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家教發言稿(精選12篇)
家風家教發言稿(精選12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發言稿應用範圍愈來愈廣泛,發言稿是在一定的場合,面對一定的聽眾,發言人圍繞著主題講話的文稿。怎樣寫發言稿才能更好地發揮其做用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家風家教發言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風家教發言稿 篇1
家風家訓就在父母的言行裡,它充滿正能量。記得小時候,我揹著書包去讀書,爸媽交代的就是:要聽老師的話,不要和同學打架,別人的東西不能拿。他們還告訴我在外邊碰到長輩一定要叫人,小一點的叫哥哥、姐姐;大一點叫叔叔、阿姨,老一點的叫爺爺、奶奶等。禮貌、友愛、誠實是爸媽教育的主要內容,也是家風的一個體現吧。
記得有一次和同學打架,老師告訴了爸媽,爸媽一個勁的賠不是,還讓老師儘量管我,不乖就打。所以如果在外面我被欺負,一般情況下我不敢跟家裡人說,因為一說,爸媽都會馬上責備我:“一個巴掌拍不響,你肯定也惹人家了!”出了問題,首先要從自身找原因——這對我的影響確實很大!平民百姓家的家風大多充滿正能量,是要把孩子培養成好人、老實人,誠實做人,老實做事,還要尊敬長輩。教育我們做一個出淤泥而不染的“蓮”。好的家風就是一所好學校。現實在平時的學校教育中,家風體現在孩子的言行之中,我們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這個孩子有家教,那個孩子沒家教。家教也是一個家風的體現,它是透過孩子的言行表現出來了。
大凡家庭教育良好的家庭,孩子的行為習慣作為學校是不大需要操心的,因為家長在平時的一言一行中已經幫學校教育好了。當然也有一些家庭教育,家風不怎麼的家庭,表現在孩子也是很難管理和教育的物件。有的時候甚至家長也拿他沒有辦法。家風雖然是一些道德教育、禮貌教育、規矩教育,它就是對我們的一種規範、一種風氣、一種文化,好家風就是一所好學校。家風教育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手段。“培育好的‘家風’,也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手段。”“家風”不僅是一種規範、一種風氣、一種文化,也是主流道德價值觀大眾化最有效、最簡潔的途徑。“對於一個小學生來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可能還難以真正的理解和領會,但透過挖掘學生‘家風’中的優良因素,將核心價值觀融入其中,可以讓每一位學生透過耳濡目染,學習和傳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精髓。”學校有責任有義務為家風傳承做貢獻。“家風是一種無言的教育,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的心靈,塑造孩子的人格。學校可以把家風教育與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合起來,融入中小學教育全過程、各方面,發揮家庭教育在學生成長中的重要作用。
教育局將組織各校開展說說我家家風”、“家風故事”、“我理想的家風”、“家風助我成長”、“父母教會我??”等為內容的主題活動,開展“好家風、好家訓”徵文比賽與演講比賽。要求各校組織開展“好家風、好家訓”家庭教育大課堂活動。傳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弘揚社會正能量,也使家長們更加註重自身修養的提升,透過活動要讓學生知曉家風家訓,圍繞傳承好家訓、培育好家風、共築“中國夢”,切實加強家校聯絡,強化“感恩父母,對父母負責”的意識”,為孩子的健康成長營造了良好的家庭環境。
家風家教發言稿 篇2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家的家規,最為明顯的當數孩子父親這一輩人了,作為一個大家族都有族譜家堂,每一位晚輩都要銘記家規家訓,如有違反就按家規處理,一但動用家規,事情就嚴重了!到孩子們這一輩成為家裡年長時,家規已經不再是那麼死板生硬的規矩了,多數都是以孝道、禮數為主了。孩子家最最看中的當然是孝道里的------順,百孝順為先。這句話成了孩子的口頭禪,也就成了孩子家能夠稱得上的家規家訓了。
從小孩子他爺爺就教孩子要有孝心,要尊老愛幼,他們自己也在身體力行的為孩子做著榜樣,耳燻目染的孩子也道沒覺得這是家規,自然的孩子做著心裡舒暢的事,這道成了村裡的大孝子了。老人們都拿孩子來教育他們的晚輩。孩子們家家口算得上村裡的大家庭了,上下四世從沒分家,孩子們合住在十間平房,一個大院子裡。十多年來一直其樂融融,在村裡傳為佳話。爸爸是山東人,不喜歡甜食,但對外婆做的菜從來不挑剔,總是裝作很愛吃的樣子。媽媽現在還經常講起外婆給爸爸吃桂圓肉的故事,那是爸爸第一次見丈母孃,外婆按紹興習俗給爸爸做了一大碗桂圓肉,放了很多糖,爸爸咬著牙吃下,外婆以為爸爸喜歡吃,以後經常給他做,一吃就是兩年多,直吃得爸爸哭笑不得。每次家裡有重大事項需要討論,開始大家嘰嘰喳喳發表意見,實在不能統一,最後大多是聽外公外婆的,用爸爸的話說,這就叫百孝順為先。
外公外婆年紀大了,有時會因為小事爭吵起來,爸爸媽媽總是耐心勸說,從不頂撞他們,即使有時外公外婆看上去很沒有道理,爸爸媽媽也沒有絲毫責怪他們的意思。爸爸總是說,孝順孝敬,沒有順就沒有敬,哪來孝啊?對長輩首先是順從,要讓他們順心,感覺到被人尊重,只要不是原則性的大問題,儘可以由著他們來。爸爸還常說,孝敬無底線,就是說對大人盡孝道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沒有終點,只有起點。
“百孝順為先”,“孝敬無底線”,孩子要牢牢記住這幾句話,把它作為孩子們的家風家訓,來以身作則的教育好孩子的孩子和孫子、孫女。讓他們從小就薰陶在這個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大家庭裡。讓他們以孩子為榮,孩子也以他們為傲!孩子還要把這幾句話告訴其他和孩子一樣成為家長的人們,不要嬌縱晚輩,時刻以規矩束縛著他們,這樣他們才能茁壯成長,成為祖國需要的棟樑,去實現孩子們共同的中國夢!
