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學生家長會上班主任的發言稿(精選5篇)

高三學生家長會上班主任的發言稿(精選5篇)

  在充滿活力,日益開放的今天,發言稿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發言稿可以幫助發言者更好的表達。你知道發言稿怎樣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三學生家長會上班主任的發言稿(精選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高三學生家長會上班主任的發言稿1

  首先,我代表高三4班全體師生向所有到會的學生家長表示熱烈的歡迎!寒來暑往,寒氣逼人,大家依然如期到會,我還要代表高三4班的全體師生向大家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誠摯的謝意!

  再次邀請家長朋友相聚,是因為孩子們已經步入高三,學校和家庭在孩子們複習備考的緊要關頭更需要進一步攜手育英才,加強溝通和交流,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擰成一股繩,共同把孩子們託進大學之門,圓孩子們的大學之夢。

  回首過去,這屆學生一路走來,一路高歌,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知識水平、學習能力、思想素質穩步提高。細想之下,可以把這個歷程形象地比喻為:高一學年是“老師扶著學生走”,主要狠抓了學生的養成教育,重點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學習、生活、行為習慣;高二學年是“老師領著學生走”,主要狠抓了學生的自律教育,重點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能力。

  面對現實,素質教育風起雲湧,但高考制度巋然不動。因而,高三學年就是“老師引著學生走”,就要狠抓升學預備教育,重點培養學生的應試能力和自我調節能力。下面,我就把本屆高三年級教育教學的措施和思路向各位學生家長彙報一下:

  一、精選教師,最佳化組合,組建高素質、能打善戰的教育教學團隊。

  高三學年開學前,在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援和指導下,級部本著優中選優、最佳化組合的原則,組建了本屆高三年級的教師團隊。這支團隊有三部分教師組成,一部分是從高二跟上來的老師;一部分是20xx屆高三應屆畢業班的老師;一部分是20xx屆往屆高三畢業班的老師。無論是跟上來的老師,還是繼續留在高三的老師,都是業務能力強、教學成績突出的老師。這支團隊可以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年教高三的老師,教過兩三年高三的老師,多年教高三的老師。他們各有長處,易於形成一個團隊,是能團結、能取勝的戰鬥集體,而不是一盤散沙。這支教育教學的團隊由多年教高三且經驗豐富、善於團結同事的教師當備課組長,對高三各科的複習備考把關定向,是一支能夠“團結出力量、凝聚出成績”的優秀團隊。

  二、狠抓教學教研,提高教學效益,大面積、大幅度提高學生應試能力。

  我們的具體做法是:

  (一)抓複習計劃,重在實效。“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正式開學前,陳書記和盧校長組織各科備課組長進行了充分的教學調研,各個學科依據調研的情況制訂了高三學年的工作計劃以及一輪複習備考的進度。這個複習備考計劃與濰坊市的複習備考計劃基本一致,事實證明具有很強的務實性、前瞻性和科學性,克服了學科教學上的盲目性、隨意性和從眾心理。

  (二)抓集體備課,重在方法。集體備課是學校一直高度重視的一種教研手段,也是實驗高中教育教學質量連年居高不下的法寶,還得到了上級教育教研部門的認可和讚揚。本屆高三同樣進一步加強了各個學科的集體備課,集體備課要精心設計學案,更要突出教材知識的處理方法、重點和考點的突破方法、學生掌握知識的學習方法、錯題糾正的落實方法,以此來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爭取堂堂課都是精品。

  (三)抓課堂教學,重在效益。課堂是教與學的主陣地,要提高教學質量,必須嚴把課堂教學關。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新形勢下,每個學科的課時都少於往年,但是複習的內容和容量並沒有減少,因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更顯得迫切。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呢?我們在抓課前的教師備課和學情瞭解的基礎上,採取“學案導學”的教學方法,備課組精心設計每節課的學案,重點抓課堂教學的常規,精講多練多提問,教學環節不可缺,引導、督促老師儘量在課堂上落實鞏固所學知識,杜絕只追求知識容量而忽略教學質量的冒進做法,力求穩紮穩打,步步為營,爭取課堂教學效益的最大化。

