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論壇發言稿(通用8篇)
讀書論壇發言稿(通用8篇)
在當下社會,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發言稿,發言稿要求內容充實,條理清楚,重點突出。相信許多人會覺得發言稿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書論壇發言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讀書論壇發言稿 篇1
老師們:
下午好今天我和大家交流的書目是《愛的教育》。
《愛的教育》採用日記的形式,講述一個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長的故事,記錄了他一年之內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字裡行間洋溢著對祖國、父母、師長、朋友的真摯的愛,有著感人肺腑的力量。文章中孩子們所表現的更多的是閃光的美德,這正是小說頌揚的地方。小說記錄了長輩們對孩子的教育和啟示,附在日記後面還以第二人稱寫了他們嘔心瀝血的教子篇。這本小說在漫長的歲月裡,它陪伴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成長。可以說,這是一本永遠不會過時的書。它用愛塑造人,引導我們永遠保持一顆勇於進取而善良真誠的心,愛祖國,愛人民,同情人民的一切不幸與苦難。
這其中最令我難忘的是“醫院的天使”。故事講述的是一個叫齊啟祿的小男孩,由於他的父親到法國做工,前天回義大利。在那不勒斯市下船後突然生病,因此住進了醫院。一面寫信給他妻子,告訴她自己已經回國,及因生病入院的事。妻子得信後雖然擔心,但因為有一個兒子正在病著,還有著正在哺乳的小兒,不能分身,不得不叫大兒子前往看望父親。孩子在醫院卻一直照顧著一個外人,最後不但不和真正的父親回家,卻要堅持照顧著那陌生人。
愛自己的親人是應該的,也是容易的,但如果一個人只懂得愛自己的家人,除了家人之外的人一概不愛,那他就是一個可悲的人,他並不真正明白愛。然而又有多少人真的去感受去學習那種愛呢?!
請回過頭看看現實,這世界上並非充滿著愛,窮人對富人,大多都是將真正的愛看作是一種奢侈品,而將金錢、利益至上的人。
我認為《愛的教育》雖然講的是情感教育,卻洋溢著對生活,對大自然的熱愛,充滿樂觀向上的精神。在閱讀時好似把我帶入了廣闊的社會中去,它真正讓我懂得了許多課本上學不到的東西。每個故事都講述了那些朋友的友誼和寧肯犧牲自己的高貴品質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兒童。愛可以比成很多東西,確實這樣但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已經完成了對於愛的思考――愛是博大的,無窮的,偉大的力量。
讀書論壇發言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很榮幸今天得此機會與大家做一次簡短的讀書心得交流!
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確,讀書,可以拓寬我們的眼界,獲得豐富的知識;讀書,能引導我們明理,學會如何做個有修養的人;讀書,還能提高我們的閱讀能力。正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最是書香能久遠”。
古語又有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雖然我們不能真正的從書中尋找到富貴與美女,但書中自有我們所需要的,需要的就是最好的。我想我們讀書讀的就是一種需要。最近拜讀了《江蘇教育》中的一篇文章,使我受益匪淺。今天我和大家交流的題目是《書中自有你所需》。
讀了這篇文章後,我的感受如下:
一、最佳化單元教學內容,提高整體教學能力。
文中提出:要以語篇為單位進行整體教學,在整個閱讀的過程中,無論是生詞還是句型都應該讓學生結合上下文語境進行思考,結合文化語境背景進行分析。
我的體會是:在我們平時的教學中,重語法,輕意義,重語句,輕篇章。因此在今後的教學設計中,我要根據A部分的不同情境話題,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精心整合文字,進行個性化設計。
二、新穎、獨特的板書設計是一節好課的“鳳尾”。
文中提出:你的板書是否簡潔,圖畫是否生動活潑,結構造型是否精巧,是否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給學生強烈的感官刺激這是評價課的。有效性的標準。
我的體會是:在多媒體教學手段充斥著英語課堂的今天,很多老師透過課件演示省了板書的生成與設計,迫不得已時,草草了事。
板書首先要能夠較好的概括文字內容,幫助學生歸納所學知識點。板書還應該給學生留下一定的觀察與想象的空間,簡潔明瞭。
三、教師的語音語調是一節課的“門面”。
文中提出:教師的發音標準,能根據角色的不同,變換聲調和音色,能夠激起學生跟讀模仿的興趣。
我的體會是:在平時教學中,我們老師很少模仿課文錄音練習朗讀,依賴於現代化的多媒體、錄音機展示課文內容,一旦拋開了這些教學用具,拿起課文來領讀或在課堂上使用英語交流時,發音難免帶有濃重的“地方特色”。
四、教師的反饋,可以增加課堂的互動性。
文中提出:教師的反饋,有語言性的和非語言性的,如:手勢、眼神、微笑等。 我的體會是:雖然我們在平時教學中非常重視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語言性的反饋,但卻忽視了非語言性的反饋。有時,當學生回答不出問題時,老師的一個微笑,一個眼神,可以給孩子信心。當上課時,有學生在桌子下做小動作時,老師走過去輕輕地拍一下孩子的肩膀,得到的效果往往比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厲聲批評的要好。
讀書就是學習,就是反思,就是進步,就是成長,讓我們以書為友,以書為鑑,讓一縷書香伴你我同行!