說起家風家訓,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可沒少收集於此有關的故事。它們和現在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許多相似之處,但社會的大目標總是感覺離我們這個小家有點距離,在這小家庭裡家風家訓好像離我們更近一些,更有感觸吧!
在孩子還上幼兒園的時候,爸爸就已經為孩子們制定好了家訓。一共分為五條:1、不許說髒話;2、要勤儉節約;3、全家人要和睦相處;4、自己的事情自己做;5、人人平等。家風是尊敬長輩。家庭成員都要嚴格按照這個生活。
實施的過程中難免家庭成員的輩分搞的一塌糊塗,比如有一次,兒子從幼兒園回家,一進門就朝著奶奶大聲嚷嚷,讓我和他爸覺得這孩子對長輩沒有禮貌,可奶奶卻覺得孫子一回來首先想到的是和奶奶打招呼!我們認為無需那麼大聲,奶奶卻說她老了,不大聲她聽不到。最後我兒子卻說了句-----“到底你們讓我怎麼做?”,也是我們沒有明確的要求,只是在一個剛剛五歲的孩子面前指責是沒有道理的。最後,我們透過全家人的一致同意,我們以身作則,讓兒子有一個現場榜樣可照,孩子就會知道應該怎麼做了。
這樣定下後,新的矛盾又出現了。有一天兒子鬼鬼祟祟的趴在我的耳邊說:“媽媽我看見大姨家的亮亮哥哥做壞事了,他買了好多好吃的路過外婆門口都沒有給外婆留下點,自己偷偷的提到樓上去和他媳婦吃去了!”聽到這裡我也是有點氣憤的隨口說了句:“外婆從小看大的他,他這樣怎麼過意的吃下去!沒良心的!娶了媳婦忘了娘!”。說時遲那時快,傍晚驅車帶孩子回老家看望他的爺爺、奶奶,回去時孩子爸說樓上的礦泉水時間久了,再買桶換下來。到家吃飯的時候,我的兒子又趴在我的耳邊對我說了一句足足能砸死我的話:“媽媽,我爸也是娶了媳婦忘了孃的沒良心的!”,一時間我沒反應過來,還是他提醒了我,說:“你和我爸在樓上喝礦泉水,我爺爺和奶奶卻喝自來水!你們也沒給他們買上桶礦泉水喝!”哎呀我的天,這不是自己搬石頭砸自己的腳嗎?頓時我羞紅了臉,向孩子承認了錯誤,並立即付諸於行動,晚上去超市給奶奶買了一雙鞋,給爺爺買了兩箱啤酒。
但是,孩子成長的過程我們就要接受他們犯錯,給他們犯了改的機會。當然犯錯了就要明確指出,一併告訴他後果,應該怎麼做。這樣要求孩子了,我們大人也要遵守,觸犯了也要受到懲罰。那一次,孩子早上起來,匆匆洗漱過後,竟然忘記了關掉水龍頭,水一直流到了中午,爸爸回來看到“水漫江山”的情景後,非常憤怒,把孩子按在床上死揍了一頓,並且讓孩子不能再犯。無獨有偶,事過幾個月,爸爸早上洗澡,忘記關掉浴霸開關了,中午回家孩子在方便時,浴霸突然承受不了負荷,一個燈泡爆炸了,聽到孩子的呼叫聲,急忙趕過去的,眼前的一幕讓我既悔恨又生氣,於是和孩子商量如何懲罰他的爸爸!董事的孩子,只是讓爸爸做了一份檢討書。當著我倆的面做了深刻的反省。當然做錯事的爸爸也心甘情願的照辦了。
就在今年春節,孩子玩煙花逗著家裡的小狗玩,不小心噴燃了狗窩裡的棉被,這一幕,也嚇壞了孩子,自己提出不再燃燒煙花作為懲罰。事後孩子也找到我做了檢討,我們也沒有對他進行體罰,我想什麼罰都是為了讓孩子改掉錯誤的行為,只要孩子認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並保證不再就範。我們當然再高興不過了。
雖然家規令孩子受到了侷限,但是孩子知道,這一切都是為了他們好。孩子能夠理解大人的良苦用心,就是在很小的時間,我們就在孩子有犯錯誤的想法和苗頭時,及時的給他指出這樣做會造成的嚴重後果,有時孩子也會不聽,偷偷去嘗試,一而三的受到驚嚇,他們就會知道大人的預見,不是沒有道理的,都是經驗教訓,為了不讓自己吃很大的虧,還是聽取大人的建議為好。當然我也不能保證每次孩子都會聽取我的建議,我也不能自信的認為我的想法就一定是對的,但我會始終給他我的建議,隨著他慢慢長大,或許有一天他會回過頭來,給我一些建議,我那時也會虛心的接受,並努力改掉我的一些不好的毛病!