  (四)抓習題訓練,重在落實。古人陸游曾告誡他的兒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做題能力和應試能力不是先天就有的,也不全是紙上得來的,而更多的是磨練出來的。要達到“輕車熟路”、“駕輕就熟”的境界,必須訓練有素。就教與學而言,習題訓練是檢測學生的知識記憶、理解、運用的主要手段,也是提高學生做題和應試能力的重要環節,任何學科任何師生都必須高度重視。為此,級部要求備課組要精選精練,學生多練是必要的,但多練決不能濫,更不能亂,要扣準重點、考點、熱點、易錯點、易混點;教師選題要下海,學生訓練要上岸,有訓練就要有檢查,有作業就要全批全改,有批改就要有針對性的點評,真正把學生的知識與能力落到實處,把方法(也就是學習方法和做題方法、應試方法)落到明處,把學科教學落到細處。

  (五)抓考試分析,重在改進。考試是對學生的知識、能力、心理素質等方面的綜合檢測,是培養學生應試能力的必要手段。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新形勢下,考試也必須規範。根據省市的有關檔案精神,我們在不違背素質教育有關規定的前提下,依據教育教學規律,根據學生的需求以及周邊縣市和兄弟學校的有關做法,組織了學情監測。在學情檢測後,級部及時進行了學科和班級質量分析會,總結經驗,查詢不足,反思教訓,明確措施,謀求改進。分析會涵蓋了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涉及到了每個學科、每個班級、每個老師、每個學生,力爭在下一步的教育教學中揚長補短、全面提高。

  (六)抓師生交流,重在指導。師生之間的交流是縮短師生距離、拉近師生關係、及時瞭解學情、加強個別指導的重要手段。級部提倡並要求每位課任老師要利用有限的課餘時間經常主動找學生談心,要放下架子,和顏悅色,平易近人,要與學生談學法,指方向,解疑惑,補弱科,更要多鼓勵、少批評。若學生主動找老師談心,沒有特殊情況,任何老師不能拒絕學生的談心要求。透過師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增強師生之間的相互理解、相互配合,爭取實現“親其師信其道”的最大效益。

  (七)抓學生管理,重在引導。作為這屆學生的級部主任,我從高一學年到高三學年的感受非常深刻,實事求是的說,高三學年對學生的管理是最輕鬆的。我可以負責地說,進入高三以來,哪怕是一般性的學生打架鬥毆的事件也沒出現過。如果說,高三的教師隊伍是優中選優,那麼高三的班主任則是優秀中的佼佼者。24個班所有的班主任都有極強的責任心和工作能力,這是學生進入高三以來,學習氛圍、行為習慣迅速轉變的重要原因。從暑假上任到現在,從每天的凌晨到深夜,從每天的課上到課下,從學生學習到休息,他們都時時處處關注著本班的學生。如果說,高一高二兩個學年對學生重在嚴管狠抓的話,那麼,級部現在對學生的管理則是重在引導,這是因為學生長大了,懂事了,思想素質提高了,行為習慣進步了,知道學習重要了。這也是我倍感欣慰的地方。

  對學生而言,高三意味著什麼,他們大多比較清楚。三國時期,關羽曾經“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表現了非凡的魄力和能力。其實,對學生高三備考來說,他們同樣需要“過五關”、“斬六將”。“過五關”也就是要把好基礎關、做題關、總結關、考試關、心態關,“斬六將”也就是要克服學習和考試過程中暴露出來的“不自信、不刻苦、不細心、不規範、不冷靜、不聽老師話”的壞毛玻至於如何幫助學生“過五關”、“斬六將”,高三的班主任和課任老師會在平時的工作中給予學生正確的指導,同時也需要家長與老師聯手,共同助學生一臂之力。在此,我不再多言。

  高三學生家長會上班主任的發言稿2

  今天是20XX年12月21日,距離20XX年高考看似還有168天24個周,可是除去元旦、春節、清明節、五一節、端午節、雙休日等節假日的放假,實際大約僅有4個月的教學時間。現在雖然是冬季,但卻是教與學的黃金時期,也是高三備考一輪複習的關鍵時期。學生面臨著繁重的複習任務,承受著一定的心理壓力。作為學生家長該如何為自己的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呢?藉此機會,我想建議大家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當好勤務兵。

  多關心孩子的飲食起居,多加強他們的營養,使他們有健康的體魄承受緊張繁重的複習備考任務。住校的學生,家長要時常來校看看,多帶點好吃的。雖然孩子手中有家長給的生活費,但不少孩子很節儉,不捨得花錢買吃的。家長送來好吃的,他們也是不捨得不吃啊!同時,孩子們還能更感受到家長的關愛。走讀的學生,孩子到家了,父母給他倒一杯牛奶、削一個蘋果,也同樣會使他們感受到家長的關愛。這種關愛在孩子感受到以後,會迅速的轉化為巨大的學習動力,何須父母再督促和嘮叨?這樣平凡而偉大的父愛、母愛往往比批評責罵來得更有效。

