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鄉村振興觀摩後點評發言稿(通用5篇)

鄉鎮鄉村振興觀摩後點評發言稿(通用5篇)

  在快速變化和不斷變革的新時代,接觸並使用發言稿的人越來越多,好的發言稿可以引導聽眾,使聽眾能更好地理解演講的內容。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好一份發言稿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鄉鎮鄉村振興觀摩後點評發言稿(通用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鄉鎮鄉村振興觀摩後點評發言稿1

xxx:

  近年來,XXX市越城區把加強黨的領導、深化“契約化”共建貫穿城市基層治理全過程,積極開展“五星達標、和美家園”爭創活動,走出了一條以和諧、品質、活力為核心的中心城區基層治理新路。

  握緊合力,構建大黨建格局?

  “過去聯絡駐地單位,總得講人情、刷臉面,現在駐地單位都會主動和我們聯絡,詢問需求,一起商量舉辦活動。城市基層治理中的許多難題都迎刃而解了。”一位街道黨工委書記感嘆。

  該區確立“大黨建”理念,把加強城市基層黨建納入整體工作部署和黨的建設總規劃,黨建與發展、治理協同推進。全面推進街道“大工委”、社群“大黨委”制,配強基層黨建工作力量,讓共建單位成員成為街道黨工委成員、社群黨委成員,確保街道社群黨組織有能力協調各方。如今,全區已有近300名駐區單位黨組織負責人被吸納為街道、社群黨(工)委兼職副書記或委員,定期參加區域居民群眾關心的重大問題研討。

  黨建引領,打造五星社群

  在該區東浦街道,有一處遠近聞名的建築“紅立方”黨建綜合體。“紅立方”擁有黨群服務中心、四個平臺綜合資訊指揮室、便民服務中心及商業休閒中心4大功能區,集黨建、政務、服務、商貿、休閒於一體,形成黨建工作最大合力,深化大黨建格局。像這樣的“紅立方”,越城區街道層面已有7個、社群黨群服務中心已有79個。

  作為紹興市主城區,越城區共有 0 個城市社群,建有社群基層黨組織452個。去年以來,該區突出黨的領導,以開展五星達標、和美家園爭創為載體,實施黨建、民主、文明、和諧、美麗五星聯創,每顆星下都制定4條星級標準與4條底線標準,形成20有20無的建立體系。該區細化組織、宣傳、政法等 7個區級部門建立責任,實施組織創新、網格管理和社群幹部激勵等7項機制,形成區、街、社三級聯動體系,規範社群工作內容,定期清理規範各類社群證明,構建合力推進機制。

  走進“五星和美”建立社群,會發現原先櫃檯式的接待視窗與工作人員都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社群客廳,實現了前臺一口受理、後臺協同辦理。前臺兩位全科社工,精通民政、養老等各項工作辦理,其餘社群幹部有更多時間精力走進網格、深入群眾。該區還在五星和美建立社群探索民生實事票決制,專案從群眾中來,由群眾選、社群辦、群眾評,突出為民辦實事、辦好事,實現黨組織主導下的居民自治、協商民主。

  契約共建,共創和美家園

  目前,該區府山街道黨工委舉行了一場特殊的拍賣儀式。講解、舉牌、敲拍賣槌,儀式現場拍賣的不是物品,而是來自街道與社群的 7個契約化黨建共建專案,競拍者是街道轄區裡80餘家共建單位黨組織的代表。

  拍賣式的專案共建,建立在選單式雙向選擇機制之上。去年以來,該區透過在街道黨工委與轄區單位黨組織之間,成立契約化黨建共建聯盟,各個街道梳理活動場地、公益資金等236項資源,形成4大類 5組雙向服務選單,共建各方按需點單、拍賣認領並開展精準服務,打破了社群與契約單位間資源壁壘。政府中心工作也被納入契約範圍,進行專案化管理。在蕺山社群,多年來管道逢雨必堵、汙水橫流。社群黨支部聯合市排水公司、區住建局等共建單位黨組織,實施“雨汙分流、汙水進網”改造專案,解決了這個老大難問題。據統計,近年來實施類似的共建專案已達3 6個。