讀書論壇發言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很榮幸能夠再次參加我校的主題演講。今天,我的演講題目是“書香伴我人生路”。
曾有人這樣形容讀書:“閱讀不能改變人生的長度,但可以改變人生的寬度;閱讀不能改變人生的起點,但可以改變人生的終點。” 回首讀書的日子,一路走來,我對書始終保持著一種綿綿不盡的情懷。
懵懂歲月,熠熠閃光。在天真爛漫的兒時,童話為我展現了一個奇妙的世界。我羨慕白雪公主的美麗與善良,渴望擁有東方阿拉丁的智慧,痛恨漁夫夫婦對金魚的貪婪,欽佩身材奇小的大拇指的勇敢真善美是我幼時天空中最閃亮的星星!
悠悠歲月,書墨飄香。在上學求知的日子裡,書籍為我打開了知識的大門!手捧一本好書,在文字中享受溫暖的陽光,在陽光中領悟人生的真諦。在書中細品李白的瀟灑,思索魯迅的冷峻深邃,感受冰心的意切情長。《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讓我懂得:一個人只有在挫折中才能展示出驚人的毅力;一本《簡·愛》讓我感受到了善良、質樸和堅韌的品格;從《平凡的世界》中,我領悟到:人,無論處在什麼位置,無論多麼貧寒,無論多麼艱難,只要有一顆火熱的心,只要能熱愛生活,生活對你就是公平的。
時光荏苒,白駒過隙。不經意間我已是一名人民教師,在知識經濟時代,教師肩負著社會賦予的特殊使命。作為知識的傳播者、心靈的塑造者,讀書就顯得更為重要。前蘇聯最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
基說過:“讀書、讀書、再讀書,教師的素養正取決於此。”
回首八年的從教之路,20歲登上三尺講臺,面對工作中一件件困惑的事情,是我的老朋友――書籍,給了我解決問題的“良藥”,讓我看到柳暗花明的“又一村”!這些年,漫遊在教育書籍中,《給教師的建議》為我解開了教學中的許多困惑,教會了我如何和孩子們相處,在課堂上如何調控,如何為孩子創造自由、健康成長的空間;《愛心與教育》讓我看到了教育的鮮活,教育的詩意。“對待孩子要像對待荷葉上的露珠一樣悉心呵護”,這充滿愛意的句子讓我理解了教育的真諦;《贏在校園》指導我如何打造教師的職業核心能力,從而實施成功的教育教學;《第56號教室的奇蹟》——一部讓億萬家長和老師感動的心靈作品,向我們再次詮釋了什麼是堅強、什麼是愛和什麼是教育的本質。
我要感謝書籍對我的滋養與磨練,是讀書讓我在工作和生活中收穫著幸福,是讀書給我帶來了智慧和力量,是讀書讓我在成長的路上走得更精彩。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老師們,熱愛讀書吧!學海無涯,征途漫漫,讓我們以書香為伴,鑄就精彩、智慧的人生!
