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下學期家長會教師發言稿

大班下學期家長會教師發言稿

  在現在社會,發言稿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透過對發言稿語言的推究可以提高語言的表現力,增強語言的感染力。你知道發言稿怎樣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下學期家長會教師發言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大班下學期家長會教師發言稿1

  各位家長:

  下午好!感謝你們來參加我們今天的家長會,這也是我們最後的家長會了。在此,我要感謝我們很多家長一直以來對我們兩位老師以及對我們整個班級的支援!現在已是大班第二學期了,也是我們在一起的最後一個學期了,從我們相識但相處也又二年多了,在這段時間裡,如果我們有什麼地方做的不夠得當的地方還請我們各位爸爸媽媽諒解!也願我們能在這最後一個學期裡和睦相處,共同保留那一份美好的回憶。希望接下來的日子中也一如既往的得到各位家長的大力支援!謝謝!接下來我簡單闡述一下我們這次開家長會的一些內容,將分為一下幾點:

  一、首先,班級情況的分析

  我們大班本學期班級總人數為23人,男孩14人,女孩9人。本學期我繼續接任班主任工作,新學期,我們已經重新整頓班級環境,特別是我們的區域,這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玩中學的遊樂天地,在本學期我們也會不斷更換裡面的教玩具,所以還是需要我們的家長幫助我們一同收集一些廢舊物品。

  二、班級常規管理

  我們班的孩子有了較強的生活自理能力,但在其他地方還存在著許多問題,需要不斷改進、完善。例如:上課舉手不夠積極,回答問題聲音比較輕,交頭接耳的現象比較嚴重,注意力不夠集中;課間奔跑打鬧的現象仍有存在,也就意味存在著一定的安全隱患;排隊、站立、做操動作不夠整齊迅速,時常有拖拉現象。

  對於以上幾點比較嚴重的現象,在本學期仍要繼續加強,制定適合本班孩子的常規管理計劃,在實施中不斷完善。

  三、幼兒現狀及家庭教育

  過完年回來,幼兒的表現和狀況不是讓我們很滿意。主要出現以下幾種現狀:

  1、有些幼兒變得很嬌氣(包括男孩子),動不動耍臭脾氣;

  2、以自我為中心,做錯事不願承認;

  3、部分幼兒學會了說謊;

  4、多數的幼兒沒有學習的主動性和意識。

  希望我們的家長能關注一下你的孩子。我們向個別家長反映孩子在園的情況時,有的家長常說,我家的孩子在家可好了,什麼都會。如果孩子什麼都好就不需要我們老師的指導和你們做家長的關心了。但是你們是否想過孩子在家時可能接觸的是你們一家子的人,他所面對的環境只是那麼點,而且大人慣著。到了幼兒園可就不同,他要去適應集體環境,而不是環境去適應他。所以你們看到的孩子和我們看到的孩子是不同的環境裡的一個片面,他在所處的環境中所表現出來的的行為也是不同的,所以你們要真正關注孩子不是單單給予他生活上的幫助,更應該瞭解他們的內心世界,這樣才能真正讓你的孩子有進步。

  四、教育教學

  本學期我們在學習上也將會抓得更緊,我們都知道孩子面臨著考小學。那麼,在學校裡我們盡力輔導孩子們,只要孩子願意學。在家,我們家長可以幫助孩子複習在園學過的知識,另外可以陪孩子多閱讀書籍,畫畫、參與各類體育運動等等。小學也是透過全面發展來評估孩子的能力進行擇優錄取。

  五、家園合作

  1)在幼兒身體健康的情況下,請家長保證幼兒每天按時入園;不得無故請假、缺勤。

  2)請假事宜還是跟上學期一月,不提倡請事假,連續一個月上請假無正常請假手續的視退學處理。中途轉學或退學,家長需要提交書面申請書,辦理相關手續。如不及時辦理,按自動退學處理,當月不退費。

  3)被子四個角落的縫訂,小書袋的修補問題。

  4)校訊通的全面升級,全園孩子都統一進行了換卡。以後來園回家,必須由固定的人來接送,如有另外的時候務必要打電話告知老師是誰來接。另外,千萬記得無論誰來接,每天務必記得打兩次卡。(事關班級考核)

