經常利用課餘時間找她談話,給她輔導作業,儘自己的能力去幫助她的學習和生活。漸漸地,她的笑容多了,成績也有了一個質的飛躍。在元旦送給老師的賀卡上她寫著這樣一句平常而發自內心的話:“老師,你就像我的媽媽,我會用努力學習報答您的!”
三、嚴格要求自己,注重師德修養
她在注重教學成績的同時,還著力注重師德教育。教育教學中,她能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處處關心他們、幫助他們,體諒學生的疾苦,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因此,教學和管理始終受到學生的歡迎。師生配合默契,效果自然良好。她愛學生,曾用關懷,讓學生淚流滿面;曾用愛心,去揚起學生心海的風帆。十幾年來,她在不變的工作崗位上,不斷演繹著不變的愛心:有時她把愛心轉化為對學生的尊重,有時她把愛心轉化為對學生的嚴厲,有時又體現在對學生習慣的培養上。她的課,學生沒有坐姿不正的,沒有不思考的,沒有遲到的……她的愛心是真誠、寬容和坦誠,她贏得了所有學生的心。
在日常工作、學習和生活中,她也十分注重“師範”作用,衣著整潔大方,言行規範得體,對待任何學生一視同仁,尤其是對待差生,更是關愛有加。在學生心目中,她為人正直,言行一致,具有強烈的職責心,敬業,嚴厲而又不失同情心,公平且不失靈活性。
馬克思說,人活著是要有點精神追求的。她堅信這句名言。因此,在搞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她還渴望有更多的鍛鍊自己的機會,不斷地完善自己,超越自己。所以從踏入教師行業起,她就用心參加各種講課、評課活動,多次擔任觀摩課、公開課任務,讓自己在教育的舞臺上能有所成就。
李琳老師就是這樣,憑著對事業的.痴心、對學生的愛心、對工作的熱心、對未來的信心,在教育崗位上兢兢業業、無私奉獻,在工作中不斷取得一個個成績。2003年至2008年連續被評為優秀教師,2007年被評為市級教學能手,2008、2009連續兩年參加渭南市“陽光師訓”活動並獲得好評,2010年參加市優質課比賽並獲二等獎,2013年評為小學高階教師,多篇優秀論文在教育刊物上發表,所帶的班級語文成績也一直名列前茅。
李琳老師堅信:成績永遠屬於過去,今後只有不斷地完美自我,才能繼續持續良好的師德師風,在平凡的三講臺,以春蠶的精神、蠟燭的品格,為祖國的未來,儘自己的一份力量與職責,她深信這才是一個優秀人民教師永無止境的奉獻與追求。
教師的個人事蹟材料5
我叫張春強,出生於1981年10月,2005年7月畢業於呼倫貝爾學院,2005年8月參加工作,現任教長勝中學,至今已從教11年,這11年中我一直站在教育工作的前沿,擔任班主任工作。這一路走來,收益良多,今天有幸和大家共同分享。人們把教師稱為“陽關下最崇高的職業”,把教師喻為紅燭,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這就意味著教師必須具備服務精神,奉獻精神,敬業精神和為人師表,以身作則的精神,用我的工作熱情和人格魅力贏得了人們的尊敬、信任。“讓每一位學生享受學習並走向成功”是我事業追求的目標;“學高為師,德高為範”是我的自律信條。
一、愛崗敬業,忠誠黨的教育事業
我是一位普通的鄉鎮中學教師,把工作看成了自己的生命。以《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為準繩,嚴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參加工作以來我一直住學校,11個春夏秋冬和孩子一起學習,一起進步。因為家長放心地把孩子交給了我,就必須擔起這份責任,挑起這副擔子,無愧“人民教師”這一關榮稱號。魚和熊掌不能兼得,我只能捨小家,顧大家。正是因為我的一絲不苟、勤勤懇懇的工作作風,2015年我擔任七年四班班主任工作,七年倆個班數學教學工作,同時還擔任舍務老師和餐廳管理員工作,得到學校領導的肯定和同行的認可。
