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班級建立活動實施方案(通用6篇)

美麗班級建立活動實施方案(通用6篇)

  為了確定活動的圓滿進行,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活動方案,活動方案是闡明活動時間,地點,目的,預期效果,預算及活動方法等的書面計劃。活動方案要怎麼制定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美麗班級建立活動實施方案(通用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美麗班級建立活動實施方案1

  為深入推進“美麗學校建設,我們在行動”建立工作,營造和諧健康校園氛圍、提升學校文化內涵、打造規範加特色的校園文化,根據龍灣教育教育局檔案精神,經研究,決定在全校範圍內進一步開展“美麗班級”的建立活動。

  一、指導思想:

  以學校的辦學理念和思想指導下,圍繞“美麗學校”建立工作,開展“美麗班級”建立系列活動,透過“環境建設、制度建設、精神建設”來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營造濃濃的育人氛圍,加強學生幹部隊伍建設,樹立良好的班風和學風,打造溫暖和諧、活潑快樂、積極向上的美麗班級,培養一批素質高、能力強、有創新精神的班主任隊伍。

  二、活動領導小組:

  組長:孫旭龍

  副組長:王素娜、夏佳佳、姚錫敏、洪秀琴

  成員:李麟、胡曉薪、張方芳、葉小媚、李娜、林靜、李倩倩、葉篤華、盧麗芳、劉賽娜

  三、活動目標:

  本學期重點內容:

  圍繞核心價值觀,開展“美麗班級”建立系列活動。各班級每學期至少開設2節有本班特色的主題班隊活動課。學校將把“美麗班級”建設有機融合在“藝術節、體育節、”活動中,體現學校特色、主題突出、有效引領學校的“美麗班級”的建立。按審定的方案,推進以加強學校德育和校園文化建設為目標的“美麗班級”的建立工作。

  具體活動目標:

  (一)創造美好環境,培養良好性情。

  整潔、美觀的環境,能振奮精神。教室的淨化是一個班級精神風貌的外在表現。

  1、“五無”,即地面無雜物、痰跡,牆面無汙漬,桌椅無刻印、汙漬,門窗無積塵,衛生無死角。學生每天打掃教室,培養學生愛護教室公物和主人翁精神,樹立淨化教室、保持教室衛生人人有責的思想。

  2、“四化”,即日常管理制度化、行為語言規範化、學習用品擺放定位化、衛生打掃用具隱蔽化。教室內的常備用具和學生常帶之物,如書包、學具、飲水用具等,應分類集中,放之有序,眉目清楚,避免雜亂現象。

  3、“綠化”,即提高班級學生的環保意識,如要求班級垃圾分類袋裝處理、建立班級“綠色角”,其目的是讓學生透過親身體驗,感受綠色帶來的勃勃生機,養成護花愛草的良好習慣,增強愛護公物、保護環境衛生的意識,同時也是對學生進行“行為環保”的一次教育。

  (二)設計文化情境,建立文化氛圍。

  要努力使教室的牆壁也會說話,教室的牆壁應儘可能體現出積極的精神和理想,學生的優秀書畫作品、攝影作品,製作成一幅幅壁掛,點綴著教室的四壁。這樣既美化了教室環境,又在很大程度上鼓舞了學生創作的熱情,時時給學生以啟迪。

  1、建立班級“圖書角”,要求班級學生定期到學校圖書室借覽圖書,集中放在書架上,進行交換閱讀。既使學生嚐到了讀書的樂趣,提高了閱讀能力,又激勵了學生團結協作、奮發向上的學風,形成了獨具個性化的教室文化一角。

  2、建立班級“衛生角”,張貼衛生工作安排、衛生條例等內容,向學生們宣傳衛生常識,及時進行溫情提示,預防各種疾病。使得學生擁有更加持久的健康。

  3、建立班級“學習園地”,以評比的形式展現出來,展出方式應當具有一定的創意,更加有效地促進學生競爭發展。

  (三)創和諧校園,營造溫馨教室,成為美麗班級。

  創和諧校園應當從基礎做起,從建立一個溫馨教室,成為一個美麗班級開始。“溫馨教室”是指一種民主,溫馨,和諧,高品位特點的育人環境,不僅僅是溫馨,舒適的硬環境(班級佈置)建設,更主要的是溫馨,和諧的軟環境(師生關係,班級文化等)建設。目的是營造一個載體,為學生心理和人格的健康成長,教師生涯的發展創造一個和諧氛圍,使教室、校園成為師生共同成長的精神家園。

