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時代的媒介素養髮言稿(精選4篇)

資訊時代的媒介素養髮言稿(精選4篇)

  在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的今天,發言稿的使用頻率越來越高,發言稿可以起到整理演講者的思路、提示演講的內容、限定演講的速度的作用。怎麼寫發言稿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資訊時代的媒介素養髮言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資訊時代的媒介素養髮言稿1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很高興可以用學生代表的身份在這次以“資訊時代的媒介素養”為主題的交流研討活動中發言,我要發言的題目是《提高媒介素養,參與社會進步》。

  隨著資訊時代的到來,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像是被大眾媒介所充斥和包裹著。美國媒體曾在上個世紀就提出了“媒介素養”這一概念,雖然它對於絕大部分同學來說是一個十分陌生的概念,它把我們對於媒體的認知方式分成了“能力模式、知識模式和理解模式”三個層次,簡單來說,就是人們學著如何正確且有建設性地去運用大眾媒體傳播資源的一種能力,這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關的。所以在當下這個時代,去學著如何充分利用媒介資源完善自我,提高我們的媒介素養,並且有效地參與社會進步,也是作為新時代青少年的我們所義不容辭的事。

  只不過現代社會卻更常出現“媒介失範”的現象。xxxx年年初的“鮑毓明案”在媒體的主導下愈演愈烈,當眾人還在氣憤怎麼還會有如此喪心病狂之事時,一個反轉的結果讓眾人瞠目結舌。還記得多年前的“羅一笑事件”,網友們的善意轉發和捐款卻等到了令人無語的反轉——感動人無數的某雜誌編輯籌款為女治病的文字,只不過是商業公司的營銷手段——網友的善意之舉被惡意地商業利用,讓一切善意都成了笑話。“不要被營銷號帶節奏”“轉發之前要想清楚”……於是每次碰到了新聞,的確有人成為帶頭的轉發者,卻也有更多的網友選擇成為梁啟超先生筆下的旁觀者。

  這類事件的屢屢發生,其實也反應了現如今公眾媒介素養的缺失。在全媒體時代,人人都是資訊的製造者、傳播者。資訊氾濫的現象已屢見不鮮,受眾對於狂轟濫炸的資訊,似乎已失去了甄別判斷、理性質疑的能力,只是一味地接受。同時我們也清楚地意識到,原來媒介素養的缺失,也有可能會給社會帶來極大的危害,極可能會導致資訊產業畸形發展。會損害全體網民的身心健康。所以提高媒介素養有利於社會進步,擁有較高的媒介素養對我們來說十分重要。

  資訊時代的媒介素養髮言稿2

各位同學:

  大家好!

  很高興作為學生代表在以“資訊時代的媒介素養”為主題的交流研討活動中發言,我發言的題目是“讓大腦與電腦同行”。

  《南方週末》說:“慢慢的,你習慣了視線水平向下45度或更多,習慣了拇指上下左右5釐米距離的.遊走。”對許多人而言,拇指在手機螢幕、滑鼠在電腦螢幕遊走的距離,也許超過雙腳走過的路程。作為“數字原住民”的我們,該具有怎樣的媒介素養呢?

  首先,我們要學會利用媒介學習。

  資訊時代,網際網路、手機等深刻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各種傳播媒介廣泛運用,已成為工作生活的得力助手。“外事不決問谷歌,內事不決問谷歌”,給我一部手機,我就能撬動世界。藉助多種媒介開展學習活動會讓你迅速成長。利用媒介,我們輕鬆便捷地獲取海量的知識和資訊,古人皓首僅能窮其一經,而我們滑鼠一點,就能“觀古今於須臾,撫四海於一瞬”,真的是秀才不出門,洞悉天下事。不過,大家也應謹記,媒介主要的功能是學習,而不是遊戲。

