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優秀班主任工作經驗的發言稿

初中優秀班主任工作經驗的發言稿

各位領導,老師們,大家好:

  從94年開始在私立學校做,總有些忘不掉的人和事,還有一些感想,今天被學校趕鴨子上架,折磨各位獻出耳朵,不對的地方,還望大家給點面子,打幾下可以,但不要往死裡打。我在這裡,先表示感謝。

  在教師這個行業做了了這麼些年,如果要讓我說幹這行最要緊的是什麼,我會毫不猶豫地說是“愛”。

  冰心老人曾經說,“有了愛便有了一切”。這一點,我深信不疑。做老師的,愛,第一要愛的就是自己的學生。所以有人說,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他人的孩子是神。從前說這個話題,我很反感,哪有長輩愛晚輩的?時間長了才明白,老師要熱愛學生,這句話的確是老夫子們或許經過了多少代人的摸索才總結出來的至理名言。想通了其實很簡單,相對於老師來說,學生就是老師的飯碗,沒有了學生,飯碗就沒了。一個連飯碗都不愛的人,哪裡還有生存的機會呢?最初不懂這個道理,總是抱殘守缺,深中“一日為師終生為父”的流毒,望生成龍,望生成鳳,恨鐵不成鋼,嫉惡如仇,教育學生,只憑願望,不管手段。“該打”就打,“該罵”就罵。結果,碰了很多壁,學生怕了,慢慢形成當面一套背後一套的風氣,解決不完的問題,處理不完的矛盾。陽奉陰違也就罷了,最悲慘的一次,因為忍無可忍,打了一個女生,被她父親帶著記者衝到學校,不僅自己被打得鼻青臉腫,連當月工資都賠進去了。受此打擊,曾經一度離開講臺,去公司混過一段時間。經過一段時間反省,發現還是自己錯了,公司也不是自己的天下,相比之下,還是學生比較單純,還是學校比較適合自己。重上講臺的時候,我就時刻牢記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的話:“每一個決心獻身教育的人,應當容忍兒童的弱點。”凡事站在孩子的角度,多給些理解,多一些包容,實在忍無可忍的時候,處理問題時儘量壓制自己的火氣,放一放,緩一緩,解決不了的問題,首先要考慮的是解決的思路,思路決定出路。自己力氣不夠,就要考慮請求家長、同事或領導援助,絕對不逞強,單打獨鬥,包攬風險。退一步說,連孔老夫子都說了,人世間有兩種人不可教育。他老人家弟子三千,賢人也才不足一百。呵呵,這樣一想,什麼火氣還下不去呢?當然,問題不是說就此不管,只是,暫時不管,此地不管罷了,換個時間,換個場合,再來說吧。

  那麼,到底該如何愛學生呢?我的理解是,把學生當同事,當下屬,我們的學習任務非他們來完成不可,他們消極怠工,我們就要共同埋單。所以,我們是一種合作關係。我的職責是,盡最大努力,讓他們開心,開心地為我讀書,為我爭光,少給我惹事添麻煩。

  跟孩子打交道,開宗明義先講明關係。聽我的教誨,我們的師生關係就成立,不聽,那麼,先把關係弄清楚了我們再來談理由。去年在廣元黃崗學校,有個孩子叫古文斌,第一天進教室,光理髮就花了一天時間,反覆五次,最後,迫於必須承認師生關係,不得不按我的要求剪成平頭。還有一個叫王仲的,父親是派出所長,從小就管不住,學校開除三四次,就是開不了。要麼躲在宿舍睡大覺,要麼翻圍牆,高興了來教室聊聊天,不開心了到處跑。我接手的時候,他來報到。公事辦完,他居然給我一鞠躬,然後離開,我當時心裡一熱,對他有了好感,以後總記得這一鞠躬的模樣,每次找他,先叫他坐下來,然後說他的優點。孩子畢竟是孩子,看到老師如此尊重他,不讓他站著說話,而是平起平坐,平心靜氣的溝通,他自然就什麼話都肯說了,最後才瞭解到,孩子調皮的原因在於父母不和。一旦老師電話過去,母親對他就哭哭啼啼,數落不休。他父親也老實對我說,王仲絕對是個問題學生。到我的.前任,家長連電話都不敢接了。瞭解到這些,我就經常跟他泡在一起。除了抽菸堅決禁止外,讀書要求先降低一點,有空就看他喜歡什麼,儘量跟他在一起,打籃球,下象棋。有時上街也把他帶上。經過慢慢地調教,孩子一學期沒有翻過圍牆,沒有打過架,作業也要做了,課也要上了,最後終於順利畢業。中考完畢,他父母都來學校接孩子,孩子哭了,家長也哭了。