讀書論壇發言稿 篇4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三月份讀了學校為我們推薦的《給教師的建議》。蘇霍姆林斯基為我們如何教育學生、幫助學困生;如何對待課堂,鍛鍊學生的思維;如何檢查學生練習、減輕學生負擔等等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議。其中也不乏許多對教師自身學習的指導,比如《怎樣聽課和分析課》就使我受益頗深。
雖然參加工作的時間不長,但也聽了很多名師的課,聽了不少身邊的優秀老師的課,可每聽完一節課後,我總覺得很好很好,可是真的問怎麼好,好哪裡?有什麼需要改進的地方?我就說不上來了。看了《給教師的建議》後,我開始有些明白作為一線教師應該怎麼去聽課和分析課了。
關於聽課和分析課,蘇霍姆林斯基用了兩章的篇幅加以闡述,這條建議不管是對於學校領導還是對於我們普通的教師,都是非常適用而且值得去認真學習的,因為課堂是教育教學的主陣地,我們只有認真的分析自己和別人的課,把別人的課的有益的經驗吸取過來,改善自己的課堂教學,我們的教學生活都會逐漸成熟起來,才能真正發揮“課”的作用,我看了一下,裡面提到的許多觀念都與我們現在進行的新課程改革有著一致的地方,蘇霍姆林斯基分了九個方面來談這個問題,下面我簡單說一下。
1、聽誰的課,何時去聽,聽多少課?
2、教師的課有沒有明確的目的,目的是否達到?
3、為了什麼以及如何檢查學生的知識?
4、是否在教給兒童學習?
5、在學習新教材過程中學生的腦力勞動。
6、知識是否得到發展和深化?
7、是否讓全體學生都掌握了牢固的知識?
8、教師應當怎樣佈置家庭作業?
9、在分析課的過程中進行概括。
閱讀了上述建議的詳細介紹後,我體會到了我們聽課和分析課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聽課要有準備
常言到,有備無患,不打無準備之仗。可是在我聽的課中,有時是聽課時間到了,拿上一本聽課筆記就去教室了,根本不知道要上的這節課是什麼課,上的是什麼內容。這樣當然不利於聽課了,那麼聽課要做些什麼準備呢?
1、要了解這節課上的是什麼內容,與之相關的有哪些新舊知識,重點難點是什麼?
2、要明確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是什麼,教師的設計意圖是什麼,這樣才能看出教師教學的完成情況。
3、回憶自己是否教過這個內容,當時有什麼困惑和問題。
二、聽課時聽什麼,記什麼
我有這樣的經驗,聽課時好忙哦,總是低著頭忙著記教師上的內容,學生的回答,最後聽課筆記就象上課老師的一份詳細的教學設計。
而教學中學生的自主學習,互動合作,師生的互動是怎樣開展的,學生的主體作用是如何發揮的,教師的主導作用又是如何展現的,往往被忽視掉了。
其實聽課時主要是聽,看。聽課的結構,聽重點難點的突破,看教師的板書和教學媒體的運用,看課堂氣氛,聽教學的細節,聽教學的閃光點。
當然記錄也是必不可少的,聽課記錄是重要的教學研討資料,是教學指導與評價的依據,但它應有別於教師的教學設計,應是對課堂教學的一種簡要、合理的再現,又是對課堂教學環節、方法、效果的一種記錄和思索。聽課記錄要做到有實錄有評點。記錄要抓重點,對內容要選擇,不宜“有言必錄”,落在紙上的文字要精練,言簡意賅。為了簡便迅速,有時用符號做標誌和提示。
三、課後的交流反思
聽課的效果怎麼樣,關鍵在聽課後的交流與反思。我們去聽課,特別是聽不同學科的課或不是同一學段的課後,往往是不參加課後的交流,聽完就走,至於聽地怎麼樣,有什麼收穫,不會去思考與討論。這樣聽課的效果甚微。
聽完一節課後,我們應該及時地進行綜合分析,找出這節課的特點和閃光點,聽聽其他老師的意見和建議,交流切磋以達到互助互學的目的。
只有以謙虛的精神、欣賞的眼光、研究的心態和分享的神情,去聽、去品、去悟,堅持經常去品悟不同型別、不同科目、不同階段和不同老
師的課,及時向授課老師討教授課感悟,聆聽評課老師的意見,才有可能使自己的授課水平得到提高。
拜讀蘇霍姆林斯基的文章後我收穫很大,今後仍會多讀多學多交流。充實自己,放鬆自己,很高興今天能有這樣的機會和大家交流,以上內容如有不當之處請見諒。謝謝!