  目前,該區近4000名機關幹部、醫生、教師黨員與所在社群黨組織簽訂了黨建共建協議,並在社群黨建契約選單中選取力所能及的服務,承諾一同參與社群治理,實現了由組織協議到人人契約的跨越。

  鄉鎮鄉村振興觀摩後點評發言稿2

xxx:

  接續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要立足區情,順勢而為,以人民為中心,加強實現鄉村振興的系統性政策設計,統籌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舉措的落實。

  一、銜接什麼。思想認識銜接。

  精準脫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攻堅戰,鄉村振興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戰略,兩者協調推進、有機銜接,對於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意義重大。政策舉措銜接。保證脫貧攻堅政策措施的穩定,嚴格落實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是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的關鍵。要按照“七個一批”“三個加大力度”總體要求,做好在產業、就業、住房、生態、健康、醫療、綜合保障等各個領域系列政策措施的銜接;

  做好貧困村“五通七有”及未竣工重大專案的銜接;

  做好從全面脫貧到以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為總要求,以推動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和組織振興為路徑的鄉村發展戰略的銜接等,保證脫貧政策的穩定性、持續性、系統性。目標任務銜接。脫貧攻堅的目標是:20xx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任務是,到20xx年,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

  到20xx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

  到20xx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現在,脫貧攻堅戰勝利在望,脫貧之後怎麼幹?就是要在總結脫貧經驗基礎上,作出階段性謀劃,形成長效機制,為鄉村全面振興奠定基礎。

  二、誰來銜接。堅持黨的領導。

  堅持黨的領導是鄉村振興的根本政治保證。農村是黨執政的根基所在,是黨工作的重要陣地,要堅持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引導群眾堅定不移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確保基層黨組織真正成為群眾脫貧致富“主心骨”。沒有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就無從談起。發揮社會力量。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全社會共同責任,需社會各方參與,共同實施。要立足實際,因地制宜,乘勢而上,主動作為,運用市場思維,依靠市場力量,整合社會資源,最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接續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緊緊依靠群眾。發揮群眾的主體作用,組織群眾、依靠群眾,推進鄉村振興。依託駐村工作隊、“民族團結一家親”結親幹部等力量,始終把群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服務群眾、引領群眾,充分調動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推動黨中央鄉村振興戰略的決策部署落實落細落出成效。

  三、怎麼銜接。

  深化改革努力創新,讓農業強起來。堅持城鄉規劃頂層設計,加快形成南北協調聯動、城鎮鄉村統籌推進的城鄉融合發展空間格局。牢固樹立可持續發展思想,推動特色小城鎮建設;堅持農村農業優先發展,補齊鄉村基礎設施和鄉村民生問題短板;建立城鄉融合的要素有序流動機制,深化農村土地集體產權及土地承包經營權制度改革,最佳化配置農村土地和勞動資源。

  引進商業資本扶持農業,增強鄉村振興的人才支撐,建立創新創業激勵機制,推動實現人才、資本、技術、土地等要素城鄉之間深度融合。加快產業融合發展,讓農民富起來。“產業興旺,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我們應發揮資源稟賦,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推動農業產業最佳化升級,產業帶就業,讓農民錢袋子鼓起來。深入推進“網際網路+”現代農業,大力發展休閒農業和農村電商,推進農業與旅遊、文化、教育、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數字農業、智慧農業,大力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接續脫貧攻堅中形成的成熟經驗,比如一縣一特、一鄉一業、一村一品,建立特色產業叢集,延伸農業產業鏈,構建產業品牌體系,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業,讓更多農民乘上戰略的致富快車。推動美麗鄉村建設,讓農村美起來。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實現產業與生態的雙贏。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因地制宜,推動庭院改造,科學劃定畜禽養殖禁養區,防治畜禽養殖汙染;加快小型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夯實農業發展基礎,為農民增收創造條件;規範土地流轉和農田棚舍整治,讓農村環境一天比一天美。同時,鄉村的美麗還體現在農民的精神面貌上。要大力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推進農村移風易俗,維護意識形態領域安全,倡導各族群眾自覺維護民族團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振農民精氣神,增強群眾凝聚力,孕育社會好風尚,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