  再者,我們要學會藉助媒介傳播文化,交流情感。

  資訊時代,李子柒藉助媒介,氤氳醉美鄉愁,講好“中國故事”,成就了精彩紛呈的人生;甜野男孩丁真,藉助媒介,他純真的笑容,清澈的眼神,驚豔了雪域高原。小小手機,也巢狀著一個人完整的社會關係——電話、微信、釘釘、QQ……拉近彼此了距離。朋友圈裡,一個笑臉,一個紅包,一個點贊;溫馨的鼓勵,善意的轉發,涓滴的眾籌,熱心的砍價……久未謀面的摯友、故人,不在身邊,卻在眼前,彼此心心相印。當然,不被外物所役使,不過分依賴於媒介,適當放下手機,離開電腦,和父母促膝長談,和朋友們談笑風生也是很重要的媒介素養。

  最重要的是,面對媒介,我們要冷靜理性,形成獨立、正確的判斷。

  正如科技是把雙刃劍,各種媒介在傳播正能量的同時,也難免泥沙俱下。從“賈君鵬,你媽媽喊你回家吃飯”的無厘頭瘋傳,到秦火火事件病毒式傳播的“威力”,到最近“民警凝視女子溺亡”的不實言論……如何辨別各種媒介資訊真偽?王開嶺說:“利用媒介獲取海量知識和資訊,但決不能成為別人思想的跑馬場,學會獨立思考,而不至於成為一個‘行動硬碟’。”我們都有一雙“黑眼睛”,應該用來尋找光明,而不是用來“翻白眼”。我們要“放出眼光,運用腦髓”,審慎取捨。不圍觀,不起鬨,面對媒介,冷靜理性,形成獨立、正確的判斷。

  同學們,方寸螢幕之間,言行舉止應有分寸。人人直播,但請不要忘了責任和義務;事事可播,但要切記雷池不可越、底線不能破。網路媒介不是法外之地,而應成為責任領地、價值高地,我們依然需要克己慎獨,恪守公序良俗。

  讓大腦與電腦同行,具備良好的媒介素養,才能在鉅變的資訊時代,弄潮兒向濤頭立。

  我的發言完畢,謝謝大家!

  資訊時代的媒介素養髮言稿3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發言的題目是“提升媒介素養,暢遊資訊時代”。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曾有人套用狄更斯的話評價我們所處的資訊時代。的確,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讓我們享受到前所未有的便利,但也給人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海量資訊真偽難辨,人們分辨不出何為真何為“謠”,各種“反轉”屢屢出現……

  作為青年人,我們唯有提升我們的媒介素養,才能暢遊資訊時代,成就更好的自己。

  我們社會整體媒體環境現狀如何?現狀就是各種謠言在朋友圈“三人成虎”地大肆傳遞;“鍵盤俠”躲在暗處興風作浪,“噴”遍每個角落;人們動輒“互撕”,站隊罵架時有發生……種種亂象,就是媒介素養低下的外在表現。資訊時代,提升媒介素養是全社會的任務,媒介素養教育推行刻不容緩,這需要政府、企業、學校、家庭通力合作。作為青年人,我們也要努力自覺提升自己的媒介素養。

  提升媒介素養,要具備理性思維,煉就一雙慧眼。

  在傳統媒體權威日益消減、自媒體訊息魚龍混雜、現實與虛擬難解難分的當下,我們必須煉就一雙“火眼金睛”,我們一定要有批判性精神。看到碎片化資訊,不要熱血上頭,急於點贊、轉發、跟風,更不能信謠傳謠;對繁雜的資訊一定要有基本理智的判斷,凡事“三思而後行”,不能人云亦云、隨波逐流;否則就要在資訊洪流中迷失方向。提醒大家,儘可能從官方媒介、正規可信度高的網站獲取資訊,遠離標題黨、虛假新聞。

  提升媒介素養,要有“守門”意識、正確的價值觀導向。

  同學們,青年人對網路依賴性強,提高甄別過濾資訊能力,必須要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意識,要有正確的價值觀導向。有人說數字時代放棄“守門”,我們將迎接的會是“垮掉的一代”,這絕不是危言聳聽!沒有資訊“守門”,數字化時代,其實就是一個潘多拉魔盒。資訊“守門”需要集全社會之力,我們青年人要有使命意識,要自覺豎起防線,主動遠離遠離非法網站,提高對負面資訊的免疫能力,更不能觸犯法律,成為不法分子的幫兇。