讀書論壇發言稿 篇5
尊敬的'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快樂,因為有你》、
書,一個善解人意的朋友;書,一位教我智慧的良師。
在我家的書櫥裡,各種各樣的書琳琅滿目,整整齊齊地排列著。對於一個愛讀書的人來說, 書是一種不可阻擋的“誘惑”。
我從小就喜歡讀書。在我沒有上學之前,媽媽就給我讀唐詩,講故事,讀《三百六十五夜故事》;上幼兒園的時候,老師領我們背兒歌、讀一些有趣的故事;上小學,老師教會了我們識字,引導我們欣賞了許多優美的詩歌、散文,教我們說話造句寫文章??我應該感謝老師,是他們息心的培養,使我與書結下了不解之緣。
我喜歡讀書,喜歡讀各種各樣的書:知識性的,文學性的;童話、詩歌、散文、小說??書把我帶進一個個神奇的世界,使我的生活染上了童話般的色彩。
書,讓我走進了豐富的感情世界。我會和書中的主人公一同哭、一同笑、一同快樂、一塊兒憂愁和憤怒。看笑話書,我會開懷大笑,手舞足蹈;閱讀散文,我會沉浸在優美的語言和意境中,如痴如醉;看知識性的書,我會開動腦筋,在頓悟中感受快樂;看故事書看到悲傷的情節,我更會淚流滿面,痛哭流涕??書籍是一片廣闊的海洋,裡面包含著世事的滄桑,人情的冷暖,曲折的情節,細膩的感情,豐富的知識,讓我在徜徉中得到感情的洗禮、學到許多的東西,明白許多的事理。
當我受了委屈或者有什麼疑惑時,我會向它訴說;書本總會一一給我解答,讓我釋然。記得有一次,我和媽媽吵架了,我衝進裡屋,一頭紮在書堆裡。我問書:“為什麼父母總要和我過不去?為什麼媽媽就不能理解我?為什麼?為什麼?”書本讓我靜下心來,幫我把心中的迷茫與悲傷,化做一陣清風,輕輕地帶走。從書本里我明白了,是我傷害了他們----永遠愛著我和我永遠愛著的父母。在書的引導和鼓勵下,我勇敢的向母親承認了錯誤。是書,使我們一家其樂融融,是書,讓我能反省自己,不斷長大。
讀書讓我開闊了眼界,也讓我愛上了作文。著名作家、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王安憶說過:“書是我最好的朋友,讀書對於我來說是一種生活方式。我特別喜
歡那些看書的日子。當我結束了一段寫作的計劃,下一個計劃還未開始,這中間我便看書。這是休息,是遊戲,也是享受。”我應該感謝老師,是她的嚴格要求和鼓勵,使我愛上了讀書:是老師的嚴格要求使我熟記了許多優美的段落和篇章,在我幼小的空白的頭腦裡積累了一定的詞彙和素材;是老師的指導和一次次的鼓勵使我喜歡上了作文。“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雖然我今天寫的文章還很幼稚,但是我喜歡讀書,它會給我的作文插上飛向成功的雙翅。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書給了我一個廣闊無邊的世界。它讓我懂得了人世間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和世事的艱辛,讓我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也讓我學到了許多在課本上學不到的東西。所有這些,都讓我感到快樂、幸福!
書----我的知心朋友,我的最好的老師。我相信,在她的幫助下我一定會成功。
書,因為有你我快樂!
我的演講就到這裡,謝謝!
讀書論壇發言稿 篇6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前幾天,我讀了特級教師賈志敏的訪談錄《擦亮語文的本色》,使我從各種“流行”中靜下心來,更加深入思考語文課究竟應該幹些什麼。
一篇簡單的課文,一支粉筆,一塊黑板,加上簡單的課件,賈老師的兩節課80分鐘,包容了字詞句篇的理解,聽說讀寫的訓練,思維的引導,直至生命成長的引領。教師能夠舉重若輕,渾然天成,這就是夢想中的語文課堂。賈老師說,語文,落實八個字:字詞句篇(語文基礎知識);聽說讀寫(語文基本能力);這個過程是複雜的,所體現的是教師紮實的基本功,即他對語言的敏感,對閱讀的積累,對文字的鑽研,等等。