  5)幼兒成長冊,成長冊還是一週發放一次。發現星期五發下去星期一空白的交上來,從反饋來看,有些家長其實並不重視對孩子的教育和指導,常以工作忙為藉口,推卸對孩子的那份責任。可能有些家長會認為上幼兒園沒關係的,不過只是玩玩嘛,到了小學我再去抓孩子不就得了。如果到了小學你真還能管得住自己的孩子嗎?可能那時的你會比之前付出更多的心血,孩子還是沒有一個很好的意識完成自己該完成的任務。我們古人有句話“三歲行為看到老”。“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就是說如果小的時候不好好去引導教育,那他小時候的行為就足以見證他長大後的樣子。

  六、幼小銜接

  過了年,孩子們又長大了一歲,過了這學期他們將要離開這充滿童真充滿歡聲笑語的幼兒園,繼而步入期盼已久的小學。本學期我們將安排孩子進入小學參觀小學生的學習生活;滲透一些銜接小學的知識,為成為小學生做一些事先的鋪墊教育。

  上小學的一些資料週五晚上6:30總園統一講解,請你們要準時參加。

  七、班級瑣事

  1、被褥每個月月底帶回家曬洗一次,其餘時間班級老師將分批進行晾曬。

  3、早上來園儘量在7:45 — 8:00,晚上離園4:10 — 4:30。

  6、每週一和有活動時統一穿園服。

  7、車輛停放有次序,不干擾幼兒進出。

  8、教育幼兒不買幼兒園門口的攤位零食。

大班下學期家長會教師發言稿2

尊敬的各位家長:

  大家好!又到了我們期初家長會,在此首先我代表大班段的三位老師對大家的到來表示歡迎,感謝各位家長對幼兒園、班級工作的理解、支援!熱熱鬧鬧的春節一過,我們迎來了新的一學期。這個學期是孩子在幼兒園生活的最後一學期,也是孩子們入小學前十分重要和關鍵的一學期。我們一起來探討怎樣能讓孩子順順利利的進入小學。

  作為教師,我們將更耐心、仔細、認真,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培養孩子們各方面的能力,讓孩子們順利有效的完成幼小銜接。今天會議的主要內容是:

  1、簡單總結上學期的各項工作的完成情況;

  2、簡單介紹本學期的各項工作安排和教學重點;

  3、關於幼小銜接的有關問題,比如:入學前的準備工作,幼兒在園學習生活上的問題等。

  4、需要家長配合的若干事宜。

  一、上學期的各項工作的完成情況。

  首先,對上學期孩子們的發展做簡單的回顧:

  大班上學期,對孩子們來說是個轉折期。因為在幼兒參加正常的幼兒園教學活動的同時,又加入了拼音教學,有部分家長比較擔心,不知道自己的孩子能不能把學到的掌握好,對於孩子來說,新增內容的學習對他們也是挑戰,尤其是拼讀,要把拼音字母讀正確本身就有難度,還要會進行簡單的聲母加單韻母的組合拼讀的確不容易。透過上學期的學習,孩子們的進步是非常大的,現在每位孩子都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取得了一定的進步,大部分幼兒很好掌握了拼的方法了,班裡大部分孩子都有了要成為一個合格的小學生而做準備的意識。

  具體表現在:孩子生活自理能力明顯提高,大部分孩子都能自己正確的穿脫衣服、鞋子,會自覺的取放教室中的公共學習工具和材料,能按時完成作業。孩子們在自己的努力和各位家長的支援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圓滿完成了上個學期的任務。

  上學期完成的班級工作總結起來無非是三大項:教育教學、衛生保健、家園聯絡工作。

  在教育教學方面,加強幼兒社會交往能力的培養。透過合作遊戲、共同完成一件事情、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等方式,幫助幼兒發展對人親近、合作的態度。與別人相處時能表現出有禮貌,懂得輪流和分享等方面的能力。

  對幼兒進行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運用多種鼓勵形式,初步養成主動的學習習慣。同時,我們注重培養幼兒掌握正確的書寫姿勢,特別是幼兒的握筆姿勢,目前本班大部分幼兒養成了正確的握筆姿勢。注重培養幼兒良好的傾聽能力、自控能力,充分利用了餐前、餐後、離園前這段時間,組織幼兒早期閱讀、書寫練習,提前做好幼小銜接工作。