家風家教發言稿 篇3
古今中外,千秋萬載,家風始終是每一個家庭永恆不變的主題,在我家,家風時時刻刻薰陶著我,對我有了不小的影響。
在平時的生活中,家人對我的關懷和教導,使我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還記得四年級時,母親為我制定了一個“金錢小管家”的計劃,只需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便能得到自己的零花錢,有一天晚餐後,我自告奮勇,包下了洗碗這一項“生意”,在與碗筷“戰鬥”了近一個小時後,我終於把它們洗得能照出我的臉,叮!一元錢到手!當我捧著這枚來之不易的硬幣,心裡美滋滋時,殊不知我已經在無形之中養成勤做家務的好習慣。此外,母親還讓我學著自己理財,母親為我辦了一張銀行卡,平時期中期末父母獎勵給我的錢,春節時爺爺奶奶的紅包,我統統存在這張銀行卡里,並且投資了教育基金,去年暑假時卡里只有五千元,經過我不懈的努力,現在卡中已有一萬兩千元左右了。從小培養“微理財”的意識,相信對我以後的人生有著很大的幫助。
學習上,一家人更是為我構建了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記得我們在裝修新家時,別的都放任裝修工人去做,唯有我的書房,是父親自己一點一滴打造起來的,推開書房的門,一股墨香撲面而來,映入眼簾的是原木做成的書櫃,一排排整齊有序的書等待著我的探索;左手邊的的書桌,同樣是父親為我打造的,坐在“私人定製”的椅子上十分舒適,偶爾倚在懶人沙發旁,聽著英語廣播,也不失是一件有趣的事。這樣優美的學習環境,讓我對父親油然產生了敬佩之心。當然了,我的父親雖說是一名醫生,但已是不惑之年的他卻喜愛文學,主張“終身學習”。有時候,他身上的那股學習勁卻比我還強,記得去年暑假,父親準備考醫師高階職稱,從考試好幾周前,他便拿出了大學生衝刺英語六級考生的那種勁頭,頭也不回地扎進書海中。有一次他一邊泡茶一遍讀書,開水已經溢位杯子了,他還自我陶醉,渾然不知,直到落了個被燙傷的下場,父親口中依然陣陣有詞:“那時還有一個手術案例沒看完呢,沒想到就被燙傷了……”我雖然經常拿父親開玩笑,說他是“書呆子”,但不知不覺中,自己也彷彿受到感染一般,開始向父親看齊,在學習上越來越上進,越來越勤奮了。“無心插柳柳成蔭”,在父親的引領下,我在那年期末考試中脫穎而出,勇創佳績,這可見家風對我影響之深遠。
不只是父親,我們一家人都對我的學習關懷備至;平時,母親可謂是我的“嚴師”,在學習上她要求我一定要認真,不會沒關係,但要勤問,要有鍥而不捨的精神把不會的問題學會。
這次期中考前的那個週末,母親叫我把政治的複習提綱拿給她,然後一題一題的問我,結果因為我在學校沒有認真的背熟,問了8、9題我一題都答不上來,母親嚴肅的看著我對我說:“你這樣只背一遍就完事根本沒辦法記熟,考試的時候怎麼辦?從現在開始必須一題一題背,一課一課過,反覆背,直到你全部背熟了。”就這樣,從那天中午開始,母親陪著我一課一課的把複習提綱背熟,背熟一課她就按提綱上的題目問我一遍,在倒回去又重新把前一課的題目再問一遍,週而復始。
那天,母親陪我背到晚上11點多,把政治老師要求要背的提綱全部都背熟,第二天早上起來,母親又和我過了一遍所有的題目,確定我都背熟了才繼續幫我複習別的科目。可以想象,如果沒有母親的幫助,我怎麼可能會在政治這一科拿到A。考試後,母親又搖身一變,成了“分析師”,從錯誤題型到解答思路,她無一不幫我仔細分析……
爺爺雖然年過古稀,但卻很樂意聽我背誦,在他的引導下,我總結出了一套背誦“秘訣”:第一遍熟讀,第二遍分句細背,第三遍連句成段,第四遍連段成文(詩),第五遍二次複習,到了第六遍,我基本上就可以倒背如流,這也是我長期與家人互相學習的成果。
正是這樣的一家人,和睦互助,共創家風;各有所長,一起努力,在此,我不禁感嘆道:“父親學習無終點,母親教導如清泉。良好家風伴成長,受益匪淺益終生!”
