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學校對老師管理方案(通用6篇)

疫情期間學校對老師管理方案(通用6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科學有序進行,時常需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是計劃中內容最為複雜的一種。方案應該怎麼制定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疫情期間學校對老師管理方案(通用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疫情期間學校對老師管理方案1

  一、分層級管理

  在疫情防控期間,學校建立教職員工排查及管理機制,實行年級處室負責、“日報告零報告”、分層分級管理。具體分工為各年級處室負責本部門教師(含外聘人員)情況,由辦公室彙總;疆部單獨統計疆部教師員工情況;最終資訊由校醫室彙總學校資訊負責向上級報送。

  學校要精準掌握來自疫情防控重點地區教職員工的分佈情況,特別是要精準掌握每一名確診及疑似教師的康復情況,準確掌握每個教職員工返校前14天的身體健康狀況,“一人一案”建立臺賬,做到底數清、情況明、資料準。

  二、分階段管理

  (一)值班人員全程值守

  疫情防控期間,學校要加強值守工作,教務處、政教處、總務處、辦公室、新疆部做好衛生防疫、安保、後勤、疆部值班、三級值班等安排。參加值班的教師由年級處室負責落實好本人健康狀況及近期行程,符合要求者方能到校參加值班工作,填寫《鄭州十一中返崗教職工健康狀況稽核表》,交由校醫室稽核登記,進出校園配合接受體溫檢測並填寫《鄭州十一中疫情期間外來人員登記表》,凡體溫超過37.3°C或有明顯的乾咳者嚴禁入校。體溫檢測人員和校醫等應做好個人防護,預防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

  (二)居家隔離時期

  學校廣泛發揮學校官網官微等平臺作用,透過微信、簡訊、宣傳海報等形式,做好宣傳引導,擬定並轉發《鄭州十一中疫情防控期間返鄭教職工隔離要求》,並由年級處室負責填寫《鄭州十一中返鄭教職工居家隔離情況記錄表》,督促教職工按照上級防疫部門要求做好隔離工作。

  1.加強學習,認真研讀學校轉發的上級主管部門要求和疫情防控方案,利用資源學習正確的個人防護知識。

  2.積極配合學校及社群各項防控措施,提高自覺防控意識和能力,做好個人防護,減少疫情期間外出,規範佩戴口罩。

  3.積極配合各項行蹤和健康監測等排查,每天向學校彙報自身健康情況,不隱瞞自己及家屬的健康狀況和行程,如實向學校和社群彙報。

  4.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提高辨別力,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對自己負責,對他人和社會負責。

  5.從疫情高發地區返回駐地的居家隔離觀察14天,從省內外其他地區返回駐地的居家隔離觀察7天。第一時間主動向居住地所屬社群備案登記,向年級處室彙報,年級處室做好返鄭教師的情況記錄。在教工宿舍隔離的教師集中管理,由校醫室組織每天測量體溫,填寫《鄭州十一中返鄭在校隔離教師每日情況登記表》,達不到疫情防控要求的人員不得上班。

  (三)開學準備時期

  1.對食堂工作人員、保安保潔、生活老師等寒假期間旅居史、疫區人員接觸史和健康進行過程監測,“一人一案”建立臺賬。提前對食堂從業人員進行健康體檢,開展安全操作培訓,體檢和培訓合格後方可上崗,總務處要在開學前一週落實完成。

  2.開學前根據上級主管部門要求和疫情防控方案對全體教職員工進行制度和知識技能培訓。根據《鄭州市中學(中職學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及流程圖》擬定《鄭州市第十一中學疫情防控期間工作及個人防護要求》,保障教職工工作期間的身體健康安全。

  3.根據上級要求及學校教育教學安排,利用網路平臺做好錄課、直播、線上答疑等“停課不停學”的相關工作。

  (四)開學之後

  工作期間,根據實際需要,採用彈性工作制,嚴格按照上級防護指南及《鄭州市第十一中學疫情防控期間工作及個人防護要求》進行落實。

  1.每天上班前先自測體溫,進行健康監測,若出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可疑症狀(包括髮熱、咳嗽、咽痛、胸悶、呼吸困難、乏力、噁心嘔吐、腹瀉、結膜炎、肌肉痠痛等),不要帶病上班。