  二、指點迷津,避免誤區。

  誤區一:過分保護。家長高考前把孩子重點保護起來,全家人都圍著孩子轉,甚至有的父母請假在家照顧孩子,實際上這不利於孩子以一顆平常心去參加高考,反而給孩子造成太大的心理壓力,影響孩子在考場內正常發揮。

  誤區二:過分干涉。有許多家長認為,這段時間太重要了,孩子要一門心思複習、做功課,不能做其他的事,對孩子的自由進行限制,不準做這,不準做那,這樣的效果反而適得其反。

  誤區三:過分期待。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超過了孩子的實際水平,不夠重點的也報重點,這樣容易挫傷孩子的自信心。

  誤區四:家長要言傳身教,有些家長常常對孩子說,快高考了,不能看電視了,而他們自己卻在看電視,不但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而且也會影響孩子的複習。

  誤區五:要重視心理健康,有些家長對孩子的身體備加呵護,卻忽視了孩子的心理健康。

  三、幾點希望。

  1、家長要了解學校對學生的要求,積極配合學校做好工作。

  2、家長要培養學生的處理能力,要讓學生能自己管理自己,該帶的東西一律由學生自己帶齊,開學後不要總給學生送東西。

  3、注重學生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的培養,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方法,切記家長不要包辦代替,要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4、從這裡我想說,要學會欣賞學生,要善於發現他們的閃光點。要讓他們認識到自己能行,是好樣的。試想,當一個學生認識到自己也同樣很優秀,當他內心成材成功的慾望被激起時,學生能學不好嗎?要理解他們,尊重信任他們,不要對他們施加太多壓力,要對他們說你能行。事實上學生的要求,也不在於家長給他們買多少好吃的,多少好穿的,有時候一句鼓勵的話語,一個慈愛的眼神就可以使他們很滿足,充滿動力了。

  最後我想說:我衷心希望學校的工作能得到各位家長的大力支援,並堅信:在我們學校、你們家長、學生自己三方共同努力下,能實現我們共同的美好的目標,讓我們拭目以待。最後謹祝大家:身體健康!工作順利!家庭滿美!萬事如意!謝謝!

  高三學生家長會上班主任的發言稿3

各位家長:

  您們好!在高三學子們即將踏入神聖高考考場的九十多天,在這個改變命運的關鍵時刻,我們聚在一起,為了一個目標,謀劃孩子們的最後衝刺,在這裡,對大家的到來表示感謝,感謝大家對我們高三工作的支援。

  常言道:“行百里者,半九十”,它寓指著我們越是接近成功,前方的路愈是困難。這九十多天,需要堅持的不僅是同學們、老師們,更包括在座的各位家長朋友們。孩子們求學十二年,你們守望十二年,十二年來,你們的付出與艱辛,九十多天後,即將開花結果,要想碩果累累,我們還必須竭盡全力,全力以赴,全家總動員,在最後的衝刺階段,助他們一臂之力,全力衝關。

  1、孩子們要明確目標,家長更要明確孩子的目標

  高三的目標就是大學,目標是是一種願望,是一種理想,經過年後的調整,孩子們把重新定下的目標已經寫在了牆上。可以說這些目標大都高於他們現在所擁有的能力,志存高遠,我們應該鼓勵、支援,要對他們無限接近目標的態勢表示欣慰。我們在每次考試後要鼓勵孩子去欣賞對手、感謝失敗,因為這又是他們向成功轉折的一次機會。

  2、孩子要有信心與耐心,家長更需要信心與耐心

  不要輕易對孩子的智力與毅力下結論,考一個普通的本科不需要很高的智商,而需要的是腳踏實地,一點一滴。很多看起來智商平平的學生,後來考上了大學,走向了事業的巔峰。李陽與俞敏洪兩位的英語最初都很差,最後,一個考上了蘭州大學,一個考上了北京大學,並戲劇性地分別創辦了瘋狂英語與新東方兩家大型英語培訓機構。數學只能考30分左右的馬雲,被老師斷言考不上大學,後來卻進入了杭州師範學院,併成為中國電子商務的開拓性人物,做了阿里巴巴的掌門人。