家風家教發言稿 篇4
最近,電視上舉辦的一個節目搞得不錯,值得稱讚。節目內容即“家風”教育在社會發展上的作用。這個內容在當今社會的確很重要,宣傳中華精神文明,弘揚“尊老愛幼”光榮傳統。我們要從家庭內部做起,從社會基層實際生活出發,開啟心靈窗戶,傳承偉大的民族精神,對社會未來發展十分必要的。
家庭是社會最小組合單位,也是最基礎的社會分子。沒有小家庭就沒有社會大家庭。和睦、和諧的家庭關係,是社會穩定的基石。中國是文明古國,有著幾千年的光榮歷史。在傳統思想教育史冊上有著璀璨奇葩——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思想,還有家風教育匯聚成中華精神文明的核心。在這百花盛開的園地裡有許許多多代表人物,人們把關公、岳飛等人物塑造成“仁、義、禮、孝……”的化身,以忠孝為人生必須遵循準則,光榮的傳統一代一代傳承下來。家教在傳統教育中起到積極的不可低估的作用。迄今社會上大多數的家庭,繼續秉承祖先的教誨,弘揚光榮傳統,勤儉持家過日子,以尊老愛幼為出發點建設和睦和諧的家庭關係。這樣和諧穩定的家庭關係對社會的健康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值得稱讚,值得渲染,促進社會穩定,快速向前發展進步。
在過去的幾十年間,由於一切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人人向“錢”看齊,社會上滋生了一種畸形的思想觀念:金錢至上。在這種極其不健康的思想影響下,對中華傳統的精神文明衝擊很大,對社會的和諧、穩定、健康發展起到負而作用,而且影響極壞。一些人在社會公共活動場合上公開宣稱:良心值幾個錢?可以斷言,“良心”無價之寶藏。“良心”是衡量一個人的道德修養的基礎。
錢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質,維持人的生存必備基礎。但是,良心是衡量做人是準則,是純潔心靈中的核心,參與社會活動應遵循的公德規則。失去了良心的人,其行為規則將是雜亂無章的,也是社會不穩定的因素之一。
家庭關係和睦、和諧,融洽,這與良好的“家風”,傳承文明思想教育有直接關係。對孩子的家風教育是不可缺少的,家庭教育,灌輸文明的思想,啟蒙教育影響人的一生。
在經濟發展大浪潮下,物質生活水平不斷的提升,精神文化生活也要緊跟時代的步伐向前邁進。傳統的文明不能遺棄,中華文明精華不能丟掉,要堅持弘揚傳承下去,東方古國文明風采不能沒有。偉大的中華民族行進在世界舞臺上,要有風度,有神韻,展示中華民族的文明思想精華,優良的“家風”教育在此會發揮出積極作用的。
家風家教發言稿 篇5
家風,又稱門風,是一個家庭或家族多年來形成的傳統風氣、風格和風尚,承載著一個家庭或家族的生活方式、生活態度、文化氛圍、理念、價值觀和人生觀等,這些建構成一個家庭或家族獨特的個性。我們稍加梳理,解讀一下歷史,不難發現,許多長盛不衰、地位顯赫的家庭家族,都有各自興旺發達的秘訣——家訓,又可稱為家風,它貫穿於整個家庭或家族輝煌的始終。
一個家族的興旺與發達,離不開引領家庭家族走向成功者所創立的家風和家教。家風與家教的形成都會經歷一代甚至幾代人的努力和積澱,它總結了前世中無數家庭的得失及經驗,結晶成為適合自己家庭或家族實際的法寶,引領這個家庭或家族走向輝煌。
站在歷史長河之上,回顧總結無數曾經輝煌一時的家庭,他們的家風各有千秋,其中不乏許多可稱為經典的精華:岳母為兒刺字“精忠報國”,“忠”為岳家之家風;林則徐勤儉持家,生活簡樸,他認為“賢而多財,則損其志;愚而多財,則增其過”,崇尚“儉”為林家之家風;曾國藩以“勤”為人生第一要義,崇尚“勤”為曾家之家風。