  在主題教育活動中,我們根據幼兒的興趣特點,結合教育大綱,依據省編教材內容,開展了各個主題教學。在這些主題活動中,我們注重根據孩子感興趣的事物去探究研習,調動孩子的各種感官參與,強調孩子在現實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互動過程,從中滿足了孩子好奇心,孩子們在愉快的探索活動中快樂地收穫,經驗得到一次又一次的提升和運用。

  我們還對幼兒進行安全防範教育,從身邊的每件小事著手,結合幼兒自身的生活經驗,有目的有步驟地開展有利於幼兒的各種活動,時刻提醒幼兒意外就在身邊,透過“以點帶面”的方法,提高幼兒的安全意識,讓幼兒學會了一些必要的保護措施,知道簡單的身體保護方法,儘量避免事故的發生。使幼兒意識到要玩的開心,更要玩的安全。

  衛生保健方面,我們本著讓孩子吃好、睡好、學好、鍛鍊好的原則,積極做好各類消殺工作,為幼兒營造一個健康的生活環境,增強孩子的抵抗力,同時,我們創造機會讓孩子自己動手,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使他們的自立能力、自理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家園聯絡工作方面:我們有“貝貝心語”(家園聯絡欄)、“溫馨親子園”(qq群)兩個渠道與家長進行交流,另外,幼兒發展評估報告單也為我們家園工作架起了一個橋樑,還有的家長透過電話交流家園方面的問題。

  上學期,我們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存在著一定的不足之處:如,有個別孩子自我中心比較嚴重,不喜歡主動幫別人做事,缺乏奉獻精神。個別孩子聽課習慣不太好,上課不專心,個別孩子主動學習的意識比較差,需要老師三番五次的督促才能完成學習內容。個別孩子在整理書包學習用具方面的能力稍差些,回到經常會說忘了帶這個忘了帶那個,找不到這個那個的。

  二、本學期的各項工作安排;

  本學期的教育內容南京版教材幼兒用書、拼音、數學等內容。另外還有針對幼兒特長髮展開設的:美術和舞蹈興趣班。

  為了給幼兒提供更好的學習生活環境,這學期班級教師的編排上有所變動,就是增加教師——新來的小李老師教數學和音樂,在這肯定有家長有疑慮,只剩一學期了這樣臨時又新增老師代課會不會影響幼兒的學習呀?新來的老師會帶嗎?其實,這也是幼兒園和我們老師的擔心,因此,我們的專題教研的課題就確認為“如何促進幼兒數學概念的發展”,就數學課如何有效的開展為中心進行研究,提高我們老師的專業教學水平,我和小李老師是互相配合的,我比較有經驗,小李老師自身專業素質都不錯,而且平時比較勤學好問,我們會一起努力把大班的幼兒帶好,這點請各位家長放心。

  先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這學期的拼音教學內容。這學期拼音學習複韻母,整體認讀音節,再加一些簡單的識字教學。重點練習音節的拼讀和書寫。應該說拼讀更重要。給大家一個建議,音節的拼讀,我們要把它融入生活中,如,看到家裡、馬路上的東西,讓孩子拼讀,也可以把超市裡的快報讓孩子把商品剪下來,貼在本子上,然後讓孩子註上拼音。激發孩子的興趣。

  這學期的數學重點抓幼兒的運算,針對運算方法和反映能力進行加強。平常家長也可與幼兒進行數學接龍游戲,或結合日常生活細節進行練習。如、去超市購物時可引導幼兒進行找零的運算,給幼兒十塊錢要幼兒買一包鹽1元、問幼兒還剩多少錢,然後在買……這樣,幼兒多練多學,即增進運算能力,又提高應變能力等,一舉多得。

  其他具體的工作計劃、每月計劃我會貼在家園共建,將根據幼兒園的統一安排,按部就班的完成,具體活動請大家關注“家園共建”欄。

  三、關於幼小銜接的有關問題。

  在孩子接受社會教育的過程中,有幾個重要的銜接時期。從幼兒園進入小學便是其中之一,而且這一銜接過程一直以來都令家長們關注,所以幼兒大班下學期就成為家長們和老師幫助孩子做好進入小學準備的最佳時期。

  為孩子在入小學前所做的準備是讓孩子在學習、做事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學習品質,包括自主學習、良好的控制力,對事情有探索思考的精神。而不是提前將一年級的習題讓孩子做熟,這樣做極易使孩子對學習失去興趣,不愛動腦思考。因此,根據我們的經驗和針對孩子的特點,我們應幫助孩子做好以下幾方面的準備:

  (一)、讓孩子做好上小學的心理準備。

  在幼兒園裡,由於幼兒教師時刻關心著孩子在園的全天活動,對孩子的照顧比較周全,孩子對老師的依賴性比較大。而在裡,老師主要精力放在教學上,對孩子的生活、活動的關心會相對較小,因此最初會使孩子不易用適應,進而出現抗拒心理。因此,家長可以讓孩子接觸身邊的小學生,瞭解小學生上課、作業、考試等情況,從而有足夠的心理準備適應小學的學習與生活。其次,家長要注重兒童自信心和任務意識的培養。讓孩子認識到自己有能力做事。這是完成學習任務的心理基礎。同時要培養孩子承擔任務的意識,形成接受、完成命令的指示的習慣。平時家長要經常給孩子佈置一些他們力所能及的任務,並鼓勵督促他們按時完成。如:掃地、整理衣櫃、收拾碗筷、購買簡單的物品,在完成任務過程中逐漸培養孩子的任務意識。

  (二)、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幼兒園的生活是鬆散型的,進入小學後,學習的模式成為課堂教育,課間休息時是充分自由的,要自己整理書包,自己喝水,自己上廁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遇到困難和問題要自己想辦法解決。學習生活不能再完全依靠父母和老師,要慢慢地學會自己生存、生活、學習和勞動。孩子不僅要儘快適應新的學習要求,還要能獨立解決原來由幼兒園老師幫助解決的許多日常生活問題。因此在入小學前關注孩子自理能力的發展,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孩子完成學習任務的必要前提。家長要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除了會自己吃飯、穿衣、睡覺外,還要學會根據天氣的變化增減衣服,管理好自己的'物品,有事大膽地說,懂得講衛生和注意保護自己,等等,特別要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有良好的作息習慣,做事幹淨利落,不拖拉。

  (三)、培養準小學生的自我服務能力。學齡前兒童在進入小學以後,會感到與幼兒園的生活相比有著方方面面的不同。比如一個很明顯的不同就是:在小學裡,許多事情都要孩子自己照顧自己,比如:自己記作業,鞋帶開了要自己系,下雨了要自己打傘,自己背書包,按課程表自己整理書包,這些事情小學老師是很少過問的,也不會去教孩子,都需要孩子在入學前就具有一定的自我服務的能力。

  (四)、加強孩子學習方面的自我管理能力。這裡所說的學習能力的準備包括:注意力、記憶力、觀察力、思維能力的準備,也包括前閱讀、前書寫和初步計算能力的準備。入學前,家長要特別注重對孩子的有意注意、記憶及觀察能力的培養。成人可以給孩子提一些觀察、記憶的要求。比如,請孩子把今天下了一半的棋在明天再擺出來;讓孩子觀察房間裡物品的擺放,並用語言加以表述,等等。還可以與孩子做一些訓練性的遊戲,如讓孩子閉目聽自然界的聲音或成人有意發出的聲音;聽成人指令做事,成人提示孩子先做什麼再做什麼、最後做什麼,孩子一次聽完記住,再按順序逐步完成。

  閱讀是小學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調查發現,孩子入學後發生適應性障礙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閱讀跟不上。所以入學前讓孩子作好閱讀準備也是相當重要的。這裡所說的閱讀準備主要是指培養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和興趣。訓練時成人應從讓孩子喜歡看書開始,然後會一頁一頁、一個內容一個內容地看書。還可以讓孩子接編故事,仿照講述,看圖講述等。這樣對孩子理解能力、表達能力都是有力的促進。千萬不要在孩子間橫向比較,給自己的孩子亂貼標籤。看到別的孩子能背20首唐詩而自己的孩子只會背5首就說孩子笨,這樣的標籤會大大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從而失去對學習的興趣。