  1、注重班級制度的建設。

  班級制度建設,主要以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和學校的相關制度為依據,同時根據班級實際,體現班級特色。班級制度是針對全班學生的,要保證規章制度的公開、公平、公正。

  2、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班級活動是促進班級全體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打好素質基礎的重要形式、途徑和方法。名班要以校園“四節”(即藝術節、體育節)為依託,廣泛開展體育、藝術等教育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接受教育、在活動中培養品德、在活動中塑造班級文化。

  3、確立班級精神文化。

  班級精神文化是美麗班級建設的核心內容,包括班級精神、班級凝聚力、團隊意識、班級文化活動等內容。各班在“美麗班級”建立過程中,要結合學校要求定期開展主題班會、家校互訪、班級活動等,要提高這些活動反映價值觀、人生觀深層次的文化,要把開展的活動作為班級精神文化建設的有效途徑,要確立班級爭先創優的目標和班級公約。

  四、評比辦法:

  參照《黃山小學美麗班級評選標準》結合《黃山小學文明班評分細則》,進行校級美麗班級評選,並擇優推薦參加縣級評選。

  美麗班級建立活動實施方案2

  一、指導思想:

  以“美麗慶同”建立工作為指導,以培養“美麗學生”為目標,開展“美麗班級”建立系列活動。透過“環境建設、制度建設、精神建設”來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營造濃濃的育人氛圍,樹立“行為美、語言美、心靈美、環境美”四美目標,打造溫暖和諧、活潑快樂、積極向上的美麗班級。

  二、領導小組:

  組長:李雪梅

  副組長:張乾坤、倪曉琴

  組員:姚國平、周麗、潘建祥、王新英、沈金軍、陳曉鋒、方群偉、曹海方、呂新泉、施建華、各年級年級組長。

  三、“美麗班級”建立的主要內容與措施:

  (一)加強班級環境建設:

  1、建立個性班牌:個性班牌必須包括以下內容:

  (1)班名

  (2)班訓

  (3)班級目標

  (4)《班級公約》

  (5)其他具有班級個性特點的展示內容。班牌的展示內容必須經班級學生共同參與制訂,普遍認同,具有明確的目標導向性。

  2、美化室內佈置

  (1)開闢一個圖書角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多讀書、讀好書不僅可以提高一個人的文化品位,也可以提高一個群體的文化品位。在班級中設定一個讀書讀報的地方,引導學生去讀書,指導學生該讀何書,對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有非常明顯的作用。

  (2)定期出好富有新意、並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主題黑板報(一般要求每月一期)。

  (3)制定好符合本班實際的,有助於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的班級公約、獎懲制度、衛生值日製度等班級管理制度,並公佈上牆。

  (4)在班級側牆設立才藝角,定期展示學生的各類作品、班級或學生獲得的榮譽等。

  (5)設定一處植物角或生物角。

  3、淨化室內衛生:值日生安排細化,分工明確指定到人。勞動工具擺放整齊,垃圾桶無垃圾溢位。圖書櫃、多媒體操作檯做到無灰塵。

  (二)注重班級制度建設:

  1、學期初進行班委民主選舉,透過競選演講等民主評議,在本學期的常規工作中培養一批新的班級管理人才。培養教育,合理分工,建立一支肯幹、能幹的幹部隊伍。

  2、在班內實行“紅領巾志願崗”制度,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使班級中每個人都有事做,班級中的每件事都有人負責,班級中的事都由學生自己管理,由班委成員主要負責。

  3、完善“值日班長”與常規管理相結合的制度,使每位同學都能有機會參與班級管理,同時培養他們具有認真負責的態度、並提高他們的實際管理能力。同時根據班級實際,體現班級特色,制定班級制度。班級制度可從學習、禮儀、衛生、就餐、隊活動、書香校園等方面制定。班級制度要做到公開、公平、公正。