  孩子的潛力是很大的,班上也有許多同學經過高三半年的努力,已經將弱勢科目變成了自己的優勢科目,曾經幾經想放棄的他們,最終靠自己的拼搏精神和聰明才智戰勝了困難。當然潛力的爆發需要一個過程,這需要家長朋友們有極大的耐心,也即是平常心,而不是急躁地責備。孩子們畢竟在心理方面不是很成熟的,在面臨人生的十字路口進行重大抉擇時難免焦慮,成績難免起伏,我們要做他們心態的穩定器。急躁與焦慮的碰撞肯定會擦出諸如“爭吵”“對抗”的火花,結果很容易導致孩子對於後期複習消極對待,而這個關鍵時刻恰好需要的是激情。

  3、家長不是萬能的,要做好一位服務型家長

  家長們都從事不同的職業,有著不同的社會閱歷,知識背景,但在面臨複雜心理的高三考生面前,在面臨浩如煙海的高三知識面前,你或許感到力不從心、些許無奈。其實我們可以做很多事情,這些事情的宗旨就是“服務”。如何在後階段給我們的孩子進行有效服務呢?這是我們思考的重點。

  第一,適度關愛,避免“過分”,過分會造成心理負擔,所有的愛要適可而止。你的愛是產生動力,而不是壓力。高三的考試很多,家長期待也會很多。那麼,考完試後,我們該怎樣溝通?兩種不同的溝通方式,會產生兩種不同的.結果。第一種情景:“你考的怎麼樣?有哪些沒有做出來?”—壓力;第二種情景:“回來了,累不累,躺一會兒,媽媽正在給你做飯呢?”—動力。

  第二,陪太子讀書轉變到默默守望。高一高二我們強調陪太子讀書,那是因為那時他們的行為習慣還在塑造當中,而同學們走到現在,大都具有獨立的學習能力,這時孩子如何督促,最好採用那種隱性、漸進的方式,而不是那種顯性、急於求成的方式。回到家後,我們不能無休止的督促,只要想法合理合據,我們應該支援,一旦發現問題,即使與老師溝通,以便班主任工作有的放矢。不要急於求成地喋喋不休,這時候默默守望的效果會好很多。

  第三,合理評價,懂得欣賞。對孩子每一階段的學習,要進行合理評價,欣賞其進步的地方,尤其注重對其縱向評價、微觀評價,忌橫向比較與宏觀定性。針對不足的地方,儘量採用商量的口吻去一道尋求解決途徑,但不要一味地強調“對不起父母、老師”,不要一味地責備,不要一味地盲目指導,諸如“疲勞戰術”、“題海戰術”等。

  第四,督促合理休息,科學用腦。

  第五,家庭和諧,減少雜事、瑣事安排。

  第六,關注孩子身心健康,促其快樂備考。

  高三學生家長會上班主任的發言稿4

  教育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工作,每個家庭的狀況不同,所面臨的問題也不一樣。由於時間關係,我們不可能一一探討到位。下面,針對於“高三”這個特殊時期,提一些個人的看法,供各位家長參考:

  1、瞭解孩子。

  有的家長可能會說,“我自己的孩子當然瞭解了!他就是脾氣倔,學習不努力,懶散……”如果僅僅如此,那就太膚淺了。首先,瞭解自己的孩子千萬不能盯著缺點不放;其次,瞭解孩子應該力求全方位,不但要了解他的生活習慣、行為模式,還要深入他的性格及所思所想。更重要的是,要思考,“他為什麼那樣做?他為什麼那麼想?”而不僅僅是“怎樣才能不讓他那樣做”“怎樣才能不讓他那麼想”。

  “對症下藥”——只有找到了“癥結”,才能談得上治癒的方法。

  2、反思自己

  教育的過程是個相互促進的過程,不瞭解並反思自己就很難對孩子施加影響。比如,與孩子關係鬧得很僵,家長只是一味地埋怨和生氣,想“我的孩子怎麼這樣”“氣死我了”,而不去想自己的教育方式方法上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為什麼我的孩子不願意與我溝通呢?”那麼,最終的結果就可能是,孩子也只會埋怨和生氣,不去反思和改進自己的言行。