賈志敏老師說,我們追求語文課堂的返璞歸真,語文的“璞”表現為真實,樸實,紮實。真實是教學本色,樸實教師的教風,紮實能讓教學目標落到實處。最主要的是讓學生靜下心來好好讀書,讀書時語文課堂教學是主要手段。高明的教師能變著法兒讓學生反覆讀書,還能讓學生讀得有滋有味。好的語文課體現在16個字:環環相套,絲絲入扣,行雲流水,滴水不漏。也就是流暢,無痕。讀到這裡,我想到五月十四xx日我去淮安學習,聽到的王文麗老師的課,就是這種感覺,樸實無華,紮實有效。當時剛看到聽課日程安排表,上面寫著:觀摩課《桂林山水》,2課時。心裡就想:這麼短小精緻的課文,語言優美,只要讓學生讀好背會就行了,老師竟然能講兩課時,有什麼內容可講啊!而事實上,上課效果卻令人稱道,令人感嘆。課堂正是落實了語文的八個字:字詞句篇,聽說讀寫。這個複雜過程同時折射出教師紮實的基本功。而我們自己,平時就沒有這麼紮實的語文課。尤其在我們學校,平時雜事比較多,課程開得全面,語文課時間都比較緊,最缺少的就是鞏固知識的時間。對一篇課文的教學,多數情況下我都是讓學生提前預習,把讀熟課文、學習字詞、概括課文主要內容這三項都放在課前預習中完成,所以一篇課文的第一課時基本讓學生自學了,老師課堂上大多用一課時的時間指導學生品讀課文,領悟課文中心。這是在學習濰坊日向小學的教學模式後調整的教學思路。把第一課時的內容儘量放給學生自學,我們覺得既鍛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又節約了課堂時間,剩餘的時間可以讓學生進行一些鞏固或讀課外書。所以我們也有一些困惑:古人提倡,好讀書,不求甚解;我們呼喚高效課堂,呼喚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甚至一個單元的文章一兩課時完成,一冊書一個月學完,留下大量的時間讓學生博覽群書。但是,像賈志敏老師《擦亮語文的本色》提到的語文教學應該落實的“八個字”,我們覺得也更為重要。可是我們如果把課都上成王文麗老師這樣的課,我們的時間和精力不允許。這兩方面如何把握好這個“度”的問題,為“自主、高效、紮實”找到最佳的結合點,就是我們學校當前應該討論解決的重點。
在此我想請老師們各抒己見,談談自己的看法,給我們的課堂教學找到最佳的方案。謝謝。
讀書論壇發言稿 篇7
尊敬的各位來賓、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今天是個意義非凡的日子。自從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4月23日確定為“世界讀書日”以來,它就成為了全世界讀書人的共同節日。每年的這個時候,世界不同民族、不同國度、操著不同語言的人們,在不同地點聚焦討論一個主題——閱讀。在今年第22個“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為倡導“品味經典、悅讀好書”的生活方式,西南交通大學策劃了經典閱讀特別推廣系列活動,本次“跨界融合、共襄閱讀”高階論壇就是其中的重頭戲。
多年來,西南交大將專業教育和通識教育有機結合,不僅注重學生的專業成才,更注重學生的精神成人,致力於培養“有社會擔當和健全人格,有職業操守和專業才能,有科學素養和人文情懷,有歷史眼光和全球視野,有創新精神和批判思維”的“五有”交大人。近年來學校尤其注重透過閱讀特別是經典閱讀加強通識教育和博雅教育,從2009起連續主辦“世界讀書日”主題活動,2014年更是啟動了經典“悅”讀推廣系列活動,並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
一、建立統籌協調機制,確保工作有序開展
為推進經典閱讀推廣工作穩步持續開展,學校成立了推進工作組,由圖書館、教務處、研究生院、校團委、學生工作處、校工會、黨委宣傳部、文科建設處、對外合作與聯絡處、校出版社等單位組成。工作組定期召開工作會議,總結工作進展並對下階段工作統一部署,確保閱讀推廣工作管理高效執行順暢。同時,基於“共商共建、共用共享”原則共同發力,使校內合作推廣同頻共振,產生協同效應和“1 + 1>2”效果。去年,學校率先在國內高校中成立“閱讀與寫作中心”,統一協調與經典閱讀相關的教學活動、課外活動及諮詢輔導服務,在全校範圍內建立起良好的協調機制,實現各種資源的整合最佳化。
二、確立長效“悅”讀推廣思路,營造濃郁閱讀氛圍