  2.正確佩戴口罩,儘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議步行、騎行或乘坐私家車上班。如必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務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儘量避免用手觸控車上物品,且不用手摸自己的口鼻眼睛等。

  3.進入學校大門時自覺接受體溫檢測,體溫正常可入校工作,若體溫超過37.3℃,請勿入校,並回家觀察休息,必要時到醫院就診。

  4.各辦公室安排值日,保持辦公室環境清潔,及時清理垃圾,對門把手、鍵盤、滑鼠、文具、桌面等物品進行必要的酒精消毒。辦公室每日通風不少於3次,每次20-30分鐘,通風時注意保暖。

  5.多人辦公時佩戴口罩,和同事保持1米以上距離。減少集中開會,儘量線上溝通。傳遞紙質檔案前後均需洗手,傳閱檔案時也應佩戴口罩。

  6.上課期間全程佩戴口罩,並指導學生正確佩戴口罩,儘量避免與學生近距離接觸,課下答疑與學生保持1米以上距離。

  7.建議回家就餐或帶餐,到餐廳就餐者,就餐的最後一刻再摘下口罩,避免與同事面對面就餐,就餐時不要聊天。餐廳做好消毒工作和食品安全保障。

  8.學校每日對門廳、樓道、會議室、電梯、樓梯、衛生間等公共區域進行消毒,儘量不乘坐電梯。

  9.回到家中摘掉口罩後首先洗手消毒。手機和鑰匙使用消毒溼巾或75%酒精擦拭。居室保持通風和衛生清潔,避免多人聚會。

  10.後勤服務人員工作時須佩戴口罩,並與人保持安全距離。食堂採購人員或供貨人員須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橡膠手套,避免直接手觸肉禽類生鮮材料,摘手套後及時洗手消毒。

  11.引導教職工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

  疫情期間學校對老師管理方案2

  一、職責分工

  教職工防護組(人事處和離退休處)負責全校教職工和離退休人員的疫情防控“日報告、零報告”,做好疫情防控政策的宣傳、引導,配合學校各疫情防控組開展工作。各二級單位負責本單位在職和退休職工的日常管理,要強化主體責任,明確二級單位黨政主要負責同志是疫情防控第一責任人,切實擔負起管控責任。全體教職工和離退休人員要認真配合學校落實防控任務,依法履行防控義務。在校內生活區居住的,還要履行家屬(共同居住人員)的疫情防控工作;在校外居住的,如家屬(共同居住人員)出現疑似或確診病例也要及時向教職工防護組報告。

  二、教職工疫情防控日常管理

  1.嚴格落實每日體溫檢測和“日報告、零報告”制度

  全體教職工要堅持每日體溫檢測,按本單位規定時間向單位報告體溫資料;有發熱、咳嗽、腹瀉、乏力等症狀的要立即主動報告本單位。離退休人員、在校內生活區居住的教職工家屬(共同居住人員),有發熱、咳嗽、腹瀉、乏力等症狀的,要立即主動報告本單位或離退休處。

  各單位要嚴格按照學校要求,持續做好教職工(含在學校生活區居住的離退休職工)身體健康摸排,做到全面、精細、精準,確保不漏一戶、不落一人,繼續落實好“日報告、零報告”制度。

  凡是出現發熱、咳嗽、腹瀉、乏力等症狀的人員,要填報《教職工健康資訊摸排表》(附件1)報送本單位彙總後報送教職工防護組,並及時就醫,做好居家隔離。

  2.嚴格落實請銷假制度

  各單位教職工非必要不離市,不得前往中高風險地區。確需離省的要本單位主要負責人批准後再由分管校領導審批,省內出行的需要單位主要負責人審批,領導幹部離校的要校領導審批。所有人員出行前要將批准好的《疫情期間出行審批表》(附件2)發到人事處備案。各單位務必把學校關於外出請假的規定宣傳告知到每一位教職工,統一準假口徑,杜絕未經批准擅自離市的情況發生。