優良的家風形成,往往是由創立者建立,經幾代甚至數代人的不懈努力、踐行而形成的,透過父傳子,子傳孫,子子孫孫相互濡染的家庭教育氛圍,在生活的點滴之中不斷地踐行,形成一種無言、無聲的教誨,是最直觀、最直接、最基本、最經常的家庭教育,在一代又一代的踐行過程中,鑄就了家庭言傳身教的典範,造就出一代又一代的英才。家風是一個家庭或家族最為重要的、無以替代的精神財富;它瀰漫於整個家庭或家族之中,影響到每一個家庭成員,又惠澤於每個家庭成員;家風也是一個家庭或家族的魂魄之所在,支撐著家庭的進步與發展,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傳統中國,人人都崇尚、嚮往底蘊厚重、有著濃厚文化氛圍的家風,這也是眾多人所追求嚮往的目標之一。良好的家風可以塑造出人高尚的品格,高雅的舉止,成為人人嚮往的道德典範。有著良好家風的家庭或家族,他們的子嗣及早就明白許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明白自己的責任和使命,懂得敬畏規則;懂得珍惜光陰,趁早好好地讀書;懂得創業難守業更難,知難而不難。良好的家風,是長輩留給子女最寶貴的財富,也是對家族最大的貢獻。
自古至今,文化家庭都講究“家風”的傳承,在泱泱數千年的華夏文明之中,隨時可見,處處可尋。歷史上曾經顯赫長久的家族,都會有自己獨特的家風、家訓和家教,成為後世學習的典範。《國語》、《論語》、《顏氏家訓》、《曾國藩家書》等許多典籍和家教典範之中無不彰顯出家風、家教和家訓的精神內涵。
成長在擁有良好的家風的家庭中的人,能領先於他人及早地認知生活。這種家庭的人熱愛生活,熱愛生命,思想豐富而多彩,有著自己的追求和人生目標,每天都會過得很有意義,日子裡寫滿的是充實;他們擁有一個健康的心態,不急不躁,不卑不亢,身體之中時時處處散發出一種與眾不同的味道——溫文爾雅,一點也不顯低俗;舉止規範,處世豁達,通曉事理,光明磊落,總能順勢而為,有著大家之風範,絕不小肚雞腸;生活素以儉樸著稱,不貪求奢華;誠信為人,表裡如一,講究耕耘,注重過程,順其自然,不急功近利;從善如流,厚德載物。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良好的家風傳承是社會風尚健康發展的前提,每個家庭都應構建起具有各自特色的家風和家教,家長作為家庭的核心人物,應責無旁貸擔當起這一重任,形成家庭的凝聚合力,給力社會風尚進步發展,共同創造和諧、溫馨的家庭氛圍和社會風氣,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家風家教發言稿 篇6
尊敬的各位領導幹部家屬:
燕語新華喜,馬騰大地春。值此歲末年初之際,晉中市預防職務犯罪工作領導組辦公室、市人民檢察院、市婦女聯合會全體工作人員向耕耘在全市各條戰線上的黨員領導幹部家屬同志們致以節日的問候和新年的祝福!對你們一年來對全市預防職務犯罪工作的支援與配合,表示衷心的感謝!
家庭是社會細胞,是親情維繫、道德養成、價值觀念形成的重要載體。共建清廉家庭既是家庭成員健康成長的關鍵,又是反腐倡廉建設的基石。我們真誠地期望,每一位領導幹部家屬,都能增強家庭促廉助廉的自覺意識,大興廉潔之風,建設文明家庭,共建預防職務犯罪的家庭防線。
一是要樹立“以德治家、以儉養家、以廉保家、以文興家”的良好家風。作為家屬,要當好領導幹部遵紀守法的廉潔自律的“保健護士”、廉潔從政的“特殊監督員”。要關注配偶八小時外的“生活圈”和“社交圈”,經常做到“三個問一問”:當配偶晚歸時,問一問在外面與哪些朋友在一起,當配偶手提“禮品”進門時,問一問“禮”從何來,當配偶擺款顯闊時,問一問錢的來路正不正。
二是要常懷滿足之心,感恩之心,奉獻之心。要經常進行“五對比”,即比一比配偶和自己現在與過去的社會地位,比一比配偶和自己現在與過去的生活環境,比一比配偶和自己現在與過去的工作條件,比一比同齡同鄉的工人農民,以及孤殘鰥寡的弱勢群體。“比一比”就會心滿意足,“比一比”才能摒棄貪念。
三是要努力養成文明、健康的家庭生活方式。要不慕奢華,厲行節約,杜絕浪費,耐得住艱苦,頂得住歪風,扛得住誘惑,管得住小節,時時主動過問配偶的思想動態、費用開支、社會交往,形成“父母教育子女、妻子警示丈夫、丈夫引導妻子”廉潔治家的新風尚。
一個充滿正氣、溫馨的家庭讓人羨慕!一位昂然正氣、勤政廉潔的領導幹部讓人敬佩!一個敢於主動抵制送禮、說情的廉內助讓人稱讚!讓我們每個家庭、每位家屬積極行動起來,從自身做起,從現在做起,用我們特有的愛心、真情、責任心,為黨風廉政助力,為親人掌好權添彩,為營造幸福家庭自律。願全市所有的領導幹部家屬成為支援、監督親人勤政廉潔,自覺抵制腐敗歪風的堅強後盾。
我們相信,有您的支援與理解,家庭助廉之花一定會燦爛無比!
祝您家庭幸福安康!