為強化師生的人文素養,提升閱讀鑑賞能力,學校以經典“悅”讀為主線,形成了“兩個時點兩個假期”為重要節點的全校參與、全年貫通的經典閱讀推廣氛圍。“兩個時點”即每年的“4.23世界讀書日”和“9.28孔子誕辰日”前後,全校相關部門和學院通力配合,協同舉辦全校性的經典閱讀推廣系列活動;“兩個假期”即利用寒暑假分別開展“帶本好書回家過年”和“帶上經典去旅行”活動。各學院各單位在積極參與全校性大型經典閱讀活動外,還根據自身特點不定期舉辦形式多樣的中小型特色活動,使學校的閱讀推廣呈現多元化特點和持續性常態化局面。
三、積極創新“悅”讀推廣思維,全面拓展閱讀路徑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激勵學習和閱讀的最好老師。有了濃厚的興趣,就可以變“要我學、要我讀”為“我要學、我要讀”,變“學一陣”為“學一生”,進而好學樂學。在開展“悅”讀活動中,如何提高學生的主動參與,是進行經典閱讀推廣的關鍵。學校深入分析不同學程、不同專業、不同愛好學生群體的特徵,“一年級一策”、“一專業一策”、“一興趣組一策”,不拘一格,力爭度身定製,精準施策。同時,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手段以及校內外、國內外的的圖書文獻資源、專家學者資源和設施場地資源,融薦書、導讀、講座、鑑賞、吟誦、朗讀、徵文、展覽、表演、微言大義、體悟分享、線上線下互動等多種形式為一體,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進行經典悅讀推廣。
四、強化服務教學意識,助力通識教育課程
西南交大以通識教育理念為導向,以“價值塑造、人格養成、能力培養、知識探究”四位一體培養目標為著眼點,建立了以經典閱讀為載體,以“交融匯通、家國天下”為情懷的“交通天下”通識教育體系。2014年1月1日學校釋出了《西南交通大學經典閱讀推薦書目》,共包含96種經典著作。學校每年對推薦書目進行年度更新,現已釋出四版。每版力求在堅持經典型和時代性有機統一的前提下,根據師生實際閱讀狀況和建議,以及國內外有關機構和世界名校的最新推薦書目,對上一版進行動態最佳化。作為薦書的配套措施,學校還開設“閱讀與欣賞”導讀課。導讀課採用多師同堂教學方式,以揭示經典文字內涵的豐富性和多元性,從多個維度啟發學生的思辨性和批判思維。
五、結集出版《經典悅讀》叢書,引領閱讀迴歸經典
為了持續推進經典“悅”讀,鞏固推廣效果,引領閱讀旨趣,扭轉“淺閱讀”、“碎片化閱讀”等不良閱讀風氣,引導大學校園閱讀向經典閱讀迴歸,學校組織策劃出版了“經典悅讀”叢書,叢書編委會負責統一部署編輯、發行、宣傳和推廣工作。從2014年到2017年,這套叢書已出版了六輯,叢書作者除本校師生和校友校親外,還有著名文藝評論家、作家何開四等校外學者和專家。這六本裝幀樸素典雅的讀書心得集本,傾注了作為“經典讀物讀者的作者”的大量心血。透過書中那些清新質樸、生動而不失深刻的文字,大家可以初步感受西南交大經典悅讀的成效。
在開展經典閱讀推廣過程中,我們越來越深刻地體會到,書籍是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思想源泉。閱讀更以其獨特的價值,理當被世界各民族與國家所重視和提倡。我們由衷希望,對閱讀的熱愛,能使人民更有品位和尊嚴;對閱讀的看重,能使民族更有未來和前途;對閱讀的推崇,能讓國家更有自信和力量。根據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最新公佈的第十四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資料,2017年中國成年國民各媒介綜合閱讀率達到79.9%,全年人均閱讀圖書達到7.86本,與往年相比繼續呈增長態勢。此次調查資料讓人欣慰,令人鼓舞。
在今天——第22個世界讀書日,我們鄭重發出以下倡議:
一、倡議政府加強對閱讀推廣的制度建設,以實現全民閱讀的常態化、風尚化
政府應儘快建立國家層面的融合不同部門不同行業的全民閱讀工作協調機制,以推動全民閱讀。應加大財政支援力度,轉變公共財政投入方式,激勵全民閱讀。應加強閱讀設施和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創新閱讀指導和服務方式,保證形成科學、合理、實用、高效的公益性閱讀設施體系。應保障重點人群需求,突出兒童優先原則,重點扶持老少邊窮地區的全民閱讀工作,促進全民閱讀事業均衡協調發展。應進一步加強相關政策、法規和制度建設,鼓勵、動員和引導社會力量共同參與全民閱讀。應建立多元主體跨界融合推進機制,引導不同閱讀推廣機構加強交流優勢互補,相互合作形成聯盟,共享資源、方法與成果。在此,特別建議設立國家讀書日,以大力提倡國民多讀書、讀好書。