  (三)建立班級文化環境:

  1、在班級核心價值取向的基礎上,確立班名、口號、班訓、班歌等班級形象標誌,使學生有班級歸屬感和自豪感。

  2、繼續調動學生參與班級建設的積極性,出版“我為美麗班級獻一計”黑板報一期,建設班級圖書角。

  3、建立淨化、美化、知識化的班級物質環境,要求同學保持教室的乾淨整潔,窗明几淨,物品放置井然有序,形成“班級就是我的家,我要為家作貢獻”的良好氛圍。

  四、“美麗班級”建立活動的要求:

  (一)開展富有特色的班級活動。

  1、開展好傳統教育活動。

  2、利用晨會課、班隊課構建主體參與型的班級活動、中隊主題活動模式,由學生自主制定活動目的,自主設計活動方案,自行組織主持,自主進行活動評價。

  3、拓寬班級教育活動空間,開展課外興趣小組活動,在互動中促進交流。

  (二)做好計劃制定工作

  根據《慶同小學“美麗班級”建立實施方案》和《慶同小學20XX學年第二學期德育工作計劃》,制定出自己班級的建立方案。

  五、評比辦法:

  1.自評。各班按照“行為美、語言美、心靈美、環境美”四美標準,對本班建立過程和目標實現進行自評,形成自評小結,力求突顯班級特色。

  2.校評。學校根據對各班建立實施情況的巡視檢查、聽取彙報、評比展示等,評選“美麗班級”和“美麗學生”若干,同時推薦優秀者參與區“美麗班級”評比。

  六、具體安排:

  1.宣傳發動階段(3月):學校組織召開全校班主任例會,下發《慶同小學“美麗班級”建立活動實施方案》。各班班主任和學生根據本班的實際制定班級建立方案,確定建立主題及實施辦法。

  2.組織實施階段(3月——6月):各班根據本班的建立計劃開展美麗班級建設。

  3.集中展示階段(5月):組織班主任進行“美麗班級”班主任論壇,各班進行建立細節、建立活動的經驗介紹。

  4.檢查評比階段(6月):學校對各班級的建立情況進行檢查和評比。表彰“美麗班級”及“美麗學生”,總結建立經驗。

  美麗班級建立活動實施方案3

  一、班級文化建設的主題

  凝聚產生力量,團結誕生希望,托起明天的太陽!

  二、班級文化建設目標

  充分發揮班級文化功能,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想道德素質,增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美化學生的心靈,鑄造學生的人格精神,使班級充滿童年活力,充滿天真爛漫,充滿積極進取的文化氛圍,讓班級成為每一個學生溫暖的家。促進我班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的張揚,建立和諧,團結,奮進的集體,展現我班學生小螞蟻團結向上的精神,創設學生素質展示的平臺。

  三、班級文化建設原則

  1.堅持發揮育人功能的原則。

  班級文化體現育人主旋律,和學生的學習、實踐活動緊密結合,有教育性、針對性、時效性和藝術性,富有藝術感染力和時代氣息。

  2.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

  給每個學生提供參與和展示機會,體現學生的'主動設計、主動創作和主動展示。強調師生的全員參與,充分體現集體的智慧與協作精神。

  3.堅持規範與特色相結合的原則。

  班級文化建設要有統一的要求和標準,做到美觀實用。班級文化建設要突出班級特色,彰顯學生個性,以爭創“小螞蟻標兵”為目標,富有兒童情趣,與學校爭創“七彩靈芝好少年”活動緊密結合,堅持以學生髮展為本的理念,體現思想,彰顯特色。

  四、班級文化建設過程

  1.班主任分析班集體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構思班級文化建設方案。

  2.班委會討論、修改班級文化建設方案。

  3.全班同學完善方案,參與建設。

  五、班級文化建設措施

  (一)班級文化理念

  班級教育思想:凝聚產生力量,團結誕生希望,托起明天的太陽!