  教職工請假期滿返肥後要第一時間銷假,填報《疫情期間出行銷假表》(附件3)。在表格中要如實填寫本人行程、同行人員情況。具體可登入支付寶搜尋“疫情防控行程卡”或微信搜尋“疫情服務”進入“防疫行程卡”,查詢14天內是否到訪過中高風險所在的城市,非綠碼的要主動報告並諮詢校醫院或本單位採取必要處置措施。同時,登入支付寶搜尋“同行查詢”或微信中的國家政務服務平臺“同行密切接觸人員自查服務”,查詢是否存在與確診或疑似患者同行接觸。以上查詢要在銷假表中如實登記,有情況的立即報告。

  三、離退休人員和家屬疫情防控日常管理

  離退休處負責離休幹部和歸口退休人員的日常疫情防控工作。各二級單位負責本單位退休人員的疫情防控工作,重點做好居住在學校生活區的離退休職工疫情防控。在學校生活區的離退休職工和家屬離開、返回合肥市區的,均要按照在職人員一樣進行報備(無需審批),報備到本單位或所在社群,切實履行好資訊主動報備義務。

  疫情期間學校對老師管理方案3

  一、教職工返校工作要求

  1.返校工作條件。教職工無流行病史、近14天身體正常,杭州健康碼為綠碼,且健康申報表經學院稽核符合返校條件。4月10日以後湖北省、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和綏芬河市)、內蒙古自治區(滿洲里市)、廣東省(廣州市、深圳市、揭陽市)重點疫區返校人員必須提供血清抗體及核酸檢測報告。

  2.校園進出管理。教職工一律從東大門使用“一卡通”刷卡或自駕車憑車輛識別碼進出校園,並接受體溫檢測和杭州市健康碼查驗。杭州市健康碼為綠碼和體溫<37.3℃可進入校園,紅、黃碼不得進入校園;體溫不正常者,按照《教職工體溫異常情況應急處理流程圖》處置。

  3.個人防護要求。教職工返校工作必須規範帶好口罩,勤洗手,不聚集,做好辦公室清潔及消毒工作。

  4.考勤要求。各單位、部門考勤員每日做好教職工考勤登記,報人事處備案。

  5.外聘教師、合作單位人員到校工作程式同教職工。

  二、教職工健康與資訊報告

  1.教職工返校後繼續嚴格執行“日報告”、“零報告”制度。按照疫情防控期間教職工每日體溫及健康監測,做好晨、午兩次體溫自測並登記健康情況報人事處,由人事處每天兩次彙總。

  2.教職工個人體溫出現異常,應立即如實報告醫保中心,同時報告單位、部門負責人,不得隱瞞,並按照《教職工體溫異常情況應急處理流程圖》處置。

  三、教職工坐班、考勤及出行要求

  1.疫情防控期間,學院實行封閉式管理,教職工實行坐班制。

  行政人員坐班時間:按原分院行政人員與行政部門教職工作息時間表實行。

  輔導員(學工系列人員)坐班時間:根據疫情防控學生管理要求分時段實行。

  教師坐班時間:實行8小時彈性工作制,每天保證在校8小時。

  疫情防控坐班期間,所有教職工應服從學院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參加學院的疫情防控管理,認真承擔學院所安排的防控管理工作。

  2.工作期間不串門、不聚集、減少面對面交流,保持距離。如有必要組織線下會議、培訓的,應減少參加人員,保持防護間距。

  3.各單位、部門按坐班制要求做好教職工日常考勤、外出管理工作。教職工臨時外出校園須向所屬單位、部門負責人口頭申請,經同意方可外出校園;超過2小時以上須履行相關外出申請手續,由教職工本人填寫《疫情防控期間教職工外出審批表》,經各單位、部門負責人稽核簽字,報人事處備案。未履行相關手續,不得擅自離開校園。