  (五)、培養孩子的注意力。孩子上學後每堂課有40分鐘時間,需要孩子集中注意力聽講,現在需要家長多培養孩子安靜專注的做某一件事情。聽的習慣與能力是衡量孩子學習能力的標準之一。許多作文優異的小學生,他們從小就養成了良好的聽的習慣,傾聽是一促和很自然的接受方式。孩子對聽故事、聽兒歌總有極大的興趣。經常聽聽錄音、聽聽廣播;聽得多,勢必積累得多,在表達時就有了豐富的素材與較強的組織能力。大人在與孩子說話時,不要羅嗦反覆地說,一句話說得多了,則成了可聽可不聽的話。這樣的羅嗦重複對孩子養成良好的聽的習慣相當不利,孩子很難直接辯別出哪些是要聽的,哪些是可以不聽的,結果很可能導致孩子沒興趣聽,對什麼都不認真聽,一隻耳朵進,一隻耳朵出。這樣就對孩子的學習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大人要對孩子聽的習慣負責。相信孩子的能力,不要過多重複自己的話。家長要教給孩子有關學校生活的常規知識,要求孩子愛護、整理書包。要讓孩子懂得珍惜時間,獨立完成自己的作業。

  (六)、加強幼兒的社交能力,交際依靠表達。進入小學,進入一個新的交際圈,表達自然就顯得重要起來。通常一個善於表達的人,容易獲得別人的肯定,自然就獲得了充分的自信。在學校不原表達自己的孩子,很難讓老師、同學在短時間內瞭解他、喜歡他;表達能力差的孩子,別人很可能會覺得他笨,認為他懂的少。這樣的情況往往會導致孩子不自信,對學習提不起興趣,甚至害怕到學校去。因此在入學前,家長要給孩子機會表達,幫助他組織語言,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孩子從幼兒園到小學,面臨著新的夥伴群,要使孩子順利過渡,處理好與新夥伴的關係很重要。因此在幼兒園階段就要積極地培養孩子的交往能力。在幼兒階段孩子的社會程度不高,他們在群體中習慣接受別人的幫助,而很少想到幫助別人,有了糾紛常常求助於老師,缺乏經驗自行解決矛盾的能力。因此家長要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比如讓孩子主動與不認識的小朋友打招呼,與別的孩子一起玩時能謙讓,還可以教孩子一些解決糾紛的方法,如輪流、猜拳等,學會誇獎別人,會對人說“對不起”,與此同時要讓孩子學會與家長溝通,會把自己的想法大膽地告訴家長,同時也願意配合家長做事。

  (七)、培養孩子生活規律化。要讓孩子懂得什麼時間應該做什麼事,並一定要做好;什麼時間不能做什麼事,就要控制自己的慾望和行為。

  (八)、要讓孩子學會承受挫折,學會忍耐,學會與小朋友分享。

  對孩子進行一些挫折教育尤為重要。首先家長要對孩子形成一個正確評價。一直以來在爸爸媽媽的保護下成長的孩子,許多都沒有受到過什麼挫折,一直覺得自己是最好的,所以心理的承受能力差。有些家長採取的賞識教育方法是,無論孩子做什麼事情,做得如何,都千篇一律用“你太棒了、真不錯!”之類的詞語表達讚賞。雖然這些有利於增強孩子的自信,但空洞的評價也會造成孩子對自己的正確評價和對他人的評價。一旦當孩子面對更公允的評價時,孩子會發現自我評價和實際能力的巨大落差,而難以承受這種“突如其來”的否定。從而打擊了孩子原本脆弱的自信心,或者變得更加任性,不能面對現實問題,甚至朝著相反的方向:更加自負,盲目自大。所以家長的評價要具體,要讓孩子能正確認同自己的優缺點,認同別人的優點。同時給與孩子一個具體並能達到的努力目標,鼓勵孩子完成目標。

  其次讓孩子明白大人沒表揚我不代表我做的不好。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能夠經常得到表揚。但進入小學後,老師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和精力經常表揚每個孩子。這時,孩子也會感到失落和懷疑。要讓孩子從這種失落和懷疑中走出來很重要。要讓孩子學會正確的自我暗示:沒有表揚我,不等於我做的不好,下次我會做的更好。還要讓孩子學會正確的自我鼓勵:比如把自己的畫展出來,家長即使不經常表揚孩子,但也要讓他知道您對他的每一個進步都有所關注,並感到自豪和驕傲。

  其三,教育孩子正確面對挫折。將來如小學後,為某種原因受到老師的批評,同學之間產生了摩擦,因自理能力的欠缺遭遇尷尬而受到同學嘲笑等等,這些小挫折都是有可能遇到的,怎麼辦?讓孩子知道,誰都會遇到這些事情,大人小的時候也遇到過這些事情,它沒有什麼了不起的,不必太在意。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會有越來越多的同伴,要讓孩子慢慢懂得,與同伴相片要學會分享、合作,不可能凡事都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做。