  鄉鎮鄉村振興觀摩後點評發言稿3

xxx: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必由之路。我們榆坊村是典型的三弱二多一不強村,即:產業發展薄弱,基礎設施弱,集體經濟弱,低收入人口多,社會矛盾多,基層組織力不強。從我到榆坊村任第一書記的第一天起,就在思考如何使榆坊村集體經濟壯大藍圖得以實現。我認為:

  一是必須選優配強帶頭人。首先要配齊配強村“兩委”班子。一個好的帶頭人,往往能抓出一個好班子、帶出一支好隊伍,建設一個好村子,所以需要一個眼界寬、能力強、素質好、呼聲高的“能人”“強人”選到支部書記、村委主任的崗位上來,特別是將熱心家鄉建設的致富帶頭人選進班子。其次要加強教育培訓。加大對村“兩委”幹部、創業致富帶頭人進行多層次培訓,讓他們到黨校學理論、到示範基地學技能、到先進村學本領、到發達地區取真經,請專家到實地指導培訓,進一步開闊眼界、尋找差距,理清思路、提升能力。

  二是必須加大扶持力度。首先用地方面,對留有林地和建設用地的榆坊村,可以透過劃撥等方式提供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統一規劃建設,用於商業開發經營,壯大集體經濟實力。其次金融方面,積極引導涉農金融機構向農村延伸服務鏈條,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把榆坊村作為徵信單位,納入評級授信範圍,給予信貸支援,放寬信貸利率和貸款期限,為進一步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融資造血。

  三是必須加強監督管理。首先是統一思想,針對目前村幹部不願發展、不會發展、不敢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現狀,我們找準問題、研究思路,引導基層幹部破除“等、靠、要”思想,解決畏難情緒,增加主動擔當、主動發展的意識,在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方面不斷創新突破。其次是嚴格考核,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納入村幹部考核評價和激勵約束機制,把集體經濟專案培育、集體資產保值增值、股權經營收益等作為重點考核內容,建立績酬相符的激勵機制,增強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內生活力。最後是規範管理,強化集體“三資”管理,推進村級集體“三資”管理經常化、規範化、制度化,管好、用好、做好“三資”,確保“三資”安全。

  鄉鎮鄉村振興觀摩後點評發言稿4

xxx:

  我們xx村位於xx縣xx鎮西部,臨近320國道,距離縣城25公里,耕地面積2957。12畝,林地1620畝,被撫河和xx河環繞,“出門都是橋,雨季坐水牢”是xx村的生動寫照。如何擺脫劣勢、發揮優勢,帶領xx村民一起致富,是我到這裡任第一書記的首要任務。駐村期間,我帶領駐村隊員經常與村“兩委”幹部、老黨員、老幹部、在家在外鄉賢交流座談。結合xx村的實際,我主要從這幾個方面發力,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助力鄉村振興。

  因地制宜,盤活特色林下經濟。計劃在200餘畝櫻花基地上,發展林下經濟,種植特色南瓜,預計畝產可以達到3000斤,按市價0。7元/斤計算,產值可達42萬元,帶動周邊群眾務工150餘人次,僅此一項可為村級集體經濟增收5萬餘元。在1307。4畝生態公益林中,我們探索發展喜蔭經濟作物種植,如試栽種獼猴桃、八月瓜等特色水果,黃精、金銀花、麥冬等中藥材,為農業增效開闢出新路徑。