家風家教發言稿 篇7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小的時候,爺爺奶奶就經常教育我,做人要正直,而且要樂於助人,要善良……這些出色的品質,他們都用行動詮釋了。記得一次,我聽奶奶說,以前,爺爺在路上撿到一條絲綢圍巾,回到家中後,二姑看到後喜歡的不得了,懇求把圍巾給她,可是他們還是把圍巾還給了失主,儘管二姑哭的很傷心。還有,八年前,奶奶在睢寧觀音醫院撿了一個棄嬰,本以為他是一個健康的孩子,可兩年後卻發現他是一個腦癱兒童,家裡人都不同意撫養他,心地善良的奶奶卻捨不得丟棄他,直到現在還養在家裡。
如今的我已經是一名初二的學生了,我非常樂意幫助同學,尤其是解決學習上的難題,而且週末回家了,我會幫忙做家務,給小弟弟講學校裡有趣的故事,還有鄰居家的小孩總喜歡向我請教問題,我會很耐心來幫助他,我會為此感到欣慰和滿足。
記得有一次,有三個事業有成的人來我們學校,要贊助貧困的學生上學,班主任把這個難得的名額給了我,當時我強烈反對,覺得還有比我更需要幫助的。卻沒拗過老師,心裡總覺的過意不去。沒幾天,學校又要我寫貧困申請,我覺得我已經有一份補助了。就把這個機會讓給了別人。老師欣慰的笑了。
看見奶奶這麼愛這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小弟弟,漸漸地我也學會了去愛他,就像奶奶所說無論如何,他都是一條生命。
今後無論走到哪兒,我都不會忘記,爺爺奶奶的教誨,我會讓它們一直伴著我成長。
家風家教發言稿 篇8
我喜歡讀書,這個和我的家風關係密切,從我還不會說話,家人就開始拿著卡片教我看看圖識字,從我有些記憶起,家裡總是這裡一堆書,那裡一堆書,從那時起,我只要沒什麼事情就拿起書來讀了,我覺得父母是孩子成長的影子,只有良好記得教育,才有健康的孩子,只有在良好的家風下,才可以健康成長。
這讓我想起《浙江好家風》中的王明陽,王明陽從小得到家庭的薰陶,懂得不少道理,有段時間王明陽因為玩棋荒廢了學業,父親一怒之下把棋盤丟進了水裡,在父親的警醒下,王明陽振作起精神,時刻提醒自己要努力學習,並把以前荒廢的時間補回來,有時候為了讀書,竟然廢寢忘食,在他11歲那年,他在課堂上問先生,什麼是最重要的事?先生說,好好讀書,金榜題名。王明陽聽了略加思索後,認真地說:“我覺得考取功名並不是最重要的事,我讀書是為了做一名聖賢。”聽著他的話,我覺得和我的想法很契合,人生活在世界上,不是為了讀書而讀書,而是為了讓自己成為一名有思想有智慧的人。王明陽的家訓《示憲兒》,第一條就是“勤讀書,家訓中還強調“心地”的重要性,只有從心入手,心懷善,才能成為真正的"良士"。當他自己的孩子要去考功名的時候,王明陽對兒子說:“我並不強求你考的多出色,但你愛學習,有上進心,這點我很欣賞。”
從王明陽的父親,到王明陽的孩子,這樣的家風一直在傳承和延續,我也認為,不能為了考試而學習,考試只是檢驗你學習成果的`一個手段,所以在我的心裡,即使王明陽他不是一個聖賢,但他已經是一位“良士”,我很佩服他,我也希望自己將來長大後能成為一位“良士”。
國家是由一個個家組成,家風也就是國風,如果我們每個家庭,家風好,那麼國風就好,我們的國家自然就富強了。
家風家教發言稿 篇9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清晨,我坐在小小的書桌旁讀書,回憶著當初遇到書時的情景。
上小學之前,媽媽經常一邊看著書。一邊講著書中的故事。那時的我還小,一個個陌生的文字讓我感覺不好玩。我還沒喜歡上讀書,但我喜歡聽媽媽講故事。媽媽告訴我,那些好聽的故事,都是來自於圖書裡。
圖書裡的世界真的那麼神奇?一年級的時候,我隨手拿起書架上的一本《童話故事》,當時就想看看裡面漂亮的圖畫,可誰知道,這一看竟然入了迷,我津津有味的讀起來,沉浸在我的童話世界裡:英俊的王子、美麗的公主、邪惡的巫婆,善良的小矮人……就這樣,我愛上了讀書。
自從喜歡讀書以後,我改變了很多---小小的我有些怕黑,卻“勇敢”的走進了地下室;從前最讓我頭疼的流浪狗在捱餓,我竟然可以善良的像個公主一樣給它餵食。
讀書不僅能改變自己的性格,還可以給我帶來朋友。我有好幾個朋友都是因為喜歡讀書而認識的。我們經常在一起討論某本書中自己喜歡的段落,討論作者怎麼會有那麼豐富的想象力,可以把故事寫的那麼精彩。我們幻想著自己也能成為作家,寫出好的作品讓大家來讀,為了這個夢想,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
我熱愛讀書,讀書給我帶來了驚喜,讀書給我帶來了快樂,我從讀書中增長了智慧。
我熱愛讀書
家風家教發言稿 篇10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大家好!