  其實,每位孩子的眼睛都是極其雪亮的,孩子往往會透過察言觀色和模仿來認識這個世界並修改自己的言行。就像我們老師,如果某個問題不懂裝懂或者知錯不改,學生馬上就能夠感覺得到,並且在他的心中就會留下一份輕視,並促使他類似不良言行的發生。當我們去反思自己的言行,並且透過行動讓孩子感知到時,孩子就會學會一種極其有用的品格——反思,這樣他們才會更好地瞭解自己,改善自己的行為。

  3、溝通交流

  交流一定是建立在真誠、尊重基礎上的。尤其孩子已經成年,他們往往不自覺地去極力維護自己的尊嚴。龍應臺在《目送》裡有句話,“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必追。”什麼意思?也就是說,孩子成長就意味著父母的放手。

  我想起自己女兒學走路的過程,先是學會了慢慢站立,再是扶著沙發或床沿移動,而後扶著大人的手邁步,再後來我用一根線繩引導著讓她向前走了幾步,直到後來她慢慢地學會了獨立行走以至於奔跑。這個過程想必家長們都深有體會。當孩子學會了走路,他就再也不願意被攙扶;如果一定要去攙扶,得到的回應往往是不耐煩或惱怒,這時的攙扶對他來說,不再是幫助而是挑釁——攙扶的行為傷了他的自尊、妨礙了他的成長。

  每一位孩子的成長都是類似的,他會不斷地要求一些突破,並以挑戰的姿態或言行來宣示自己的成長。當他覺得自己的成長受到束縛,他就會發起挑戰或進攻。而與孩子走得最近的家長往往會成為孩子挑戰的物件,尤其是在他們感覺被父母控制而感覺失去自由的時候。這時,有的家長就會感覺到權威受到脅迫,要麼直面向前與自己的子女“開戰”,要麼就感覺到手足無措。最後的結果往往是兩敗俱傷或父母被子女控制,很少有父母能夠最終控制得了子女的,如果有,那也只是形式上的、暫時的,或者子女的成長是被完全壓抑著的。

  可能會有家長說,“孩子長大了,是不是我們就需要撒手不管了?”毫無疑問,肯定不是。即使是孩子成家立業了,我們也不可能完全不管不問。只是,孩子逐漸長大,我們在與孩子相處交流的方式也要隨著做出一些改變,要從“命令遵從”逐漸過渡到“協商建議”。要讓孩子體驗到自己的成長,並學會對自己負責。

  所謂“叛逆”,往往是在被壓制的環境中才會發生的行為。父母與子女交流不暢,多數原因是由父母的“控制”與子女的“反控制”引起的。作為父母,要時時警醒自己是不是在“控制”或者“想控制”自己的孩子。父母需要考慮更多的是如何影響自己的孩子,而不是控制。

  另外,父母所提供的影響儘可能不要太顯露在外。“你能不能像誰誰誰那樣……”這種顯性化的教育往往會成為子女眼中的干涉,召來的多是抗拒。

  針對於如何與子女交流呢?特提出如下幾條供家長們參考:

  (1)換位思考、控制言行

  多站在孩子角度上思考問題,不要緊盯行為,要深挖其背後的原因。比如,孩子最近情緒有些低落或者成績波動較大,不要第一時間就質疑和責難,而是儘可能地透過更多觀察、諮詢老師、嘗試交流等方式瞭解原因。出了問題,孩子肯定也會處在焦慮不安中,本身已經有了一定的壓力,如果父母再施壓而不是幫忙他解決真正的問題,往往會使孩子更加心煩意亂,甚至會與父母爆發衝突、冷戰或者自暴自棄。其實,每一個人都是一樣,當有了煩心事時,有人不是給你幫忙,而是質詢、責難甚至嘲諷,你會有什麼感受?

  即使瞭解了孩子出現某些狀況的原因,也不能夠貿然採取行動。應該先站在孩子角度,想一想如果我是他,我是怎樣看待這樣問題的,我會糾結在什麼地方。然後,再想一想,我能夠為他做些什麼,如果我採取這樣的言行,會起到什麼效果,對他有幫忙嗎?如果說出的話只能引發孩子的“叛逆”行為,那還不如不說。

  遇事一頓臭罵或者暴打,有時看似有效,實則往往適得其反。有的家長說,我實在忍不住了才打罵的。那我只能說,孩子也會忍不住越來越叛逆。果真打罵了孩子,事後還需要花相當的精力去安撫孩子,爭取孩子的理解和寬容。與其事後彌補,不若事前防範。