  入學前的準備對成人對孩子都不是小事,但也不要操之過急,要採取科學穩妥的方法循序漸進地訓練、培養,作好準備。

  (九)、入學需要的證件

  戶口本、預防接種證和卡、暫住證(3個月以上)、畢業證

  (十)入學需要筆試、面試這就需要幼兒有學習基礎和表現力,針對這我們這學期安排了各類活動。

  四、需要家長配合的若干事宜。

  1、早晨入園、下午離園一定要按時,為讓幼兒能參加晨間活動和不耽誤正常的教學活動,希望各位家長按時來園。儘量讓孩子在8:20前到園。如有特殊情況和老師提前說明。接送的幼兒家長要注意接送時間準時在接送地點等待校車和老師交接好,以保證幼兒的安全。

  2、家長做好孩子入園前的檢查工作,如檢查孩子的衣服口袋有沒有什麼危險的東西或者是吃的東西,觀察孩子的情緒,摸摸孩子的額頭等。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多培養孩子的交往技能,學習自己處理一些簡單的小矛盾。教育孩子要寬容,能夠學會原諒別人。

  3、天氣逐漸轉熱,而春夏季交接的時候正是傳染病出現的高峰期,為了減小孩子發病的機會,請家長每天為孩子準備更換的衣服,讓幼兒及時更換,避免出汗後未換衣服而生病。

  4、如果你的電話號碼有變動也請及時告訴我們,以免有急事時聯絡不上。

  5、幼小銜接不容放鬆。

  我們老師面對的是全班孩子,很多東西我們都只能給予引導,所以家長們的輔導是很重要的,如:孩子的書寫、閱讀、計算這些家長完全可以給予輔導的。有個別的家長看到孩子不做作業,就以嚇唬的方法“再不做作業我就把你怎麼樣怎麼樣,或許快點做呀,做完了媽媽給你買什麼什麼的”,這樣會導致孩子覺得學習是任務,完成了就行,或許認為學習是一種交易,我做了,我學了,我就一定會得到想要得到的東西,這樣慢慢的會讓孩養成一種很不好的習慣,希望家長不要以這樣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孩子。幼小銜接的最佳途徑是培養孩子好的習慣,而非超前學習。超前學習的確會影響孩子對今後學習的興趣。小學一年級新生暴露出的問題,其實多數是學習習慣問題,這並不是超前學習就能解決的。孩子的幼兒園生活僅剩這短短的幾個月。孩子能否順利地進入小學,這幾個月起著關鍵的作用。希望各位家長,在這幾個月內不要放鬆對孩子的督促。做好幼小銜接工作。

  6、為孩子準備一個記事本,這個學期,我們打算培養孩子記活動內容的習慣。把每天新教授的活動內容,讓孩子用拼音或簡單的字的形式記下來。這也是為入小學自己記作業打基礎。幼兒園不提倡佈置作業,家長晚上可以根據幼兒園一日活動內容,看孩子的學習情況做適當的複習。我也會打個表格貼在家園聯絡欄,把每天的作業寫在上面,家長在接幼兒離園的時候可以去看看,好回家後指導幼兒進行復習,完成作業。

  7、興趣班的有關事宜。

  這學期還是我帶美術興趣班,舞蹈班還是餘老師帶,開課時間還是星期六,想要參加興趣班的幼兒到園長那報名,3月20號開學,收費是170元。

  8、每個月底給孩子換洗被褥時,把被子逢一下。

  9、中大段5月份將開展“故事大王比賽”共有兩輪,故事由幼兒和家長一起選擇,預賽在班內進行評委由老師擔任不邀請家長參加,將選出4名幼兒進入決賽。決賽預定在4月30日,將會邀請各位家長前來參加,並請個別家長擔當評委,或採取投票進行,這還要研究一下。

  10、今年的“六一節”文藝匯演和7月份畢業典禮,具體的配合事宜將再和各位家長進行交流。

  這個學期是孩子在幼兒園生活的最後一學期,也是孩子們入小學前十分重要和關鍵的一學期。因此很多工作需要你們的配合。感謝家長的積極參與,大家有什麼好的建議或意見,歡迎大家向我們提出來,我們非常感謝。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