  4.教職工因公因私請假,按照《浙江育英職業技術學院關於教職工請假及延長工作日加班的規定》第三條至第十一條執行。

  5.教職工因病請假,按疫情防控期間教職工因病缺課/勤登記及追蹤報告制度執行。

  6.疫情防控期間,學院原則上不安排出差,特殊情況需要報備審批。所有教職工外出須各單位、部門負責人審批;中層副職及以上人員外出須經分管院領導審批,所有審批均須報人事處備案。

  7.疫情防控期間,假期外出不出浙江省,特殊情況需要離開浙江省的,需提交書面申請,經單位、部門負責人審批,人事處備案。教職工外出注意防護安全。假期結束返杭,須第一時間書面說明整個行動軌跡,報人事處備案。

  四、其他

  1.嚴格遵守疫情防控期間各項法律法規及管理規定,違反者將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處理。

  2.本規定由學院新冠肺炎防控領導小組教師與教學管理組負責解釋與修訂。

  疫情期間學校對老師管理方案4

  根據《教育部關於切實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教電﹝2020﹞29號)和《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教育系統工作專班辦公室關於對學校疫情防控情況進行全面排查的緊急通知》(豫疫防教專辦〔2020〕4號)檔案規定和省委省政府、周口市委市政府及上級相關部門對疫情防控工作的相關要求,為認真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切實保障疫情期間教職工身體健康和學校總體穩定,現結合我校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制定教職工開學前後疫情防控工作實施細則。

  一、工作目標

  堅決把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以及上級相關部門關於疫情防控的決策部署落細落實,堅決做到“內防擴散、外防輸入”,堅決防止校園聚集性疫情發生,確保學校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確保學校一方淨土。

  二、工作任務

  切實做好教職工疫情防控期間管理工作

  1.嚴格按照學校檔案要求,全面開展教職工健康狀況、假期去向、是否接觸湖北籍返回人員等情況的`排查,“一人一案”建立臺賬,精準掌握每位教職工上班前14天的身體健康狀況,達不到疫情防控要求的人員不得上班,並及時向學校疫情防控工作領導組報告相關情況。

  2.指導各部門關注和監測開學後教職工的健康狀況,如發現有發熱、乾咳、呼吸困難等不適症狀的,要及時報告並實施隔離診斷治療。

  三、工作內容

  (一)返校日期通知與健康排查

  1.按照省教育廳通知要求確定開學具體時間後,各部門及時通知教職工確切返校日期;在未確定具體返校日期前,教職工按照學校要求有序返校工作。具體開學時間視疫情防控情況將按照省教育廳要求另行通知。

  2.開學前,各部門再次核實教職工健康狀況、居住地、聯絡方式及家庭成員情況等資訊,並要求本人手寫填報《周口市返校前14天人員健康狀況追蹤表》、《周口職業技術學院教職工健康狀況登記卡》和《周口職業技術學院教職工健康承諾書》(以下簡稱三表),交部門負責人簽字蓋章,列印無效。如有發熱、乏力、乾咳等可疑症狀,立即報告學校並及時就醫。

  3.各部門在開學前通知仍在外地的教職工提前返回周口,做好開學前準備工作,並按照要求繼續向人事處報送在個人健康填報系統的每日健康資訊填報情況。

  4.開學前一週,學校根據上級主管部門要求,將對所有教職工進行學校防疫期間學校規章制度和防疫知識進行網上培訓。

  責任部門:黨政辦、人事處、教務處及各部門

  (二)返校後相關管理措施及注意事項

  1.返校時,無任何異常的教職工,正常上班;有過疫情高發區居住或旅行史的教職工居家觀察14天,待期滿後方可返校,所屬部門為其辦理請假手續,並上報給教職工工作疫情領導小組。

  2.返校必備:“三表”、口罩、工作證,三樣缺一不可。返校第一天,各部門將所屬人員的“三表”收齊後,與當天16:00前交至人事處。

  3.教職工儘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如確實需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者,必須全程佩戴口罩,做好個人防護,儘量不要用手接觸交通工具上的設施,與周圍的乘客保持一米以上的間距。