二、刻苦鑽研,不斷提高綜合素質
課餘時間我總是不斷的學習,教學上,我積極探索教育教學規律,積極運用先進的教學理念來指導學生。我是一名數學老師,每一節課我都要精心準備,讓學生由愛學變成樂學,特別是實行小組合作學習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我身先士卒,讓學生們會學習,愛學習,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教研活動是載體,課改教研是先導。為此,我在所從事的教研工作中積極探索,勤於實踐,做好新課改的模範帶頭人。我身先士卒進行課改,進行“高效課堂”和班級小組化管理,在這方面,我積極觀看各種教學觀摩課和報告會,如聆聽教學專家魏書生和景敏的講座、參加國培課程學習和中小學教師繼續培訓。我都把它做為很好的學習提高的機會。並積極動手撰寫教學論文和教學心得參加各類教學交流活動。
三、愛心育德、引領學生健康成長
參加工作來,我一直擔任班主任工作,我覺得師德之魂在於“愛”,愛是師生交往中的粘合劑,作為班主任,要懂得熱愛學生,因為愛生之心是教育的前題,是教育力量之所在。教師對學生的愛和理解,可以使學生感到溫暖、關懷,可以溝通師生之間的感情。總結多年做班主任工作的體會,我認為:教師的愛應撒在學生集體中,教師的愛應插在學生的心坎上,包括對優等生的培育,對一般生的促進,對特殊生給予的特殊的關懷,對後進生給予的偏愛。
我在實際工作中,時時處處想到學生,每天早晨巡視教室,先看看學生有沒有到齊,遇到天冷或天熱的時候,照料同學們衣服穿得是否合適,學生生病時,及時與家長取的聯絡,領他們去看病,照顧他們的生活,象家長待孩子一樣,平時遇到一些需要和家長溝通的問題,及時主動的和家長取的聯絡。作為班主任,要善於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要善於給他們以信任,引導他們有意識地去發揚優點,克服缺點,揚長避短,從而向好的方面發展。如我班的王鴻飛是個特調皮的學生,對老師有很大的牴觸情緒,我找到他談了多次,發現這位學生比較熱心,抓住這個特點加以鼓勵,他後來成了很好的衛生委員,衛生這一塊我從沒操心過。作為班主任我有意地向學生介紹任課老師的一些優點。如性格、愛好、特長、教育教學方面的成績等,以博得學生對任課老師的尊敬和信任,使他們因尊其師而重其教。同時自己與任課老師密切配合,經常與任課老師取得聯絡,以瞭解學生的特長、愛好,課堂紀律如何,學習態度如何,是否能按時按量完成作業等。對於這些我都要做到心中有數,因為這樣有利於更好的瞭解學生的動向,恰當的抓好班級工作。
班級常規管理是一項整體的育人工程。把學生的積極因素調動起來,才能形成合力,共同構築學生自我管理機制。新學年開始時,我透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和民主選舉,建立一支有管理能力,有責任心的班級領導核心。放手讓他去管理班級,自己多做點“幕後”工作。同時為學生設定多種崗位,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上崗“施政”,有服務同學、鍛鍊自己、表現自己、提高自己的機會。引導學生的行為和品德向更高的層次發展,促使學生透過自我教育、自我調整而不斷成長。
班主任是聯絡學校、家庭、社會的紐帶。所以應該也必須成為學生的朋友。在幾年的班主任工作中與許多學生家長打過交道,可從來沒有和他們紅過臉,無論他們的孩子在學校給帶來多大的麻煩,肚子裡的氣有多少,只要見到家長總是笑臉相迎,從不把氣撒在家長身上,卻是用商量的語氣向他們解釋,與他們交談,商量教育孩子的最佳辦法。從家長口中瞭解學生的資訊,對症下藥,取的了良好的效果。