  提升媒介素養,要有榜樣引領,要樹立遠大理想。

  我們會被網際網路牽著鼻子走,被各種“投餵”資訊包圍,思維呈現碎片化、情緒化、浮躁化、娛樂化,很多時候是因為我們沒有理想。擁有有遠大理想且意志堅定的人,會屏除一切干擾,做事心無旁騖,最終抵達理想的彼岸。理想有多大力量?理想讓大山女校“燃燈”校長張桂梅一身病痛仍潛心育人痴心不改,理想讓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國紮根山區幫助農民脫貧致富堅持三十五年不動搖,理想讓“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名滿天下卻仍然專注于田疇不懈怠。資訊時代,理想可以幫助我們守住心管住手,能幫助我們突圍商家的各種資訊“投餵”,拒絕刷影片獲得的廉價快感,能使我們沉下身心自覺進行深度閱讀,成長為社會需要的人才。

  媒介素養是數字時代創新型人才的基礎,我們可以和數字時代健康地共生共長。只要我們年青人以批判性的精神看待媒介環境,在數字洪流中保持清醒的頭腦;有遠大理想、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意識,我們就可以做數字化時代的主人,暢遊資訊時代,成就美好未來。

  我的發言完畢,謝謝大家!

  資訊時代的媒介素養髮言稿4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要發言的主題是“資訊時代的媒介素養”,一言以蔽之吧,我的觀點是,放飛心靈風箏,且守道德底線!

  大家是否在網上利用過匿名的身份說過有背道德的話,做過違反法律的事呢?是否曾經因為是網路,所以就覺得自己言論自由,不加約束呢?錯了,網路依舊是法內之地,“自由"也是在網路法律之內的相對概念。如果打著自由的幌子,行著無德的苟且之事,時代進步的同時,我卻要為有些人的道德退化而心碎。

  在網路中,自由平等是核心的要義。隨著現代科技的迅猛發展,網路資訊呈現出資訊量大、範圍廣、良莠不齊等特點。國家早已注意到了這類問題,網路管理措施頻出,對不良資訊進行過濾、打壓,但是,難免會出現一些漏網之魚,這時,就必須要依靠我們的理性判斷了。有了理性,無論怎樣囂張的喪德者,也掀不起什麼渾濁的惡浪。

  不信謠,不傳謠,說來容易行也難,但是道德認知和法治底線是護身愛人之本。在看到一條資訊時,我們要用自己的已有知識,對其講行理性的判斷和分析,而不是誇大其辭,第一時間將這條訊息散佈出去。三思而後行,謠言就不會輕易走出制度的籠子,“人言可畏”、謠言止於智者”,當值得點贊和歡呼。

  擁有理性的判斷,是基於我們擁有自己獨立思考的基礎之上的,首先,我們要記住,"眼見為實,耳聽為虛",不要隨便聽信別人的話。其次,我們不可以當牆頭草,聽誰在理就向著誰的話,應該綜合所有的因素,用自己的腦與心去分析,才能讓別人拉不走我們的思維,拉不走我們的網路靈魂。

  網路世界其實完全靠我們自己掌握,避其害,揚其利,網路星空璀璨如詩,也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讓我們得以在人前分享我們的生活,讓文化得到了新的傳承和發展,讓教育有了新的途徑,透過網路,我們宣傳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充分展現了自己的個性,傳播文化,弘揚正能量,不亦樂乎。

  孔子說過:“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德”也是分為兩種的,一種是深入人心的德,另一種,是放在表面做做樣子的德。就好比兩個人,一個噴著劣質的香水,而另一個卻散發著沁人心脾的幽香。而這一切,透過網路的放大鏡,便愈發看得清楚。

  做人有底線,在網路上做人也是一樣,在“有德有法”中,讓我們共同撐起一片高遠的網路藍天吧!

  這就是我與大家的分享,謝謝大家。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