二、倡議出版界、圖書館界打破系統分割限制,跨界融合,共襄盛舉,共繪全民閱讀推廣藍圖
當前我國開展全民閱讀推廣以出版界與圖書館界為主,這兩大機構在全民閱讀推廣中具有基礎性和支撐性。作為肩負文化傳承、傳播重任的主體,其閱讀推廣效果與全民閱讀的實現程度息息相關。推動全民閱讀不僅是圖書館界的重大使命,也是出版界的重要職責。無論出版社的編輯還是圖書館的館員,都是全民閱讀的佈道者、參與者、建設者和推動者。在數字閱讀蓬勃發展的今天,我們倡議出版界與圖書館界順應改善國民閱讀狀況和提高國民閱讀水平的現實需求,加強協同合作,共謀發展大計。在跨界融合中,注重發揚各自優勢,拓展各自業務,構築健康文化產業鏈,重塑在數字閱讀時代的定位和功能,在新常態下更好地服務全民閱讀。
三、倡議大學成為全民閱讀的中堅力量,大學教師自覺做閱讀引路人
大學是社會燈塔,是時代之光,是培養青年和引領社會風尚的重鎮和策源地。大學教育應該以“完善人格”為本,以實現“精神成人”為目標。大學教師是文化的傳承者和創造者,其自身的人文情懷、科學素養和閱讀旨趣,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全社會的閱讀水平和文化水準。我們倡議在全民閱讀中大學先行,教師先行。大學要做全民閱讀推廣的中堅力量和源頭動力,自覺肩負起推動全民閱讀的重任。大學教師要做全社會特別是學生閱讀的引路人,大力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好讀書、讀好書,由衷認可讀書好。作為人類靈魂工程師的大學教師要切實擔當,為培養和提升學生的閱讀力、理解力、鑑別力和創造力而不遺餘力。
四、倡議大學生要自覺進行“經典閱讀”,涵養精神底蘊
“最是書香能致遠,腹有詩書氣自華”。大學生不能只講“工具理性”而忽視“價值理性”,“文化素人”的“專業達人”不是真正的達人。大學生要成就一等事業,成為一等人才,必先涵養文化和精神底蘊;而要豐盈文化和精神,離不開經典著作的滋養。某種意義上講,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一個人的閱讀史。大學生閱讀經典可以廣博其見識,縝密其思維,開闊其眼界,深刻其思想,能夠體悟別樣的人生,遇見更好的自己。研讀經典不僅能修身養性,更能使人氣度不凡。我們倡議大學生養成閱讀經典的習慣,追求經典閱讀的“悅讀”境界。在“悟悅心自足”的釋然,“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怦然,“於我心有慼慼焉”的欣然和“吾善養吾浩氣之氣”的毅然中,盡享讀書帶來的無窮樂趣。
五、倡議全體公民將閱讀作為一種生活方式,共建“書香社會”和“學習型社會”
猶太民族是世界上公認的偉大民族,雖只佔世界人口的0.2%,卻獲得過29%的諾貝爾獎,且在各個領域都大師輩出。猶太民族之所以偉大,重要原因是愛讀書。猶太民族被譽為最愛讀書的民族,特拉維夫滿大街都是書店,商業區最繁華大街的書店往往也最多,在海邊、街頭公園和咖啡館,都有很多靜靜看書的人。猶太人把讀書作為傳承傳統、知識和創新、創造的手段,每人每年平均讀書64本。如前所述,我國全年人均閱讀圖書僅為7.86本,其差距十分明顯。實際上,一個國家文明程度和國民綜合素質與閱讀量大小成正比。讀書不僅僅影響到個人,還影響到整個民族和社會。
現實社會中,很多國人把寶貴的時間耗在推杯換盞、打牌搓麻、歡歌勁舞等娛樂應酬中,不願認認真真地讀幾本好書。中國要實現民族偉大復興,必須成為“愛讀書的民族”和“學習型社會”。為此,我們倡議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單位,親近圖書,熱愛讀書,自覺加入到全民閱讀活動中來,將“閱讀”作為一種生活方式,就像大媽把跳廣場舞作為一種生活方式一樣。讓書香為社會存正氣,為發展增力量,為時代聚精神。
最後,預祝本次論壇取得圓滿成功。謝謝!