  宋代哲學家張載說過,“教之而不受,雖強告之無益”。愛學生,首先要尊重學生。要以贏得學生的認可為標準。學生不接受老師的為人,他又怎麼會接受你的知識和教育呢?蘇霍姆林斯基教導我們說:“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變成單純學習知識。如果我們力求使兒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專注到功課上去,他的生活就會變得不堪忍受。他不僅應該是一個學生,而且首先應該是一個有多方面興趣、要求和願望的人。”因此,愛學生,我的理解就是先尊重後瞭解,理解加體諒,甚至適當地寬容。任何時候,作為教育者,對待學生,我們都應該優先考慮孩子的自尊,並積極培養孩子的自尊心。沒有自尊心的孩子,很難有培養的價值,用暴力壓服孩子,傷害孩子的自尊,更是得不償失的愚蠢。我們的民族不需要暴力,我們大家都痛恨暴力!我們不需要培養暴力接班人。因此,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我們應該堅決摒棄。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用毆打來教育孩子,不過和類人猿教養它的後代相類似。”蘇霍姆林斯基又說:“讓每一個學生在學校裡抬起頭來走路”。以前教過學生中大家都很熟悉的如許松根吳振賢等,我也曾不止一次用過教鞭責罰的手段進行教育,但不幸的是,除了當時讓孩子老實一點外,根本解決不了什麼問題。同樣的問題,過幾天還得照犯不誤。實踐證明,教育學生,必須以心換心,把工作做到學生心裡去。愛學生,就要充分了解學生,尊重學生,相信學生,只有學生自己願意改變了,我們才有瞭解決問題的根本出路。

  愛學生,還要能夠自覺地讓學生在教育中體驗到快樂。孩子永遠是孩子,是孩子就喜歡聽故事。空洞的說教永遠只會激起孩子的反感和厭倦。老師的任何要求都可以透過故事來潛移默化地對學生產生影響從而達到教育的目的。比如禁止課間追逐打鬧,我的做法一貫是編事故。因為課間追逐打鬧,如花似玉的小姑娘變成了獨眼龍;因為追逐打鬧,眉清目秀的孩子摔掉了門牙甚至有人被摔成了腦震盪……故事本身緊張的情節和恐怖的後果經過老師誇張的表情和豐富的肢體語言進行生動的表演,孩子們在緊張和刺激中,既笑歪了嘴巴,又明白了道理,課間活動時他自然就能夠令行禁止了。

  愛學生,還要在生活上無微不至地關心學生。蘇霍姆

  林斯基說“沒有情感, 道德就會變成枯燥無味的空話, 只能培養出偽君子”。 學生,其實是天底下最純粹的人。老師給他們一點陽光,他們就必然會燦爛。投之以桃,他們總會報之以李的。上屆學生中,我就是這樣對待他們,所以,即使有時手段過頭了,他們還是很容易接受的。上一週我們吃水煮魚,想到孩子們晚上下自習又冷又餓,我就把吃不完的集中起來,晚上熱了端到班上,給住校的同學分了吃,去家訪的時候,有家長就由衷地讚賞老師關愛孩子,孩子們也一下就感受到老師的體貼和照顧了,再去跟孩子交流,就容易多了。

  愛學生,就要處處替學生先吃苦。陶行知先生說“學校無小事,事事是教育”。孔老夫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要求學生做到的事情,老師自己要能率先做到。比如遲到,學生不遲到的前提是老師比學生更早到。班主任每天早上先到教室迎接遲到的學生,比站在遲到者面前聲嘶力竭地咆哮更有效。比如掃地倒垃圾,學生怕髒,老師親自做最髒的事情,下次再叫他做,他就沒理由不做了,做得多了,自然就養成習慣了。培根說“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從幼年起就應該透過教育培養一種良好的習慣”。 因而,在培養孩子習慣方面,愛學生的老師總是率先實踐,身體力行,讓學生潛移默化跟著學習最後養成習慣。

  說了這麼多,大家或許耳朵裡都聽起老繭來了,前幾年在福州郊區一家學校,有同事戲說教師是天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有同事就唱反調“,到底言下之意,無非自我解嘲,跟賣笑的差不多。但我卻固執地認為,自己沒有做官的福分,沒有經商的本錢,沒有當兵打仗千古流芳的機會,活著,就必須工作,陪讀,陪吃,陪活動,什麼名呀利呀,看淡些,一頓吃兩碗乾飯,晚上事情忙完啦,扳倒頭就睡到鬧鐘響,不也是很開心事情嗎?

  說了這麼久,有的老同事可能要笑我了——聽你說得簡直可以評星光大道年度總冠軍了,那你怎麼搞的,幹了兩年四個學期,連一面紅旗都沒扛到過呢?這也正是我今天的期盼,盼望著,各位大哥大嫂,小弟妹妹,看在我們一口鍋裡舀飯吃的份上,幫忙會診一下,點撥一二,不才在這裡給你鞠躬了!

  說得不對的地方,我在這裡,恭候您來打。

  謝謝!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