有風有雨有陽光,有汗有淚有歡笑。由於措施有力,方法得當,我所帶班級多次被評為校“文明班集體”,贏得了學校和家長的一致好評。教育是我終身奉獻的事業,我將以更加踏實的工作作風,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不斷完善自我,不斷超越自我。獻寸心於三尺講臺,忠實於人民教師這一高尚的職業。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作為班主任我更相信學生,尊重學生,我相信每一位學生都有自己的創造強項,每個學生都有一定的長處和閃光點,要善於發現學生的長項,抓住每一個教育良機,適時表揚、鼓勵。體貼後進生,培養他們的自信心、自尊心、自強心,不讓後進生成為掉隊的孤雁。另外,我積極組織開展讀書活動、知識競賽、演講比賽、文娛表演等形式的主題隊會,展示學生各方面的才能,發展個性。讓學生自己組織、自己管理、自己發展,逐步形成一個健康向上、團結協作的班集體。透過開展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優化了班級文化環境,豐富了學生精神生活,促進了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近11年來,無論是教學還是教研,無論是紀律還是成績方面,本人在校、同年級組都位居榜首,贏得了學生和家長的普遍讚譽,多次受到學校領導和的表彰。每次優秀評選都是我未來工作的新的起點,我會不斷完善自身的綜合素質,勤奮工作,開拓進取,為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做出更大的貢獻。
教師的個人事蹟材料6
何昌淑,女,四川華鎣人,中共黨員,1963年11月出生,1982年9月參加工作,現於華鎣市觀音溪初級中學田壩子村小任教。
1982年秋天,年僅18歲的何昌淑,懷著滿腔的熱情,走進大山,走進華鎣市觀音溪初級中學李子埡村小任教。當時那裡的辦學條件極差:海拔1500多米,四面環著高山,終年山風呼嘯,周圍雜草叢生,人煙稀少;不通公路,山路崎嶇難行,從山上到山下的鎮上,來回至少也要6個小時;教學環境簡陋不堪:一間破房屋當教室,講臺是一方凹凸不平的土臺子,黑板坑坑窪窪,早已泛白,加上幾張缺胳膊少腿的桌凳,這便是學校所有的教學設施。對剛步入教壇的何昌淑來說,除了要克服這些困難外,還要面對學生讀書熱情不高、學生家長不願送孩子上學的現實。山裡人不覺得教育很重要。他們認為“讀不讀書都一樣,看著太陽出來,揹著太陽下山,讀書還不如挖山種地”,所以失學兒童很多。這樣的條件,要留住教師,留住教師的心,談何容易!來這裡的老師總是來了即思走,難以安心,呆得最長的不過一年半載,短的只有一兩個月,甚至一個學期會換好幾位老師。缺教師,工作任務當然就重,一個老師常常要教兩三個班——複式教學。
要教書,首先要有學生教。何老師將動員失學兒童復學作為自己的第一項任務,她走社串戶,逐個宣傳動員,儘管道理講了一籮筐,山裡人總是陰沉著臉不理不睬,何老師就軟磨硬泡,一次不行,就去二次,兩次不行,就去三次、四次、五次……村裡老劉的女兒嬌嬌已經十歲了,早過了入學的年齡,但一直沒有上學。何老師三番五次到她家裡去動員,但老劉始終不鬆口。老劉那“女娃家上不上學無所謂”的觀念甚深,再加上家太窮了,負擔嬌嬌上學的費用很困難,所以何老師總也做不通他的工作,幾次都無功而返。一個星期天,何老師又翻過兩座山樑,到老劉家去動員,老劉遠遠看到何老師來了,趕緊把門關上。何老師敲門很久,不見開門,乾脆就在門口蹲了下來。一個小時過去了,兩個小時過去了,三個小時過去了……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門終於開了,何老師的誠心終於感動了老劉,答應第二天就送孩子到學校去。萬事開頭難,在何老師的不懈努力下,村民們陸續將學生送回到學校,空寂的山谷裡又響起了久違的讀書聲。
孩子們返校了,但實際困難又接踵而至。以前的桌凳早已破爛不堪,屋頂年久失修,睛天抬頭透過破洞可以看見藍天白雲,雨天水珠穿過漏瓦灑向學生課桌,師生只好戴著斗笠上課。一個個斗笠,匯成了山村教育最獨特的風景線,可這風景不但不能令人興奮,卻只有心酸!