  築巢引鳳,打造高效設施農業。我們利用產業發展資金45萬元興建20噸蔬菜保鮮庫及400平方米的配套分揀包裝車間,透過資產固化形式,壯大村級集體資產,同時引進外商投資400餘萬元新建聯棟蔬菜大棚100畝,改變村級原有產業結構,拓寬農民增收渠道,續寫“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的新篇章。

  以農為本,紮實推進鄉村建設。落實農民主體地位,提升村民理事會自治能力、激發鄉賢引領作用。堅持規劃先行、依規建設的原則,紮實推進“廁所革命”,對全村501戶進行逐戶排查,配合鎮村幹部對不符合要求的衛生廁所進行分類指導,限期整治。同時加大村莊環境整治力度,截止11月15日村莊環境整治面積達12000平方,路面硬化2000米,以曹家組為核心,打造400畝森林公園,不斷提升農村人居環境。用實幹擔當,描繪農村強、農村美、農民富的時代新畫卷。

  鄉鎮鄉村振興觀摩後點評發言稿5

xxx: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必由之路,抓住產業發展就抓住了村級集體經濟的“牛鼻子”。作為市科技局駐xx縣xx鎮xx村的第一書記,我將充分發揮部門優勢,在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方面,貢獻“科技”力量。

  堅持黨建引領,樹立產業發展信心。長期以來,xx村村級集體經濟薄弱,沒有主導產業的支撐,許多村民都外出打工。入駐伊始,我們就把發展村級集體經濟作為駐村工作的“一號工程”,確立村黨支部在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工作中的引領作用,明確村黨支部書記是第一責任人,駐村第一書記負責加強協同指導,實行“雙書記”聯動推進,探索“黨建+科技+產業”新發展模式,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共同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出謀劃策。

  深入調研論證,理清產業發展思路。2020年,xx村向上級部門爭取到50萬資金用於發展竹蓀菇種植,當年建棚當年實現產出,極大提振村集體發展產業的信心。為進一步做大做強村集體產業,我們深入安徽、廣東等地進行市場調研和考察、同時邀請市農科所技術團隊來xx村實地考察指導,確立了羊肚菌種植和竹蓀菇種植“雙輪驅動”發展模式。針對竹蓀菇和羊肚菌採摘後的空隙,又可種植萵筍、西瓜等其他經濟作物,提高流轉土地的綜合利用率,打造“迴圈經濟”,實現土地保值增值,促進村級集體經濟增收。2021年xx村村級集體經濟收入預計能突破100萬,其中竹蓀菇種植銷售收入有70多萬,輪種的萵筍預計產值有30多萬,帶動周邊58戶農戶就業(包括23戶脫貧戶),戶均增收8000元左右。

  強化科技支撐,增強產業發展動力。村集體經濟發展關鍵在產業、核心是技術、發展靠人才。羊肚菌、竹蓀菇種植雖具有高附加值,但也存在高投入風險,為降低種植風險,我們多次赴市農科所溝通對接,就種植條件要求、技術要點、主要存在的風險、具體防範舉措等各方面進行深入交流探討,經多方協調,爭取到市農科所技術團隊的支援。我們堅持以技術需求為導向,深化人才引入機制,採取“產、學、研”一體化的合作模式,吸引了市農科所科技特派員人才團隊全面參與xx村竹蓀菇和羊肚菌種植產業發展。有了技術團隊的強力支撐,發展就更有底氣。截至目前,xx村已經投入100餘萬元資金用於羊肚菌和竹蓀菇的種植,在科技特派員的指導下,已經搭建了170多個設施大棚,引入了滴灌、物聯網溫溼度自動檢測等先進系統,微耕機、培土機、開溝機等現代化裝置,提高了羊肚菌和竹蓀菇的現代化種植水平,為壯大xx村村集體經濟發展注入強大科技支撐。預計2022年xx村集體經濟收入能突破200萬元,帶動當地82戶農戶就業。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