  又有家長說,除了打罵,我實在不知道有什麼辦法。如果你的打罵只能造成對立、加強孩子的叛逆,又實在沒有別的辦法,那還不如什麼都不做,順其自然——這肯定比沒有幫忙孩子解決問題還引起了他們的反感要好得多。

  “為什麼孩子就不理解父母的一片苦心呢?”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哀嘆。“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從這個側面來說,父母也並未真正理解孩子的內心渴望和需求。倘若父母帶著真誠及尊重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孩子,孩子往往也會嘗試去體會父母的感受。

  (2)給予信任,真誠交流

  很多時候,就像小孩子學走路時一樣,只要我們放手再稍加鼓勵,孩子自己就能夠解決問題、順利前行。就拿我的成長為例,自從上了中學,在學習上,我父母就極少管我,可以說是“不聞不問”,當有人對我父母說,“你孩子懂事,不用人多操心!”我父母就會笑著回答,“這倒是的,他們沒用我們操什麼心!”父母的信任給了我別樣的動力,讓我感覺到自己不能夠讓他們失望。高中三年,父母在外地打工,我在校外租房子吃住,也確實基本做到了沒有讓父母操心。

  現在的許多孩子最苦惱的一件事情就是父母不相信他們,導致的結果是他們也拒絕從父母那裡接受教育。18歲的孩子正當成年,極其渴望別人能夠認同這個事實,期待能夠得到成人的待遇。如果你把他當成“小屁孩”來進行教育,顯然會引起他們的不滿甚至抗拒。成人間是怎樣交流的?肯定不是一個高高在上、一個言聽計從。

  作為父母,要時時注意自己是否是在“蹲下來”(這裡不是指身高而是指態度)與孩子進行真誠平等的交流。

  成長就意味著會遇到一些挫折、要克服一些困難、要實現一些蛻變。不要寄希望於孩子會“十分聽話”,太聽話的孩子的成長往往是處於停滯狀態。孩子的想法和行為跟我們設想的一不樣才是正常的,這說明孩子正在嘗試獨立地思考問題、探索生活。明白了這些,作為父母,也許就不會常常因著急於“孩子出了什麼問題”而“慌不擇路”地採取行動。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會或多或少地遇到問題,這非常正常。

  父母心平氣和,給予孩子充分的理解和寬容,即使沒有提出很好的建議,也往往會發現孩子自己已經在積極主動地去解決面臨的問題。信任及交流能夠激發孩子身上的正能量。

  另外,要注意不要給孩子“貼標籤”。家長動不動就說“你這樣怎麼可能學得好”“我看你就學不好了”“你就會這樣屢教不改”“你就是不要好”,甚至直接說“笨蛋”“蠢豬”“敗家子”……這樣往往不僅會引起孩子反感和不配合態度,還可能會讓孩子“破罐子破摔”,最後真的如父母所預言的那樣成了笨蛋敗家子。

  (3)適度示弱,引發共鳴

  無論是父母還是老師,都是凡人,都既有自己的優勢和不足。不能為了掩蓋自己的不足,特意在孩子面前“裝大”。就像老師,面對學生提出的某個問題不能夠很好地作答,就應該坦然承認,不懂裝懂的結果往往會降低老師在學生心中的位置;坦然承認了,孩子就會受到“誠實”品質的薰陶,從而會被老師的真誠感動,增加老師的親和力。示弱是為了讓看到生活的本質,學生從老師承認不足並努力改進的言行中,就會學到面對生活的積極心態。父母對待孩子也應如此。

  父母適度示弱,去除“權威”的偽裝,就會發現有些家庭教育的問題就能夠得到緩解或解決。比如,主動承認自己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好(缺乏耐心、方式粗暴、擁有的不良習慣等),並且尋求子女的諒解,就會發現,子女真的能夠諒解自己;倘若父母一邊打罵一邊說“你怎麼就不理解我呢”,給孩子的第一感覺往往是,“你還不理解我呢,我憑什麼要理解你!”,打罵得兇了,他們與父母心的距離就更遠了。

  父母與子女鬧了矛盾,不一定要子女向父母賠不是,父母有時也可以主動些。如果你覺得當面向孩子示弱有些不適應,可以嘗試透過QQ簡訊、手機簡訊、寫便條、寫信等方式與孩子進行溝通、尋求和解。當子女收到父母反思自己言行的簡訊或書信時,他的第一反應往往也是在反思自己的言行。