  3.教職工憑工作證進出校園,每位教職工必須按照規定的通道進出校園。每個通道只能有一路縱隊,前後必須保持間隔一米。

  4.教職工儘量做到不參加各種聚餐等聚焦性活動、不與外來人員接觸、家校兩點一線(中途不逗留,不去市場、飯店等人員密集切通風條件不好的場所)、不乘坐電梯、週末或節假日不外出旅遊。

  5.返校第一天,各部門要組織所屬人員對辦公室進行衛生大清掃,將門窗開啟,進行通風處理,將物品進行消毒。黨政辦、紀委將對辦公室衛生進行檢查並通報。

  6.各部門密切監測所屬人員的健康狀態並嚴格履行考勤制度,每日兩次測量體溫並按照要求填寫《周口職業技術學院教職工發熱排查情況每日統計表》,統計表需部門負責人簽字後,與每日16:00之前交至人事處。

  做好缺勤、早退、請假記錄,如實進行因病缺勤登記,並嚴格執行病因追蹤制度,如發現教職工中出現了可疑症狀,應立刻向教職工工作疫情領導小組報告,配合醫療衛生機構,做好密切接觸者管理和消毒工作。

  患有傳染病的教職工,病情康復後,需持有醫院開具的康復證明後方可返校。

  黨政辦、人事處、紀委將不定時進行抽查並通報。

  7.各部門應儘量避免組織大型集體活動,如確需組織,需提前上報學校教職工工作疫情領導小組,獲得批准後方可有序組織開展,並提前做好防護措施及應急預案。

  責任部門:黨政辦、人事處、紀委及各部門

  (三)認真落實值班制度,確保資訊及時報送

  各部門嚴格按照學校四級值班制度進行值班。發現問題及時登記、及時處理,確保各項措施落實到位。如發現教職工出現發熱等症狀,應督促其立即前往指定的醫療機構進行排查、診治。

  黨政辦、紀委將不定時抽查值班情況。

  責任部門:黨政辦、紀委及各部門

  (四)密切關注網路輿情,加強網路安全教育

  各部門要密切關注網路輿情,加強網路安全教育。關注所屬人員微信、微博、抖音等平臺動態,並積極有效進行引導,及時回應關切問題,幫助其科學認識疫情,提高防範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使其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

  如發現惡意造謠、傳謠者,已經查處,將依法依規進行嚴懲。

  責任部門:黨政辦、紀委、宣傳部及各部門

  四、工作要求

  1.高度重視,正確認識。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且春季為呼吸道傳染病高發時段,各部門要認清形勢,落實責任,切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2.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各部門負責人要做到“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門”,“做好自己的事”。嚴格執行“日報告”“零報告”制度,建立聯絡員制度,安排專人負責相關資訊的填報及上傳。所有教職工要堅守崗位,履行職責,遵守學校工作紀律,按照學校統一部署和工作安排,服從命令,聽從指揮,認真按時完成工作任務,對有推諉扯皮、翫忽職守等行為者要追究其責任。

  3.保持通訊暢通,提高防範意識。開學前後,所有教職工要隨時保持通訊暢通,做好資訊互通,提高防範意識,強化應急措施,確保一旦出現疫情及時處置。

  4.在疫情防控期間,每個人都有無條件履行配合防控工作的義務,凡是不聽勸阻、頂風違紀的教職工,學校將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疫情期間學校對老師管理方案5

  一、考核目的:

  為嚴格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和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工作要求,強化教師擔當作為,愛崗奉獻,積極投身疫情防控工作,根據濰坊市教育局《關於加強疫情防控期間教職工考核管理工作的通知》(濰教函〔2020〕9號)檔案精神,結合學校工作實際,經學校黨支部、校委會研究決定,制定本方案如下:

  二、考核範圍:

  學校聘任的全體教職工。

  三、考核辦法:

  1.根據疫情防控和學校總體工作分工,對全體教職工實行以崗定責,以責定分,以分定獎的考核辦法。

  2.實行百分制考核,對教職工工作完成情況和育人指導質量進行綜合量化打分。

  3.被考核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本項考核一票否決,成績記為零分:

  (1)違反上級防疫規定,受到法律法規處罰,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

  (2)無視相關規定,進行任何形式的面對面、聚集性的家教及學業指導被查處的;

  (3)有償參與各類社會培訓機構組織的線上指導活動,被舉報查實的;

  (4)為學生和家長推介的各類育人、學習生活指導提供資源、素材和學生資訊謀取私利被查處的;

  (5)學校無法聯絡,負責工作滯後、延誤,造成不良後果的;

  (6)捏造、散播有關疫情不實資訊被查實的。

  4.本方案作為師德考核、學年度考核和職稱聘期考核的重要內容,並與績效工資分配、職稱評聘、層級認定和評優樹先等機制掛鉤。

  四、考核內容(100分)

  (一)遵守師德要求,樹立良好形象(10分)

  1.全體教職工要自覺遵守《教育法》、《教師法》、《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嚴格執行青州市教育局師德建設規定要求,遵守防疫期間上級各項規定,遵規守紀,不做有損教師形象的事。黨員教師要在疫情防控中發揮戰鬥堡壘和先鋒模範作用。

  2.嚴格遵守網際網路規定,文明上網,絕不製造、傳播不良資訊。嚴禁轉發沒有官方證實關於新冠肺炎的內容;不信謠,不傳謠,傳播正能量。

  3.學習、熟知疫情防疫常識,做好自我防護,積極做好學生防護指導。積極上好學生線上課程,隨時瞭解家長、學生需求,靈活指導,不強行要求統一,不增加家長及學生負擔。

  計分辦法:遵守規定的記10分,違反的根據情節扣分。

  (二)嚴守防控紀律,暢通防控資訊(10分)

  1.嚴格遵守法律法規,堅決服從各級疫情防控工作規定,除工作需要和生活急需,儘量少出門,不串門、不走親訪友、不聚餐。

  2.保持資訊暢通,手機24小時開機,保障資訊傳達有效及時;按時參加音視訊會議;按時間節點高質量完成工作任務。

  計分辦法:遵守規定的記10分,違反的根據情節扣分。

  (三)精細核查,確保統計資訊準確(10分)

  1.落實責任,實行問責倒查。遵循“全覆蓋、兜底式”的摸排原則,對上級要求的相關防疫資訊進行全面準確的摸排,不漏掉一人,注意留存資料、資料,實行問責倒查。

  2.科學統計,確保資訊準確。根據上級填報內容、格式要求,認真填寫,分級核對,確保關鍵資訊準確無誤。

  計分辦法:統計準確及時的記10分,一次統計不及時扣1分,一次統計疏漏扣2分。

  (四)暢通家校聯絡,攜手做好防控工作(20分)

  全體教職工在防疫期間要認真履職,加強家校溝通,用飽滿的熱情和陽光的態度面對家長的各種問題,暢通家校聯絡渠道,下面每項滿分5分。

  1.各科室和級部、班級負責人透過企業微信群及時完成資訊上報,做到傳必達,無遺漏、資訊準確。

  2.班主任、任課教師按要求透過微信、電話進行家訪,瞭解學生居家學習情況和思想動態,及時進行思想引導,做好記錄。

  3.班主任定期召開網上家長會、班會。認真準備、精心組織,把握學生思想、生活和學習狀況,及時指導。

  4.對居家學習期間情緒波動較大,有緊張、焦慮表現的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引導學生進行心理減壓,必要時聯絡學校心理諮詢教師進行心理干預,並進行後續跟蹤。

  (五)教育教學(50分)

  在疫情防控期間,本著學生停課不停學,教師停班不停教的原則,制定適合我校的學生學習活動實施方案,對學科教研組、班主任、任課教師提出要求,明確責任,抓好落實。按照任務完成情況,從質和量兩方面進行評價考核。

  考核內容:

  1.工作態度與職業道德(10分)