孩子們總不能一直這樣上課吧?何老師暗暗打定主意,要迅速改變這個情形。於是,她多方求援,找來材料,請來工匠,發動學生和家長充當幫手,自己也挽上袖子,與大家一起動手修桌凳,上房補屋頂。一個星期後,桌凳修好了,屋頂漏洞補上了,操場平整了,孩子們終於可以正常上課了,何老師累得消瘦了一圈,可她卻開心地笑了。
李子埡村幅員面積廣,學生居住分散,要到校讀書,大都需要翻過一座座山嶺,淌過一條條大大小小的溪河。每當春夏時節,山洪咆哮,河水暴漲。學生的安全揪緊了何昌淑老師的心。每天,她早早地守候在河邊,將學生一個一個背過河,背了這個社的學生,又步行很遠去背那個社的,直到把所有學生都背過河,才安心上課。放學後,又將他們背過去。常常累得腰痠背痛,甚至有幾次,她自己差點被急流沖走。但看到孩子們快快樂樂學習、健健康康成長,她打心眼裡覺得高興。
一到冬季,漫天大雪,寒風凜冽,教室四壁透風,孩子們凍得直打哆嗦。何老師看在眼裡、急在心頭,她毫不猶豫地拿出自己微薄的工資(當時她的工資每月只有幾十元錢),買來比較厚的透明薄膜,將牆壁透風處一一釘上。課餘,她組織孩子們從山裡拾來乾柴,上課前,讓孩子們將柴禾燒一下,待濃煙過後,將火炭放進準備好的爛瓷盅裡,吊在課桌下取暖。
教師的個人事蹟材料7
曾文忠同志忠誠黨的教育事業,師德高尚,模範履行教師職責,熱愛學生,團結同志,忘我工作,無私奉獻,為我國少數民族地區的教育事業嘔心瀝血,教育、教學成效顯著,是位德才兼備的優秀教師。
一、踏遍黎村苗寨,心繫窮鄉孩子。
曾文忠同志1990年以優異的成績從師專畢業後,主動要求到偏僻的黎、苗居地瓊中縣紅島中學任教,把自己最寶貴的青春年華獻給了山區的教育事業。為了黎、苗同胞的孩子不失學,曾老師的足跡踏遍了這裡的每一個黎村苗寨。有一次,當他聽說一名苗族學生輟學回家準備成親時,立即連夜走了三十幾裡山路趕到苗寨,勸說家長,讓孩子回校上學。為了提高黎苗同胞的科學文化素質,曾老師不計任何報酬的為他們補課。他還多次從自己微薄的工資裡擠出錢來,為貧困的學生交學費、買學習用品…。曾老師那無私奉獻的品德受到當地黎、苗同胞的一致讚譽。
二、甘當配角,無私奉獻。
曾文忠同志1993年底調入三亞市藤橋中學從事實驗教學工作。眾所周知,化學、生物實驗工作又髒又累,還經常與有毒、有害物質接觸,待遇又低。但曾老師不計個人得失,為儘快改變農村學校實驗教學的落後面貌,他超負荷地工作,一人兼全校化學、生物實驗室管理和全校的實驗教學任務。他白天在舊倉庫裡尋找儀器藥品,晚上在實驗室鑑定、提純試劑;他利用節假日和中午休息時間準備儀器藥品,利用晚上時間給學生上分組實驗課。在短時間內,使藤橋中學的化學實驗開出率達到100%。1994年,在全省普及實驗教學檢查中,藤橋中學獲得99分的好成績,列全市第一名,並受到省教育廳的表彰獎勵。1998年,全市教學評估檢查中,藤橋中學實驗教學部分列全市第一名。
三、製作教具,服務教學。
為改變農村學校實驗室缺乏實驗器材的狀況,曾老師認真研究實驗教學大綱,鑽研如何運用不同的教具突出課堂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他認為透過自己製作教具,是解決農村學校實驗器材缺乏的好方法,他為此寫下了十幾萬字的實驗筆記和教具改進資料。並放棄休息時間,走街串巷,尋找有用的實驗器材替代品,製作了一大批教具運用於課堂教學中,為學校節省了大筆資金。他還積極指導青年教師運用現代教學技術開展課堂教學,他製作的幻燈投影片“實驗室製取氫氣並還原氧化銅”榮獲省電教教材評比三等獎。幾年來,曾老師製作的教具榮獲省級獎1項,市級獎9項。
四、積極探索,勇於創新。
曾老師積極投身於教研、教改實踐,潛心研究教材教法,大膽進行實驗教學改革,銳意進取,不斷創新。他在長期的實驗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了“實驗引導探索教學法”和“問題模式教學法”等許多寶貴的教學經驗,他率先進行實驗綜合能力考核,注重學生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培養,受到全國中學化學教育學會的重視。曾老師善於在教學實驗中總結經驗,並將經驗上升到理論高度用於指導教學。他的論文“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淺談”入選“如何實施素質教育”大型學術文庫,受到教育專家的充分肯定。93年以來,曾老師撰寫了大量的教育教學論文,共有25篇獲獎或發表,其中國家級6篇,省級獎11篇,市級獎7篇。
五、實施素質教育,服務農村經濟。