  班級教育目標:敬、競、結、捷、

  (二)室內文化建設

  精心佈置班級室內文化環境,在潛移默化中滲透賞識教育。室內環境佈置具體如下:

  創設班級顯性文化,環境展示集體風貌。

  A.光榮綻放——牆壁(傳遞發展)

  右前——班級評比欄右後——班級榮譽欄左後:學生作品展示

  上牆學生即為班級“小螞蟻標兵”。(與體育藝術卡,科技創新卡,勤思好學卡相結合)

  B.讀書驛站——圖書角(傳遞知識)

  學生自發捐出,定期更換。

  C.精神加油站——黑板報(傳遞精神——展示教育主題和學生髮展足跡)

  左側:班級教育思想:凝聚產生力量,團結誕生希望,托起明天的太陽!

  前左——班級目標:

  D.青青園地——植物角:我們的花園(傳遞美麗)(與環保實踐卡,勤儉樸實卡相結合)

  窗臺佈置盆花

  E.溫馨之家——教室(傳遞整潔)

  1.桌椅、物品擺放整齊有序。

  2.門窗、地面乾淨,無汙跡、無雜物。

  3.環境優雅、空氣清新。

  打造班級隱性文化,制度提高文明素養。

  (1)利用《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制定班級文明公約,約束行為,爭做班級“小螞蟻標兵”。

  班級文明公約

  1.進校:穿戴整潔重儀表,危險物品莫帶來;進校說聲老師好,相互問候有禮貌。

  2.集隊:出操集隊快靜齊,升旗儀式要莊重;聽好看好用心記,行為規範要遵守。

  3.鍛鍊:一活兩操要認真,動作規範身體健;持之以恆要做到,體魄健壯素質好。

  4.學習:上課專心勤思考,作業工整按時交;各種課程都重要,學會學習講方法。

  5.課間:課間休息不打鬧,文明整潔要做到;上下樓梯有秩序,課間安全最重要。

  6.安全:生命寶貴要珍惜,防火防電防跌傷;安全法規要記牢,出現事故莫慌張。

  7.公物:公共財產要愛護,如有損壞要賠償;班級衛生勤保持,美化建設靠大家。

  8.生活:勤儉節約不挑吃,文明進餐不爭先;按時作息精神好,預防疾病身體棒。

  9.離校:值日衛生勤打掃,離校熄燈關門窗;高高興興上學來,平平安安回家去。

  10.目標:班級公約大家定,行為習慣常對照;同學之間常勉勵,遵紀守法班風好。

  (2)設計、制定、完善班級目標、班訓、班級口號,提高學生思想素質和文明素養。

  班級目標

  敬、競、結、捷

  班訓

  團結就是力量

  班級口號

  每天堅持每天進步

  (3)實行班級崗位輪換制度,人人擁有勞動崗位,人人參與管理班級。

  (4)制定一週班級表彰評比制度。

  (5)堅持在學習生活中賞識學生的每一個閃光點,肯定優勢,樹立信心,激勵進步。

  (6)班級特色記錄:(與和諧交往卡,品的行為卡相結合)

  1.記錄同學之間相互幫助的軼事

  2.人人為班級的感動事蹟

  3.生活中學習中的趣事

  3.開展班級文化活動,培養學生道德品質。

  (1)成立特色小隊。以小組(隊)為單位輪流組織班隊會,開展班級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展示學生個性,培養合作能力。

  (2)以學校德育活動為載體,利用晨午檢,班隊活動課,午休時間開展各種主題教育活動,讓全體學生在參與中體驗、感悟、發展,提高,培養鍛鍊小幹部的組織管理能力,打造誠實、奮進、和諧、健康的集體。

  4.抓好學生幹部隊伍建設,建立幹部輪換制度,激勵學生奮發、向上。

  5.每週開展爭“小螞蟻標兵”,“七彩靈芝卡”表彰活動,營造快樂,積極的育人氛圍。

  美麗班級建立活動實施方案4

  一、指導思想:

  為深入推進“爭做美麗學生,爭創美麗班級,共建美麗校園”建立工作,營造和諧健康校園氛圍、提升學校文化內涵、打造規範加特色的校園文化,經研究,決定在全校範圍內進一步開展“美麗班級”的建立活動。本次活動由“室內外環境建設、內務整理評比、班級創意設計”三部分組成。