每當周圍的朋友說起他們愉快的童年經歷,我總會在一旁羨慕不已。他們的童年裡有動畫片,有芭比娃娃,有腳踏車,還有董浩叔叔、月亮姐姐和金龜子,而我的童年裡,留下最深印象的恐怕就是堆滿書架的書了。
小時候,爸爸對我而言,是嚴厲、不可反抗的象徵。每當我開啟電視想和其他小夥伴們一樣看看動畫片時,爸爸就會訓斥我,只允許我看新聞,禁止看動畫片。爸爸的話就像一把鋒利的刀懸在我的心頭,雖然心裡還惦記著動畫片,卻不敢明目張膽的在家裡看了。沒有了動畫片,新聞有太枯燥,沒辦法的我只能另尋其他的樂子來打發時間了。於是便瞄上了我家書架上一摞子的書,從此,我就和書結下了不解之緣。
最早讀的一摞書是媽媽買的,書的種類很多,有《唐詩宋詞元曲三百首》,《商海智謀寶鑑》,《十萬個為什麼》,《三十六計》等等,聽媽媽說,當初買這些書有一部分是給爸爸看,因為爸爸要做生意,需要一個像葵花寶典般有用的書籍作指導,還有一部分是給我看的,因為媽媽知道知識的重要性,希望我長大以後能成為一個不求有大智慧,但求有小聰明的人。那些書都很厚,一開始讓我望而卻步,可是轉念想想生活沒什麼樂子,難道要去看枯燥的令人想睡覺的新聞嗎還是算了吧,只能拿起書來乖乖地看起來。沒想到,書裡的故事那麼精彩,雖然有些看不懂的字詞,也有暫時因為閱歷低而不理解的地方,但書裡一個個鮮活的精彩的故事和人物深深地吸引了我。
等家裡的書都讀完了,我也看書成癮了。媽媽就會帶著我去超市的圖書專區或是書城任我隨意挑選自己喜歡的書閱讀,從那時起,我開始接觸了中外名著。《格列佛遊記》、《名人傳》、《復活》、《傲慢與偏見》、《霧都孤兒》、《包法利夫人》等等等等,這些書帶我進入一個個不一樣人物的世界,讓我體會了很多我那個年齡所體會不到的人生感悟。
家裡的報紙《揚子晚報》是媽媽每天推崇我看的。除了一些益智的九宮格、填詞之外,還有繁星。連載裡的美文是我每次必看的。媽媽要求我要養成摘抄優美句段的好習慣,一開始我不以為然,覺得實在是太浪費時間了,可是在媽媽的威逼利誘下,我不得不開始慢慢填充我的摘抄本,漸漸的,我發現我的作文水平越來越高了,寫作文再也不用擔心肚子裡沒有貨了,嚐到了好處,我便對這個好習慣安之若素了。
等我慢慢長大了,要上中學了,媽媽對我更加嚴格了,她經常給我背誦古文的任務,讓我實在是生不如死。那些晦澀難懂的古文,因為我心裡的抗拒,變得特別難背,每次都是憑著我的快速記憶能力強行背誦,從來沒有理解過文章的含義。過了幾年那些曾經背後的文章在中學的課本里出現了,老師也講解過它們的含義了,我才發現自己學起來是那麼輕鬆。
現在我長大了才慢慢發現,原來那些小時候爸爸媽媽所“強迫”我看的那些書,將會是我一生的積澱,而這種崇尚讀書,尊重知識的家風家教也將會貫穿我的一輩子,並帶給我的子女。
家風家教發言稿 篇11
有一種文化,從五千年的文明深處走來,帶著歷史的芬芳;有一種精神如旖旎的春風,自血脈之初浩蕩飄拂,延綿至今。它是儒家文化中的“詩禮傳家”、“修身、齊家、平天下”,它是老百姓門板上鐫刻的“忠厚傳家永,詩書繼世長”,它是歷經時光洗禮的處事智慧,也是耳熟能詳、代代相傳的治家格言,他,就是-----“家風”。
家風對我們來說,不是一個久違的字眼。在浩若煙海的歷史中,注重家風是眾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從古至今,《顏氏家訓》、《誡子書》、《勉諭兒輩》、《曾國藩家書》、《傅雷家書》等等都在民間廣為流傳,閃爍著良好家風的思想光芒。歷史上的“孟母三遷”“岳母刺字”“孔融讓梨”,同樣展現著良好的家風的美德。“非淡澹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莫貪意外之財、莫飲過量之酒”等教子中的古訓至今為世人廣為尊崇。
家風又如此貼近我們的生活。它是家長的言傳身教,是長輩的一聲叮嚀、一句囑託,是一直植根於我們心靈深處,從未割裂的精神傳承。我家在黑龍江省綏化市,從小我的父親就教育我做事先做人,要知深淺,知是非,知廉恥,知輕重,要吃苦耐勞。這輩子我印象最深的是到南方前和父親的一次長談。從部隊復員回家後我一直想到南方闖一闖。臨行前父親和我說:兒子,毛澤東有兩個女兒,一個叫李納、一個叫李敏,知道是什麼意思麼?我說,不知道。父親說:做人要敏於行、訥於言,能力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個人的品德,要做多幹實事、少說空話。兒子,不管到哪裡都堅持好好幹。”20xx年5月我從黑龍江來到了浙江,從事電子商務工作,從最初的銷售BD,到分公司經理,是父親的教誨支撐著我努力做事,同樣我也獲得了相應的回報。後期調任南京大區銷售一部經理,雖然暫時離開了銷售一線,轉做管理,但我依舊身先士卒,在自己的許可權範圍內儘量滿足客戶的需求。20xx年11月,我有幸進入法院,在執行部門工作。由於工作的特殊性,更加要求我們要多幹實事、少說空話,我嚴格按照“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的工作宗旨,秉公執法,廉潔奉公,與同事一道櫛風沐雨、風雨兼程,為萬年的執行工作奉獻自己微薄的力量。家風不是刻在牆上,寫在紙上,父親那句“敏於行訥於言”的溫暖教誨,已在我心中播下美好的種子,讓我在生活中潤物無聲地踐行;這也是父親留給我最珍貴的人生財富,它浸潤於我的血液,是我不斷成長和成熟的神奇能量。
家風是寄託傳統、盛放親情的陳年傢俬,也是文化源流的樸實沉澱、社會價值的堅定擔當,更是我們在這個時代相互激勵、共同進步的精神薪火。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風正才能民風淳,民風淳才能政風清。讓我們攜手並肩,以特有的血脈精神激濁揚清,傳承好家風,聚集正能量,讓我們的明天更美好!
