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公開教學周評課會上的發言稿

語文公開教學周評課會上的發言稿

  今天,聽了三位語文老師的公開教學課,現就“中心問題”談談自己的幾點思考。

  一、中心問題

  文字的中心問題指的是,根據教學目標、文字內容和學生認知提出的一個重要問題,以引發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並貫穿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心問題可以是一個“問題群”,圍繞主要問題設定“問題鏈”,幫助學生由淺入深去思考主要問題,以深入理解文字和掌握文字。

  中心問題與“問題群”中的問題是整體與區域性的關係,不是並列關係,也不是從屬關係。如果說,問題群是一個圓,那麼中心問題就是圓心,而問題群中的每一個問題就是圓上的一個點。

  二、中心問題與核心問題

  首先,要理解“中心”與“核心”的區別。中心於空間而言,是指物體幾何形狀的中央部位,是具體的形象;核心是指內在的、深層的東西,與外在形式無關,是抽象的東西。如L老師的《干將莫邪》“這把劍為什麼是把好劍”可以是中心問題,但不是核心問題,而w老師的“賣油翁兩次說,沒有什麼其他的奧秘,只不過是手法罷了,你認為前後兩次說的有什麼不同”和w老師的“文章以馬喻人,請你從‘策’、‘食’、‘鳴’三個字來談談伯樂的作用”,既可以是中心問題,也可以是核心問題。

  中心問題和核心問題都是文字中重要問題。中心問題強調貫穿整個課堂教學,而核心問題可以貫穿全過程,也可以不貫穿整個教學過程。w老師的“文章以馬喻人,請你從‘策’、‘食’、‘鳴’三個字來談談伯樂的作用”是課堂的問題主體,是真正的“中心問題。w老師把也設定中心問題“賣油翁兩次說,沒有什麼其他的奧秘,只不過是手法罷了,你認為前後兩次說的有什麼不同”,但是基本梳理了課文的知識和內容後,再來處理這個問題,還沒有貫穿整個課堂,起到的作用是深化對文字的理解。L老師的“這把劍為什麼是把好劍”也設定一個“中心問題”,也沒有貫穿教學過程,只是引出對文字的內容的分析,起到一種鋪墊的作用。

  在問題教學中,類似出現“問題群”,還是以“中心問題”命名為好,免去是否是核心問題之爭。

  三、中心問題的提出

  一個文字可以提出大量的.問題,但不是所有的問題都能成為中心問題。要尋找中心問題的原則有三。

  第一,中心問題指向教學的重點或難點,解決了中心問題中,也就解決了文字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第二,中心問題要考慮學生的實際能力,學生進入問題群,能順著“梯子”去解決問題。

  第三,中心問題要覆蓋文字的主體內容,即主要內容都應該在中心問題的思考範圍之內。

  四、中心問題的教學實施

  1.提高課堂質量。在文字中,提出一箇中心問題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需要認真閱讀和思維,經過考量,最後才能確立。隨著文字閱讀水平的提升和教學經驗的積累,還可能發現有其他不同的答案。研究文字的“中心問題”有助於提高教師的研究和實踐水平。無論是教師個人,還是備課組,都可以開展研究文字的中心問題的活動,既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又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

  2.改變課堂結構。在傳統的教學中,文字的解讀都是以文章的結構為結構,比如,以段落為序,或者以時間為序,或者以情節為序,久而久之,學生對語文教學就會生長“疲勞”感,再好的樣式無限重複總會讓人厭倦。而中心問題基於文章的思想分析,是一種內在的邏輯結構,它打破了文章的段落順序,每一課的教學形式都不一樣,給學生一種新鮮的感覺,如同見到每天升起的太陽。

  3.培養思維能力。學生辯證思維的能力是老師們感到棘手的問題,特別在高中就顯現出來,這問題不出在學生,而出在語文的課堂。有一箇中心問題,圍繞中心問題展開多角度的思維,這是一種科學的思維訓練,能讓學生在訓練中培養一種邏輯思維的能力。

  4.開展審美教育。審美教育不是空洞的,其實每個課文都可能是審美教育的載體,這個審美教育就是對文章的“美”的一種欣賞。要欣賞文章的美,就要尋找“美”的切入點,或者說是話題,而中心話題就是審美的物件。大凡優秀的賞析性文章,都有一個獨特的視角,這個視角就是我們今天研究的“中心問題”。如果我們把中心問題和問題群的答案進行整理,就會發現這不是簡單地對課文的複述和分析,而是從一個角度對文章進行賞析。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