  二、活動領導小組:

  組長:徐偉

  副組長:

  成員:

  三、活動內容和目標

  1.室內環境佈置,彰顯班級特色。

  室內環境佈置要有特色,突出一班一品。進一步提升班級品味,營造特色班級文化,給學生創造施展才藝的空間,全面展示學生的個性特長。

  2.內務整理評比,文明公共空間。

  班級作為一個特定的公共空間要求有序、整潔。各班以班級內務整理為抓手,不斷提升學生自理的能力,培養學生明禮的習慣,提升班級的文明公共空間意識。

  四、活動時間安排:

  實施階段:9月30日至10月31日

  評比時間:11月2日【週五】

  六、活動評價:

  活動的評價要求和標準見附件1、附件2、附件3。

  七、獎項設定:

  1.一等獎:7個

  2.二等獎:7個

  3.三等獎:7個

  評比成績作為期末班主任考核依據。

  美麗班級建立活動實施方案5

  為深入推進“美麗學校”建立工作,營造和諧健康校園氛圍、提升學校文化內涵、打造規範加特色的校園文化,我單位在本學期決定開展“美麗班級”建立活動。

  一、指導思想

  在《沁陽市教育局20XX工作要點》指導下,圍繞“美麗學校”建立工作,開展“美麗班級”建立系列活動,透過“環境建設、制度建設、精神建設”來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營造濃濃的育人氛圍,加強學生幹部隊伍建設,樹立良好的班風和學風,打造溫暖和諧、活潑快樂、積極向上的美麗班級,培養一批素質高、能力強、有創新精神的班主任隊伍。

  二、主要內容

  (一)加強班級環境建設

  班級環境是班級形象的標誌之一。創設良好班級環境,既建設了良好的班級形象,又可以用優美的環境陶冶人。要從教室的淨化、教室的綠化、教室的美化三方面對班級環境進行建設,力求教室和諧、高雅,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校環境。

  (二)注重班級制度建設

  班級制度建設,主要以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和學校的相關制度為依據,同時根據班級實際,體現班級特色。班級制度是針對全班學生的,要保證規章制度的公開、公平、公正。制度從實施之日起,就要保證它的公正性。

  (三)開展豐富多彩活動

  班級活動是促進班級全體學生全方面全面發展、打好素質基礎的重要形式、途徑和方法。要廣泛開展體育、藝術、科技、國防等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接受教育、在活動中培養品德、在活動中塑造班級文化。

  (四)確立班級精神文化

  班級精神文化是美麗班級建設的的核心內容,包括班級精神、班級凝聚力、團隊意識、班級文化活動等內容。要提高這些活動反映價值觀、人生觀深層次的文化,要把開展班級活動作為班級精神文化建設的有效途徑,要確立班級爭先創優的目標和班級公約。

  三、評比辦法

  (一)美麗班級評比

  按照“目標明、班風正、學風濃、特色顯、班容美、活動好、協調佳、績效優”八項標準和鳳凰山中學教育集團美麗班級評比細則,開展校級美麗班級評比活動。擇優上報縣級評比。

  (二)美麗班主任評比

  按照“思想素質好、業務水平高、管理能力優、奉獻精神強”的標準,開展縣級美麗班主任評比活動。校級美麗班主任在擔任美麗班級的班主任中產生。

  四、活動要求

  (一)成立組織

  組長:嶽光輝

  副組長:馬蘋果

  組員:各班班主任

  (二)做好宣傳,相互交流。

  學校要確立專人及時提供活動資訊,要充分利用和放大“身邊的典型”,並透過“請進來”、“走出去”以及校際間的交流等形式,積極探索美麗班級建設的有效途徑、模式和方法,努力提升班級管理水平,促進班風、學風、校風的根本好轉,促進學校工作的全面優質。

  美麗班級建立活動實施方案6

  為了提升班級文化內涵、打造規範加特色的班級文化,激發學生主體意識,增強班級凝聚力,促進班級良好班風和學風的形成,特制訂七年級“美麗班級”建立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學校的辦學理念和“八禮四儀”精神為指導,透過“環境建設、制度建設、精神建設”來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營造濃濃的育人氛圍,促進學生文明禮儀習慣的養成,樹立良好的班風和學風,打造遵規守紀、溫暖和諧、活潑快樂、積極向上的美麗班級。