家風家教發言稿 篇12
“栽什麼樹苗結什麼果子,撒什麼種子開什麼花。”一個好的家風就如同一個人的氣質,一個家族的品性一樣。在舉手投足間,體現出這種習性。一個家庭,如果沒有正確的良好的風氣和規距,那麼就談不上維持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做到和睦相處。
一個人的成長有沒有受到好的家風薰陶,結果可能是完全不一樣的。因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而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課堂,有時候有什麼樣的家風和習慣,往往就會讓人有什麼樣的感受。如果你是一個邋遢的人,那麼很多人都會厭惡你,而且你給他的印象絕對是差評。當然,如果你是整潔漂亮的人,你會在他心中留下最好的印象。
在我們家,我父母從小就教導我做人要寬容,寬容在我心中了落下了根,當別人無意中踩到了你,應該說一聲“沒關係”。當別人不小心弄壞了你東西,這時你應該付之一笑。在這些小事上,你要學會寬容。每次對別人的寬容,都會使自己和別人感悟更多,感受更多!
古時候慈禧太后在與一大臣下棋時,對方無意中說了一句我殺老佛爺的馬。慈禧太后就勃然大怒,你殺了我的馬,我殺你全家,於是這位大臣被滿門抄斬,慘不忍睹。像這樣的狹隘心胸,這樣的暴行,怎會不遭人唾棄呢?
我覺得,只要仔細觀察和留心一下,我們就能發現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只要是能以寬容對待他人的人,一般都是受人們的歡迎的人。而且在人與人交往中,有時難免會有些小摩擦,但是隻要是無惡意的,我們就應該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如果在日常的相處中,對別人的過錯能夠寬容對待,就等於給對方提供改過的機會。我們應該本著“和為貴”的精神,絕不斤斤計較別人的過失,又多為他人考慮,既能確立起友善的人際關係,又能營造良好的社會風氣和環境。
當然還有一些家族的子弟整天遊手好閒,大肆花錢,然而大多數用的都是父母的錢。
有時候,一個家庭如此,一個國家更是如此。有人認為,一個人浪費一點不算什麼?一個家庭,浪費一點也沒有什麼,甚至一個工廠浪費一點也不會影響大局。如果世界上的人無時無刻都在浪費,那麼也不算什麼嗎?
現在的許多人常常哀嘆中國為什麼富不起來。這當中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不知節儉。
小時候,我們都會背誦這樣一首古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那時候,長輩們都用這首詩告訴我們。千萬不要浪費糧食,要尊重農民伯伯的勞動。但是現在的我們都長大了,可是我們當中的許多人都忘記了節儉的意義。
然而在我們家裡,看起來一些很小的事,像是水龍頭的水“嘩嘩譁”的流著水,然而在一些人看來,這些水都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可他們卻不知淡水資源的缺少。但是一些山裡的貧困孩子,他們能省就省,他們可能經常吃不飽飯,也有可能連學都上不了,所以現在的人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幾千年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有一條就是“尚儉”。它的意思就是崇尚節儉,樂於節儉,甘於節儉,把節儉這件事當做是“甘之如飴”的樂事。我們崇尚節儉,反對奢侈,是為了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對自己勞動成果的尊重也是對別人勞動成果的尊重。
然而好的家風不是一天兩天就能養成的,它需要長期的“潤物細無聲”。對於青少年來講,則是要經過長期的耳濡目染。
在一個家中,家風是一個家庭的頂樑柱;在社會中,家風是社會的新面孔;在國家裡,家風是整個國家的尊嚴和傳承。所以我們要將好的家風傳承下去,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