  說了那麼多,可以總結成一句話:“想要子女作出改變,父母首先要作出改變;父母成長了,才能夠更好帶動子女成長。”

  高三學生家長會上班主任的發言稿5

父母:

  下午好!歡迎五中指導。

  今天是丹陽五中第五次見家長,溫暖的家。當我們遇到老朋友時,我們感到非常親切。今天家長帶著更多的期待來到五中:我們的孩子在五中已經三年了,希望透過今天的家長會了解五中的發展和孩子的進步。

  我會從三個方面給家長做一個大概的彙報:

  1、報五中高考——和高三基本情況。

  2、彙報我們高三今年的工作。

  3、給我們高三的父母一點希望。你孩子的具體情況我們班主任和以後每節課的老師都會介紹。

  第一個方面:我們學校有6個重點班和4個普通班,546名學生。今年高考,線上108人;這二線有226人;三年級以上436人;一批優秀學生被浙江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名校錄取。今年高考成績可謂質量雙贏,與時俱進,再奏凱歌,實現歷史性突破,給社會、家長、學校一個滿意的答案。

  當時高考成績出來後,我們新高中招生剛剛開始。那天學校招生現場的火爆場面至今記憶猶新。我們五中的每一位老師也深刻理解學校的發展,教學質量的確是硬道理。沒有素質,學校就失去了發展的機會,無法生存。這是最現實的道理,也是最嚴峻的現實。

  1、我們高三今年的基本情況是:

  學生情況:今年高三學生646人,其中重點班8人,普通班4人。丹陽市十二個班為重點班,高一學生250多人,539分以上。就學生而言,我們三所學校的學生人數差不多。在丹陽市高一高二四次期末統考中,我們重點班的很多科目在丹陽市排名第二,僅次於省初中。

  教師情況:高三有41名教師,前一屆高三還剩16名骨幹教師。41名教師中,高三有35名負責迴圈教學。可以說,學校在確定高三教師名單上是比較謹慎的。朱校長、榮校長和我們多次審議論證,為了突出高三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我們努力選拔一批業務水平高、責任心強的骨幹教師充實高三。同時高三學校領導帶頭。榮念忠校長、吳朝揚校長、張東明主任、舒建華主任、舒主任、景主任和我一共七位行政人員和教師肩負重任,起到了表率和激勵作用。此外,朱校長還參加了高一至高三的五次家長會,朱校長親自過問高三工作中的每一個重大決策。

  困境:市內12個班都是重點班,高一招生有4個普通班。明年我省高考人數會增加,競爭會更加激烈。明年高考人數會在超市。有一定的難度。俗話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我們所有的高三老師不是被困難嚇倒,而是走向困難。當學校最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的高三老師會站出來,有很強的危機感、責任感、競爭意識和成就感。

  古人云:“運籌帷幄之中,勝者千里之外”。高三領導小組每週召開一次協調會,從全域性出發,進行正確的排程和指揮,確保高三教育教學處於高效、平穩的執行狀態,才能取得突破,促進提高。強調以教學為中心,以高中為中心,以服務高考為中心,從“人與人和諧”的角度思考問題。俗話說“人心向背,泰山移”就是原因。

  2、注重管理中的實施。

  為了落實高三教學重點工作,學校成立了高三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指揮校長朱鶴琴同志負責高三教學的管理和協調工作。分管教學的副校長榮念忠同志負責監控高三的教學工作,我具體負責高三的工作和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學校將網上指標分解為年級組和各班,明確不同層次的目標,實施不同層次的檢查,進一步加強教學質量監控和日常檢查,使高三教學管理在規範化、制度化的基礎上高效執行。

  3、微調主題選擇。

  高一學生已經選好了報紙。在高二的實際學習過程中,學生並不適合所選的科目。根據高考錄取方案和教師在高一一線實際工作中的經驗和感悟,採取“大穩小調”的措施,整合學生優勢資源,力求達到最佳效果。

  4、縮小班級規模,加強輔導。

  在微調選題的過程中,根據學生個人意願,重組了物化生化強化班。原班級學生人數基本穩定在40人以上,實施“小班”教學,使教師更好地瞭解學生的個體情況,增強了師生課堂互動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高三第一輪複習,上課的出發點是為全班90%左右的學生組織實施。但是對於不同的學生來說,學生接受知識和轉化資訊的能力是有差異的,“轉化率”的差異也是相當大的。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