  班主任和任課教師要自覺落實疫情期間教育教學工作,認真做好防疫教育、健康教育、線上學習指導、線下輔導、作業管理,及時評價指導學生學習。

  根據學校考核辦法,有下列情形的酌情扣1-2分,可累計,扣完10分為止。

  (1)不按時跟班聽課,落實教育教學工作的;

  (2)準備不充分,不能進行及時指導的;

  (3)不及時回應家長諮詢,造成家長不滿投訴的.;

  (4)不按時間節點完成學校交辦的各項工作的;

  (5)工作應付,不認真履職的。

  2.過程管理與工作效益(40分)

  過程管理包括工作量、課程開發與設計、備課、作業管理、教研活動、計劃總結和校本培訓。

  (1)工作量(10分)

  A.防疫期間一線教師平均課時數為標準工作量,教師課時工作量得分=10×跟班節數/一線教師平均跟班節數);

  B.班主任每天記1課時;

  C.科室人員根據防疫期間實際完成的工作摺合成課時數;

  D.包靠人員工作量根據包靠實際完成情況摺合成課時數。

  (2)備課、跟班聽課(10分)

  ①依託平臺、企業微信工作群開展網路教研,提前做好課程開發設計、備課。

  ②備課電子版按時間節點上交,達到學校要求。

  ③按課程表跟班聽課,及時回應家長學生諮詢和答疑。

  ④協調家長,班級學生按時作息,完成網上學習任務。

  ⑤及時瞭解學生網上學習情況,及時反饋整改。

  計分辦法:根據完成情況分成ABCD四等,一等計10分,二等計8分,三等計6分,不能按時完成任務、不跟班聽課的計0分。

  (三)作業輔導和管理(10分)

  ①同級部備課組老師組成同一團隊,利用班級微信群或騰訊智慧校園佈置學習任務,作業內容相同,要求一致。。

  ②引導學生梳理觀課的知識點,耐心解答好學生疑問,佈置並及時批閱課後作業。

  ③根據年級和學生特點適當劃分學習小組,協助做好作業等資訊反饋提交,提高學習效率。

  ④科目較多的年級可建立科目群,以免各科之間互相影響。

  計分辦法:根據完成情況分成ABCD四等,一等計10分,二等計8分,三等計6分,不能按時完成的計0分。

  (四)校本培訓(10分)

  ①按照教體局居家學習要求,以下發的學習材料為內容進行培訓學習,做好培訓記錄,寫出心得體會。

  ②各年級備課組制定新學期教學計劃,參加網路學科教研、集體備課。

  ③進行智慧校園、雲課堂的使用培訓學習,熟練應用智慧校園、網路授課和企業微信。

  (五)附加分(5分)

  (1)提供青州市級公開課(5分);

  (2)防疫期間稿件宣傳(1-5分);

  (3)防疫期間工作突出,被上級通報表彰的(5分)。

  疫情期間學校對老師管理方案6

  為保障師生健康、校園安全和教學秩序,健康教育專家根據國家釋出的學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為學校教職員工履行疫情防控責任提出以下建議。

  一、成為“健康第一”理念的踐行者

  新冠肺炎疫情深刻影響著學校的教學模式、生活方式和執行秩序。學校教職員工都是校園疫情防控的責任人、奉獻者,也是自身健康的負責人、守護者,更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促進者。教職員工全身心抗疫,同疫情交戰,與時間賽跑。作為教職員工,要踐行“健康第一”理念,加強個人防護,保重身體,對自身健康、學生健康和校園健康負責,確保健康、安全、高效工作。

  二、校內校外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堅持科學佩戴口罩,保持勤洗手、常通風、少聚集等良好衛生習慣。保持心理健康,加強健身鍛鍊。在校外避免進入通風不良、人群密集的密閉空間或公共場所。減少參加校外大型會議、培訓、聚會、聚餐等聚集性活動,不將疫情風險帶入校園。