讀書論壇發言稿 篇8
敬愛的教師,親愛的同學:
大家好:
寒假裡我拜讀了陶行知先生的《陶行知教育名篇》,受益匪淺,本書彙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學研究與實踐的精髓,從“教學合一”、“學生自治”、“創造的教育 ”、“創造的兒童教育”等各個方面,集中體現了陶行知先生倡導的“生活即教育”、“教學合一”以及“創造的教育”的獨特教育思想,對於我們的教育事業具有許多現實意義。
陶行知先生的創造思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六大解放,即頭腦解放、手腳解放、身體解放、感官解放、時間解放、語言解放;二是“勞力的基礎上勞心” ;三是“學做合一” ;四是“實驗即創造” ,創造的本質是活鮮鮮的生命,是活生生的願望,是在於火一樣的熱情,是在於探究的興趣,創造來源於生活的活力、來源於生命的本身。
在 “創造的教育”一文中寫到魯濱孫漂流到荒島上去,白天到海邊用手去捧水喝,到黑夜沒水喝,他想出了用軟土製成的瓶子,再用火燒成,可以裝水,這是由行動而發生思想,由思想產生了新價值。當今的學校教育,真正意義上的創新不很多,教師的教法不新,學生學法不新。因此,現在的教育需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培養創造力,需要充分的營養,適宜的土壤,良好的環境,還需要建立良好的習慣,需要因材施教。我們也要像利波老闆那樣寬容法拉第,讓法拉第在電學上取得輝煌的功績。
教育創新並非標新立異,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的能力,如果說教學內容已經體現了這一方面的要求,而仍採用“填鴨式”的教學方式的話,就無所謂能力的培養了。因此,新時代的教學就是創新的教學,創新的學習。陶行知指出,在教學過程中,先生的責任不在於教,不在於教學,而在於教學生學。教師不應把現成的解決問題方法傳授給學生,而應該把解決問題的思路告訴學生,使學生自己動腦,經過不斷反覆推敲,以求得最佳效果,也要注意不能讓學生像“無頭的蒼蠅”似的盲目亂撞,教師應精心的設計好一系列程式,指導學生用最短的時間來解決問題,並能推而廣之,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由此我們體會到陶行知先生的“創造教育” 的真諦。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引導學生手腦並用,學會過硬的技能,全面提高學生素質,使每一位學生成為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有用人才。在實際教學中,我將從書上學到的做起,從自己的本職工作做起,認真對待每一名學生,認真上好每一堂課,以真正的創新理念去開拓自己的新天地。
寒假是孩子們期盼的,作為老師的我也同樣,寒假可以好好休息,但是怎樣過一個有意義的寒假,愉快的寒假讓自己有點困擾。作為青年教師自己有許多需要學習的東西,學校也為老師們著想,要求我們假期好好讀一本書,品一碗心靈雞湯,在愉快的假期裡也能成長。
我也挑了自己喜歡的一本書:肖川的《教師的幸福人生與專業成長》。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過幸福快樂,但是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實現。幸福是人類個體認識到自己需要得到滿足以及理想得到實現時產生的一種情緒狀態,是由需要、認知、情感等心理因素與外部誘因的互動作用形成的一種複雜的、多層次的心理狀態。而教師的幸福是教師在教育場景中自身需要得到滿足後的一種感受,是教師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自由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的一種教育主體生存狀態。教師的幸福就是教育幸福。幸福的教師能培養出幸福的學生。
教師,循循善誘,守望的是講臺,放飛的是夢想,播種的是知識,收穫的是未來。教育是教師的生命,因而教師的幸福首先來教育教學的工作;其次教師的幸福來自學生的成長與發展,因為從學生身上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進而體驗到精神上的無限幸福,學生的道德成長,桃李滿天下,便成了教師最大的幸福;教師的幸福同時也來自教師的專業成長、教育研究、善好的學校生活。
教師的幸福其實很容易得到實現,當學生的成績有進步的時候,你會感覺到幸福;當調皮的學生開始懂事、聽話的時候,你會感覺到幸福;當在比賽活動現場,學生一起吶喊、加油、努力、全力以赴的時候;你會感覺到幸福·······對於教師,我們很容易在身邊的小事上感受到幸福的存在。
幸福就是一種感覺,敞開心靈去感受,幸福無處不在;幸福就是一種充實、閒適,沒有空虛感,匱乏感、無聊感,沒有內在的緊張、焦慮;幸福就是內在的平安,自由自在。做一名幸福的教師其實也不是很難,保持良好樂觀的心態,認真的對待自己的教育事業,自己的學生,用心體會生活,你會發現幸福就在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