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曾老師在完成常規教學任務的同時,積極組織學生開展課外科技活動,服務當地農村經濟建設。為配合農技部門推廣水稻拋秧新技術,他利用節假日,輔導學生進行拋秧、插秧的對比實驗,調查結果使當地農民放心採用拋秧技術,促進了當地糧食的大幅增長。為指導農民科學施肥,曾老師不辭辛勞,奔波於藤橋的各個田間地頭,義務幫助農民分析土壤成份,指導農民改良土壤,受到農民的普遍歡迎。10年來,曾老師輔導學生科技專案共獲得各種獎勵30項,其中國家級3項,省級16項,市級11項。
由於曾文忠同志各方面的突出表現,他先後榮獲“海南省優秀教師”、“三亞十大傑出青年”、“海南省優秀科技輔導教師”等光榮稱號。
教師的個人事蹟材料8
她忠誠黨的教育事業,愛崗敬業,愛生如子,多年來一直從事教學一線工作,為人誠實厚道,贏得了領導同事的信任和家長學生的好評。
2007年4月她被巴彥淖爾市教育局評為市級數學學科帶頭人,同年被巴彥淖爾市市政府評為市級優秀骨幹教師。2015年10月被評為巴市電化教學能手,2016年6月在全旗初中數學教師教學能手賽中被旗教育局評為數學學科優秀教學能手。她學為人師,行為示範。她叫樸秋華。
她每天清晨會提前半小時到校,風雨無阻,寒暑交替,始終如一。課間或晚自習義務給學生解疑答惑,從不推辭。她所帶班級管理到位,精益求精。三尺講臺不大,但教師的責任重大。她對得起家長和學生,對得起領導和學校。她將小組合作學習和導學案教學相結合。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注重學生學習能力和數學思維品質的培養。每節課都很出彩;每節課都有亮點;每節課都有創新。因此,她所帶班級的數學成績常常名列前茅,充分發揮了教師的先鋒模範作用。
一份春華,一份秋實,在教書育人的道路上潘海春老師付出的是辛勤的汗水,收穫的卻是累累碩果。她用愛教化學生,她用情感化學生。讓“愛崗敬業”的稱號在她身上閃閃發光。
教師的個人事蹟材料9
自95年參加工作以來,我始終在農村中學執教。作為一名教師,我懂得自己身上所承擔的責任,因此,工作的每一天都不敢怠慢。25年來,我忠於黨的教育事業,時刻用一顆火熱的心,熱愛關心每一個學生,以身立教、以行垂範、愛崗敬業、無私奉獻。
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原有的生活節奏,也改變了學校的學習生活。在這個特殊時期,我除了負責學校整體疫情防控工作外,還擔任初二及初三年級的道德與法治課教學工作。與學生在校相比,透過直播形式為學生上課,工作量明顯的增加了不少。特別是初三年級學生馬上就要面臨中考,怎樣讓學生每節課都有收穫是我一直思考的問題。
為了讓自己的每節課都能夠達到精講精練的效果,我除了認真備課外,還要細細研讀市裡推送的每一節名師的課,並觀看區裡骨幹教師的專題講座,由此查漏補缺,使自己的課堂時效性達到最大化。但即使這樣,也難免有些學生因為居家時沒有人監管,導致學習效率低下。怎麼辦呢?特別是臨近中考還只有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如何調動起這些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成了我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好在班裡總有這樣的學生:“老師,今天的課我覺得還有些問題不太理解,今天晚上咱們約約唄”。最初是這樣的學習比較不錯的學生利用晚上休息的時間主動和我相約,透過直播的形式解決他們學習中遇到的一些難題。受此啟發,每當這樣的學生再約我時,我就會在班級群裡發訊息:“今晚某某同學約我講……問題,有沒有一起約的”。這樣讓一部分存在相同問題的學生可以一起聽聽,更主要的是讓那些學習積極性不高的學生有緊迫感,讓他們知道即使是休息時間,也有很多同學在努力學習。
幾次之後,我就發現每天晚上線上聽講的學生已經由最初的個別同學發展到十幾個學生一起聽課;
由最初的基礎較好的同學約我,發展到最後每晚都成為基礎差的學生的專場……我們師生每晚都會相約,每次一個多小時,白天忙著備課、上課,晚上再輔導那麼長時間,還要解決個別學生心理問題,給學生鼓勁……有時我也會感覺精力真的有些不夠。每每這個時候,我總會小心翼翼地問學生:“孩兒們,今晚還約嗎?”可每次學生都會說:“老師,約吧”。就這樣,我們一直堅持到中考的前一天。成績下發之日,我讓學生們分享一下收穫的喜悅:“哇,我政治98”“啊,我考了100”“太高興了,我竟然考90多分……”看著學生們紛紛傳來的喜訊,我覺得付出的一切都值了。