  三、在實踐中提升疫情防控能力

  自覺接受疫情防控教育培訓,遵守《公民防疫基本行為準則》,在日常工作生活和抗疫實踐中跟進學習疫情防控政策、法規和制度,提高防病意識、自我防護能力與環境消毒技能,增強疫情防控實際本領。在校園進入疫情防控應急處置狀態時,按崗位分工配合做好核酸檢測、流調轉運、隔離管控、住院就醫等重點工作,主動完成教育、教學、管理、服務等各項任務。

  四、嚴格遵守學校疫情防控規定

  積極配合入校登記,接受身份核驗和體溫檢測,必要時出示健康碼、行程卡、核酸檢測結果證明,健康碼和體溫正常、佩戴口罩方可進入。嚴格落實外出請假備案制度,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風險地區,倡導非必要不出校、不出市、不出省。遵守學校疫情防控期間工作規定,學校一旦進入疫情防控應急狀態,嚴格遵守當地封控、管控或防範管理。

  五、主動如實報告自身健康狀況

  主動如實報告自身及共同居住人員的健康狀況尤其是新冠肺炎相關症狀以及近期行程等資訊。符合接種條件的要按要求接種新冠病毒疫苗。配合做好流行病學調查,必要時按照規定接受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或就醫。

  六、引導學生非常時期健康成長

  全面履行學校疫情防控職責,為學生履行疫情防控個人責任做表率。各科任課教師認真備課,上好每一堂課,線上教學高質量,線下教學保安全。輔導員、班主任密切與學生及其家長聯絡,傾聽學生心聲,加強學生思想引導、生活關心、心理關愛。分類精準指導在校、居家防護、隔離醫學觀察或住院就醫的學生安全學習、健康生活。

  七、當好全校疫情防控的領航者

  學校黨組織書記和校長全面負責學校疫情防控的組織領導,明確各部門、各崗位教職員工的防控職責並組織監督落實,關心關愛全體師生員工身心健康。組織落實國家決策部署、屬地政策規定、教育系統要求,加強學校常態化疫情防控,完善學校突發疫情應急預案,健全學校疫情應急處置機制,將學校疫情防控納入屬地聯防聯控機制。

  八、認真履行學校醫護工作職責

  校醫院、醫務室等工作人員應發揮專業技術保障作用。支援學校制定實施疫情防控方案、突發疫情應急預案。對接聯絡疾控機構、醫療機構,做好橋樑紐帶。負責學校衛生設施管理、衛生保障、監督落實等工作。組織校內外出就醫人員的閉環管理。

  九、從嚴執行校內留觀場所規定

  校內(臨時)隔離(留觀)室的工作值守人員,要確保必備物資齊全,操作流程規範,記錄詳細完整,業務技術合格,以備人員出現發熱等症狀、可疑感染或較高風險暴露時立即進行緊急隔離。

  十、服從校園防控隊伍各項要求

  學校衛生管理員、宿管人員、輔導員或班主任、校內志願者、宣傳員等校園防控隊伍要規範開展服務。加強個人防護,按照規定堅守崗位,原則不出校門,不參加具有疫情風險的活動。負責學生管理和服務的校園防控人員,必須掌握“三區兩通道”和穿脫防護服等基本知識和技能。

  十一、特殊崗位人員加強健康管理

  校(樓)門值守人員、保潔人員和食堂工作人員等應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工作期間全程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級別口罩,佩戴一次性手套,口罩弄溼或弄髒後,及時更換。食堂工作人員應當穿工作服、戴工作帽並保持清潔、定期洗滌與消毒。如出現發熱等新冠肺炎相關症狀,應立即上報並及時就診,不得帶病工作。校內工地施工人員進入校園及到崗工作應檢測體溫,查驗健康碼、行程卡。

  十二、外聯人員遵守閉環管理要求

  校內負責外出採購以及接受校外物流的工作人員,科學佩戴N95口罩和防疫手套,強化個人防護,按規定做好物流緩衝區物資管理工作,對外來物資配送和快遞人員核查、登記與管理,加強冷鏈食品包裝、郵快件預防性消毒,接觸校外來人應保持安全距離。根據疫情變化遵守學校相對閉環管理規定,減少或不與校內其他教職員工接觸。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