  二、建立內容

  (一)創造美好環境,培養良好性情。

  整潔、美觀的環境,能振奮精神。教室的淨化是一個班級精神風貌的外在表現。

  1.“五無”,即地面無雜物、汙跡,牆面、瓷磚無汙漬,桌凳無刻印、損壞,門窗無積塵,衛生無死角。學生每天打掃教室,培養學生愛護教室公物和主人翁精神,樹立淨化教室、保持教室衛生人人有責的思想。

  2.“四化”,即行為語言規範化、桌凳排放整齊化、物品用具擺放有序化、校服著裝統一化。學生嚴格遵守校規校紀,語言文明,符合八禮四儀要求;教室內各類物品用具,放之有序,眉目清楚,離開座位凳子放桌下,避免雜亂現象;校服到位後,學生統一著校服。

  3.“兩美”,即班容班貌美、儀容儀表美。

  (二)設計文化情境,建立文化氛圍。

  要努力使教室的牆壁也會說話,教室的牆壁應儘可能體現出積極的精神和理想,學生的優秀書畫作品、攝影作品,製作成一幅幅壁掛,點綴著教室的四壁。這樣既美化了教室環境,又在很大程度上鼓舞了學生創作的熱情,時時給學生以啟迪。設計區域如下(僅供參考,可以根據班級的具體情況設計)

  1.班級公告欄:各類材料張貼整齊、美觀,不歪斜。

  2.後黑板靠走廊一側:“書法園地”,張貼學生優秀的書法等作品。

  2.後黑板不靠走廊一側:“光榮榜”,張貼學習標兵、進步之星、文明標兵、衛生標兵、優秀小組的照片。

  3.後黑板上方:張貼體現管理特色、班級特點的標語或者班級獲得的獎狀等。

  5.前黑板靠裡一側:“讀書角”“書櫃”:書櫃統一靠教室裡牆放,櫃口朝教室前門,擺放書籍、報刊雜誌供同學們閱讀。

  6.後黑板:設計成圖文並茂的能夠反映班級文化特色的、健康向上的文化宣傳欄。可以發表以班級文化特色為主題的反映學生校內外快樂生活的文章和圖片、班級各項評比內容、表揚批評內容等。不用粉筆書寫,採用手抄報,張貼圖片等,用小磁鐵固定在後黑板上。內容可以是“學習園地”、五彩紛呈的“理想樹”、笑靨如花的“照片牆”“快樂大比拼”、“風采展示臺”等等。

  班級佈置要彰顯班級特色,發揮學生主動性和創造性,注意突出知識性、趣味性、鼓勵性、教育性。內容要活潑、向上,及時更新,保持教育的時效性。教室環境佈置要注意整體協調,佈局統一,防止因雜亂無章、缺乏美感。

  三、建立時間:

  20XX年9月1日至20XX年元旦

  四、建立評比活動及細則

  1.班級教室環境:建立期間,年級隨機檢查班級教室環境(衛生、灑掃用具排放,桌凳排放、學習物品擺放等)至少5次,每次滿分10分。

  2.班級文化(50分):國慶節前佈置,10月10日下午檢查,評比。一等獎50分,二等獎45分,三等獎40分。

  3.活動評比:在此期間,如果有學校或年級活動,一等獎10分,二等獎8分,三等獎6分。

  4.校服管理:校服到位後,年級安排隨機檢查,每次滿分10分。

  5.儀容儀表檢查:建立期間,年級將不定期進行檢查,初次檢查不扣分,以後的複查每有一人次扣1分,累計10分,扣完為止。

  6.違紀學生處理:每發現一次違紀行為扣1-5分(打架鬥毆,亂丟垃圾,吃冰棒、口香糖等,課間追逐打鬧,其它違紀行為)。

  以上5項合計為班級最終得分,根據得分評出一、二、三等獎各8、8、6名,分別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

最近訪問