“別耽誤別人家孩子”,這是我剛剛走上教育工作崗位時,我的父母對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是啊,我的教育生涯可以很長,但每個孩子的初中生活卻只有三年,他們的學習生涯是不可選擇的。我可不想因為自己的失誤去改寫他們的人生。因此,只有更努力地工作,才能讓家長滿意,才能使更多的孩子優秀。
教師的個人事蹟材料10
鄧紅梅同志忠誠黨的教育事業,愛崗敬業,為人師表,熱愛學生。工作認真負責,求實創新,教學成績優秀。長期從事德育工作,關心愛護學生,德育工作經驗豐富。多次被市、區、校評為“模範班主任”、“優秀輔導員”、“優秀教師”和“優秀共產黨員”,是一位德才兼備的好教師。
一、紮根農村,奉獻青春
1996年8月,鄧紅梅同志被分配到楊家浩小學工作。她懷著對教育事業的執著踏上了農村教育的征程,嘔心泣血,勤奮工作,課堂上一縷縷師生情結,生活上一幕幕母子關愛,學生與她結下了深厚感情。她每天上下班要往返近10公里路程,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有人多次問她:你怎麼不調進城裡?但她坦誠地說:“我捨不得這裡的孩子。”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樣一干就是11年,她把最寶貴的青春獻給了農村的教育事業。
二、矢忠教育,盡顯光輝
鄧紅梅同志以事業為榮,以學校為家,以他人為友。工作中虛心求教,鍛鍊教學基本功,提升教育水平,最佳化教學行為。她勤於課改,潛心教研,以對學生的學習行為指導為基礎,以培育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堅持教書育人相結合。課堂上,最佳化教育資源,突出學生主體地位,課外開展豐富的實踐活動。堅持面向全體,注重個性,因材施教,促進學生和諧發展。多年來,她的教學成績優異,撰寫的多篇論文在市、區級刊物上發表,優質課競教也在區、校贏得好評。
鄧紅梅同志擔任教務員,帶頭上好研究課、示範課,與教師一道學習理論、鑽研教材、勤於實踐、最佳化教學、強化科研、擴大交流、注重反思。在她的指導下,許多教師成長為教學骨幹。
三、德育引領、率先垂範
鄧紅梅同志擔任班主任工作11年,期間兼任大隊輔導員三年,她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德育經驗豐富。她嚴以律己,言行舉止堪為表率。在班集管理中,她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集體與個別教育相結合,從實際出發,從常規入手,以活動為載體,培養班級幹部,營造優良班風,培養學生良好品質和健全人格。她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尊重信任,因勢利導,幫助後進學生,引導問題學生,關愛留守學生,資助貧困學生,努力為學生排憂解難,師生關係和諧。多年來,她所帶的班級經常在學校運動會、藝術節、社會實踐活動和各類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多次被評為區、校“先進班集體”,許多學生被評為市、區“三好學生”和“優秀學生幹部”。
四、播灑愛心、鑄就師魂
鄧紅梅同志經常說:“教育事業就是愛心事業”。學生成了她生命中不可分割的朋友與夥伴,她與學生朝夕相處,歡度節日,分享快樂。她不辭辛勞,足跡踏遍每一個村落,為學生補課,送學生回家,為學生買學習用品,與家長談心,她體會到只有在愛心的澆灌下學生才能健康成長。1999年秋季,她班上來了一位學生叫盧存林,母親離家出走,父親體弱多病,家境十分貧寒,學校免費讓他讀完了小學。百般無奈的父親苦於生計,沒有能力供他上初中。在愛心的驅使下,鄧紅梅同志下定決心要幫助他繼續學業,從那時起,她就包攬了盧存林的全部學習和生活費用。初中畢業後,鄧紅梅同志為他聯絡了一所職業技術學校,送他報名,繳清一切學習費用後,每月還要負擔幾百元的生活費。為了顧及家人的感受,鄧紅梅同志只有獨自承受著經濟的壓力,倍加節省自己的開支,就連兒子過生日,也只是花費幾元錢買上一件小禮物,每每想到這些,她都會偷偷地流淚。儘管如此,她沒有退縮,反而更加堅強。有人計算過,照這樣下去,盧存林完成學業,至少要花去她好幾萬元,這對於一個普遍家庭、一位平凡的女性,可不是一個小的付出,但是她堅持了四年,而且還會繼續堅持下去。
鄧紅梅同志勤勤懇懇地工作,孜孜不倦地追求,她把自己的愛心和青春獻給了農村的教育事業,她用愛心詮釋了教育的真諦,充分展現了新時期人民教師和共產黨員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